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我们经历了很多,现在这一年即将离我们而去,我们将迎来新的2023年。很多人都想知道2023年会发生什么吧,根据一位未来人的预言表示,2023年或许会更糟,因为他预言2023年将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预言视频截图
在网络上有一位昵称叫做timevoyaging的TiK ToK用户,他自称是来自于2906年的未来人。他在7月18日发布的预言视频中表示,2023年将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特别是由于核武器的出现。一般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甚至可能导致世界末日的到来。虽然世界末日现在离我们可能很远,但是在以前的地球上确实曾发生过。灭绝伴随着地球的历史,动植物无时无刻不在消失。地球上曾经存在的所有生物中,约有98%现已灭绝。
从4.4亿年前的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到6500万年前灭绝恐龙的白垩纪-第三纪事件,地球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灭绝浪潮,非常多的物种被灭绝。这些灭绝事件很多的共同点都指向了——在地质短暂的时间尺度上发生严重的气候变化(不论是外在的陨石撞击导致的气候变化,或者是内部的火山大爆发等导致的)。
奥陶纪-志留纪大灭绝大约发生在4.43亿年前,消灭了大约85%的所有物种。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气温骤降和巨大冰川的形成,导致海平面急剧下降。随后是一段快速升温的时期。许多小型海洋生物灭绝了。泥盆纪大灭绝事件大约发生在3.74亿年前,杀死了世界上约四分之三的物种,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海底的海洋无脊椎动物。这是一个环境发生许多变化的时期,包括全球变暖和变冷、海平面上升和下降以及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减少。
发生在大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大灭绝是这五次大灭绝事件中规模最大、最具破坏性的事件。它消灭了超过95%的物种,包括此时已经开始进化的大多数脊椎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西伯利亚陷阱喷发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海洋中普遍存在缺氧和酸化。三叠纪大灭绝事件发生在2亿年前,消灭了地球上大约80%的物种,包括多种恐龙。这可能是由于增加了二氧化碳水平和全球温度的巨大地质活动以及海洋酸化造成的。
最后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恐龙大灭绝事件,这次的白垩纪大灭绝事件发生在大约6600 万年前,消灭了约78%的物种,包括许多非鸟类恐龙。这次的灭绝事件是由一颗小行星在现在的墨西哥撞击地球造成的,随着后续的撞击冬天的出现,导致了恐龙的大灭绝。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能导致快速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全面核战争导致的核冬天。虽然不可能精确预测核冬天对所有人类的影响,但预测最深远的影响相对简单。也就是说,核冬天将导致大多数人类和大型动物死于核饥荒,这与灭绝恐龙的大灭绝事件类似。
在全面核战争之后,城市和工业区的巨大火灾会引发风暴,将大量烟灰注入高层大气,这将在全球蔓延并迅速冷却地球。这样的烟尘负荷会导致地球气候的急剧变化,这将影响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尽管“核冬天”一词是在1980年代创造的,但这个概念与核武器一样古老。早在1947年,科幻小说作家波尔安德森就在其标志性的后世界末日故事《明日之子》中描述了全球核战争引发新冰河时代的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气候模型可以预测的越来越复杂,研究人员已经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模拟,以探索可能的核冬天会对世界各地的环境条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该研究模拟了六种核战争情景,每种情景都会在平流层产生不同程度的烟灰。五个情景模拟了不同规模的核冲突,而第六个模型模拟了全球核战争。研究中模拟的最坏情况是在一周的全球核冲突后,巨量烟灰被注入平流层的影响。虽然会有很多人直接死于核爆炸,但核武器对气候的影响将导致全球卡路里产量下降近90%。核冲突两年后,模型估计全世界将有大约50亿人死于饥荒。即使是“有限”的核战争也将对气候产生全球影响。
我们从过去也确实知道,如果有大量的烟灰进入大气,我们会看到明显的降温。比如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山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导致了全球的降温,以至于次年被称为“没有夏天的一年”,因为作物歉收导致了饥荒。还有最近发生于1991年的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它向大气中注入了约1500万吨的二氧化硫,导致全球平均气温暂时降低了0.5摄氏度。
总之如果发生了全面核战争,那么会造成很可怕的结果。不过大家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发生核战争的概率是极低的。还有就是大家对于这位未来人的预言看看即可,他发表过很多的预言视频,但是基本没有实现的。很多人看他的视频,也只是为了娱乐而已。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我是火宗君,我们下期再见。
从《这个男主有点冷》到《长公主在上》,这些让人上头的短剧摆脱了“粗糙”的标签,背后的“草台班子”也凭借人气和流量换来了真金白银。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专业影视人进入短剧行业,在可见的未来,短剧的制作水平会越来越高,商业变现的路径也会越来越通畅。
文 | 西打
编辑 | 卢枕
运营 | 月弥
“小破剧”的 春天
#长公主在上能加更吗#窜上热搜的那一刻,粉丝们的追剧热情彻底被点燃。
那是大结局前夕,不少人从快手跑到微博充当起“自来水”,逢人便安利。
男女主角的“颜”是最先被注意到的,用粉丝的话说,主演圻夏夏和锦超拥有两张“从言情小说里走出来的脸”。“又甜又虐”的剧情设定也相当“带劲”——传说中骄奢淫逸的公主一直撩侍卫,侍卫也对公主情愫暗生,但他实际上是皇帝安插在公主身边的卧底,一直在寻找她祸乱朝廷的证据。
▲ 图 / 《长公主在上》截图
对比动辄几十集、每集时长四五十分钟的电视剧,遇到拖沓的剧情常常需要2倍速快进,《长公主在上》一集只有两分钟左右,情节紧凑、爽点密集——这一刻侍卫刚刚将醉了的公主拦腰抱起,轻轻地放到床上,BGM将氛围感拉满;下一刻镜头一转,他在公主房内偷翻账本,差点儿被抓个现行。
就在最紧张刺激的时候,剧情戛然而止,悬念像钩子一样扯着观众往下看。这部2022年2月开播的短剧,时隔大半年后热度还在,正片累计在快手播放超3.7亿次。
在追剧党们看来,《长公主在上》的制作规格远远不如一般电视剧,但服化道水平和演员演技在同行衬托下并不出戏,甚至可圈可点,“请以后的古偶按这个标准卷起来”。
但作为这部剧的导演、编剧,知竹看到热搜词条后整个人都不好了。那一段时间,她被一周三更的压力追着跑,每天蜷在工作室里,剪片子、等配音、做后期,连轴转。如果第二天是更新日,她前一天晚上必然会通宵,护肝片没停过,往往是片子发完,她才能倒到身后的懒人沙发上,眯上几个小时。
▲ 知竹的工作环境。图 / 微博截图
加更就意味着本就紧张的时间进一步压缩。知竹的助理感叹,“导演都快跪了”,两位主演也特意拍了小视频向粉丝“告饶”,请他们多多体谅知竹。
事事亲力亲为,首要原因是知竹的执念,她总怕哪个地方出乱子,都要盯着看。况且,自己多干一份活,就能多省点钱,把钱花在最值的地方。为什么不做长剧?“因为长剧做不起”,她盘算完发现,短剧的成本还算可控,几十万就可以搞定,但与此同时,拍摄和制作条件都变得苛刻。
拍摄地点选在象山影视城,留给剧组拍摄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天,所有人只能日以继夜地工作,人均每天只有3小时的睡眠。知竹回忆杀青前一天,从头一天的早上拍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夜里天光没了,就叫来发电车用灯把拍摄场地围满,补拍白天的戏。当天终于拍完了,结果没想到,电费又严重超出了预算。
在省钱的大前提下,很多细节都无从纠结,“小破剧”的“破”也是名副其实。所有片场的窗帘、帐幔都是知竹自己买布料做的。如果观察够仔细,你会发现堂堂公主府的地板翘起来了,大门漏风了,连公主的床都是破的。最大的漏洞出在公主袖子上,但发现的时候知竹已经来不及补了,在拍摄现场,她喊的最多的三句话里,除了“开始”和“卡”,就是“(袖子上的)洞藏一下”。
人力成本也是应省尽省。公司一共13个人,大多被知竹抓去,台前幕后分饰几角,搭成一套“草台班子”——助理做了制片人,她也是剧里的“突厥郡主”;客服人员做了生活制片,管理道具和服装;第一集里长公主调戏的美男子,原本剧本里写的是“二十多个”,因为没钱,被砍到了只剩三个,里面还有灯光助理被迫裸露上半身的珍贵影像。
重点是主角。大成本制作的古偶,往往会请明星主演,他们自带人气,片酬却高。到了知竹这儿,想都不用想,根本没钱请。圻夏夏是知竹的好朋友,两人在东北一家洗浴中心碰头,一合计大概故事,夏夏就决定出演女主角,顺便一个电话叫来了老搭档锦超,男主也搞定了。
但也有不能凑合的地方。夏夏此前拍了不少古风短片,在圈内已经有了名气,答应出演这部剧,是因为“导演跟我们保证说,我们穷但是我们一定会美”。美感的营造是知竹不愿意妥协的部分,做造型和定妆是花时间最长的环节之一,力求把角色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观众。最终,她出色的审美和对氛围感准确的感知,也通过画面传递给了观众,评论区一水儿的好评里,都在夸“拍得真美”。
《长公主在上》的爆火,不是孤例。
上一部在快手爆火出圈的短剧是《这个男主有点冷》,一部剧的播放量甚至达到了10亿次。题材方面,不仅仅是偶像剧,现实向的《胡同儿》和《再婚》,都在2022年的短视频平台斩获了数以亿计的播放数。
追剧党们的目光,不再紧盯着传统视频平台推出的大制作长剧,篇幅更短、情节更紧凑的短剧们,成为更能带来冲击和快感的选择,更多“小破剧”迎来了春天。
爆款短剧,不止年轻人上头
对于知竹来说,拍出《长公主在上》是一个美妙的意外。
故事的开头要追溯到2021年3月,她发布的一则短视频《恶人组》,当时出镜的演员正是圻夏夏和锦超,他俩一个是美艳的女反派,另一个是顶着“年下小狼狗”人设的侍卫,短短37秒里演绎出了爱恨情仇的味道。
短片火了,有“预言家”给她出谋划策,“拍成电视剧吧,一定会火到爆的”。还有人感慨,“比小说都好看”。
在古风摄影圈里,知竹很早就以一组樱花夜景图出了名,成了备受推崇的“知竹大大”,她也很早就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但真正靠短视频挣到了钱,要等到2019年。在此之前的两三年里拍的视频,都是在“为爱发电”,“产量也低,水平也菜”。那会儿短视频行业还没有如今这么如火如荼,学习资源也很匮乏,知竹只能在网络上找一些攻略,一点一点地学习,提升速度非常慢。
▲ 知竹拍的夜樱图。图 / 受访者提供
除了摄影,知竹从中学开始就有的另一大爱好是看言情小说,看得不过瘾,她就自己动笔写。《恶人组》的文字故事在她脑海里有了寥寥几笔框架后,借助影像技术和演员表演活了起来。
机会在2021年11月找上门。快手问知竹,是否有拍摄古偶短剧的计划。就像投向平静水面的一颗石子,知竹的心思起了波澜。毫无拍剧经验的她,决定接受挑战,重新思考主角之间的身份和关系,往里填入更多的血肉,让故事更加丰满。
除了知竹这样“抱着玩票心态”的闯入者,在短剧行业活跃的,还有不少专业影视人。
陆添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影视公司十二升肖的内容负责人,同时也是一名导演。今年上半年,花了5天拍摄,做了14天后期,他拍出了在快手播放量突破3亿的作品《胡同儿》。
不同于古偶剧和霸总剧,这是一部纯现实向题材的家庭剧,讲年轻人婚前恋爱然后奋斗结婚的故事。陆添觉得,一个导演首先要让自己认可一个故事,否则没办法表达得特别好。他是北京人,三十出头刚刚结婚生女,从个人角度出发,他相信《胡同儿》能成,“会有人爱看这种家长里短”。
▲ 图 /《胡同儿》拍摄现场
做短剧,陆添也是半路出家。十年前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他就投身影视行业,一直在一线做制作,此前在另一家影视公司做长片。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剧本创作只占整个剧集生产过程的30%,但这是最重要的30%,“可能你死磕三年都没做出来”。
短剧也是如此,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个好的剧本,非常考验人。但短剧导演拥有改变剧本命运的“神力”,在节奏非常紧张的拍摄阶段,可以抓住服装、化妆、道具、美术、摄影等等环节,对剧本再次加工,按自己想要的效果来导,“更年轻、更有活力,也让作品更加完整”。
转折发生在2020年,陆添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的变化。他所在的影视公司,不少内容创作者在搞策划,然后拿着不同的项目去找各家视频平台谈合作,但都鲜有落地。久而久之,他觉得这就是资源浪费。
也正是同一年,快手发布“星芒计划”,鼓励创作者在平台上发布两分钟以内、30集左右的剧情短剧。陆添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把注意力从长剧转到了短剧创作。他和快手的第一次合作是短剧《毛小旭的触电人生》,平台方给陆添的感觉是很尊重内容,“会跟你去一起去聊剧本,探讨它的走向,没有那种说就要什么东西(你们就得给我什么),否则你们很不专业”。
2022年7月上线的《胡同儿》成为了时代短剧的一个标杆,这部剧在快手上线,除了3亿+播放量外,话题总播放量超4亿,短剧播出期间,主演北京小伙羽铮的账号涨了超过130万新粉丝。
回头复盘这部剧的成功,邀请羽铮出演《胡同儿》男主角,并用他的账号来播剧,是陆添走的关键一步棋。
他分析了不少快手账号的粉丝构成,“受众人群年龄在12岁到18岁的账户,内容偏向喜欢霸道总裁、青春类的题材。如果一个账号的受众人群是40岁到50岁,我们会做一个偏向于家庭的内容”。羽铮的账号,在快手坐拥1300多万的粉丝,其中大部分人年龄在三四十岁,因此,区别于“得年轻人得天下”的思路,陆添大胆地将剧集的目标观众群设定在30到50岁的用户。
在这个基础上,《胡同儿》就是为羽铮量身定制的一部短剧。他在短视频里的人设,是一个经常和女友吵架的正能量男性,语言嚣张但行为正直。于是,剧里设置了家长催婚、女性初入职场必须签“不孕承诺书”,以及婚后如何恰当处理异性关系等多个紧贴社会热点话题的戏剧冲突矛盾。
陆添的一个观点是,快手粉丝数突破1000万的达人,比起一般的演员“更加了解互联网,也更加了解他们的粉丝”,有这样的基础,短剧打中了粉丝的点,就很容易走红。
如何争夺更多的用户,是摆在所有剧集创作人面前的难题。很多长剧的目标可能是破圈,但有些人却认为,短剧“只要服务好你的目标用户就非常牛了”。
说这句话的人叫汤明明,是冬漫社的创始人。这家做漫画出身的公司,入局短剧行业不过短短两年,已经捧出了好几部爆款:《成凤》《再婚》《女人的复仇》《错嫁新娘》《致命主妇》《女人的重生》《单亲妈妈奋斗记》……平均播放量超4亿。
和其他公司不同的是,冬漫社的目标用户画像非常清晰:30岁以上,最好是结婚、有娃的成熟女性。冬漫社的编剧们就是这么一群女性,她们能体会已婚女性在职场、在家庭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写出来的故事也好看、接地气,“因为她们正在经历并观察着这一切”。
有人做就有人看,这些播放量破亿的短剧告诉我们,进入2022年,短剧也早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
拍短剧,赚钱吗?
截至目前,陆添所在的十二升肖,已签下了“杨伊墨”“李梦然”等多个网红艺人,个个都是百万粉丝的大号。
其中,李梦然因出演《这个男主有点冷》的霸道总裁薄司晏走红,但陆添觉得他还有更多可能。此前接受采访时,陆添透露,正在为李梦然策划一部新的短剧,他要演一位出道多年一朝塌房的大明星,这和霸总有反差,但本质上还是给他的女粉丝们拍的一个故事。
陆添自己更想拍的,是一部名叫《稻城风云》的东北兄弟故事,他的姥爷和姥姥生活在黑龙江五常市,一个盛产五常大米的地方,妈妈也在那儿长大。血液里一半的东北基因,呼唤着他去完成这个创作。
扎根在好的、合适的土壤,创作的种子才能发芽、壮大。换句话说,商业模式能不能闭环,创作者们能不能持续获得丰厚的变现回报,是横亘在行业里的难题。
对于创作方来说,陆添的经验是,通常一部短剧上线后, 第二个月就可以看到分账,按时打款,相较一两年才能回流的长剧而言,周期缩短不少。
而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天然具备商业化能力,也是绝佳的转化渠道。据陆添介绍,片方可以协商深度合作模式,比如在剧播的当天进行直播,实现点击量转化。或者公司直接签约达人,在微短剧转化为达人流量后,打通后端直播带货、广告营销,继而实现多渠道商业变现。
这一点,和李梦然搭档出演《这个男主有点冷》女主的一只璐,深有体会。
剧还没播的时候,她就是快手达人,很早就尝试过带货。但苦于没找到合适的经营方法,加上一开始没有团队,一只璐直播间的业绩并不好,单场GMV徘徊在几万元左右。
等到《男主》剧爆了,新粉丝迫切地想要认识她,直播带货的思路也打开了,GMV很快突破百万;等后来《如花如荼》《前方高能》播出时,GMV更是攀上单场千万的高峰。
很多网红带货可能就止步于此,但一只璐走得更远。她创办了自己的服装品牌A DEER。这条路不好走。观众可能会出于任何一种原因看短剧,但这和在直播间购买商品是两回事。
一只璐的经验是,最开始是“货带人”,主播选品的把关非常重要,“如果你的货不好,或者优惠机制不够好,(说明)你没有用心去做功课”,很难让人心服口服、进来就直接下单。慢慢地,品控和机制都做得越来越好,主播才能将路人粉逐渐转化为核心粉丝,变成“人带货”,出于对主播的信任,“只要是你这个人卖的,无论卖什么我都会买”。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一只璐发现自己不仅要在剧里打造“大女主”人设,还得经营好自己与粉丝之间的信任关系,让他们看到自己在带货这方面的真诚和努力,“不然别人看到(短剧)内容好精彩,一进来发现你介绍东西我根本听不懂,就很下头”。
不久前的一次演讲中,一只璐重新向外界介绍了自己。
“相信大部分人对我的印象,应该还停留在《这个男主有点冷》中的曲嫣或者《万渣朝凰》的苏绿夏。”她话锋一转,“我希望在今天这场演讲之后,大家记住的是李璐璐,是A DEER。
▲ 演讲中的一只璐。图 / 受访者提供
从短剧中来,到粉丝中去,创作者们逐渐走通了这条路,不再只是“为爱发电”,所得回报投入到创作中,短剧也会越来越精良,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个行业也会逐渐告别野蛮生长,迎来增长迅速、发展有序的“黄金时代”。
是的,“短剧的黄金时代”,这也是2022年第三届金剧奖的大会主题。
12月11日,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协会网生内容创新委员会指导、快手短剧主办、淘特App冠名的这场行业大会,也诚邀喜爱短剧的每一位观众、用户和从业者,共同见证这一年优质短剧和创作者们的荣耀时刻。
本次金剧奖将分为星芒短剧奖项和达人类奖项两大类,划分星芒短剧、剧星、商业、团队4个赛道,从人、剧、机构、品牌等多个维度共设置17个奖项,以奖励本年度在短剧领域中有着优异表现的短剧、短剧创作者和短剧相关机构。上文中提到的知竹、陆添、汤明明、一只璐等行业嘉宾也都会来到现场,共同探讨短剧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好内容自己会说话。”12月11日下午4点,记得来快手搜索金剧奖,收获这一年的上头回忆和感动瞬间。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
说起预言,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那些预言家的方法是什么?相信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预言的方式无非是易经八卦、占星术或者灵通,就比如印度神童阿南德,他所用的方法就是占星术。
不过这些还不是最神秘的预言方式,要说最神秘的应当属“未来人”的预测,所谓的未来人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他们自称是从未来穿越过来人,来改变一些东西。
就比如这位自称来自2065的未来人,据他所说:2023年将是充满了灾难的一年,会发生很多不好的事情,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呢?他的预言又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这第一: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预言不仅他预测过,2906年的未来人也曾经提到过,据他们所说,今年各种冲突将会加剧,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因此而起,不仅如此!这到最后会演变成非常规武器的战争,也就是核战争。
这一点相信大家也有所感受,毕竟大小熊之间冲突越来越紧张,趋势不容乐观,甚至对此!美国的前总统特朗普还曾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将世界带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
不仅是特朗普,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也发表过类似的言论,他表示:现在全球局势都很紧张,全球都在疯狂的储备以及武器,还有联合国秘书长,在2022年核不扩散条约签署国会议也有过类似的讲话,他称:人类与核毁灭的距离只差一次误判、一个误解”。
由此可见现在不稳定因素太多了!这也让一些人产生了担忧,毕竟如果真的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核战争,那影响的可不是一两个国家,对于全球人类都有影响。
而对于是否会发生第三次大战,无论是专家还是一些学者,都认为可能性不大,因为现在不像原来,现在人们的武器威力太大了,特别是核武器,它爆炸后所产生的核辐射,可是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像是疲劳、头昏、失眠、白血病,呕吐、癌症、畸变等等!十分的可怕。
甚至它还会改变地球的气候,遮挡住阳光,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核冬天,到时候无论是对于生态环境,还是农作物,都有着毁灭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这才极力克制不爆发大规模冲突。
第二:极端气候,按照他所说,今年全球气候都会变的异常,各种极端天气会加剧,这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极端气候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这会导致一些地区爆发饥荒。
而对此一些专家也有过预测,按照他们所说,2023年全球变暖仍在加速演进,这会对气候系统受到影响,使其变得更加不稳定,总体而言,今年的年景偏差,自然灾难十分的频繁,这也必定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在加之全球两大粮食大国的局势,这也让全球的粮价都在上涨,这对于一些落后、贫穷的国家来说,是不容忽视的。
最后就是人工智能,对于这一点他表示,今年是人工智能的元年,自动化和工业革命将会由此展开,人工智能将会融入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以上就是2065未来人对2023年的预测,那么这些预测真的可信吗?这个没有人知道,但是不妨我们分析一下。我们先从穿越本身来讲,这个本就无法证实他是否是真的,而根据以往的一些未来人案例,那些全部都是人们编造出来的,再者就是2065未来人所作出的这些预言,不仅这些,在原来还有很多,而那些预测成功的并不多,就算有成功的,也是十分广泛的预测,而那些事情几乎每年都会发生。
所以对于这些预言大家看看就好,不必当真。好了!那今天我们就到这里了,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支持一下,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喜欢的内容,也可以给我留言,如果合适我会整理发表出来,让我们下一期再见。
如今中国的变换日新月异,甚至可以移步换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当你开始关注变化的本质,而不是变换的结果。你就会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那股规律波。
1、中国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城市格局。“北上广深”正在变成“北上深杭”。传统贸易的衰落将广州拉下马,跨境电商的兴起将杭州扶上位。
2、中国今后将无工可打。打工的本质是定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不承担结果。随着雇佣时代的结束,你必须主动思考和去解决问题,并竭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否则你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中国人的工作方式正在从“谋生”到“创造”升级。
3、中国今后将无生意可做。传统社会之所以有生意可做,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使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始终是错位的,这就需要商人的商业行为去对接他们,并从中谋利。而互联网搭建起的商业基础会越来越完善。
4、中国99%的公司和集体都将消失,各种垂直的平台将诞生。大量自由职业兴起。中国社会的组织结构从公司+员工,变成平台+个人。
5、中国将越来越细分:行业将越来越垂直、协作越来越完善。因此传统的木桶原理不再成立,以前我们总在弥补自己短板,因为你的短板限制了你的综合水平,是今后我们将不断延展自己长处,因为你的长处决定了你的水平。
6、中国未来只有三种角色,自下而上依次是:价值提供者——价值整合者——价值放大者。价值提供者是依靠个体劳动创造直接财富,比如:司机、医生、律师等等,影响力大了可以靠名声创富,比如明星、作家、大导演、名主持等等。
价值整合者是依靠配置社会资源间接创造财富,主要指的是企业家和各种组织的领导者,他们促进社会资源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动。价值放大者是依靠平台或财富的力量去撬动企业和项目的成长,他们往往是大平台的拥有者,比如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巴菲特、孙正义等等,他们促使社会财富呈爆发式增长。三个阶层不是固化的,而是可以流动的。
7、未来的财富形式一定是估值或市值,趋于虚拟和抽象,只是一个数字。中国人的财富形式先后经历了:粮票(花钱的权力)——存款(现金数字)——房产(固定资产)——估值(虚拟财富)四个阶段。
8、对于未来每个人来说,有一个东西会变的很重要,那就是信用。行为——信用——能力——人格——财富。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你的行为推导出了你的信用值,然后以信用度是支点,能力为杠杆,人格为动力,联合撬动的力量范围,就是你所掌控世界的大小。
9、传统社会的总财富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人们依托固定公司,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重复固定的劳动,属于被动式劳动。
10、未来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即可以独立完成某项任务,也可以依靠协作和组织去执行系统性工程,所以社会既不缺乏细枝末节的耕耘者,也不缺少具备执行浩瀚工程的组织和团队。
11、未来如何拥有自己的产品?逻辑应该是这样的:创意——表达——展示——订单——生产——客户。当你有一个想法时,你可以先表达出来,然后在平台上进行展示(这样的平台会越来越多),然后吸引喜欢的人去下单,拿到订单后可以找工厂生产(不用担心量太少,今后的生产一定会精细化和定制化),然后再送到消费者手里。
12、中国产业链的流向正在逆袭。以前是先生产再消费: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未来一定是先消费再生产:消费者——设计者——生产者。因此,传统经销商这个群体将消失,而能够根据消费者想法而转化成产品的设计师将大量出现。
13、中国未来产业分为三种:一维的传统产业——二维的互联网产业——三维的智能科技产业。一维世界正在推倒重建,二维世界被划分完毕(BAT掌控),三维世界正在形成,高维挑战低维总有优势。所以网店可以冲散实体店,而微信的对手一定在智能领域诞生。因此,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14、中国经济结构进化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共享经济——经济。从“按计划生产、按计划消费”,到“按市场生产,按利润分配”,再到“按消费生产,按价值分配”,未来中国一定会“按需求生产,按需求分配”,满足人的一切需求。
15、中国当下的企业分为三个等级:三等企业做服务——二等企业做产品——一等企业做平台。今后企业的出路唯有升级成平台,平台化的本质就是给创造者提供创造价值的机会!
16、中国互联网的进化: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PC互联网解决了信息对称,移动互联网解决了效率对接,未来的物联网需要解决万物互联:数据自由共享、价值按需分配。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搭建一个底层建筑,使上面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目标。无论是找客户、找恋人还是找伙伴。
17、中国电子商务的进化:B2B——B2C——C2C——C2B——C2F,从商家对商家、到商家对个人、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商家、最终是个人对工厂。未来每一件产品,在生产之前就知道它的顾客是谁,个性化时代到来,乃至跨国生产和定制。
18、中国商业角逐的核心先后经历了:地段——流量——粉丝三个阶段,房地产经营的就是地段,传统互联网经营的就是流量,自媒体经营的是粉丝。而未来是“影响力”和“号召力”之争,“核心粉丝”的瞬间联动是未来商业的“引力波”。
19、中国今后的私有财产会更加神圣。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围绕利益展开,而且目标简单而明确。汇聚大家之私,即成社会之公,此乃民富国强。
20、中国的社会结构将越来越精密细致。以前每一个“需求”和“供给”都是由企业完成,今后都是由个人完成,可以做一个这样的比喻:如果经济是一场血液循环,那么今后它的毛细血管会更加丰富,输送和供氧能量会更加强大。
21、中国社会的传统关系网被不断撕裂,以价值分配为关系、新的链接正在形成,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进行价值传输。新的社会架构讲究的是“规则”而不是“关系”。而你所处的地位和层级,是由你所带来的价值决定的。
22、中国人正在由外求变成内求。外求即就求关系、求渠道、求资源、求人脉,求机会,内求即坦诚面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面,激发起兴趣、热情、希望、理想,当你做好你自己,外界的东西就会被你吸引过来,这就是所谓的求人不如求己。
23、依靠利益关联进行互相制衡,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与外界有无数个连接点,依靠这些连接点,每个人的处境都将直接绑定自己的行为,贪婪、懒惰、无知作为人性的负面,都将被自然克制。
24、中国商业未来十年内的主题都将离不开“跨界互联”,以互联网+为基础,不同行业之间互相渗透、兼并、联合,从而构成了商业新的上层建筑。不同业态将互相制衡,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而形成新的商业生态系统。
25、中国未来社会的完善,离不开一批有“匠心”的人:也就是那些脚踏实地的人。比如工匠、程序员、设计师、编剧、作家、艺术家等等,因为互联网已经把社会的框架搭建完成,剩下的就是灵魂填充!所以即便是普通的工作岗位,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将获得提升,将获得尊重。
26、中国精神文明的红利期正在到来。传统的物质文明进展步伐已经开始放慢,因为工业化已经将社会各项硬性设施布局完善,物质的野蛮增长期已经过去,而互联网又已经把所有的链接搭建完毕,柔性内容开始凶猛增长,新文化行业是一个增长点。
27、中国人找回信仰的逻辑是这样的:新规则——新秩序——新精神——信仰。具体来说就是:中国正在建立一套完善而合理的社会秩序,让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各取所需。
28、中国媒体的进化论: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信息流。媒体正在由集中走向发散,由统一走向制衡。
29、中国广告业态的进化论:媒介为王——技术为王——内容为王——产品为王。传统广告总是依靠媒介的力量去影响人,比如央视的招投标。后来的互联网广告开始依靠技术实现精准投放,比如按区域、按收入、按时段投放。再后来社交媒体的崛起使好的广告能自发传播,而未来最好的广告一定产品本身,最好的产品也一定具备广告效应。
30、中国未来将出现一个伟大的“超级互联网公司”,通过高效协作和行业细分,来优化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包括各种大大小小的、边边角角的零部件,不浪费一个螺丝、不放弃一个灵魂,将整个社会带入价值创造和吸收的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