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奇门遁甲

洪妙(洪妙简介)

时间:2024-01-23 02:55:12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洪腔长留,艺术不老!纪录片《老鹅洪妙》首映式举行

他被誉为“活令婆”饮誉京华

他擅长老旦、女丑行当,人称“老鹅洪妙”

他的作品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前天上午,由汕头市委宣传部、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和汕头融媒集团联合出品的纪录片《老鹅洪妙》在老妈宫戏台举行首映式。戏台洪腔再现,洪迷济济一堂。《老鹅洪妙》是对潮剧代表性人物、潮剧表演艺术家洪妙艺术人生的精彩展示。

潮剧 · 名角

洪妙(1904—1986),男,汕头澄海人,自小进入纸影班学艺卖艺,26岁转为潮剧演员,其著名表演作品《杨令婆辩本》《包公会李后》等,曾在国内外演出,引起轰动。1957年随广东省潮剧团上京主演《辩本》,饮誉京华,被誉为“活令婆”。洪妙是潮剧著名男旦,擅长老旦、女丑行当,尤以老旦的特殊声型和演唱技巧蜚声海内外,他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是广大潮剧观众非常喜爱的潮剧名角。

有关单位的代表和部分潮剧艺术家、票友参加了首映仪式,并观看纪录片。2020年以来,市委宣传部牵头汕头融媒集团,围绕推动潮剧艺术传承发展,推出了《潮剧·大家》系列纪录片,《老鹅洪妙》是该系列的第三部,是继《我是姚璇秋》《先生郑一标》之后的又一精心力作。

新中国成立后,潮剧繁荣发展,涌现了姚璇秋、洪妙、郑一标等艺术大家,创作表演了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为潮剧进京、为国家文化外交做出卓越贡献,潮剧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的纽带。2020年以来,汕头融媒集团联合相关单位策划创作《潮剧·大家》系列纪录片,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好评如潮,有力地促进了潮剧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广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广东潮剧院副院长张怡凰

洪妙师父是我非常敬重、景仰的一位潮剧前辈。他的一生坎坷波折,诸多磨难,却始终执着于潮剧的艺术创作。他从群众中来,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素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给他拍纪录片,怀念一位可爱可亲的老演员,既顺应人们的愿望,也是对潮剧事业的弘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潮剧代表性传承人、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方展荣

洪妙老人家是非常可亲的,每次和他一起演戏我都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他坚持将生活的元素融入戏里,他演绎的角色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我跟他一起演戏我感觉非常亲切,也非常感动,在他老人家身边学习到了很多。他十分刻苦,每次排练的时候都是百排不厌,而且经常启发我们的感情。——陈丽璇 洪妙先生舞台搭档

洪妙去世30多年,人们却一直记得他,至今仍有很多人在学洪腔,学他的表演,他的经典作品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首映式上,观众怀念大师,也再次感受潮剧传承发展的历史底蕴。票友们表演了洪妙经典剧目中的片段,展现洪腔魅力。

我对传统潮剧十分感兴趣,我模仿洪师傅的唱腔至今已经有十二三年的时间,洪妙师傅男声女唱非常有特色。我们现在年轻的不晓得这些,听就有听过洪腔,洪妙这个声音,但是真人就不知道,不认识。现在专门来做这个纪录片,让今后的年轻人,更加认识老一辈的艺术家,一代一代再传承下去。——洪妙模仿者 王群雄 纪录片《老鹅洪妙》共分3集每集20分钟将于3月14日至16日每天20:05在汕头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洪腔长留艺术不老见之生喜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汕小布:请帮小布转发这篇文章吧!

公众号/新浪微博/南方+/今日头条

@汕头政务发布

洪妙先生经典作-妙趣横生的潮剧《换偶记》

假如你喜欢潮剧,但还没看过洪妙先生的《换偶记》,我劝你一定要看。虽然洪妙大师已经作古,欣赏不到他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舞台表演,但是,看看vcd或视频也是相当不错的精神享受。

《换偶记》是一出非常经典的潮剧,其妙趣横生的喜剧色彩,和洪妙等老一辈艺术家非常生活化的表演令人叹为观止。该戏是洪妙得意之作,1961年初演,中被批为“大毒草”,多年没有上演。改革开放后,汕头重新上演时,万人空巷,一票难求!

《换偶记》  《换偶记》的幻灯字幕上是这样开始的:“本故事发生在某朝的某个时代……”皇宫每隔一段时间,或是新皇帝上任,或是皇帝娶妻封皇后,就把宫里一些老宫女放出来卖给民间人士做老婆。待卖的宫女们头上都套着布袋,看不出环肥燕瘦,猜不出老少美丑,给了钱随便挑一个就走。老汉马大成花了30两银子幸运地买到一个妙龄美貌的少女贾月英,喜出望外,高兴得一路手舞足蹈。青年书生冯天盛同样花了30两白银,却买到了一个比他老娘年龄还大,并且十分貌丑的老宫女张幼花,书生懊悔得拼命想逃走,准备把“老婆”丢在半路了事。“老婆”出了宫就举目无亲,眼看配了一个满腹才华、青春俊朗的小老公,哪里肯放,一路纠缠着,好说歹说,追赶拉扯着“当家弟”讲道理。少女自然也不愿意嫁给老汉,于是寻生觅死,呼天抢地。两对“新人”就这样在一个小客栈巧遇。少女和书生一见钟情,老汉紧张得寸步不离,生怕小娘子给书生拐走了。洪妙大师扮演的宫女张幼花,诙谐风趣,善解人意,世故通达,她十分同情冯天盛和贾月英,于是,设计灌醉马大成,改了婚书,将冯、贾二人放走,成全“当家弟”和“小娘子”。马大成醉醒后哪里肯罢休,他持刀追赶冯、贾二人,半途被公差捉拿,送到知州衙门。知州太爷叫沈(审)本(不)清,年已57岁却娶了一个20岁的少夫人,有点“妻管严”,他内心偏向老汉,想把贾月英判给马大成,却又碍于在幕后听审的少夫人的压力,因此进退两难,一筹莫展。知州夫人虽然对案情心如明镜,却因为感同身受“老夫少妻”的苦楚,与一双年轻人同病相怜,于是“夺权”亲自坐堂公断。最后判冯天盛与贾月英成为小夫妻,马大成与张氏为老夫妻,一场换偶记,皆大欢喜。《换偶记》一名由此得来。

《换偶记》是我看过的最诙谐生动、幽默有趣的戏剧,首先是剧情曲折、离奇却巧合得合情合理,丝丝入扣。61岁的老汉配18岁的姑娘已经很不相称,20多岁的小伙子配61岁的祖母级“恐龙”,就更加离奇。两对活宝新人居然在一个小客栈巧遇,老汉的得意忘形与小伙子的懊悔失意成鲜明对比,加上店小二的误会重重而闹笑话百出。马大成三个字各加一加,就把婚书改成了冯天盛,才有了“换偶”的可能。《换偶记》的台词对话也写得妙趣横生,潮州土语俗语、歇后语叠出不穷,充满了浓郁的潮汕气息,比如“你先呾就赢,慢呾输八成” “心肝头叠水晶,做你放心,去凛(饮)去凛(饮)”,“含埠纯撞着树坝——完全不会口旦”,“个外江戏,甭用你帮声,勿来这控控定”,“奴仔卖地豆——论堆论堆个哩”、“ 真是敢担哩担家话,敢食哩食家物”等等,令人捧腹大笑而又意义深远,绝对比“东北二人转”更具戏剧效果,更诙谐有趣。剧中马大成和张幼花的风趣对话,加上好事的店小二的插科打诨、撩拨挑逗、推波助澜,知府太爷的出乖露丑,甚至公差的滑稽对白都令观众大笑不已。洪妙老先生的表演更令人拍案叫绝,他饰演的白发宫女张幼花,自幼进宫,几十年没“闻过皇帝味”(没见过皇帝面),61岁被官媒发卖走出宫门。洪妙先生70年代末演此剧时已经70多岁高龄,却仍然能通过精彩的形体语言把张幼花那急于寻找归宿,又掩藏不住初嫁女的娇羞和做作的复杂心情表现得如此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淋漓尽致,令观众大饱眼福。怪不得行家说,洪妙先生是以男人演女人,比女人演女人更像女人。可以说,自洪先生后,潮剧无人能将女旦和女丑演得如斯扣人心弦,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周乐宜

洪的汉字演变过程和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hóng

注音:ㄏㄨㄥˊ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氵

简体部首:氵

洪的部首笔画:3

总笔画:9

笔 顺:捺捺横横竖竖横撇捺

五笔86:IAWY

五笔98:IAWY

UniCode:U+6D2A

四角号码:34181

仓颉:ETC

GBK编码:BAE9

规范汉字编号:1664

大:洪水。洪大。洪福。洪荒。洪亮。

大水:山洪。蓄洪。分洪。

姓。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源于轩辕氏,出自黄帝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路史》中的记载,远古黄帝的帝号为“帝鸿”,其后裔中有以先祖帝号为姓氏者,称鸿氏。

在古代,“鸿”、“洪”二字同义通假,后有假称洪氏者,世代相传。

源流二,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炎帝神农氏之后共工,属于以先祖官称名字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尚书》等的记载,共工是上古炎帝的后裔,在黄帝时期世袭为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职,被人们尊为水神。史书中描述:“共工,人面,蛇身,朱发……”是把共工神化的一种美好描绘。古代共工氏部族的活动中心,在大河(黄河)中游地区,以及伊水、洛河流域。据古史记载,到了颛顼帝时期,共工起兵与颛顼争天下,后失败。传说共工在失败后,一怒之下一头撞倒了西北方支撑天地的不周山,造成了天塌地裂,引发了大洪水时代,因此被逐出中原。

共工氏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子孙忘记自己是水神,便在自己名字“共”的旁边加上“氵”偏旁,成“洪”字,留给后世子孙为氏,因此其后裔中有以之为姓氏者,称洪氏,世代相传。洪氏族人多尊共工为洪氏的得姓始祖

源流三,源于姬姓

①出自西周时期古洪洞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姓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将兄长、周文王庶子伯侨(姬肸)封于杨邑(今山西长冶、洪洞一带),候爵,因称杨肸,史称杨候,建有杨侯国。因杨候将都城建于洪洞(今山西洪洞曲亭镇范村一带),后又称其为洪洞国。

在杨候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国都名称为姓氏者,称洪氏,世代相传。

②出自春秋初期郑国君主郑武公次子共叔段,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共叔段,是郑武公姬掘突的次子。其母武姜在生长子姬寤生时受到惊吓,从此便厌恶公子寤生,而偏爱二儿子姬叔段,因此曾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姬叔段为太子。姬叔段虽然长的英俊潇洒,但郑武公并未同意改立太子。到了周平王姬宜臼二十七年(郑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郑武公逝世,姬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姬叔段带着零丁随从逃奔于共邑小城(今河南辉县),再也没本钱与哥哥争天下了。郑庄公放过了这个反叛的弟弟,令其居于共邑,后死于斯地,史称其为共叔段。

在共叔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号为姓氏者,称共氏、京氏、段氏。该支共氏后裔后来因避祸,加“氵”偏旁改称洪氏,世代相传。

③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庆父,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庆父,本名为姬共仲,是鲁庄公姬同的弟弟,他时常与王妃哀姜私通,哀姜氏齐桓公的女儿,依仗父亲势力,私下要立庆父为君。

在庆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共仲氏,在庆父被杀之后,为避杀伐,多改“共”为“洪”称单姓洪氏,世代相传。

源流四,源自古代共国之子民,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西周初期,姬姓族人有被封于共(今河南辉县),为伯爵,称共伯,建有共国。

到了春秋时期,共国被卫国所灭。亡国之后,共国王族子孙和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加“水“字偏旁成洪氏,世代相传。

源流五,源于官位,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齐官吏洪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洪赞,亦称鸿赞,就是秦朝时期的典客,汉朝时期的行令,在汉武帝时期改为鸿胪寺官吏。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设其为洪赞,为鸿胪寺官署吏员。鸿胪寺的最高行政长官为鸿胪寺卿,副长官为鸿胪寺少卿。洪赞专职负责掌管传宣赞礼,到唐朝时期按通义字改称鸿赞。后历朝历代鸿胪寺皆设此官,直到后来的明朝时期,改为礼部侍郎。

在洪赞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省文称洪氏,世代相传。

源流六,源于改姓,属于避讳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献文帝名拓跋弘,北魏孝文帝名元宏,当时北方的宏(弘)氏为避其字讳,多改为谐音汉字“洪”氏。据史籍《百家姓考略》记载,豫章宏氏(今江西南昌)、常州弘氏(今江苏常州)为避唐高宗太子、唐明皇李弘(李宏)之名讳,多改为谐音字“洪”氏。

据史籍《姓源韵谱》记载,五代时期有刘弘昌、刘弘果二族,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宋宣祖赵弘殷的字讳,而改谐音字“洪”氏。

源流七,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洪鄂罗特氏,亦称璜郭罗特氏、黄乌罗特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elo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黄氏。

⑵.蒙古族乌兰氏,世居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lan Hala,汉义“红”。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红氏。

⑶.蒙古族洪吉哩氏,亦称洪伊哩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弘吉刺部,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囊伊乌喇之伊蓝蜚儿塔哈村(今黑龙江富裕塔哈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Honggir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洪氏。

源流八,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洪氏,是元、明两朝时期入中原的西域回回人,为随汉俗,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汉化原名为姓氏。据文献《临清洪氏宗谱》记载,回族洪氏始祖是元朝大臣“赡思丁”,其后裔洪巴丹是回族洪氏的先祖。古西域人(今乌兹别克斯坦)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赛义德·舍姆斯丁·欧麦尔,Al-Sayyid Shams al-Din’Umar),在成吉思汗西征时率千骑迎降,后随大汗西征,立有大功。随返中原后就任元廷财政官员,后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洪巴丹是赡思丁的后裔,曾有回族大阿訇之教职,其后代子孙以其教职的谐音汉字“洪”为汉姓,世代相传。洪巴丹是赡思丁的第几世孙,还有待进一步详细考证,其在山东临清的生息繁衍之所,就称作洪官营(现归河北省临西县老官寨管辖)很著名。

洪巴丹的后代建有清真北寺,史称“洪家寺”,系山东临清回族洪氏家族捐银所建,有记刻古碑为证。该寺已被列为全国十大清真寺之一,列第七位,规模和建筑十分壮观。

源流九,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记载:

⑴.满族宏义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霍域部,以部为姓,满语为Hongyi Hala,世居洪扬子沟(今宁夏贺兰山汝箕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鸿氏。

⑵.满族洪鄂氏,满语为Honge Hala,亦称洪峨氏,以地为氏,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叶赫(今吉林梨树)、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长白山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鄂氏、关氏。

⑶.满族洪衮氏,亦称洪果氏,源出唐朝时期古沙陀突厥汪古部,在金国时期称女真黄帼部,以部为姓,满语为Honggon Hala,汉义“槐”,世居萨哈尔察(今黑龙江北岸俄罗斯境布列亚河流域)、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洪氏、淮氏。

⑷.满族洪佳氏,满语为Ho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长白山区,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宏氏、关氏。

⑸.满族洪罗氏,亦称洪骆氏、候勒氏、霍罗氏、洪克罗氏,满语为Honglo Hala,世居松花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何氏、石氏。

⑹.满族洪达哩氏,满语为Hongdari Hala,世居嘉拉库(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一称在辽宁抚顺东南部),所冠汉姓待考。

⑺.满族洪鄂春氏,亦称洪厄春氏、洪鄂绰氏,满语为Hongecun Hala,世居伊汉阿拉屯(阿勒巴金,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尼布楚)、雅兰(今俄罗斯雅兰河流域)、绥分(今中俄交界绥分河上游地区)、辉发(今吉林柳河、辉发河以及沙河下游,桦甸、辉南一带)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洪氏、关氏。

⑻.满族洪果奇氏,满语为Honggoci Hala,世居长白山区,所冠汉姓待考。

源流十,源于裕固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裕固族洪氏,源出裕固族克孜勒氏,在明朝初期迎合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多改汉字单姓为洪氏。

源于高丽族,属于汉姓夷化为氏。清朝时期,朝鲜族人有洪氏,主源出四个支派:

⑴.唐朝时期,文化使节洪肋悦至高句丽定居,从第十二代孙开始分为十三派,是为朝鲜南阳洪氏。

⑵.公元九世纪末,王氏朝鲜高丽国太祖王建(왕건,公元918~943年在位)乘后新罗国王弓裔衰败之机,有唐人洪奎辅佐打江山,因功赐海丰府尹(郡王),是王氏朝鲜的开国功臣,海丰府后因此称洪州,是为韩国本道洪州洪氏。

⑶.王氏高丽朝鲜高宗王皞(王昊)执政时期(公元1213~1259年),有宋朝使者庆出使高丽,留任国学直学,后居于平山繁衍,是为朝鲜黄海北道平山洪氏。

⑷.高丽的侍仲中有一洪兰,自明朝中期的外使,后留居朝鲜,出任侍仲(礼部尚书),后居富溪繁衍,是为吉林富溪洪氏。

明、清时期,有高丽洪氏被编入三卫、满洲八旗,将该姓氏又带回中国,成为今朝鲜族洪氏的主源。

源流十一,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洪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洪氏,世代相传。

四、得姓始祖

共工、姬肸(伯侨、杨肸、杨候)、姬叔段(共叔段)、姬共仲(庆父)。

五、人口分布

洪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九十九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二百四十六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5%左右。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洪姓后裔分布于豫、鲁、冀、京、津等地。

历史上洪姓的分布与迁徙,洪姓形成后,主要活动地区在江西、湖北、湖南、江苏和浙江等地,人口发展迅速,这与东南地区的原山越族洪姓人群的汉化有关。

宋朝时期,洪姓大约有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9%;排在第七十五位。洪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洪姓总人口的4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江苏、福建,这四省洪姓大约占全国洪姓总人口的82%,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河南、广东。全国形成了以赣、浙、苏、闽为中心的洪姓聚集区。明朝时期,洪姓大约有1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7%,排在第九十六位。明朝时期,浙江为洪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洪姓总人口的3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福建,这三省大约占洪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湖北,这三省的洪姓又集中了20%。宋、元、明期间600余年,洪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全国的洪姓中心仍在浙、苏、闽地区。

当代洪姓的人口200余万,为全国第九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明朝以来洪姓人口由17万增到200余万,近11倍多,洪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以来1000年中洪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下降态势。广东为洪姓第一大省,约占洪姓总人为14%。全国形成了沿长江口、南抵海南的一片高比率洪姓分布区域。在600年间,洪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区别不大,由东南部继续向西、向南移民。洪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99)表明:在浙沪赣、苏皖大部、鄂湘东段、闽台琼、广东大部、广西南段、云南东部、重庆中部、黑龙江北部、吉林中部、内蒙古东北,洪姓一般占洪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5%以上,这一区域覆盖面积大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73%的洪姓人群。在苏皖北部、鲁部、广东西部、川渝黔大部、云南西部、陕西南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1%--0.22%之间,覆盖面积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3.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1%的洪姓人群。

入闽关于洪姓入闽的记载,主要见于各地族谱。其主要途径及时间如下:南宋乾道五年(1169),江西乐平人洪迈(洪皓之子)知泉州府,其子十九郎暨诸从兄弟十六郎、十七郎、十八郎随洪迈到泉州,后裔分居武荣石竹(今南安丰州)、同安柏埔、金门烈屿等地。

宋乾兴元年(1022),江苏吴县人洪仁王遂任长泰知县,其后裔定居长泰县。洪仁璲被尊为洪氏开漳始祖。

蕃衍,在漫长的岁月中,洪姓通过多渠道迁徙南安,不断蕃衍生息,形成的主要派系有:

石井古山洪氏始祖菊轩,宋太平兴国年间由仙游迁入。裔衍水头后房等。

石井岑兜洪氏明洪武丁卯年(1387)自同安小嶝岛迁入。华美洪氏始祖洪天凤。宋末咸淳间从武荣迁入。裔居霞美、大演。并分支码头洪山。

杏埔洪氏宋末从武荣迁入。裔居霞美镇杏埔。英都洪氏宋末元初,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之后裔陈顺斋,携子温斋为避元兵追剿而入英都,温斋入赘洪家,生子良斋,始承母姓为洪。考洪家先世,系十六郎洪权之孙洪天锡后裔。洪天锡子洪俊卿,因避难从武荣石竹迁英山,埋名隐讳别号九使。九使身后仅存一女,温斋入赘后,生子改姓洪,自立堂号"翁山"。裔居英都10个村。

丰州西华洪氏由石狮蚶江洪窟迁入。

丰州仙河洪厝崛洪氏由晋江屿头迁入。石井仙景、崛斗、营前,丰州沃柄,水头油园,溪美后楼,东田官田等洪氏,从晋江英林分支。唐高宗总章二年(669),河南光州固始县58姓军校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相传其中有洪有道,后裔居闽中、闽南一带。又据传唐末五代,有河南光州固始人洪十四郎(朝奉)偕二子随王审知入闽,驻武荣泉山,后迁居晋江英林。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江西乐平人洪皓之弟洪皎丞福州府。后其长子迁居建宁府。次子洪道于南宋年间遵父训移居同安小嶝岛。

六、家谱文献

江西鄱阳洪氏统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明)洪璐纂修,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西婺源云山洪氏家誊谱六卷,(明)洪天民纂修,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洪福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遂安(已并入淳安)洪氏家谱,(明)洪汝仲等主修,洪子明等纂修,明朝年间手写本。

浙江宁波汉塘洪氏支谱,()洪曰湄纂修,十二年(公元1923年)立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杜项斯纂修,七年(公元1918年)听彝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洪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洪德明等纂修,二十年(公元1931年)务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洪氏宗谱,(现代)陈周棠校补,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铅印本。公开出版发行。

洞美廷弼敦煌堂漳州派洪氏族谱,(现代)洪成创主编,阳春市信息中心2003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

七、郡望堂号

郡望

平山郡、敦煌郡、宣城郡、豫章郡

堂号

平山堂:以望立堂。

敦穆堂:以望立堂。

宣城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

炖成堂:敦煌堂的分支堂号。

双忠堂:源自宋朝洪皓,他是鄱阳人(今江西乐平)。著名宋朝大臣、词人。宋政和年间进士。他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扣留了他,他坚不屈服。在被扣押的十五年中,他经常暗自派人向宋朝廷汇报金国的情况,人们把他比作苏武。他的儿子洪迈,又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使金国,金人强迫他称“陪臣”(诸侯的大夫朝见天子,自称陪臣 ),他坚决拒绝,因此也被金人拘留。他们父子都为了祖国恪尽忠诚,人称“父子双忠”。

三瑞堂:源自洪皓,他在公元1115年登进士,状元及第,中进士后任海宁主簿时,蠲免赋税,抚恤贫民,县中的荷、桃、竹都成连理,便命名自己的住房为“三瑞堂”。

崇星堂:台湾省彰化县芬园乡洪氏自立堂号。

醉经堂:马来西亚雪兰莪宿神潭洪氏自立堂号。

八、字辈排行

湖南安化乐安镇洪氏端智公后裔字辈:“福茂记贵传,端广洪兴应;正光汝承永,宗先哲之训。明德亲昭穆,忠孝启家声;祖泽流芳远,诗书礼裕英。学博振基业,经纬辅乾坤;贤能展盛世,海宇庆升平。

湖南新化县白溪镇岩塘村(现居白溪镇豹溪村)潘洋村洪氏端仁公后裔字辈:“福茂记贵传,端广洪兴(惟)应;正光汝承永,宗先哲之训。明德亲昭穆,忠孝启家声;祖泽馨芳远,经书育后英。鼎新开泰运,钧天禹甸昌,繁华多硕果,世代乐安康。

湖南宁乡洪氏字辈:“兴应正光汝承家永先志尚德培基业恢彰定有贤诗书徵锡类孝友克昌传瑞启谋犹远祥钟秀杰绵人文丕振起国器重瑶编允光文运锡汝本业克振家声常思先泽”。

湖南娄底洪氏字辈:“学士忠良全名家孝义传奇勋昭令绪玉翰策英贤保受光先业书馨裕楚南文章湘上焕锡祚庆恩覃”。

湖北武昌洪氏字辈:“道义承家法文德维世光修齐登仕楚佑起必荣昌”。

安徽桐城洪氏字辈:“国祚家邦正以福 天道文明世代昌 积行累仁传奕叶 光前裕后庆绵长 ”

安徽东至洪氏字辈:“学宗先圣象贤大陈”。

安徽泾县洪氏字辈:“炜天有吉祥锡尔子孙长文学承佳贞忠先永世昌”。

浙江安吉洪氏字辈:“家庭成继尔福其昌”。

浙江瑞安洪氏字辈:“清光汝成东根”。

江西鄱阳洪氏字辈:“修德恢世显爵厚永承恩、忠孝家兴振”。

江西南昌洪氏字辈:“承先继美万世荣宗”。

四川遂宁洪氏字辈:“万国忠友启,世代必荣昌”。

四川达州洪氏字辈:“厚基肇启明”。

四川成都洪氏字辈:“成盛伦世宇文元登国希”。

贵州威宁洪氏字辈:“明,天朝圣世元文永泰瑞锡廷”。

马来西亚雪兰莪宿神潭洪氏字辈:“久客急归程风雨事驰骛黄流鸣涧壑余波或被路堆埼珠联属石径龃龉篮舆惴危登杖策阻深度行行忽平岗神潭渺东注徙旅鸠后先烟火休薄暮主人延客入丈室千卷聚醉经揭佳名巨轴舒新句我亦旧高阳糟粕尝已屡人言薄滋味舌根恐未具君但中圣贤当自知佳处”。

洪氏一支字辈:“

大房原派:“言方行卓隆大光昌文章华国簪缨永长本宗百代接续发祥荣耀显盛富贵名扬”;

二房原派:“上帝启之兴廷正国载显嘉谟允承先德”;

三房原派:“俊秀崇伦起彩凤贵铭香高朝开景运贻厚昭祖光奎璧联辉照堂中耀吉祥成就千秋业长发永攸芳”;

合族新派(大房自“行”字,二房自“国”字,三房自“凤”字起,均改“同”字):“同福临喜康忠孝永继昌兴旺人才广富贵发文章”。

洪氏一支字辈:“元亨利贞永昌世德大振家声”。

河南夏邑县洪氏部分辈分:绍先守秀章。

九、姓氏名人

根据2005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主持完成、袁义达钟蔚伦主编的《当代百家姓》里所发布的百家姓最新顺序,洪姓排名99位。百家姓排名184位。

洪姓名人还有:北宋诗人黄廷坚的妹妹嫁给洪家生第四子,长子洪朋随黄廷坚学诗法,弟弟洪刍、洪炎、洪羽的诗文都不错,被誉为“四洪”。洪普后裔、宋朝洪皓与金人谈判,被扣留10年,他的三个儿子洪适、洪遵、洪迈,都有成就,洪迈担任龙图阁学士,著有历代政治家所钟爱的《容斋随笔》宋代重臣洪咨夔、学者洪兴祖,明朝万历进士、崇祯时兵部尚书、蓟辽总督洪承畴,清朝文学家洪亮吉,戏曲家洪升,出任德国、澳大利亚、荷兰大使的洪钧,当代将军洪学智,党政要员洪虎、洪兰友、洪陆东、洪绂(音伏)曾、洪峰,等。

洪觉范,宋代新昌人。以其书而出奇,同县人邹元佐以其命而出奇,彭渊材以其音乐而出奇,人称新昌三奇。洪兴祖:南宋丹阳人。公元1090-1155年,字庆善。与孔端明、张炳、周林同时被召赴翰林院考试,名列第一,官秘书省正字。

洪适,南宋鄱阳人,公元1117~1184年,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

洪皓,南宋鄱阳人。公元1088-1155年,字光弼,,徽宗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台州宁海主簿,秀州录事参军。宋代词人。曾出使金国,被扣十五年,始终不屈,时人将其与苏武相比。初官宁海主簿,代行县令事,减赋税,抚恤贫民,深得人心,人称“洪佛子”。著有《松漠纪闻》、《鄱阳集》、《帝王通要》、《金国文具录》、《姓氏指南》等传世。

洪迈,南宋鄱阳人(1123—1202年)洪皓第三子,字景卢,号野处,与其兄洪适、洪遵并称“三洪”。

洪遵,南宋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公元(1120-1174),字景严。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与兄洪适、弟洪迈先后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赐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同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位同宰相,卒谥文安,是著名的钱币学家,对医学也有研究。

洪亮吉,清代江苏阳湖人。公元1746-1809年,字君直。进士出身,官编修。精研经史、音韵及舆地学,诗文亦佳,著作颇丰。幼丧父,靠教书养母。曾绘《机声灯影图》,怀念母亲的辛劳与教诲。

洪熙官,清朝著名武术家,籍贯广东省花县(现广州市花都区),他是少林弟子,也是洪拳的创始者。传说,洪熙官活到九十三岁,在毫无防备之下,给一名少女以凤眼拳暗算至死。除精拳脚外,复擅少林棍法。

洪秀全(1814.1.1—1864.6.1),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福源水村。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

洪宣娇,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人。洪秀全之妹,萧朝贵之妻,生卒年不详。在太平天国的创建及成长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是洪秀全和萧朝贵的得力助手。她还直接策划谋杀了东王杨秀清。她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先仕明于松山之败后降清,是明末叛臣之一,但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福建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英山霞美乡(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康熙四年(1665年)去世,享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他的墓地在北京海淀区车道沟。乾隆因洪承畴为叛明降清的人,列于贰臣甲等列入《清史·贰臣传》。洪承畴于崇祯年间,曾辑有《古今平定略》12册。后人又辑有《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及《经略纪要》24卷。

洪成南(朝文:홍성남,英文:Hong Song Nam):1929年10月2日出生于平安北道定州市。前朝鲜总理,科学技术专家。历任化学工业部长、重工业部部长。朝鲜劳动政治局候补委员、咸境南道责任书记、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洪成南2009年3月31日因患尿毒症合并心肌梗塞而逝世,享年79岁。朝鲜为洪成南举行国葬。

洪景舟:李氏朝鲜中宗时期的勋旧派权臣之一,封号南阳君

洪明甫(1969年2月12日-),出生于韩国首尔,是一名已退役的韩国足球运动员,场上司职后卫。球员时期的洪明甫是国家队的主力队员,他是韩国历史上首位连续参加4届FIFA世界杯决赛圈的球员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范-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伏-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春-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房姓氏汉字演变和家族来源过程荀卿庠整理

庞-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汤-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