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水学的一部著作《舆地记牲》中有记载:“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永乐康。”由此可见,石敢当在风水学中,有压制邪气,化解煞气的功能。
石敢当的起源出处,那是相当的多,各种传说,各种版本,眼花缭乱,桃子我也不敢说哪一个是正确的,哪一个是错误的。
桃子只说说石敢当的作用,和摆放位置吧。
一般情况下是在建屋时,在墙壁上雕刻“泰山石敢当”几个字,形成一个浮雕的小牌牌,不过如今的城市里,这样做,有点不现实。
桃子问过一位台湾的风水师傅,他说,泰山石敢当可以挂于门上,置于窗台上,可化解煞气。如果有比较小型的那种,放在汽车里,可以化解道路上的煞气。
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原来叫“石敢当”。石敢当三字,以为可以禁压不祥。人们都因这种图腾式物件,镇压天灾人祸、山精鬼怪”。
旧中国营建新屋,每每在对着大路小巷口的墙脚处,多嵌立有一块大小不等的石碑。石碑正面都刻有一样的五个字:泰山石敢当。这种风俗习惯几乎遍及天南海北,在半个世纪前中小城镇建筑的街巷房屋还能见到。
欢迎关注、收藏、转发
◎古时候有很多禁忌和崇拜,“泰山石敢当”就是其中之一: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三尺三寸高),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可镇压一切不祥之邪,在民间甚为流行。
欢迎关注、收藏、转发
◎一些人认为泰山为天下浩然正气之所在,所以古时候帝王将相多喜欢在泰山祭拜。而十字路口,三叉路这些地方是很容易出现煞气的,被某些人奉为鬼道,即人鬼都走的路,所以一些盖在十字路和三叉路附近的房子为了驱邪挡煞 ,在正对十字路三叉路的门口放上泰山石敢当,以压制恶煞厉鬼。
◎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时,就听老辈人说泰山石敢当,乃指此处墙基坚固,就是泰山也能抵御;也有人说,此处有若泰山,什么巨石都能挡得住,更有比喻房主为财大气粗,连巍巍的几千丈高的泰山也能作押典当。
欢迎关注、收藏、转发
泰山石敢当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摆放在不同的位置,可以称他为最随和,最任劳任怨的一尊家神,他不需要像其他神像一样上香上供,却会始终如一的给家人化解不利的因素,让我们安居乐业。具体安放的情况分为以下三类:
⒈如果房屋有缺角可以按照下面的图示位置摆放,让泰山石敢当带字的一面面向缺角的方向即可。
⒉如果用泰山石敢当来镇宅,可以把泰山石敢当摆放于客厅、书房或者卧室,一般首选客厅。
⒊如果用泰山石敢当来挡煞,可以摆放于面向煞气的方向。
玄易文化:一个专注于原创的创作者,欢迎关注、收藏、转发!
墙上的石敢当
在旧俗中,为了辟邪保平安,在家门口或者交通要冲立一块石碑作为镇宅之宝,刻上“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等字,这一习俗就是“石敢当”。2006年,泰山石敢当习俗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它体现了千百年来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体现了底层百姓的精神追求与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一、石敢当与灵石信仰石敢当源自灵石信仰。灵石信仰是一种很原始且很悠久的信仰习俗,自然界中,属金石最硬,在那个人们无法判定石头属性的时代,石头的坚硬使他们觉得石头拥有巨大的神力。与其他自然崇拜物一样,灵石承载着古人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后汉书》中说“辅翼汉室,心如金石”,金石还被视为坚贞的代表。
中国自古就流传着许多与灵石信仰相关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所用的就是五彩石,尽管有关五彩石的描述不一,但都不离石头这一本体。《淮南子》当中记载大禹的母亲吞食石头生下了大禹,说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石头具有灵性,能够孕育万物。同样的,大禹的儿子启的出生也与石头有关,大禹在轩辕山治水时,与妻子涂山氏约定听到鼓声就来给他送饭,妻子听到飞落的石头砸到鼓上就来给大禹送饭,不巧碰到化身为熊的大禹,涂山氏害怕地跑到嵩山上化身为石,大禹追至大石旁,石破而其子“启”生。这个神话故事,除了表现石头生人,也说明人与石头是可以互换身份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从石头缝里降生的人物设定,也可以追溯到这里。
石猴孙悟空
二、石敢当习俗的萌芽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石敢当应该是在汉代,西汉史游编撰的《急就篇》属于当时的启蒙课本,在书中介绍姓氏的部分就提到“师猛虎,石敢当”。这里的“师”与“石”都是指姓氏,颜师古给《急就篇》做注解时,就列举了一些熟悉的石姓人名,对“敢当”二字注解,他认为这是“所当无敌”的意思。
石敢当影视剧形象
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石敢当实物,是宋代庆历年间在莆田县出土的唐代石敢当。这块石碑与我们今天树立的石敢当有所不同,它是埋在地下的。碑上36个文字传达的意思除了镇邪,还包含祈求安康。“石敢当”三字被放在碑的上方中间位置,说明它有了相对独立的意义。尤其这块石敢当所树立的位置,推测是在路边或者路口,这与避煞的意义完全吻合。
汉代关于石敢当的记载太过简略,我们很难断定那个年代是否真的有石敢当信仰的存在,而莆田出土的石敢当石碑则为我们探寻石敢当信仰的源起提供了可贵的证据。
三、石敢当习俗的人格化五代之后,石敢当习俗渐渐出现了人格化趋势,主要表现就是出现了“石大夫”说和“石将军”说。
在北方,医者又称为“大夫”,所以石敢当变成人格化的能为人消除疾病的神医“石大夫”。明代泰山周边地区,多在村口道路立上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碑,并且说到了晚上,“石大夫”还能到各家各户去看病。当时南方也有泰山石敢当的说法,但并没有治病救人的功效。
清代蒲松龄在撰写《聊斋志异》时提到一个情节:山东地区有一很孝顺的人叫韩方,父母的病医治不好,他就跑到石大夫庙哭祷。故事结局如何我们不必细究,从韩方求助于石大夫庙可见,在清代石大夫信仰在当地是很普遍的。时至今日,石大夫信仰在山东一些地区依然在延续,石大夫庙中香火依旧很旺。
石敢当的另一人格化形象是“石将军”,这是将五代时期的勇士石敢和镇邪的石敢当灵石融合发展的结果。因石敢救晋高祖有功,《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对他进行了描写。在明代杨信民笔下,石敢变成了石敢当,他是一个遇难成祥、御辱防危的人,这与后来的石敢当灵石的功效很接近。如今在泰山地区,仍然有供奉石将军的神像的现象。
石敢当
四、石敢当与泰山石敢当石敢当的信仰虽然来自原始的灵石崇拜,但真正使它名声大噪还是源于它与泰山崇拜的结合。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泰山安则天下安”的说法,在对灵石信仰的同时,人们也更强调对泰山的崇拜,泰山崇拜传达了人们对国泰民安的一种美好希冀。中国古代素有祭山封禅大典,祭祀五岳被视作天子之礼。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尤其经过秦始皇几次封禅刻石,后又有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先后来到泰山举行封禅之礼,泰山已经被神灵化与人格化,所受的信奉与崇拜更是与日俱增。它已经不单单是一座物理概念的山,其中包含的政治意义更是上升到国家层面,对泰山的崇拜象征着对政治权力的诉求。
泰山
明清之际,“泰山石敢当”的说法开始流传开来,这标志着石敢当信仰进入鼎盛时期。但是从现有实物来看,泰山石敢当的说法在金代就已经出现。叶涛先生通过在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获得的两张石敢当拓片的照片推测,至少在元代元祐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泰山石敢当的说法。
镇宅石敢当
至于为什么要在石敢当前面冠上“泰山”的头衔,恐怕还得追溯到宋代。泰山信仰分为官方政府主导与民间自发两方面,历来王朝更替或者遇到灾异情况,都要到泰山进行封禅大典、为民祈福。宋真宗在位时期举行过封禅泰山大典,他封泰山女神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从此以后,历代帝王在国家制度层面对泰山的封禅就戛然而止,泰山作为一座政治意义的山的地位不断削弱。与此同时,民间掀起了一股泰山崇拜热潮,民众对东岳大帝、碧霞元君的祭祀崇拜愈发普及,民间泰山香社非常活跃。
宋真宗剧照
正是由于民间对泰山信仰的普及,加之石敢当信仰与泰山多少存在一定的联系,这就促使石敢当向泰山石敢当的转化。镇邪保平安功能的石敢当习俗,借助主生死的泰山的名气,名气更加壮大。
文史君说石敢当习俗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才演化成今天的样貌,从远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开始,随着泰山信仰的普及,石敢当习俗借助主生死的泰山,流传更加广泛,甚至在前面冠上了“泰山”字样。泰山石敢当信仰,包含了人们辟邪求平安的美好愿望,作为一种多源合流的信仰习俗,在民间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叶涛:《泰山石敢当》,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叶涛:《泰山石敢当研究考》,《民俗研究》2006年第4期。
叶涛:《关于泰山石敢当研究的几个问题》,《民俗研究》2017年第6期。
逯慧、张荣良:《泰山石敢当传说解读》,《泰山学院学报》2011年3月。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