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dài
注音:ㄉㄞˋ
汉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造字法:戈
简体部首: 戈
戴的部首笔画: 4
总笔画: 17
笔 顺: 横竖横竖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捺折撇捺
五笔86:FALW
五笔98:FALW
UniCode:U+6234
四角号码:43850
仓颉:JIWTC
GBK编码:B4F7
规范汉字编号: 3388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戴帽子。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
尊奉,推崇,拥护: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
姓。
三、姓氏起源
源一,子姓宋国
出自商朝后裔、周朝诸侯国宋国君主宋戴公的谥号,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料记载,周公旦在平定“管、蔡、霍三监之乱”后,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建都商丘。微子启逝世后,其弟仲衍嗣位为宋公。传至宋国的第十一位国君,逝世后被谥为戴公。宋戴公长子子司空(宋武公)继位,宋戴公的其余诸子以其谥号“戴”为氏,形成戴氏一族。宋国执政的 华氏、乐氏、老氏、皇氏,四族统称戴氏,《左传》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九月,有记载「宋戴恶会之」,戴恶应为其他未立氏的戴公子后裔。另,宋朝学者戴植在所撰的《鼠璞》一书中说:\"殷氏有改为戴者,以义改也。”所谓“以义改也”,并非指的是两个姓氏在字义上的相通,而是指他们系出一源。
源二,子姓戴国
春秋时期诸侯国戴国。《历代州域形式》记载:戴今河南睢州考城县故城(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东北一带),即古戴国,为子姓国。隐十年,郑取戴。(宋)《舆地广记》记载:畿考城县本子姓戴国,春秋宋人蔡人伐戴,是也。秦谓之谷县,楚汉兵起,邑多遇灾,因名甾县。 汉属梁国。后汉属陈留郡,章帝东廵诏改曰考城,取越乃光烈考武王之义也。 后魏曰考阳置北梁郡。北齐并废之以为成安县。 隋开皇十八年复改曰考城属梁郡。唐属曹州。梁开平元年属开封府。宋朝崇宁四年来属。
考古工作者发现在古戴国封地(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东北一带)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叔庆父之妻为姬姓之记载,姬周有同姓不通婚的习俗;《春秋释地韵编》和《中国古今地名大字典》皆称戴国是子姓国;《通志.氏族略》列戴国为周朝姬姓“不得姓之国”;查周所封之五十五个同姓国中也没有戴国。《 路史.国名》列在子姓商族之后;因而戴国更可能是子姓诸侯国。更有一种未证实的说法为戴国首任受封国君戴平公是商王帝乙的侄子,也就是商纣王的堂兄弟,周朝灭商后因臣服周武王而受封为诸侯。
源三,姬姓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
源四,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
⑴.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卜氏。
⑵.蒙古族岱齐特氏,亦称戴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c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
⑶.蒙古族塔塔儿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世仇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改称塔塔喇氏,满语为Tat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谭氏等。
⑷.蒙古族戴卜罗氏,出自古八旗的岱簸罗氏族,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该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满语称其为Daibolo Hala,清朝晚期以后改汉姓为戴氏,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源五,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达尔充阿氏,满语为Darcongga Hala,世居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集达河北岸)、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
⑵.满族戴佳氏,亦称达佳氏、大佳氏、戴拉氏,源出唐朝时期渤海国皇室大氏家族,满语为Daigiya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浑郭(今辽宁)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
⑶.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乌孙),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四、得姓始祖
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799-公元前766年在位)死后谥号曰“宋戴公”,其庶子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氏。后世尊宋戴公为戴姓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戴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四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四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3%左右。
先秦时期,戴氏世为宋国上卿,活跃在河南东部商丘地区。秦汉时期,戴姓向东迁移到安徽、山东、江苏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姓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为分布,并向西散播到湖北等地。唐朝时期,戴姓在华北、西北、四川等地有定居点,中原几次南下移民潮中,戴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宋朝时期,戴姓大约有11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排在第一百。七位。浙江为戴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戴姓总人口的3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占戴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五省。全国以浙江为中心向西、向北散发,形成浙、赣、湘、鄂、苏、豫、鲁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戴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为明朝第六十五位姓氏。浙江仍为戴姓第一大省,约占戴姓总人口的28%。在全国的分布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湖北、福建五省。宋元明期间,戴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于戴姓的主体早已进入江南,在这600年间得到稳定和发展,人口繁衍迅速。全国仍以浙江为中心向三个方向散发,形成了浙、赣、鄂、皖、苏、鲁、闽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戴姓的重心开始向北面的江苏移动。
当代戴姓的人口已近470万,为全国第五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9%。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戴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江苏三省,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广东、重庆、浙江、贵州,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6%的戴姓人口。安徽居住了戴姓总人口的12%,为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东部皖苏为首,沿长江向西延伸到川贵的戴姓聚集区域。自明朝至今近600年间,戴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西部的回迁和移民是主流,同时,向东北的移民成为新的流动方向。戴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皖苏沪浙、湖北大部、赣湘、云贵川渝、粤闽台大部、鲁豫东南、陕西南段、辽宁大部、吉林南段、黑龙江东端和西北角、内蒙古东南和东北角,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6%,居住了大约76%的戴姓人群。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的地区,戴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11%一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33.2%的土地上,居住了大约23%的戴姓人群。
六、家谱文献
湖南衡阳衡山戴氏八修族谱三卷。
湖南湘潭鹤岭戴氏六修族谱十四卷,()戴朝先主修,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资阳戴氏支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戴人贵主修,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
榷岭戴氏五修族谱二十四卷,(清)榷光晋等主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木刻活字印本。
湘上戴氏四修族谱六十卷,()戴海鲲受等主修,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
戴氏九修族谱二十七卷,首三卷,()戴树人等撰修,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
湘潭湘上戴氏三修族谱三十六卷,(清)戴东堂等主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
戴氏续修族谱十八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戴氏续修支谱八卷,(清)戴洪炳等主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
邵东戴氏三修族谱十三卷,首一卷,()戴祖咏等主修,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
邵东戴氏续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清)戴耀陵主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武进毗陵戴墅高氏宗谱三十四卷,(清)高步瀛纂辑,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毗陵高氏报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存三卷。
江西万戴王氏族谱,(清)王文杰等修,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末。
安徽屯溪戴氏宗谱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戴文炳修,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刻本二十三册。
安徽徽州戴氏宗谱,著者待考,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八卷。
江西万载东溪戴氏配崇祀录,(清)戴文炳修,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三册。
戴氏族谱,著者待考,二年(公元1913年)前后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残卷。
浙江杭州迁杭戴氏族谱,()戴兆田等修,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本复印本两册。
浙江浦江浦阳埽溪戴氏宗谱二十三卷,()戴财金等修,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缺十四、十五、十六、二十卷。
武进昆陵戴墅高氏宗谱二十八卷,(清)高明善主修,高步瀛纂辑,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报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今仅存第一~五卷、第七~二十一卷、第二十三~二十六卷、第二十八卷。
锡山戴氏宗谱八卷,(清)戴云龙纂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清华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京江赐礼戴氏重修家乘六卷,(清)戴□纂修,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赐礼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戴氏宗谱三十六卷,()戴儒彬纂修,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六册。
萧邑萝戴氏宗谱十卷,()戴介生纂修,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荣席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七、郡望堂号
郡望
戴姓的望郡在梁郡(今河南商丘)、谯国郡(今安徽亳州)、广陵郡(今江苏扬州)、清河郡(今清河)。
堂号
睢阳堂:以望立堂。
广陵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以望立堂。东周时期,宋国贵族戴云升迁居谯郡,其后代留居于此,以谯郡为郡望,谯国堂号源此。
独步堂:源自后汉戴良的事迹。戴良有高才,议论与一般不同。他曾经说:“我独步天下,谁能与我比?”举他为孝廉,他拒不接受。再请他做司空,他仍然不干。州官郡官强迫他出任,他就跑到山里躲起来。
避贵堂:同独步堂。
八、字辈排行
湖南衡阳衡山县、南岳区等地戴氏字辈:立训从中正,传家重本原。诗书垂世永,光绍在金门。
安徽太湖县戴氏字辈:一志景本厚 高明治君之 天大四家 人文兆应 传先启后.........
安徽旌德留村戴氏字辈:童兴昌孙和,英鼎希国士,文光兆善良,传经思祖德,吉嗣永垂芳,英俊承先志,家声振显扬。另付女行排辈:娥容姣艳美,秀凤娟巧粧,琴音联珠玉,芝兰媚贞香,二十字自男排行传自起配娥字。
安徽宿州灵璧戴氏字辈:\"序衍明朝统家传亦世谋英华含馥郁
湖南善邑戴氏字辈:“仕洪国正天心顺上达民兴世泽良光宗耀祖承先绪盛德殿邦声远扬”。
湖南资阳戴氏字辈:“燕翼遐兴炽鸿图世业彝时祥金玉贵南北极星中禀正添资敏淑气焕人文先工贻万代宗德立家邦流源松析茂远荫后嗣昌”。
湖南湘潭戴氏字辈:“宗德显扬光辅盛朝金紫万年受兹介福敦崇孝义勤以力田念厥本原泽衍来裔”。
湖南澧县戴氏字辈:必仲应添春,朝廷胜有君,仕方永光大,锡泽世鸿承,作述林上凤,启绍金玉鸣
山东曹县戴氏字辈:“建振云瑞长 盛德贵聚良 肇基存国宝 庆善本贞祥 勤俭立业富 仁义礼智昌”。
重庆路阳戴氏字辈: “礼乐熙万朝 世仕大文成 功德有志福 起家才隆兴 永远禄寿康 忠信仁义长 光荣安邦国 富贵定贞祥”
湖北鄂州汀祖镇的戴氏字辈:受荣华思胜,兴玉凤世宗,立先贤法纪,守显德光隆,启佑自绵远,顺承应盛昌,天锡方滋大,维时永嘉祥……(绍礼堂)
湖北荆州<注礼堂>迁徙分支戴氏字辈:“天兴思玉 金木水朝 曷思嗣文 益元方舒 绍经中堂 居兆其福 康豫昭吉 安邦绪表 帝卜作寓 亚相前知 千长九章 万民载武 成国永光 显礼厚度 付与后人 慎勿讹误”
安徽无为县戴氏字辈:友志彦福,文遇万启,国朝必昌,继衍恒茂,永绍前章,光明宏大,照耀家邦。
江苏射阳县戴氏字辈:元启光中,式从古训,孝友和融,克家昌世,德荫永丰。
江苏<注礼堂>戴氏字辈:遵培树尔尚 振宇耀华昌 浩得绵泽久 惠贤传远方 风良兆国泰 怀广保晏康 政廉山川瑞 萌嗣源永长
重庆戴氏字辈:仁义聪明,智慧达天开,文德方长,生光祖 永世容昌
江苏句容戴氏字辈:邦大文元尚、时良世道光、儒臣立朝国、相佐显名扬、德正贻谋远、学修教育长
湖北孝昌县戴氏字辈:学正天良,志行大方,立朝维法,观国友光
湖北省罗田县胜利镇叶家山村戴氏字辈:安定太昌福 英才世泽新 崇贤宏盛治 家国庆长青 。
山东金乡戴氏二十一世至三十世字辈:忠孝仁义礼,智信德文武
重庆綦江新建戴氏字辈:万启正世单,举绍钦洪仕,维明朝天国,荣显昭忠义。因二十字即将圆满,重启二十字:相王载宗耀,政全文武昌,贵富繁锦绣,庭族永升望。
重庆丰都红星戴氏字辈:述思文学德,三元发吉祥,孝友传家远,百世永其昌。
河南光山戴氏字辈:永廷宗玉德鸿运正开文刻学怀光大才良定少兴
江西新建<注礼堂>戴氏字辈:昭宣启圣贞 熙隆逢泰运 亿兆诵唯新 ......
安徽芜湖<注礼堂>戴氏字辈:帮家之庆继起贤良文名大振恩泽万坤宗德长兴立志业恒忠孝传厚
安徽五河、泗县戴氏字辈:学子从廷允开永,肇启辅谷振,志道建勋友,茂德广先泽,昌乃恒世修
四川阆中:天、大、成、文、光、宗、仕、*
河南渑池戴氏字辈:仁义礼智信,元亨利贞,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九、姓氏名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人了戴姓历代名人175名,占名人总数的0.39%,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六十位;戴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2%,排在并列第六十七位;戴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史医学家总数的0.32%,排在第六十五位。
戴德、戴圣:戴德系宋戴公(子撝)的十一世孙。戴圣是戴德之弟戴仁之子。戴德、戴圣二人为西汉时梁国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家族显赫。戴德、戴圣是今文礼学“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由于二人在礼学上的重大贡献,也被后人尊称为儒宗。戴德、戴圣同学《礼》于后苍,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金坛、句容戴氏为戴圣之后。戴德,字延君,曾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戴圣,字次君,曾任九江太守,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议,世称“小戴”。
戴逵(?—396):东晋学者、画家、雕塑家。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濉溪)人。他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有《释疑论》。他曾为会稽山灵宝寺作木雕无量佛及胁侍菩萨,又为瓦官寺塑《五世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所画人物、山水也别具一格。
戴渊:东晋人,年轻时,很侠义,不注意品行,曾在长江、淮河间袭击、抢劫商人和旅客。陆机度假后回洛阳,行李很多,戴渊便指使
一班年轻人去抢劫。他在岸上,坐在折叠椅上指挥手下的人,安排得头头是道。戴渊原本风度仪态挺拔不凡,虽然是处理抢劫这种卑劣的事,神彩仍旧与众不同。陆机在船舱里远远地对他说:“你有这样的才能,还要做强盗吗?”戴渊感悟流泪,便扔掉剑投靠了陆机。他的谈吐非同一般,陆机更加看重他,和他确定交谊,并写信推荐他。戴渊拿着信过江投军,在军中作战勇敢,表现突出,一直做到征西将军。
戴僧静:东晋人,在平定沈攸之叛乱中建功,被封为前军将军、宁朔将军。萧道成建立了齐国,就把戴僧静封为“建昌县侯”,担任‘太子左卫率’。4年后,又做了‘北徐州刺史、淮南太守’等官职,他出身贫贱,知道艰辛,看到百姓穷苦,就自己出钱买牛给穷家用来耕种土地。
戴法兴(414~465):南朝宋权臣。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卖葛于市,后为吏传署,好学能文,颇通古今,为孝武帝所重,为南鲁郡太守,兼中书通事舍人,多纳货贿,权重当时,前废帝立,迁越骑校尉,益专权,后被阉人谗于帝,免官赐死。
戴胄:唐初贞观朝宰相,为人忠正鲠直,秉公执法,很有干才,深得太宗赏识。贞观七年去世,太宗罢朝三日,为之举哀,并赠其尚书右仆射,追封为道国公,谥曰“忠”。
戴至德(?-679年),唐初宰相,戴胄哥哥的儿子。乾封二年(667年)几次升任后为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后升任尚书右仆射。仪凤四年(679年)去世。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其中羼入宋元及明初人诗颇多。
戴嵩: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山泽水牛尤为著名,与韩滉画马齐名,世称“韩马戴牛”。
戴复古(1167—?):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他长期浪游江湖,卒年八十余。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语言自然,是“江湖派”中较有成就的作家。部分作品指责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表达收复中原的愿望。也能词,风格雄放。有《石屏诗集》、《石屏词》。
戴表元(1244—1310):元代文学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奉化(今属浙江)人。其文章高雅,时称“东南文章,首推表元”,有《郯源戴先生文集》。
戴良(1317—1383):元代诗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浦江(今属浙江诸暨)人。曾任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后至吴中,依张士诚。又复泛海至登莱,拟归元军。元亡,隐居四明山。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召至京师,欲与之官,托病固辞,致因忤逆太祖意入狱。待罪之日,作书告别亲旧,仍以忠孝大节为语。次年,卒于狱中。或说系自裁而逝。其诗文内容多颂扬与怀念元朝统治。也保存了一些著名中医的传记资料。有《九灵山房集》。
戴 进(1388—1462):明初画家。字文进。钱塘(今杭州)人,善画山水,境界深远妙处,多出己意。兼工人物、佛像,运笔顿挫有力,设色纯熟有神采,人推明代院体中第一手,有“浙派”之称。
戴铣(?-1506年),字宝之,号冲峰,婺源县岩前村(今属江西)人。
明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久之,调南京户科。武宗即位,宦官刘瑾等横暴专权。正德元年(1506年),刘瑾逐刘健、谢迁,激起士人共愤,戴铣与给事中艾洪、御史薄彦徽等二十一人,或独自具名,或几人联名,上疏请求保留刘、谢二人。最后皇帝将这二十一人全部逮捕,各廷杖三十。戴铣死于杖下,蒋钦三次被杖,三天后死在狱中。著有《朱子实纪》、《峰文集》。
戴才,(1513—1586):明太子少保,两京兵部尚书,晋菴公沧州人,嘉靖十三年进士。曾巡抚甘肃。当时甘肃刚刚遭受寇兵。戴才去后抚起创痍,兴修水利,开垦农田,加强防卫,建学明教。使甘肃大治。后又巡抚陕西、河南等地。官至户部左侍郎、兵部尚书。
才,字子需,号晋菴。 嘉靖寅卯(1543)、甲辰(1544)联捷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历升户科给事中,巡视光禄寺,吏科右给事、左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南京太仆寺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河南,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左侍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督理粮饷,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仍督三边,南京都察院掌院刑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诰授资政大夫,卒赠太子少保。赐祭四坛,崇祀乡贤、忠义两祠。正德九年(1514)甲戌十一月十三日卯时生,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九月二十五日酉时卒,寿七十三。配田氏,诰赠夫人;继配穆氏,诰封夫人。葬沧州城东茔。自二:绍科,田夫人出;绍庭,穆夫人 出 。
戴君恩(1570-1636),字忠甫,号紫宸,别号兰江痴叟。明澧州(今湖南澧县闸口乡石庄村)人。 著有《说山》、《四书剩言》、《绘孟风评》、《读风臆评》、《抚晋疏草》、《掌园杂记》及诗文等。
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于乡,四十一年(1613)登进士,历工部主事,督修永陵有功。渝州少数民族首领樊龙造反,擢君恩佥事,监军渝城。功成,晋升两浙水利参议兼盐法,多所厘剔。适逢两浙督学使缺任,以君恩代署,不久,中流言蜚语解官,回归故里,遁隐太清山,在这个溶洞读书治学,除与少数黄冠白衲者一唔外,个人的任何进退、荣辱均不为所动。离浙之际,两郡门生士商,凑资义刻了他的《四书剩言》、《绘孟风评》、《读风臆评》等多部著作,名噪吴越间。落职归里,入澧州太青山岩洞,发愤读书。不久,以才学名望起用为山东参政,晋陕西靖边观察。崇祯甲戌(1634)巡抚山西,计擒等起义军首领三百余人,晋中兵乱暂息。后致仕归里,为感戴的恩威功德,副将艾万年、贺人龙题云:“独拥貔貅百万兵,当年本是一书生。而今方识文章贵,帐外元戎报五更。”四川巡抚王参政为戴德政颂云:“平如衡,直如矢,仁如麟,猛如虎,慈如母,严如父,明如鉴,清如水。”
戴本孝(1621—1691):清初画家。字务旃,号鹰阿山樵。休宁(今属安徽)人。父戴重,明亡绝食死。本孝以布衣终老。能诗,工山水,多作卷册小景,擅用干笔焦墨,丘壑不繁,意境恬淡,近元人画趣。
戴梓(1649~1726) 中国清代火器制造家。字文开,号耕烟,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通兵法,懂天文算法,擅长诗书绘画。曾制造了“连珠火铳”和“子母炮”。曾侨居扬州,晚年在辽东自号耕烟老人,生于清顺治六年,卒于雍正四年。戴梓博学多能,通晓天文、历法、河渠、诗画、史籍等,是著名的机械、兵器制造家。他出生在官吏之家,自幼聪颖不凡。在父亲的影响下,少年时的戴梓喜欢上了机械制造,曾自己制造出多种火器,其中的一种能击中百步以外的目标。
戴名世(1653—1713):清代史学家。字田有,号忧庵,人称潜虚先生。桐城(今属安徽)人。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刊行《南山集》,其中有许多明朝正史以外的史事,触怒了清王朝,以“大逆”罪被杀,为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
戴震(1724—1777):清代学者,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他博闻强记,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有研究。他精通古音,立韵类正转旁转之例,创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对经学、语言学有重大贡献,为一据大师。后人编有《戴氏遗书》。
戴第元(1728—1789):清代文学家、官员。字正宇,号簋圃,又号省翁。大庾(今江西大余)人,乾隆进士,与弟均元、长子心亨、次子衢亨相继入翰林,时称“西江四戴”。
戴均元(公元1746--1840年)字修原,号可亭,清代大庾(今大余县),客家人。系清朝乾隆四十三年进士戴衢享之叔父,与戴衢享之胞兄戴心享同为乾隆四士,加上戴衢享之父戴第元已先于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士,时人誉为“西江四戴”。著名文学家、名宦包世臣还认为,一家同出两相,且“值军机者唯大庾而已”。 时人谓“一门四进士,叔侄两宰相。”
戴衢亨(1755—1811):清朝状元、官员。字荷之,号莲士,江西大庾(今大余)人。戴第元之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殿试一甲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选任文衡,累主江南、湖南乡试。嘉庆初年,凡大典须撰拟文字,皆出自其手。从政谨饬清慎,颇有远见,为嘉庆时重臣。历任侍读学士、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1811年病逝,赠太子太师,谥文端。著有《震无咎斋诗稿》。善画山水。乾隆三十六年(1771)尝作庐山瀑布图。与父第元、叔均元、兄心亨,均显赫于朝,合称“西江四戴”。
戴熙(1801—1860):清代画家、官员。字醇士,号榆庵、松屏、鹿床居士、井东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进士,十二年(1832)翰林,官至兵部右侍郎,后引疾致仕归。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克杭州时,投水死,谥号文节。工诗书,善绘事。四王以后的山水画大家,被誉为“四王后劲”,与清代画家汤贻汾齐名。山水早年师法王翚,进而摹拟宋元诸大家,对于王蒙、吴镇两家笔意更有所得。晚年观摩巨然真迹,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领会。道光时宫廷书画多出于其手。又能画花鸟、人物,以及梅竹石,笔墨皆隽妙。秦祖永的评论是:“临古之作形神兼备,微嫌落墨稍板,无灵警浑脱之致,盖限于资也。所写竹石小品停匀妥帖,尚为蹊径所缚,未能另立门庭也。”有《习苦斋集》、《习苦斋画絮》等。
戴煦(1805—1860):清代数学家。字鄂士,号鹤墅,又号仲乙。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与项名达同时研究三角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和椭圆求周等问题,并代项氏续成遗著。他的代表作有《对数简法》等四种九卷,合刊成《求表捷术》。得出了指数为任意实数的二项展开式、对数展开式及三角函数对数展开式,并用来计算对数表。还著有《四元玉鉴细草》等。戴煦在研究无穷级数时发现了“开方求对数”的简便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定理级对数”和“自然对数级数术”两项定理,比当时世界上的先进算法要简单实用得多。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解构历史」第 1 期 | 那个曾经被废除了的科举
撰文 | 吕秀才
编辑 | 吕秀才
公元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被内忧外患拖得就要挂了的大清颁布了一道诏书,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这道诏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明年(1906年),我们大清国现行的公制度就要变了,各位考生注意一下,特此通知。
消息一出,那些正在把辫子挂在房梁上用功苦读的学子直接懵了,脑袋一片空白,就像迷途的羔羊一样,不知道该往哪走了。作为一个旁观者,你可能体会不了他们的那种心情,就好像一百年后我们的子孙看现在废除了高考一样,都是写在教科书中需要背诵熟记的考点。
举个极端的例子说明下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假如你叫小明,出生在C国,是一名本科毕业生,毕业后花了大半年时间准备公,立志成为一名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在C国,除了考公务员,你剩下的选择只能是种地、经商、学门实用手艺去卖艺、把自己卖了或者去要饭。可是,就在考试要开始的一个月前,国家突然说要咱们国家选拔公务员的制度要变了,新的报名条件是国外本科起,国内学历一概不承认,以后公科目也要变。
说白了,就是要换一种你听都没听过的新玩法,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你说小明怎么办?当时大清的广大老中青学子面临的就是这个形势,被挂在树上了,上不去也下不来,相当的难受。
其实,早在1901年实施新政的初期,大清就开始为逐步废除科举做准备。大部分成功的改革都是先找一个涉及大家利益比较少的方面试验一下,如果效果达到预期就开始准备下一步改革,要是碰上了硬茬改不下去就缩回脖子继续装甲鱼,舒服一天是一天。这次,他们选择了武举和科举考试中八股作为改革试验田,停考了武举、废除了八股改为试策论之后,初期效果还可以。
于是,在1904年,大清一鼓作气又推出了《奏定学堂章程》(也称“癸卯学制”),把学制分为三段七级,开始兴办学堂,为废除科举做进一步的准备。但是有个问题,按这个学制读下去,从蒙养院开始到读完通儒院,需要近30年,真正实现了父子二人都在上学的大同理念,但是比科举考试里的祖孙三代同时应考还是略逊风骚。
到了1905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六位封疆大吏一看,按这个蜗牛般的改革计划搞下去,大清亡了也废除不了科举。
袁世凯 @图片来源 | Wikipedia
于是,这六位大佬直接联名奏请朝廷,建议废除科举,没想到求变心切的慈禧居然同意了。就这样,经历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被慈禧给废了。
慈禧 @图片来源 | Wikipedia
到现在,科举已经消失了一百多年了,我们对它的了解到底有多少呢?
上中学的时候,到了科举这一段,历史老师总会用夹杂着浓厚口音的普通话一本正经的说:“废除科举的历史意义是必考题,请各位同学务必背熟”。
为了表达对中学历史老师尊重,我专门找来了教科书中列述的废除科举的历史意义:
1) 废除科举制度,捣毁了封建官僚制度的基础;
2) 废除科举制度极大地冲击儒家学说灌输在国民头脑中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3) 废除科举制度,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4) 废除科举制度,为新文化运动奠定了社会与思想基础,极大地推进新文化的传播。
如果你曾经只是为了考试扎起大脑去背诵这段话,可能还没到考试的时候就已经忘了,因为你无从去了解这个被叫作科举的东西,至于它的意义,也就无所谓了。
那么,那个曾经在中国霸屏一千多年的科举,在它巅峰的时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
01. 县试 — 进学第一试
科举考试的第一关叫作“县试”,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县的范围进行考试。
在每年一月份某个风和日丽的早上,知县一般都会早起,漱过口吃过早饭之后,他会穿上油的发光的官服,戴上官帽,迈着正宗的八字步带着两个衙役来到县衙门口的公示栏,郑重其事的指挥着两个衙役把今年县试公告贴在上面。然后一口老痰吐在公示栏的木腿上,甩着半年都没洗的大脏辫转身就走了,留下一堆早早来看考试公告的考生看着知县肥胖而又不失灵活的身影在风中凌乱。
这个公告的发布,标志着一年一度的县试就要在二月开始了,这同时也是诸多想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学子要经历的第一场考试。
县试公告发布之后,考生要在规定的日期内到县衙的礼房(礼房相当于县教育局、县文化局和县祭祀工作领导小组,另外还下辖县长车队)报名,报名要填写的内容相当多,主要包括:姓名,籍贯(即户籍和乡贯,如:民籍,江西省吉水县水南乡人),年龄,父母、父亲的父母(祖父母)和父亲的父亲的父母(曾祖父母)是否还健在和做过官的详细履历。
如果你是被过继的,比如说你爷爷生了三个儿子,你二叔和你二婶忙活了大半辈子没生儿子,眼看着后继无人,你爷爷一看急了,和你爹一商量,把你过继给你二叔做儿子了,过继之后,你二叔就不是你二叔了,是你爹,你二叔二婶就成了你的养父母;你爹也不是你爹了,是你叔,你爹你娘就成了你的本生父母了。
如果是以上这些情况,不要急着惭愧,养父母先放一放,把亲生父母三代的履历填上去,这样做最主要是为了防止出身不正的人以过继的名义到出身好的家庭来更改出身参加报名。
比如,韦小宝想去参加县试,然后跑到县衙去报名,填写完表之后递给县衙工作人员,县衙的老哥一看三代履历这一栏写着母亲韦春花是从事娱乐行业的,县衙老哥绝对会二话不说把韦小宝轰出来,没打他就不错了。
如果韦小宝非要参加县试呢,那只能有一个办法,更改出身,怎么更改?让韦春花把他过继给隔壁没有儿子的私塾先生老王,如果老王愿意要的话,然后还再做一系列的政府公关,才有机会参加县试。但是风险特别大,因为县试以后的每场考试都要求写三代履历,相当于一个谎言套着一个谎言,如果被揭发了,后果无限严重。
那到底什么样的出身不能参加县试报名呢?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官府中杂役的子孙、从事吹拉弹唱黄赌毒等第三产业人员的子孙、曾经杀人放火偷窃的人的子孙、阉猪接生理发做杂小生意的人的子孙。
如果你是祖上三代是做官的、教书的、种地的等等,那么恭喜你,在科举考试中是绝对的根正苗红。
现在看来,这些对身份的分类是极其荒谬的,好在前辈们发起的“五四运动”为我们摘除这个毒瘤起了个好头。
五四运动 @图片来源 | Wikipedia
另外,报名的时候还要找四个和你一起考试的小伙伴互相证明,证明考你有没有冒充籍贯(冒籍就是西城区的考生通过微操作隐瞒了自己西城区的籍贯,跑到了有熟人的东城区去考试,相当于现在的异地考试)、有没有隐瞒双亲去世(父亲或母亲去世要守丧三年,不能参加工作和考试)、有没有更名改姓以及出生是否清白,称为“五童互结”。以上这些条件都符合了,才算报名成功,可以参加县试。
一月份的报名结束后,二月份就开始考试。县试规模较小,知县一个人就整的明明白白的,不需要上级额外派人来打辅助。
一般要考五场,每场考一天,考生需要在黎明前经工作人员点名进入考场,当天答完题交卷,家里离县城远的可能还要破点财住酒店。因为县财政只给考生解决考试场地、答题纸和草稿纸,所以进考场的时候,广大考生还要挎个篮子带上笔墨和食物,用来答题和填肚子。
第一场考试结束,会先阅卷、录取一部份成绩优异的考生准予直接参加四月的府试,这部分考生有权利选择是否继续要参加接下来的第二场至第五场考试,如果选择不参加,那么他就可以收拾东西回家准备府试了。以此类推,越到后面考场的人越少。
每场考试结束后,每位考生的排名都会稍有变动,因为有的人会在后几场考试中超常发挥,不过不影响前几场考试成绩优异已经放弃后几场考试回家的那些考生参加府试的资格。
待五场考试都结束后,知县会叫人抬来一张大长桌子,这张桌子叫作“长案”。工作人员会按照排名把考生的名字按排名依次排列在长案上。因为第一名的名字排在长案的最前面,所以就被称为“县案首”。
最后,知县将考试结果造册两份,一份送到本县文庙内的儒学署(管理全县文武生员的部门),另一份送到知府那里。
至此,一年一度的县试就结束了。
02. 府试 — 进学第二试
二月的县试结束后,合格的考生有一个多月的放松机会,到了四月再参加府试。府试报名流程和县试基本相同,但是府试层次比县试高一个层次,由知府(相当于地级市的市长)主持。
府试一般考三场,第一场称为“正场”,该场结束后被录取的考生就会获得参加接下来院试的资格,和县试一样,提前被录取的同样有机会选择是否要参加第二场和第三场考试。
三场考试结束后,知府左手捧着小茶壶,右手轻轻一摆,衙役们心领神会的抬上一张比知县那张更长的桌子,把所有考生的名字按照名次依次排在这张长案上。和县试的第一名就被称为“县案首”原理相同,府试的第一名被称为“府案首”。
最后,知府将考试结果造册,送到本省的学政(学政就是中央政府派到各省主管教育和科举考试的官员)那里。
至此,一年一度的府试也就结束了。
03. 院试 — 进学第三试
通过府试的童生,就可以参加院试了。与一年举办一次的县试和府试不同,院试三年之内考两次,每次考两场。相比于前两次考试,院试的层次又提升了一个级别,由皇帝特派到各省的学政亲自主持。
学政除了是皇帝亲自任命之外,其任期也有严格的规定,每逢乡试年八月,即子、卯、午、酉年(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子、卯、午、酉每隔三年就会依次出现一次),各省新任学政就要收拾包裹、告别同僚从京城出发,风尘仆仆的去所任省份上任。比如新任的云南学政,就要早点出发,毕竟这是一场一两个月旅程,路途遥远。而新任直隶学政就爽歪歪了,吃着火锅唱着歌从京城出发,几天就到直隶首府保定了。
在院试开考前一日,学政都要穿戴整齐。带着要考试的那个府(相当于地级市)的廪生们(廪生是可以享受政府财政供给粮食的秀才)去拜下天下读书人心同的精神导师、神一样存在的古男子—孔子,由于孔夫子已经走了几千年了,所以学政只能去拜孔子的庙了。
拜完孔夫子老人家的遗像后,学政就率领相关人员开始考察孔庙,看看这边的墙皮有没有掉啊,那扇大门上的朱漆还红不红了什么的,有问题及时解决,没问题创造问题也要解决。在那个时候,孔夫子老人家的庙要是修补的不及时,是要遭天谴的。
这天还有一个传统活动,就是全府的廪生围着一个盆抓阄,随机抽出一部分人讲解《大清律例》中的任意三条,后来改为讲解四书中的一章。
院试并不是把一省之内所有的考生集合在一起考试,而是由学政逐府(府相当于地级市)主持考试。将要考到某个府时,知府需要提前准备好答题纸。考试题目呢?对不起,学政出题,知府没有知情权。考试题目包括经解、策、论、古诗、近体诗、古赋、律赋、时文、试帖诗题目各一门,考生选一门或者多门作答。
到了开考的那一天,考生必须凌晨四点前在考场(考场一般设在贡院、试院、考棚其中之一,视具体情况而定)门口集合,要是迟到了,就只能等第二次再考了。
到了凌晨四点整,学政大人捧着写着每个考生籍贯、年龄、面貌特征、三代履历的点名簿开始逐个点名,每叫到一个考生的名字,该考生要从队伍中出列来到学政面前核对信息并领取答题纸。
同时,从学政旁边站着的一排廪生中必须有一个该考生提前联系的廪生张三出来为该考生作保(称为“请保”)。另外,政府还会给每五位考生指定一个作保的廪生李四(称为“派保”),双重保证以确保该考生的所有信息都真实可信,而且两位作保廪生确认完毕后还要在点名簿上盖章或签字。
签完字之后,两位保廪生还要大声喊一嗓子:“张三保”,“李四保”。
然后,考生拿着答题纸,挎着装着笔墨、食物的篮子接受安检,安检人员会温柔的扒开考生的辫子、让考生自己脱下衣服鞋袜、掏出文具和食物,看看有没携带纸片、金银等作弊和贿赂考场工作人员的东西进考场。安检合格之后,考生才可以进入考场。
考生考试时使用的盘足绿釉油灯 @图片来源 | 科举博物馆
等所有考生点名和安检都结束后,学政命人关门打狗,不对,是关门开考。
不像高考,考试题目会和答题纸一起发给你,院试的考试题目贴在一个大牌子上,由强壮而且声音洪亮的的老哥扛着这块大牌子在考场来回溜达,边溜达边大声读题目考生听。
等到下午三点,考场大门打开,考生就可以开始交卷了。第一个交卷走出大门的考生叫作“头牌”,不要瞎想,这个头牌和怡红院的那个头牌不一样。头牌出去后,大门又关上,等下一位交卷的考生要出去才打开。
交卷的最晚时间是晚上十二点之前,但是又规定考生不许点蜡烛,所以天麻麻黑之后一般大家都会交卷走人,毕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坐在狭小的单间靠感觉答题心里还是有点慌的。
第一场正试结束后,还有接下来的第二场考试,称为“复试”。参加考试的人员由学政根据心情随意确定,考试题目包括四书文一篇、经文一篇(选答题)、五言六韵诗一首、默写《圣谕广训》(康熙和雍正父子教广大人民如何做人的文集,共计一万余字)一二百字。
复试结束后,和前面一样,还是抬来长桌子,按照考试名次排名字,第一名的考生称为“院案首”。
至此,“童试”的三场全部结束,一路冲到最后的考生会获得一个光荣的称号—秀才,也叫生员。考中秀才,说明你进入了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周星驰电影《审死官》中的秀才兼状师宋世杰就有见知县不跪的特权,而平常百姓就没有。
考中秀才后,除了获得上述特权之外,还获得了进入县学、府学的学习的资格。因此,童试也被称为“进学之试”。
在古代,科举考试是一个相对公平的为国家选拔人才和广大底层学子实现阶层跃迁最重要的通道。无论年纪大小,都可以报名参加。就童生这个科举考试中的初级荣誉而言,小到几岁的儿童,老到六七十岁牙都没有的老汉,都可以通过县试和府试都可以获得这个年轻态的荣誉。这和年龄无关,只和智商相关,真正实现了老少皆宜、童叟无欺的宗旨,就这一点而言,比高考还公平。
04. 岁考和科考 — 考察秀才之试
考中秀才后,除了获得上述特权之外,还获得了进入县学、府学学习的资格。在县学、府学学习的目的,是为参加乡试做准备。那么,怎么考察一个秀才是否达到了参加乡试的水平呢?这就需要介绍一下学政大人主持的另外两场考试—“岁考”和“科考”。
岁考在学政到任的第一年举行,时间一般在童生参加的院试之前,科考在学政到任的第二年举行。这两场考试堪称政府奖学金评定考试和乡试选拔赛,每到任一位学政,就要重新考一次。
经过岁考和科考,动态的把所有的秀才分成了三个等级:
位于第一个等级的秀才被称为“禀生”,只有那些在岁考和科考成绩位列一等考生才能获得该项荣誉,并获得政府每月发放的奖学金,虽然区区几两银子,但都是政府对秀才们满满的爱。关于廪生名额,一般府(相当于地级市)四十名,县二十名。
位于第二个等级的秀才被称为“增生”,成绩次于廪生,政府不给增生发放奖学金。
第三个等级的是“附生”,包括那些刚入学的秀才、以及被收回廪生和增生称号的秀才们。
岁考一般限十二月考完,清朝前期的岁考还实行“六等黜陟法”。就是根据岁试文章文理是否平通将秀才们分为六等,第一到到第三等处于安全范围,考到四等的秀才会失去参加明年的科考的资格且只能参加候补乡试资格考试,考到五等的秀才连候补乡试考试资格都没有。
考到六等那可就玩脱了,直接革除功名重新回归田园。以下情况除外:曾做过十年以上的廪生的秀才和入学未满六年的秀才可以降级成到发社(由县学降入社学,称为发社),做廪生六年以上的秀才和做过十年以上的增生去衙门做吏,算是对资深失意廪生核增生的一种优待。到了清朝中后期,一般就没有五、六等了,考的最差的也就是四等,不至于沦落到被革除功名的地步。
另外,所有的考生都必须要参加岁考,如果对自己的水平没信心故意缺考,会有人督促你去补考,如果连续缺考五次以上,没有任何理由你的秀才功名会被分分钟革除。
对于进入县学、府学已经满三十年或者年龄在七十岁以上的老附生,可以免除其参加岁试。但是也不能去参加乡试,毕竟年纪大了跑一趟省城不容易,万一在去考试的路上去见了孔老夫子,那国家可就的损失大了,毕竟培养一个秀才也是需要花费财力物力的,虽然不多。
和凶残的岁考相比,科考就显得看起来比较温和了,它是为乡试选拔考试人员的考试,有“乡试选拔赛”之称。
科考就像一个慈眉善目的太极老汉,平易近人,不出招则已,一出招要你命。不会因为你考得不好就把你的功名给革了,他只会温柔的跟你说:“小伙子,今年你发挥的不太理想哦,所以就不让你去参加乡试了,明年继续加油哟”。
作为为乡试选拔考试人员的考试,在科考中获得一等、二等、三等(大省前十名,中小省前五名)成绩的廪生、增生和附生直接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
属于以下情况的人员可以再乡试举行的当年七月下旬参加补考:未达到上述成绩要求的秀才,因故未参加考试的秀才,相关部门登记备案但在各地学宫未登记且未参加科考的监生、荫生、官生和贡生。补考合格者才能参加乡试。
对于“岁考”和“科考”两次考试录取的考生,学政需要造册,三年两次送到礼部。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下监生、荫生、官生和贡生四个名词。
监生主要是国子监的监生。荫生主要是七品以上官员的傻儿子或者祖上曾是大官的小伙子。官生人员来自大臣子侄,他们参加乡试就被称为官生。贡生人员来自“五贡”,为分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和副贡,由于五贡知识点比较多,后再另文述。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在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称为“正科”。因为在秋季举行,所以也被称为“秋闱”。乡试是由中央政府选派翰林、内阁学士到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的,而学政并没有这个资格。
除正科之外,中央政府还会额外举行乡试,称为“恩科”。因为乡试和接下来的会试是相伴的,举行了附加乡试之后必然要举行附加会试,这两个考试的关系就像秤砣和秤杆一样,二者均称为恩科,分别叫恩科乡试,恩科会试。
据统计,在整个清朝,总共举行了26次恩科,但是绝大多数恩科是和正科重叠的,只不过是把正科的名称改为恩科而已。
举行恩科的情形:皇帝或皇太后生日,老皇帝挂了新皇帝登极,老皇帝退休,小皇帝亲政。一般是在这些庆典的当年或前后、年举行。但是,并不是每到这三个日子都会举行恩科。
从清朝入关开始,共有9位皇帝在北京熬死了老爹、老叔或者堂哥之后鬼使神差的登极做了皇帝,每逢皇帝登极举行恩科这个惯例就开始自腹黑男雍正,从此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末代皇帝溥仪登极大典 @图片来源 | 电影《末代皇帝》
除了新皇帝登极之外,一般在皇帝或太后的五十岁、六十、七十岁生日也会举行恩科。但是乾隆老爷子是个例外,他心宽体胖加上养生工作贼到位,老是不死,大家给他过了八十岁生日之后等着给他办葬礼,结果他再接再厉一口气又活到了八十九,大家咬咬牙又给他过了九十大寿,然后静待这位老皇帝向一百岁冲刺。但是,天不遂人愿,老爷子九十大寿过完没多久就去见莲花生了。据统计,乾隆一生中凭借一己之力无私地为广大考生贡献的恩科机会多达七次,占到了大清总恩科次数的27%。
和祖辈们过五十以上的大寿不同,托着一条瘸腿的咸丰老哥虽然只活了三十一岁,但是他硬是在二十九岁那年强行过了一把三十大寿兼继位十周年庆典。过生日的时候,英法联军正在北京附近架着大炮给他唱Happy Birthday,太平军在南方也接二连三的给他送来大礼包,生日过的要多刺激有多刺激。但是,这也不妨碍咸丰老哥在生日前后为广大学子贡献恩科。
在大清,并不是是个秀才就能颠颠的跑到省城去参加乡试,参加乡试也是需要资格的,而这个资格还相当难获得。生员和在国子监读书的人员(包括监生、荫生、官生和贡生)参加科考,成绩达到要求的人才能获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为“录科”。
上一次科考中没有达到要求的部分秀才和没有参加科考的国子监读书人员也不要灰心,还有捡漏的机会,一般乡试当年的七月会再补考一次,达到要求的同样可以参加乡试,称为“录遗”。
在确定了考试人员之后,需要报到布政司衙门(相当于一省的民政厅、财政厅、国土厅、公安厅户籍部门、人事厅等部门的合并版)印刷答题纸。
乡试在省城的贡院举行,而贡院一般建在省城的东南方,古代人信奉风水,东南寓意着“紫气东来”。因此,每到乡试前后,省城内东南的酒店一般会迎来黄金期。
江南贡院全景 @图片来源 | Wikipedia
尚未走出考场的考生 @图片来源 | Wikipedia
考棚内景 @图片来源 | Wikipedia
乡试共分三场,每场三天,在八月举行。第一场初八进场,初九为正场,初十交卷出场。第二场十一日进场,十二日为正场,十三日交卷出场。第三场十四日进场,十五日为正场,十六日交卷出场。
乡试是定期举行的,除非国破家亡、贡院被毁,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所以不会预先发放通知,到时全国考生自己做好应试的准备。家在深山老林里的考生,要是家里买了本缺天少月的次品皇历,把考试时间给算岔劈了,周围又没有人提醒,那可就爽歪歪了,等你跑到省城贡院的时候,人家已经考完大门都关了。
考试前一天的进场也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工作。
首先是点名,方式和内容和童试基本相同。点名在凌晨四点正式开始,由于考生人数众多,所以点名工作会以县为单位在贡院的三个门同时,至于某个县的考生在哪个门点名,一般都会提前公告。提前熟悉考场环境非常有必要,如果走错了地方没导致进去考场,后果就是回家再长三年肉,同时还要再接受岁考和科考对你灵魂的改造和拷问。
和之前的考试一样,会试也是点完名之后给考生发答题纸,答题纸上没题目,可以提前发给考生先适应一下考场氛围。
领完答题纸之后,接下来就是接受安检,考生进入考场带的考试用具,甚至穿的衣服都有规定,同时还要无条件接受脱衣接触时安检。带的馒头点心不切开不行,砚台太厚不行,皮衣有面不行,装东西的考篮没有眼不行,考篮里带了除笔、墨、碗碟和油灯等以外的不行。
考篮 @图片来源 | 网络
清朝前期考场提供食物,但是很多考生仍然坚持自带食物,毕竟大锅饭在很多时候是和猪食一样的存在。到了清朝后期,由于预算有限,大锅饭也不提供了,考生自己解决。
进入考场之后,每个考生都可以享受到几平米的单间待遇,叫作“入闱”。单间的那张大木板白天是桌子晚上就是床,入闱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收拾完东西,然后对着房顶发呆,心大的话也可以睡觉。
川北道贡院的考棚 @图片来源 | 网络
以第一场考试为例,考生初八凌晨四点开始点名、安检进考场,初九的零点会有一双肥硕的手会把考试题目通过门缝塞进来。如果拿到了油墨都没干的题纸,不要惊讶,你那张可能晚上刚印出来不久。
因为保密的缘故,考试题目在初八早晨才开始刻板印刷,印刷完毕后十五分钟内相关人员要来拿题纸,交接的时候还要再数一遍,以防有误。最后,才会按时开始发放给考生,整个流程极其严格。
拿到考试题目之后,考生就可以就着油灯开始答题了,也可以选择睡觉,等到天亮再答题,反正有两个白天两个黑夜。第一场考《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3道四书题(《论语》和《孟子》中出的两道题是必答题,《中庸》和《大学》出的两道题选做一个即可)每道必须写200字以上,4道经义题必须写300字以上,且经义题必须用八股的形式作答。很多人一直批八股,却连八股出现在科举的哪个考试中都不知道。
以最少字数计算,考完第一场考生至少需要在两个白天两个黑夜内憋出1880个字,并不是说考生们惜字如金,而是没思路,因为他们答的题奇葩到连出题的老哥都不知道出的是什么玩意儿。
第二场和第三场的考试流程和第一场相同,只是考试内容不同。第二场考五经一道,还考诏、判、表、诰一道,议论文要求300字以上。第三场考5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
如果你答题答的足够快,在初十中午十一点以后就可以交卷走人了,不过交完卷还需要再领个签,凭签出大门。至此,考生的第一场考试就结束了。
待第一场考试的所有人员都交完卷以后,工作人员会以每十个考生的考卷为一摞进行密封。
更变态的是,为了防止阅卷官和考生提前串通认识考生笔迹而打高分,在试卷送阅之前,有专门的人员会对每位考生的试卷重新誊写一遍,试卷上涂抹修改的地方不抄,因为涂抹修改的地方容易做记号。真正做到了亲爹也认不出你试卷的程度,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试卷在誊写的过程中抄错,因为誊写后会再次核对,无误后再送到阅卷官那里阅卷。
乡试的三场考试都考完之后,考生还不能回家,只能在省城等待考试成绩,公布考试成绩的时间一般在十五天以内。凡是榜上有名者,均被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
中了举人,原则上就获得了选官的资格。
在放榜的第二天,巡抚衙门(相当于省政府)一般会设鹿鸣宴庆祝,宴会由巡抚主持,主考等考试相关工作人员和所有新进的举人都会参加,大家欢聚在巡抚衙门庆祝乡试顺利结束。首先由新进举人谒见主考等主要考试官员、巡抚给主考等主要考试官员送上土特产表示感谢。然后才入座观看传统保留节目,待节目表演完毕新进举人们开始互相示范一种抢饭吃的行为艺术。
山东巡抚衙门内景 @图片来源 | 网络
在明朝和清朝早期,参加乡试考中举人之后,只要参加了会试不管有没有考中都可以做官,不过要等,主要有两个途径:
第一种是本人申请,等政府选,可以做府学或县学的教职。从这个途径进入官场的,海瑞绝对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的奇男子,他中举后参加了两次会试都毫无以外的都落了榜,一气之下海老哥不考了,被分配到福建省的南平县做了教谕,负责指导生员,后来凭着一根筋的办事方法一路做到了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相当于副部级干部)。
第二种是会试结束后,不论成绩好坏,都能参加预备官员选拔考试,考完之后就是等。如果命好,知县死的或者被免职的频率比较高,你被分到官职的速度也会加快,中举之后等官做等到死也没结果的人也多的是。
现在你可以理解为什么范进中举后会出现激动到昏迷了吧,因为他已经完成阶层的实质跨越,实现了在全县乃至全府横着走的理想,换你你也会昏迷。
范进中举 @图片来源 | 《儒林外史》连环画
范进中举 @图片来源 | 《儒林外史》连环画
范进中举 @图片来源 | 《儒林外史》连环画
范进中举 @图片来源 | 《儒林外史》连环画
06. 会试 — 全国大会考
在清代,会试是举人进京城参加进士选拔的考试,有会考之意,在乡试举行完的第二年三月举行,所以也叫“春闱”。和乡试一样,遇到皇室有特别重大的庆典,会试也有恩科,因为会试和乡试是秤砣和秤杆嘛,分不开。
会试不仅在京城举办,而且还由礼部主办,主考叫总裁,由皇帝亲自任命,一般由大学士、一二品官或者翰林进士出身的官员充任。
和乡试相比,会试完全是浓浓的京城味儿,不知道比土包子味儿的乡试香多少。所有说,秤杆可以根木头棍做的,但是秤砣必须要用黄金做,要的就是这个体面。
要去考试,首先得去京城。有的地方离进程京城比较远,比如云南贵州,进一趟京城动辄一两个月,只能走陆路,家境宽裕的可以坐马车,家境贫寒的全靠两条腿,五六十岁的老举人可就要了亲命了,一把老骨头可能随时散在进京的路上。
而中央政府为了照顾那些偏远地区上了年纪身体不好或者腿脚不方便的举人们,把会试安排在乡试放榜后五个月再举行,就是安慰这些的举人们:时间很充裕,不急慢慢走。
对于那些家境贫寒的举人,进趟京城可能路费都凑不齐,不要紧,朝廷会给你发几两到几十两不等路费,把凑不齐路费就放弃会试的这种想法扼杀在萌芽之中。
乡试的第一场考试在三月初九、第二场在十二日、第三场在十五日举。时间规则基本和乡试相同,以第一场为例。
举人老爷们必须提前一天也就是三月初八凌晨四点开始在京城东南的贡院接受点名、领答题纸、过安检进考场,初九的零点开始发考试题目,初十中午十一点以后就可以交卷走人了。收卷后也需要密封、专人重新誊写核对等,与乡试基本相同。
考完之后,举人老爷们依旧不能回家,仍然要留下等成绩,不过这次是在京城等。
一般会试在四月十五日以前在礼部衙门前放榜公布成绩,获得第一名的叫“会元”,剩下的榜上有名者不配称“X元”,大家一样统称“贡士”。
到现在,没考上贡士的举人们可以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了,考上的还不能回家,因为他们还要参加四月二十一日由皇帝在紫禁城保和殿亲自主持的殿试。
在清朝初期,放榜标志着会试的结束,但是康熙五十年的一个作弊事件为会试增加了一个“复试”的环节。
康熙五十年,北京有一位叫查为仁的老哥花钱打通各路关节请了个替自己参加乡试,没想到这位简直厉害到飞起,替查老哥考了个第一名(解元)。
后来查老哥考试作弊被人给揭发了,朝廷二话不说就把查老哥关进了刑部大牢判了绞监候。言外之意就是:小子,你摊上事儿了,等着死吧。一刀砍了你太轻,慢慢勒死你才解恨。乡试作弊,简直是在侮辱各级政府的智商。可能是查老哥命太大,关了八年居然被放了。当然,这个作弊事件当时还有争议,有人认为查老哥是被人诬陷的。
受到这件事的启发,康熙老爷子隐约感觉康熙五十一年的新进士也有作弊混进来的坏分子。于是,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他老人家亲自主持,让这些新进士再考一次,称为“复试”。结果,真的从这些新进士里面揪出五个坏分子。
从此之后,在乡试和会试后举行复试就成了定例,直到科举废除。
嘉庆六年之前,会试复试在紫禁城乾清宫举行,之后改在保和殿,道光年间一度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举行,六年后又改在了保和殿,一直延续到举废除。
07. 殿试 — 决战紫禁巅之试
公元690年,武则天一脚把自己智商捉急的亲儿子从皇帝宝座上踹了下来,自己亲自上手登极做了大周的皇帝。老太太通过非正当手段得到皇位心里还是虚,为了稳住局面,她采取了笼络读书人的方法。于是召集广大贡士到神都洛阳宫城的洛城殿进行考试,水平差不多的就给个官职,毕竟这些公知做了官得了好处嘴也就没那么碎了,才会会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殿试”的发源。
科举发展到清朝中后期,朝廷在三月举行会试,四月十五日前发榜,四月二十一日殿试,四月二十五日传胪,形成了定例。
殿试虽然起源于武则天在洛阳宫城的洛城殿,但是清朝殿试的地点一开始并不在殿内,而是在露天。
顺治十四年以前在外举行,贡士老爷们晒着日光沐考着试,不时还有四月的微风拂面,简直赛过活神仙。如果运气好,还能经历一次突如其来的冷风雨和试卷满天飞的浪漫。
1906年的 @图片来源 | Wikipedia
顺治十四年以后将殿试地点改在了太和殿的东西阁阶下,吹风下雨的时候可以飞奔到太和殿东西的弘义阁和体仁阁内避一下。乾隆五十四年,乾隆老爷子果断放弃了露天殿试,改在了在保和殿举行室内殿试,后来一直延续了下来。
保和殿内景 @图片来源 | 故宫博物院
到了四月二十一日殿试这天黎明的时候,新贡士穿上新发的鞋衣帽在保和殿的丹陛前按照名次排成东西两队,等皇帝老爷子在保和殿的宝座上坐稳之后,音乐和鞭炮就会响起来。完了之后新贡士们有序领取答题纸、安检进入保和殿,进殿后自己找试桌坐。
保和殿后的丹陛由一块完整的汉白玉石雕刻而成,重达2000余吨。丹陛旁边的台阶只有皇帝才能走,是帝王身份的象征
保和殿后的丹陛 @图片来源 | 吕秀才
在会试中排名靠前的考生简直是血赚,可以先进入保和殿有足够的时间抢到一个靠近门窗光线好的位置。如果会试排名靠后,那对不起,光线昏暗的地方任你挑。朝廷规定不许给殿试考生发蜡烛,农历四月北京的天在七点多就黑了。所以,坐在暗地里的老哥们如果磨磨唧唧不加快速度答题,他们坐的地方又比别人黑的早,等天黑了就只能凭感觉写了。
等所有新贡士都进入保和殿之后,礼部官员们开始散发考试题目,新贡士们需要跪着双手接,这个时候要是有哪位贡生腿抽筋了,那他只能咬咬牙心里默念隐而不发。如果实在没忍住蹭的一下站起来了,吓到发卷的老哥不要紧,吓到皇帝你娃就废了。
如果嫌殿试的桌子太矮,自己腰太硬又弯不下去,考生也可以自己背着折叠桌来考试,这是被允许的。
那么,殿试考什么呢?
作为科举考试的巅峰考试,殿试是不会考四书五经五言八韵诗这些考验毅力和记忆力的东西的,而是考国家治理和发展问题。来一道光绪十二年壬辰科殿试的真题(试策题)和考生作答(策卷)感受一下:
殿试时,会在保和殿前的旁边准备茶水。考试途中,如果有人渴了,可以自己出去喝,因为殿试并没有乡试和会试那么严格交卷前不让随便出入。那如果饿了呢?对不起,中央财政只提供一包宫饼,最好来考试前自己带上干粮,宫里的食物向来中看不中吃。如果没带干粮怎么办?还是那个原则—隐而不发,反正殿试就考一天,只要没有得糖尿病,一般都能坚持到结束。
殿试名义上的主考官是皇帝,但是评阅试卷、提调、监考等具体工作都是由大臣来做的。待所有的考生都交卷后,由八个读卷官(包括大学士2人,部院大臣6人)阅卷,然后再择日读给皇帝听。
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卷 图片来源 | 网络
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卷 图片来源 | 网络
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试卷 图片来源 | 网络
后来读卷就演变成一种形式了,有时读前十名的,有时读前三名的,有时不读,读不读、读多少完全看皇帝老人家的心情。那这八个阅卷的大臣为什么不叫阅卷官呢?因为皇帝考试题目里最后一句话是“朕将亲览焉”,这八个人要是叫阅卷官了,那就是把皇帝的脸当屁股打。
读卷官阅卷完毕报皇帝批准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在表两层的黄纸上填金榜了。榜上有名者称为“进士”,填完之后再盖上皇帝的玉玺,就算是正式生效了,等着在传胪的那天张挂。
四月二十五日,紫禁城的前朝装饰的张灯结彩,新进士穿着朝服,按照名次奇偶排在太和殿的东西台阶下面。然后礼部官员颠颠的跑去把皇帝请到太和殿的宝座上,皇帝屁股在宝座上刚坐稳之后,中和韶乐(明清用来祭祀、朝会和宴会的音乐,规格最高)开始演奏《隆平之章》庆祝皇帝登上宝座。
演奏中和韶乐 @图片来源 | 北京广播网
对,你没看错,皇室就是这么体面,皇帝登个宝座都要奏乐。
太和殿内景 @图片来源 | 古建中国
奏乐完毕后,太和殿阶梯下面一个手持一丈多长大皮鞭的老哥(称为“静鞭官”)会狠狠地将皮鞭从地上甩到空中,皮鞭随即发出响彻云霄的声音,甩一次是发疯,甩三次才是礼仪。
静鞭官 @图片来源 | 电影《末代皇帝》
等静鞭官老哥甩完皮鞭,丹陛大乐开始演奏《庆平之章》,这又是个什么东东,请自行百度。电影《末代皇帝》中溥仪在登极的时候就有两位老哥在甩皮鞭,甩的又好又响。
太和殿 @图片来源 | 吕秀才
接下来,大学士迈着八字步四平八稳地走进太和殿拿出黄榜,交给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把捧着的黄榜放在太和殿丹陛中央盖着黄布的桌子上。之后丹陛大乐又响起,鸿胪寺(主管外宾和朝会仪节等)的工作人员用温和的声音吆喝着把新进士到指定位置等候。
然后宣读皇帝的圣旨:“某年某月某日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生”。
宣读完圣旨之后,传胪官开始读:“第一甲第一名张三”,连读三次,张三出来在太和殿前的御道左边跪下。
传胪官又读:“第一甲第二名李四”,也是连读三次,李四出来在太和殿前的御道右边比张三稍后跪下。传胪官第三次读:“第一甲第三名王二”,也是连读三次,王二出来在太和殿前的御道左边张三后面跪下。
接下来读第二甲刘五等若干名,三甲黄六等若干名,二甲和三甲只读一次,也不用出来下跪,在原地待着听个响就行。这个过程就称为“传胪”。
然后,大学士、三品以上的官员和新进士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仪,如果好奇三跪九叩,还是推荐你看下电影《末代皇帝》中溥仪登极的那一段。
三跪九叩 @图片来源 | 电影《末代皇帝》
最后,中和韶乐演奏《显平之章》,大家目送皇帝回宫。
传胪工作结束后,皇帝下令授予第一甲第一名张三翰林院修撰的官职,授予第一甲第二名李四和第三名王二翰林院编修的官职。俗称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到这里,仪式还没结束。礼部尚书还要把黄榜送出紫禁城,状元、榜眼和探花三个人跟着黄榜从午门正中的门洞出来,要知道这个门洞只有皇帝能走,平时都是关着的,这个荣耀,在那个时候简直是祖坟上着火了才能得到的。
最后,礼部尚书把黄榜挂在长安街上早已搭好的"龙棚"内,供广大人民群众参观。
据统计,在清朝,生了66位状元,他们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6-35岁之间。
年龄最大状元的59岁,是康熙四十二年的状元王式丹,他之所以在59岁才考中状元,主要是大半生都在和乡试较劲,终于在58岁时小宇宙爆发才考上了举人,当时王老爷子趁着小宇宙爆发后的余温,第二年从江苏一路狂奔到北京,接连又考中了会元和状元。
年龄最小的状元只有24岁,是乾隆四十三年的状元戴衢亨,这位来自安徽的小老弟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戴衢亨进入政坛后也是顺风顺水,后来一路做到了军机大臣,进入了中央决策层。但是他只活了57岁,他死之前肯定在郁闷,前辈王老爷子57岁的时候连举人都没考上还在家里摇着脑袋读书呢,自己怎么57岁就快去见孔老夫子了。
清朝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 @图片来源 | 网络
08. 朝考 — 命运之试
到了四月二十八日,所有的新进士来要去午门前,领钱领纪念品。殿试成绩好的,钱多纪念品高端;成绩一般的,朝廷也不会亏待你,发个大红花戴起来。发给状元的纪念品是一套六品朝服朝靴、一枝金簪和八十两银子,发给榜眼、探花的纪念品是一朵大红花和八十两银子。剩下的人也发一朵大红花,不过银子少点,只有30两。
清末的午门 @图片来源 | 网络
你以为他们拿到钱之后就可以去红灯区消费为京城第三产业做贡献了吗?不存在的,除了状元、榜眼和探花,剩下的进士工作都还没着落实呢,哪有心情去浪。
所以朝廷也是特别的贴心,为他们准备了“朝考”。朝考在什么时候举行?就在领钱领纪念品的那天。
朝考也在保和殿举行,由亲王监考,最终以会试复试、殿试和朝考三者的综合成绩进行排名,也分一、二、三等,一等第一名称为“朝元”。
朝考结束后,就要进入实质阶段了,为广大进士解决工作问题。还是那个原则:考的好的分到的职位好,考的差的国家也不会亏待你。
会试复试、殿试和朝考三者综合成绩排名靠前的授予庶吉士,庶吉士是个什么鬼?这是一个翰林院内设置的职位,负责起草诏书,有的还可以为皇帝讲解经籍,相当于皇帝的秘书。捞到这个职位,简直是血赚,比傍上富婆还管用,至少让你少奋斗二十年,毕竟有的官员一辈子都见不上皇帝一次,而你却可以经常在皇帝眼皮底下溜达。
剩下的那些综合排名不是特别突出的进士,不要灰心,国家会对你负责到底,各部院的主事、内阁的中书和各县知县,总有一个职位适合你。
至此,整个科举考试就结束了。
09. 结 语
作为一种为政府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被设计之初,并没有这么复杂,发展到明朝逐渐开始得到完善,在清朝已经达到了巅峰,曾经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但是,任何社会制度都有其有效期,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可以保证万世适用。一旦这种社会制度不能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就注定会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必然会被抛弃,科举亦是如此。
- END -
参考文献
林昉.一份殿试题和答卷[J].东南文化, 1992(Z1):227-230.
宋元强.古代士子成才年龄探析—以清朝状元为例[J].齐鲁学刊, 1993(03):45-51.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张振国,王月.再论清代的举人大挑制度[J].历史档案, 2012, 000(002):70-76.
宗韵.清代历届恩科举行具体缘由稽考[J].科举学论丛,2014.
天津日报.查氏父子科场舞弊案新考(四):查为仁入狱后服刑何处2015.
桂林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桂林市教育志[M].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