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小编将持续更新,感谢您的支持
标题:广东区划大调整:促进协同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
导语:中国南方经济引擎之一,广东省,正迎来一场区划的重大改革。近期提出的区划构想旨在提高地方行政管理的效率,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这一大胆计划中,清远市将一分为三,英德市划入韶关,同时有2个区和1个县划入广州。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构想,展示其潜在机遇与挑战。
一、清远市一分为三
清远市,坐落于广东省北部,自然风光优美。然而,其辖区广阔,城市发展滞后,行政管理变得复杂。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广东省政府提出将清远市划分为东、中、西三个区:
1. 东清远:地处东部,紧邻广州市,具备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东清远将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人才和投资。
2. 中清远:中心市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政府计划将其打造成文化旅游中心,加强历史遗产的保护,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3. 西清远:地理条件相对较差,山区较多,农村发展滞后。政府将加大对西清远的扶持,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村居民生活。
二、英德市划入韶关
英德市,地理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较弱。为推动其发展,广东省政府决定将英德市划入韶关市:
这一举措将加强英德市与韶关市的合作与互动,共同推动北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韶关市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城市,具备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为英德市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
同时,英德市作为韶关市的一部分,也将享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实现共赢。
三、2区1县划入广州
广州市一直是广东省的经济中心之一。为加强广州市的实力和影响力,广东省政府决定将2个区和1个县划入广州市:
1. 南沙区:位于珠江口南岸,是广州市的战略性发展区域。
划入广州后,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促进资源优势互补。
2. 增城区:位于广州市东北部,是卫星城市之一。政府计划加强增城区与广州市的城市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吸引人才和投资。
3. 花都区:位于广州市北部,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良好。政府将继续推动花都区的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品质。
总结
广东省的区划构想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旨在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清远市的分区、英德市的划入韶关以及广州市的扩大将有望促进各地区的协同发展,提升广东省整体的发展水平。
然而,这一构想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平衡各区的发展、资源分配和政策协调,将是一个复杂的任务。同时,如何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最终实施的成功也需要政府和各方通力合作,以实现广东省的繁荣与稳定。这一区划改革不仅仅是地理范围的变化,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将影响广东省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格局。
广东城市发展设想:广州兼并佛山直辖,韶关做省会,重点发展粤东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广东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引擎,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着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为了更好地推动广东的城市发展,我们不妨思考一种大胆的设想:广州兼并佛山直辖,韶关做省会,并将发展重点放在粤东地区。这一设想可能会引发争议,但也值得我们认真考虑。
一、广州兼并佛山直辖
广州和佛山地理位置相邻,经济发展水平也相近。广州是广东的省会,而佛山则一直在迅速崛起。将广州和佛山合并为一个直辖市,有着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这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两座城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科技创新等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合并后可以更好地整合这些资源,推动整个地区的发展。
其次,这可以减少行政重叠和浪费。广东省内有很多城市,每个城市都有一套行政机构和公共服务体系,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合并广州和佛山可以减少这种行政冗余,提高行政效率。
第三,这可以提升城市影响力。合并后的广州直辖市将成为中国南方一个更强大的城市,具有更大的国际影响力。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推动城市的发展。
二、韶关做省会
目前,广东的省会是广州,但考虑到广州已经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城市,将省会迁至其他城市可能有助于平衡地区发展。
韶关位于广东的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将省会迁至韶关可以带动广东北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同时,韶关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省会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广东的文化传统。
三、重点发展粤东
广东东部地区,特别是粤东地区,目前相对落后于珠三角地区。然而,粤东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如果将发展重点放在粤东,可以实现广东城市发展的全面均衡。
首先,粤东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推动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发展现代农业也可以提供更多的食品供应,满足广东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其次,粤东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推动矿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地区的经济水平。同时,要确保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第三,粤东有着广阔的旅游资源。可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资,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这将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地区经济收入。
总结:
广东城市发展设想中的广州兼并佛山直辖,韶关做省会,重点发展粤东,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设想,但也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资源整合、行政优化和区域均衡发展,可以推动广东城市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个地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当然,这个设想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够真正实现。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加速,城市规划和区划调整成为各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广东省,作为中国南方经济的引擎,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地方行政区划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发展需求。最近,广东省提出了一项大胆的区划构想,计划对清远市、英德市和广州市进行重大调整。这一构想引发了广东省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清远市的三重构想
清远市,坐落于广东省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优美的城市。然而,由于其辖区面积广阔,地理条件复杂,城市发展相对滞后,行政管理难度也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促进清远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广东省政府提出了将清远市一分为三的构想,分别为东清远、中清远和西清远。
东清远
,位于清远市的东部,紧邻广州市,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政府计划将东清远打造成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投资。
中清远
,是清远市的市区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政府计划将中清远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重镇,加强对历史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西清远
,地理条件相对较差,山区较多,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将加大对西清远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二、英德市融入韶关
英德市,位于清远市的北部,地理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较弱。为了更好地推动英德市的发展,广东省政府决定将英德市划入韶关市的行政管辖之下。这一举措将有望加强英德市与韶关市的合作与互动,共同推动北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韶关市作为广东省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较为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有望为英德市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同时,英德市作为韶关市的一部分,也将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
三、广州市的2区1县增补
广州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广州市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广东省政府决定将2个区和1个县划入广州市的行政辖区。
南沙区
,位于珠江口南岸,是广州市重要的战略性发展区域。将南沙区划入广州市,有望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加强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联系,促进资源优势互补。
增城区
,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是广州市的重要卫星城市之一。政府计划加强增城区与广州市的城市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和建设水平,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资。
花都区
,位于广州市的北部,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划入广州市后,政府将继续推动花都区的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城市规划,提升城市品质。
四、思考与挑战
广东省的区划构想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旨在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清远市一分为三、英德市划入韶关、2区1县划入广州的举措将有望促进各地区的协同发展,提升广东省整体的发展水平。然而,这一构想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和各方共同努力解决,以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最终实施的成功。
五、结语
广东省的区划调整构想代表着改革与发展的前进方向,为广东省未来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这一举措将有望推动各地资源优势的整合与互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为广东省的繁荣与进步注入新的动力。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改革开放40年,广东显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从1978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省域排名仅为第5,到和江苏一起领跑全国,并且和第二梯队的山东拉开巨大的差距,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广东的富庶发达,不仅造福于广东人民,也为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中南部省份创造了巨量的就业机会。
广东,南方人的天选打工之地▼
但和江苏的平衡发展不同,广东之强,强在珠三角。在这个省份的北、西、东三个方位上,仍然存在不少未能享受到开放福利的弱市弱县,这也成了广东的一块心病。
围绕着珠江口的大湾区城市
抢尽了全广东省的风头▼
珠三角的死角广东之精华集中于珠三角,这并非只是今日的现状。位于珠江下游三角洲核心地带的广州,早在秦朝就已经是整个广东的经济政治重心。它长达千年的一地独大局面源自广东除此地区之外糟糕的地理条件。
秦在岭南建立的三个郡:南海、桂林、象
番(pān)禺是南海郡的郡治,也是最早的广州城▼
粤东在地理上和福建一脉相承,而福建本就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向南的延续自然也是山地纵横。集中在这里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南北两条线:南线是以海岸线边的港口和平地为核心的潮汕地区,海洋氛围浓厚;北线是东江沿岸的河源、惠州等地。
从浙江宁波一直延伸到广东汕头
找不到很大的沿海三角洲和平原▼
这两个有人类聚居潜力的地区,却被莲花山脉强行阻隔,互相产生不了什么联系,无法将潮汕的海洋优势与东江流域的物产相结合,始终相对孤立。其孤立体现在居民上,便是潮汕是潮汕人的家乡,梅州则是客家人的重镇。
中原汉族与岭南土著长期融合形成了广东三大民系
对应说着粤语、潮汕话、客家话三种方言▼
同样是广东人,同样喜欢吃肠粉
跨了座山这肠粉怎么就不一样呢
(左右滑动-图:图虫创意)▼
粤北的情况也不佳,从清远向北直到南雄都是一望无际的山岭。除了北江及其支流连江在山脉中构造出的一些河谷盆地以外,几乎没有适合大规模聚居的地区。
沿着北江深入粤北
(底图:Google map)▼
对于从北方南下的中原人来说,这里说到头来还只是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他们最终的目的地还是农业条件明显更佳的珠三角。
而以韶关为核心的粤北山区,也正好位于中国南部的山地中心,不仅珠三角的人流物流不愿北上,湘赣两省的优势也很难辐射到此,以至于形成了独特而孤立的粤北文化。
“出了韶关就是北方”在如今虽是句玩笑话
但在古代面对着粤北重山
要想翻越确也如到北方般遥远▼
粤西的地理条件稍好一些。此处山地较为平缓,西江谷地也明显宽于东江和北江谷地。但西江的真正重镇在梧州,放在现代的省域版图里并不是广东的一部分。而且由于跨省,出于种种考虑,梧州如今和广东的联系非常受限,借助西江开发粤西就变得比较困难。
横屏观看-梧州是古时两广之治所
广西诸水系经由梧州流向广东
据说梧州还是粤语的发源地▼
雷州半岛本应是一块宝地,平整的地理条件放在多山的广东是难能可贵的地理优势,放在其他省也会是工农业重地。但偏偏因为在岭南,平坦的地形让雷州半岛经常遇到无法抵御的台风,经济投入的损失可能太大,阻碍了不少投资。
雷州半岛,广东西南部伸出的“小尾巴”
(底图:NASA)▼
再加上此处已经距离珠三角的核心甚远,得到政策倾斜的可能性也不高,在古代社会甚至是和海南一样用于流放罪官的边远之地。
古时来此生活的人
大概心里都难免会感慨:落魄了家人们
(图:图虫创意)▼
而无论是粤东、粤北还是粤西,贯穿始终的精华地带都是珠江支流的江水。东江、北江、西江最终全都汇入中部的珠三角,自然让这里成为了汇聚广东所有人力物力的资源低地。
再加上一河之隔的香港在改革开放和回归之后为深圳带来了无穷的增长机会,珠三角在省内的实力压制更显突出。
最后还是都汇到这里来
(底图:壹图网)▼
2022年,广东全省GDP12.9万亿元,深圳为3.23万亿元,广州为2.88万亿元,两城加起来就贡献了接近一半。再加上中山、江门、肇庆三个进步极快的城市和老牌工业富城佛山、东莞又贡献了一大部分,珠三角以外的广东弱市加起来都还比不过一个大城市。
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有八个都是珠三角城市▼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丢人的,因为南方部分省份的全省的GDP还不如广州,而这些省份已经是中国排名前15的强省了。
穷乡僻壤广东多其实单纯地比较市区或是全域情况意义不大,毕竟即使是一个市,也会出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简单地用统计数字去解释,参考价值不大。但通过对中国地区发展竞争的最基本单元——县,及其下属的乡镇做研究,却可以得到一些更细致的答案。
广东省拥有着实力雄厚的珠三角的同时
也面临着难有县域进入中国百强县名单的问题
(图:图虫创意)▼
华南理工赵银涛等人名为《广东典型欠发达小城镇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2015年)的论文,在比较小的尺度上研究了广东各地的发展水平问题。其中对欠发达小城镇的定义是人均GDP低于全国人均GDP75%的城镇,将人们印象中无比发达的广东与相对落后的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能够得出更具迁移性的结论。
论文中的划分标准▼
最终的结论也确实令人震惊,2015年广东共有1147个小城镇,其中30个缺少数据。在剩下的1117个小城镇中,符合欠发达定义的有786个,占总数的70.37%,是发达小镇(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1.5倍)的五倍。
广东竟拥有数量如此庞大的欠发达小镇,的确是令外省人感到惊奇的结论。但对于生活在粤东、北、西三地山区和雷州半岛上的居民来说,这就是生活的真相。这一点从这些欠发达小镇的空间分布上也能看出来。
生活在粤东、西、北大山中的小众人民
往往就被大的统计数字掩盖掉了
然而这也是广东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图:图虫创意)▼
在粤东、西、北三个地区共有796个小城镇,多达647个为欠发达城镇,占到80%多。反观珠三角地区纳入统计的小镇共有321个,其中139个为欠发达城镇,一半不到。即使是这些珠三角的欠发达小镇,也大多分布在肇庆西部、清远北部、惠州东部,仍然属于广义上的粤东、北、西山区。
进入珠三角,想不发都难▼
根据论文作者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这些欠发达小镇的通病是土地利用率不高。无论是在山区内的小镇,还是土地相对平旷的小镇,其主要的发展还是围绕镇上的县道乡道展开。除了城镇主干道边拥有密集的商铺和运输服务以外,剩下的道路还是按照河流和原有的村道展开,规划相对混乱,经常出现团状的道路,不少土地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
潮州市的一座小镇,沿江展开建设
(底图:Google map)▼
而即使是得到开发的土地,也以住宅为主,商用房经常是以前店后屋的两三层小楼为主,用地非常混杂,不利于高效率分工。
更糟糕的是,这些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也不令人满意。绝大多数欠发达小镇都没有高中和幼儿园,初中平均只有一所,而且只有一半左右的小学生会选择本地就读。欠发达小镇的医疗条件也不好,具有资质的医生护士不多,有的小镇医院甚至都没有妇产科这个重要的科室。至于当地的养老院更是形同虚设,绝大多数老人都选择居家养老。
老城里的老人,很难享受到同省发达城市的便利
(图:图虫创意)▼
这个调查的大部分实地数据都取自2015年,经过8年多的变化,这些小镇肯定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但它们与城市空间的差别,显然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抹除。大多数广东小城镇,仍然是生活不如意的地方。
骑着小摩托的生活虽挺自在
但风雨来时还是会羡慕开上小汽车的人啊
(图:《狂飙》)▼
广东≈1/4个广东
基础设施建设不灵、土地利用规划稀疏,全国欠发达地区都出现了的问题,在广东欠发达小城镇同样会出现。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从农耕红线保护到地区区位条件,甚至当地人的文化传承,都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活力。
但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人。广东的这些小镇和全国大多数地方的小镇一样,没人了。
村口的大树,没能等来聊天乘凉的村民
(图:图虫创意)▼
根据赵银涛等人在几个所选镇区的调查,目前这些小镇的儿童比例明显偏高,20~4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下一个人口高峰出现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区间,而且由于平均寿命延长,在赤凤镇这样的地方,数量庞大的老人年龄段可以一直到79岁。
可想而知,构成这个人口金字塔的每个单个家庭的结构,便是留守老人带着留守儿童。
留守老人和孩子,守着老去的村落
(图:图虫创意)▼
别看广东是经济第一大省,这种怎么听都像是中西部省份才会有的社会现象,在广东东、北、西三地照样出现了。
年轻人则不用问,都是去珠三角闯荡了。他们或是进入深圳的电子厂成为厂仔,或是在广州的街头送外卖,或是在佛山顺德学厨艺……大城市灯红酒绿下的无尽机会,和乡镇里缺乏规划一派死气沉沉的状态相比,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棠下、石牌村、皇岗......
多少城中村承载了广漂、深漂们的梦想
(图:图虫创意)▼
当人们都在指责几个所谓的“新一线城市”搞一城独大时,却很少有人想到广东其实也是一个地域发展极其不平衡的省份。
只是它的强市不只是省会,而是大约1/4个省。而剩下3/4个省,则是这片开发热土上的盲区。从投资和人力联系度上来看,这些地区甚至还不如湖南和珠三角的关系更紧密。
横屏观看-珠三角内部高度互通互联的同时
与广东省别市的联系却并不紧密▼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型,广东也在加紧对东、北、西部山区的弱市小镇加强发展。
毕竟任凭停留在连国家平均线75%都不到的发展水平上,对广东全省也并没有好处。
在珠三角之外,让弱市也强大起来,像浙江、江苏一样,“发动机”去中心化,对于广东的发展而言并不是坏事。
来源: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作者:橘子亲王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是为服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的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韶关,有望成为广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11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支持韶关建设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支持韶关建设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要打造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近年来,广东相继出台文件支持珠海、汕头、湛江、佛山、东莞等地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此次《意见》是近年来广东首次专门发文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的城市建设,也是广东在区域发展布局上的又一重大举措。
粤评君认为,这还意味着韶关要在坚持绿色发展的前提下,解决好重构产业竞争新优势的难题,从“点”上突破,为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闯出一条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数据链+产业链
韶关将这样联通大湾区
技术变革浪潮翻涌,产业有其盛衰周期,这是经济规律。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要实现经济长盛不衰,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培育周期长、门类广的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其二,不断培育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让新旧产业在同个城市实现共舞。
对于韶关这样暂时缺乏现代化大型主导产业的城市来说,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然选择。而在粤评君看来,和粤东粤西粤北其它城市相比,这正是韶关当前一大优势: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已经浮现在韶关发展的地平线上。
《意见》将“突破发展大数据产业”放在“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第一条。在这背后,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
算力,就是新一轮产业革命下的关键生产力,这一观点正在成为共识。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全球物流、产业乃至创新的枢纽,也是算力需求最为旺盛的区域之一。
正因如此,发挥韶关在土地、能源和地质安全等方面的优势,构建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势在必为。
长久以来,困扰粤东粤西粤北部分城市的难题在于多重限制下的产业选择:既不能破坏生态,又希望经济效益好见效快,由于当地往往缺乏专业人才,往往还希望企业可以自主解决人才需求。但是,对于优质企业来说,这些城市在政府服务、产业配套乃至公共服务等方面又并不具有特别优势。
这就需要政府更好发挥在政策扶持、产业引导、环境优化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通过重大战略的布局,有效引导相关优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用极具前景的项目“种子”,唤醒一个城市产业发展的春天。
对于韶关来说,发展大数据产业还意味着与粤港澳大湾区建立起海量、光速的超大数据通道,从更大的视角看,这有望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实现数字化赋能的催化作用。
依托当地比较优势,做大湾区产业链重要零部件的配套,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这既是大湾区建立自主产业链的需求,也是粤东粤西粤北发展的需求。
这在《意见》中同样得以充分体现:做强铅、锌、铜、铝、稀土等有色金属产业,支持珠三角地区环保型新材料企业布局韶关;培育“先进材料—装备基础件/零部件—装备整机”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体系,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共建基地;配套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终端产业,发展高端印制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产业。
没有一个城市的成功是偶然的。粤评君希望特别指出的是,这些布局能得以推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年来广东在交通基建、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大力建设,市市通高铁,高等院校和高水平医院21市全覆盖,这些“慢功夫”看似短期难以转化为GDP ,但都让21个城市的产业起跑线更加接近。
老工业如何发新芽?
高端化、绿色化或是答案
从德国鲁尔区到美国芝加哥,再到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老工业城市的发展是全球性难题。
在粤评君看来,具体到一座城市,要破解这一难题,首先在于对“老工业”有清晰认识和精准分析。
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资源加工型产业,随着当期资源逐渐枯竭,往往需要产业结构的整体性重塑,转型的难度往往也最大;另一类是产业整体进入衰退期,或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当地产业发展丧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还有一类,由于技术工艺老化,生产效率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这就需要加大创新投入,对生产工艺进行迭代,并努力向设计研发、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对于韶关而言,主要体现为第三种:钢铁、采矿等产业技术更新缓慢,市场竞争力不强。
对此,《意见》对症下药,提出支持韶关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赋能,支持稀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争取国家支持稀土分离生产指标,鼓励现有造船厂优化提升,做大做强机械加工和船舶制造业。
这里面的逻辑非常清晰:让产业向更赚钱、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
粤评君还注意到,几乎每个产业的具体举措都鲜明体现了绿色发展的思路。
比如说,支持韶钢发展工业旅游,创建国家3旅游景区,让工业区变景区。再比如,引导资源型矿山企业调整产业结构,鼓励向矿山公园、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方向发展,让矿区变公园。
高端化、绿色化,这不仅会提升产业竞争力,还会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提升城市品质,这对韶关的长远发展无疑非常关键。
事实上,最能体现绿色发展的,还在于将生态资源的“变现”上:《意见》提出,健全生产、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等产业链,把韶关打造成为区域综合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地;发展保健养生、康复疗养、休闲游憩等森林康养产业,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等等。
并非偶然的是,就在两天前,《广东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方案》宣布,将在全省推动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结果应用,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一句话概括,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更加完善的制度设计下,落到可见可感可计算的身边,落到每一根发展脉动上。
此次《意见》也提出,落实生态保护区财政补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资金分配和生态保护成效挂钩机制,将韶关列为重点试点区域,建立完善北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激励机制。
当部分工业品产能不断提升,以至于供大于求的时候,蓝天、绿水、青山这样的生态资源只会更加弥足珍贵。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韶关,也理应可以在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上,先走一步,率先示范。
【主笔】王彪
【策划】黄应来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延伸阅读
《探索绿色化转型,广东发文支持韶关高质量发展》>>
《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广东将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作者】 王彪;黄应来
经济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