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3年04月01日 星期六 农历:癸卯年【兔年】闰二月十 一 节气:春分第12天 (距下一个节气“清明”,还04天)第13周
#在头条看见彼此#
#头条创作挑战赛#
#情感点评大赏#
#简简单单做好自己#
爱生活,爱自己,简简单单做好自己
早上好!幸福没有标准答案,喜欢的就争取,得到的就珍惜,失去了就忘记。记忆里,多收藏别人的好;生活中多温暖自己的心;工作中,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三月再见,四月加油!
2023年马上就要到了,按照农村老人的话来说,2023年是60年难得一遇的黑兔年,是双春闰二月,农村的俗话说“黑兔来送财,黄牛起不来”,“黑兔来送财肯定是好事,但是下一句黄牛起不来,到底好不好呢?
一、2023年为什么是黑兔年?大家都知道,兔年是按照中国传统历法(干支历)来确定的,兔对应着12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中的卯,所以我们就叫卯兔年,每十二年一个轮回,通过先用公元年号减3,除以12余数是4的年份都是兔年,通过计算以后,1963年是癸卯兔年,到了2023年也是癸卯兔年,下一个就是2083年,可以说是60年一遇。
农村还把支历法中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联系在一起,通过推算以后就知道,就是壬癸为水,壬为阳水,癸为,并且是五行中木代表青色,火代表红色,土代表黄色,金代表白色,水代表黑色,所以亦对应以后,2023年就黑兔年。
二、黑兔来送财?农村还有一句老话叫做“山管人丁水管财”,从字面的意思就是山是管人丁兴旺,那水管财就是给人们送财来,2023年就是水,兔年是属于水的,所以人们认为2023年就是会送来财运。按照农村人的说法,不是送来金银财宝,而是说2023年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民的生活富裕安康,在这样的年份里,就是给人们送来财运,送来财神,肯定会是一个好年景,这也包括了人们对2023年的一个期望,这个期望是好的,相信期望能够实现。但是下一句黄牛起不来,这句要怎么理解呢?
三、黄牛起不来?其实这是和明年的两个立春相互联系在一起,按照农村的俗语来说,“一年两个春,带毛的贵如金“,“两春夹一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从这些农村俗语来看,都是说明也是两个立春,是双春年,在双春年里面,带毛的动物都很金贵,而且是10个牛栏9个空,这是说明天气很寒冷。
天气寒冷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冷到连黄牛都起不来了,因为天气太寒冷,黄牛的冷得不想起来,对于这冰天雪地的寒冷天气,对于动物来说,的确有些难以过冬。
但是对于农作物来说,冰天雪地的天气对农作物是很有利的,农村俗语“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是大家都很非常熟悉的,为什么寒冷的天气农作物会长得好呢?因为寒冷的天气,能减少细菌和病虫害,因为细菌和病虫害在寒冷的冬天都被冻死了。
而且到春天到来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积雪融化,雪水能够滋养土地,能够缓解旱情,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冬天很寒冷,春天气温升高以后,就不会发生倒春寒的天气,是很适合农作物生长的。
还有农村俗语“双春麦当柴”,就是走在双春年,麦苗生长旺盛,茎杆粗壮,产量高,在小麦收获以后,麦杆能够当做柴来烧,就是这会是一个丰收年。
当然我们国家疆域辽阔,各地的气候有差异,可能这些农村俗语在一个地方适用,在另一个地方不一定能够适用,所以这些农村样俗语仅做个参考,随着气候的变化以及农业技术的提高,现在这些农村俗语,不一定还能够指导农业生产,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你认为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你知道兔年哪个月份生人最好命吗?2023年是兔年,有句老话叫“兔子不生冬八月”,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冬八月”指的是什么?
首先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兔子不孔乙己生冬八月”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兔年生人不要生在冬月到八月之间,另一个意思是兔年生人不要生在冬季的八月。无论是哪种意思,很多人觉得似乎都是不准确的。
首先看第一种意思,冬月是农历的十一月,十一月到八月并不是一个自然年,也不是同一个属相。而第二种意思更没依据了,八月怎么能是冬季呢?难道这是一句错误的俗语吗?
其实不是,这个“冬八月”是一种泛指,指的是天气转凉之后的时节。因为兔子这种动物以青草为食,天气转凉之后,意味着秋冬季节要来了,万物枯萎,兔子的食物自然就变少了。而且秋冬季节的兔子也没那么精神,相对来说比较懒散。
古人非常迷信,认为人的性格和命运与出生的年月有关系,好年份好月份出生的人命格也好,能有大成就。不好的年份和月份出生的人必然生活不顺,难有作为。
所以按照这种想法,古人自然就认为兔年秋冬季节出生的人处境艰难,所以就有了“兔子不生冬八月”这句俗语了。
但是从天干地支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就能说的通了。天干地支是古代的一种历法,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两者按照固定的顺序组合,共同组成了六十种组合,也就是说,天干地支历法是六十年一轮回。
这就造成了和我们现在所用历法的错位,按照这个顺序去推算的话,明年的八月正好是辛酉月,而明年是癸卯兔年,在地支里,酉和卯是始终相对的,两者算是相克,容易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老话才会说“兔年不生冬八月”。
那什么月份好呢?
这个还是要看当年的天干地支和历法的搭配组合,每年都不一样,总的来说的话,兔年的立夏、芒种、小暑和白露这几个时节的月份比较好。
其实命理这个事情信则有不信则无,虽然有一定的决定因素,但命运毕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命由我不由天”嘛。
你相信命运由生辰八字注定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说说你的看法。传承传统文化,分享国学智慧,我们下一期再见。#历史开讲#
本人在实证曹雪芹(一):曹雪芹实有其人,他有三个好哥们可以作证中,提到敦诚、敦敏、张宜泉三人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姓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认为这个曹雪芹可能就是《红楼梦》第一回中那个在“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红楼梦》小说的“曹雪芹”。
有朋友留言,你得证明“此雪芹”即为“彼雪芹”。
下面,我就试着来完成这项证明“此雪芹”即为“彼雪芹”的工作。
大部分读《红楼梦》的人知道,在程伟元、高鹗合作刊印《红楼梦》之前,存在一些以手抄本形式传播的小说,这就是“红学界”所说的甲戌本《石头记》、己卯本《石头记》、庚辰本《石头记》、靖藏本《石头记》、戚序本《石头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列藏本《石头记》及甲辰本《红楼梦》、舒序本《红楼梦》、《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简称梦稿本),这些本子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批注,这些批注的作者是脂砚斋、畸笏叟、梅溪、松斋等人,因为脂砚斋的批语最多,所以它们被叫做“脂批”。
这些“脂批”对了解《红楼梦》小说谐音、伏脉、皴染等写作手法,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的评价及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背景,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证明“此雪芹”即为“彼雪芹”的工作必须借助于“脂批”方能完成。
1 “脂批”中多次提到“芹”“雪芹”和“芹溪”,他们实为同一个人第一回对“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的批注:
甲戌本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
第一回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批注:
甲戌本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日泪笔。
靖藏本夹条: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本,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申八月泪笔。
第13回回末
甲戌本回末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的是安富尊荣坐享人不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第22回,对“凤姐亦知贾母喜热闹,更喜谑笑科诨”一句的批注
庚辰本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注:应为寥寥)矣,不怨夫!
前批书(知)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乎!
靖藏本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注:应为寥寥)矣,不怨夫!
靖藏本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在所引的四处批注中,第一处出现的是“雪芹”,第二处出现的是“芹”,第三处、第四处出现的是“芹溪”,从文意看,“芹”“雪芹”“芹溪”都是小说的创作者。
有人提出说,“芹”不是“雪芹”,理由是它说“一芹一脂”,为什么不说“一雪一脂”。
我们从敦诚、敦敏、张宜泉的诗中知道,他们的朋友姓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雪芹”“芹圃”“芹溪”都是“曹霑”的号,里面都有一个“芹”字,他和朋友们看重的是这个“芹”字,所以自可单称“芹”,与“脂”字相对,说“一芹一脂”,而不是“一雪一脂”。
因此,脂砚斋(注:最后一处是畸笏叟)批语中所说的“芹”“雪芹”和“芹溪”是同一个人,和敦诚、敦敏、张宜泉诗中的“雪芹”“芹圃”“芹溪”为同一个人,曹雪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人,不是“化名”。
2 关于“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甲戌本《石头记》第一回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之后,有这样一句:“至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一般认为,这里的“甲戌”指脂砚斋在抄录的本子上写批语的时间,这一年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再评”,说明不是第一次评点,在此之前至少评点过一次。
从脂批可知,曹雪芹和脂砚斋、梅溪、畸笏叟、松斋等评点者皆为同时代人。
我们来看一下“壬午除夕”,是什么时间?除夕,毫无疑问,指旧历年的最后一天,可能是十二月二十九,也可能是三十,有月有日,这样的话,“壬午”不可能是用来纪“月”和“日”的,而是用来纪“年”的。“壬午”年是哪一年呢,不可能与乾隆十九年(1754年)差得太远,而是在一个“甲子”之内,按理它应该是乾隆二十七年(公历1762年),但是壬午年太特殊了,两头立春,按中国干支纪年的习惯(上一年立春到下一年立春),这一年的除夕实际上是公历1763年2月12日,除夕前的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已经立春,按干支纪年已经是癸未年了,因此严格意义上说,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年)是没有“除夕”这一天的,但按生活习惯而言,又不能说某一年没有“除夕”,只能说成“壬午除夕”,因为说成“癸未除夕”也不对,"癸未"年另有一个除夕。
所以,曹雪芹应该是在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年(1763年)2月12日去世的。
但有人根据"壬午"年没有"除夕"的现象,说"壬午除夕"的说法有问题,甲戌本《石头记》是伪造的。
这种说法太武断了。
我来举一个旁证,明代曹学佺《壬午除夕》四首中的两首诗:
《壬午除夕·雒阳齐右与襄阳》
雒阳齐右与襄阳,生事萧条忆远方。
三大名藩俱荡尽,有何家计论消亡。
《壬午除夕·半月之前已立春》
半月之前已立春,春光犹自隔河津。
漫言今夜须牢守,放着年光已七旬。
曹学佺(1574-1646),字能始,一字尊生,号雁泽,又号石仓居士、西峰居士,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明代官员、学者、诗人、藏书家,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闽中十子之首。清兵入闽,自缢殉节。
请各位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曹学佺主要生活在明代,清初去世,与“曹雪芹”没有关系。
第二,第一首诗里的“三大名藩”指的是“雒阳齐右与襄阳”,这是明代的“三大名藩”,“雒阳”代指河南、“齐右”代指山东。跟康熙朝的“三藩之乱”和“平藩”没有关系。这一年是崇祯十五年(公历1642年),壬午年。
看一下历史:
崇祯十五年(1642)七月初一日,李自成率军进攻开封,后明军败于朱仙镇。
崇祯十五年(1642)闰十一月十四日李自成率诸将,连营五百里,进攻汝宁。
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初四日,李自成攻陷襄阳。
崇祯十五年(1642)十二月初八日,清军攻兖州(山东兖州市)。
第三,“半月之前已立春”,说明立春也是在除夕之前,按古代干支的纪念方法,这一年的“除夕”也应该算作“癸未”年,但一般情况还是写作“壬午除夕”。
明人申佳胤(1603—1644)有题名《壬午除夕》的诗,钱谦益也有题名《壬午除夕》的诗,近现代人邱汝滨(1898—?)也有题名《壬午除夕》的诗。
这和脂批中的“壬午除夕”是同样的情况,说明“壬午除夕”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中国古代干支纪年和西方的公历纪年、皇帝年号纪年之间有冲突,中国的干支历的一年一般跨两个公历年,只有具体到月、日才能确定具体的公历年份。现在网上将古代干支年后注明公历年份的做法准确来讲是有问题的,但实在是没有办法的权宜之计。
回到曹雪芹的话题上来。
敦诚《四松堂诗钞》中《挽曹雪芹》诗标注[甲申]字样,是次年到曹雪芹墓地上祭吊时所写,其诗云:
四十年华付杳冥,
哀旌一片阿谁铭?
孤儿渺漠魂应逐,
新妇飘零目岂瞑。[前数月,伊子殇,因感伤成疾。]
牛鬼遗文悲李贺,
鹿车荷锸葬刘伶。
故人惟有青山泪,
絮酒生刍上旧垌。
也就是说,敦敏诗里显示的曹雪芹去世时间和甲戌本脂砚斋批语所说的曹雪芹去世时间是一致的。
我们再看一个证据,即上引第22回中的脂批:
庚辰本眉批: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聊聊(注:应为寥寥)矣,不怨夫!
又 前批书(知)者聊聊,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乎!
靖藏本眉批:前批“知者寥寥”。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这条批语的作者是“畸笏叟”,“丁亥”是指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批语的意思是到这一年的时候,写书和批书的人都已去世,只剩下““畸笏叟”自己了。
3 “孔梅溪”不是“恐没戏”,而是一位批书者《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句话:“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有人用起了谐音大法,把“孔梅溪”说成“恐没戏”,很好笑。
其实孔梅溪是《石头记》的一位批书者,他和松斋的批语比较少。
《红楼梦》第十三回“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有批语:
甲戌本眉批:“不必看完,见此二句,即欲堕泪。梅溪。”
4 关于《红楼梦》的几个书名和其成书甲戌本《脂砚斋评石头记》的《凡例》中有一段话:
《红楼梦》旨意。 是书题名极多,《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此三名则书中曾已点睛矣。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然此书又名曰《金陵十二钗》,审其名则必系金陵十二女子也。然通部细搜检去,上中下女子岂止十二人哉?若云其中自有十二个,则又未尝指明白系某某,及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
请注意“ 是书题名极多”这句话,其意思是《红楼梦》《风月宝鉴》《石头记》《金陵十二钗》只是这部小说的不同名字,不存在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的问题,这部书虽然没有完稿,但已经写出的部分是一个人写的,这个人就是曹雪芹。
这段话解释了命名为《红楼梦》《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的原因,并指出书中与之相关的具体情节。
《红楼梦》:
命名原因:“是总其全部之名也”,也就是说是这部小说的总名。
书中情节:“宝玉做梦,梦中有曲名曰《红楼梦》十二支,此则《红楼梦》之点睛”,指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听《红楼梦》十二支曲的情节。
《金陵十二钗》:
命名原因:钗指代女子,即第五回所说的“千红万艳”,作者一开始就说他写书的重要意图“为闺阁昭传”。
书中情节:“至‘红楼梦’一回中亦曾翻出金陵十二钗之簿籍,又有十二支曲可考”,指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薄命司”中正册、副册、又副册中的判词。
《风月宝鉴》:
命名原因:“又曰《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指贾瑞、秦钟、秦可卿等因“情孽”而死,望读者从中吸取教训。
书中直接相关情节:“又如贾瑞病,跛道人持一镜来,上面即錾'风月宝鉴'四字,此则《风月宝鉴》之点睛”,指书中第十一至第十三回关于贾瑞之死的情节。
《石头记》:
命名原因:“又曰《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顽石化身通灵宝玉在世间历劫的所见所闻。
因此,“补天弃石”只是一个叙述者,只具有象征意义,不是“贾宝玉”,也不是任何其他人。
书中情节:“又如道人亲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此则《石头记》之点睛处”,指第一回开头所说空空道人和石头对话,并把石头上文字抄下来的情节。
最后说一下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理解,“批阅”“增删”即为创作,不是对别人已有作品的整理和抄写,如果仅仅是整理和抄写,根本不用花上十年的时间,那实实在在是作者呕心沥血的创作过程。
还有人说,“曹雪芹”为什么不是“化名”,上面我已做过论证。
我们再从情理的角度想一下,如果《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心血之作,他愿意他的名声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吗?如果《红楼梦》是别人的心血之作,曹雪芹仅仅是一个整理者和抄写者,他又有什么必要留下自己的名字,让后人嘲讽他为“抄写勤”呢?
还有,有人问,曹雪芹写上自己的真实身份,不怕有什么麻烦吗?
各位,大家读《红楼梦》的时候,读到的是一个大家族的家长里短,感到有什么危险的东西了吗?
还有一点,在中国古代,戏曲、小说的地位很低,没法和诗文相比,也不大会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从现存的资料中看到,《红楼梦》曾被小范围地禁毁,主要原因是某些官员担心它里面写的“儿女情长”的内容,被人看了有伤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