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青藏高原上。
主人的绳套飞向了一头小牦牛。
这是一头野牦牛与家牦牛的混血。
体型不大,但异常倔强。
换做别的牦牛,大概挣扎两下,就乖乖束手就擒了吧。
但它不。
毕竟血里混上了野性的基因,就再难学会屈服。
于是,主人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拉它、拽它。
但它,始终没有停止挣扎。
即使好不容易装上车,它依然在激烈地撞击着、摇晃着,不断挣扎。
而此时。
它野性的来源——勇猛的父亲,正在远处凝视着这一切。
忽然,仿佛神迹降临似的。
父亲拔腿狂奔,像山脉冲向漂着碎冰的冰河。
冲向牛群。
而小牛也似乎受到感召,于是挣扎得更加剧烈了。
只见它撞得满脸是血。
车身晃动。
最终,壮烈地死在货车上。
后来,牧民感伤于它的刚烈,以一首《动物哀歌》纪念这不屈的灵魂:
深情野鹿母子
无情猎人的到来
风驰电掣般的利剑
蛮荒是我唯一的出路
没有母爱的我将何去何从
等等,Sir讲的可不是什么茅盾文学奖作品,这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众神之地》
B站出品,由豆瓣评分高达9.4、9.3的《第三极》《极地》的团队制作。
这次毫无悬念,画面还是一秒都舍不得快进。
草甸子上洒满白雪、海洋里翻腾着海豚、雪山在地平线延绵……
不光是画面,从海报到配音,从解说到音乐,无不透出一股大写的质感。
纪录片配音届大佬刘琮解说,日本殿堂级乐队神思者配乐。
海报更是精妙:
图腾般的动物形象,组成山、河,体现万物有灵的神性。
连字体都有设计。
仔细看“众神之地”的“地”,像不像古体的“牠(它)”。
这是众神聚集的地方,而野生动物,也是属于众神的“牠”。
光有这些,还不至于在一众上天入海高科技加持的自然纪录片中脱颖而出。
《众神之地》最吸引Sir的,是电影般的故事感。
01
众神
有一个传说是这么讲的:
当世界第一缕阳光照耀到冈仁波齐时,便有了第一头牦牛,而冈仁波齐的山褶,就是牦牛的脊背。
别说古人愚昧迷信,任谁看了野牦牛的外形大概都会同意这个说法:
上面的这只野牦牛叫昆仑。
也就是开头那只小牛的父亲。
它生来雄壮,肋骨有14根,比其他牛类多出一双。
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更强,庞大的胸腔,使它拥有强大的心肺功能,连毛发都更加浓密,能适应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
和家养牦牛放在一起,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不凡来。
这份帅气的基因怎能浪费?
于是每到夏季,牦牛的求偶季,昆仑都会冲向家牦牛的领地。
为什么?
不是争夺地盘,而是……选妃。
这一次也是如此。
趁着牧民智达卖牛的档口,只见昆仑带着它一身野性慢慢逼近了。
牛群开始躁动不安起来。
像是做了什么决定,昆仑快速地奔跑,把牛群冲散。
现场一片混乱。
智达一伙人对此毫无办法,只得赶紧结束了卖牛交易。
不然,它大概又会像以前一样,接手牛群的管理,把家牦牛带向远方吧。
更重要的是:
昆仑可能还会在族群中留下更刚烈、更强壮的后代。
就像那只不屈的小牛。
△ 今日限免:牛片
而主人智达呢?
别说是抢回控制权,连平时挤牛奶的权利都没了。
也就是说,在冬天来临、昆仑干够领袖之前,智达家的早餐,再也没有酥油了。
这是什么苦主!
在《众神之地》里,这是它第一个故事的主角,青藏高原上的野牦牛。
一个野性不羁的父亲,与一个挣扎求生最终失掉了性命的孩子的故事。
但纪录片显然不局限于此。
目前的三集,你可以看到三个主角,也就是三个完整的故事。
比如第二集,它把视线转向了海洋——白海豚。
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被认为是妈祖的化身。
老年时期通体白色,激动时皮下血管充血,会呈现优美的粉红色。
在珠江口一带,它们被叫做“卢亭”。
什么意思?
原来,在远古时期,“卢亭”是一种半人半鱼族群,它们以蚝蛎为食,用壳造房,贩盐为生。
传说中,它们南宋时,遭到围剿渐渐退入水中。
和卢亭一样。
白海豚的生存领地也越退越远。
以前呢,是人类观察白海豚聚集的地方就有鱼群,如今,则是白海豚跟着捕鱼的船只走,哪里有船,哪里就有已经捕好的鱼群。
嘿,自助餐。
这集故事的主人公叫老白,是一只倒霉蛋。
简单来说,就是在水产装置旁迷路了。
那是2020年5月,广东台山市,大概是由于当时的领地不断被侵占,它为了生存,只能冒险成为人类口中的“偷鱼贼”,最终困在了错综复杂的水产装置旁,走不出来。
人们于是想方设法救助它。
村民们和专家不断往它身上泼水抹泥巴,以保持皮肤的湿润。
还徒手挖出一条沟渠,好让水能流过来。
只是,看着这只挣扎的白海豚,专家也很无奈:
人类对这个物种了解太少了,并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到底对不对。
拿这位专家来说。
他参与过的救助,从来没有成功过,他听说过的成功案例,也寥寥无几。
看起来,一切只能靠天意。
好吧好吧,先不说这揪心的事了,在离海洋遥远的西双版纳雨林里,这里正上演着一出宫廷大戏——王位之争。
这里是傣族。
他们的创世传说是:神造好了天地,但并不稳定,于是造了神象,鼻顶天、脚镇地,又造了象头人身的神,划分白天黑夜,从此天地太平,人类有了规律生活。
纪录片里的一家子亚洲象群,从北至南迁徙,被大坝和高速公路切断了回家路,自此在西双版纳的雨林定居。
母象首领武则天正在甘蔗田大快朵颐,远处,暌违已久的“老公”国王回来了。
大儿子老四乐得立马凑上鼻子——
大象鼻子是触感最灵的部分,鼻子交缠是表达感情最高效的办法。
象群的故事,就是老四的成长史。
国王年老,终得有个接班人。
视线投向老四。
但看它的样子……
额……还是个孩子。
直到危机来临。
曾经国王的手下败将老二,失败后一直觊觎族群首领的位置。
象群对它的态度,是能躲则躲。
直躲到老二气急败坏,堵在路上挑衅。
孤象与象群对峙,权力的交接时刻,或许就在此刻。
危机一触即发。
这时,老四仿佛受到使命的感召,加快步伐,第一个冲了上去。
身型力量都弱小的它,能把二叔逼走,靠的只是两个字——气势。
“还是孩子”的老四,那一刻,终于长大了。
02
沟通
《众神之地》上线后,在豆瓣的几百条短评中,大概有超过95%的观众都打了四到五星,而B站,更是评分高达9.7。
有人直言:观看的过程像是做了一场精神瑜伽。
为什么?
Sir觉得它抓住了很关键的一点,不仅是说动物,还有——人与动物的沟通。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总渴望与其他物种沟通。
甚至从《圣经》中演绎出一个美好的传说:智慧之王所罗门可以依靠一个指环跟动物直接对话。
人人都想得到这个指环,以期能知晓动物行为的意义。
这是人类古老而朴素的愿望。
在《众神之地》,人类也在想尽办法跟动物沟通。
与一个物种最高效的交流方式,或许是做它的“妈妈”。
第一集, 一只被保护站救助的小野牦牛,出生第二天就与族群走散,冰天雪地里,落单的小牛几乎没有生存希望,幸而,它遇见了巡护员。
小牛把他们当成亲人,会轻柔地舔人家的大脸,还会跟着晨跑、一起打雪仗。
这里有个镜头特别精妙:
小牛两次顶开厨房的门帘,悄悄探出一点脑袋,又怯生生地缩回去。
在第三次,当大家期盼小牛的可爱面孔时,进来的是“饲养员”。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登场,也是生命禁区里温暖的接力。
又或许,是做它的“岳父”。
《格萨尔王》史诗中,野牦牛是吉祥的象征。
虽然它无法与人类沟通,但却好像有心灵感应,人类对它好,它也不会伤害人类。
比如一位叫江才的牧民。
他家的牦牛群,也有一位“外来者”断角,但它可不是“不速之客”。
它不像年轻的昆仑一样荷尔蒙旺盛,17岁的断角,已经是牦牛届的老人,年轻时决斗失败的惨烈教训还留在头上——一只断角。
如今到安享晚年的年纪,它给自己找了个“铁饭碗”工作:江才家的种牛。
断角到江才的牧场,熟练地就像回自己家,围栏啥的只是个摆设。
江才乐于看到这样的场景。
毕竟断角就是他卖牛的活招牌。
和断角配种生下的小牛,抗寒抗冻,健硕体质好。
普通家牦牛也就卖七千,混血的一代小牦牛能卖两三万。
凭借这“本领”,断角成了草原上最强“赘婿”。
断角改良了江才家牦牛的基因,江才也给孤独流浪的老年断角一个栖身之地。
看起来,似乎是个完美的结局。
但人类与动物的沟通,并不总是顺利。
比如西双版纳的亚洲象。
十年间,它们不断与人类爆发冲突,其中20多人在冲突中丧生或受伤。
冲突之源当然是生存问题。
栖息地被侵占,亚洲象缺少食物,跑去农田吃作物。
何况,人工养殖的作物既“供应”稳定,又营养充足,是它们的首选。
冲突,自然发生。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护林员陈平,每天都要跟踪象群,向乡亲们发送警报。
象群出没,注意避让。
赵平一直试图与象群沟通,风雨无阻地跟在象群背后观察、保护,把自己都练成了“大象侦探”。
跟一只成年象老三更是关系密切。
可即使如此,他依然无法阻止老三发狂。
它的战斗力,光看绰号就知道了,“车匪路霸”。
毁蓬踩盆,还是小事。
它曾逼停30多辆运甘蔗的卡车,在路边吃起自助餐。
在求偶斗争中,老三败给了自己的哥哥国王,哥哥成为象群首领,它气急败坏,一肚子气没地发,跨上公路,开始冲撞汽车。
行为“任性”,代价也是惨重的。
老三从此被关进铁笼,送进了亚洲象繁殖基地。
人与动物要想真正实现沟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03
镜子
但仅仅是沟通吗?
还记得《众神之地》的导演曾海若发长文表达创作理念,里面有句话这么说:
人,始终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动物是人面对自然时的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脸上,还有留下多少自然的痕迹。
是的,焦点还是人。
这也是《众神之地》和其他自然纪录片不一样的地方:相比于自然和科普,它更注重人文。
用人与动物的交流与相处来反思人类自身。
它没有只一味歌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对背后的隐患视而不见。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和谐”,其实,都是出自人类自己的视角。
就像江才与断角的友谊,于双方,和谐友爱,但是于野牦牛族群呢?
更常见的情况是,野牦牛常常会把一些家牦牛,带入野牦牛群,同时,混血一代小牦牛,也因为身上的野性基因愿意跟着父辈去冒险。
这样的结果就是,野牦牛的基因会变得越来越不纯,家牦牛身上的疾病也有可能传到野牦牛那里,摧毁整个族群。
老虎哥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他对海豚观念的改观,是因为见识到海豚的情感力量。
于是,跟白海豚“斗智斗勇”几十年的老虎哥有了新职业——带客观豚。
虽然他本人得到了更轻松的工作、更体面的收入。
但,这对白海豚来说未必是一桩好事。
游客的喧嚣和船上发动机的噪音,很有可能盖过它们呼喊孩子、同伴的叫声,大大降低幼崽成活率,也深刻影响族群的交流。
人类总是自大,以为自己拥有全知视角,永远能主宰地球。
但其实,我们对自然界,知之甚少。
比如白海豚,虽然叫中华白海豚,也是主要生活在中国近海,但由于行踪过于神秘,研究了半辈子的黄祥麟,心里都有很多谜团和未知。
甚至,有没有可能,“白海豚喜欢生活在近海”这个结论,也只是因为人类没有观测到深海的白海豚?
不光是白海豚,对大部分海洋生物,人类都缺乏认知。
相对来说,最熟悉的是鲸类。
数据却是大多来自捕鲸业,而其中商业价值最高的须鲸、抹香鲸的数据最为翔实,根据这些数据,比如他们的身长、体重,成为早期科学家构建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而没有经济价值的动植物,却很少有人关注、研究。
于是,那些仍然奔走在帮助海豚路上的人才更可敬——
上面说的研究白海豚半辈子的黄祥麟。
救助白海豚的冯抗抗。
当然,还有更多不知名,出没于高原、荒野、丛林的巡护员。
说到这里你可能已经忘了,我们前面说的那只叫老白的白海豚,还困在那里呢。
它在泥地里挣扎了许久,急促的喘息让它身上的粉色越来越艳。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即使已经涨潮,但冯抗抗对现在的情形并不乐观:
于是,渔民们把它架着放归更深的海域。
老白摇摇晃晃犹犹豫豫地在水里打转——声呐系统的紊乱,让它难以辨别方向。
不过好在,经历长时间的挣扎后。
这只老年白海豚做到了!
这是影像拍摄到,第一只被救助成功的白海豚。
只是,救助成功仍是少数,每年都会有人发现白海豚误入内河搁浅。
有时发现的就是尸体,有时,人们拼尽全力救助,也是得来同样的结果。
这或许是片子更深刻的地方:
它让我们明白,人类,并不总是伟大。
没有什么“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对自然界来说,晚了就是晚了,人类再想救助,也难以挽救颓势。
还记得前几天的事吗——
7月21日,长江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灭绝。
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中,有2/3都处于极度濒危状态。
△ 图源:IUCN中国
短时间来看,这件事对人类的生活毫无影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
但大自然微妙联系着的一环已经彻底丢失,巴西蝴蝶已经开始振动翅膀,得克萨斯州的龙卷风随时都会来临。
这也是Sir为什么每逢一部好的自然纪录片都要安利的原因。
而《众神之地》尤为值得。
就像导演曾海若说的,动物,是人的一面镜子,人只有不断深入研究大自然,才能敬畏生命、理解“神性”。
最关键的,是反思人类的自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北野武术大师
目前《魔兽世界:暗影国度》已经正式上线,祝大家游戏愉快,生活美满吧。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就是目前兽王猎最好的写照吧,没有了精华,没有了艾泽里特特质,也没有了渠道腐蚀带来的超高绿字属性,倒刺、红人、绿叶都有种“吃紧”的感觉。实际上8.3的时候兽王本不该那么强,然而渠道腐蚀以及“CD弓”跳了出来拉了兽王一把,我知道“猎、法、贼、暗牧”的“企业文化”就是疯狂“哭弱”,但当时玩8.3测试服的那批意见领袖说8.3兽王不太行确实没说错,因为测试服并没有给他们提供那么变态的属性(也没用CD弓),更多就不再评价了。
本文将会向各位介绍当前版本兽王猎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
天赋橙装盟约魂契和导灵器简单的输出手法阅读之前还请注意发文日期,别的废话就不多说了,下面进入正题吧。
一、天赋选择兽王猎目前有两套天赋组合,分别对应“单体输出场景”和“AOE”场景,具体如下图所示。
上面的天赋用于单体输出场景,适合团本;下面的AOE能力较强,适合大秘境。(其实只有最后一层有变动)
然后说一下吧,“单体”那套天赋争议应该是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有3点:
“血溅十方”是个9.0的新天赋,大家以前没见过;根据经验来说,大家点“杀戮眼镜蛇”打“1+1”已经习惯了;网上暂时还没有太多顶流选手和意见领袖带“血溅十方”的节奏(也就是说没有一大群所谓的“大佬”猛吹这个天赋的)所以如果点“血溅十方”肯定会有很多人不认同,不过这没什么,和谐讨论即可。简单说一下选择“血溅十方”的逻辑——这个天赋的CD时间只有1分钟,持续时间18秒,对宠物的增幅达到15%,个人认为和“狂野怒火”以及“绿叶”的契合度非常高,不管大爆发还是小爆发每一波基本都能配合上,提升爆发期间的质量。
这里就要说一下第二个争议点了——第二层为什么不选“兽行成群”选“血之气息”,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是版本初期,大家属性都挺差的,“兽行成群”前期的效果并不如“血之气息”好,回想下8.0早期不也是这样么……还有一点就是,“血溅十方”只提升宠物对目标的伤害,这个所以爆发期间假设断了倒刺就会很伤,“血之气息”直接在爆发期送你2层倒刺算是有个保底,能尽可能放大“血溅十方”的收益。
当然了,“兽行成群”+“杀戮眼镜蛇”的天赋也有它的道理,爆发期间确实可以打出更多的“杀戮指令”,平稳期也许可以刷出更多的倒刺,然后缩短每次爆发的间隔,可以理解。
二、橙装和属性选择目前版本兽王猎值得注意的橙装有以下的几件。
魂铸余烬
传说中的“焦油橙”。尽管这件橙装从描述来看就像在开玩笑一样(还会把手法复杂化),说实话有的玩家第一次见到这件橙装真的笑了……但很遗憾,目前兽王最强大的橙装就是它,现阶段“焦油橙”比其它的几件橙装能多提供2%左右的伤害(单体),并且在AOE的表现中它也仅逊色于“飞龙追猎者”。
飞龙追猎者的刺骨之牙
这是现阶段兽王猎最好的AOE橙装,但是在单体战斗的表现逊色于“焦油橙”,也逊色于“凶暴命令”。总体来说其实我认为这件橙比“焦油橙”更具潜力,因为“焦油橙”根本无法跟兽王其它机制和技能产生联动,纯粹是暂时的数值优势而已。
凶暴命令
基本算是纯粹的单体输出橙装了,但暂时还是比不过“焦油橙”。如果你不想用“焦油橙”,并且主攻团本的话,可以选择这件橙装。
火妖的眼镜蛇钉刺
同样是偏向于单体输出的橙装,目前的表现跟“凶暴指令”差不多,差距可以忽略不计,但可能会带来更好的手感。
副属性优先级
暴击=急速>全能>精通
精通现在由于无法和“盟约”体系产生联动所以收益进一步下降。
三、盟约和羁绊盟约和羁绊是《魔兽世界:暗影国度》新加入的机制,每个盟约在选择之后都会有额外的技能,然后会有3个伙伴,可以跟他们中的一个缔结羁绊,这三个伙伴就类似于7.0版本的“神器”,有专门的“神器天赋树”,然后可以通过“导灵器”来加强羁绊。
目前兽王猎的主流盟约选择:法夜
法夜通用技能:变成狐狸提高移动速度,再次激活这个技能会有个小位移
猎人专属盟约技能
野性之魂
在目标位置激发野性之魂的能量,对范围内的所有敌方目标造成自然伤害,并施加猎人印记,持续数秒。野性之魂存在期间,你或宠物对范围内的目标施放的伤害性法术会额外攻击附近的敌人,造成自然伤害。
羁绊伙伴选择:尼娅
羁绊被动
希尔梵披肩:当灵魂变形结束时,你在移动前都可保持潜行。
林地复兴:当你使用法夜职业技能或法术时,获得一定的精通,该效果会在数分钟内缓慢衰减。
“羁绊树”和“导灵器”选择如下图:
值得关注的导灵器有下面的几个:
灵魂协调
世界BOSS掉落的导灵器,似乎是兽王这个版本最强大的导灵器,可以极大程度强化“法夜”的盟约技能。
放血
比较优秀的导灵器,但不如“灵魂协调”那么强大,算是一个“下位替代品”。
掉落地点是5人本“通灵战潮”。
与兽共舞
跟“放血”不相伯仲的导灵器,个人认为对于“血溅十方”天赋来说,“与兽共舞”的收益比“放血”略高。
掉落地点是5人本“彼界”。
四、简易输出手法兽王猎单体输出的技能优先级大致如下:
使用“倒刺射击”来延长攻速buff,尽量卡在最后一秒的时候再去续buff;使用“照明弹”和“焦油陷阱”来触发“焦油橙”效果(如果选择了“焦油橙”的话);使用“野性守护”+“血溅十方”+法夜盟约+“狂野怒火”进行爆发,注意在“狂野怒火”开启之前打空所有的“倒刺”;使用“杀戮射击”(斩杀阶段);使用“杀戮指令”;使用“眼镜蛇射击”;现在大家处在装备差、属性弱的阶段,把“倒刺”看成一种资源的话,那么咱们现在并不是很“富裕”(8.3的那种状态恐怕很难回去了),所以输出思路上“倒刺”还是以“提高覆盖率”为核心,对于某些压力点你还需要对“倒刺”进行预留(选择“血之气息”天赋能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一情况),没错,有点回到8.0时期的味道了,再加上兽王又是个技能之间联动性比较强的职业,于是我个人觉得这不再是个“适合新手的无脑专精”。
另外还有一些信息可以供各位进行参考:
在“杀戮指令”CD剩余2.5秒或不足2.5秒的时候,除非能量在100左右,否则不再使用“眼镜蛇射击”;新手可以参考这样的节奏——2个“杀戮指令”的CD中间只穿插2次“眼镜蛇射击”,这样可以保证你的能量在比较稳定的状态。兽王猎AOE的技能优先级大致如下:
在面对2个和以上目标的时候保持“野兽顺劈”的状态(使用“多重射击”触发);在保持“野兽顺劈”的前提下打单体输出循环,多切目标给那些低血量的敌人打“杀戮射击”;“野兽顺劈”的状态持续4秒,也就是说你每4秒要打一次“多重”,其余时候“多重”的收益甚至不如“眼镜蛇射击”“野兽顺劈”的持续时间只有4秒,再加上需要切目标打斩杀,还要关注“倒刺”提供的攻速buff,兽王猎现在的AOE手法虽然不难,但挺烦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