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一部《金瓶梅》,就是一部明代生活史,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当真是无所不包。
今天,咱就来看看《金瓶梅》里记载的丧俗之“接煞”!
先看两段描写:
“李瓶儿房中安灵已毕,徐先生前厅祭神洒扫,各门户皆贴辟非黄符。”
“阴阳洒扫已毕,打发众亲戚出门。”
按迷信说法,人死后有某种东西离体外出,叫做“煞”,或叫做“殃”,亦合称“殃煞”。
煞自体内而出叫做“出煞”,其后自外而还叫“回煞”。逢煞出入,人如被撞着,就要生病、倒霉,因此都要躲避。
关于“殃煞”的记载,《颜氏家训》算是早的了。其《风操云》:
“偏傍之书,死有归煞。子孙逃窜,莫肯在家,画瓦书符,作诸厌胜。”
唐太常博士吕才《百忌历》载《丧煞损害法》云:
“如巳日死者雄煞,四十七日回煞;十三四岁女雌煞,出南方第三家,煞白色,男子或姓郑、潘、孙、陈,至二十日及二十九日两次回家,故世相承。”
迷信的人说,煞出现的日子,甚至煞之高矮都是可以推算的。
小说《金瓶梅》官哥儿夭折,及李瓶儿、西门庆亡身的回目,都有关于“煞”的描写,可视为明代丧葬习俗的史料:
“徐先生……手掐丑更,说道:‘正当五更二点辙,还属丑时断气。’西门庆即令取笔砚,请徐先生批书。徐先生向灯下,问了姓氏,并生辰八字,批将下来:‘一故锦衣西门夫人李氏之丧。生于元枯辛未正月十五日午时,车于政和丁西九月十七日丑时。今日丙子,月令戊戌,犯天地往亡,煞高一丈,本家忌哭声,成服后无舫。入脸之时,忌龙、虎、鸡、蛇四生人,亲人不避。”
接煞,亦称“打扫”、“洒扫”,流行于浙江杭州。当地民间人殆后,须请阴阳生或道士来接煞。
接煞前,灵堂挂起白布慢。设灵位、灵桌上供神主,男女纸俑、杯筷、香烛、供糕饼素食。
两旁挂亲友送的挽联,子女均须穿孝服,站于灵桌旁。接煞时,死者房内,设一灵位,以临终换下的死者衣服,披于椅上。
桌上摆木盘一、镜一、点琉璃灯一盏,由阴阳生或道士一人,坐桌念《度人经》一卷。
念毕,打扫房间,送至街心。并以生鸡蛋一个、铁屑、赤豆掷于门外,说是煞神见之即去,也就是说死者的灵魂就被接去了。
接煞则因南北地域差异则不一。
虽目的均在于避凶趋吉,但在南方则是重在接死者本命之神返家,在北方则是重在驱逐不祥之气。
因而清人卢文粥在《颜氏家训》校订本中云“北人逃煞,南人接煞”。如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海宁风俗记》载:
人死后立延阴阳生,将死者年庚及其家属生肖,推算书成一纸,斜贴于丧家门外,上写何时小殓,何时大殓,何日迎神即回煞,以及冲忌等,称为“批书”。
这里的“迎神”之举即指接煞。
接煞之俗亦较多出现在明清小说中,如清代小说《海上花列传》中写道:
“齐韵叟向陶玉甫道:‘耐是单为子李漱芳接煞,要去一埭宛,明朝接过仔就来罢。’”
身为江苏华厅人的作者韩子云所写故事涉及上海、安徽、扬州等地,说明“接煞”之俗至迟在有清一代仍在江浙流行。
运营/影子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家境贫寒,但父母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和我的姐姐。
父亲李天福是个普通的农民,但对我们却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父亲。每天天一亮他就起床到地里干活,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劳作,只为了家里能有口饭吃。
母亲也一样,在家里晒晒谷子,养养鸡鸭,做做手工活,随时准备着我们的三餐。
我还记得,有一年遇到特大的旱灾,整个村子的庄稼都枯死了。那年我们一家人只能靠着母亲做的手工活勉强度日。
有时一天的工钱只有几块,但他从不气馁,总是叮嘱我们要勤俭节约。
那时的日子真的很辛苦,可父母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只是不停地劳作,努力为我们提供饮食、书本和学习条件。
后来我考上了中专学校,终于走出了农门。父母为此欣喜若狂,他们说自己一辈子最开心最骄傲的事就是我能到城市里接受教育,有朝一日能过上好生活。
我在中专毕业后,幸运地进入了一家私营电脑公司。起初我只是一个销售员,但我非常努力工作,服务每一位客户都像服务家人一样。
父母听说我有了自己的公司和房子,非常为我感到骄傲和高兴。
我时常想,父母一辈子那么辛苦,却从未好好享受过生活的乐趣。现在我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是时候让父亲也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父亲的60大寿终于来了。一大早我就起床准备,请了村里最好的大厨,还特意在县城订制了一个大蛋糕。
上午我们在家的院子里摆了十几张桌子,热热闹闹地吃起午饭来。父亲也很高兴,笑着和每一位客人说话。
中午过后,天空突然阴了下来,我正想着要不要把院子里的桌椅搬进屋子,就看见大滴大滴的雨点落了下来。
这时父亲却说:“儿子,你忘记了,楼顶上还晾着玉米呢,要被雨淋坏了!”我一听才想起屋顶上还挂着几大捆新鲜的玉米,如果被雨淋湿就会糟蹋了。
我着急地说:“爸,你小心点儿,我这就去楼上盖玉米。”父亲摆摆手说:“我去就行了,你忙你的吧。
谁知道,就在这关键的时刻,一声惨叫从楼上传了下来。我心里一紧,飞快跑上楼,就看见父亲已经从二楼的阳台掉到了院子里,躺在地上痛苦呻吟。
“爸!”我跑到父亲身旁,看他已经痛得说不出话来,心里焦急万分。赶紧打电话叫来村里的人和120急救车,我们小心翼翼地把父亲移到屋里的床上。
120很快赶到了,医生给父亲做了紧急处理,然后把他抬上担架车,送往县医院抢救。
我和妈妈也跟着救护车来到医院,躺在病床上父亲的脸色十分惨白。医生说父亲年纪大了,从二楼摔下来已有性命堪忧。
那一刻,我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我不该给父亲过生日的,如果没有这场寿宴,父亲就不会有事。
父亲在医院抢救了一天一夜,终因高龄跌倒,各种器官衰竭,还是没有挺过来。
母亲得知父亲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她抱着父亲的遗体痛哭失声,我在一旁看着,心中充满了自责和内疚。
我们都已经尽力了,这是个意外,不是弟弟的错。
但我知道这确实是我的错。如果我不执意为父亲过生日,他就不会坚持要去楼顶盖玉米,也就不会发生意外。
父亲的葬礼很快便举行了,村里的人都来参加了告别式。他们也都安慰我说,这只是个不幸的意外,不是我的责任。
日子一天天过去,母亲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常常空虚地坐在父亲的位子上发呆。
姐姐看不下去,又找人来劝解我:“弟弟,你不要一直自责了,再这么下去,妈的病就治不好了。
我勉强点点头,但内心的自责之情并没有减轻。我开始酗酒,工作也失去方向,生活一片混乱。
所有人都说这不是我的责任,但我知道父亲的离世就是因为我的坚持。时时刻刻的自责使我生活在巨大的痛苦之中,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才能宽恕自己。
父亲的离世对我打击很大,一度使我沉沦在自责与痛苦中。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因为思念父亲而生病在床的母亲,我终于醒悟过来——我必须振作起来,替父亲好好照顾母亲。
那天我站在母亲的床前,看着她虚弱的样子,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本来就体弱多病,现在更是吃不下饭,天天躺在床上说胡话。
我握着母亲的手跪下来轻声说:“妈,对不起,是儿子不好,不能让您再这么伤心了。
母亲虚弱地看了我一眼,泪水从眼角滑下。我这才意识到,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我不应该因为父亲的离世自责。
从那天开始,我重新工作,照顾好母亲的起居和饮食,还定期请大夫给她看病。
当她能起床到门口晒太阳的时候,我知道她正慢慢走出父亲离世的阴影。
人生在世,能和爱的人共度时光就是最大的幸福。父亲已经完成了他在人世的使命,我也要完成他托付给我的责任——好好活下去,把母亲养老送终。
从此我学会接受生老病死的天命,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意外无法预料,但生命中始终会有阳光。
这就是父母最想看到的——孩子健康快乐地生活。
棺材
很少有人写关于“棺材”的文章,其原因是棺材联系着“死亡”,看到这个词有点瘆得慌,人们都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所以不愿意提及“棺材”这两个字。
三十年前的农村,家里有老人的家庭,大多数都放一口棺材。大家认为给老人早早的置办棺材是孝心的体现,也是一个家庭经济能力的体现,是非常荣幸的事情,是非常吉利的事情。那时棺材都是在自己家里做,做好后老人还要睡在里面试一试,说这样做可以增寿延年,也是图个吉利。由此看来,“棺材”在人们心中不应该是一个不愿触及的字眼。民间流传“见棺发财”的说法,“梦见棺材会发大财”的说法,都说明见“棺”是好兆头。虽然这些说法带有迷信色彩,但也体现了古人的愿望和智慧。
传说棺材的来历有多种版本,有文字记载的是庞涓谋害孙膑的这件事的一个小插曲。说庞涓和孙膑在鬼谷子处学习兵法之事,后来庞涓下山做了魏国的大将军,而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就诬陷孙膑私通齐国,被挖去膝盖骨(膑刑)。之后庞涓又欲进一步加害,孙膑装疯逃到了魏齐边界,而魏国的追兵也追到了边界。危机时刻孙膑来到了一户人家,请求其把自己设法送入齐地。这家人就把孙膑放在了床头的睡柜里,当作已经死的人,又盖紧了盖子,再加绑麻绳,一行百姓就这样把孙膑送出了魏国。这种抬睡柜、绑麻绳的方式后来就运用到了丧葬事宜中了,人们就把这过程称为“送殡”和“出殡”。这个睡柜就是最初的“棺材”,之所以叫“棺材”是人们希望先辈住在棺材里面保佑后人升官发财。
棺材,亦称寿棺、枋、寿枋、老房,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叫法,我们晋南人也把棺材叫做“棺板”或者“木头”。棺材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造,最常见的用木材制造,一般有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亦有以铜、石等制造的棺材。非常珍贵的有水晶棺。
我们晋南的棺材主要以柏木和松木为主,有钱的人家就用柏木做棺材,一般的人家都用松木做棺材,也有少数的贫困家庭用桐木或者杨木做棺材,但没有人用槐木来做,因为“槐”字右边有个“鬼”字。但不管用哪种材料做棺材,棺材的两个档头都必须用柏木来做。为什么必须用柏木来做呢?民间传说地下有一种小动物叫穿山甲,它专门吃死人的尸体,但是它闻不得柏木散发的味道,只要闻到柏木味道就停止挖土,所以棺材的档头都用柏木来做,以此来保护先人的尸骨。
做棺材的板材厚度和片数都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有“真四寸”和“真三寸”从字面意思理解的话,就是厚度是实实在在的四寸和三寸。也有“四寸”和“三寸”的,叫四寸和三寸,但是呢,厚度不够,其实是“假四寸”和“假三寸”,只是为外风好听叫四寸和三寸的。在板子的片数上也是有讲究的,有“四片瓦”、“六股头”、“八股头”和“十二股头”。片数越少,证明棺材越好,但不管是几股头,棺材的底是不能用两片板子合在一起做的,要么一片板,要么三片板。这个是非常讲究的,按民间的说法,人不能睡在分开的两片板子上的,这样的话,会把人的身体分为两半,对死去的人不尊重,对后人不吉利。棺材的底和盖以及两个帮分别用一块独木来做的,这叫四片瓦,是最好的棺材;如果是六股头,那必须是盖和底是独木的,两个帮分别用两块木料拼接;八股头一般底是独木的,盖是三片拼接的,两个帮是分别是两片拼接的;十二股头呢,就是底盖和两个帮都分别使用三片板拼接的。
有个成语叫“三长两短”,这个词的来历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由六片(这里说的六片并不是咱们晋南人说的“六股头”,而是指棺材的底、盖、两个帮以及两个档头。)木材拼凑而成,棺盖及棺底分别俗称天与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后两块分别叫彩头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计共是四长两短。但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所以没盖子的时候棺材正是三块长板两块短板,即“三长两短”。后来“三长两短”成了一个成语,指意外的祸事,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
传统的棺材全部都是一头高一头低,一头大一头小的,那么棺材为何有这种讲究呢?其实这里面大有玄机。棺材一头大一头小,其实这代表着一阳一阴。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阴阳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是世间万物的一个概括。因此将死者放在一阴一阳的棺材中,代表着死者在阴阳间,死后也在天地之间。棺材就相当于是死者的房子,很多时候我们称之为阴宅,棺材一高一低,具有坡度,代表着屋檐,这样下雨雨水也能顺利的流下来。关于棺材一头大一头小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如果把棺材做成方的,人睡在里面就是个“囚”字,不吉利,所以把棺材做成了一头大一头小。还有的文章说棺材是由“树洞”演变而来的,传说远古时代人们把树挖空装尸体的,树身就是一头大一头小的。
说起棺材的外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设计,在我们万荣县荣河一带,棺材上面是平的,而不是拱形的,且棺材外面一般是不油漆的,至多在外面发一层清漆,让棺材板的本色裸露在外面,即使有雕刻的浮花,也不涂色,就是要显示木料的本色美。当然,这样做的都是比较好的板材“四片瓦”或者是“六股头”。如果是多股头的,板子颜色又不正,还有修补的补钉,就需要在外面用腻子粉抹平,然后画上图案刷上油漆,这样既遮丑又好看,真是一举两得。图案多是莲花和从二十四孝中选出的几幅图案,档头多数写的是“福”和“寿”字。县西的荣河宝鼎一带的风俗是人殁了只在家中放三天,时间仓促,所以棺材多不油漆,即使油漆也是匆匆忙忙,不及细腻。而荣河以北的地区人殁了,在家里面要放七天,提前把人封在棺材里面,才开始细细的绘图画线,油漆的非常讲究,非常细腻。
其实棺材的颜色是有讲究的,并不像咱们村里人喜爱什么色涂什么色。一般情况下都是黄、红、黑、白、金五种颜色。黄色是木材的原色,一般普通人去世都用原木色;红色是年过八十的老人才可以使用,也有一些地方特色,专用红色办丧事;黑色是为非正常死亡的人准备的,死于刀兵之祸或是自杀、早丧等,黑色也有些许地方特色,有些地区专用黑色棺材;白色是为未出阁的女子或是早年夭折的少年准备的;金色棺材则是专为帝王准备的。这些都是迷信,带有歧视性的。我觉得不管是什么人,死了都应该是平等的,所以棺材的颜色应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定。
自古以来,老百姓对棺材是看的很重的,一般人家在老人五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棺材,还有更早的。也有的是因为老人身体不好,为了给老人增寿才做棺材的,做出来的棺材叫寿棺。有的人身体素质好,活到了七八十岁才做棺材,这个年龄段做的棺材叫做喜棺。棺材又称为寿方,放在家中也有增福增寿的寓意,也许现在的年轻人,觉得家里面放一口棺材不吉利又瘆人,但过去的人们却不这么认为,大家普遍认为家中备棺再正常不过了。对于老人而言,有一副上好的棺材,乃是人生幸事,活着混所好房子,死后混口好棺材,也不枉为人一场。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每个老人都会非常重视。
其实,古人提前给老人备棺材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民间有句俗语叫“师傅不做倒地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棺材的匠人,不给死去的人做棺材,也就是说,人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就找棺材匠定做棺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农村,如果人死了还没有做棺材,做寿衣,就说明这家人不孝道,忽视天道人伦,被人认为是大不敬,对子孙们是极其不利的,人们会耻笑的,这家人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所以大家就约定俗成,早早给老人备好棺材,以防不测。我觉得给老人早备棺材应该算的上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因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孝道的文明民族。
不仅棺材制作上大有讲究,就连棺材的放置其实也是有讲究的。自古以来就有“棺不落地”的说法,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放置时棺材不能靠地放,下面要用木凳撑着,理由是棺材落地就算到了安葬地了,你想,谁愿意把自己的家当做墓地呢;同时棺材盖子不能全部合上,要大概留个十公分宽的缝隙,理由是合上了盖子就意味着里面已经装上了尸体,这样多不吉利呀;做好的棺材里面要放一堆大卷的木屑,和几个木制的棺材专用铆钉,放木屑的说法是,木屑是“材”,谐音同“财”,放木屑是预示后辈发财,还有一种说法是怕虫子拱棺材,放些木屑的话,虫子先吃这些木屑,就不拱棺材了,我觉得这种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棺材里面放专制的木铆钉,它的用途是封棺时钉棺材盖的。
二是在出殡的过程中,棺材不可以落地,如果落了地,就认为落地点在就是墓地,说明死者已经为自己挑选好了下葬的地方。这也是非常不吉利的。我想应该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人家认为“死者为大”,为了尊重死者,才不让棺材落地的。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常听人说,谁谁谁家孩子对老人不孝,在他家过白事的时候没人去抬棺,大家都故意看他的笑话;谁谁谁家,在村里不为人,人缘不好,抬棺的人很少,但棺材不能落地,把抬棺的人亏咂啦。也许你会说抬棺的人少,或者是没人抬棺,自己家的人不能上阵吗?不行的,抬棺有个讲究,就是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人是不能抬棺的,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想这也许是专门为惩罚那些不孝道、不为人的人家约定俗成的吧。如果你在村里面不孝顺老人,人缘差,那么到你家有白事的时候,你等着瞧吧,看笑话的人比比皆是,这就是老天爷对你的惩罚!看来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人都要以孝为本,多做善事,广积善缘!
还有四个细节,也是四个重要的玄机。第一个就是买的棺材在拉进家门的时候要摔一只碗,在自己家里棺材做好之后也要摔一只碗,这是什么讲究呢?我问了不少人,都说不清楚。有人说是辟邪,因为棺材阴气太重,会有不祥的东西附在上面,摔只碗就是要吓走这些野鬼游魂。这个说法应该是对的。但应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家里面一只碗代表一个人,家里面放口空棺材多不吉利啊,好像预示着将要死人,摔上只碗就表示已经死了一个人,把棺材占着了,就不会再有人死去,这样也就起到了增寿的作用。第二个是一定注意不能用铁钉来钉棺材盖的,传说如果用铁钉钉死了盖子,亡灵就不会再托生,这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啊。其实细看棺材的结构,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棺材全身上下都没有一个铁钉,整体结构为榫卯结构,钉子在风水学中是大凶之物,所以在棺材中,是万万不可使用钉子的。第三个是下葬时棺材里面不能放真钱,不能放真手机,不能放真的娱乐玩具如麻将、象棋、扑克牌,为什么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东西在阴间不能用,只能烧纸做的电视、手机、房子、柜子等供死者使用;二是要切断死者与阳间的一切联系,也就是说阳间用的东西不能让他用。第四个是封棺时要在棺材里面死者身上铺一层带籽的棉花,农村人叫“籽花”,这个讲究应该是预示着后辈子孙满堂,多子多福吧。
为了节约木材,不浪费耕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有过一次运动,号召农民平坟整地,下葬时不准用棺材,不准留坟头,不准披麻戴孝。当时每个村里面只有一副“公棺”,过白事的家里只需要准备一个棺材底,把尸体放在棺材底上,然后套上村里面的“公棺”,到了墓地里,把“公棺”拿掉,用棺材底下葬。这样做不至于让尸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损伤死者的尊严。但老百姓对这种做法想不通,非常地抵触,没有多长时间就夭折了。从长远来看,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国家是应该提倡火葬的,这样既节约木材又节约土地,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所以我觉得棺材应该是能简尽简,不要把它当做活人的脸面来攀比。但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棺材的演变不是越来越简,而是越来越豪华。从体积上来看,比过去大了一倍,从做工上来看,雕刻的越来越精致,从用料上来看,板子越来越好越来越厚。过去棺材都是人抬着,现在的棺材人根本抬不动,都是用吊车吊上机动车拉到墓地的。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是一个讲孝道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广为流传。为老人准备棺材,准备好的棺材是孝道的体现,但孝是广义的,不只是表现在一口棺材上。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孝体现在养老敬老方面,在棺材板的制作上,不要攀比,不要浪费,在发扬中华民族孝文化的基础上,能够节约用木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
作者:刘进发
棺材
很少有人写关于“棺材”的文章,其原因是棺材联系着“死亡”,看到这个词有点瘆得慌,人们都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所以不愿意提及“棺材”这两个字。
三十年前的农村,家里有老人的家庭,大多数都放一口棺材。大家认为给老人早早的置办棺材是孝心的体现,也是一个家庭经济能力的体现,是非常荣幸的事情,是非常吉利的事情。那时棺材都是在自己家里做,做好后老人还要睡在里面试一试,说这样做可以增寿延年,也是图个吉利。由此看来,“棺材”在人们心中不应该是一个不愿触及的字眼。民间流传“见棺发财”的说法,“梦见棺材会发大财”的说法,都说明见“棺”是好兆头。虽然这些说法带有迷信色彩,但也体现了古人的愿望和智慧。
传说棺材的来历有多种版本,有文字记载的是庞涓谋害孙膑的这件事的一个小插曲。说庞涓和孙膑在鬼谷子处学习兵法之事,后来庞涓下山做了魏国的大将军,而庞涓因为嫉妒孙膑的才能,就诬陷孙膑私通齐国,被挖去膝盖骨(膑刑)。之后庞涓又欲进一步加害,孙膑装疯逃到了魏齐边界,而魏国的追兵也追到了边界。危机时刻孙膑来到了一户人家,请求其把自己设法送入齐地。这家人就把孙膑放在了床头的睡柜里,当作已经死的人,又盖紧了盖子,再加绑麻绳,一行百姓就这样把孙膑送出了魏国。这种抬睡柜、绑麻绳的方式后来就运用到了丧葬事宜中了,人们就把这过程称为“送殡”和“出殡”。这个睡柜就是最初的“棺材”,之所以叫“棺材”是人们希望先辈住在棺材里面保佑后人升官发财。
棺材,亦称寿棺、枋、寿枋、老房,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叫法,我们晋南人也把棺材叫做“棺板”或者“木头”。棺材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造,最常见的用木材制造,一般有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亦有以铜、石等制造的棺材。非常珍贵的有水晶棺。
我们晋南的棺材主要以柏木和松木为主,有钱的人家就用柏木做棺材,一般的人家都用松木做棺材,也有少数的贫困家庭用桐木或者杨木做棺材,但没有人用槐木来做,因为“槐”字右边有个“鬼”字。但不管用哪种材料做棺材,棺材的两个档头都必须用柏木来做。为什么必须用柏木来做呢?民间传说地下有一种小动物叫穿山甲,它专门吃死人的尸体,但是它闻不得柏木散发的味道,只要闻到柏木味道就停止挖土,所以棺材的档头都用柏木来做,以此来保护先人的尸骨。
做棺材的板材厚度和片数都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有“真四寸”和“真三寸”从字面意思理解的话,就是厚度是实实在在的四寸和三寸。也有“四寸”和“三寸”的,叫四寸和三寸,但是呢,厚度不够,其实是“假四寸”和“假三寸”,只是为外风好听叫四寸和三寸的。在板子的片数上也是有讲究的,有“四片瓦”、“六股头”、“八股头”和“十二股头”。片数越少,证明棺材越好,但不管是几股头,棺材的底是不能用两片板子合在一起做的,要么一片板,要么三片板。这个是非常讲究的,按民间的说法,人不能睡在分开的两片板子上的,这样的话,会把人的身体分为两半,对死去的人不尊重,对后人不吉利。棺材的底和盖以及两个帮分别用一块独木来做的,这叫四片瓦,是最好的棺材;如果是六股头,那必须是盖和底是独木的,两个帮分别用两块木料拼接;八股头一般底是独木的,盖是三片拼接的,两个帮是分别是两片拼接的;十二股头呢,就是底盖和两个帮都分别使用三片板拼接的。
有个成语叫“三长两短”,这个词的来历和以前的人死亡入棺木有关。棺木是由六片(这里说的六片并不是咱们晋南人说的“六股头”,而是指棺材的底、盖、两个帮以及两个档头。)木材拼凑而成,棺盖及棺底分别俗称天与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是长木材,前后两块分别叫彩头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计共是四长两短。但棺盖是人死后才盖上的,所以没盖子的时候棺材正是三块长板两块短板,即“三长两短”。后来“三长两短”成了一个成语,指意外的祸事,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
传统的棺材全部都是一头高一头低,一头大一头小的,那么棺材为何有这种讲究呢?其实这里面大有玄机。棺材一头大一头小,其实这代表着一阳一阴。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阴阳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是世间万物的一个概括。因此将死者放在一阴一阳的棺材中,代表着死者在阴阳间,死后也在天地之间。棺材就相当于是死者的房子,很多时候我们称之为阴宅,棺材一高一低,具有坡度,代表着屋檐,这样下雨雨水也能顺利的流下来。关于棺材一头大一头小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如果把棺材做成方的,人睡在里面就是个“囚”字,不吉利,所以把棺材做成了一头大一头小。还有的文章说棺材是由“树洞”演变而来的,传说远古时代人们把树挖空装尸体的,树身就是一头大一头小的。
说起棺材的外观,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设计,在我们万荣县荣河一带,棺材上面是平的,而不是拱形的,且棺材外面一般是不油漆的,至多在外面发一层清漆,让棺材板的本色裸露在外面,即使有雕刻的浮花,也不涂色,就是要显示木料的本色美。当然,这样做的都是比较好的板材“四片瓦”或者是“六股头”。如果是多股头的,板子颜色又不正,还有修补的补钉,就需要在外面用腻子粉抹平,然后画上图案刷上油漆,这样既遮丑又好看,真是一举两得。图案多是莲花和从二十四孝中选出的几幅图案,档头多数写的是“福”和“寿”字。县西的荣河宝鼎一带的风俗是人殁了只在家中放三天,时间仓促,所以棺材多不油漆,即使油漆也是匆匆忙忙,不及细腻。而荣河以北的地区人殁了,在家里面要放七天,提前把人封在棺材里面,才开始细细的绘图画线,油漆的非常讲究,非常细腻。
其实棺材的颜色是有讲究的,并不像咱们村里人喜爱什么色涂什么色。一般情况下都是黄、红、黑、白、金五种颜色。黄色是木材的原色,一般普通人去世都用原木色;红色是年过八十的老人才可以使用,也有一些地方特色,专用红色办丧事;黑色是为非正常死亡的人准备的,死于刀兵之祸或是自杀、早丧等,黑色也有些许地方特色,有些地区专用黑色棺材;白色是为未出阁的女子或是早年夭折的少年准备的;金色棺材则是专为帝王准备的。这些都是迷信,带有歧视性的。我觉得不管是什么人,死了都应该是平等的,所以棺材的颜色应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定。
自古以来,老百姓对棺材是看的很重的,一般人家在老人五十岁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棺材,还有更早的。也有的是因为老人身体不好,为了给老人增寿才做棺材的,做出来的棺材叫寿棺。有的人身体素质好,活到了七八十岁才做棺材,这个年龄段做的棺材叫做喜棺。棺材又称为寿方,放在家中也有增福增寿的寓意,也许现在的年轻人,觉得家里面放一口棺材不吉利又瘆人,但过去的人们却不这么认为,大家普遍认为家中备棺再正常不过了。对于老人而言,有一副上好的棺材,乃是人生幸事,活着混所好房子,死后混口好棺材,也不枉为人一场。所以,对于这件事情,每个老人都会非常重视。
其实,古人提前给老人备棺材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民间有句俗语叫“师傅不做倒地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棺材的匠人,不给死去的人做棺材,也就是说,人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就找棺材匠定做棺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农村,如果人死了还没有做棺材,做寿衣,就说明这家人不孝道,忽视天道人伦,被人认为是大不敬,对子孙们是极其不利的,人们会耻笑的,这家人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所以大家就约定俗成,早早给老人备好棺材,以防不测。我觉得给老人早备棺材应该算的上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因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孝道的文明民族。
不仅棺材制作上大有讲究,就连棺材的放置其实也是有讲究的。自古以来就有“棺不落地”的说法,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放置时棺材不能靠地放,下面要用木凳撑着,理由是棺材落地就算到了安葬地了,你想,谁愿意把自己的家当做墓地呢;同时棺材盖子不能全部合上,要大概留个十公分宽的缝隙,理由是合上了盖子就意味着里面已经装上了尸体,这样多不吉利呀;做好的棺材里面要放一堆大卷的木屑,和几个木制的棺材专用铆钉,放木屑的说法是,木屑是“材”,谐音同“财”,放木屑是预示后辈发财,还有一种说法是怕虫子拱棺材,放些木屑的话,虫子先吃这些木屑,就不拱棺材了,我觉得这种说法还是比较靠谱的;棺材里面放专制的木铆钉,它的用途是封棺时钉棺材盖的。
二是在出殡的过程中,棺材不可以落地,如果落了地,就认为落地点在就是墓地,说明死者已经为自己挑选好了下葬的地方。这也是非常不吉利的。我想应该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人家认为“死者为大”,为了尊重死者,才不让棺材落地的。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常听人说,谁谁谁家孩子对老人不孝,在他家过白事的时候没人去抬棺,大家都故意看他的笑话;谁谁谁家,在村里不为人,人缘不好,抬棺的人很少,但棺材不能落地,把抬棺的人亏咂啦。也许你会说抬棺的人少,或者是没人抬棺,自己家的人不能上阵吗?不行的,抬棺有个讲究,就是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人是不能抬棺的,至于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想这也许是专门为惩罚那些不孝道、不为人的人家约定俗成的吧。如果你在村里面不孝顺老人,人缘差,那么到你家有白事的时候,你等着瞧吧,看笑话的人比比皆是,这就是老天爷对你的惩罚!看来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人都要以孝为本,多做善事,广积善缘!
还有四个细节,也是四个重要的玄机。第一个就是买的棺材在拉进家门的时候要摔一只碗,在自己家里棺材做好之后也要摔一只碗,这是什么讲究呢?我问了不少人,都说不清楚。有人说是辟邪,因为棺材阴气太重,会有不祥的东西附在上面,摔只碗就是要吓走这些野鬼游魂。这个说法应该是对的。但应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家里面一只碗代表一个人,家里面放口空棺材多不吉利啊,好像预示着将要死人,摔上只碗就表示已经死了一个人,把棺材占着了,就不会再有人死去,这样也就起到了增寿的作用。第二个是一定注意不能用铁钉来钉棺材盖的,传说如果用铁钉钉死了盖子,亡灵就不会再托生,这是多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啊。其实细看棺材的结构,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棺材全身上下都没有一个铁钉,整体结构为榫卯结构,钉子在风水学中是大凶之物,所以在棺材中,是万万不可使用钉子的。第三个是下葬时棺材里面不能放真钱,不能放真手机,不能放真的娱乐玩具如麻将、象棋、扑克牌,为什么呢?原因有两个,一是这些东西在阴间不能用,只能烧纸做的电视、手机、房子、柜子等供死者使用;二是要切断死者与阳间的一切联系,也就是说阳间用的东西不能让他用。第四个是封棺时要在棺材里面死者身上铺一层带籽的棉花,农村人叫“籽花”,这个讲究应该是预示着后辈子孙满堂,多子多福吧。
为了节约木材,不浪费耕地,上世纪七十年代曾有过一次运动,号召农民平坟整地,下葬时不准用棺材,不准留坟头,不准披麻戴孝。当时每个村里面只有一副“公棺”,过白事的家里只需要准备一个棺材底,把尸体放在棺材底上,然后套上村里面的“公棺”,到了墓地里,把“公棺”拿掉,用棺材底下葬。这样做不至于让尸体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损伤死者的尊严。但老百姓对这种做法想不通,非常地抵触,没有多长时间就夭折了。从长远来看,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国家是应该提倡火葬的,这样既节约木材又节约土地,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所以我觉得棺材应该是能简尽简,不要把它当做活人的脸面来攀比。但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棺材的演变不是越来越简,而是越来越豪华。从体积上来看,比过去大了一倍,从做工上来看,雕刻的越来越精致,从用料上来看,板子越来越好越来越厚。过去棺材都是人抬着,现在的棺材人根本抬不动,都是用吊车吊上机动车拉到墓地的。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是一个讲孝道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二十四孝的故事广为流传。为老人准备棺材,准备好的棺材是孝道的体现,但孝是广义的,不只是表现在一口棺材上。所以我觉得应该把孝体现在养老敬老方面,在棺材板的制作上,不要攀比,不要浪费,在发扬中华民族孝文化的基础上,能够节约用木材,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
作者:刘进发
宜
嫁娶:
男娶女嫁,举行结婚大典的吉日。
出行:
外出旅行,观光游览。
移徙:
指搬家,搬迁入二手房、租房。
立券:
签订合同,订立契约、签约同等商业、法律行为。
交易:
订立各种契约互相买卖之事,古时候做买卖都要写字据的,如买房有房契,买地有地契,把自己的权利通过契约这种方式写下来就叫做立券。
入宅:
指搬入新房子而非二手房。一般会举行庆祝活动,宴请亲朋好友祝贺新居落成。
开市:
开业之意。商店行号开张做生意。同“开幕礼”“开工”。包括:年头初开始营业或开工等事;新设店铺商行或新厂开幕等事,
祈福:
祈求神明降幅或设醮还愿之事
栽种:
指种植植物、接枝等农事。
安床:
指安置睡床卧铺之意。古时安床后,要请生肖属龙的孩童在床上翻转,俗称[翻床、翻铺〕,为[早生贵子]的象征。并于晚问祭拜[床母]。安床后不能安房,亦忌单人独睡,所以大喜之前,准新郎睡觉时,需由一伴郎陪伴。
挂匾
指悬挂招牌或各种匾额。
祭祀:
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庙寺的祭拜、神明等事。
拆卸:
拆掉建筑物。
出火:
共淼
移动神位,火指香火。
求嗣:
黄历中的“求嗣”,指向神明祈求后嗣(子孙)之意。
忌
词讼:
诉讼,打官司的意思。
安葬:
举行埋葬等仪式。
作灶:
安修厨灶、厨炉移位。
行丧:
办理丧事,比如出殡。
伐木:
指砍伐树木,修剪花木花枝。
塑绘:
寺庙之绘尽或雕刻神像、画雕人像等、
冲煞
牛牛日冲羊(丑未相冲)煞东:
冲羊日将冲到所有的羊,丑未相冲,即羊和牛相冲,本日地支为丑牛,羊为被冲的生肖,按传统黄历的观点,本日对于属羊的人不太有利,不宜作重大的事,比如嫁娶、开业等。
本日煞东,属羊的人向东方行事要小心。
吉神宜趋
宜接近,会有吉利的神明,吉神或凶神统称为神煞,一般代表的是天干地支特殊组合的关系,有年、月、日、时四类神煞。
天恩:
天恩日为上天施恩德泽予民之日。施恩者,予人而不思回报之关怀也,故天恩日最宜择人任事、奖赏部属、救济贫困、布施政事为民与利除害。
天愿:
天愿日,以月之干支为依据,择与之和合之日为是,故为月之喜神,宜求财、出行、嫁娶、祈福。因为六十甲子循环一周为六十日,一个月仅三十日,所以未必每月会逢天愿日,所以,若逢天愿日可多参用。
阴德:
阴德者,月内阴德之神,阴德日为阴德之神当值之日。天地间之气化有阴就有阳,互而为用,正所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德之神,扬善嫉恶,明察功过之神,凡有免情待平复,或行善积德、惠泽贫困之举,选用阴德日其愿顺遂。
守日:
上官赴任的好日子。
吉期:
指婚期。《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吉期将到,梁大伯 假說某日与儿子完婚,特迎取姐夫一家到家中去接亲。”明叶宪祖 《鸾鎞记 • 圆成》:“今何夕,是吉期,称良会。”
六合:
古代以年月日时十二地支,选择吉日良时,考虑月和日的“冲(不利)”或“合(有利)”“合”指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西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十二地支六合。
普护:
吉神的一种,普渡维护之意,适宜求医避病。
宝光:
全名宝光黄道,宜祈福、搬家等。
凶神宜忌
应远离,会有冲犯不好的事发生的神明,吉神或凶神统称为神煞,一 般代表的是天千地支特殊组合吉神关系,有年、月、日、时四类神煞。
复日:
忌安葬、修坟、破土、启攒、入验、移柩、成除服。
八专:
忌行军、出阵、安营。
触水龙:
忌造船、修船、行船。
彭祖百忌
彭祖百忌指的是在天干地支记日中的某日或当日里的某时不要做某事否则会发生某事。
癸不词讼理弱敌强:
逢哭日或逢癸时不能诉讼之事,违之将可能引1起败诉之果。
丑不冠带主不还乡:
逢丑日或逢丑时不能举行戴冠之礼,违之将可能有客死他乡之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和祭拜祖先是一种深厚的情感。对于已故亲人的安葬,也有许多讲究和规矩。其中,“墓碑四不立”便是流传甚广的一种说法。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一、新坟三年不立碑
“新坟三年不立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风俗。它规定,在亲人去世后的三年内,坟墓前不可立碑。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在古代,墓碑通常是由石头雕刻而成,重量极大。新挖的坟墓,地面由于刚刚挖掘,很容易出现松动。若在这时立上重量巨大的墓碑,就可能导致坟墓倾斜或倒塌。而在古人的观念里,这是极为不吉利的征兆,会对子孙后代带来厄运。因此,新坟三年不立碑的习俗应运而生。等到三年后,土地经过风吹雨打,已经自然沉降稳固,此时再立碑便不会出现问题。
二、夭殇的人不能立碑
“夭殇”的概念来源于古代对死亡的不同称谓。夭折指的是婴幼儿或孩童去世,殇则是指青少年去世。古人认为这些未成年或未成家的人还没有资格参与家庭传承的规则,因此他们去世后不仅不能进祖坟,而且也不能立碑。
这样的规定背后,也有其特殊的原因。一方面,古人认为家庭传承至关重要,尚未成年的孩子去世,不能为家庭延续香火,因此也没有立碑的资格。另一方面,夭折和殇的死者多为年幼者,他们尚未经历世事,没有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在社会地位上也无法获得足够的尊重。
三、横死之人不能立碑
横死是指因为一些突发性的意外事故或非正常原因导致的死亡,如上吊自杀、跳河溺亡等。在古代,这类人的死亡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为他们并非自然死亡。所以,横死之人不能立碑。
其实,这样的规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古人对横死者的忌讳和避讳。在古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横死者不吉利,甚至可能给家庭带来厄运。因此,为了避免横死者的坟墓引起邻里间的议论和猜疑,家属通常会选择在安葬后不立碑。
四、无后代的人不能立碑
在古代,传宗接代是非常重要的使命。如有人在世时未能留下后代,那么他在死后就失去了立碑的资格。这是因为墓碑的立立碑主要是为了方便后人祭拜。既然没有后代,就没有人会来祭拜这块碑,那么立碑便失去了意义。
在过去,为了延续家族香火,无子女的家庭通常会选择抱养亲戚的孩子。这样,养育成人后的孩子就会承担起养老送终以及维护家族传承的责任。
如今,社会的观念和传统文化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墓碑立或者不立,并非绝对的标准。我们应当尊重传统文化,但也要理解这些讲究和规矩仅是一种框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关注如何在父母还健在时尽孝,这比什么都更重要。
总之,“墓碑四不立,立后人丁散”这一说法,体现了古人对死亡的敬畏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观念和风俗逐渐淡化,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学会如何尊重死者、传承家族文化以及关爱身边的亲人。时代在变,但孝道永存。让我们珍惜眼前的时光,多陪伴家人,用心去体会传统文化背后的深意。
中国华夏文明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流传下来的典故,书籍,以及日常形式的流程,就比如丧葬文化,假如家中有老人去世,第一时间通知亲朋好友,接下来两三天时间则会为老人准备身后事。然而这种文化究竟有何讲究?
丧葬文化
要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那每个地方的风俗自然就会有所不同,不仅是南方北方天气差异大,还有在饮食、方言等方面不太一样,毕竟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不过正是我们民族有着如此强大的文化自信,才能使那些古老的璀璨的文化传承至今。
但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也是不可阻挡、无法避免的人生大事,而且关于这件事,一定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不仅是令我们悲伤的事件,而且以后我们再也见不到的人。在我国办理丧事主要以白色为主,虽然令人惧怕,但却不得不做的事。
而且,我国的丧葬文化,每个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因此我们不能以一概全,而是在讨论丧葬文化时,要提前想清楚什么是文化,他是在什么前提下形成的,比如,我们如果要了解丧葬文化,就得从多方面去考虑,从现实生活中以及结合科学等因素去理解。
有人说人死如同重生,也有人说人死后会变成星星,在天上看着我们,只要我们抬头望,对你眨着眼睛的就是你的亲人,当然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说法,就连人生大事里的朱一龙都用这个说法去告诉小文,但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们就不太清楚了,毕竟星星没有说话,但对于那些特别伤心的人来说,或许这种说让他有中寄托,心里可以放开,这才是大家比较相信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
不过,对于死亡,大家都是比较恐惧的,因为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并且在丧葬这件事上,自古以来人们都会举办一场葬礼,一部分原因为了礼金,还有就是为了哀悼亲人,虽然葬礼上都有非常繁琐的文化内容,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先人死之前,就要选好下葬的地点位置,还要看风水好不好,这不单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的后代。
在古代,丧葬事宜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君王的丧仪,讲究也颇多。而在农村,虽然丧仪没有像君王一样繁琐,但该有的还是要有的,如今的丧葬礼仪可以说是简化版的流程,不过这也是有一套系统的流程。南北方或许有些许差别,但大体上都是在家放上两到三天后下葬,还有挖墓穴、砌墓坑、找专业的吹唢呐队伍等等,这里面的讲究也是比较多的,还有一些在老人下葬时,有看风水的老师傅,提前告知与之相冲或者一些原因的属相要回避什么的,这些相信我们都有听到过,但却不知适合缘由。
虽然我们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但诸多带有迷信色彩的文化依旧在我们身边,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大多数也是会去做的,就比如当家里建房子时,会找一些有经验的老人来看看风水,以及理念等方面的内容,还有丧葬时,同样会找,然而有句话“积雪压坟,必出贵人,逢雨打灵,后代必穷”,相信有些人是听过的,而且对此,想必家里的老人一定是心知肚明的,既然算风水的人会结合各种情况来选择下葬地点,就一定是提前看过天气,但天气这事变化莫测,有时候就会遇到积雪压坟或者是逢雨打灵的现象,那么这种说法从何而来,有什么意思?
积雪压坟,是吉兆
什么是积雪压坟?这是一种现象,就是在葬礼都完成的情况下,突然飘起了雪花,一点点的覆盖在已经堆好的坟头上。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种现象在人们看来就是吉兆,以后肯定会有出现贵人。
据说,朱元璋的家族就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原本他们不过是一个很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的祖父去世时,就在寒冬腊月,当他们准备为逝去的亲人送最后一程,抬着灵棺向已经定好的墓穴走去,虽然当时的墓葬礼仪比较简陋,但发生了一件怪事让其变的玄乎起来,当众人将老人下葬后,只见天空中突然飘起了雪花,这一景象让他们都为之震惊,直到一个老人路过看见后说,他们家以后必定要出贵人,没想到老人的话真的成真了。
那么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啦,朱元璋本是一个不起眼的放牛童,结果在朝代更替的年代,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朱元璋揭竿起义,最终建立了王朝。
听了这个故事,相信有人觉得这事情很玄乎,也有人觉得本就是在寒冬腊月,下不下雪本就是早晚的事,这跟后代有没有出息有什么关系?
俗话说的好,瑞雪兆丰年,这本就是一个好说法好现象,而且如果冬天下的雪很厚,厚到漫山遍野都披上了白色的衣服,这对庄稼来说,也是有好处的,这么多雪下在地里,来年春天这些庄稼一定可以收很多粮食,能够让家里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在古代更是如此,只不过不乏有一些被冻坏的农作物或者人,因为古时候的人们全靠老天爷吃饭,认为不管是雨或者雪,都是老天爷的眷顾,是天地之造化,是万物之精华,可见人们对雨雪抱有的是一种吉祥的涵义。
那么积雪压坟对百姓来说自然就是吉兆,并且就连埋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时,也发生过下雪盖住坟头的现象,百姓们自然而然就相信了。虽说积雪压坟是吉兆,真的会出贵人吗?
很多时候都是看老天爷的态度,一个家族的兴衰,关键在于运势,古代人们经常会就老天爷,比较迷信,那人们又是如何断定老天爷的态度,自然只能从这些外表现象去推断,比如当人们在祭拜时,突然狂风暴雨、或者天气晴朗、亦或烛火熄灭等等,都是古代人们断定的依据,但其实大多都是由于自然天气的原因,或许跟人们的运数没有太大关系。
其实积雪压坟不过是迷信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老祖宗却认为这样的现象是吉兆,此时,你有没有想这种现象是否是真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不能说全对,也不能说全错,只是说的人多了,你自然而然会相信罢了。关于积雪压坟,必出贵人,还有下一句就是逢雨打灵,后代必穷,雨和雪都是天地之精华,上一句对于积雪压坟的情况,与这句是有所不同的,大家都很相信这是吉兆,然而对于下一句却有不同的看法。
逢雨打灵,是凶是吉
逢雨打灵是一种什么现象,其实就是人在出殡的日子,突然下起了雨,本来前几天才定好的日子,位置,当然是有包括天气,但是这一天突然变化,让人心里不太舒服,老祖宗自然就认为这是不吉利的,还有就是坟头是土堆成的,是逝者栖息的地方,如果下雨过大,那么是会把土冲走,这样是不太好的,因此就有了逢雨打灵,后代必穷的说法。
在古代,其实大部分都是土地,还有民间小路,如果遭逢下雨,势必会有许多泥泞,那么当人在出殡时,雨天路滑,还要抬着很重的棺材,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出殡的难度,而且还不能回头,以及一些禁忌,都是要注意的,最后还不能误了规定时间,否则就是不太吉利的,还有就是下雨增加难度,会让人以为逝者在怪后人,老天爷正在惩罚一样。
还有这种说法源于古时候人们的认知,而且他们还认为在老人下葬时,把挖出来的土堆的越来越高,就代表着以后的财运就会越来越好,如果突逢下雨,雨水会把土一点点带走,也就是把财运带走,因此他们才会觉得逢雨打灵,就会变穷。
但是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人觉得雨在下葬时是吉祥的,因为逝者所葬之地是为阴宅,需要依山傍水的地方,那自然是与水有关系,那么当下葬时下雨,自然会有雨打墓辈辈富的说法。
水是生命之源泉,而我们的身体里也是包含着水的,我们离不开水,如果一个成年人在断食,没有水的的情况下,是坚持不了几天的,还有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都是离不开水的。
在古代,有时因天气或着其他原因,就连统治者都会举办祭祀向上天求雨,可见降雨也是好兆头,甚至一些地方的居民会认为葬礼上下雨,乃是这个人积得福报,如今逝去,竟引得老天流泪,从中可以读出下雨不是那么糟糕。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在下葬前,人们都会找当地有名的风水师,来测算一下下葬日期以及墓址何地,其中大有讲究。毕竟大多数无法解释的现象,百姓总是会把这些归咎于鬼神身上,紧接着会想,这有何涵义,难道是老天在给我们提示,平常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梦,有时候会突然梦到死去的亲人,大家第二天就会去烧烧纸,这种现象其实有见到过好几次,不知道大家是否会听到这样的话。
因此,对于逢雨打灵,后代必穷的说法,看来也是有不同的说法,而这种认识想必是每个地方不同传统流传下来的,当然也是当地人们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一点点积累而来,不一定说是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要尊重每个地方的传统,就像是逢雨打灵,你的认为到底是凶是吉,肯定是有依据的。
总结
关于这句话“积雪压坟,必出贵人,逢雨打灵,后代必穷”,看来也不一定是正确的,但是已经流传了这么多年,我们了解一下即可。
我们后代的发展难道真的是靠祖先的这些丧葬时期的选址以及现象所来决定的吗,虽然有点迷信,但也是我们中华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抱着敬畏的心,理性的思考这些内容。
虽然在古代,信奉着顺顺利利就是好,磕磕绊绊就是不太吉利,但是我们每个地方的丧葬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想法意义不一样,对此,你的家乡有什么独特的丧葬文化,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