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是统治者稳定的基础。只有对人民实行仁慈的政府,统治才能更加巩固。除了杨迪皇帝的奢侈和军国主义,隋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是轻视人民,无限期地剥夺他们的财富。隋朝的财富是建立在人民的贫困之上的。
据透露,隋朝的财富是建立在人民的贫困之上的。在奢华的首都之外,到处都可以看到贫穷的人。隋文帝遇到饥荒时,政府有时会拿出一些食物来帮助灾民。隋炀帝登基后,救济措施很少。然而,那一年的元宵节花费了数百万银元。人民的反抗,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很快引发一场燎原之火。
隋朝灭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阻止言论。杨迪皇帝没有听取任何反对意见。农民起义几乎遍及全国,但没有人敢说真话。杨迪皇帝不想听。说实话,他要么被撤职,要么被关进监狱。有些人甚至失去了生命。
隋朝的兴衰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思想和感情。虽然封建社会早已灭亡,但执政的的唯一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共和国本身就是人民。然而,从历史的镜子中,我们仍然可以学到一些东西。隋唐的兴衰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性。我们对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长远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引言:如果我们细读历史,就会发现,历史上万人唾骂的隋炀帝与名垂千古的唐太宗两位帝王,无论在经历上还是韬略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是两人结果却大为不同,一人身死国灭,一人开创了万世景仰。为什么呢?我们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维度简单剖解隋朝败亡的原因,希望从熟悉的历史中,读出点新意。
一、隋炀帝与唐太宗,极其相似的两位帝皇中国历史上,有那么一个王朝,二世而亡,却如流星般璀璨——不是秦朝;有那么一位帝皇,靠宫廷之变登基,却一统中国,开疆拓土——不是唐太宗。如果要问华夏历史上哪一个朝代最是可惜?我的回答是隋朝。如果要选中国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那隋炀帝杨广也必然在列。
后人常常把“隋唐”并称,就像把“秦汉”并称一样,不仅是因为两个朝代相邻,更是因为它们的制度一脉相承,唐承隋制,就像汉承秦制一样。从朝代更迭上看,秦、隋两朝都是一瞬即逝,紧跟它们的汉、唐却都是彪炳千古的繁华盛世;从帝皇谱上看,虽然秦、隋时间都不长,却有秦始皇、隋炀帝这样颇具争议的帝皇,而汉唐盛世,也有汉武帝、唐太宗这样名垂青史的皇帝。更有意思的,是隋炀帝与唐太宗,前者是罕见的“亡国之君”,后者是少有的“盛世明君”,却又是何其相似的两个人啊:
一是两人出身相似,都是南北朝时期西魏贵族之后。唐太宗的曾祖父是西魏“八柱国大将军“之一的李虎,隋炀帝的爷爷是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的杨忠。而且,唐太宗的奶奶元贞皇后,与隋炀帝的妈妈文献皇后,都是八柱国之一独孤信的女儿,这么说两人还是亲戚,是表叔侄关系。
图1: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表兄弟关系
第二,两个人都不是皇长子,如果按照宗法制度,本来都没有皇位继承权,但是两个人却又都用非常手段争夺到了皇位——隋炀帝通过伪装骗取父亲隋文帝杨坚的废除原太子杨勇取得太子之位,又谋害父皇,矫诏杀害兄弟自己登基;而唐太宗一手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就更加著名了,杀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两人的手段都一样的狠,说不上谁更光明正大。
第三,两人文治武功,都有不错的成绩。隋炀帝杨广在武功方面建树颇多,二十岁就南平陈朝,平定江南叛变,统一中国,登基后又亲征吐谷浑,打败契丹,开疆拓土,但后三征高句丽均以失败告终;在文治上,开凿了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为后世千年繁华奠定了基础,还重开了丝绸之路,与西域二十七国建立了朝贡关系,最重要的是,重用文人开创了科举制度,为后续整个封建时代的官僚选拔制度奠定了基础。特别好玩的是,唐太宗也基本走了这么个路子,军事上平定突厥,征讨吐谷浑,经营西域,也曾亲率六军东征高句丽,结果也失败了。在文治上,也积极经营丝绸之路,继承了科举制度。
图2:隋灭陈之战
然而如此相似的两个人,结果却大不一样。隋炀帝亡了国,在整个封建时代,他跟夏桀商纣一样,都是荒淫残暴,奢靡无度的代表,唐太宗开创了盛世,雄才伟略,开明仁厚成了他的代名词,受万世景仰。
这当然有史家所谓春秋笔法的成分,也有世人成王败寇的偏见。当然,我们并无意去判断谁是谁非,毕竟只有小孩子才在意对错,我们大孩子要问的是,为什么几乎同样的作为,隋炀帝失败了?
二、隋炀帝之败: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这个问题实在是有一点大,好在我们老祖宗总结过,《孙膑兵法·月战》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我们恰好可以用这样的思维去系统性地简单回答隋炀帝为什么失败的问题。
(一)天时:隋朝刚好处于分久必合的过渡期
翻开中国历代历史年表,我们就会发现,在历史朝代演进中,每一次在历经了长时间的乱世之后,再出现长治久安的大一统王朝之前,都会有一个短暂的统一王朝出现。在经历了春秋战国之后,大汉兴起前是秦朝荡平天下;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大唐崛起前是隋朝一统中原;五代十国辽宋夏金之后,明朝出现前是元朝,虽然元朝时间不能算短,但相对其它强盛的统一王朝来说也不能算长。
图3:中国历代王朝演进表
仿佛系统设定般,在长久的统一王朝重启之前,都有一个短命的小王朝作为过渡期。这是为什么呢?个人认为是时机未到——在经历了长达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动荡之后,人们虽然渴望和平,但是因为没有享受过统一的益处,对于统一的意志并不强烈,或者说人民还没有意识到在东亚这种封闭的大陆上,只有大一统才是止战的出路,因此也就没有明确的统一诉求,对完成统一的势力也只是暂时的臣服,统一的基础还十分脆弱,正统王朝观念更是远未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分崩离析,各地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想要一统天下的王朝在推行统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最终激起内乱,王朝覆灭。
但是并不是说这种统一的努力是徒劳的,它为后起王朝扫平了各地盘踞势力,奠定了长治久安的基础,这正是这种“过渡王朝”存在的意义。秦朝横扫六合,修驰道,打通了天下一统的所有障碍,修长城又将游牧民族挡在长城以外,为后面大汉王朝以降的历朝历代奠定了安定繁荣的根基。
隋朝刚好也是处在这种“过渡期”的一个朝代。隋炀帝南平陈、征吐谷浑、征突厥,打败契丹这些战争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更是为后面唐宋时期经济的发展打好了牢固的基础。我们说过隋炀帝一生的文治武功,与唐太宗有很多相似之处,杨广做的很多事情,李世民在后面也重复过,这不是李世民故意为之,而是为了统一,为了社会安宁,不得不为之。只是唐太宗后面做起这些事情,想必比隋炀帝时要更简单些,因为硬骨头已经有人替他啃过了。这种观点有一个小佐证,那就是隋炀帝没有打下来的高句丽,唐太宗后面也没有啃下来。
(二)地利:得关中者得天下,反之亦然
隋朝的建立,是隋文帝杨坚依靠关陇集团的力量完成的。关陇集团所在的关中平原地区,可以说是隋朝的根据地所在。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是关中平原河流纵横,沃野千里,是我国原始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史上有“八百里秦川”之称。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第二点,那就是关中之所以叫“关中”,只因其四面都是隘口,以长安为中心,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面武关,北面萧关,地势雄起险峻,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易守难攻,固若金汤。最最重要的,是关陇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接壤之处,不但是中国主要的产马区,而且民风彪悍,英勇善战,骑兵队所向无敌。可以说是要粮有粮,要马有马,要人有人,要天险有天险。
图4:古代关中地区
这么重要一块地方,当初隋文帝是以太子杨勇坐镇的,隋炀帝一直是镇扬州抚江南,对关中并无经营。杨广登基后,又迁都洛阳,虽说或有更深远的政治考量,但其对关中却是更加疏忽了,这是一个大错误,后来干掉大隋的唐高祖李渊正是迅速南下,拿下了这一地区,关口一闭,关东力量再无力回天。
对于关东地区的新首都洛阳,隋炀帝也像对待关中地区的长安一样,都没有认真经营。只是安排了稍具才智的两个皇孙镇守——代王杨侑镇长安,越王杨侗镇洛阳。他自己却跑到江都(扬州)去大建离宫别苑,去征讨高句丽去了。
由于过分疏于经营,隋炀帝很快就把地利也丢掉了——民变四起之时,李渊晋阳起兵,仅用五个月就占领了关中长安;李密则领着瓦岗军围困东都洛阳,虽大将王世充击溃了李密,但越王杨侗从此成为王世充的傀儡——关中、关东俱失。
(三)人和:大隋的根基是如何一步一步被做空的
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完了隋朝在天时上的先天不足,跟地利上的后天失误,我们最后再来说说最最重要的点——人和,梳理一下大隋的根基是怎样一步步被做空的。
1、民心基础的崩塌:失民生者失民心
隋朝的根基被做空,个人认为是从民心基础的崩塌开始的。这里面有两个先天条件的不足作为前提,一个是我们前面说过的,由于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年的漫长,人心离散,对于正统王朝的观念还需要重新建立起来。第二个是隋朝本身建立也有点得位不正,是杨坚靠权谋篡位得来的,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战争,没有经过铁血涤荡得来的天下,只是前朝皇帝的“禅让”就给天下换了主人。这种情况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兵不刃血,坏处就是势力依然根深蒂固——臣子多是前朝旧臣,权贵势力依然盘根错节,割据力量依然雄踞各方。这两个点形成了隋朝统一初期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环境,那就是在大一统的表象下危机重重,统治的基础非常薄弱。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休养生息,逐渐平衡、削弱各方势力,是符合基层劳动人民的愿望的。问题在于,无论是隋文帝还是隋炀帝,都没有认识到这点,两代君王都具有匡复宇内的雄图大略,致使整个隋朝都兵事不断,穷兵黩武,过分追求功业,滥用民力,忽略了老百姓的民生,严刑峻法,大兴土木,造宫殿、修长城、开运河、巡塞外、征高丽……“于时百姓苦役,天下思乱”。终于把本来就脆弱的民心基础消耗殆尽,终于民变四起,瓦岗寨、窦建德、杜伏威……江山半壁,狼烟滚滚。
图5:隋末农民起义形势
2、统治集团的:基础的空心化
但如果只是农民起义,尚不足以撼动大隋江山。从611年长白山起义、瓦岗军起义、河北窦建德起义爆发,613年江淮杜伏威起义,一直到617年,虽然叛军席卷大半个中国,但始终没办法踏入关中半步,就是说一直无法靠近大隋腹心区域——关中固,则天下固。隋炀帝虽派大兵镇压,但还是没怎么当回事的,这点他还腾出手来再三亲征高丽看得出来,最起码在战略上,他没把农民一起摆在优先位置。
第一次让隋炀帝害怕的,是613年“官二代”杨玄感的叛变。当时正在第二次征高丽的隋炀帝,“会杨玄感反书至,帝大惧,帝又闻达官子弟皆在玄感所,益忧之。庚午,夜二更,帝密召诸将,使引军还,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按堵不动,皆弃之而去。众心忷惧,无复部分,诸道分散”,仓促回防,连粮草辎重都一概丢弃了,可见其焦急之心。
图6:杨玄感
按理来说杨玄感叛变规模并不大,事实上也很快就被剿灭了,为什么隋炀帝会这么着急呢?这是因为这次事件释放了一个致命信号——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团结就是力量,不团结就没有力量了。杨玄感是当初支持杨广的功臣杨素之后,他的家族在隋朝统治集团内部颇有影响力,他的叛变宣告了统治集团的,而且不是小,“达官子弟皆在玄感所“,名将韩擒虎之子韩世鄂、宗室观王杨雄之子杨恭道、内侍郎虞世基之子虞柔、大将来护儿之子来渊、大臣裴蕴之子裴爽等四十余”官二代“皆降,原以为铁板一块的统治阶层,已经空心化。
杨玄感的反叛还起到了很可怕的示范作用,自此野心家、政治投机者都开始蠢蠢欲动, “帝王岂有常乎?相扶即是”,原本摄于形势不得不屈服的权贵眼看统治集团,就开始“数相来往,相与谋反”了。
3、功臣宿将的离散:关陇贵族集团离心离德,给了隋朝致命一击
杨玄感的叛乱是一个警钟,但是隋炀帝显然没有听到,他罔顾上到统治集团,下至黎民百姓的裂痕,依然“峻法治之,所杀三万余人”,还将杨玄感曾开仓赈济的百姓“皆坑之于都城之南”。这种极端的逼迫,招致烽火更甚,最终关陇集团给了他致命一击。
其实早在隋文帝时期,就已经埋下关陇集团反戈的种子。文帝统一全国后,为防止功臣把持地方架空皇室,立长子杨勇为太子,坐镇关中腹心;以晋王杨广镇扬州抚江南;秦王杨俊为秦州总管,管理陇右诸州;蜀王杨秀任益州刺史,总管西南二十四州诸军事;汉王杨谅任并州总管。一步一步削弱关陇贵族,诛杀宇文忻家族,贬废大将军元胄。废太子杨勇时,又有许多元老重臣被杀戮。
如果说前两次对功臣宿将的清洗上不至于崩盘,毕竟那还是关陇集团内部的升降,大本营没有变。但等隋炀帝杨广登基后迁都洛阳,“杀光禄大夫贺若弼、礼部尚书宇文弼、太常卿高颎。尚书左仆射苏威坐事免“,大量起用关东、江南人士,又进行科举制的大规模人事改革,彻底促动了关陇集团的利益,李密、窦建德、刘武周、梁师都、薛举、李渊等势力纷纷起事,烽火终于蔓延到关中腹地。
此时的隋炀帝,面对从上往下多弱牛毛的叛乱,又丧失了韩擒虎、贺若弼、杨素、高颎、薛道衡、宇文弼等优秀文臣武将辅佐,已经无计可施了,“无心北归,欲都丹杨,保据江东”。
618年,隋炀帝的心腹大将宇文化及反叛,斩下了杨广的“好头颅“,盛极一时的隋朝,终于灰飞烟灭。
三、总结:对的时间,用对的人,才能做对的事至此,隋朝之亡有历史的必然性,不占天时,又有人的主观错误原因,因其决策失误失去了关中、关东的山川之利,又一步一步挖空了其立国的人心根基,最终导致覆亡。
我们反观唐朝,兴起时已经避开了“过渡期“陷阱,这是得天时之机;扼守关中,唐太宗始终坚持”关中本位“,得地利之便;太宗在给予关陇贵族充分利益的同时,又能怀柔笼络山东士族,推行科举为江南士族敞开门户,使得各方各得其所,得人和之功。
这怎么说呢?时乎?命乎?人乎?只能说,是需要在对的时间,用对的人,才能做对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