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是墨香的第二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墨香也尝试加入了很多灵异的元素,带给了道友们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而在“魔道”的动漫当中,其实出现了很多类似于风邪盘,招阴旗,阴虎符,招阴符等物件,并且这些物件都和邪祟有关,但在“魔道”中一直流传着“招阴符”不能随便画的说法,那么到底为何不能随便画呢?
首先给漫迷们解释一下“招阴符”,这个符咒出现在动漫魏无羡从乱葬岗出来之后向温氏复仇的时候,是魏无羡通过驱邪的符咒改成了招阴符。
这个符咒具有召集邪祟的作用,在动漫中王灵娇也正是死于这些符咒。并且动漫中的“招阴符”也确实参考了一些道教的符咒画法。
很多喜欢画画的道友们也曾临摹过动漫中的招阴符,有些道友为了还原,也用上了黄色的纸来画“招阴符”,更甚至有道友用自己的鼻血来画,可以说为了还原就差去向观里的道长请教了。
本来招阴符也只是在“魔道”中比较邪的一个符咒,但没想到有一些漫迷在画完“招阴符”之后在自己身上也发生了很多倒霉的事情。
比如就有道友说,自己曾经临摹了“魔道”的“招阴符”,在此之后就会做噩梦,所以感觉“招阴符”不能随便画,会倒霉。但要知道做噩梦很正常,不能因为画了“招阴符”就甩锅给它吧,招阴符这也太惨了点吧!
更有画了招阴符的道友反应,自己摔倒,手指破了,或者衣服没干,赶不上公交车等奇葩的理由都是因为画了“招阴符”。
对于这些奇葩的亲身经历,看完之后还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即便是真的,但这些都生活中的小磕小碰,怎么就成了“招阴符”的锅了呢?
从前魏无羡是背锅侠,天子笑是背锅侠,现在就连“招阴符”也成了背锅侠中的一员,看来魏无羡身边的东西不是被人哄抢,就是成了背锅侠,不管任何事,都能找到理由甩锅到这些人或者物件身上,心疼这些背锅侠,简直太委屈了。
庙会
有庙宇,一般都有庙会,何为庙会?《辞源》云:“旧时在寺庙内或附近的定期集市。也叫庙市。”庙会其实是以庙为载体,群众集会的场所。华智亚、曹荣著《民间庙会》中说,庙会有四个主要构成要素,即庙宇、宗教、娱乐和商贸。“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这四个要素在不同庙会中所占的比例的不同而把庙会大略分为完全型庙会、宗教主导型庙会、娱乐主导型庙会和商贸主导型庙会。”榆林的庙会只有少部分是完全型庙会,即四大要素俱全,比如白云山就是如此,而大部分是宗教主导型和娱乐主导型庙会,而商贸主导型庙会几乎没有。
榆林有多少庙宇?省社科院调研统计,榆林有庙宇4353处。政府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就有265所。(引自胡统金《榆林宗教文化丛书序》)匡算榆林有大型庙会一二百个。中小庙会近千个。其中佳县白云山、神木二郎山、天台山、靖边乌云山、榆林黑龙潭、青云山、无量寺、戴兴寺、绥德合龙山、绥德义合娘娘庙、子洲南丰寨等是著名庙会。2009年榆林市宗教局评出榆林市十大佛教和道教文化旅游场所,这些场所都有较大的庙会。《横山宗教庙观》一书记载,横山1095座庙宇中,其中龙王庙最多,364座,占了三分之一;佛庙170座,娘娘庙130座,老爷(关羽)庙116座,将军庙61座,祖师庙44座,玉皇庙30座,马王庙30座,三官庙29座,药王庙9座,老君庙2座,其他110座。
其他地方也大致一样。榆林敬的神祇有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真武祖师、龙王、马王、财神、关公等。榆林庙会活动道教占优势,但佛教也有市场,长城北供奉佛更多。青云山供奉着七佛、千手千眼观音,青云山佛教和道教各占一方,分庭抗礼,佛教似乎比道教更红盛。儒家也有影响,不少地方干脆把道教、佛教、儒家的三位创始人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供奉一殿,名之为三圣殿或三圣庙,神木二郎山、榆林金刚寺就有此庙。神木二郎山的三圣殿原来佛居中,道居左,儒居右,似乎佛占统治地位,近年来改为道居中,佛居左,儒居右,又改为道占统治地位。榆林金刚寺是佛居中,儒居左,道居右。
此外,还有三官、禄神、福神、善神、寿神、山神、土地、火神、瘟神、日神、月神、河神、水神、风伯、雨师、雷公、电母,还有虸蛾、八蜡、马鸣大王、牛王菩萨、水草大王等。横山马坊华严寺之牛王菩萨,很有名,每年还举办牛王会。其他地方还有灶神、窑神(煤窑之神)、稷神(也叫田祖,即后稷,子洲柏全山就有此庙),还有喜神、贵神、运神,有的地方祭祀着二十八宿、十二属相、五脏六腑,蚕神娘娘,碾有青龙,磨有白虎,门有门神,井有井神,还有为老百姓驱邪镇恶的醋坛神-姜子牙,横山响水韩石畔就有太公庙。牲畜有丁公圈神,甚至还有厕神,真是处处有神灵,山山供神祗,五花八门,举不胜举,甚至还有指甲之神。其实质是民间的多神崇拜。
榆林庙会的功能很多。庙会首先是群众敬神的场所,有精神寄托的功能。庙会有文化娱乐的功能。庙会有物资贸易交流的功能。庙会有旅游观光功能。庙会也有交际联络的功能。庙会还有教化劝善功能。庙会还有教化劝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庙会功能有所增加,有了调动区域群众广泛参与、表达社会需求、为社区公共事物服务等新的功能。实现了庙会文化功能从传统到当代的转变。精神寄托的功能日渐减弱,旅游观光、文化娱乐、物资交流、交际联络等功能日益加强。
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榆林的庙会活动尚能正常开展。庙会仍是村民不可缺少的集会活动的场所。从上世纪六十年始,阶级斗争的弦,一天比一天紧,庙会则一年比一年衰败,庙会活动受到了挫折。1963年,干脆禁止举办庙会活动,政府强制道士和和尚还俗,并把他们安排到生产队劳动改造、自食其力。庙会活动停办,庙宇长满荒草荆棘,虽有信徒偷偷烧香,但毕竟大势所趋,日益萧条冷落了。
而破坏最烈的是的“破四旧”运动。毁庙打神像成了一时的风气,榆林的大小庙宇几乎全毁,塑像、雕刻、壁画大多不能幸免,有的把庙宇的碑改作生产队的拴马桩或农用机械的垫石,美其名曰“废物利用”。就连让保护的白云山庙宇的神像也全部被毁,只不过庙宇还存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使榆林的庙会活动得以恢复,不少庙宇得以陆续修复,而新增的庙宇不少。进入21世纪,不少庙宇进行了扩建或改建,重塑金身,增加了牌楼、宝塔、旗杆等内容,使庙宇更恢弘、更规范化了。榆林修庙敬神有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改革开放之初,即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多庙宇得到恢复,虽然政府也曾阻止,但无济于事,庙宇恢复了,庙会活动也恢复了。但那时群众生活尚比较困难,恢复的庙宇多比较简陋,也不太规范。21世纪初,是榆林修庙敬神的第二个高潮,随着榆林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的提高,榆林修庙的积极性也比往日大,加之,不少大款捐资修庙,政府不再阻止,不少地方将原来的庙宇进行了翻修和改造,有的地方新修了庙宇。新修的庙宇大都规模很大,很有气派。有广场,有乐楼,有牌楼,有圣塔,有旗杆,殿宇辉煌,塑像精美,壁画考究,有的耗资数千万元。
农历二月二日、三月三日、三月二十八日、四月八日、五月十三日(关羽生日)、七月十五日、九月九日,是庙会活动最为红盛的日子,尤其是四月八日,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庙会活动。
庙会活动中有过关去邪、问卦抽签的习俗。
庙会的经费来源一是靠群众自觉布施;二是以神灵的名义集资摊派;三是自己筹措,让信徒募捐;过去,庙宇自己有土地,有的庙宇靠出租土地维持生活,有的庙宇靠僧人、道士四处化缘维持生活。现在,庙宇一般没有土地,而僧人、道士化缘仍有,但比重很小。四是靠大款赞助。榆林有不少大款喜欢赞助庙会,横山的高振明先后在横山、富县等地赞助数百万元修葺庙宇;神木企业家贾怀让先生赞助上千万元修葺天台山之庙宇;子洲西峰山的扩建也是一名企业家作的赞助。六是政府资助。政府资助的庙会皆是以旅游开发和保护文物的名义实施的。
庙会管理
旧时,僧人、道士由县里的僧会司、道会司管理。传统庙会靠会社管理,会社一般由一村或数村组成,比如,神木天台山,前会首有11正户、18帮户、72家渺渺户,两省的村民到此上香,后,进行了调整,有十大正户,28村庄,子洲大兴寺也涉及横山、子洲的数十个村庄,靖边乌云山涉及内蒙、陕西的不少村庄,榆阳的班禅庙也涉及榆阳和神木的几十个村子。举办庙会的成员多是地方上虔诚敬神并有威望之人,大多是地方的精英人物。会社的头目是会长,也称纠首。一般由德高望重、慈祥老成、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担任。不少地方由卸任或退休的干部担任。名义上由神灵通过神示(或抽签问卦,或抬楼子写字)决定,实际由群众推选。会长是同一会社的敬神及其他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掌握着春秋赛事、祈雨、放牲、说书、唱戏、上供、打醮等敬神驱鬼事务,还有修葺庙宇、重塑金身、收受布施等宗教活动,甚至办学、挖井、修路、闹秧歌等公益事业也由其主持。庙会有时也和宗族之事纠缠在一起。因为陕北的不少村子就是一个宗族居住,庙会就成了村子的衍生组织,这样的村庄、神权、族权几乎三位一体。不少较大的庙宇,成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有了国家的文物保护或民间的文物保护组织,这些组织对庙会的管理和维护也起到作用。政府的宗教部门和准官方的道教、佛教协会也对庙会进行管理和指导。正规的庙会大都管理比较严格。顺应形势,普遍设立管理委员会,定有管理制度。
驱鬼习俗
榆林民间相信鬼魅,鬼有吊死鬼、饿死鬼、淹死鬼、刀兵鬼、断头鬼、丧魂鬼、屈死鬼、勾魂鬼、迷人鬼、打劫鬼、搽粉鬼、出墓鬼,名目众多。鬼之来源主要是:其一,非正常死亡的人死后变成鬼:其二,生前一些愿望未得到满足,死后也尚未得到满足,也会变成鬼;其三,死后无人祭祀的也成鬼;其四,由于种种原因未投胎转世之魂,也可以成鬼。鬼可以危害生命,鬼可以祸害生活,有的鬼是很厉害的,青面獠牙,披头散发,既可怕又可作祟。鬼虽虚无缥缈,不少人至今半信半疑。群众对神尊而敬之,对鬼则畏而驱之。对神烧黄表纸祭祀,对鬼则烧白麻纸祭祀。神三鬼四,对鬼更有敬畏之意。民间信仰以巫术为核心。《米脂县志》:“朝阳大巫,披发至地,振古如斯,于今为烈”,从事巫术活动的有神官(汉)、师婆、巫神、法师、梦仙、阴阳、马脚等。神官是人与神的联系者,巫婆阴阳是人与鬼的联系者。巫婆阴阳既可驱除鬼魅,又可安抚鬼怪,还能禁止鬼魅不再为害。实际上榆林巫婆和神官合二而一,一身而二任,群众名之曰:巫神。巫神既能传达神之旨意,又能驱逐鬼之横行。巫神也有两种,一种先设坛焚香,虽严冬必赤身,身披黄纸条,手持三山刀,刀柄系有重环,摇动时铮铮有声,并持铜镜,跪请诸神降体,为事主决定休咎,治疗疾病,有时还写神字,传达神之旨意。不少巫神粗知民间医疗,或用草药,或用针灸辅助治病,百态千状,不可胜数,有时也用神符,或贴于家宅,或贴于人身,镇邪禳灾。另一种巫神,先设坛装扮成巫,用手帕束发,发作小辫,上系铜钱,手执单面鼓,或摇首舞动,或屈一足作商羊舞,或三五成群妆男扮女,如唱大戏,名曰喜神,医治病灾。“效则归功于神,不效则委之于命”。巫神为了骗人,有时也或耍杂技,或玩魔术。如一口唾液喷在黄表纸上,黄表纸成了红色,名之曰口吐“鲜血”;赤脚踩火炭;到油锅里取物;脚踩铡刀;甚至下阴。所谓下阴,即是将巫神和一只活公鸡同时埋入地下,微露小隙,一昼夜后复出,美其名曰,到阴间讨索病人之魂魄。实则是魔术、杂技等大杂烩。
解放前,村人一遇疾病,多请巫神,今多不如此,偏僻山村,偶而还有巫神活动。
旧时还有驱瘫角子、驱毛鬼神、叫魂、 陌送(也叫摩挲)、扣娃娃、画倒吊驴、画驱鬼符等驱鬼习俗,今大都消失。
我国古代至今流传下来的符咒典籍,基本分为道教符咒、汉族民间符咒、少数民族符咒三大类。
一、道教符咒典籍
(一)《三洞神符记》
道教符篆书。一卷,撰者不详。书中汇记了三洞各经关于天书、神符之名笔而成,心中得意妙处”。
(二)《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简称《五经符上经》。中有东南西北中五称符五道,载五方五帝姓讳名字,所配五岳、五藏、五行、五色及春夏秋冬四季。谓“五行之母故曰五称符”,“上应五星”,“下表五岳”,“中宝五藏”。“诸道士欲求神仙,长生不老,役使万神”;诸百姓欲治病治生,求福求财,均可书符佩服,“修德行道,其神自诣”,所愿得遂。盖“身佩五符,万神区区来归己也”。又具载佩符行道之法。
(三)《三皇文》
又称《三皇内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之合称。乃道士入山用以劾召鬼神,制御百邪,以免祸害之咒,并载有《太清黄神越章秘印》,以及《越章咒》、《印章咒》、《杀鬼咒》、《勃瘟咒》等。
(四)《太上三洞神咒》
道教咒语汇编,以雷霆诸咒为主,其他有除病、驱疫、保生、救苦、捉鬼、伏魔等咒文,合计七百八十余则。咒文大多为四言,短者仅十余字,长者达二千字。
(五)《太上洞渊神咒经》
又名《洞渊神咒经》,简称《洞渊经》、《神咒经》。共二十卷。西晋道士王纂编。计有誓鬼、遣鬼、缚鬼、杀鬼、禁鬼、斩鬼等品,并附有各种制鬼符篆。
(六)《太上秘法镇宅灵符》
专言镇宅符篆之事,谓用符篆埋于屋角下,可驱魔逐邪,镇宅安家。书中收有厌鬼避邪之镇宅灵符七十二道。曰能“厌镇凶恶之鬼”,“厌镇牛马六畜死伤鬼”,“厌除家鬼克害人口”。
(七)《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
元妙宗编。编者自称是搜集而得的救世治病秘法口诀及符印步纲蹑步诸术。所载道法以天心正法为主,大旨以符咒为人祛邪治病,“助国济民”。载有天心正法斗下符咒和《上清隐书骨髓灵文》。 《骨髓灵文》谓“功验神奇,莫可拟测”,除习用的火铃、撼山、锁龙、捉神等符外,复增五狱符、阴阳日都匠符等,以广其用。
(八)《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本书集各种神符七百四十余道,中有厌怪、避鬼、安魂、护身、安宅、避瘟、避土气、止虚耗、种田、利蚕诸符。其行符之法,大体是书符著怪处,或安门户床物,或佩带吞服。
(九)《灵宝玉鉴》
全书二十五门,每门收短文或符篆若干篇,其内容大抵为符咒斋蘸、召神伏魔、炼形度众、步蹑飞升等。全书为灵宝道法之总汇,所收符篆咒诀数以千计。
(十)《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是书集历代注疏及所传承之符篆仪轨,并吸收其他符篆丹法,编成灵宝道法总集。以大量天章云篆、符篆咒诀为主。
书中称此灵宝大法乃三洞祖教,万法之宗,其要在行咒、行符、行法三者,“咒者上天之密语也,群真万灵随咒呼招,随气下降;符者上天之合契也,群真随符摄召下降;法者主其司局仙曹,自有群真百灵各效其职,必假符咒呼之而来,遣之而去”。原此法之根,本自灵宝之气,即元始祖气,此气亦人所共禀,乃符咒感召灵宝之本,故此道法以内炼祖气,思存天神与己神合一,而以书符飞章通其邮。
(十一)《法海遗珠》
此书为宋元金丹派南宗及正—之总集。共收符咒秘法四十余种。派中天师派、净明派、西河派等符篆咒法
所述道法,包括符咒、混炼内运法、奏传仪文等,用以召神疫鬼、祈禳祷告,以呼风唤雨、兴云起雷、催雪役电、止雨祈晴、移妖星、灭火殃,炼度亡魂、治病除痨、斩鬼捉祟等,皆详备法式。
(十二)《太平经》
道教早期经典。除有奉天法道,顷应阴阳五行之则、政治之道、善恶报应、长寿成仙等内容,还有大量的禁咒、丹书吞字、符篆等内容。认为念符可以使“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并宣扬神咒能使神为人祛除灾疾:“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为神祝也,(祝也)祝百中百,祝十中十。祝是天上神本文传经辞也。其祝有可使神为除疾……用之所向无不愈者也。”[OT_page]
(十三)《云笈七签》
道教类书。七部一百二十二卷,包括秘要诀法、神仙符图、杂修斋戒、存思魂神等,皆分门别类汇集。第45—51卷的《秘要诀法》,著录修行中诸种诀、咒、法、符图。第79—80卷的《符图》,著录《五岳真形图序》、《二十四真图》等八项,述符篆授受、名称、佩服等,卷八有符图共25幅。
(十四)《上清灵宝大法》
道教灵宝派道法全书。凡有关修炼、斋醮及各种方术,皆有收录,内有各种符图数以千计。全书共分二十七门。
以上典籍皆见于《道藏》。.
(十五)《发病书》
敦煌遗书。敦煌唐人用符咒治病之大杂烩。中有“推年历法”、“推得病日法”、“推初得病日鬼法”、“雄得病时法”等,还有若干神符,注明某年生人带此符吉,或带此符可却病等。
(十六)《钤诀》
古代兵书。即《玉钤篇》与《玄女六韬要诀》之合称。书中多有符术。《后汉书·方术列传》“纬
明代储泳著,内容包括对巫师的“咒水自沸”、“咒枣烟起”、“咒枣自焦”等骗人手段的揭露。
二、汉族民间符咒典籍
(一)《鲁班经》
明代人编的一本木匠用符咒书,有黑符咒也有白符咒,还有破邪术的符咒。白符咒包括建房、镇宅、治病符咒等。黑符咒主要是因房主未善待工匠,工匠所施用的使房子主人一家遭厌胜的符咒。
(二)《万法归宗》
将一部分道教符咒和民间符咒汇编而成的册子。内容庞杂,举凡画符秘法、设坛符咒、诸神仙咒、治病符咒等无不包罗其中。
此外,民间符咒术还有《六壬仙师法诀》、《千镇厌法经》、《三元百镇秘书》、《符咒全书》等,内容大都因相互抄袭而雷同。另据说还一本名为《草皮经》的民间符咒书,若熟悉其中的符咒,便能辨别出鸟兽的足印及知晓鸟语兽音。
三、少数民族符咒典籍
少数民族中基本没有符书,但咒书却很发达,像彝族的不少经书,壮族的《布洛陀经诗》等都可视为少数民族的咒书。此外,水族的水书、纳西族的东巴经、锡伯族的神书等中都有许多驱鬼、驱病魔恶神,避自然灾害、兽害、宿敌暗害的咒语。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符咒方术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