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的它和佗,汉碑的他)
“你我他”,这是现在最常用的人称代词。
但在古人那里,比如“他”,最早的本字是“它”,指的是“蛇”。
《说文》:“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蛇),故相问无它(蛇)乎。”
“蛇”,是“它”的另一种写法。许慎《说文》亦收录了“蛇”,说:“它或从虫”。“它”字这两种写法,原本皆属先秦古音第十七部,后来,“蛇”“它”二字才演化为异音异义。
段玉裁《注》:“(上古)相问无他,犹后人之(相问)不恙无恙也。”这是说,“无它乎”,就类于后人所问的“别来不恙”或“别来无恙”。
段氏又说:“语言转移,则以无别故当之。而其字,或假‘佗’为之,又俗作‘他’。经典多做‘它’,犹言‘彼也’。”
这段话是讲,由于语言的发展,“无它乎”后来有了没有“别的”“另外”“其他”这个含义。
他说,古人曾假借“佗”为“它”。其实,“佗”是“它”的衍生字,“它”为本字。“佗”的主要含义为“负”,也就是“驼”,这个含义,亦是从“它”中分化出来的。
大约东汉后期,从“佗”字俗写才出现了“他”字。
而在古代典籍里,大多以“它”表示“别的”“另外”之含义。
《诗经·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周易·比卦》:“终来有它,吉。”
《礼记·檀弓》:“或敢有它志以辱君意。”
到了汉代,人们开始用“佗”代替“它”。
扬雄《法言》:“适尧、舜、文王为正道,非尧、舜、文王为佗道,君子正而不佗。”
东汉末,出现了“他”字。
郑玄所“笺”的《毛诗》中,即将《小雅·小旻》的诗句写为“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将《王风·葛藟》的诗句写为“谓他人父,亦莫我顾”了。
而“他”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很可能是唐代之后的事情。
唐张文成《游仙窟》诗:“自隐多姿则,欺他独自眠。”
明末张自烈所撰《正字通》曰:“方言呼人曰他,读若‘塔’,平声。”
可知,直到那个时候,“他”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仍不普遍。
而明太祖洪武八年编成的《洪武正韵》仍然还只是说: “他,汤河切。并音拖。与佗、它通。彼之称也,此之别也。”那个时候,“他”还仅是“别的”“另外”“其他”之含义。
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书写中,总有一些字的使用频率特别高,我们前面的文章中说过使用频率最高的五个字,分别是:的、了、是、我、一,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字,也会经常用到,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继续来看看高频字。
"在",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横短撇长,,左竖略靠左,右边的"土"要稍微靠右,已达到左右均衡的效果。
"人",这个字相对简单,初学者可以用这个字练习练习撇和捺,在书写的时候,第一个要观察撇捺的交点位置,基本在上1/3处,撇捺之间的交点大概90度,撇捺要舒展。
"中",中国的中,上面的"口"是一个很扁的口,左竖和右折要短要内收。最后一个悬针竖,上短下长。
"有",这是一个横长撇长的字,在书写时,注意第一横稍长,斜撇从横中间穿过,下面的"月",左竖略靠左,整个字左右均衡。里面的两个短横靠左不靠右,稍靠上,并且要保证各个横之间要等距均衡。
"和",第一个平撇要短一点,下面横左长右短,撇向左略舒展,点不要太大,整个"禾"的右边要对齐,以防止和右半部分笔画冲突。右半部分的"口"稍微靠上,略小。
"这",这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走之旁并不是很好写。先说里面的"文",点横分离,点横分离,点撇对正,点叉对正,最后的捺要变成长点。。再说走之旁,整体上看,走之旁要略小,左低右高,横要短,最后平捺的起笔靠左,最好有能一波三折的姿态,平捺要写长。
"到",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左短右长,所以,在书写的时候,左半部分的几个横一定更要紧凑,并且保证横横之间的等距,右边要基本对齐,有半部分,第一竖短,竖钩写高写长,出钩不要太大。
"时",这同样是一个左右结构,左短右长的字,左边的"日"要瘦,但不要太长,右边,横的位置要注意,穿插在左边第一横和第二横之间,"寸"的横,左长又短,竖钩上短下长,出钩的方向,指向横的左边,最后一点,靠近"寸"的左上角位置。
以上就是几个我们非常常用的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然,练字并不是一个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事情,需要不懈的坚持,最好能有人指导练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收藏,持续关注,后期还会推出更多优质内容。
最后,祝大家书艺进步,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