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和孩子一起睡觉,方便照顾孩子,但是,长时间和父母睡觉是对孩子有害的,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研究人员在《欧洲呼吸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说,他们通过问卷调查了6160名母亲和她们的孩子,了解这些孩子1岁到6岁期间睡觉时出现呼吸困难以及罹患哮喘的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和父母一起睡觉的幼儿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多,3岁到6岁时患哮喘的比率高。这里所说的“一起睡”是指和父母一方或双方睡在同一张床上。不过,和父母一起睡的小婴儿不存在这一问题。
研究人员目前还没有弄清个中原因,称需要更多研究来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联。
宝宝出生后,很多新妈妈都会喜欢让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一起睡,认为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照顾好宝宝,而且这样也不用担心宝宝一个人睡会踢被子,着凉什么的。但其实,这样做并不好。
其实,无论对于新生宝宝还是妈妈们来说,拥有充足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宝宝要是睡眠不足的话,那么就会影响到自身的生长发育,而妈妈们要是睡眠不足的话,那么就会使得白天的精神状态不好,产后身体恢复变慢。要是让宝宝和自己一起睡的话,宝宝的动静会影响妈妈,妈妈的动静会影响到宝宝,从而导致两个人的睡眠质量都会变差,这样就不好了。
培养宝宝独立性,不仅有助于培养宝宝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而且对于宝宝长大之后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一直都让孩子跟着大人一起睡的话,那么就会容易让宝宝形成依赖的心理,那么这样对你们培养独立性来说是没有好处的。宝宝和大人一起睡之影响宝宝呼吸
宝宝年纪小,呼吸能力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功能都还不完善。而要是于大人一起睡的话,大人睡觉的时候呼出的二氧化碳就会整夜的弥漫在宝宝的周围,从而使得宝宝不能呼吸道新鲜的空气,影响宝宝吸收氧气,从而出现睡眠不安,做噩梦以及夜里啼哭的现象。
宝宝抵抗能力比较差,和妈妈们一起睡的话,那么妈妈们身上的头皮屑,螨虫,病菌就会传染给宝宝,导致宝宝生病。
并且,我们一般进入睡眠之后,身体会有怎么样的动作都是浑然不知的。宝宝要是和大人睡在一起的话,那么就可能会被大人压在身下,或者是被被子压住,从而危害到宝宝的健康。
通常而言,议父母在宝宝三岁以内分床,六岁以内分房比较合适。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无论对宝宝还是对父母,其“私人空间”都变得更大,睡得更舒适和安全。同床睡的话,大人和宝宝夜里都会翻身数次,势必互相影响,分开睡后,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更有保障。其次,宝宝跟父母同床睡,有时甚至有被大人被子压窒息的危险,宝宝睡自己的床,卫生状况更健康,也更安全。
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妈妈可以通过看动画片、讲故事的方式渐渐让宝宝有分床睡的意识。最好可以结合故事情节一起参与小床的装饰,这样宝宝会更有兴趣和意愿睡自己的小床。坚持一阵,宝宝就会养成跟妈妈分床睡的习惯了。
3岁左右是孩子自立心和独立性发展的时期,可能很多家长会担心3岁的孩子还太小,生活不能自理,不放心孩子独自睡一个房间,这种担忧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家长们要相信孩子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要让孩子学会自理,放手让孩子尝试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生物钟,并形成良好习惯。这种对自己的掌控和自发形成的规律性,会使孩子独立和充满自信。
在小朋友的伙伴交往中,像上面提到的美美,回避跟小朋友接触的情况叫人际边界的僵化,而另一个孩子童童,是个七岁的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至今仍跟妈妈一起睡,童童跟小朋友交往的特点是主导其他小朋友,让别的小朋友听他的想法,或者毁坏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这种情况叫人际边界的混乱。
人际关系僵化和人际关系混乱,都是人际边界不清的两种常见情况。为什么分床会利于培养孩子清晰的人际边界呢?因为孩子建立人际关系的雏形是以与父母的关系为模型的。3岁以后,当孩子发展自我意识时,会明白自己是自己,父母不是自己,此时如果顺利分床,孩子会逐渐确定自己的认知,将自己和父母都视为独立的个体,但是仍可以依赖和信任父母,是安全的;如果没有及时分床,孩子就很难在情感和认知上成熟起来,觉得自己与父母始终是一体的,无法清晰、安全地区分自己和他人,这样就会导致孩子人际边界不清。
在孩子青春前期,大概7至9岁左右,其实孩子就已经有模糊的两性意识了,此时男孩儿和妈妈,女孩儿和爸爸应该尽量分床睡,并且在平时的互动中,对孩子的亲密表达也要适当,否则,不利于孩子与异性朋友建立恰当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