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狗

灭绝恐龙(灭绝恐龙的陨石坑在哪)

时间:2024-01-18 07:42:59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恐龙6500万年前灭绝了,人类文明不过几千年,空白期发生了什么?

地球甚至宇宙都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特别是有了生命出现之后,地球一直都是生机勃勃,生物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即进化。但由于地球环境并不是稳定的,经常发生各种突发性事件如火山喷发小行星撞击甚至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就容易导致生物灭绝事件。所以历史是不可能空白的,只是没有记录或者发现而已。

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恐龙灭绝是地球的第五次灭绝事件,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比之前的四次更为温和,约占全球75%的物种灭绝,恢复也更为迅速,这次灭绝事件的起因被认为主要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引起的。

上图为生命之树,这次灭绝事件对生物圈的最主要的影响可以从下图生命之树的一角落看出来,这也是地球动物界6500万年来发生的最主要的事件。

首先,恐龙全部灭绝,只有部分由恐龙进化而来的恐龙近缘物种,也就是鸟类祖先存活了下来,鸟类是高度特化的恐龙,飞行恐龙的灭绝为鸟类留下了巨大的生存空间,鸟类在动荡中蓬勃发展。

其次,虽然在恐龙时代早期,哺乳动物就已经在地球存在,但是生存空间一直被恐龙挤压,哺乳动物长期都是树栖动物,直到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祖先才有机会走下树枝,因此哺乳动物是恐龙灭绝的最大受益者。在恐龙灭绝之后,进入了哺乳动物主导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在这个期间繁衍生息,新的生态系统被创造出来,不久,小型哺乳动物进化成大型哺乳动物,今天能见到的所有大型哺乳动物都是在恐龙灭绝后才出现的。最终现代人类(智人)在20万年前的非洲出现,10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往世界各地迁徙,在这期间开始驯化各种农作物和家畜,进入农业社会,生产力提高粮食富余有空余时间学习和记录积累知识,文明也就诞生了。

灭绝恐龙的陨石坑直径达180公里,却并非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陨石坑

太阳系中游曳着数量庞大的小天体,地球年复一年地围绕着太阳运行,就会不可避免地与它们发生撞击,尽管地球有一个厚厚的大气层,但有一些个头较大的小天体仍然可以突破大气层的防护,然后在地球表面留下或大或小的“疤痕”——陨石坑。

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陨石坑在哪里?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地球上找到一些古老的陨石坑,每一个陨石坑都代表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地球往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区域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因为它代表着地球上的一代霸主——恐龙,从此退出了地球的舞台。

上图为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区域的重力异常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轮廓,这个陨石坑的深度约为25公里,直径达180公里,科学界普遍认为,在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随后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而“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正是这颗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

灭绝恐龙的陨石坑直径达180公里,却并非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陨石坑,与之相比,位于南非约翰内斯堡的西南部的“弗里德福特”陨石坑(Vredefort Crater)具有更大的规模。

“弗里德福特”陨石坑曾经被认为是一个古老而巨大的火山口,但后来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它具备了陨石坑的很多特征,例如中心区域隆起的圆顶、围绕中心隆起的同心环脊、一个浅而平坦的板状结构以及大量由陨石撞击形成独特矿物质。

随后的研究表明,“弗里德福特”陨石坑形成于大约20亿至21亿年前,而留下这个陨石坑的则是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

根据科学家的推演,当撞击发生时,这颗小行星首先在地球表面撞出了一个直径约100公里、深约40公里的撞击坑,在此之后,巨大的冲击波使得撞击坑边缘的岩层迅速坍塌,于是陨石坑就不断变宽变浅,与此同时,撞击坑底部的高温熔融态物质迅速回弹,并最终形成了陨石坑中心区域的隆起。

在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之后,“弗里德福特”陨石坑的准确尺寸已经无法确定,不过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其直径至少有248公里,最高可达300公里,也就是说,即使按照最低的估算值,这个陨石坑也比灭绝恐龙的陨石坑大很多。

那“弗里德福特”陨石坑是不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陨石坑呢?也不一定,因为在南极洲的东部的“威尔克斯地”(Wilkes Land)的冰层之下,还可能存在一个更加巨大的陨石坑——“威尔克斯地”陨石坑(Wilkes Land Crater)。

有关“威尔克斯地”陨石坑的猜测最早于1962年提出,但由于探测技术的限制,相关的研究迟迟没有进展,直到2006年,科学家才通过GRACE卫星(重力恢复与气候试验探测卫星)发现,“威尔克斯地”的冰层下存在着一个直径约为300公里的“质量瘤”。

在随后的GOCE卫星(重力场和稳态海洋环流探测卫星)发射升空之后,科学家获取到了该区域更加详细的重力参数,并据此推测“威尔克斯地”陨石坑应该是存在的,根据估算,这个陨石坑形成于大约2.5亿年前,其直径可达500公里(比灭绝恐龙的陨石坑大3倍多),而留下这个陨石坑的,则是一颗直径至少有50公里的小行星。

顺便讲一下,地球上已知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正是发生于大约2.5亿年前,此次灭绝事件造成了地球上70%的陆生脊椎动物,以及高达96%的海洋生物惨遭灭绝,所以一个合理的猜测就是,引发“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的罪魁祸首,可能就是这颗巨大的小行星。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猜测,实际上,科学界目前对“威尔克斯地”陨石坑是否存在,其实还有着很大争议。

小结

总而言之,如果“威尔克斯地”陨石坑最终得到证实,那么它就会成为地球上已知的最大陨石坑,否则的话,这一称号就属于“弗里德福特”陨石坑。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灭绝恐龙的小行星撞击犹如50亿颗核弹爆炸,曾引发地球13级地震

恐龙家族曾经统治地球1.6亿年,却于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种曾经雄霸地球海陆空很长时间的动物在地层中所遗留下来的化石,最晚基本只能考证到存在于6500万年前左右,再后来这种动物化石就看不到了,因此古生武学家们认为恐龙家族是在6500万年前左右突然被灭绝的。这种地层中恐龙化石突然断代的现象,被认为是恐龙突然灭绝的证据。

那么它们为什么会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呢?是什么事件导致了他们的灭绝呢?又有证据证明吗?关于导致恐龙灭绝事件的原因,目前有各种假说,不过现在都认为是一颗巨型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因为这种说法证据最为确凿,可信度最高,基本已经成了学界共识。

在如今的北美洲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有一个直径可达180公里的陨石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它被认为是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的,通过其地层年代测量发现,这次撞击发生的时间正是6500万年前,当地地层中的铱元素含量(比其他地区高几十倍)、以及地表之下1公里多处的冲击石英(撞击产生的高温高压融化了地层形成的石英石,有着特有的挤压和横向延伸结构)地层,都能证明这是一次巨型小行星撞击造成的。

如此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必将会出现巨大的灾难性事件,计算机模拟发现撞击后释放出高达5.0×10^23焦耳的能量,相当于九十多万亿吨TNT炸药,堪比200万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核弹——苏联的大伊万氢弹同时爆炸,或者相当于50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

小行星在极高热量之下几乎完全蒸发掉,在地球地壳中引起的震动相当于12级地震,也有说是13级地震,有人验算显示在撞击点的地球另一面的对称点上的地震烈度,都超过了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这也是地球上至少1亿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

小行星的撞击和引起的震动也引发了全球性的海啸。

撞击的力量对地壳的压力激荡了地球内部的熔岩,于是又激发出了全球性的火山爆发,以至于撞击产生的灰尘和火山产生的灰尘弥漫于地球大气层中。

此次事件导致地球绝大部分地方都经历了数百年的冬天,而地球上的气候恢复正常至少经历了1万年。

如此巨大的灾难,消灭了地球上接近80%的生命物种,还是冷血动物的恐龙家族无法适应这种巨大的环境变化,于是全部被灭绝。

不过恐龙的灭绝也并非是在这一瞬间就全部死亡的,虽然撞击的直接打击,以及引起的全球性地震和海啸威力十分巨大,但是因此死掉的恐龙还只是少数,大部分的恐龙都是在撞击溅起的烟尘和全球性火山爆发,产生的火山灰弥漫于大气层中,使得地球温度急速下降并长时间处于类似冬天气温的情况下灭绝的,甚至有极少数的恐龙在漫长的地球冬季过去之后仍然存活在地球上,后来才因为其他原因灭绝掉了,古生物学家认为恐龙在小行星撞击之后到完全灭绝的时间在100万年左右。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到哪里去了,怎么会只有陨石坑而没有陨石?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为10公里的小行星闯入了地球的大气层,它以极快的速度划过天际,然后狠狠地撞击在地球表面,造成了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全球性森林大火……等等一系列的灾难。

更恐怖的是,在撞击过后,大量的烟尘在地球大气层里久久不散,它们挡住了阳光,从而使整个地球全面进入了“核冬天”。由于不能接收到阳光,地球上的植物纷纷枯死,动物也因为食物链的断绝而大批灭绝,统治地球1亿6千万年的恐龙,从此永远地退出了地球历史的舞台。

根据科学家多年的研究,目前已经确定了此次撞击发生的具置,那就是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相关资料显示,该陨石坑的深度保守估计也越过了900米,而直径更是达到惊人的180公里!

相信不少人都会在对这个陨石坑的巨大而感叹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个疑问: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到哪里去了,怎么会只有陨石坑而没有陨石?

其实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下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过程,就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小行星的速度通常都很高,在进入地球稠密的大气层之后,它们会与大气层中的空气发生剧烈的摩擦,由此产生的高温会使小行星的物质出现大量消耗,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个头较小的小行星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消耗殆尽。

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是个“大个子”,虽然它会在上述过程中损失一部分物质,但其大部分的物质都会幸存下来,然后直接砸在地球表面上。根据计算机的模拟还原,这颗小行星与地球表面的撞击角度为40到60度,撞击时的瞬间速度不低于每秒钟25公里。

撞击发生时,小行星和地球的接触面会生成强大的冲击波,并同时在地球表面和小行星的内部传播,在零点几秒以内,这些冲击波会使小行星的内部压强达到数十万Mpa(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0.1Mpa)。

我们可以想象,如此惊人的压强所产生的热量会是多么的巨大,因此,在撞击的瞬间,构成小行星的绝大部分物质都会因为高温而熔化,甚至直接气化,而地球表面处于撞击区域的物质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

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地球表面上会形成一个比这颗小行星大很多的撞击坑,与此同时,大量的物质也会被高速抛射出去,形成一片巨大的尘埃云,并迅速在地球上空扩散。

接下来,位于这颗小行星核心的少部分较为致密的物质,会深深地撞入地表以下,而它在地球表面留下的坑洞,会被四周处于熔融状态的物质迅速回填,并在随后的降温过程中逐渐凝固,从此与地球合为一体。

以上就是此次撞击的大致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颗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其组成物质一部分在大气层中消耗掉,一部分在撞击过程中,被撞击产生的高温熔化或者气化(其中的一些被抛离,一些和地球的物质融合),余下的坚硬物质则撞入了地球的深处。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恐龙灭绝有了新说法?小行星消灭了恐龙,人类得以称霸地球

在对地下化石的研究中,人类逐渐在底层中挖出大量的巨型生物化石,逐步揭开了千万年前,地球上存在的一种巨型生物——恐龙的诸多秘密。但在距今约6500万年的白垩纪后,这些恐龙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一度成为了科学史上的谜团。在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后,科学家们指出,6500万年前,落入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一颗大型小行星是造成恐龙灭绝的重要原因,它也造成了当时大量生物灭绝。

长期以来,这次事件被认为是地球上最著名的灭绝事件之一,但近日,一项新的研究的指出,这次事件虽然最终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 实际上,在恐龙灭绝后,生命又快速恢复,在随后的千百万年后,人类成为了地球的霸主。

小行星是恐龙灭绝的重要原因,但真正导致生物灭绝的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后造成的地质活动。据此前研究指出,这颗小行星撞击地壳发生爆炸,产生的威力相当于100万亿吨TNT,大约是广岛原子弹的70亿倍,它在撞击的时候造成了大规模的海啸、地震和岩石撞击。随后,它引发了全球性的地壳运动,大量火山连续喷发,火山灰和烟尘遮天蔽日使得地球进入寒冬。

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里斯托弗·路威利指出,事实上,在大型小小行星撞击了尤卡坦半岛产生恐怖的爆炸后,在灾难发生仅仅几年之后,撞击坑的生命就开始恢复了,事实上,更惊人的结果是,陨石坑仅仅用了3万年就恢复了多样化和高效率的生态系统。而撞击坑附近同样遭到毁灭的墨西哥湾和北大西洋区域则花了30万年的时间生态系统才恢复过来。

这一情况让科学家们感到惊讶,理论上说,科学家认为远离陨石坑的地区应该是会恢复得更快一些,但相反的是,陨石坑撞击的核心区域恢复得更快,这被认为可能是撞击坑的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了影响。

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并引发大规模火山喷发后,由于火山喷出巨量烟尘进入地球大气层,阻挡太阳辐射,这使得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大量植物因此而灭绝,在生产者死亡后,食草动物也因此而大量死亡,食肉动物也因为食物的匮乏而灭绝,像恐龙这样的超大型生物也在这个过程中永远的消失在了地球上。但在这次危机中,一些体型小的物种因为群体数量大、需要的食物更少,因此种群内部抗风险的能力更强,最终熬过了这一场危机。

而存活下来的生物中进一步繁衍,再度演化出了缤纷的地球生态系统,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也得以出现,成为了统治地球的主人。从某个角度上说,这颗小行星是人类诞生的重要助力,也是使得人类能成为地球霸主的重要因素。如果那些超大型生物并没有在这次大灭绝事件中灭绝,人类或许没有机会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脱颖而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