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3月29日电 题:修缮·养护·研究——布达拉宫的“长寿”秘诀
记者边巴次仁 春拉
西藏改革60年来,在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历经两次大规模维修、管理处工作人员全天候不间断细心呵护、不断加大古籍文物普查保护力度等,确保了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延年益寿,长生祥和。
两次大规模修缮,让布达拉宫焕发新活力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至今西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宫堡式古建筑群。1645年,五世下令重建布达拉宫,渐成今天的规模。
历经300多年的风云,这座古老宫殿建筑曾一度出现险情。为此,1989年10月布达拉宫迎来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修缮工程。
“这次修缮国家投入了5300多万元和大量黄金、白银等贵重物资,开展了111项维修,这在当时的中国文物维修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布达拉宫管理处副处长觉旦说。1994年,第一次修缮工程竣工验收。同年,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2年6月,布达拉宫又迎来第二次大规模修缮工程。此次国家先后投入超过2亿元,历时7年之久,开展了地垄加固维修、壁画保护修复等29项主体建筑及35项附属建筑的修缮。
此外,为加大法制化保护力度,西藏于1997年颁布《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办法》,2009年1月修订颁布《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保护办法》,2015年颁布实施《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条例》。
2018年11月,国家投入3100余万元实施的布达拉宫金顶群修缮工程目前已正式竣工验收。
管理处细心呵护,让布达拉宫延年益寿
身背涂料桶,腰系安全绳,穿梭于百米高空……每年藏历九月二十二日“降神节”前,布达拉宫宫墙外总会上演这一幕。
此时正值换季,按传统时间布达拉宫迎来一年一度、历时近两个月的粉刷季。
“看上去像‘蜘蛛侠’的人,是为布宫数千扇门窗及笾玛草墙裙上色的工作人员。”管理处维修科副科长扎西平措说,“你们通常只能看到外围作业的人,但实际上加上背后拉绳子的还有七八个人。”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日常维护需要依照传统方法操作。
“布达拉宫就像一位老者,需要悉心照料。”扎西平措说, 2003年管理处维修科正式成立。如今,这支拥有文物保护工程施工一级资质的队伍已发展至65人,其中有来自西藏各地的石匠、木工、彩绘、瓦工、缝纫等传统匠人55名。
“日常养护是勘查和发现建筑险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常态化小型维护对其健康状况起到了及时有效的‘体检’和‘治疗’,从而避免大险情。”他说,近年来管理处用于古建筑日常维护保养的资金可达上千万元。
记者了解到, 十余年间这支维护队伍已实施了包括布宫虫蛀木构件及笾玛草更换维修、廊道等的脱落彩绘补修、白宫室内外阿嘎地面修补、雪城环境整治等项目。
“如今,布宫‘健康’状况良好。我们最希望的就是让布宫‘永葆青春’。”扎西平措说。
目前,布达拉宫管理处共有400多名工作人员全天候不间断守护这座古老的宫殿。
加大文物古籍普查保护力度,让千年文明永传承
布达拉宫现有8座历世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及瓷器、金银铜器、佛像、唐卡、服饰、古籍文献等在册各类珍贵文物十余万件。2013年,布达拉宫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
管理处文保科科长边巴洛桑说,过去五年他们先后对部分殿堂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包括年代、来源、外观尺寸、完残程度等14项内容的藏汉双语文物登记;截至2018年底,宫内4万多尊佛像、26000多件殿堂文物、2000余幅唐卡已实现数字化建档。
此外,管理处文研科多年常态化开展文物珍品、文献资料等的研究,先后整理出版了《藏传十明文化传世经典丛书·萨迦系列》《布达拉宫珍宝馆图录》等丛书,完成了《中华大典·藏文卷》之《历代文集》等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现代科技力量也在助力布达拉宫拓展文化遗产展示利用空间。2017年,管理处数字中心负责人扎西次仁带着布达拉宫珍贵文物三维数据采集成果和游客全景导览,首次走进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品牌授权博览会。
“新成果一经展示,就得到了国内外参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这也标志着布达拉宫文物保护事业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扎西次仁说。
2019年初,布达拉宫数万函古籍文献迎来了总投资达3亿元、规划历时10年的保护利用工程。
“随着布达拉宫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珍藏文物开始走出深闺,走向公众。我们坚信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能薪火相传,永续发展,造福世界。” 觉旦说。
如果以25岁作为一代人,那么600年传承了24代。如果用14年建造一座宫殿,那么600年风雨就有了故宫。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北京故宫,在人们心中不仅是凝聚着古代的文化精髓,还代表了当今的“精神圣地”。
历史上,很多王朝兴建过宫殿,最具代表性五大宫殿,有比故宫更长寿的吗?
上图_ 阿房宫赋 图
阿房宫:秦王宫的“工程”公元前212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决定在龙首原西侧(今陕西西安三桥镇一带)修建阿房宫。整个工程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是故宫是20倍,仅前殿的夯土面积就达44.76万平方米,动用了70余万人。1991年,阿房宫遗址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
司马迁笔下的阿房宫颇为详细:“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这段话透露出的消息量很大,这座秦宫在未建成之前名叫“阿房宫”,而且是未来朝宫的主体建筑,也是国家的政治中枢。
上图_ 阿房宫前殿布局
公元前210年,始皇驾崩。秦二世征调修建阿房宫的民工,前往骊山为始皇陵覆土,宫殿停工七个月之久。第二年,“骊山事大毕”,阿房宫复工。当年年底,数十万起义军进逼关中,从事修建阿房宫的“丽山徒”被“授兵以击”,秦朝从此遍地狼烟,群雄并起。
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劝阻相继上书“请且止阿房宫作者”,秦二世闻之不悦,将三人问罪处死。阿房宫当时就算并未完全停工,“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毋己”,建造进度肯定落后于施工计划。因此,除去停工的七个月,阿房宫实际上建造时间只有两年零七个月。
上图_ 大明宫布局图
大明宫:盛唐的“万宫之宫”贞观八年(634年),监察御史马周奏请唐太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以备清暑”,修建大明宫。宫城平面呈不规则的梯形,宫垣周长7公里,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有“万宫之宫”之称。
宫城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前朝由宫墙分隔为外朝、中朝和内朝。外朝的正殿是含元殿,殿高约36米,殿基高出地面15米,殿前两侧的龙尾道经三重台阶,全长78米,是故宫太和殿的三倍,也是唐朝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宫殿正南的丹凤门东西长200米,门前大街宽达176米,创造了世界最宽街道的纪录,堪称古代规格最高的“天下第一门”。
自唐高宗始,共有17位唐皇在此起居理政。诗人王维赞赏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借着大明宫的雄壮气势,表达盛唐威振四夷、万邦来朝的繁华景象。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兴建平城京、平安京时,有意模仿了大明宫的风格。883年至896年,大明宫连遭兵燹之厄,渐成废墟,存世262年。
上图_ 唐朝长安平面图 标注处为大明宫和太极宫
上图_ 太极宫平面图
太极宫:隋唐的宏大气魄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发生地就是玄武门,是唐朝皇宫“太极宫”的北门。太极宫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位于唐长安城最北部,是太极宫、东宫、掖庭宫的总称。
太极宫东西宽2830.3米,南北长1492.1米,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有太极殿、两仪殿、承庆殿、武德殿、甘露殿、凌烟阁等宫阁组成。
太极宫的被毁和唐末军阀朱温有着莫大的关系。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正月十三日,“(朱)全忠以其将张廷范为御营使,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长安自此遂丘墟矣。”从兴建到被毁,太极宫矗立了322年。
上图_ 故宫平面图
故宫:明清的艺术瑰宝明清时期,故宫是当时皇帝生活理政的皇宫,位于北京的中轴线核心地段,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这个由宫殿组成的建筑群共有9371个房间,相当于1个人出生后,每天住一个房间,等所有房间都住一遍,他已经是个25岁的小伙了。
在庞大的建筑群之外,故宫还有数量众多的文物。目前,故宫有超过120万件馆藏文物,占全国馆藏文物的1/10,其中一级文物占全国馆藏文物的1/6。因此,《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卷》对故宫的定义“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上图_ 故宫午门 旧照
1928年,推出的《故宫组织法》规定:“掌握故宫及所属各处之建筑古物、图书、档案之保管开放及传布事宜。”从历史角度看,故宫不只是明清皇室的“躯壳”,而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等方面综合体现。自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故宫累计接待观众已经达到1亿人次。随着国民素质的提升,人们对故宫的认同感日益加深,故宫通过文化精髓的宣传,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并且担负起提升审美情趣、丰富精神内涵的责任。
上图_ 左下角为 未央宫 位置所在
未央宫:西汉的“龙首巍峨”公元前200年,“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监造了未央宫。它总面积5平方千米,约占汉长安城面积的七分之一。未央宫由宣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等六座宫殿为主体,各式殿堂四十余屋,还有六座小山和多处水池。东汉文学家张衡称赞未央宫“疏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嶪”。
《三辅黄图》还原了未央宫,它的前殿“以木兰为棼橑,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壁珰、雕楹玉磶、重轩镂槛,青锁丹墀,左槭右平;黄金为壁带,间以和氏珍玉,凡至其声玲珑然也。” 这段记载是说前殿以木兰为栋,以杏木作梁,椽头贴金,门扉雕金花,门面配玉饰,就连铺手都鎏金镶宝,其奢华程度可见一斑。
占据长安西南龙首原的未央宫,西汉诸帝均在此治国理政,此后经历了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七个朝代。宫殿的功能也从皇宫、离宫、禁苑到州府治所的蜕变。直到唐末,战乱不息,未央宫建成1041年后,渐成废墟。
上图_ 未央宫 部分遗址
综上所述,阿房宫并未建成,徒有其名,历时最短。太极宫和大明宫见证大唐盛世,最终毁于战乱。未央宫存世最长,功能逐渐凋零,也难逃湮灭的命运。
唯有故宫保存完好,至今仍然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保护了有形的文化遗产,又融合了无形的民族共鸣,600年是对过去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期盼。
文:计白当黑
参考资料:《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长寿功第三部“内转太极行八卦”动作比较复杂,初学不易把握。
因此有必要先了解其原理。
一、“内转太极行八卦”功理张至顺道长认为第三部是:“效法自然,模仿太极、八卦的运行,引导人体内部元气循环转动,返朴归真。”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1. 站立抱腹即无极。
2. 抱掌旋转即无极生太极:双掌由腹部自左向右,由小到大旋转划圈,将全身的元气收拢至黄庭中央。
3. 两臂左右螺旋即四象:以两乳为中央,双臂左右走“∞”形。左行螺旋“S”形气路推动阳气,右行螺旋“S”形气路推动阴气,调动元气运行。
4.双螺旋周身运动即内行八卦:
第一卦到第四卦,是一个“∞”形的气路;第五卦到第八卦又是一个“∞”形气路。这个双螺旋运动,使人体与天地相沟通,不断调整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使心火之气和肾水之气两相充盈,阴阳平衡,身体自然充满生机。
张至顺道长讲,这部功法,双臂不论是旋转画圈,还是走“S”形、“∞”形,始终以心窝为中心,体现了心神的主导作用。
二、“内转太极行八卦”具体功法动作细节解读如果慢慢领会原理,就会发现,将这部功法练法分成几个部分学习,更容易入手。
第一部分:无极式
即起势,类似站桩。
具体练法:
展宽站立,左掌覆在脐上,右掌覆在脐下,是为“无极”。
第二部分:内转太极
其实就是跨步站立,两手抱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画圈,由小到大。
具体练法:
左脚向左迈出一步,双掌变指尖相对,掌心向内,以脐为圆心,两掌同时按顺时针方向划圈(左、上、右、下),眼睛随手转动,两手划圈越转越大。如抱小球变大球,高过头顶。顺转太极次数不限,任其自然。
由小变大如同甩面一样因为重力和弹性慢慢扩大,因此需要非常放松,不要过多控制为要。
张至顺道长讲解中,还提到,太极变两仪,两掌合在一起是太极,分开变指尖相对为两仪。初学者可以不管。按照许理慧道长的讲解,就抱掌轻松画圈即可。
第三部分:内转四象
内转四象相对复杂。
其实,就是太极拳云手的变形。只不过太极拳是身前左右,两手一前一后倒S形运转;而内转四象更强调沿身体前中线(任脉为中央线)上下画弧,两手同时运转,左右胳膊伸直转动只是顺势而为。
内转四象具体练法:
1. 画圆变上下:
顺着第二部分内转太极,两手转到头左侧最高处时,右手顺势下降,变左掌在上,右掌在下(初学可以不管掌心反向,自然即可)。
2. 两手右旋转:两掌顺势沿中线(任脉)下降到小腹伸直,再顺势向右上方旋转,这时自然右手在上高过头顶,左手在下。
许理慧道长强调左掌下降时沿左耳侧。
3. 两手左旋转:同右旋转。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手右耳侧下降与左手同时沿中线(任脉)下降到小腹自然伸直胳膊(注意不要过度伸直),再往左侧上方旋转,这是必然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重复以上左右划弧运动,即是内转四象。
许理慧道长练法和张至顺略有区别,张至顺练法更强调阴阳鱼画弧,许理慧道长强调自然即可,更适合初学者。
第四部分:运行八卦
运行八卦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其实是内转四象的一个变形,增加了腿部变化,变左右弓步。其实际完成弓步推掌动作如同金刚功“回头望足去心疾”类似。
具体练法如下:
第一卦:按头抱腹:
当“内转四象”两掌在左侧上方时,右掌从左肩沿任脉下落至小腹部,掌心向内;同时,左掌弯曲覆在头上,距离约三寸,掌心对百会。
第二卦:按胸摆臂:
身体向右稍转,同时右掌划弧转右后,掌心向左下,左掌落至胸前,掌心向胸。
第三卦:弓步推掌:
右转成右弓步,身体右前倾,右手直臂向右上后方划弧至左胯后;同时,左掌经右膝前向下划弧,向右上推举,左掌变勾掌,掌心向内。
许理慧道长练习中更随意,不强调手掌前推再翻掌,可以直接顺势勾掌前画弧。
第四卦:按头托掌:
身体缓慢回正,左掌收回至头上,掌心对百会,同时右臂从下向右上托举,掌心向上,面向前方。
第五卦:按头抱腹:
同第一卦,方向相反。
左掌沿左耳旁下落,沿任脉下落按向小腹部;同时,右掌上覆在头上,掌心向下。
第六卦:按胸摆臂:
身体向左稍转,同时左掌转向左后,掌心稍向后,右掌落至胸前,掌心向胸。
第七卦:弓步推掌:
同第三卦,换左方向。转体成左弓步,身体左前倾,左手直臂向左上后划弧至右胯后,同时右掌经左膝前向下划弧,向左上推举,右掌变勾掌。
第八卦:按头托掌:
右掌收回至头上,掌心对百会,同时左臂向左上托举,掌心向上,身体恢复正直,面向前方。
内行八卦重复多次,次数不限,任其自然。
以上八个动作,其实是连贯旋转动作。
第五部分:回转四象
这已经属于收功步骤,再回到“内转四象”,但方向相反,次数不限,顺其自然。
第六部分:回转太极
继续收功,回到“内转太极”,顺时针,圆圈由大变小,越转越小。
第七部分:收式。
双掌上下转动几圈,收回按脐之上下,回归“无极”。
以上七个部分都是连贯动作,放松自然。初学可不追求准确,慢慢优化即可。
三、与太极拳站桩和云手的会通如果学习者学习过太极拳,那么练习此部会更加容易。
“内转太极行八卦”的“无极”抱腹起势,可对应太极拳站桩。
孙禄堂讲形意拳、太极拳,也用无极图、太极图来说明桩功。
只不过长寿功两掌是一上一下按腹部,这也可以当成一种桩功练习。
“内转太极行八卦”的内转太极如同围绕肚脐的旋转按摩运动,也是内转四象的准备动作。
内转四象则如同太极拳云手,如果熟悉太极拳云手,那么很容易掌握内转四象。而且,内转四象比太极拳更自然、随意,也不必强调太极拳云手运动的坐胯、转胯动作。
运行八卦其实也可以看成是太极拳云手的高强度版,增加了左右弓步,但其核心还是云手的左右旋转动作。
太极拳云手
初学者容易将这部“内转太极行八卦”练成动作套路,建议最好根据许理慧道长视频学习,熟练后再学习张至顺道长。
说实在的,网上有很多人过分强调张至顺道长功法的神圣性,不能讨论、不能分析,更不能有不同理解。这其实已经远离了道家“自然”意蕴。
卫昌国学
2023年7月
宫灯长寿花因为花朵和小提灯一样明亮而得此名,一串串别提有多可爱了。那么宫灯长寿花应当如何养殖呢?选择合适的土壤,土壤要求不高,但不可用重黏土种植;保证阳光充足,每天保持4小时的光照,夏季适当遮阴;定期施肥,开花时更需营养,夏季则不施肥。
一、土壤选择重黏土容易使宫灯长寿花根部腐烂,除此之外它对于土壤并无太高的要求,如果土壤能够呈微酸性且疏松肥沃就再好不过了。可以将腐叶土和园土等比例混合,再配以少量沙子,这样的土壤既有营养又具有较强的排水能力。花盆首选陶制的,因为其排水系统好,对于后期养护有利。
二、光照温度宫灯长寿花喜欢光照,平日里可以将其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夏季光照强烈时可以进行遮阴处理,其他时间要保证4小时的光照。宫灯长寿花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25℃,当夏季温度高达30℃以上时植株会进入半休眠状态。
三、定期施肥宫灯长寿花喜肥,幼苗上盆时可以每周都施加液肥,此时应以氮元素为主,能够让茎叶快速发育生长。过了花期也可以施加液体肥料,为下一次的开花做好储备。除了夏季,其他时期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料即可。注意施肥时小心操作,不要让叶片接触肥料,否则会出现叶片腐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