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接前文:有趣的汉字之“入”、“内”105(上)|“内”并不是人进到门里
前文我们说了“入”和“内”,现在回到篇首的问题,是“入”到哪里去呢?答案就是“内”中的“冂”字。
冂冂——说文小篆
冂,这也是一个字,音jiōng,《说文》在“冂”字中定义了如下概念:
郊——国都(邑)之外;
野——郊外;
林——野外;
冂——林外。
简单提一下,“邑”的意思就是国,后期有机会再详细说这个字。
可见,“冂”就是远方的边界。
“冂”字未找到甲骨文,但并不代表没有,因为在“内”的甲骨文中就有“冂”字。也许是其甲文目前尚未发现,也许是在甲文时期还未单独成字。
金文找到两款写法。
冂——金文
“冂”的古文如左边所示,和金文基本相同,里面应为囗(wéi)字,表示国都;右边是其或体。
冂——说文古文及或体
杨树达将其解释为“扃(jiǒng)”的初文,“扃”就是从外面关门的门栓。
国人和野人古人对邑、郊、野、林、冂进行划分,和我们今天城市的“几环”有些相似。今天住在二环和住在五环甚至六环的区别,可能只涉及房价和交通是否便利,但在西周时期,一道城墙,是“国人”和“野人”的分界线。
简单来讲,“国人”指住在“郊”之内的人,也就是在国都、王城城郭之内居住的人,之外居住的叫做“野人”。和今天有所区别,除了居住的地址外,其政治地位也大不相同。
国人其实与统治者是一个氏族。前文我们说过,周朝的宗法制为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大宗继承位置,小宗之下又分出大宗和小宗,以此类推,一辈一辈分下去,最后就变成了庶民,他们就是国民的主体,包括士、农、工、商等,而野人是为国人提供服务的,是被统治者。
尽管是庶人,但从根儿上“国人”是有统治阶级血统的,所以他们享有“野人”所不能享有的政治权力:
首先,他们有权接受教育。古时候不像现在普及“义务教育”,受教育只能是贵族的权力;
其次,他们可以参政议政,比如周厉王被国人赶走后,他的太子静藏在召公家里,于是“国人闻之,乃围之”;
最后,国人也是国家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
1.囗:有趣的汉字之“舍”98|房屋和施舍,到底谁才是本意?
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和富饶。本单元课文有《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
一、多音字组词:
蒙 méng(启蒙) měng(蒙古)
奇 qí(奇怪) jī(奇数)
相 xiāng(相信) xiàng(照相)
二、词语解释:
中断:从中间断开。
开:开通。
淡妆:简单地化妆;打扮。
浓妆:妆化得很浓。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奇:奇妙。
西子:西施。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欲:想要。
三、近义词:
孤——独 欲——要 碧水——清水
四、反义词:
开——关 进——出 浓——淡
五、课文要点: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诗中描绘了巍巍的(天门山)、滔滔的(长江)、还有(作者对天门山的喜爱之情),真是太壮观了!
《望天门山》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东西两座山,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然驶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是(宋)代诗人(苏轼)写的,写的是西湖(晴天)和(雨中)的美景。诗中,他把西湖比作(西施),说西湖像她一样(淡妆浓抹总相宜)。”所以西湖也叫西子湖。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意: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看起来美丽极了。在雨雾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是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无论是浓妆艳抹,还是淡描娥眉,都总是那么合适。
一、生字词: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五光十色 深蓝 杏黄 交错 高低不平
各种各样 懒洋洋 披甲 威武 成群结队 飘飘摇摇 颜色
形状 千奇百怪 渔业工人 四脚朝天 茂密 肥料 祖祖辈辈
二、多音字:
划 huá(划船) huà(划分)
角 jiǎo(角度) jué(角色)
壳 ké(贝壳) qiào(地壳)
参 cān(参加) shēn(人参) cēn(参差不齐)
将 jiāng(将来) jiàng(大将)
三、词语解释:
瑰丽:非常美丽。
绽开:裂开。
蠕动:像蚯蚓一样慢慢移动。
栖息:本课指鸟类停留、休息。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成群结队:一群群, 一队队,形容数量多。
四、近义词:
瑰丽——美丽 绽开——绽放 蠕动——移动
庞大——巨大 栖息——休息
五、反义词:
富饶——贫乏 庞大——细小
茂密——稀疏 丰富——单调
六、课文要点:
1.《富饶的西沙群岛》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作者是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2. 写西沙群岛的海面主要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表现它的美丽;海底主要写(各种各样)的珊瑚、(懒洋洋)的海参、(全身披甲、威武)的大龙虾、(品种多、数量也多)的鱼。写海滩则突出贝壳的(“千奇百怪”)和海龟的(“庞大”、“有趣”)。写海岛是围绕(“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来写的,结构形式是(总—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进一步表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可爱。
3.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首尾相呼应)。
4. 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鱼非常多。)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5. 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这段话主要写出了鱼的(品种)和(数量)多。
(2)可以从(成群结队)、(各种各样)、(数不清)等词句中看出鱼的数量多。
(3)表示鱼种类多的句子是“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4)这段话是围绕“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这句话来写的。
一、生字词:
抽出 嫩绿 汇成 欣赏 密密层层 挡住 视线 献出
可口 鲜嫩 名贵 药材 又松又软 舌头 收藏
二、多音字:
涨 zhǎng(涨潮) zhàng(涨红脸)
数 shǔ(数一数) shù(数据)
舍 shè(宿舍) shě(舍弃)
兴 xīng(兴奋) xìng(高兴)
三、词语解释:
苍翠:草、木等植物呈深绿色。
乳白:乳,奶汁,指像奶汁一样的白颜色。
欣赏:观赏美的景物,心情愉快。
诱人:十分吸引人的意思。
四、近义词:
融化——消融 苍翠——青翠
诱人——迷人 抽出——长出
美丽——漂亮 欣赏——观赏
五、反义词:
巨大——渺小 融化——冻结 嫩——老
淡——浓 肥——瘦
六、课文理解:
1. 《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2.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按照(一年四季)的顺序,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
3. “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句话既是对全文的总结,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起到(点明中心、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三重作用。
4. 课文用准确的词句描绘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十分形象、生动。例如: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哪一个词用得好呢?)“抽出”是长出的意思,但用“抽出”,就把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很生动形象。
(2)“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这句话用了拟人的手法,“侧着脑袋欣赏”表现出了小鹿的可爱,也能看出小鹿的心情很开心。
(3)“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哪一个词用得好呢?)一个“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了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
(4)“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哪一个词用得好呢?)“浸”说明小兴安岭的雾很多很浓,水气很大,范围跟森林一样广,使整个森林都浸染在雾中。
(5)“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作者为什么用“飞舞”而不用“飘落”?“飞舞”这个词既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一种活泼、快乐的情绪。
(6)“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用“刮”而不用“吹”说明了小兴安岭的冬天很冷,风很大。
(7)“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句话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美丽和物产丰富。说它是美丽的大花园是因为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野花盛开,即使是冬天,雪花飞舞,银花满地,也无比的美丽;说它是巨大的宝库,是由于它盛产木材,还有山葡萄、蘑菇、木耳以及人参等名贵药材及珍贵动物。
一、多音字:
应 yīng(应该) yìng(应对)
厦 shà(高楼大厦) xià(厦门)
二、词语解释:
琳琅满目:形容眼前美好的东西很多。
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形容很齐备)。
夜幕降临:黑夜到来。
五洲四海:指世界各地。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闪耀:光晃动耀眼。
高楼大厦:指高耸的楼房。
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
物美价廉:形容东西好又不贵。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了,表示齐备。
三、近义词:
乐意——愿意 应有尽有——一应俱全
闪耀——闪烁 五洲四海——五湖四海
四、反义词:
清澈——浑浊 跃出——潜入
漫长——短暂 热情——冷淡
五、课文理解:
1. 香港被英国强行租用了99年,1997年7月1日,香港重回祖国怀抱,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是紫荆花。《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分别从(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美丽的夜景)四个方面详细介绍香港。结尾用一句话概括主题,赞颂了香港真是“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与课文的开头相呼应。
2.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3. “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光彩夺目,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语文园地六
一、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深:海水有深有浅。(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封: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量词,用于装封套的东西。)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封闭,表现枝叶繁多,好像把森林都包起来。)
二、读读背背,关于写景的古诗名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王安石)
三、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四、特殊词语:
AABB式:严严实实 密密层层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来来往往 飘飘摇摇 祖祖辈辈 葱葱茏茏 快快乐乐
欢欢喜喜 高高兴兴
ABAC式:不知不觉 不紧不慢 不慌不忙 不闻不问
不理不睬 不吵不闹 不眠不休 不言不语 笨手笨脚
多才多艺 独来独往 自由自在 自言自语 自生自灭
各种各样 又香又脆 又松又软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ABB式:懒洋洋 圆溜溜 一串串
ABCB式:应有尽有
含数字的:五光十色 千奇百怪 五颜六色 四脚朝天
一心一意 二龙戏珠 三心二意 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含反义词:高低不平 穿来穿去
更多内容请关注希望星精品托管辅导班微信公众号(xiwangSTAR)
提要: (一)代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表示“所……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二)固定结构“为……所……”“……为所……”,表示被动。固定结构“所以”“之所以”“所在”“所谓”。(三)助词,表示约数,意为“大约,左右”。(四)名词,意为“处所”“地方”“适当的位置”。
(一) 代 词
1·用在动词前面,与它组成“所+动词”式的名词性所字结构,指代人、事、物,作句子的宾语或主语,可译为“……的”“……的人”“……的事情”“……的地方”“……的东西”等。例如: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所依”作“无”的宾语。无,动词,没有。可,副词,大约。许,表示约数)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这个渔人一一向(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他知道的事情。(“所闻”作“说”的宾语。为:介词,对,向)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用“亦……也”表判断。文中的“义”,也可理解为“正义”,即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
(4)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郦道元看到的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相同。(“郦元之所见闻”作“殆与余同”的主语)
(5)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兰亭集序》)――所以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收录他们所赋的诗作。(“所述”作“录”的宾语)
(6)此余之所得(得益,收获)也。(《游褒禅山记》)——这就是我的收获 。(用“也”表示判断)
(7)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我曾经整天地思索,却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所学”作“不如”的宾语。所学,指学到的东西)
(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儒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前一个“所存”作主语,后一个“所存”作宾语。也:表判断)
2·动词“所”字结构,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前面,组成“动词所字结构+名词或名词短语”式的名词性所字结构,作名词(短语)的定语,可译为“……的”“……的东西”“……的地方”等。例如: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jué)以示之者三。(《鸿门宴》)――范增屡次向项王使眼色,举起所佩带的玉玦多次示意项王(杀死刘邦)。(“所佩”作名词“玉玦”的定语。所佩,指佩带的东西。目,名作动)
(2)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夜里却用兵包围我住的馆舍,因此我不能回国了。(“所寓”作名词“舍”的定语。所寓,指寓居的地方)
(3)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遍试之,无出其右者,(《促织》)――拿全国各地进献的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等各种稀奇的蟋蟀和它斗,没有一只能占他的上风。(“所贡”作名词短语“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一切异状”的定语。所贡,指进献给皇帝的东西)
3·与动用名词或动用形容词组成“所+动用名词或动用形容词”式的名词性所字结构,指代人、事、物,作句子的宾语,可译为“……的”“……的东西”等。例如:
(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桃花源记》)――太守立即派人随同他前往,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所,指代记号;志,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记号)
(2)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一定能够弥补缺失和疏漏,有所启发和帮助。(广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所广益,指扩大或增加的东西,这里指启发和帮助。阙,通“缺”)
(3)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冯婉贞》)――不如用我们的长处攻击敌人的短处。(形容词“长”“短”粘附在“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所长,指所擅长的,即长处;所短,指不擅长的,即短处)
4·“所”与后面的动词之间插入介词或介宾短语,构成名词性的“所+介词或介宾短语+动词”式的所字结构,表示“……的地方”“……的事物”等。例如:
(1)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所,指代地方)
(2)抚军不忘所自。(《促织》)――巡抚不忘(这好处)从哪儿来的。(“所自”:所从,所来的地方。“所自”后省略动词“出”)
(3)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衡传〉》)――从此以后,(朝廷)才命令史官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所从方起”表示“起”这个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译为“从哪个方向发生”。所,指代方位)
5·“所(以)+动词或动词短语”与代词“者”构成名词性的“所……者”结构,“者”指代人、事、物,可译为“……的地方”“……的人”“……的礼节”等。例如:
(1)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船停了,(这个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2)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冯婉贞》)――太阳落山时,被打死的敌人大概有百十人。
(3)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我对待侯生的礼节也算够周到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
(二)助 词
1·跟“为”组成“为……所……”“……为所……”的固定格式,表示被动。“为”是介词,引进施动者,可译为“被”;“所”是助词,无义,可不译。例如:
(1)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被焦仲卿的母亲休掉赶回娘家。
(2)羸(léi)兵为人马所蹈藉。(《赤壁之战》)――瘦弱的士兵被人马践踏。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者,代词,用在否定词后,相当于“……的话”)
2·助词,用在数量词或量词后边,表示约数,相当于“许”,意为“大约,左右”。例如:
(1)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zēng)单衣,立大巫后。(《史记·滑稽列传》)——跟从的女弟子有十来个人,都穿着丝绸的祭祀礼服,站在大巫婆的后面。
(2)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老人离开约有一里地,又返回来。
(三)复音虚词(固定结构):
1·所以: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而成的名词性词组。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手段、凭借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用来……的(人、方法)等”例如: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者,……也”格式,判断句的标志。受,通“授”,传授。业,指儒家经典)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等。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的原因。 (形容词“亲、远分别带宾语“贤臣”“小人”,作动词)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发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这就是做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入地思考而谨慎地采取的缘故啊。
(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着,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之所以远离亲人来侍奉您,只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因果判断句,“者”除了表示语气停顿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注: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连词,用来表示结果,一般用在前因后果句中,常与另一个连词“因为”相呼应。
2·之所以:由助词“之”和代词“所”和介词“以”三个词组成,用来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的原因(缘故)”等。例如: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其,副词,大概,表揣测语气)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赵国有)我们两人在的缘故。(加:施加)
注:现代汉语中的“之所以”是连词,用在因果倒装句中,强调结果。
(四)不属于复音虚词的固定结构
1·所在:①到处,处处。②所居之处或所到之地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山石被敲打时发出铿锵的声音,到处都是这样。
(2)公子闻所在,乃间(jiàn)步往从此两人游。(《史记·魏公子列传》)——魏公子听说了他们所住的地方,就私下步行前往跟这两个人交往。
2·所谓:所说的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直接把主语“此”与谓语“所谓……朝廷”放在一起,表述判断)
(2)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我)送他到湖口,因而得以观览了所说的石钟山。
(五)名 词,意为“处所”“地方”“适当的位置”。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私下派吴广到驻地旁丛林里的神庙中。(次所,军队驻扎的地方。之,动词,到……去)
(2)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而,通“尔”,你)
(3)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成名反复思索,这是不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呢?
(4)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一定能使行伍和睦,德才高的德才低的各得其所。(行阵:行伍,部队。优劣:形容词用作名词。所:适当的位置)
学后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所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下列句子中“所”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C.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D.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3)与例句中“所”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当其欣于所遇,暂不得于己(07年重庆卷)
A.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04年天津卷)
B.山峦为晴雪所洗(04年福建卷)
C.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04年重庆卷)
D.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05年湖北卷)
二、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晋书·嵇绍传》)(2008年宁夏∕海南卷)
参 考 答 案
一、(1)D(D.表凭借;其余三项表原因)
(2)BC(BC.特别代词,动词所字结构。分别指存在的地方、所取得的东西、所宠幸的人。A.助词,和“为”组成“为……所……”格式,表被动。D.名词,地方、处所)
(3)B(B.助词,和“为”组成“为……所”格式,表被动;其余三项和例句均为“所+动词”式的名词性所字结构)
二、谥号是用来流传后世永不磨灭的,大的德行得到好的名号,小的德行得到差的名号。(所以:表示凭借、借助的手段或目的。之:代词,指后世。细: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