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黄河入海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千百年来留下无数荡气回肠诗篇。今天,人民治黄事业进入历史新境界,黄河正在谱写演绎新时代新乐章。
欲穷千里目:顶层设计起高楼
党的以来,总书记满怀对母亲河的赤子之情,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考察调研,每到一个地方,都对各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提出明确要求,为各地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2019年9月,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作出部署,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提出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要求。
2020年1月,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一步强调“立足于全流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2020年8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1年4月,黄河保护立法座谈会,强调把总书记指示要求和决策部署充分体现到法律条文中,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黄河保护治理的政策、机制、制度予以立法确认。
为黄河保护立法,是几代人的梦想。黄河保护立法将为自然生态永久平衡、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人民群众永世安宁提供强大法律支持。
保卫黄河:重拳护卫“母亲河”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这是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的重大原则。
今年4月,针对河南郑州、开封等市借引黄灌溉之机、行“人工造湖”之实等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第一批8个典型案例集中公开通报。
与此同时,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4月14日公开通报一批重大典型违法采矿案件。
黄河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正在“长出牙齿”。
4月1日,“中国渔政亮剑2021”黄河流域禁渔专项执法行动启动,2021年度黄河流域禁渔期正式开始。沿黄9省区共同签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渔业高质量发展宣言》,倡议依法治渔、依法兴渔,以最严格执法守牢渔业治理和安全生产底线。
黄河自2018年禁渔期制度实施以来,持续开展“渔政亮剑”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电鱼等非法捕捞违法行为,有效保护了黄河流域水域生态和渔业资源。
“保护母亲河,人民法院在行动”,2020年世界环境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与保障的意见》,第一次在规范性文件层面,提出构建流域司法机制;自2019年以来,沿黄9省区法院一审污染环境刑事案件908件。
党的以来,特别是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司法需求,推进黄河流域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注入司法保护最强音。
既要厉行禁渔,又要放水养鱼。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累计完成治黄工程建设投资107亿元;“上拦下排、两岸分滞”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黑河将结束无骨干工程调度的历史;“智慧黄河”建设初见成效;黄河水沙调控模式更加成熟。
水资源管理与生态调度迈出新步伐——
全河累计供水1700亿立方米,实现黄河连续21年不断流;5条支流纳入调度管理;累计向河口三角洲补水9.49亿立方米,向乌梁素海补水18亿立方米,引黄入冀供水43亿立方米;东居延海连续16年不干涸。
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初显——
批复水权转让项目64个;流域内35%以上的县域建成节水型社会;流域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15%以上。
更上一层楼:幸福黄河谋新局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保护,源头是重中之重。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启动,黄河源头废弃矿山经过恢复治理,草原重新恢复生机,水源涵养功能得到修复,水源涵养量持续增长,花草茂盛,水源充足干净,溪流汇聚东流去。
黄河保护,东流看大海。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生物多样性。如今的黄河三角洲地辽天阔,飞鸟停驻,苇荡曳曳,水波粼粼。
人民治黄70多年,解决了流域水利保障“有没有”问题,实现由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的转变;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水利的需求更加多样,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解决流域水利保障“好不好”问题,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这是一场新长征——水资源短缺依旧是流域最大矛盾,生态脆弱依旧是流域最突出问题,洪水依旧是流域最大威胁,黄河依旧是世界上最为复杂难治的河流,幸福河建设仍需跋山涉水。
这是一次新开局——在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方向,深入践行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幸福河建设夯实基础、保驾护航,打造大江大河治理的标杆。
这是一场总动员——重大国家战略蓝图已经展开,治黄新考卷摆在面前。黄河治理,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二者应当一体同步推进。
识“破局”之难,抓“破局”之机。
着眼于2035年基本建成幸福河,“十四五”时期,黄河保护治理工作将坚持“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思路处理洪水,坚持“拦、调、排、放、挖”方针综合处理泥沙,实现防洪减灾能力持续提升;强化全面节水,科学谋划调水,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加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持续实施全河生态调度,初步实现健康水生态和宜居水环境目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屹(yì)昂(áng)鼎(dǐng)沸(fèi)霎(shà)
卵(luǎn)跃(yuè)穗(suì)巢(cháo)
眠(mián)昧(mèi)坠(zhuì)
(2)难写的字
罩:上部是“罒”,不要写成“四”。
盼:左部是”目”,不要写成“日”。
犹:右部是“尤”,不要写成“龙”。
震:下部是“辰”,不要漏写中间的横。
牵:下部是“牛”,不要写成“午”。
卵:不要忘记写上两个“丶”。
(3)多音字
笼 载尽
处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观潮据说大堤宽阔笼罩若隐若现
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风平浪静水天相接
逐渐犹如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震动余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牵着
鹅卵石坑坑洼洼填上庄稼风俗跃出 葡萄
(2)近义词
屹立~矗立顿时~立刻犹如~好像
颤动~颤抖霎时~刹那依旧~依然
恢复~复原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明亮~闪亮
柔和~柔润新鲜~清新坑坑洼洼~崎岖不平
满意~满足招待~接待闪闪烁烁~时隐时现
奇妙~奇异归~回一瞬~刹那眠~睡
霸占~占据纳凉~乘凉密密麻麻~密密匝匝
微小~渺小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3)反义词
宽阔→狭窄平静→喧闹人声鼎沸→万籁俱寂
浩浩荡荡→零零星星风平浪静→风号浪吼
喜欢→讨厌柔和→坚硬新鲜→
坑坑洼洼→平平整整奇妙→平常霸占→割让
密密麻麻→稀稀疏疏模糊→清晰梦幻→真实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浩浩荡荡闪闪烁烁坑坑洼洼密密麻麻
类似的词语:熙熙攘攘郁郁葱葱懵懵懂懂隐隐约约踉踉跄跄星星点点兢兢业业战战兢兢
②ABAC式词语:人山人海若隐若现半明半昧
类似的词语:虎头虎脑作威作福毕恭毕敬有始有终知己知彼能屈能伸自给自足不闻不问
③量词:一层薄雾一条白线一堵水墙一匹战马一个月亮一块银毯一个传说一道后门一片菜园
④动词:流着月光填上碎石和新土走过石拱桥仰望天空
⑤修饰词:宽阔的钱塘江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高高的点苍山细细的溪水可爱的水塘新鲜的花瓣古老的传说闪烁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星星静寂的夜星群密布的蓝天深蓝色的天空
⑥描写自然景色的词语:鸟语花香春光明媚草长莺飞花团锦簇烟波浩渺落英缤纷繁花似锦沃野千里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千沟万壑
四字词语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的考查形式有:(1)补充词语。(2)根据词语类型写出相关词语。(3)用相关词语造句。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这句话把水浪比作水墙,形象地突出水浪翻得很高的情景。
(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这句话把浪潮比作战马,形象地突出水浪奔流的速度很快、很迅猛的情景。
(3)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这句话把稻田比作银毯,生动形象地写出月光下稻田的景象。
2.拟人句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这句话把钱塘江当成人来写,十分形象有趣。
3.排比句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更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4.设问句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
运用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引出下文。
三、考试热点
1.《观潮》第3、4自然段常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也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第4自然段考查写作顺序,以及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的壮观场面。课文的写作顺序也会有所考查,作文也会要求用这一顺序写作。
2.《走月亮》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课内阅读会考查“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以及抒发的感情。
3.《现代诗二首》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4.《繁星》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
第二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荚(jiá)豌(wān)僵(jiāng)框(kuàng)
溢(yì)蝙(biān)蝠(fú)漆(qī)锐(ruì)
揭(jiē)障(zhàng)荧(yíng)屏(píng)
唤(huàn)索(suǒ)奥(ào)
(2)难写的字
竖:下部是“立”,不要写成“土”。
系,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究:下部是“九”,不要漏写“丿”。
(3)多音字
称 钻
涨 系
悄 雀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豌豆按照舒适恐怕耐心玻璃探头
愉快盘绕曾经飞蛾蚊子即使系着
绳子苍蝇证明研究驾驶呼风唤雨
世纪技术程度超过探索奥秘联系
紧密物质任何改善黑压压水淋淋
湿漉漉横七竖八
(2)近义词
按照~依照暖洋洋~暖烘烘温暖~温和
舒适~舒服明亮~透亮预感~预测
震动~晃动丰满~饱满等待~等候
揭晓~公布广大~广泛虚弱~衰弱
安静~平静准备~预备靠近~挨近
相信~确信愉快~快乐盘绕~缠绕
爆裂~碎裂光彩~光华注视~凝望
启示~启发灵巧~灵活敏锐~敏捷
秘密~奥秘清楚~清晰发现~发明
依赖~依靠幻想~梦想洞察~洞悉
回顾~回忆改善~改进改变~转变
出乎意料~意想不到躲避~躲藏
喧嚷~喧哗轻盈~轻巧猛烈~强烈
(3)反义词
暖洋洋→冷冰冰温暖→寒冷舒适→辛苦
明亮→黑暗僵硬→柔软震动→静止
丰满→干瘦等待→离开广大→狭窄
虚弱→健壮安静→热闹靠近→远离
相信→怀疑愉快→苦恼爆裂→完整
漆黑→明亮清楚→模糊敏锐→迟钝
秘密→公开灵巧→笨拙依赖→独立
幻想→现实紧密→松散出乎意料→意料之中
喧嚷→寂静躲避→暴露密集→稀疏
猛烈→微弱轻盈→沉重
(4)词语归类
①ABB式词语:暖洋洋静悄悄黑压压水淋淋湿漉漉
类似的词语:黑漆漆白茫茫绿油油水灵灵胖乎乎
②含有数字的词语:横七竖八
类似的词语:一唱一和成千上万四面八方一毛不拔
③俗语:不管三七二十一
类似的词语:赶鸭子上架打开天窗说亮话
④量词:一个豆荚一粒豌豆一个口袋一块板子一个裂缝一个囚犯一个早晨一个花园一根棍子一根绳子一个节日一只鸽子两盏灯一架飞机一根电线一次实验一间屋子一种声音一个世纪一个神话一个奇迹一个水点一片树叶
⑤动词:发生事情钻进裂缝长出叶子产生想象洋溢光彩发着亮光得到启示捕捉飞蛾拉了绳子系着铃铛揭开秘密发出声音改变方向装上雷达发出电波依赖自然潜入深海冒着炊烟
⑥修饰词:丰满的豆荚广大的世界长满青苔的裂缝小小的顶楼温暖的太阳光愉快的想象兴奋的眼光盛开的豌豆花柔嫩的叶子健康的光彩晴朗的夜空极细的电线敏锐的眼睛黑暗无光的世界美好的生活银色的雨幕轻盈的身体素洁的彩粉猛烈的风雨秘密的家紧紧地捏着安静地躺着温和地射进来仔细地支起来慢慢地相信直直地坐轻轻地吻快乐地微笑灵巧地避开清楚地看到确信地说晒得暖洋洋变得僵硬走得最远射得最远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这句话把豌豆比作囚犯,说明了最后一粒豌豆进入了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得不到阳光和自由。
(2)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这句话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形象地写出了蝙蝠耳朵和嘴被封住后,飞行时的混乱状态。
(3)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这句话把超声波比作波浪,把陌生的事物用常见的事物进行比喻,使得超声波的特点更加简单明了。
2.设问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自问自答是设问句的特点,以设问句引出文章的中心内容,点明蝙蝠和飞机飞行安全的关系。
3.反问句
(1)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这句话是说它的眼睛特别敏锐,但不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
(2)这不是难为蝴蝶吗?
这确实是难为蝴蝶。
4.排比句
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载不动一个水点;它们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一点儿水都不能沾污上的;它们是那样的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
排比句的使用,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蝴蝶的弱小,也突出了作者对蝴蝶的担心和着急。
5.含有关联词的句子
(1)这里既温暖,又舒适。
(2)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
(3)虽然母亲不相信,但她还是仔细地用一根小棍子把这植物支起来。
(4)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5)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6)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7)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
(8)它们是那么高兴,那么鲜艳。
关联词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填写合适的关联词。(2)用关联词来仿写句子。
6.含义深刻的句子
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豌豆花的力量是无穷的,它给了这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小女孩“快乐地微笑着”说明她的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这一朵微不足道的豌豆花不但是眼前的美景,也是生命的重要启示,更是最后一粒豌豆追求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结果。
三、考试热点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会以课内阅读形式出现,考查五粒豌豆的性格和结局以及最后一粒豌豆的神奇力量等。
2.《蝙蝠和雷达》会考查用关联词填空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课内阅读会考查科学家的三次实验,以及蝙蝠是如何探路的。
3.《呼风唤雨的世纪》会考查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经常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蝴蝶的家》会以改写句子的形式考查反问句,经常出现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以课内阅读形式考查作者对蝴蝶的情感。
第三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吟(yín)瑟(sè)逊(xùn)输(shū)均(jūn)
柄(bǐng)萎(wěi)宅(zhái)慎(shèn)
掘(jué)倾(qīng)抛(pāo)
(2)难写的字
吟:右部是“今”,不是“令”。
庐:不要把“户”写成“尸”。
隙:右部上面不是“小”。
固:不要忘记写最后一笔横。
宅:第四笔是撇。
良:不要忘记写第六笔撇。
穴:下部是“八”,不要写成“入”。
(3)多音字
降 曲扒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操场嫩红舒服均匀重叠空隙嫩茎
叶柄瞧不起牢固引人注意住宅临时
随遇而安选择住址优良巢穴大厅
卧室专家九寸卫生钳子较大
(2)近义词
均匀~平均空隙~间隙痕迹~印迹
逐渐~渐渐牢固~坚固休想~别想
出名~有名隐蔽~隐藏可惜~惋惜
慎重~谨慎柔弱~脆弱研究~钻研
搜索~搜寻倾斜~歪斜平坦~平缓
简朴~朴素疲劳~疲倦宽敞~宽阔
(3)反义词
舒服→难受逐渐→陡然弯曲→笔直
仔细→马虎牢固→薄弱隐蔽→暴露
慎重→轻率温和→暴躁柔弱→刚强
倾斜→笔直平坦→崎岖光滑→粗糙
简朴→奢华清洁→肮脏干燥→湿润
简单→复杂
(4)词语归类
①AABB式词语:弯弯曲曲
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大大方方
②含有“引”字的词语:引人注意
类似的词语:引人入胜引以为戒引人瞩目
③量词:一阵风六根细丝一根茎一条隧道一丛草一座门
④动词:漾起波纹搜索巢穴修理平整
⑤修饰词:嫩红的叶子嫩绿的叶子温和的阳光舒服的住宅倾斜的隧道
⑥与“看”有关的词语:望眼欲穿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极目远眺察言观色洞若观火目不斜视
词语解释是考试中常常要考的题型,主要考查形式有:(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根据意思写词语。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露水像粒粒珍珠,弯弯的月亮像一张精巧的弓。比喻形象生动。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句话把风拂过的叶子比作波纹,清晰地表达出风吹过爬山虎的叶子时的景象。
(3)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这句话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突出了爬山虎的脚细小。
(4)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从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这句话把蟋蟀住宅出口的草比作门,突出了蟋蟀住宅的精致。
2.拟人句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把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拟人化,表明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越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把蟋蟀比作人,使句子更加形象生动。
3.设问句
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
引出下文,为称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做铺垫。
三、考试热点
1.《古诗三首》常考查古诗句、诗意、蕴含的哲理及精神。也会以问答形式考查诗中描绘的画面。
2.《爬山虎的脚》第4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形式出现,考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也会要求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作者长期细致观察的词句。会要求观察某种事物来作文。
3.《蟋蟀的住宅》第2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形式出现,考查写作顺序、蟋蟀的住宅内部和外部的特点,以及蟋蟀的住宅被称为“伟大的工程”的原因。
第四单元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劈(pī)浊(zhuó)竭(jié)躯(qū)曰(yuē)
溺(nì)堙(yīn)惩(chéng)佩(pèi)锁(suǒ)
恶(è)链(liàn)娲(wā)塌(tā)冶(yě)
(2)难写的字
缓:右部不要写成“爱”。
茂:下部是“戊”,不要漏写了上面的“丶”。
曰:和“日”相比,更扁一点。
衔:不要把双人旁写成单人旁。
消:右部不要写成“小”加“月”。
狠:不要把右部写成“良”。
(3)多音字
缝 少恶
隆扎
多音字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2)在一个句子中出现,判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微光劈开缓缓浊气一丈撑住肌肤
精疲力竭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
祖宗悲惨猛兽消息气急败坏敬佩
违抗风吹雨淋铁环既然屈服狠心
愤愤不平获得欢歌笑语零零星星
金光四射
(2)近义词
混沌~浑浊黑乎乎~黑漆漆缓缓~慢慢
巍峨~巍然精疲力竭~筋疲力尽照耀~照射
辽阔~宽阔茂盛~茂密堙~填衔~叼
悲惨~惨烈喷射~喷发拿取~取得
驱赶~驱使气急败坏~暴跳如雷严厉~严酷
吩咐~嘱咐立即~立刻敬佩~佩服
饶恕~宽恕违抗~违背遭受~遭遇
凶恶~凶狠著名~出名创造~制造
欢歌笑语~欢声笑语急忙~连忙难过~伤心
零零星星~零零散散
(3)反义词
混沌→清晰缓缓→飞快浊→轻
巍峨→低矮合拢→张开巨大→微小
辽阔→狭窄茂盛→稀疏少→老东→西
安全→危险气急败坏→心平气和惩罚→奖励
敬佩→憎恨坚定→动摇承认→否认
错误→正确痛苦→快乐愤愤不平→心悦诚服
快乐→悲伤燃烧→熄灭难过→开心
零零星星→密密麻麻
(4)词语归类
①AABC式词语:熊熊大火愤愤不平
类似的词语:彬彬有礼蒸蒸日上井井有条
②AABB式词语:零零星星
类似的词语:舒舒服服蹦蹦跳跳高高兴兴
③ABAB式词语:很久很久
类似的词语:很长很长研究研究整理整理
④与神话故事有关的词语: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类似的词语: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开天辟地
⑤量词:一条缝一丝微光一把斧头一声巨响一根柱子一颗火星一只鹫鹰一个窟窿一道深沟一场雨一种青石一眼泉水一个大盆
⑥动词:创造宇宙忍受痛苦承认错误归还火种违抗命令
⑦修饰词:巨大的变化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美丽的宇宙严厉的惩罚坚定地回答凶恶的鹫鹰可怕的悬崖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把混沌的状态比作大鸡蛋,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混沌世界的特点。
2.排比句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排比句使得文章行文气势极足,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盘古的伟大贡献。
三、考试热点
1.《盘古开天地》会以课内阅读形式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从盘古身上学到的精神。也会考查排比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2.《精卫填海》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会以课内阅读形式考查课文内难理解的字词的意思,以及精卫填海表现的精神。
3.《普罗米修斯》会以课内阅读形式考查普罗米修斯都受到了哪些惩罚,普罗米修斯不向宙斯认错的原因,以及他具有的精神。也会考查语言和动作描写。
4.《女娲补天》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内容。
有热心的网友在后台留言
说到新疆焉耆方言中读为
“pie liu zan yan”的这个词
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词
我们今儿个来谝一下
如果要用一句话
描述一杯茶倒得太满的状态
古人会说:“水满则溢”
一下子就到了哲学的高度
更别说“月满则亏”还在后头等着呢
学生作文会说:
“满得都快溢出来了”
这是一个标准的夸张句
直白生动没毛病
焉耆人会说:“沛流蘸滟”
你仔细一看
这四个字每个都认识
合到一起啥意思?
当时就懵圈了
很多人嫌方言土
常常是因为发音的缘故
但如果论到具体的字或者词上
方言反倒是雅的不要不要的
今儿个我们要喧的
“沛流蘸滟”更是如此
怎一个“雅”字了得
蘸滟,也可写作"zan灎”或者“zan淊”
zan就是下图这个字
焉耆方言音读为【piě lǐur zān niàn】
或【pěi lǐur zān yàn】
“流”字有非常明显的儿化音
含有“太满、溢出、扎实、很多”等意思
“沛”,指“丰沛、充盛、充满”
“流”指“流动不定”
“蘸”,通下图这个字
指“湿的样子”
“滟”(灧),通“灎”、“淊”
水满的样子,泛指盈溢
“沛流蘸滟”是典型的古雅言
至今仍然是关中方言中常用的短语
一般指“液体充满而流”
在焉耆方言中词义有所扩大
泛指“满出、溢出”的状态
引申有“扎实、装满、多、到顶”等意
我们拿一个碗装东西来做例子:
空空儿的碗
一个碗底底子
小半碗(少半碗)
将将儿半碗
大半碗(多半碗)
平平儿的一碗
沛流蘸滟的一碗
一个比一个装得多
“沛流蘸滟”就是装到不能再装
到顶了
而在具体的语境里
“沛流蘸滟”的暗含之意异常丰富
如:“饭舀得沛流蘸滟
得用托盘才能端上桌子”
除了“满溢”外
还有表示“待客热情”之意
“沛流蘸滟一碗汤饭没端牢
跌下去把脚烫歹了”
有“疼惜”之情
“这酒倒得沛流蘸滟
让人咋喝呢嘛”
有“佯装不满”的责备
“她把碗还回去的时候
又沛流蘸滟装满了”
有绝不“空去”的谢意
“沛流蘸滟吃了一大碗”
这句里的“沛流蘸滟”
更有“满满的”
和“痛快淋漓”、“汤汤水水”
这三重含义
而在“满溢”这个意境下
很多人把“沛流蘸滟”理解为“沛流蘸满”
这已经是在原词上产生派生词了
最后再来谝一下
“沛流蘸滟”的发音问题
在小编尕的时候
家住五号渠的阿爷(外公)
说“沛流蘸滟”时
发的是【pěi lǐur zān yàn】这个音
而在焉耆县城里住的父亲
说“沛流蘸滟”时
发的是【piě lǐur zān niàn】这个音
小编提笔之前
询问了老老少少很多焉耆人
每个人的发音都有些许不同
但大家认为的意思都是相同的
我们之前谝过
焉耆方言属于中原官话
最初的主要源头来自陕西关中方言
后来随着各地移民的到来
经过两百多年的融合发展
又吸收了兰银官话、冀鲁官话
西宁河湟方言、西南官话
晋语等方言的部分词语和口音
最终形成了
以关中方言发音为主的焉耆话
因为流传基本上都是靠口语
并无文字记
所以往往都被认为是有音无字
或者以讹传讹
出现读音上的差别再正常不过
“沛流蘸滟”就像让小编
困惑了几乎半辈子的
“这軉嗜的”这个词的命运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