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才,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才字,跟存与在两个字有本质的关联。
存,《说文》“恤问也。从子才声。”把才当作声旁,是错误的,许慎的形声说是经不起拷问的,才-存,声音差得不小吧?
至于说,恤问也。恤,用心血忧虑生命。《礼·祭义》:致爱则存。孝子把爱亲之心敬献给父祖,父祖自然总是活在心中。因此,存的本义:生存;存活。从子,是对生命的呵护、保全、抚育和关怀。如:存孤(恤养孤儿)、存养(安抚养育)、存神(存养精神)、存顾(关心照顾)、存抚(存问安抚)、温存、永存。
所以,存的字象,可以解为:存,从子,从才;初生的孩子和初生的草木,是生命的存在。
图源 芳草的美篇
引伸为寄托或心中有某种想法,有所思念。《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引伸为保存、保全,《易·乾》:“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孔颖达疏:“既能知此终竟是终尽之时,可与保存其义。”引伸为有,《庄子·则阳》:“若存若亡乎?”成玄英疏:“存,有也;亡,无也。”
在,甲骨文跟才为同一字样,像草木从地面钻出的样子,借用草木初生表示存在。
在,《说文》:存也。从土才声。《尔雅·释诂》:在,存也。存即在。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大都认为,存即在,而且皆以才为声。其实,在字早于存字,有甲骨文字形。对照上文的才字,甲骨文中,在与才为同一字形,王襄说:古才字,与在通,在字重文。因此,才,不宜看作声旁,表音也不准,它就是在的本字。许慎因为没有见过甲骨文,所以未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才和在,甲骨文字形画得硬邦邦的,似乎跟软绵绵的小草有点不太像,与之不同,吴其昌对“在(才)”字作出了全新的解释。
在,本义:画地交午,作十字形,以表位次,而人履其上也。故其形作“十”,而其义为在矣。“在”者,乃在此也(《殷墟书契解诂》)。在地上画十字形为标记,当射箭的人站立于十字交叉点的时候,人就存在,这就是亲在,就是此在!中国哲学在其源头上就准确定位:人就是存在本身。
图源网络 江备修改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备,有两层意思:完备,该有的都有了;预备,事先都安排好了。万物先于我而具备了一切,我转身迎接万物,万物通过我来到自身。反躬自问,以诚心获得真知,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
主客二分的哲学会遇到存在的悖论:物体先于和外在于我而存在,本与我无关;却偏偏为我存在——唯有我意所向,物体才为我存在。为了抹平主客二分的间隙,梅洛·庞蒂建立了身体哲学,把视线投向了身体,把身体拉回到认知。
反身,是个本体论意义上的动作,诚者,意诚、事成、理真。“反身而诚”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大异其趣的基本点,中国哲学把认知世界万物的基点定位于“身”。
存在,是哲学的基石,存在观的演变,从冷冰冰的客观实在到渐渐融入人的精神,拿存与在两个汉字来表示存在,简直就是暗通款曲。汉字的存、在二字,从其造字之初,就融入了人的脉脉温情,体现出一种温存。
为您链接
象思维(37)体会
汉字解象(31)身
序言: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发展与演变中,汉字派生出许多的历史故事,组成了丰富的汉字文化。它们不仅记载着思想和语言,同时也蕴含着哲理与警示。品味汉字,其实就是在认识我们的历史,探寻我们的过去。
字的起源
古代的“才”字跟现在木材的材字意思相通。上面的一横代表房柱上的横梁,下面的部分像一个树杈,代表远古时期建筑中的房柱,而现在的“才”字多用来表示抽象的含义。例如人才,才气。
与才相关的历史小故事
江郎才尽
南朝江淹年轻时以诗文见称,人称江郎。晚年诗文缺乏情韵,人们说他才尽了。比喻人的文思减退。
成语寓意
“江郎才尽”这个典故是江淹的文章和诗歌到老年退步了,其退步的原因是他自己的思想深处错误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知足,错误地认为人生应该及时地行乐,不要过于自苦,导致后来不能坚持学习和刻苦奋进,所以他的文章和诗歌都退步了。说“江郎才尽”,还不如说他是生活“尽”了。官做大了,脱离了社会生活和人民,失去了灵感与才气。没有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作的源泉自然就会枯竭。
现在的生活中,这样的事件仍旧存在。
因生活压力,放弃心中理想,无奈!
因安于现状,放弃心中目标;无知!
因享受生活,放弃心中追求,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