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意思是崇尚道德,保卫社稷国家,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失德就会失去天命。
“敬德保民”是周王朝政治路线的理论概括,“德”是“天”的至善性,“敬德”就是“敬天”,这是周王游祥裤朝政治路线的理论依据;“保民”是周王朝政治路线的实践表征。
“以德配天”是西周时期的神权政治学说,是神简指君主的权力是“天”授予的,是“天命”但不是固定不变的。
扩展资料:
周公提出“敬德保民”,是夏商以来中国思想从敬鬼神到重人事的一大转变。而“以德配天”的神权政治主张也将“德”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之上,认为“天”或“上帝”不是哪一族独有的神,而是天下各族共有的神;“天命”属于谁,就看谁有能使人民归顺的“德”。
“上天”只会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佑,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因此,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宴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敬德保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以德配天
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是周公提出的。
提起乎信“周公辅成王”,人们往往只从忠君方面去理解,周公主要的贡献是建立了完备的治国制度。周公提出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政治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生态与当代中国的治国理念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的影响。
周公写作三篇文告给予康叔的原因:态毁
一则是康叔统治的为殷人腹心地带,问题最尖锐最复杂。
二则是周公首先征服的,也是三监反周所据的殷人集中的地方,而战争胜利之后,康叔受封也比较早。《康诰》《酒诰》《梓岁闭轮材》可以看作是周公对新征服地区的施政纲领。
三篇的主旨是“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为的是使殷民在连续两次大动荡之后安定下来,使殷民从事正常的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但又不是一味迁就,对饮酒成风,不孝不友是毫不客气的。康叔到殷墟后,牢记周公旦的叮嘱,生活俭朴,爱护百姓,使当地吏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