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zhàng zhāng
注音:ㄓㄤˋ ㄓㄤ
繁体字:張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弓
简体部首:弓
五笔86:XTAY
五笔98:XTAY
UniCode:U+5F20
四角号码:12234
仓颉:NPO GBK
编码:D5C5
规范汉字编号: 0909
张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7
笔 顺: 折横折撇横折捺
开,展开:张开。张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张张”)。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
商店开业:开张。
拉紧:紧张。张力。
扩大,夸大:夸张。
放纵,无拘束:乖张。嚣张。
料理,应酬:张罗。
惊惶,慌忙:张惶失措。
看,望:张望。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量词: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
姓。
三、姓氏起源
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四、得姓始祖
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
五、人口分布
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直至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
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西汉末,张姓已经到达浙江、江西和福建了。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的原因,张姓人群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人群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为宋朝第三大姓。张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省。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7%,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山西、甘肃、江西八省,又集中了54.5%。全国形成了华北、西北和中原地区张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36%,江苏省成为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南方赣浙苏、北部晋鲁冀豫陕两大块张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六、家谱文献
湖南长沙坳上张氏族谱十二卷,张远选主修,三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浏阳金冈段张氏二修家谱十四卷,张永嵩等纂修,清光绪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湘潭南轩张氏会文房六修支谱八卷,张承宗等纂修,三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张氏族谱六卷,万友等主修,二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
张氏三修族谱十卷,张梓元主修,清光绪二十三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扬州交台张氏分迁邵伯支谱六卷,张庆堂、张春雷等重修,清嘉庆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扬州张氏族谱四卷,张薰等修,清咸丰四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扬州维扬浦头张氏族谱,张客修,清同治八年木刻活字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
七、郡望堂号
郡望
郡望共有26个,分别是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内郡、上谷郡。
堂号
总堂号:清河堂
分堂号: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一本堂,二铭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三立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箧堂,于斯堂,大本堂,大忍堂,五眼井张祠,中和堂,文星祠,文星堂,文德堂,世恩堂,世德堂,本立堂,四益堂,永思堂,永庆堂,芝泉堂,存着堂,存善堂,光裕堂,曲江堂,亦政堂,守经堂,聿修堂,孝思堂,志合堂,芹馀堂,两铭堂,序源堂,祀先堂,青湖堂,东聚堂,忠文堂,忠孝堂,尚义堂,尚德堂,味芹堂,明伦堂,明义堂,垂裕堂,和德堂,金陵堂,念德堂,建本堂,草圣堂,持纪堂,思存堂,思孝堂,思则堂,追远堂,衍庆堂,叙伦堂,峻德堂,凌云堂,务本堂,培本堂,萃敬堂,崇本堂,崇德堂,敦本堂,焕文堂,清河堂,张在公祠,绍忍堂,报本堂,万石堂,敬宗堂,敬睦堂,敬爱堂,敬翠堂,棣萼堂,顺德堂,集成堂,复古堂,诒谋堂,敦九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尊经堂,尊礼堂,道生堂,裕裔堂,睦族堂,爱敬堂,诚心堂,雍睦堂,义芬堂,源远堂,福人堂,嘉顺堂,嘉会堂,寿康堂,聚星堂,鸣珂堂,种德堂,毓秀堂,横渠堂,乐育堂,德成堂,德征堂,馀庆堂,庆馀祠,燕诒堂,燕翼堂,树德堂,积庆祠,积庆堂,笃亲堂,亲睦堂,凝远堂,济美堂,彝伦堂,怀义堂,怀德堂,宝鉴堂,继忍堂,铁耕堂(共136个)
八、字辈排行
安徽省金寨县:启大道,正贤良, 一经传家,宗功世守 ,克承先训,继绪可久,长思祖德,齐敦孝友,尚学自立,光前裕后
安徽省亳州市:学北天守广,德心玉俊良;志明本绍统,兴家传费祥
安徽省桐城市:万志之云永,启世自荣昌,大德应时选,兴朝必以良
山东省齐河县:令之允传方圣永怀修世德
山东省新泰市:广安树继云,凤仙世孝远,仁怀振家真
山东省淄博市:成先志光宗,德士传家法
山东省青岛市:世开黄道日,双德吉祥始
山东省兖州市:文士堂西广,召书庆元祥,承彦明嘉绪,振国守典长
山东省诸城市:甲子寿光来,青春依旧在
河南省郸城县:栋国大怀付得加其太平安
河南省邓州市:明喷文鳯,荣先可绍,一本清传,福泽永继,学定万全
湖南省洞口县山门水口张氏:朝鹤忠龙秀,辅遂臣泌发,福显永良才,时大友之天,锡爵文明起,赐禄华映先,千年宏圣道,万世富崇元,家声绵祖泽,懿德复仙元
湖南省宁乡县: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贵州省:荣诗承奇,仁能洪道,国均先进世,奇忠赵王姖,天远开绵秀,普打郑昌依
江西省赣州市:正元高国福玉定志用金□顺茂盛昌忠信永有光学士攀龙凤贤才振纪刚仁义为珍宝诗书
江西省武宁县:挥公肇远绪,友吉炳成周,善颂钦君子,师臣作汉模,宗演三溪秀,嗣昭六监图。必昌崇有
四川省:世卫国步元昌茂兴龙吉
重庆市:鸿才启世,智胜绍欣;传扬天道,信步乾坤。苍鹰展翅,高远超群;翱翔霄汉,啸傲风云。雄狮过岗,迅猛驰奔;横行原野,威震丛林。狂龙涌浪,广阔无垠;蒸腾甘雨,泽惠黎民
江苏省如皋县:大宗乃敦笃毓秀必诗书常守同居训其昌占庆余
江苏省丰县:国泰民安,田广文光,敬传祖,继中恒
九、姓氏名人
张仪,战国,前?-309年,魏国大梁,政治家、纵横家
张良,西汉,前250年-前186年,颍川城父,政治家、谋略家,武庙十哲之一,封留侯
张苍,西汉,前256年-前152年,阳武县,西汉丞相,封北平侯
张汤,西汉,?-前116年, 杜陵,汉代名臣,任御史大夫
张骞,西汉,?-前114年,成固,探险家、外交家,封博望侯
张安世,西汉,?-前62年,杜陵,张汤之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封富平侯
张道陵,东汉,34年-155年,江苏丰县,张良八世孙,道教创始人
张衡,东汉,78年-139年,南阳西鄂,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封西鄂伯
张仲景,东汉,约150年-约215年,南阳,医学家,医圣
张角,东汉,?-184年,钜鹿,太平道创始人,黄巾军首领
张辽,三国魏,169年-222年,雁门马邑,曹魏名将,封晋阳侯
张郃,三国魏,?-231年,河间国鄚县,曹魏名将,封鄚侯
张飞,三国蜀,?-221年,涿郡,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封西乡侯
张昭,三国吴,156年-236年,彭城,政治家,封娄侯
张华,西晋,232年-300年,河北固安,文学家、政治家,封壮武郡公
张琚,十六国,?-352年,陕西,建立秦国,年号建昌
张育,东晋,建立蜀国,年号黑龙
张孟明,488年—496年在位,,,高昌国国王
张柬之,唐朝,625年-706年,襄州襄阳,政治家,封汉阳郡王
张亮,唐朝,?-646年,郑州荥阳,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封郧国公
张公瑾,唐朝,594年-632年,魏州繁水,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封郯国公
张仁愿,唐朝,?-714年,华州下邽,政治家、名将,封韩国公
张说,唐朝,667年-730年,范阳,政治家、文学家,封燕国公
张九龄,唐朝,678年-740年,韶州始兴,政治家、文学家,封始兴开国伯
张巡,唐朝,708年-757年,蒲州河东,名将,封邓国公
张旭,唐朝,生卒年不详,吴县,书法家,草圣
张承奉,唐朝,金山国皇帝
张永德,北宋初,928年-1000年,山西阳曲,后周驸马、北宋卫国公
张载,北宋,1020年-1077年,陕西郿县,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封郿伯
张邦昌,北宋,1081年-1127年,河北阜城,大楚国皇帝
张浚,南宋,1097年-1164年,汉州绵竹,抗金派领袖,封清河郡王
张致,南宋,辽宁锦州,1214年称汉兴皇帝,年号兴隆
张士诚,元朝,1321年-1367年,兴化白驹场,大周国皇帝,建元天祐
张居正,明朝,1525年-1582年,湖广江陵,政治家、改革家
张宏,明朝,1577年-1652年,吴县,画家
张元忭,明朝,1538—1588,浙江山阴,状元,大臣,张岱之父
张惟元,明末,称王,改元永兴
张岱,明末清初,1597年-1679年,浙江山阴,文学家、史学家
张献忠,明末清初,1606年-1647年,陕西定边,大西国皇帝
张杰绪,明末,广东潮州人,纳土纳岛国王
张廷玉,清朝,1672年-1755年,安徽桐城,政治家、史学家,封三等伯爵
张问陶,清朝,1764年-1814年,河北馆陶县,诗人、诗论家、书画家
张之洞,清朝,1837年-1909年,直隶南皮,洋务派代表人物
张謇,,1854年-1926年,江苏常熟,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张作霖,,1875年-1928年,奉天海城,奉系军阀领袖
张学良,,1901年-2001年,辽宁盘锦,国民革命军将领
张大千,,1899年-1983年,四川内江,国画大师
张自忠,,1891年-1940年,山东临清县,抗日将领
张治中,,1890年-1969年,安徽省巢县,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一、觉
注解:
1、字头的三点,务求写得大一些,但是三点之间也有大小、高低的变化。
2、“见”的上部,要写得相对窄一些。这一点尤其注意。
3、底部的撇和钩,起到支撑上部的作用,所以要稍微宽一些。
二、眠
注解:
1、两部分都取纵势。其实“民”写得较窄,是为了照顾到与目字旁的和谐。
2、“民”的位置相对较低,上部收,下部展。
3、注意吸收竖钩的这一写法。起笔效仿《兰亭》,在毛笔中常是调锋,在硬笔中,多是调整落笔的角度,同时也增加变化。
三、多
注解:
1、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多撇之间的间距大致相同。另外,“多”是呈纵势的,而不是呈横势的,这一点要把握住。
2、上部的“夕”,笔画是收敛的。下部的“夕”,则最后一撇朝左下撇出,有调节笔势,支撑全字的作用。
四、处
注解:
1、首先一点,上窄下宽,略呈梯形。
2、撇和捺要有呼应,而且是作为底部的两个支撑点,所以底部近平齐。
3、“卜”,竖长点短(二者相对而言)。
五、雨
注解:
1、横画略顿后,向右上方行。这一顿,常是调整行笔的角度。同时也有利于减弱上部孤横的单薄感。米芾《蜀素帖》中,有不少巧用这种顿横的字。
2、横画与下面的框部,记得保持一定的距离。框部则内收。
3、竖画与四点连写,四点做了简省。
六、闻
注解:
1、包围框的字,外围求硬挺,有利于支撑起整个字。这也是此字中,竖钩写得挺拔有力的原因。
2、“耳”字,除去竖画,整体是向左下方斜的,先把握住这一点。
3、悬针竖,并不是竖直的,而是有先斜后直的变化。
七、啼
注解:
1、口字旁,整体偏左上。大部分口字旁的字,都有这样的特点。
2、“帝”的上部,点画大,而横与立点,则写得小而紧凑,这是为了突出下部的秃宝盖。
3、秃宝盖注意左斜点与 左部的衔接,这一点可以说是“字眼”,一定要把握好。
八、晓
注解:
1、日字旁,要写得细而长。
2、“尧”,整体长度不要与日字旁相差太多。
3、撇画与“兀”,注意这一撇的衔接,不仅实现了笔势呼应,而且能起到补足中部空间的目的。
九、落
注解:
1、草字头,相对于下部,可写得稍窄一些。
2、三点水,写得狭长。
3、“各”的反捺,有一定的弧度变化,这是很关键的一笔,宜多练习。像《兰亭》中的“终”字,其“冬”的反捺,就充满了无尽的变化。可以照原贴,多去体会这一笔的韵味。
其实在很多时候,当宝宝降生的那一刻,有些父母就灵光一现闪出宝宝的名字,并认为那是上天的旨意。当然除去这些“天定”的,还有很多父母对宝宝取名这一件是忌讳莫深,因为这很麻烦,要从各个角度、方面来判定宝宝的名字。有些家庭还有老一辈人,就造成了现代父母与老一辈思想观念的冲突,这也让取名字便得更加的难受了。
那取名字到底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以下六点来告诉你取名字的正确“姿势”。
一、姓名补益八字
姓名应恰当地配合本人的生辰八字。取名前应对生辰八字进行推算,找出命中的喜用神(有利的五行),选取适合自己八字的汉字。通过姓名对命运加以补救,起到改善人生的目的。这是起名首先要考虑的内容。
有些人不懂八字,那就一定要找专业人员推算八字,算准八字喜什么、忌什么。不要盲目的不懂装懂。
二、姓名五行相生
姓名用字在补益八字的前提下,还要考虑五行相生,最佳配置是:姓名用字五行都为喜神,并且五行相生。名字的五行也可以克姓氏的五行。忌神被克制,当然也是吉的。
汉字的五行是由字义、起源和偏旁等定的,和笔画没有任何关系。
但一定要注意:姓氏五行为忌神时,一定不能克名字的五行,这是冲克八字的,是凶。
例:八字喜土金水。姓氏为张时,张字五行为火,姓名用字可以是:张(土)(金);也可以:张(水)(金)。一定不能用::张(金)(水)
三、姓名读音朗朗上口
好听好记的名字从心理学上讲,叫首因效应,是给人的第一感受,一次就能记牢,永世不忘,有好事自然会首先考虑到自己。
就是名字叫起来要流畅响亮、读起来上口,不能跟绕口令似的。并且谐音要吉利,不要有不良的谐音,如:范统、史贞香。
四:工具帮助参考
可以使用一些遵循八卦数理的专业软件来帮你取名参考。,例如“美名宝”,遵守八卦、五行、五格、生辰八字、现代叫法、声韵等算出宝宝的名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好的姓氏高分名字供你选择
五、姓名字形简洁易认
名字的字形要吉利,字形要搭配美观,利于签名设计;不能生僻、难认,应利于书写和辨认。不然对于孩子的未来人际关系建立是一个大大的阻碍。
六、注意的问题汇总:
1、忌生僻的字。
2、忌不辨性别的名字。
3、忌和家族长辈同字
4、忌谐音不雅的名字
5、忌充满稚气的名字
6、忌花枝招展的名字
7、忌一字多音的字
8、忌太洋化的名字姓名只是影响人生,不是决定人生好名字配好命运如锦上添花!
要知道坏名字配好命运如美中不足,好名字配坏命运如雪中送炭,而坏名字配坏命运如雪上加霜!
说了那么多,希望各位计划要宝宝的爸爸妈妈们能够正视取名字这件大事,从学问上来帮宝宝取名,不要只在乎好听好记,要从各个方面来考虑,毕竟这是宝宝一辈子的事情。而且在取名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