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画画#
夏 海边 晨
文:南天一剑(原创)图:江南一剑
经历了一个让人刻骨铭心的春天,走进了一个骄阳似火的季节,这个过程漫长得让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若不是清晨的这一缕曙光把我激活,我可能就长卧在一个孤寂的荒野中苟延残喘,从此开始怀疑人生。
辛稼轩没有告诉我,明月到底别了哪一枝惊鹊?清风如何在半夜里搅扰鸣蝉?我早早醒来,推开窗户,首先听到的就是蝉鸣声。蝉们从不说谎,它们是在用短暂而珍贵的生命,为我们编织一帘一帘的幽梦。我从不怀疑季节之后又是一个丰年,其实我也听到不远处的哇声一片。“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谁会为我解读此时此刻的一种缱绻眷恋?
一样的晨雾,一样的微光。凌晨的海边,潮涨潮落的早已落幕,浪平如纸,浪声已委婉了许多、也娇柔了许多,而这种似静非静的诱惑,总是百倍千倍地揪痛着一个失落之人那脆弱的神经。
小舢板是不是要出海了?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探头探脑,你已下达了启程的指令。从风平浪静的温馨家园扑向惊涛骇浪的茫茫海域,你在捕捞今天的辛酸,也在捕捞明天的希望。五彩斑斓真的不是生活的色彩,而是无限的远方之外海市蜃楼的幻想或者写真。
海滩是最适宜漫步的,也是最适宜浮想联翩的。晨光里,我看不到脚下的贝壳,也看不到脚印。旧时的茅店在哪?我没有辛稼轩那么幸运,我如同一只失宠的孤㕍,在这苍茫得令人恐惧的意境中潸然泪下。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仅仅是诗,而诗真的不是生活。太相信诗了,你就会走进生活的死胡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在一杯一杯小酒的麻醉中昏睡百年。
你曾对我说:多年以后,你无端想起一个人,她的出现曾让你对未来有所期许,最后却完全没有出现在你的明天里。一直想不到怎样形容这种感觉,无疾而终的怀念,还是曾经拥有的幸运。我命理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幸运两个字。
.南天已是一片蔚蓝,岁月不懂忧伤。剑未配妥,出门已是江湖。
一、官职典制
(一)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禅让”是古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
点拨 《礼记·礼运》记载:“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传说尧年老时,咨询部落酋长的意见,推举舜为继承人。舜经受住了考验,摄位行政。“禅”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出让帝位。这种制度被后世的儒家称为“禅让”。
2.“兄终弟及”指兄长死了,弟弟接替,是古代长期沿用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度。(×)
点拨 “兄终弟及”为商代的一种王位继承制。商代前期王位的继承,传弟和传子两法并用。由于这种制度经常引起统治阶级内部的争位斗争,商末逐渐取消,而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兄终弟及仍偶尔出现于后世。
3.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点拨 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又因其地位最高,故有“宗子”之称。嫡长子继承制始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后世王朝多因循周制。
4.“封建”,即“封邦建国”,是古代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中国几千年一直沿用这种制度,直到清王朝覆灭。(×)
点拨 “分封制”是商朝时期开始推行的制度。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但仍分封“列侯”等爵位;汉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吴楚七国之乱后,分封制名存实亡。
5.我国古代用以封赐大臣的爵位共五等,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一直沿用到清代。(√)
点拨 古代的一种爵位制度,始于周代,又称“五等爵”。《礼记·王制》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6.“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点拨 “举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察举制始于汉文帝,成熟于汉武帝,后成为定制。其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文学、秀才(东汉改称茂才)、孝廉等。其中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
7.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点拨 应是“自上而下”。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聘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yuàn吏。
8.荫补,是指在封建制度下,因祖辈、父辈的地位或功绩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点拨 荫yìn补,又称“恩荫”,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它是中国上古时代世袭制的一种变相。通常指在封建制度下,因祖辈、父辈的地位或功绩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又称“丁艰”。一般子遭母丧称丁内艰,子遭父丧称丁外艰。(√)
点拨“丁忧”或“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补充:服阕:fú què,指守丧期满除服。 服除:守丧期满。)
10.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到达退休年龄、未到退休年龄但有病或有其他原因的,均可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点拨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善。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二)皇室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1.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是受天命建立的。(×)
点拨 “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
12.自秦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点拨 《汉书·外戚传》中记载:“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正室称皇后,妾皆称夫人。”
13.皇帝的生父称太上皇,简称上皇。无论是生是死,都用此称。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
点拨 秦始皇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其父太公为太上皇。另有自称太上皇的,多自行主持要政,始于北魏献文帝传位于孝文帝。
14.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借指太子本人。太子就是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
点拨 太子称为东宫,是因为太子以诸皇子之首和储君的身份,地位仅次于皇帝,理所当然地应该居住在除正殿,即皇帝所居住的地方之外的等级最高的地方,而东宫也就成了太子的代称。
15.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公主封地称邑,以后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汉代的这种称谓。(√)
点拨 东汉末年的蔡邕注解《史记·孝武本纪》时称“帝女曰公主,仪比列侯。姊妹曰长公主,仪比诸侯王”。
16.“驸马”历代专指皇帝的女婿,非实官。(×)
点拨 “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西汉武帝时始置,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原为皇帝的近侍官。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称号,已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
17.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称为“宗主”,九卿之一。(√)
点拨 宗主,始于秦,汉沿置。多由皇族中人充任,为皇族事务机关的长官,宗室、外戚有罪,须由其批准,才能处治。历代职掌略同。
(三)中央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8.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因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点拨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汉初,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沿用秦制。东汉改名为太尉、司徒、司空。唐宋沿用此称。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
19.太师,始于商代,西周为“三公”之首,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代时置,后又废除,位在太傅之上。(√)
点拨 历代相沿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20.司徒,“三公”之一。春秋时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赋。汉时,主管教化,后世沿用。隋唐“三公”参议国事,但仅为虚衔。(√)
点拨 宋代司徒为宰相等官的加官,明清时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21.御史大夫,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晋以后,多不置。隋唐以后虽置,但与汉制不同。(√)
点拨 西汉“三公”之一,隋唐以后与汉制不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职废除。
22.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点拨 宋代,为分宰相之权,以枢密使掌兵权,称为执政,其地位仅次于宰相。
23.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
点拨 中书令,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明代废。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24.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点拨 宰相的别称。唐代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实为宰相。以他官居宰相职位的,有“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目。宋代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另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皆曾任此职。辽、金、元三代相承,明代废。元代行中书省也设参知政事,为行省的副长官,简称“参政”。
25.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点拨 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隋代推行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从隋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更为重要。
(补充: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书、审核诏书和执行政令(决策、审核和执行))
26.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点拨 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最高长官之副官,地位渐高。
27.给事中,为将军、列侯、九卿等的加官,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明代在各部负责抄发章疏,稽查违误。(√)
点拨 秦代始设,西汉沿置,东汉废,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职责是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其性质如清代的“内廷行走”。晋代成为正式官职。
28.自东汉始,尚书省成为行政的总负责机构,因事务繁多,便分曹办事,后来曹变为部,至隋唐定为六部。(√)
点拨 隋唐时期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的正、副首长分别为尚书和侍郎。部下设司,司的正副首长分别为郎中和员外郎。
29.吏部,属六部之一,掌管文职官吏的任免、考绩、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点拨 除吏部外,其余为户部,管理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掌全政;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六部制一直沿袭到清代。
30.我国战国时代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点拨 战国时代中央设有监察官,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袭。
31.“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点拨 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为“右补阙”,与“拾遗”合称“遗补”。
32.翰林院是中国古代以文学供奉宫廷的官署,随时准备给皇帝讲经论典或作辞赋,或草拟诏令,或应和文章。(√)
点拨 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汉代的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没有官号。唐代设翰林院,唐玄宗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宋代改称翰林学士院;元代成立翰林兼国史院;明清称翰林院。
33.我国历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点拨 周代称太史;秦汉称太史、太仆、太祝;魏晋南北朝称著作郎。唐代设史馆,以他官兼任史馆修撰,由宰相兼修国史,另设修撰、直馆等官。元代把史馆并入翰林院。明代并其职于翰林院。
(四)地方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34.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县制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
点拨 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
35.汉承秦制,郡的官制跟秦基本相同,只是把郡守改称为“太守”。汉代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仿中央。(√)
点拨 吴楚七国之乱后,为了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便把“国”的职官加以裁削。
36.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称州时长官是刺史,称郡时长官是太守。另外,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或一些大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
点拨 隋废郡存州,州的长官除国都长安所在地的雍州称“牧”,其余均称刺史。唐代沿置,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动。
37.唐初中央派官员出巡各州,监察地方行政,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职权和汉代的州刺史相似。(√)
点拨 黜陟chù zhì使,唐朝官名,“黜”是贬斥、废除的意思;“陟”指晋升。“黜陟”指官吏进退升降。黜陟使即是对地方官吏进行考察,并将其政绩情况上报更高一级的部门,提出推荐或贬黜的建议,以便朝廷对官吏的职务升迁或贬黜。
38.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
点拨 唐玄宗时,为了防止外族侵略,聚边境数州为一镇,设节度使,总揽一方军、民、财政和监察大权。他们割据一方,形成了藩[fān]镇割据的局面。
39.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跟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设官和州大致相同。(√)
点拨 宋以朝臣充任各州长官,称“权知某军州事”,简称知州。“权知”意为暂时主管,“军”指该地厢军,“州”指民政。明、清以知州为正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
40.“路”是宋代的一个行政单位,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设转运司掌管财政,以转运使为长官。(√)
点拨 转运司下设副使和判官;设提刑司掌管司法,以提点刑狱公事为长官;设提举常平司掌管赈灾及盐铁买卖,以提举常平使为长官。
41.明初把行中书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长官为左、右布政使,掌一省之政。(√)
点拨 明初,沿元制,于各地置行中书省(即行省)。明洪武九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分管全国府、州、县,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
42.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点拨 巡抚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主管一省军政、民政。地位略次于总督。
43.都督,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
点拨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44.提督为武职官名,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
点拨 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提督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吏。以职能分,可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
45.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道下有府有州,府州的长官称知府、知州。(√)
点拨 清代各省设道员,或有专责,如粮道、河道、茶马道等,或作为布政使、按察使的副使。根据清代的官阶制度: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
46.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点拨 “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初用中央官员知某县事,简称“知县”,有戍兵驻县,更兼管兵事。明正式将“知县”用为一县长官的名称。清沿用不改。
(五)官职任免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7.“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点拨 “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也指委任官职;“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一般专指官阶提升。
48.“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
点拨 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转”“徙”泛指调动,“出”专指调离京师,有时有贬官之意,“入”专指调入京师。
49.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的制度。“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
点拨 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守”,以高职兼低职为“行”。加官,升官,于原有官职外,兼领其他官职。
50.“罢、免、解、黜、夺、放、贬、谪、左迁”都是指官员的降级免职,其中“罢、免、解、黜、夺”指解除职务,“贬、谪、左迁”指降级。(√)
点拨左迁,降级使用,贬官。古代,右表示高贵的位置,左表示较低的位置,故“左迁”为贬官降职;“迁谪”侧重于“谪”,即降官远调。“罢、免、解、黜、夺”指官员因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谪”指因过失而降级。“放”有流放、放逐义,从色彩上讲,是贬职。
褫夺chǐ duó:剥夺衣冠,革除功名。
5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任用,回到原职。(×)
点拨 “起复”是指古时遭父母丧的官员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或是降职、革职及致仕之后被重新任用;
“夺情”是指官员服丧期未满而应朝廷之召出而任职,或指朝廷要员经皇帝特准,不必去职在家守制,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52.“缙绅”同“搢绅”,指官绅的装束,也用作官宦的代称。(√)
点拨 缙绅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
类似的还有“簪缨”,是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定在头上,因此也用作官宦的代称。还有“冠盖”指仕宦的冠服和车盖,也用作仕宦的代称。
53.“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父母或祖父母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点拨 如《陈情表》中的李密就是因祖母病重而“愿乞终养”。
二、古代礼仪
我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礼仪还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类。
(一)政治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
点拨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的“上帝”崇拜发展而来的。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为对月亮和星星的崇拜。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便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2.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点拨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3.在古代,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点拨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4.“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点拨 “封禅[fēng shàn]”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在泰山下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5.“相见礼”是我国古礼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相互见面时的礼节。常见的有趋、拜、拱手、作揖、唱喏、长跪、鞠躬、寒暄、叉手等。(√)
点拨 相见礼中,下级向上级拜见时要行拜见礼;官员之间行揖[yī]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6.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见君主则面北,因此“北面”有臣服于人之意。(√)
点拨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
7.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点拨 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一般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并以东为上,其他臣子面向北站在西。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8.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礼,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礼,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点拨
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三者均为九拜之一。
稽首(qǐ shǒu),九拜中最隆重的见面礼节,施礼者跪下后头碰到地面并且要停留一会。 (稽:停留;迟延)
顿首,施礼者跪下后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拜礼中次重者。
空首,施礼者跪而拱手,头至手而不至于地。
9.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朝”。(√)
点拨 朝聘,古代诸侯亲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见天子。朝是诸侯国君主朝见周王﹔聘是诸侯国间有事故﹐彼此派遣卿大夫存问。朝见或聘问有一定仪式。
(二)生活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0.古代官员遇父母之丧,必须请假回家守孝,这叫“丁忧”;服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阙”。(√)
点拨 守孝又称“守制”,官员在这期间(三年,实际为二十七个月)必须离职。“服阙”的“阙”是“终了”之意。
11.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要在宗庙中行冠礼。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但体犹未壮,所以称作“弱冠”,后“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点拨 古代的“冠”不同于现在的帽。古人留长发,平时把长发在头顶盘成发髻,冠是用来笼结头发的。先秦时期,冠是贵族头衣(即帽子)的统称,老百姓没有资格戴冠,只能用巾。
12.古代女子年满十五要行“笄礼”结发加笄,取“字”。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上,以区别童年时代。(√)
点拨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
13.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称为“家祭”。(√)
点拨 唐代即有人制定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有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4.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这些活动叫“斋戒”。斋戒时要求“五思”,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点拨 致斋三日,宿于室内。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戒”又称“散戒”,散戒七日,宿于室外,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悼丧礼,以防止“散思”。
三、姓名称谓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点拨 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2.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点拨 名和字是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这是其根本区别。号,又叫别号、表号。
3.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点拨 谥号分官谥和私谥。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等死后朝廷追加的称号叫官谥。一般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隋炀帝的“炀”。官谥不授予平民。私谥是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
4.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点拨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或高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5.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点拨 同一个皇帝在位时也可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开始,包括明、清两代,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大多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也有用两个年号的,如明英宗朱祁镇、清太宗皇太极。
6.“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点拨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7.古代对已死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等。(×)
点拨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朱元璋为洪武皇帝,朱由检为崇祯皇帝,弘历为乾隆皇帝。
8.“讳嫌”就是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古代避讳的总原则。如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讳,改“秀才”为“茂才”。(√)
点拨 古代臣下或晚辈不能直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则改用同义的字。除避君讳外,文人还避家讳,避讳中可以避单名,双名只避其一则可。地名、官名等也有因避讳而改变的。
9.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点拨 “豆蔻”是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其他如“襁褓”是未满周岁;
“孩提”是两至三岁的儿童;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
“及笄”是女子十五岁;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五十岁;
“花甲”“耳顺”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耋”是八九十岁,
“期颐”是一百岁。
10.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如古代天子之死称崩,太后之死称薨,朝臣之死称卒;张衡属大夫,故说“永和四年卒”。(√)
点拨 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这是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的一种反映。
四、教育科举
(一)政策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科举取仕始于隋代,此前,选拔官吏主要是实行“选士”“察举”“九品中正”制度。(√)
点拨 “选士”,先秦时期,王室的公卿大臣基本是世袭,而中下层官吏则多是从“士”这个阶层中选拔;两汉时期,主要是通过办太学培养博士弟子,或是皇帝公卿“征”“辟”人才。“察举”始于西汉初年,汉武帝以后正式成为一种制度,由公卿列士、郡国守相在民间考察贤德才子,定期向朝廷举荐。
2.“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仕。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实行分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点拨 隋文帝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设进士科;唐复设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增加武举;宋以后均用儒家经义取仕;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
3.“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点拨 在唐代是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
(二)学校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点拨 “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5.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
点拨 夏代称学校为“校”,殷代为“序”,周代为“庠”。秦代以后这些称呼不再使用。
6.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点拨 国子监来源于国子学。由晋武帝设立,隋炀帝时期改为国子监。在唐代,国子监隶属于尚书省的礼部,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宋代沿用此制。
7.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点拨 书院始于唐代,由唐玄宗开元十一年设立正修书院,后改称集贤殿书院。宋代书院大兴,不仅官府,就连私人也都能开设书院。其中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大书院最为著名。
(三)古代学官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学官是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
点拨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9.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点拨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国家最高学位名称。
10.学政,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
点拨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
11.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点拨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中央和地方的学校开始设教授。教授遂开始成为教师的称谓。当时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专业都设有教授。中国汉、唐两代太学都设有博士,教授学生,博士就是后来的教授。
(四)学生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2.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点拨 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
13.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点拨 秀才,原为优秀的人才,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后停废;宋代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称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
14.科举考试中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唐代投考进士的考生随地方贡品解送入京赴试,称为解或解送,故后世称乡试为解试。(√)
点拨 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即解送者中之冠,后历代沿用此称。
15.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
点拨 原指古代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乡贡、乡举)中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
16.科举考试中,通过进士科考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点拨 唐代进士科每年一次,凡中者皆称进士。宋代其他科逐渐名存实亡,唯有进士科最盛,举人贡举到中央应礼部试,尚书省列名发榜统称进士。明清时进士成为考中者的专称,举人在会试时考中成为贡生,再经殿试录取为进士。
17.科举考试中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
点拨 古代科举考试顺序:①县州级考试叫“童试”,中者称秀才;②省级考试也叫“乡试”,中者称举人;③国家级考试叫“会试”,中者称贡士;④经皇上亲自监考策问叫“殿试”,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鼎甲三元,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五)教材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8.从汉始,把孔子编订的“五经”长期作为教学用书,后来被定为科举应试的标准用书。(√)
点拨 “五经”是指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是孔子为了教育学生,对所搜集到的古代文献典籍加以选择、修订和整理编订的。
19.“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一开始与“五经”是封建学校及科举考试的标准书。(×)
点拨 宋代升《孟子》为经,并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相配为“四书”。南宋朱熹对“四书”作了全面系统的注释,明清提倡理学,遂定朱注“四书”为必读书。科举八股文限制在“四书”词句中出题。故“四书”并非一开始就是科举考试的必读书,而是在宋元以后才成为必读书。
(六)考试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20.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为重要的科目。宋以后其他科目多废,明清时仅存该科。(√)
点拨 进士科始于隋炀帝,主要考经学和时务策。因为进士科是常科,录取最少,考取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也因此,时人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宋代以后其他科目多仅存空名,进士科遂成为科举制度中的唯一科目。
21.明清时期在各省省城,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试、秋闱。考中者为举人,可参加第二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点拨 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经科考合格者,均可应试。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22.明清时期各省举人所参加的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行,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点拨 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23.科举时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因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而被称为“殿试”,亦称“廷试”。(√)
点拨 会试后再行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五、天文地理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观测和研究,并不是出于繁荣科学、促进发展的目的,而是为了从天象中得知上天对帝王的警示,得出吉凶的变化,从而趋吉避凶。地理,主要是我国古代历代的行政区划。
(一)天文历法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点拨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了古代纪年历法。
2.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这时候,月亮看起来很圆。(×)
点拨 “既望”指阴历十六日。苏轼《赤壁赋》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七月既望”即农历七月十六。
3.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
点拨 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说生命极短的朝菌不知道阴历三十到初一的时间变化。
4.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
点拨 古代计算时辰、时刻主要是依据木表和滴漏。木表又叫“圭表”,即在一个有刻度的圆盘中心竖一个标杆,根据太阳的投影确定时刻。滴漏适用于夜间计时,用壶盛水,壶底有孔,壶中有一标杆,上有刻度,随着漏壶滴水,水位下降,即可以水位刻度计时。
5.古人认为恒星相互的位置是恒久不变的,所以就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选择了黄道和赤道,即地球上的“赤道”作为标志。(×)
点拨 这里的“赤道”不是指地球上的赤道,而是指天赤道。
(二)地理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6.古代文章中的“江河”多专指长江、黄河。(√)
点拨 如《史记·鸿门宴》中的“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此句中的“河”即专指黄河。
7.“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又称“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点拨 如《夏日绝句》中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关内,指山海关以西地区,四川康定以东地区,甘肃嘉峪关以东地区;关外,指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
点拨 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多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9.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四关之中取名为“关中”。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点拨 项羽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故关中也称“三秦”。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0.“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
点拨 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11.秦汉前古代越族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粤”,也叫“百越”。(√)
点拨 如《过秦论》中的“南取百越之地”。
12.“九州”“海内”都是我国古代的旧称。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点拨 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中原”即“中州、中土”,是区别于边疆地区的说法。狭义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点拨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特指当时沦陷于金人的淮河以北地区。
14.“塞外”又名塞北,古代指外长城以北,即今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及河北外长城以北等地。(√)
点拨 塞,指要塞,万里长城当然是最大的要塞。所以“塞北”即指万里长城以北,也称“塞外”。其中塞有边界之意,意指历史上汉族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部落的分界线。不同时期的塞北位置也不一样。
15.“阳关”,一般指西汉所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的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
点拨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即指此。
16.“少陵”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部。汉宣帝许后葬于鸿固原,因其陵小于汉宣帝的杜陵,故称“少陵”。(√)
点拨 唐代诗人杜甫曾居于陵西,并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17.“长安”是我国古都之一。汉高帝五年置县,七年定都于此。汉城在今西安西北,周围二十五千米。唐末迁都洛阳后,在长安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点拨 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和唐朝等均定都于长安。
六、传统节日
(一)春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年”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年”。夏商时期产生夏历,夏历把月亮的圆缺周期称为“月”,一年被分为十二个月。(√)
点拨 中国原始农业社会时期,在耕作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即所谓观象授时。在两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办法。这就是历法的雏形。
2.“二十四,扫房子”,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
点拨 过年的习俗还有祭灶、贴春联、贴年画、除夕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给压岁钱等。
(二)元宵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3.元宵节,为每年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求好的收成。(√)
点拨 元宵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佛事活动,东汉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活动,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后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另一种是道教活动,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把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节,把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此三者合称“三元”。人们在正月十五日用燃灯来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
4.元宵节时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点拨 元宵节的习俗还有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迎紫姑、走百病等。元宵节让人产生家园之感,种种仪式和庆典中,体现了天人共舞、万物祥和的情景,让人感知宇宙一体、幸福快乐的情怀。
(三)清明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5.清明节的得名源于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据传为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仿效。(√)
点拨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本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代表着春耕春种的时节,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扫墓的节日,后来人们渐渐地把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而寒食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6.清明节除了祭扫外,还有“插柳”的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春季妇女戴柳,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留恋。(√)
点拨 清明还有荡秋千、蹴鞠、踏青、放风筝等习俗。清明节是一个今人与古人、生者与逝者、现在与过去、人与人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与交流的特殊时刻,饱含着中国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间大爱的珍视呵护,以及对人生价值的道德判断。
(四)端午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7.阴历五月初五为“端午”。端午节还有一种说法是纪念春秋时吴国被无辜杀害的功臣伍子胥的日子。后来,经历代帝王出于宣扬忠君思想的目的而大力弘扬,大多数人都以为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点拨 “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称“初五”。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习俗主要有赛龙舟与食粽子等。
8.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源于屈原投汨罗江后,人们纷纷划着龙舟,把糯米和面粉饼子投入江心,避免鱼虾咬吃屈原的尸体。(√)
点拨 端午节是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在春秋之前已有以龙舟竞渡形式敬龙神的习俗。随着历史的演变,形成了延续至今的端午节文化。
(五)中秋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9.“中秋”,顾名思义,就是时值秋季的正中,指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晚上,月圆桂香,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祭月。(√)
点拨 中秋拜月、吃月饼的习俗,表现了人们对团圆的渴望,对祖先或身处远方亲人们的思念,感念天地对丰收的恩典和对生命的养育之恩。
(六)重阳节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0.《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
点拨 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汉朝时期,民间广泛流行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唐朝时期,重阳节作为“三令节”之一被官方正式确定下来;明朝时期,每逢九九重阳,皇帝也开始加入登高览胜的行列;到了清代,重阳节的习俗更为丰富多彩,有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七、古籍文化
(一)史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记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的史书叫“正史”。(√)
点拨 正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等,大部分是官修的。其他还有私史和野史。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翔实的编年体史书,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点拨 《左传》主要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也记叙了当时重要政治人物的活动和言论。同时,《左传》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善于用简笔勾勒战争场面,生动畅达。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料汇编,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点拨 《国语》记载了上至周穆王,下迄鲁悼公的514年间的历史。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地描述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历史人物,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时代的社会风貌,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时期的司马迁撰写。《史记》不仅是我国重要的历史典籍,也是我国史传文学的集大成者。(√)
点拨 《史记》中的文章对于魏晋小说、唐宋古文,甚至宋元戏曲,都有很大的影响。《史记》是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
5.《汉书》又称《前汉书》,与《后汉书》《史记》《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也是研究西汉历史的基本文献。(√)
点拨 《汉书》开创了我国断代纪传表志体史书的先河,奠定了修正史的编例。
6.《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
点拨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二)作品、作家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7.《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自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点拨 《诗经》以其现实主义精神,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先河。
8.《楚辞》是一部屈原所作的诗歌总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因此,屈原也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鼻祖。(×)
点拨 西汉时,《楚辞》由刘向编辑而成,以屈原的作品为主,也收集了楚人宋玉和汉代的作品。作品具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多采用铺陈、夸张的手法,抒彩鲜明浓郁。
9.《乐府诗集》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词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
点拨 “乐府”是由官府名称变成的诗体名称。原来是掌管音乐的机关,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主要负责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其内容一部分是由文人专门创作的,一部分是从民间收集的。
10.“风”和“骚”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有着特殊意义,是《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的并称。(√)
点拨 《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是我国古人对诗歌甄选的最高标准,故以“风骚”并举。
11.“三曹”是汉魏之际(建安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的并称。“三曹”中曹植的艺术成就最高。(√)
点拨 “三曹”以其政治地位和文学成就影响和左右着当时的文坛。他们向乐府民歌学习,打破了两汉以来辞赋独盛的局面,使诗歌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
12.“竹林七贤”是魏晋年间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和刘伶的并称。他们的创作风格各有不同,但都表达出了对当时的恐怖政治和绮靡之风的不满。(√)
点拨 《魏氏春秋》中说此七人“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政治上,由于竹林七贤不与司马氏朝廷合作,最后分崩离析。先是嵇康被杀,阮籍佯狂避世;王戎、向秀投靠司马朝廷,刘伶佯狂放浪,阮咸遭贬,自此各散东西。
13.“元白”是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人物,树起了一面“通俗诗派”的大旗。(√)
点拨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
14.“三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并称,又有老苏、大苏、小苏之称。三人中,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
点拨 苏轼,诗、词、散文、书、画均出类拔萃,在当时的文人中声誉极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苏洵和苏辙长于书策散文。三人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代文人的并称还有“苏黄”(苏轼、黄庭坚以诗并称)、“苏辛”(苏轼、辛弃疾以词并称),“周柳”(周邦彦、柳永以其词作的情意缠绵并称)、“周姜”(周邦彦、姜夔以格律新调并称)等。
(三)文学体裁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5.“辞”是一种古代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楚地,故称“楚辞”。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
点拨 辞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比较灵活自由,又比散文相对整齐,句中多以“兮”字来使语气和谐,帮助表情达意。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16.“赋”这种文体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叫“骚赋”;汉代称为“辞赋”;魏晋以后,赋的风格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骈赋”;唐宋以后,以散文形式写赋,称“文赋”。(√)
点拨 赋,讲究文采和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例如《阿房宫赋》《赤壁赋》。
17.诗歌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的文学体裁。凡诗都要讲究格律,即在诗篇中对句数、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的限制。(×)
点拨 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以“歌”“行”“吟”为载体的古诗,也称“古风”。古体诗是唐代格律诗产生之前的诗歌,主要包括《诗经》《楚辞》、汉乐府及汉魏六朝诗歌。每句有几个字即称几言古诗,这种诗不大讲究对仗、平仄、押韵等。初唐之后的近体诗的创作要求才有严格的限制。
18.“词”是一种兴于唐代盛于宋代、按谱填写、可以配乐歌唱的韵文形式。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点拨 表示音乐性的谱子叫词牌(如“一剪梅”“卜算子”“满江红”)。不同的词牌在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每字的平仄上都有规定。一般来说,词牌并不是词的题目。词,按字数多少,五十八字以内的叫“小令”,五十九字到九十字的称“中调”,九十一字以上的称“长调”。
19.“曲”通常指一种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的韵文形式。和词一样,都是配合音乐的长短句。因此,又有词余、乐府等别称。(√)
点拨 “曲”有南曲和北曲之分。通常我们所说的“曲”是指以中州(河南)音为主的北曲。“曲”有剧曲(杂剧)和散曲的分别。剧曲是剧中主角带科(动作)白(道白)的、由几套曲子构成的戏曲唱词;散曲不带科白,与词的性质相近。
20.“传”或“事略”是一种记叙某人生平事迹的散文文体,又称“传记文”。多采取叙述、描写等手法,生动地展示人物的生平、风貌。(√)
点拨 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开创了纪传体文学的先河。
21.奏议文是臣子向帝王进呈的奏章,往往有“谏”“疏”“表”等形式。“谏”含规劝义;“疏”含分条陈述义;“表”多用以陈情。(√)
点拨 如《谏逐客书》《论积贮疏》《出师表》等。
22.戏曲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等各种因素而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总体性的演出艺术。其中的文学艺术主要是指各种具体样式的戏曲剧本,包括情节、结构、关目(戏曲术语,指情节的安排和构思)、宫调、曲牌、文辞、声韵等。(√)
点拨 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23.杂剧是起源于宋代,发展于元代的一种戏剧形式,也称北曲杂剧或元曲。其基本角色有四类:旦、末、净、杂。(√)
点拨 元杂剧有如下特点:第一,一般来说,一剧一本;第二,一本四折;第三,有宾白(韵白、散白)、唱词、科介(动作、表情);第四,基本角色有四类——旦(女性角色)、末(男性角色)、净(刚烈豪强或滑稽人物)、杂(其他角色)。每类更有细致的区分。
八、生活文化
(一)服装、家具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冠,一般是贵族男子才能使用的头衣(指帽子)。通常只覆盖发髻的部分,有些冠会有冠梁,覆盖住一部分头顶。(√)
点拨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亲人和乡贤的祝福下,将头发梳起来,并带上冠固定头发,以示从此就是成年人了。男子年满二十则称为“弱冠”。
2.冕,是大夫以上,包括天子、诸侯、卿、大夫四个阶级的人才能佩戴的礼帽。顶上有一个长条状的板子,前后伸出,叫作“延”,两端坠着玉珠串,称作“旒”。(√)
点拨 旒的数量、颜色,甚至旒绳的颜色都有细致的规定,马虎不得。
3.笄,是簪的古称。指将头发梳起来,用笄固定住。古代女子十五岁则被称作“及笄”。(√)
点拨 笄簪并不是女子专用的,男子虽然戴冠,也需要用笄簪将发髻和冠固定住。
4.古代将上下身分为两件的衣服总称为“衣裳”,这里的“衣”和“裳”是两个词,“衣”指上身的衣服,“裳”指下身的衣服,也叫“裙”。(√)
点拨 女子服饰中,短上衣叫“襦”。把裙子穿在襦外面,就成了襦裙。在裙子外面又加了一件上衣,叫作“袄”,以袄掩裙,袄可长可短,在明代最为常见。
5.“短褐”是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不但重、无光华,而且不暖。对地位低下的人来说,则为平时所穿的衣服,因此“短褐”成了平民的标志。(√)
点拨 汉服的一种,是对古代寻常百姓所穿的一种服装的称呼,又称“竖褐”“裋褐”。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裤的男装,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
6.中国古代以宽袍大袖为高贵的象征,只有隋唐时期,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窄袖才流行一时。(√)
点拨 袖,又称“袂”,古语“联袂”就是手拉着手,一同做某件事的意思。“挥袂”则是挥手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代常常用“袂”来代指手。
7.“席”是跪坐的时候用的垫子。中国人最初是席地而坐的,坐的时候,比较庄重的坐姿是跪坐。(√)
点拨 比跪坐更加恭敬的坐姿是长跪,坐时伸直腰股,两膝着地,臀部离开足跟。
8.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
点拨 《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魏晋南北朝以后,床的高度与今天的床差不多,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
(二)饮食、器具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9.“觥筹”其实是两样不同的东西。“觥”是古代一种椭圆形,三足或四足的盛酒器,上部或侧面有提梁。“筹”本是竹片或木片,用来计数,华丽些的也可以用象牙等珍贵材料制作。后来成为在喝酒的时候用以计数的工具。(√)
点拨 觥的样式非常华丽,盖子都被做成龙、象等大型动物的样式,腹部也雕刻着复杂的花纹。这种酒器均由青铜制成,只有商代和西周初期流行。除了觥之外,还有爵、角、斛、尊、壶等与酒相关的器皿,按功能不同,可以分为贮藏器、盛酒器和饮酒器三种。筹,本是竹片或木片,用来计数。仅仅喝酒未免无聊,于是古人在喝酒时会进行比赛,制定规则,按照输赢喝酒。所谓“射者中,弈者胜”,“射”和“弈”都是为了确定喝酒的数量和顺序而进行的比赛,而酒筹在比赛过程中被用来标记数量。
10.“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中的“鼎”是用于煮肉和盛肉的,当时的肉食并不切成小块,一般是几大块或直接全煮,因此鼎比较大。(√)
点拨 鼎有圆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两种,现存的鼎中,最著名的要数后(原写“司”)母戊鼎。青铜鼎非常贵重,非大贵族不能使用。
11.“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中的“箪”是一种竹制或苇制的盛器,古代用它来盛饭。(√)
点拨 语出《论语》,孔子以此称赞颜回安贫乐道。
(三)交通出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2.在中国周代,马车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根据马的数量,可以对车有不同的称呼:“骈”就是两匹马并列驾车,“骖”就是三匹马驾一辆车,“驷”就是四匹马驾一辆车。(√)
点拨 据说“天子驾六”,只有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马拉的车子。由于四马驾一辆车最为常见,所以用“驷”来代指马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表示说出口的话,即使是驾着一辆四匹马拉的车子也无法追回来。
13.古代的轿子叫肩舆或腰舆,其区别是肩舆上肩抬,而腰舆抬在腰间。最早叫“辇”,本来是人推的车,后来成为专用的车或者轿子。(√)
点拨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说别国的“妃嫔媵嫱”“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可见当时的“辇”还不是皇帝专用的。
14.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均以和车有关的字为名。“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辙”是车在泥土路上碾过的痕迹。(√)
点拨 没有“轼”的车是不完整的,苏洵是希望苏轼学习“轼”的特点,不张扬,却不可或缺。至于“辙”,十分不起眼,甚至根本不算车的一部分,但如果翻车了,车辙丝毫不受影响,苏洵希望苏辙能像车辙一样,即使不起眼,却能免于灾祸。
编者按:
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历经岁月更迭、时代变迁,江阴始终秉承“以德润身,以文化人”的理念,以一张张“文化名片”定格下文化传承发展的美好瞬间,组成了江阴独有的文化印记。
“江阴发布”今起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看江阴”系列报道,带您一起触摸文化肌理,梳理传承脉络,于文明遗珍中汲取智慧,在传承创新中赓续历史文脉,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江阴依江而建,因江而兴,融合、探索、变化的长江特质,为江阴孕育出“游圣”徐霞客、“一代宗师”缪荃孙、刘氏三兄弟等名人,涵养出“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的城市精神。
悠悠文脉,弦歌不辍。长江哺育的文化精神激荡至今,江阴人也在推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中打通江南文脉“入海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文化传承发展的意义重大,江阴将一如既往地把文化传承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顶层设计,深耕人文沃土,守正创新做好“探源”“活化”“传播”文章。
培根铸魂
传统文脉滋养城市生活
江阴自古便厚文崇教,读书著作蔚然成风,脉脉书香传承至今,浸润了城市各个角落。不管是市图书馆以及遍布城乡的66个分馆,还是各具特色的“三味书咖”阅读联盟、“艺风书房”自助图书馆、“艺风微书房”智能借阅柜、农家书屋,或是24小时自助借阅、“滴答借书”网借服务,随处可见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以及触手可及的借阅服务,让阅读成为最美的“遇见”。
文化传承需要创新性表达,科技则为阅读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日前,南闸街道图书馆以直播方式,开展了一场寻宝探古赏民俗活动,主播带领观众“云参观”图书馆的各个楼层区域,并邀请阅读推广人分享书籍。当天,直播观看量达到3300人次,并获得了1.5万余次点赞。“通过直播的方式,我们从另一个视角感受到了图书馆的魅力。”市民王慧告诉记者,他们全家喜欢在南闸图书馆过周末,馆内提供的丰富藏书、浓郁的学习氛围以及各类阅读活动可以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
书香让历史悠久的暨阳城焕发出特有的气质和魅力,更具时代的温度与情怀。当下,“城市书房”早已走进市民生活,“理响江阴”——“百姓名嘴”宣讲进书屋、暨阳大讲坛、全民诗歌朗读大赛、阅读马拉松、“校园阅读在行动”等近百个品牌阅读活动全年开展数千场次、覆盖各年龄段,吸引线上线下10余万人次参与。
潜移默化的力量不可小觑,文化场所的打造同样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能够现场聆听夏和兴老师的讲解,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体验。”作为夏和兴雕塑艺术馆的首批志愿者之一,刚从浙江师范大学毕业的朱嘉瑶即将前往英国学习雕塑,她在馆内为来往市民和游客讲解雕塑及作品背后的故事。对她来说,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让她站在游览者的视角重新解读作品。刚上岗没几天,她就收获了一个惊喜——雕塑家夏和兴正巧回到家乡,特意赶来为志愿者上了一堂讲解课。今年暑期,夏和兴雕塑艺术馆招募了10名在外求学的艺术专业大学生,他们不仅能近距离接触雕塑艺术,更能在实践中激发活力、发挥能力,与市民、游客共赴一场“艺术之约”。
夏和兴雕塑艺术馆于今年3月正式启用,开馆刚满半年,已经成为长江边颇具人气的地标性建筑。而在江阴,沈鹏艺术馆、介居书院等高品质文化空间相继建成,既提升了江阴的文化气质,也将更多美好送到市民身边。
江阴以这些场馆为主线,深入开展“艺”熠生辉——澄艺空间珠链计划,在全市社区街巷、城市公园、城市商圈、文博展馆、名人故居、旅游景区、美丽乡村等地,打造重点公共文化艺术空间。与此同时,该计划还将一方美术馆、沐沐空间、一如堂艺术馆等一批民间艺术展馆纳入,让美术艺术下沉生活。市民可以在城市角落与油画展不期而遇,或在咖啡店邂逅一场小型摄影展,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充实、更丰富、更高质量的文化大餐。
以文化人
活化传承孕育无限生机
在不少市民看来,在名中医旧居看中医,不仅有种“穿越”感,心里还更加踏实。夏秋之交,不少注重养生保健的江阴人按照往常习惯,走进中医场所就诊。曹颖甫故居经过修缮,以中医便民诊所的全新面貌重新向市民开放。市中医院医师入驻其中,为问诊人量身定制诊疗方案,进一步扩大名医诊疗受众面,成为“参观游览+惠民工程”的体验平台。目前,江阴已完成江阴“一大”会址纪念馆等5个“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全市各地还将进一步推进活化利用项目,借助古建老宅特有的沧桑、厚重与张力,将历史、现在和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彰显文物承载的文化价值内涵。
守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根与魂,才能让家园留得住“乡愁”。而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入了锡剧的门,就要一头扎下去钻研苦练。从“学校小锡班”走出的第一批学员进入市锡剧评弹艺术传承中心已有4年,在送戏下乡、小锡班授课的锤炼打磨中,青年演员们开始崭露头角。今年,朱家怡、严子怡等新生代演员不仅参与了经典剧目复排工作,还将挑起大梁,演绎《五女拜寿》《彩球缘》等经典剧目,展现江阴锡剧文化传承发展的澎湃景象。江阴一直致力于推进锡剧、二胡、书法等艺术的传承与发展,10余年来硕果累累,“学校小锡班”“学校二胡班”的成员频繁亮相全国大舞台;书法艺术在全市各校掀起争写书法作品、写好书法作品的热潮;面塑、麦秆画等非遗技艺的传承人走进课堂、走入社区、走上舞台,让传统技艺历久弥香。
文艺事业的繁荣不仅要“从娃娃抓起”,青年人才的培养也离不开完备的人才发展机制。多年来,江阴文艺人才培养“三江工程”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追求德艺双馨,鼓励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激发老艺术家传帮带作用,营造艺术创作百花齐放的良好氛围,为文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2022年,江阴文艺人才精心打造了一批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在各类重大文艺赛事中频频获奖,共获得国家级奖项(入展)58个、江苏省级奖项(入展)100个、无锡市级奖项(入展)146个。
求实图新
文化名片展现暨阳万象
江阴北滨长江,南近太湖。早在7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江阴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也与长江一脉相承。在“远游不易”的年代,胸怀“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之志的徐霞客便溯江而上,探寻长江正源,留下了煌煌60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如今,徐霞客故居历经四百年风雨,瓦舍犹存。各地游客慕名而来,从古朴厚重的建筑中品读这位“千古奇人”,感受“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探索精神。
包括游圣文化在内,军事、学政、民乐、中医五大文化名片饱经历史冲刷而不失底色。由江边湿地、公园组成的生态风光带成为城市新坐标,推动着滨江要塞军事文化旅游区实现保护升级;江苏学政衙署仪门旧址增设“艺风书房”24小时自助图书馆,打造成集图书外借、阅览、文化活动、志愿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自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乐)以来,江阴连续多年举办高品质民乐演出和交流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民乐特色文化团队和人才,在各级各类民乐赛事活动中多次摘金夺银;如今,占地12.5万平方米的国乐岛主体工程验收已全部结束,将在不久与市民见面;中医药文化走进博物馆、进入课堂,本地出土的明代手术器械登上央视舞台,展现出江阴中医的非凡成就……江阴在固本培元的同时,以锐意创新守护着文脉精髓。
名人效应与文化名片叠加激发的链式反应,也体现在文艺作品的蓬勃发展中。今年以来,江阴首部大型儿童剧《今天我是升旗手》参加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戏剧展演,并获评优秀剧目;中篇评弹《教我如何不想她》入选江苏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并被选送参加江苏省文艺大奖曲艺奖比赛,已在多个镇街试演;评弹《巨赞法师》入选2023—2025年江苏省舞台艺术创作选题并进入编排阶段;在第十三届江苏书展主场,江阴元素也体现出江阴的历史文脉,《宋史三部曲》展现的历史与人性,以及报告文学《振兴路上》呈现的江阴乡村振兴途径,一古一今两大作品齐亮相,让读者们在文字中阅读时代发展和传统文化……
守正知所来,创新明所往。如今,《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阴段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江阴将坚持规划为纲、保护为重、文化为魂、生态为基、融合为要的建设原则,围绕文化保护传承工程、长江文化展示工程、文旅融合发展工程、文化品牌培育工程、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功能配套提升工程、数字再现展示工程等重点建设内容,深入挖掘研究江阴长江文化资源,重现“黄田港北水如天,万里风樯看贾船”的“千里澄江似练”繁盛景象,与当代如火如荼的“科创江阴”建设,共同创作出一幅美好画卷。
电视剧《雍正王朝》是根据二月河老师的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历史大剧,里面阵容庞大,他们共同演绎了很多精彩环节。这部剧上映之后,立刻吸引住观众眼球,一度作为收视率(16.7%)最高的电视剧广为传播。演员的精彩表演,活生生的将这些历史人物呈现在荧屏之中。
电视剧《雍正王朝》气势滂沱、场面壮观
接下来,和大家探讨剧中的那些角色,用剧情和历史相结合,帮大家穿越到二百多年前的康雍王朝!
胤礽整部剧的前半部是围绕着他展开的,确切的说应该是围绕着他的太子之位来演绎。康熙在位时,清朝统治达到鼎盛,这个皇权着实让他的这些儿子们垂涎三尺。成年的皇子们自然而然的围绕着储位进行明争暗斗,这让康熙晚年的生活备受摧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而太子胤礽,在内外交困、暗箭难防的情况下,丧失心智,做出了许多让康熙愤怒的事情,最终被废黜了太子位。
由国家一级演员徐敏饰演太子胤礽
另外,在剧中康熙凡是出巡时,都会让胤礽留在京城监理国事,也就是“太子监国”。
胤祉演员夏和平饰演皇三子胤祉
皇三子胤祉在剧中呈现出“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势态,整天和一群读书人混在一起。看最终结局,可谓“明哲保身”。雍正登基后,老三被封为诚亲王,得以善终。但实际情况,他是太子党的干将。因为,康熙的赫舍里皇后去世后,小太子胤礽被康熙指定给容妃抚养,而容妃则是胤祉的生母,所以这哥俩关系好着呢!最后,他也没能善终,被雍正圈禁至死。不过,《古今图书集成》的确是他的作为!
胤禛国家一级演员唐国强饰演雍正
前半剧是以皇四子胤禛的身份,出现在荧屏之中。他给人带来的感觉是:铁面无私、一身正气。就连二月河老师看过《雍正王朝》后,都说唐国强把雍正演的太过于“好”了。在剧中,胤禛还是颇受康熙重用的。到了康熙晚年,授封雍亲王兼领侍卫内大臣,最后合理地继承了皇位。雍正即位,一直是个历史学家喜欢探讨的话题,即便到现在很多史学家也无法用铁证去说明他即位的合法性。哪怕让满清研究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先生过来,他也不敢言之凿凿的确定此事!
不过,雍正即位后,所实施的摊丁入亩、废除贱籍、火耗归公等良政,的确算的上是清朝最有意义的政治改革。
胤禩“王爷专业户”王绘春饰演八爷胤禩
拥有“八贤王”的美誉,个人能力过人,也的确参与过太子储位之争,是势力强大的“八爷党集团”的老大,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康熙最后讨厌他,也是事实。因为,历史上康熙曾说过这样一句狠话: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这就是在著名的“毙鹰事件”后发生的事。胤禩在雍正登基之初,颇受重用,进封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不过,在雍正根基稳定后,立刻削爵圈禁、最后致死,还落了个“阿其那”的恶名。自古成王败寇,无可厚非!
胤祥演员王辉饰演十三爷胤祥
“忠义十三郎”的皇十三子胤祥,由于性格、生母份位等因素,注定了他只是个绿叶。但是,康熙还是很赞赏他有情有义的特点,虽然关押十年,但是美其名曰是为了保护他。同样,也是给雍正即位后储备人才。他的结局是众位兄弟当中最好的,一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足以说明一切。
胤禵皇十四子胤禵和雍正乃是一母同胞,同是德妃乌雅氏所生,但是二人感情却不深。胤禵个性爽直,重情重义,他从小和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皇八子胤禩情投意合,因此也成了八爷党干将。从这一点可以看的出来,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怒斥胤禩妄蓄大志、企图谋害胤礽时,胤禵挺身而出,跪奏曰:“八阿哥无此心,儿臣等愿保之!”气的康熙差点杀了他。
演员徐祖明饰演十四爷胤禵
不过,康熙还是非常喜欢他这个儿子的,晚年也有意提拔他。在康熙五十七年西北叛乱时,封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王,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另外,老十四还是个临摹高手,无论是在热河行宫模仿太子手谕,还是在西北大营中模仿老八笔迹策反鄂伦岱,都显示出这位皇子的与众不同。
虽然雍正登基后将胤禵派守皇陵幽禁,后改为圈禁。但是到了乾隆帝即位后,允禵也恢复了自由,比起他那几位哥哥,算是好的结局。
佟国维国家一级演员廖丙炎饰演佟中堂
该剧中康熙朝的第一权臣,外号“佟半朝”。他的身份既是康熙的舅舅,也是岳父。作为上书房首辅,在太子被废时,扰乱朝纲,暗中拉拢大臣保举皇八子胤禩为太子。此举,彻底触犯了康熙的底线。但是,老谋深算的佟国维,为了能让佟氏家族保持长久不衰,他让隆科多去支持皇四子,这种不吊死在一棵树上的做法,让人拍手叫绝!他那句经典台词至今还响彻在我的耳边:臣虽老眼,但不昏花。的确,人生何时不在赌呢?
即便再老谋深算,最后还是把自己给玩倒了。不过,隆科多的成功,对他来说也算是输赢参半吧。
张廷玉鼎鼎有名的衡臣大人,在剧中充当了重要角色。“九子夺嫡”中,保持中立,谁也不攀附。在佟国维倒台后,更是被康熙提拔成为上书房首辅大臣。雍正即位后,尽心辅佐、鞠躬尽瘁!在八王议政当中,舌战群雄,为雍正扳回重要一局,也彻底将“八爷党”掀翻。雍正也念其功劳,让他位居大学士之首,并下旨死后可配享太庙,成为大清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汉臣。
国家一级演员杜雨露饰演衡臣
张廷玉在大清的地位及荣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在康熙朝可没有达到如此高度。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时,张廷玉踏入官场还不到十年,即便到了康熙末年,他也才是侍郎职。另外,张廷玉出身名门,乃大学士张英的二公子。
马齐剧中的马中堂,给人的感觉是胸无城府,喜欢随波逐流。这可冤枉了我们的马中堂,从结果就可以看的出来,其实他是一位智者。在他们举荐胤禩为太子失败后,康熙并没有将他一棍子打死,或许有两个原因:一、联络百官,他并非是祸源;二、康熙当年力主撤藩时,有一位他的支持者户部尚书米思瀚,因劳累过度而病逝,而马齐就是米思瀚的儿子。所以,康熙仅仅略施惩戒,让他继续待在上书房,但是位居张廷玉之后。
演员任宝成饰演马中堂
马齐在清朝历史上是很有名气的,作为三朝元老,他的后辈们也是相当优秀: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就是他侄女;傅恒、福康安父子分别是他的侄辈、孙辈。
李卫“狗儿”作为雍正当年潜邸的奴才,后来成为封疆大吏。用老八的话:“论用人,咱们真不如四哥,李卫一个奴才,硬是被他调教成厉害角色!”目不识丁、喜欢女色让他成为剧中一大笑点。
演员赵毅饰演李卫
不过,历史上的李卫,家里有钱,并非剧中那样流落街头。康熙五十六年时,通过捐资获员外郎一职。不到十年之间,李卫便从一个从五品闲职,一路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其升迁速度不可谓不快。
田文镜本是微末小吏,被当时南下筹粮的四皇子胤禛看中后,逐渐成为“四爷党”成员。雍正即位后,在途径山西时,将山西巡抚诺敏欺君罔上之罪揭露,后来奉旨会同图里琛将案情查了个水落石出。在担任河南巡抚时,推行雍正新政,为此得罪了一大批官僚士绅。
演员贺生伟饰演田文镜
历史上的田文镜,政事干练,以铁腕闻名,结合清官与酷吏于一身。治理地方期间,治盗极严,辖境几乎无盗贼,同时督责诸州县清理赋收,开辟荒田,限期极严。曾被雍正帝评价:“忠诚体国,公正廉明。”
年羹尧剧中是雍亲王府的包衣奴才,也是四爷党手下第一干将,在雍正即位前后,发挥了巨大作用。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王时,作为川陕总督的年羹尧,有效节制了西北大营的粮草,为雍正顺利即位,立下汗马功劳。
演员杜志国饰演年羹尧
他的主子登基后被拜为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曾配合各军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年羹尧并没有得以善终,最终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赐令自尽。
隆科多在清一代,隆科多是唯一一位被当朝皇帝冠以“舅舅”称呼的大臣。要知道,在封建社会森严等级制度下,这种情况是很罕见的。足以说明,雍正对他的信任以及在雍正即位这一块,隆科多的巨大作用。
演员蔡鸿翔饰演隆科多
历史上的隆科多,是佟国维的儿子,康熙皇帝的小舅子。雍正出生后,由于生母德妃当时位份较低,所以在出生不久,便交给当时是皇贵妃的佟佳氏抚养,也就是隆科多的姐姐。不过,最终也没能善终,于雍正五年,雍正帝以隆科多结党营私、私藏玉牒为由,公布其四十一条大罪,将隆科多永远禁锢,并于次年死于禁所。隆科多和年羹尧的遭遇,也让雍正给世人留下了“鸟尽弓藏”的不良印象。
邬思道演员李定保饰演邬先生
曾是康熙朝获罪之人,隐居江南,后来被年羹尧推荐给四阿哥,引入府中出任谋士,在谋取皇位的过程中,多次稳住四阿哥胤禛,为其揣摩圣心、分析局势,指明方向。雍正登基后,因深知忌讳而主动离去,得以善终。历史上,雍正在潜邸时有个重要谋士叫戴铎,二月河老师应该是来了个乾坤大挪移!
任伯安江南巡盐道任伯安,九爷的门人,号称是八爷党集团的财神爷。先说说巡盐道这个官职:盐道,清朝负责食盐管制和检验的官员,虽品衔不高,但属于肥缺。所以,任伯安栽了跟头后,愿意用当年在吏部任主事时创作的《百官行述》和太子进行交易,达到官复原职的目的。由此看来,这个官职对任伯安的吸引力有多大。
演员黄永铸饰演任伯安
剧中,康熙对他的评价:“任伯安,一个未入流的小吏,买官卖官,运营六部,如布棋子;指挥官员,似御牛马,这是为什么?你们谁能回答?他建了私档,大家怕他揭短,坏了前程。”这就是任伯安的厉害之处,只可惜没用对地方!不过,此角色乃二月河老师小说里的杜撰的,现实没有这号人物!
凭借着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惊心动魄的政治风云,以及剧中每一个角色恰如其分的精彩表演,使得这部《雍正王朝》在中国电视荧屏上有着屹立不倒、难以企及的高度。电视剧主题曲歌词引用了《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看江山由谁来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