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电视剧《一代名相陈廷敬》,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这部剧不算历史剧,因为里面好多内容都不符合历史,其中一个就是清朝没有宰相一职,一些情节都不符合历史。这个小编也赞同,,但是小编还是喜欢看这部剧,抛开故事情节不符合历史,其实小编看的是一个孤臣的为人处事。
主角陈廷敬是个孤臣,啥是孤臣呢?就是不结党营私,不搞小团体,只忠心皇帝只听皇帝的大臣。历史上的孤臣很少,大都是小团体,拉帮结派,大家熟知的就有严党,东林党等,不管他们这些团体是好是坏。当时朝廷分为索党,明党,两派斗来斗去,陈廷敬这个孤臣就很惹眼,两党都想争取他,威逼利诱,但他不为所动,两边都拒绝,一直不站队。他自己不站队,他的徒弟郭秀也不站队,他能始终如一不站队,靠得是他清醒的头脑和谨慎小心。
陈廷敬是皇帝的先生,用皇帝的话说“满朝文武大臣朕可信任的只有你了”。两党斗来斗去,争得都是名誉地位,都只顾自己,陈廷敬却是个为民请命的好官,是他们眼中的另类。更主要的,陈廷敬这个孤臣嫉恶如仇,两党大臣那点心思他都很清楚,皇帝越是器重他,他越是危害两党的利益,所以两党都恨不得弄死他,但又很顾忌,因为他背后是皇帝。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想看到主角和对手相争自己好观虎斗。
到了后来,孤臣不再是单打独斗,他不光有徒弟郭秀,还有御前行走的儿子和做太子老师的大哥,皇帝越发离不开自己的老师,更重要的,索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太子的前途,帮助了陈廷敬,陈廷敬的日子才好过了很多,他多年的忠心得到了不小的回报。
这个孤臣不光是在官场上谨小慎微,在生活中也很小心,他不行贿也不受贿,一家四口都很朴素,没给旁人留下把柄,就连自己的儿子被陷害他也没有四处找门路,最后还是妻子走了宫中佟妃的路子救了儿子,惹得儿子不理解他,无奈他只能让儿子回老家跟大哥学习。他的女儿自小就跟学生容若玩耍,却因为容若的爹是明珠,要避嫌他也没有让女儿嫁给容若,也没给索党的人留下把柄。经过一场场的磨难后他的家人都理解了他,他的儿子也决定走他的路,为民请命。
整部剧下来,陈廷敬都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阐明了“君子群而不党”这句话,也给官场中人留下了好榜样。我想,这才是一个孤臣的处事法则,忠君爱民,群而不党。
接上篇,我继续尝试来分析“孤臣”的含义。
“我希望你做一个真正的孤臣。”
无论是康熙说话的方式,还是整个场景的设定,都让这句话显得极其意味深长。
“孤臣”这个词是老四胤禛在接下追比国库欠款差事表决心的时候第一次提出。但康熙在前面加了一个“真正的”,说明在康熙看来,要账这种脏活会让老四得罪朝廷上下,被皇室成员埋怨,被文武百官孤立,但这还不足以让胤禛成为一个“孤臣”。
那什么是“真正的”孤臣?我觉得要联系上下文来看。
老四希望皇上能派老十三胤祥和他一起办理要账的差事,一方面是他和十三确实关系亲近,配合默契;一方面他也希望能通过这个机会再给十三争取一次封赏的机会,来弥补江南筹款陪跑带来的心理创伤。
拒绝得很干脆
但康熙拒绝了,并提出了“真正的孤臣”这一概念。
我认为这其中的含义有两层,
第一, 康熙是少年天子,执政将近五十年的漫长岁月使他不得不成为一个极度理性的人,他也希望胤禛能成为这样的人。作为君主,他已经习惯了站在朝廷大义的全局视角。作为父亲,他为四和十三深厚的手足之情感到欣慰,但他更清楚地知道皇室子孙不可执着于寻常百姓家平凡温馨的儿女情长,纯粹简单的兄弟感情注定是奢侈品。
“真正的孤臣”,不止要敢于得罪百官群臣,还要舍得抛开一切人伦情感,才能排除一切噪音,在需要时做出对朝廷统治、江山社稷真正有益的判断。
康熙了解自己的儿子们,在众皇子中老四最有可能被培养为他所需要的孤臣。因此,我个人觉得康熙在江南筹款事件中独独封赏了胤禛而冷落胤祥,就是意在给四和十三之间的情感纽带上撕出伤口,强行把他们的距离稍微拉远。
现在又看到老四还在因为老十三遭遇不公而纠结不已、惭愧难当,康熙便干脆把话说明白了。拒绝你就是要告诉你,若真想成为独当一面的“孤臣”,就不能再像少年时那样做什么都拉着好兄弟作伴,总想着一起当差办事。你不需要陪伴,不需要情感依托,你是一个人。
第二, 康熙知道朝廷分派结党的势力纷争积患已久,只不过为大局稳定而对此讳莫如深。他内心是恨结党的,但他权衡之后选择了暂时放纵。“孤臣”就意味着康熙对胤禛的期待,不要像太子一样搞小团体,不要像老八一样收买人心,永远不要结党联群!
我看到有的人分析说在这时,康熙已经有了立胤禛做接班人的想法,但我个人不认同这种说法。
首先,在古代,太子可不是纸尿裤,穿不舒服了就换一条。废立是天大的事,不到迫不得已时不谈,君王也不会轻易产生这种想法。太子虽然才德不很符合康熙的要求,但他安安分分做太子也已经三十年,东宫之名稳如磐石,没有耀眼的功绩但也没太大的过错,康熙丝毫没有提废立太子的理由。
另外,如果咬文嚼字来看,“孤臣”最终落得一个“臣”字上。我想康熙确实欣赏老四胤禛的性格和能力,特别是江南筹款之后,他看到了老四成为能臣的潜质。但此时也仅仅是想把他培养成他期待中的孤臣,既是实干派,又有灵活性,并且永远冷静克制,日后才能辅佐太子这个全是短板的破桶,保全大清的社稷。
孤臣,康熙本身就是这个国家的孤臣。就拿最近的例子来说,老十三胤祥这样一个侠肝义胆、光明磊落的五好青年,搁老百姓家里哪个当父母能不当成心头肉。康熙又何尝不喜欢啊,可他知道老十三这样的孩子,在风云诡谲的政治场中生存空间很小。所以他只能选择打压,冷眼处理。
他也会心疼吧,可孤臣如何说疼啊……
受影视剧的影响,在很多人眼里,康熙和纳兰容若是“情敌”。
但其实并没有准确的史料证明纳兰的初恋入了宫,所以“情敌”一说,实属后人揣测。
不过两人虽然不是情敌,却是“世仇”。
纳兰容若所在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罗氏都是活动在草原上的女真部落,两族的矛盾由来已久。
早在元末明初时,叶赫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就曾爆发战争,最后的结果是叶赫胜出,成为当时女真最大的部落。
然而风水轮流转,到了明末,爱新觉罗氏出了个努尔哈赤,他率军大败叶赫。
当时的叶赫贝勒金台石拒不投降,自焚而亡。
金台石的儿子尼雅哈率军投降,被授予佐领官职。
而这尼雅哈就是纳兰容若的祖父,所以细细算来纳兰和爱新觉罗氏有着国仇家恨。
虽然纳兰一家仕于清廷,但恐怕心中都有几分不平。
他在28岁的时候曾远赴边塞,写下一首词,后世有人说“几乎是孤臣孽子的情绪了”。
这首词名为《蝶恋花·出塞》,全文如下: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词的上半阙写的是塞外的荒凉景象。
在他看来,从古至今,江山的兴亡都没有定数。
放眼望去,苍茫的原野仿佛出现了滚滚烽烟,又有战马纵横驰骋。
恍然间回过神来,却发现眼前黄沙遮日,满目荒凉,只有飒飒的西风吹拂着枯老鲜红的枫树。
虽然他从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是生于大家族的他,自是知道这江山染了多少的鲜血,有他们叶赫那拉的,也有爱新觉罗的,还有许多无辜百姓的,
所以即使塞外的景象那样的壮美,他也无心欣赏,他的心中一片荒凉。
接着的下半阙主要抒发他心中的苍凉之感。
面对古战场的荒凉景象,他不禁发出了“从前幽怨应无数”的感慨。
自古为了争夺江山,不是“战”就是“和”,“战”是不可避免的,而“和”也是为了“战”做准备,词人用短短两句,便揭露了这一历史规律。
“青冢”就是王昭君的坟墓,汉元帝时期,王昭君奉旨出塞,在她的沟通下,汉朝和匈奴和睦相处了60多年。
晚年的她也曾上书请求回归故里,却遭拒绝,最后埋骨塞外。
传说北地的草皆为白,只有昭君坟上的草郁郁葱葱,故而被称为“青冢”,杜甫曾有诗云“独留青冢向黄昏”。
在杜甫的笔下,昭君是孤独落寞的,而纳兰这里也是差不多。
最后他不禁问昭君:满腹的幽情到底有多深呢》能否比的上这山中的夕阳和深秋的苦雨呢?
后世都说昭君是自愿出塞,是为了维系两族的和平。
她远离家乡,最后化成了一抔黄土,“环佩空归夜月魂”,是何等的苍凉。
而纳兰容若呢?他空有一腔抱负,却因家族的束缚,无法施展,最后的“一往情深深几许”,既是他对昭君发出的疑问,也是他的扪心自问。
最后的“深山”、“夕阳”、“秋雨”,这几个凄凉的意象,将他心中的抑郁苦闷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伤感。
整首词来看,既有对国家兴亡,山河易主的感慨,也有自身抱负不得施展的抑郁之情,苍凉悲壮,比起他的缠绵情诗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后来严迪昌在《清词史》评价这首词:几乎是孤臣孽子的情绪了。
不知你怎么看呢?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