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大小多少》共有四节,每一节都是结合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感受“大小”和“多少”。内容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别说是一年级小朋友,就是成年人读起来都童心大发。这首儿歌,除了要引导小朋友学习生字,笔画,偏旁,还要小朋友知道“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明白不同大小,不同数量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
一、出示贴画,正确朗读课题。
1.出示贴画“牛”和“猫”,让小朋友们说说,它们谁大谁小?老师根据回答书写“大小”,小朋友正确朗读。
2.出示贴画“一群鸭子”和“一只小鸟”,问小朋友,哪一张画上,小动物数量多?老师相机书写“多少”。指导小朋友读好课题。“少”是翘舌音。告诉小朋友:“大”和“小”,“多”和“少”是意思相反的词,叫反义词。下面读儿歌,哪些东西大,哪些东西小,哪些东西多,哪些东西少呢?
二、范读引导,拼读生词,正确朗读儿歌
1.老师范读,小朋友跟读。然后小朋友自己练读几遍。把文中的生字词展示出来,让小朋友认读。在认读中纠正读音,“苹 píng、 杏 xìng ”是后鼻音, "枣 zăo"是平舌音,"只 zhī 、少 shăo"是翘舌音,“牛 niú”是鼻音“边 biān,黄 huáng”是三拼音节,让小朋友们拼一拼,复习一下汉语拼音。
2. 儿歌中的数量词中“一”的变调,在《秋天》里学过,听老师范读后,小朋友自己尝试着读“一”在不同的量词前的不同读音。如“一 yì 头”"一 yí 个 "
3.小朋友流利地朗读儿歌,可以拍手伴奏读,可以一人读一行,配合朗读。可以做动作朗读,用多种形式,引导小朋友朗读熟练,读出节奏。每段尾音可以拉长或强调,小节与小节之间要有明显的停顿,感受朗读 的乐趣。
三、多种方法记生字,学习笔画偏旁
写好生字小朋友朗读儿歌,非常棒!那记字、写字肯定也很好。
1.认识两个新偏旁:反犬旁和鸟字边。跟老师学写反犬旁,撇,弯钩,撇。反犬旁的字,一般都跟四脚兽有关,如狗、狼、猪……。出示这些字,让小朋友认读。跟老师学写鸟字,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重点再写一遍竖折折钩,小朋友读对名称,书空。鸟字边的字,一般都和鸟有关,如鸭、鸡、鹅……出示这些字,让小朋友认读。
2.问小朋友,带有木字旁的字文中有哪些?“杏、桃、果”。让小朋友明白,偏旁与字的意思有关联,这样归类识字,效率高。
3.记住生字,我们就能写出漂亮的生字宝宝。先跟老师学写“小”,老师提醒小朋友:第一笔竖钩压在竖中线上,左右两点要匀称,左点要比右点略低。
学写“少”,第一笔竖钩压竖中线,左右两点要匀称,左点比右点略低。
学写“牛”,第一笔是竖,不带钩,第四笔要稍长,托住整个字。
学写“果”,先写“曰”再写“木”,竖笔从上写到下,压住竖中线,最后撇和捺。
学写“鸟”,第三笔是点,第四是竖折折钩,横向的折段要拉宽些,最后一笔要拉长一些。
老师范写,要求小朋友观察老师书写的笔顺。再让小朋友描红,临摹。
四、图文结合,联系生活,读懂儿歌
图1,牛和猫相比,谁大谁小?让小朋友说说,牛有二十几个小朋友那么大,小猫没有一个小朋友大,大的动物用一“头”,小一点的动物一般用“只”,引导小朋友联系生活运用数量词:一头牛,一头大象,一头猪……一只老鼠,一只小鸟,一只鸡……出示一头大象,一只老鼠。小朋友模仿第一小节说话:“一个大,一个小,一头大象一只鼠。”
2.图2,小朋友看图知道,许多动物聚在一起,叫“群”,创设情境让小朋友说,许多人聚在一起叫“一群人”,许多大雁排队向南飞,叫“一群大雁”。
3.图3,小朋友观察苹果和小枣,可以用手比划一下,苹果的形状,说“苹果大大的”,用大拇指和食指圈成枣子大小,说“枣子小小的”。再出示一张西瓜图片,让小朋友们对比,西瓜大,苹果小,帮助小朋友形象化地感知大小的比较是相对的,不是不变的。启发小朋友:一些圆形的粒状的事物,可以用“颗”,如一颗珍珠,一颗葡萄,一颗黄豆,一颗玻璃球,让小朋友直观感受 “颗”的适用对象。
4.图4,小朋友看图上水果,说说哪是杏,哪是桃,理解“堆”的意思,联系生活说说看见什么东西成堆放着的?如一堆山芋,一堆稻谷,一堆土,一堆石子……
五、拓展练习,实践运用
1.学完课文,指导背诵。适合采用扶一扶,到放一放的步骤,让小朋友背诵,如先出示贴画,和数量词,一个(),一个(),一头(),一只()。学生看图补充背诵;再擦去文字,看图背诵;最后不看图,直接背诵。
2.课后第二题是让小朋友读一读,记一记,积累带量词的短语,让小朋友比较朗读,感知大小不同,数量不同的事物要用恰当的量词来表示。出示题目,让小朋友练一练:一()猪 一()狗 一群() 一()宝石 一()梨 一堆()再出示图片,让学生说数量短语,出示许多人的图片,一()人;出示一只老虎的图片,一()虎;出示一筐苹果图,一()苹果……
3.对于能力高一点的小朋友,还可以让他们模仿课文的句式,用上数量词编一节儿歌。
聚
福建省云霄县竹塔学校
九年三班:方小君
指导老师:赖文莲
我们真的过得越来越宅了,不知道有多久,我们没聚一场了。
天热与天冷、雨雪与狂风,我们总可以从天气那儿找到不出去的理由,忙碌更是成为拒绝外出的万金油。
毕竟吃饭和沟通这样的事都可以用手机来解决,我们也不必出门,便可以靠一手机行万里路,解决万宗事。旧时,没有手机,敲电文的费用又贵,人们在决定重大事件时都会聚在一起商讨,那时,人们认为重要的事要见到人才说,除非万不得已才使会使用电话敲电文。就如,有些人远在外地,亲人突然离世,那就只能交付有些高额的敲字费,若是有钱还好,倘若没有钱的,难免不好办了,紧赶慢赶也得赶回家。而现在呢?碰上重要的事情,只需动一动手指,手机完全可以解决,甚至遇上亲朋好友的红事白事,也可以在手机上送一红包一祝福,便可取代归家聚会了。因此,人们越来越宅,现在若不是春节这类重大节日,很少会看到齐聚一堂的景象了。
表妹开玩笑说,除非外面呼啸的救护车是在等我,否则不可能把我抬出房间。虽是玩笑,其实她道出的真是大多数人宅的心态。某次,我路过公园,看到爷爷奶奶辈的老人,聚在广场上。奶奶们跳着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好不活泼,好不朝气蓬勃。爷爷们聚在一起下棋,在楚河汉界上杀个热火朝天。他们杀得满面红光、精神抖擞。想着爷爷奶奶们若也如我们,宅在家里,懒得出门相聚,那么,会有这份蓬勃的欢乐、蓬勃的力量吗?我想,聚真正的意义大概就是如此吧。
看着老人们欢聚一堂的模样,我忍不住去微信和QQ群发了邀请:改天我们聚一聚。没想到的是,不过是过了两个小时,我便收到一串消息,内容大致是“算了吧?”“今天如何……”“哎呀,我没时间啊……”“改天再聚吧……”。聚一聚,又成为缥缈的梦了。
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改天”?而我们什么时候才真正的会聚一聚?我们明明在同一城市,却活成千里之外的感觉,或许聚一聚真的是一件很遥远的事吧,也许真的是大家都太忙了。
聚,明明很近,又仿佛很远。
版权声明:
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务必联系“墨香悠悠”。
【此文为大豫出书网】
【第七届大豫出书·全国青少年课堂作文大赛投稿作品】
文章留言数最多的前10名选出网络人气奖
【获奖作品均有机会推荐发表 】
【详情点击下框蓝字】
第七届大豫出书·全国青少年课堂作文大赛
END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墨香悠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