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狮子座

上坟有什么讲究(上坟有什么讲究时间)

时间:2023-12-30 05:20:58 作者:孤单的城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火葬场的“奇葩”规矩:下午3点后就不再进行火化?有何讲究

火葬场,一直都是自带恐怖氛围的死亡站点。

如果说医院是生与死的转折点,那火葬场,就一定是凡人通向死亡的传送门。

在民间说法中,火葬场中常常有怪声出现,有时像愤怒的呐喊,有时像无奈的哭嚎。

身为肉体凡胎,人们虽知死亡无可避免,但当真正与死亡正面交手时,难免会因过度害怕而失去理智。

也正是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承载着死亡使命的火葬场,多少都带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玄学”因素。

为了能让人们不再恐慌,全国各地的火葬场纷纷“改良”,用约定俗成的“奇葩”规矩来消除人们心中对死亡的负面看法。

但让人意外的是,“奇葩”的规矩越来越多,人们对火葬场的害怕却也与日俱增。

特别是“下午3点后不再火化”的规矩,直接拉满了人们对鬼魂的恐怖猜想。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与火葬场有关的“奇葩”规矩背后,究竟还有着什么样的讲究?

火葬——千百年来的文化选择

既然火葬时容易出现“幻觉”,那为什么不干脆选择更加省事的土葬?

相信很多人在进入火葬场时,都曾想过这个问题。

但其实,作为人生在世的最后一站,关于死后身体的处理问题,历来众说纷纭。

直到今天,一部分奉行入土为安的国人,依旧不喜欢用火葬的方式来迎接死亡。

毕竟,身体发肤都受之父母,在百年后徒留一地骨灰,这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

更何况,从老祖宗那里传下来的规矩,多半也是全须全尾的土葬。一想到在死后还要接受火焰的炙烤,大多数人的心情都不太妙。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火葬之于古代,虽名不见经传,但却并非是稀罕事件。

“燎,使人于岳。”

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古人就曾对火葬有着比较详细的记载。

不过在那时,火葬,是作为一种严酷刑罚而存在的。

它的使用对象,大部分都是一些触犯众怒的罪人。

殷人尚巫,使用火葬,一方面可以在“行刑”时发泄对罪犯的恨意,一方面也有着祭祀之意。

在这个时期的火葬,本意并非为了给人“入土为安”,而是倾向于诅咒和惩罚。

直至到了尊卑秩序渐渐完善的周代,火葬依旧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惩罚手段。

在当时的执政者看来,火葬之法野蛮粗鄙,与皇室尊贵无上的身份不符。

特别是在当时的少数蛮夷民族实行火葬的情况下,是否坚持土葬,就成了文明与野蛮的区分方式。

为了将自己与野蛮民族区分开来,当时的中原人士,对自己死后身体的保存情况有着近乎极端的追求。

土葬、厚葬、死后尸身不腐,随着等级观念的不断强化,丧葬方式的优劣也成为了皇宫贵族互相攀比的一大方面。

而相对冷门的火葬,则被人们乱棍打死,贴上了野蛮原始的负面标签。

直到繁荣的唐代到来,人们对火葬的接受度才迎来了新的改观。

唐朝社会经济兴盛,周边国家往来频繁,在带动两国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将一些民俗带入唐朝境内。

但与之前几个等级观念严重的朝代不同,唐朝民风开放,统治者也相对开明,对其他民族文化抱着尊重接纳的友好态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民众对火葬的接受度也大大提高。

而随着佛教的不断壮大,“涅槃重生”,也成为了大部分信教徒的最高愿望。

作为一种特有的宗教形式,在佛教兴盛发展的唐代,火葬渐渐洗去了身上固有的野蛮标签,摇身一变,被佛教徒们奉为不可多得的得道宝典。

虽然火葬没能得到彻头彻尾的“洗白”,依旧是少数群体的“特定狂欢”,但在一些较为开放的唐朝百姓眼中,火葬已经不再是落后巫术。

而到了更加开放多元的宋代,火葬便迎来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巅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大诗人杜牧的诗句中,不难看出宋代对佛教文化的狂热崇拜。

据有关资料统计,仅仅是在宋徽宗开元年间,开封的寺庙数量就已高达691座。

要知道,古代交通不便,大部分的坊市商铺都依都城而设,开封堪称寸土寸金。

寺庙能在商业程度如此密集的地方广泛建造,足以看出当时佛教在民间的广泛影响力。

佛教崇尚火葬,这是宋代丧葬移风易俗的原因之一,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还要从当时的政治文化环境来说起。

很多人认为,火葬在宋朝的风靡,离不开文人墨客对佛教的歌颂与宣传。

但其实,面对火葬这个“不速之客”,大部分宋代士大夫的态度是极为否定的。

在《日知录》中,顾炎武就曾对火葬习俗大加批判,直言“宋以礼教立国,而不能革火葬之俗”,不满之意简直不要太明显。

那么,既然火葬并非是由士大夫之流所提倡,又究竟为什么能备受百姓欢迎呢?

答案还要从当时的统治阶级里面找。

“近代以來,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

建龙三年,刚刚登基不久的赵匡胤就诏令天下,明令严禁火葬,一时间搞得百姓鸡犬不宁。

作为一个尚且安定和平的朝代,赵匡胤的这道禁令乍一看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当把目光转向宋代周边小国时,问题与矛盾便不可避免的暴露了出来。

北宋前期国力稍弱,像辽、西夏这样的周边小国,常常扰乱边境安宁,百姓民不聊生。

边境动荡不安,统治者又在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这样的环境下,强力改革的结果就是无奈遇冷。

更何况,统治者所推行的土葬,对土地面积也是一种浪费。

有资料显示,宋徽宗当政时期,宋代的人口已经突破一亿大关,但国土面积却少得可怜。

僧多粥少,对于向来依赖农耕的中原民族而言,宋代的人口与土地现状,成了火葬盛行的有力推手。

为了能尽可能给自己争取利益,当时的贫农们,只得学习五代十国的做法,压榨自己的“身后地”,用火葬的方式来省出一片粮田。

等到了人口暴增的清朝,人地矛盾就更加明显了。

眼见大批贫民偷偷选择火葬,清朝统治者对丧葬方式的管理也变得有心无力了起来。

而紧随其后的以及新中国政府,对火葬的态度便更加宽容了。火葬也因此发展成了如今近乎全民接受的丧葬方式。

可以说,从土葬到火葬,主流丧葬方式的变化,是朝代更迭中不变的文化选择。

火葬的逐渐合理,几乎是历史的必然路线。

但是,虽然火葬逐渐被民众所接纳,隐藏在火葬场的种种传说,却依旧在挑战着人们的承受极限。

相比起温和的土葬,眼睁睁看着故人消逝于火焰中,对人的生理及心理都是个不小的考验。

或许是压力作祟,到过火葬场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幻觉”。

但你知道吗?

其实令你害怕的那些“幻觉”,往往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

盘点火葬场里的“恐怖”瞬间

在火葬场,如果要说起什么最让人害怕,莫过于亲眼目睹已经死掉的人又离奇“复活”了。

随着科学的进步,医学上判断人类死亡的依据早已从“没有呼吸”进一步精准到了“出现脑死亡”。

大脑作为控制整个身体的生命中枢,一旦死亡,其他部位的坏死几乎可以同时发生。

直至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实现过成功的人脑移植。

也就是说,出现脑死亡后,人才会真正意义上被判定为已经死亡。

在这样的科学判定下,因休克假死而被错误送入火化的相关案例也就出现得越来越少。

按照常理,失去生命的人是不会对高温的火焰产生什么反应的,没有了假死情况,火葬场应该会变得更加“和平”。

但让人意外的是,火葬场中意外“诈尸”的比例,却依旧居高不下。

难道真的是像传统民俗中所说的那样,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人,会在火焰的刺激下重新“醒来”?

其实,火焰的焚烧温度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亲自烤过肉的人都清楚,一片薄薄的生肉被放到烤炉上时,肉的边角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蜷缩与形变。肉越新鲜,蜷缩与形变的程度就越大。

人类的身体也是如此。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含水量会逐渐下降,但依旧可以稳定在50%到60%左右。

在被推入焚烧炉后,机体中的水分与火焰相遇,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尸体的形态。

再加上机体的肌肉遇热蜷缩,所以尸体的外形也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变化。

在没有调整焚烧炉温度之前,大部分火葬场的焚烧温度都在600-800摄氏度之间,相对来说较为温和,焚烧时间也相对更长一些。

焚烧开始后,人体的骨骼肌肉会在温度的刺激下急剧收缩,四肢关节呈现出一种防护性的姿态。

特别是手臂部分,不仅手指关节会遇热蜷缩,双手紧握成拳。

手臂关节也会发生形变,看起来就像是人“害怕”火焰的灼烧,用手护住了头一样。

随着焚烧的不断进行,人体的肌肉渐渐产生形变,就有可能会出现人“重新坐起来”的情况,像极了人们常说的诈尸。

特别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们亲眼目睹这一现象后,很容易误解成尸体又重新“活”了过来,进而将火葬场也解读为“不祥之地”。

但其实,只要将焚烧温度升高一些,加快尸体的焚烧速度,类似于“诈尸”的现象就会消失。

现如今,火葬场中大部分都设有专门的焚化炉,焚烧温度也由机器控制,几乎在一瞬间就能达到900甚至1000摄氏度。

在这样的高温下,尸体在被推入焚化炉的瞬间,就会被迅速炭化,人体的肌肉组织来不及形变,也就没有了“诈尸”那样的骇人景象。

不过,细心的人有可能发现,尸体在被推入焚化炉后,虽然“诈尸”情况看不到了,但尸体却好像“怪叫”了起来。

为了环保,现在的焚化炉装置大部分都是密闭的,仅留一个小口供尸体运送。

焚化炉门一闭合,似乎就有阵阵叹气声从里面传出来。

根据这一现象,就有人推断,被推入焚化炉的尸体“成精”了,他们的叹气或是呻吟,是对这个人世最后的告别。

更有甚者,会将这一现象归结到尸体的假死上,认为焚化炉内的响动,是逝者临终前无奈的求救。

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呢?

原因其实还是跟焚化炉的高温有关。

在接近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人的身体会迅速发生形变,身体内的脏器也会受到挤压。

人的生命终结后,身体内的空气来不及排出,会暂时被留在体内,不再进行循环活动。

猛然间遭受高温,机体内的空气就会在脏器的挤压中来回移动,通过鼻子、喉咙等器官排出体外。

在这一过程中,活动的气体刺激声带,就会在体内碰撞出声,营造出一种尸体“说话”的恐怖氛围。

再加上人体的脂肪遇热燃烧,也会出现声音。

而焚化炉的空间又比较密闭,这才导致了回声“变强”,看起来就像是尸体一直在火焰中喃喃自语。

火葬场毕竟是生与死的交界,哪怕是白天,在火葬场中活动的人们也会受到心理作用的影响,人为的将一切异常现象放大,用不理智的头脑看待这些“异变”。

特别是受到传统的观念影响,大部分人对生死鬼神都很忌讳,极少在生活中关注这一类现象背后的原因。久而久之,火葬场也就被贴上了“恐怖”的标签。

如果不是心理素质特别强的人,恐怕很难在火葬场保持镇定。

为了能缓解人们对环境的不适,近年来,火葬场的有关“规矩”也在不断的调整。

乍一看,这些规矩都有些“奇葩”,不仅显得过于繁琐,办事效率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甚至,有些规矩还起到了反作用,让原本就草木皆兵的人们,更加对鬼神一类的民间传说深信不疑。

那么,火葬场的规矩究竟能有多“奇葩”?

这些“奇葩”规定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讲究?

火葬场的“奇葩”规矩:下午3点后就不再进行火化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经验:如果夜晚要经过火葬场,必须捂住耳朵,头也不回的尽快通过。

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要避开夜间火葬场的恐怖氛围,一方面则是不愿意听到火葬场内焚烧尸体的声音。

但其实,这样的担心是非常多余的。

现如今,大部分的火葬场都有这样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下午3点后就不再进行火化。

夜晚的火葬场,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温和”。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这样“温和”的火葬场,却让他们更加害怕了。

在传统民俗中,古人对于生死之事一直有着很多讲究,不仅细致的分出了阴阳,也在丧葬事宜上有着不同的忌讳。

就比如说,鬼节时“大开”,逝者会在这个时候出来活动,所以长辈们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鬼节时不要乱走动,以免撞到不该见的东西。

等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心中对鬼魂一类的猜想,大多被科学知识一一破除,但类似于这样的禁忌,大家心中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

特别是在听到火葬场的“奇葩”规矩后,人们心中对鬼魂的猜想又悄然复苏了。

那既然如此,火葬场在下午3点后不再进行火化,是不是也有着对阴阳民俗的相关忌讳?

其实,稍微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一下,我们就能发现隐藏在“奇葩”规矩背后的原因。

与其他行业相同,火葬场里的工作人员,同样有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基本不会出现加班的情况。

没有KPI要冲,也没有所谓打了鸡血的企业文化,火葬场里的工作人员,自然会按部就班的安排好一天的工作。

在外行人眼中,火葬场几乎一整天都在忙忙碌碌的运转工作。

可在火葬场的工作人员眼中,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样的事,忙碌的背后自有一套合理的工作流程。

而且,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丧葬习惯,火葬场的焚烧时间,一般都定在了一天的上午,以便家属们取回亲人骨灰后,拿回家中做后续的祭奠工作。

等时间来到下午,焚烧工作也陆陆续续进行到了尾声,还没下班的工作人员,也会去忙其他事情。

之所以制定出“下午3点不再火化”的规矩,既是为了保持正常的工作节奏,也方便逝者亲属安排好丧葬的时间,省去了彼此的麻烦。

也许会有人要问,既然都是工作流程,那火葬场为什么要把停止火化的时间定在下午3点呢?

这其实是个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

从人体的骨骼构造来看,真正的火化完成后,逝者的骨骼,并不是影视剧里那样的细碎粉末。

在被推出焚化炉后,大多数逝者的骨骼,依旧还保存着固有的形状。

根据惯例,火葬场的工作人员会询问逝者家属,是否需要将逝者的骨骼敲碎一些,以便放入骨灰盒中。

得到同意后,工作人员便会额外增加工作步骤,尽可能满足逝者家属的丧葬要求。

所以为了平衡工作,中午过后,火葬场的工作人员就会有意识控制焚烧工作,尽量不影响逝者家属的丧葬安排。

除此之外,火葬场下午3点以后不再火化的规定,也是为了照顾人们对尸体的恐惧心理。

我国的传统民俗认为,逝者往生后,灵魂依旧存在于骨灰内,并不会随肉体的消散而逝去。

想要避开逝者忌讳,尸体的焚烧就要选择一个“至阳”的时刻,以便抗衡灵魂的“至阴”。

虽然这个看法并不为现代科学所接受,但在代代相传的丧葬文化下,很多人依旧愿意将火化时间选择在正午12点。

相比于其他时刻,正午12点日光正烈,人们的活动也更加频繁,这个时候火化,并不会给人太多的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为了照顾周边的居民,火葬场的选址大多较为偏僻,基本都选在了荒无人烟的地带。

等到丧葬工作结束后,时间渐渐来到黄昏,这个时候离开火葬场,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人们很容易被周围不清晰的环境吓到。

选在下午3点前结束火化,人们离开火葬场的时间也会相应提前,没有了环境因素的干扰,大家心中的恐惧心理也会减轻一些。

由此可见,火葬场的种种“奇葩”规矩,出发点都是为了保护逝者家属的情绪稳定。

与其说“奇葩”规矩的背后是种种无法言明的丧葬讲究,但不如说,这些看似奇葩的规定背后,藏着的是对人性的无言关怀与体谅。

结语

在现代科学的解释下,火葬时所出现的种种“幻觉”,其实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合理解释,大可不必惊慌。

但是,作为一个承载着死亡的重要场所,火葬场依旧是亡人与亲属相聚的最后一站。

本着尊重逝者的态度,在火葬场中,除去遵守种种“奇葩”的规矩之外,我们也应克制住自己的好奇,留给逝者及逝者亲属一个体面的告别。

农村丧葬习俗:“人死忌讳三六九,烧七上坟忌犯七”,啥意思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然而,人是一种有语言交流、有文明举止、有思维能力、懂得感恩的一种高级动物,因此,老人过世后,孝子们都会把丧事办的隆重一些,以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

古人以“孝”治天下,但在如今的农村,“孝”依旧是考虑一个人好坏的标准之一。丧葬的很多礼仪也是传统的一种孝的体现,因此也就一直流传并延续至今。从而也留下了很多的习俗和讲究。

在民间流传有人死忌讳三六九的习俗,老人们认为,人去世这天是三、六、九的日子不是好日子犯忌讳。在古代人的思想意识里,人死亡并不是死亡,而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界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阴曹地府。

常言道“阴阳有别”。人们认为,阳世和阴世正好相反,三、六、九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是吉利数,人们常说“三六九往外走”是好日子,因此三、六、九的日子在另一个世界就成了不好的日子,说是这天在阴间报到的亡魂就要受到惩罚。更有一些迷信的说法,说是“三六九带人口”,亡者要带一个垫背的一起过去。

有了此种俗信,因此人们为了避免灾祸,有三六九过世的人,家里要杀一只大公鸡,以示带走了人口。当然这也只是部分地区的一种习俗。虽然有点小迷信,但也是人们趋吉避凶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心理。

“烧七上坟不犯七”的意思就是说,人死亡后,每七天要去上坟祭奠一次,民间也称“烧七”。也就是说自死者死亡之日算起,每七天要去上坟烧一次纸祭祀亡灵,烧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按丧事习俗,“一七,二七”上坟烧纸祭祀以女儿、儿子为主。“三七”则不然,俗话说“女儿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因此,“三七”时出嫁的女儿就不来“烧七”,要由死者的儿子、儿媳为主。

“五七”最大,不但儿子、女儿去上坟,而且堂兄弟姐妹也要到场,这也是亡者下葬后的又一次象征性的礼仪活动了。丧主家等客人祭祀回来要做饭菜款待客人,以示尊重,以后的六七,七七客人就不用来了。七七也就是“尽七”,七七四十九天已过,下次上坟的时间也就该百日了。

所谓的“烧七上坟犯七”就是以农历推算,在“烧七”进行时,每隔七天上坟的日子如果遇到初七、十七、二十七这些日子,就称“犯七”。民间流传有这样的说法,“犯七受罚,阎王打他,无处藏身,躲在莲花盆下”。因此,在部分地区就有了七天烧纸时坟头上放莲花盆的习俗。

所谓的莲花盆当然也是一种象征性的,就是用纸做的盆和莲花,在“烧七”遇到“犯七”的日子,把莲花盆放在坟头。人们认为,这样亡者就能躲过一劫,免去灾难而不至于受罚。这“犯七”的做法虽然有点迷信,但也是人们对过世老人的一种孝道心理,免得过世的老人在阴间受罪。

其实民间还流传有很多的习俗和忌讳,看似有点迷信,实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于先人的一种孝道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当然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俗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毕竟这些都是古老传统的遗留,为了感恩先人,尊重一下当地的习俗也好,不知大家可认可这样的说法。

清明节将至,上坟有哪些讲究?为啥出嫁的闺女不能上坟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它不但是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还是人们祭祖,缅怀先人的日子。清明节过后气温就会上一个新台阶,雨水也会越来越多,自然界生机盎然,到处都是花红柳绿的美景。北方地区也逐渐告别冬季,迎来阳光明媚的大好春日。

清明节与其它节日不同,很多节日都是喜庆的,唯独清明节让人无限伤感,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的时候总是会伴随着雨水,人们想起去世的亲人不免会悲从中来。

我国是礼仪之邦,常言道:百善孝为先,这个孝不但是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好好赡养,去世之后也不能忘记,每年都要在特殊的日子进行祭奠,清明节就是祭奠亲人的日子,大家都非常重视,有的人不远千里回到家乡祭奠亲人。

清明节上坟有哪些讲究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都有一些禁忌,同样清明节也是有讲究的。清明节上坟祭奠亲人宜早不易晚,就是说可以在清明到来之前提前上坟,今年的清明节在四月四日,虽然还没有到,但在农村已经有人开始上坟了,过了清明节之后再上坟人们会认为不吉利。

清明节上坟一般是家里的成年男人去,妇女和孩子是不会去上坟的,尤其是孕妇和幼儿更不能去,因为他们身体虚弱,阳气不足,民间认为容易遭遇阴邪,身体就会生病,有人认为是迷信的说法,其实不完全是迷信,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清明节一般就会下雨,孕妇和幼儿体质差,淋了雨就易感冒。清明节气温升高,各种蛇虫出没,去地里上坟也是很危险的,所以孕妇和幼儿最好不要去。

还有一个讲究就是出嫁的闺女不能回娘家上坟,这究竟有什么说法。

常言道: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出嫁的姑娘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在我们豫南地区,出嫁的闺女不能在家里过大年,夫妻二人不能在娘家同房,清明节也不能回娘家上坟,我很好奇这个问题,于是就请教了村里的老人。

老人们说,给先人上坟就是要祈求他们保佑子孙后代,如果出嫁的姑娘去上坟,先人就要分一份福气给她,这样娘家的福气就会减少,人丁也会遭受损失,所以不让她们去上坟,这样先人就会用全部的精力庇护自己的子孙后代,保佑他们兴旺发达。

现在已经是三月底了,四月四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上坟的习俗由来已久,是人们缅怀先人的一种方式,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祈祷。最后提醒大家上坟烧纸,放鞭炮一定要注意,以免发生火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