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风水测算

栩五笔怎么打(羽五笔怎么打字)

时间:2024-02-02 14:54:19 作者:君心似我心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周景宝||畿东才士赵国华及其《青草堂集》(下)

长期的伏案写作,全神贯注,致使赵国华心肺功能不佳。光绪四年正月,赵国华大病一场,"初八日夜,气短,几不能接。惟巨初兄在侧扶起,口不能言,亦不敢心伤。"半个多月后始愈。平日身体有恙,亦照常奔波,"舌生瘤三载,任事如故。"(22)故此积疾成疴。

光绪二十年,"八月以疾请假归里。李抚院秉衡予以通志局采访札。九月初五日启程,十五日抵家。""九月忽患舌根肿起,或谓心劳火郁,以食饮言语未觉艰,犹力疾趋公。大母有问,宽言以解。乃岁久医弗效。府君思乡切,留吾母暨(不孝恩)侍大母。请假北行。世父来视中途相左。比大母、世父先后归,而府君已没于里。"(23)

国华自幼失怙,母子情深。"余早孤,六、七岁时犹不去母氏袍衽间。终旦至夕,惟母子絮絮语乡县绪事。"(24)至济南的第二年,就接母亲李氏与妻小来泉城赁居。接任知县后,全家又迁至衙署,不曾分离。这次先行返乡,不料疾病突发,遽卒于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四日(1894年11月1日)。待李氏及国兰等人回家,已不及诀别。天下人痛心之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太夫人八十余犹健,可悲也!"(25)行文至此,扼腕不已。

一个月之后,同乡张佩纶(1848-1903)得知噩耗,即致书赵国兰,表示慰问,"十一月十一日:晚,总臣来辞,赴小栈写菁衫挽联,云:'滏水集长留,试从里社论诗,远与拙轩堪并驾;秣陵书未答,欲向墓门(县)[悬]剑,愧非季子负平生。'并作宇香书,唁之。"(26)

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一日,赵国华灵柩葬于"黄冈先兆之次"(27),由蒋庆第撰写、张百熙书丹、盛昱篆盖的《墓志铭》,亦同时埋入地下。据地方学者记述,"黄土岗赵家墓地南距大王庄村3华里,北距小郑庄村1华里。岸柳葱茏,水波潋滟的黑龙河在大王庄村与墓地之间向西流淌。墓地北、东、西三面地势平坦开阔。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墓地内虽然只有坟莹五、六座,但因周围的环境和墓地内几株高大的柳树和杜梨树所荫蔽,亦有非凡的肃穆幽静之气。赵国华的墓很高大,内为砖室,外覆封土,十分壮观。由于赵国华地位高、名气大,墓地多次被盗掘。到1967年,小郑庄村''挖掘时,除了山东巡抚张耀[曜]送的冷木棺椁外,已经别无珍物,只在墓前发现墓志铭一盒,运回小郑庄村以后砌垒在生产队饲养处的墙壁中。1984年,生产队解体拆饲养处时,小郑庄村村民郑全召将这一盒墓志铭买下,砌在自家猪圈墙内,至今保存完好。"(28)

赵国华胸怀经世济民之抱负,怎奈时运不济,壮志难酬,"府君历仕三十年,而仍不免赍志以没也。夙性精勤,日有所记。今年六月,自以疾不可为,置一册,题曰《阅躬恤后》。其首曰:'死何足悲?有足悲者,志不成名不立耳!'盖府君之志在勋业跋古人,而不徒以文章显。自州县至监司皆署任未久,虽非卑位,犹是俯仰随人,不获尽抒所抱,是以悲耳然。"(29)

诗古文辞之外,赵国华精于诗钟,书法出众,"尤善隶事,下字必有成处。"(30)公务之余,免不得要"挥毫落纸如云烟"。只是这些墨宝,不知有无作品传世。

为了拓宽家乡读书人的视野,自光绪九年起,赵国华连续四次向遵化直隶州以及玉田、丰润二县有关机构,捐送癸未科、丙戌科、己丑科、壬辰科会试卷,价值近150银两。

史料中相关赵国华相貌的记载,是长身玉立,风度翩翩,"菁衫颀身,有风度。"(31)此外,尚有"菁衫貌清癯,欣然而长,左目翳废。......又于元日春帖自集易林署门云:'进士为官,折腰不媚。贵人有疾,左目无瞳。'其自喜如此"(32)之语流传。翻检《青草堂补集》卷五"联语上"中,赵国华集有《焦氏易林》联语多条,其中确有"进士为官,折腰不媚;贵人有疾,右目无瞳"(33)一联。

柴小梵(1893-1936)文名远播,为时所重,动辄千言,不可节制。惟赵国华去世之际,柴氏仅是1岁幼儿,二人没有机缘见面。笔者核查原刻本后,方知不是"左目"。既然左右都分不清楚,怎可作为信史?《梵天庐从庐》搜奇掠异,光怪陆离,只能是小说家言。

无独有偶。光明网2018年5月12日17时53分(来源:《北京晚报》)曾刊出顾臻《世情武侠赵焕亭》一文,也提到了赵国华的联语:"赵自署的集句门联很有趣:'进士为官,折腰不媚;贵人有疾,左目无瞳。'(赵的左眼看不见)赵焕亭和他的二哥、三哥则同样因通家之好的关系,又拜赵菁衫为师,学诗和古文。"该文中的联语,虽然没有"左""右"之分,却仍得出了"赵的左眼看不见"的结论,岂非咄咄怪事?

赵国华娶妻吕氏,后纳王氏、黎氏,生有五子:永寿、萱同、定(恩浵)、豹(恩澎)、六曜,惜有三子夭折,仅余恩浵、恩澎;九女:瓦、琴、开、远、琯、翘、栩、柔、雍,其中有六女夭折,余下三女,琯已婚,翘、柔待字闺中。

赵恩浵,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科第二百二十八名举人。国子监学正改典簿,曾官山东东昌府高唐州知州。

赵国华的著述情况,在《(光绪)丰润县志》卷之五内已有记载:"著有《青草堂初集、二集》二十六卷、《四书文》一卷、《试帖诗》二卷、《江窗山水记》一卷,《古文检》二卷、《明湖四客词钞》四卷。"(34)今人柯愈春所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中,亦有专条,"所撰《青草堂集》五十一卷,内初集十二卷、二集十六卷、三集十六卷、补集七卷,同治十一年至光绪二十一年济南刻,山东省图书馆藏。首都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本无补集。又有十二年修补同光间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藏。集中诗文词杂编。别本《青草堂文约钞》二卷,光绪间刻,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又《青草堂遗稿》一卷,稿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35)

光绪十四年(1888),由丰润孙赞元编辑的《遵化诗存》刊行,篇首有赵国华所作一篇序文,正文收录了赵23首诗,4首词。《(光绪)丰润县志》文苑卷,亦选入赵国华6首诗和《心香书院议(院在新军屯)》一文。

《青草堂集》初、二、三集,是分作三次刻成的。同治十一年冬,赵国华自订的《青草堂集》十二卷,在山东济南刻板印行;光绪八年(1882)夏,自订《青草堂二集》十六卷,梓于济南;10年之后的冬日,自订《青草堂三集》十六卷,仍在济南刊行。赵国华殁后的次年,即光绪二十一年(1895)五月,蒋庆第之子蒋式理(1866一?)蒐集其部分遗文,又请赵国兰将《自订年谱》作了数条补充,分别辍入相应年代之下。旋将《自订年谱》《行述》附后,编成《青草堂补集》七卷。"丰润赵国华刻印了四部书,其中三部是自己的集子:《青草堂集一集》十二卷,《青草堂集二集》十六卷,《青草堂集三集》十六卷。另有一部是流寓山东的文人的词集:《明湖四客词钞》。其子赵思[恩]浵,也在山东为官,其父去世时,他任高唐知州,刻印了《青草堂补集》。"(36)

四种《青草堂集》"印行年久,投赠既多,庋存已罄,朋好见索,辄无以应。版藏于家,亦时以朽蠹为惧。"(37)于是,赵国华的两个子赵恩滮、赵恩涵,于12年(1923)秋重刊,漫漶、讹误之处作了校正,并有所增补,再次发行。

《青草堂集》(计五十一卷)问世后,一时好评如潮。试举几例:

(一)"赵菁衫观察经济、文章溢名山左。《青草堂集》直抒胸臆,无美不备,单地山相国曾称为数十年来仅见之手笔。"(38)

(二)"赵国华,字菁衫,丰润人。弱冠,以辞赋帖括受知于学史李清风,三擢冠军。......其少即究心古作者,一以韩愈、归有光、方苞为鹄,深洞奥茭,而耻与为貌肖,顾不喜有宋诸家,谓平易易开沿袭之渐。其为文独造幽秀,不使一言失累黍,不知者或误谓孙樵、刘蜕之流,则向所不屑也。诗郁曲深邈,发源玉谿生,玉谿长近体,而国华七古独胜,结字捶响,鉴訇陆离,尤善隶事,读者骤不得其故,久乃研说,玩味不尽。骈偶、公牌、诗余之类,皆自辟新境,每一篇出,见着以为非国华莫能为。"(39)

(三)(赵国华)"尤以古文学出名。有'南桐城,北丰润'之称。著有《青草堂集》十四卷。内容有古文、诗、词、赋、骈体文等。著作问世后,当时名人学者给予了极高评价。桐城派学者的吴汝纶(挚甫)自恃才高,对北方文人根本不放在眼里,当他读了《青草堂集》后佩服得五体投地,称赞说:'大集气势纵横,自周秦以来至近代名家,盖无所不学,......诗尤出入唐、宋诸作者,而湛渐于社公,诸体并善,而七言尤为豪健,此海内奇作。'光绪帝的老师翁同和读后也说:'前读大集,饮味无穷,海内词流,罕与伦比。'"(40)

恩浵、恩澎在《行述》中,对先父的著书、古文成就,亦有记述:"其古文则遵义黎纯斋选入《续古文辞类纂》。国朝二百年来直隶只登府君一人,不能不惜其隘已。其诗之载入《遵化诗存》者,故相单文端公叹为数十年来仅见之手笔,蜀中王也樵见题壁作辑之诗缘中。桐城吴挚甫、遵义黎莼斋皆以相知闻,晚年书问订交。"(41)

不料,上引文中"其古文则遵义黎莼斋选入《续古文辞类纂》。国朝二百年来直隶只登府君一人"之句,竟引起异议。

张舜徽(1911-1992),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生前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张舜徽先生一生勤奋治学,博涉四部,在传统学术的诸多领域,造诣精深,留下大量论著。所著《清人文集别录》中,对赵国华4种《青草堂集》,亦有评骘:"国华于学问之事,未曾问津,文辞亦平庸,而高自标置。编是集时,有所谓著书,有所谓古文,以及诗赋、骈文、诗余等名类。综其所作,古今诗体为最多,古文次之,骈文、赋、诗余又次之。而所谓著者,特首卷所录十七短篇耳。此十七篇,率取二字为题。盖以立意为宗,欲自附于诸子之列。如所标为质、独立、先至、危具、吾一诸目,题旨既甚费解,持论亦多晦塞,虚无惝恍,不知所云。乃思自成一子,殊苦于不自知。且专目此类为著书,自来亦无斯例。可谓敢于标奇立异,自我作古矣。所谓古文,亦以短篇为多。知其学既不优,才气亦弱。《补集》卷二为《笔记》,大氐皆论诗文之语,悉文士之常谈,无甚精意。国华虽欲藉诗文自见,亦非真能以此名世者。"

针对赵氏兄弟《行述》中所言,张舜徽先生指出:"是集末附载其子恩浵所撰《行述》,称国华所为古文,遵义黎庶昌曾选入《续古文辞类纂》,有清二百余年中,直隶一省,只录此一家云云。不知黎氏何所取于其文也。"(4)

常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黎庶昌选《续古文辞类纂》,成书于光绪十五年(1889),共28卷,分上、中、下3编,收文449篇。对黎选《续古文辞类纂》,当年的大学者刘声木即有微词:"遵义黎莼斋观察庶昌,编辑《续古文辞类纂》廿八卷,金陵书局刊本。中分三编,上编选经子,中编选四史、《新五代史》、《通鉴》,下编选国朝人古文。只有下编,可谓之续,上中二编,则当云补。一概言续,未免自相混淆,于例不顺。其编辑本意,实以曾文正公《经史百家杂钞》为蓝本而损益之,不知何以以《续古文辞类纂》命名,颇违姚郎中当日编辑本意。"(43)

梳理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阐释历史典籍,应该严肃、客观、公正。对所述"直隶只登府君一人"云云,张先生在其著作中认为是出自"其子恩浵所撰《行述》",其实不然。

《行述》作于赵国华去世之后,而早在光绪十二年,赵国华本人在为挽丁宝桢所撰联语中,率先提到了:"霖雨起黔阳,东周青兖,西极荆梁,放怀中外之间,剩有奇情淩瀚海;大星聚天上,左揖林胡,右招曾左,以安社稷为悦,依然灵气耿层霄。挽平辽丁文诚公事迹,具余所撰墓誌。遵义黎莼斋庶昌选入《续古文词类纂》,王益吾亦有续选。无直隶人,黎选只余一人。呜呼!公之传,不必托余,乃余之文,必托于公则亦愧已。"(44)据了解,张先生曾经阅读过清人文集1100多部,在撰述时或许未见此则联语。

冯尔康教授在《清史史料学》中,提到了《清人文集别录》:"如果说这部书有什么不足的话,就是对每一部文集的内容,概述得欠缺了一些,虽然作者说他志不在此,然而要使读者了解一部文集,不通过它的内容也是很难说得清楚的。"(45)

据初步统计,《青草堂集》十二卷有"著书"1卷,收入17篇;"古文"2卷,收入25篇;"赋"1卷,收入7篇;"骈文"1卷,收入8篇;"诗"6卷,收入343首;"诗余"1卷,收入32首。《青草堂二集》十六卷包括"古文"6卷,收入77篇;"赋"1卷,收入4篇;"骈文"1卷,收入17篇;"诗"6卷,收入301首;"诗余"1卷,收入19首;"杂著"1卷,收入9篇。《青草堂三集》十六卷有"古文"6卷,收入54篇(其中1篇系"杂题十则");"赋"1卷,收入3篇;"骈文"2卷,收入28篇;"诗"6卷,收入136首;"诗余"1卷,收入8首。《青草堂集》是自订稿,也是作者个人经理刊行的。"赵国华所刻......皆为诗文词,主要是自己的著述,且每隔十年刻一集,比较有规律,说明其一直不间断地进行创作。"(46)《青草堂补集》七卷,即卷一含"古文"3篇,"诗"6首;卷二"笔记"1卷,65则;卷三、四是"公牍"2卷,27篇;卷五、六是"联语"2卷;卷七《自订年谱》,后附《行述》。

可以看出,《青草堂集》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包括社会经济、地方吏治、官职变迁、士绅家庭、文人群体、书院教育、社会风俗、地方名胜以及京都宫殿、会馆的描述等等,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能够读到《青草堂集》,确是一种缘分。近年,已有学者从赵国华《青草堂补集》中,考证出《申报》第一任主笔蒋其章的生卒年份,纠正了前人的一些谬误。《青草堂集》对于探讨晚清冀东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小结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溥仪逊位,标志着帝制时代的终结。清朝距离我们的时代仅一百多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他们的传奇故事,也易于被人们接受并认可。充满屏幕的清宫戏剧,百演不衰,就是一个明证。

那些大人物、杰出人物的历史往往为人们所关注,而芸芸众生者如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范畴的,也就少了许多。人们注视的历史人物,应该是多层面的、多角度的、是数量众多的,并非只是少量的大人物。中下层人物的历史资料数量不多,且极其简单,不过,总算是留下了他们的一些历史痕迹。

研究人物的历史,也不能局限于其一人的直接材料,还需要涉及与其生平事迹相关的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的文献,才能使人物材料丰富起来。史料占有的越广泛,研究视野就越宽阔;对史料考辨的越细致,可能离历史的真相就越近。

在长期的宦海生涯中,赵国华笔耕不辍,除了4种《青草堂集》外,还辑有《明湖四客词钞》四卷;撰有《试帖诗》一卷,《古文检》二卷,《女千字文》一卷,《江窗山水记》一卷。《青草堂集》很少被后人钞录,也未再重新刻过,是未经开垦的文化沃土,也是冀东珍贵的文学遗产。《青草堂集》记录了赵国华一生的所见所闻,自有文学和历史的双重价值。《大清畿辅先哲传》将赵国华列入文学家的行列,比较适宜。但赵国华鞠躬尽瘁,为官清廉。准确的说,应是一名学者型的官员。

时移世易,斗转星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除了大人物,大多数人都随着历史的洪流悄然而逝,他们的作品也尘封于故纸堆,只有在被人们重新发现之后,人们才会为之感叹不已。

注释

(1)[清]赵国华撰:《青草堂补集》附录《行述》,济南修补同光间刻本1923年,第2页。(2)刘天昌点校:《(光绪)丰润县志》,唐山市丰润区文广新局2015年,第247页。

(3)[清]赵国华撰:《青草堂补集》卷五,济南修补同光间刻本1923年,第3页。

(4)刘天昌点校:《(光绪)丰润县志》,第171页。

(5)[清]赵国华撰:《青草堂集》卷三,济南修补同光间刻本1923年,第16页。

(6)[清]赵国华撰:《青草堂集》卷六,济南修补同光间刻本1923年,第9页。

(7)商承鎏著,商志谭校注:《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8)李世愉著:《清代科举制度考辩》续,万卷出版公司2012年,第162页。

(9)[清]赵国华撰:《青草堂集》卷六,第7页。

(10)[清]蒋庆第著:《友竹草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六九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673页。

(11)[清]蒋庆第著:《友竹草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六九四册,第673页。

(12)[清]蒋庆第著:《友竹草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六九四册,第673页。

(13)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589页。

(14)[清]赵国华撰:《青草堂二集》卷五,济南修补同光间刻本1923年,第1-2页。

(15)[清]赵国华撰:《青草堂补集》卷六,济南修补同光间刻本1923年,第4-5页。

(16)[清]蒋庆第著:《友竹草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六九四册,第674页。

(17)钱仪吉等编,陈金林、齐德生、郭曼曼整理:《清代碑传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第1377页。

(18)[清]赵国华撰:《青草堂二集》卷六,济南修补同光间刻本1923年,第1页。

(19)[清]蒋庆第著:《友竹草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六九四册,第716页。

(20)徐世昌撰:《大清畿辅先哲传》,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860页。

(21)[清]赵国华撰:《青草堂补集》附录《行述》,第4-5页。

(22)[清]何天根撰:《天根文钞》卷三,第39页。

(23)[清]赵国华撰:《青草堂补集》附录《行述》,第7页。

(24)[清]赵国华撰:《青草堂二集》卷六,济南修补同光间刻本1923年,第15页。

(25)清]蒋庆第著:《友竹草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六九四册,第717页。

(26)张佩纶著,谢海林整理:《张佩纶日记》,凤凰出版社2015年,第661页。

(27)[清]蒋庆第著:《友竹草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六九四册,第716页。

(28)河北省唐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唐山文史资料》第二十二辑《唐山碑刻选介》第一辑,2003年内部印行,第375页。

(29)[清]赵国华撰:《青草堂补集》附录《行述》,第1页。

(30)[清]蒋庆第著:《友竹草堂文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六九四册,第716页。2023年4月11日晚上8:31

(31)[清]何天根撰:《天根文钞》卷三,第39页。(32)柴小梵著:《梵天庐丛录》,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09-410页。

(33)[清]赵国华撰:《青草堂补集》卷五,第9页。

(34)刘天昌点校:《(光绪)丰润县志》,第177页。

(35)柯愈春著:《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728页。

(36)唐桂艳:《清代山东刻书史》,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打印本),2011年,第925页。

(37)[清]赵国华撰:《青草堂补集》附录《行述》,第9页。

(38)[清]孙赞元编,石向骞、王双、孙春青点校:《遵化诗存》,燕山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235页。

(39)徐世昌撰:《大清畿辅先哲传》,第860-861页。

(40)唐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唐山市志》第五册,方志出版社1999年,第3273页。

(41)[清]赵国华撰:《青草堂补集》附录《行述》,第7页。

(42)张舜徽著:《清人文集别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27-528页。

(43)[清]刘声木撰,刘笃龄点校:《楚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中华书局1998年,第301页。

(44)[清]赵国华撰:《青草堂补集》卷六,第9页。

(45)冯尔康著:《清史史料学》,故宫出版社2013年,第292页。

(46)唐桂艳:《丰润赵国华山东刻书考述及其意义探析》,《山东图书馆学刊》2018年第3期,第35页。

作者简介

周景宝,北京西城人。1972年插队务农,1979年返城,参加市政管理工作。病退后从事河北地方史与人物研究。参编《乐亭县志(1987-2005)》部分章节起草工作。编著《乐亭县历史编年》(2016年版)、《李大钊家事研究》(2019年印行)、《滇人师范乐亭诗文选》(2022年印行)。已在《唐山学院学报》《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滦河文化研究》《档案天地》《文史精华》《炎黄春秋》《满族研究》《明史研究》以及《唐山晚报》《唐山劳动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60余篇。现为唐山市滦河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