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双子座

正月理发有什么讲究(正月理发有什么讲究 能破吗)

时间:2024-02-07 16:50:58 作者:鹰视狼顾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二月二龙抬头,几点剃头大有讲究!牢记4个吉时,鸿运当头事事顺

导语:二月二“剃龙头”,牢记这4个吉时,一年顺利发大财,老传统别丢!

2月21日是农历的二月初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龙节”,也是正月过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气前后。大家都知道,惊蛰时节,天气转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百虫苏醒。相传,每到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经过冬眠的龙,就会被滚滚的春雷所惊醒,抬头而起,飞入云霄,给人间降下一场春雨,滋润万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因为龙不仅是人们眼中的“神兽”,还掌管着行云布雨的职责。在古代农耕文明时期,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古人认为,在新的一年,如果获得了龙的庇护,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食,剃龙头”。因为,春龙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所以,每到春龙节,民间都有着很多的传统习俗。而“吃龙食”和“剃龙头”,就是春龙节这一天,非常重要的两个传统习俗。那么,“吃龙食”和“剃龙头”都有什么讲究呢?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吧!

吃龙食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很多节日都有特定的饮食习俗。而在“春龙节”这一天,饮食习俗也有很多的讲究。并且,很多饮食都是以“龙”为名。因为地域不同和饮食文化的差异,全国各地所吃的“龙食”也不一样。

在北方,很多地方会吃饺子,名曰“吃龙耳”;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油炸糕名曰“吃龙胆”;吃猪头肉名曰“吃龙头”;吃肉花卷名曰“蒸懒龙”。而在南方的很多地区,这一天会吃馄饨,名曰“吃龙眼”;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鸡蛋名曰“吃龙蛋”等等。

剃龙头

俗语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因为民间有“正月不理发”的说法,所以很多人都是等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才会理发,名曰“剃龙头”。人们认为,春龙节这天剃头,会让人在新的一年,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顺风顺水。另外,也有“从头开始”、“时来运转”、“运气抬头”、“丰收抬头”等寓意。

除此之外,二月二剃龙头,还要讲究四个“吉时”。1.早上7点到9点剪头发:龙子登基,登上皇位;2.上午10点到12点剪头发:金榜题名,英才卓绝;3.中午1点到2点剪头发:如日中天,大事天成;4.下午3点-4点剪头发: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以上就是春龙节这一天的两个重要习俗。虽然现在社会进步了,很多传统节日的氛围也没有过去那么浓烈了!很多传统习俗,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是,遵循老传统,不仅可以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哦!

在您的家乡,春龙节这一天,都有什么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哦!如果您喜欢厨娘分享的美食,请将厨娘的分享,转发给您身边更多爱生活,爱美食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下期见。

为什么“正月里不能剃头”?原来我们被这个传统观念骗了300多年

俗话说“抬杠出真知”。《宝莲灯》里的沉香为了反抗舅舅二郎神劈山救母,他为什么不在正月理个发呢?也是外甥熬成舅舅的二郎神为了反抗他舅玉皇大帝劈山救母,他为什么不在正月理个发呢?

进行完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我们再学习一下黑格尔的辩证法。

如果正月理发死舅舅,那么正月植发是不是可以帮助舅舅延年益寿?

很显然,这个民俗经不起推敲,那么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正月”为何不能理发?

关于“正月不剃头”这个习俗,坊间传言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清朝“剃发令”引发的“思旧说”。

话说顺治四年正月,满清颁布了剃发令,引起社会强烈的不满与反抗,这和汉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是冲突的,可毕竟改朝换代已经是事实。

汉人纷纷思念故国旧君,以正月不理发的方式来隐晦表达,称为“思旧”,以讹传讹,变成了“死舅”。

明清易代之际,确实有很多人因剃发令不满清朝的统治,怀念明朝,但若因此以为“正月不剃头”这个习俗与之相关,就太过于草率了。

因为清朝的剃发之诏并非于顺治四年正月施行。

顺治元年四月,由于大汉奸吴三桂投靠满清,多尔衮率领清军击败李自成统率的大顺军,随后入主北京城。

在南下时,多尔衮就摆出一副难看的胜利者嘴脸,强令沿途各州县官民像满人一样剃发留辫,以示对清朝的臣服。

“所过州县地方, 有能削发投顺, 开城纳款, 即与爵禄, 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 一到玉石不分, 进行屠戮。”

不过,此举却遭到了汉人普遍的抵触与反抗。当时在京的汉官除了孙之獬等极少数败类毫无廉耻,主动响应政策,虚溜拍马向清朝统治者献媚外,大多数官员都是拒不剃发,甚至有不少人因此护发南逃,畿辅地区的百姓也常揭竿而起。

多尔衮有些傻眼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一道剃发令竟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眼见清朝的统治还不稳定,迫于无奈之下,他只好在五月二十四日取消了剃发令:

“自兹以后, 天下臣民, 照旧束发, 悉从其便。”

千万不要认为多尔衮良心发现,取消剃发令,只是多尔衮根据当时形势做出暂时的妥协之举。一旦时机成熟,剃发令必然卷土重来。

次年五月,随着清军在前线节节胜利,相继摧毁了大顺和南明的弘光。

多尔衮志得意满,以为天下尽在掌握之中,原来的嘴脸重新暴露了出来,于是在当年六月重申剃发令,悍然下令全国男性一律剃发。

“若有复为此事, 渎违章奏, 欲将朕已定地方人民, 仍存明制, 不随本朝制度者, 杀无赦。”

好一句杀无赦,不知道清宫剧的导演们,一直美化多尔衮是什么居心?

不过也看到,清朝的剃发令分别颁布于顺治元年四月和顺治二年六月,有过两次,仅从时间来看,就与“正月不剃头”不符。

还有就是清朝统治者的野蛮与苛暴,不可能允许汉人正月不剃头。

根据以上两则剃发令的内容可知,不遵令剃发者,将要面临的下场是屠戮或杀无赦。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其手段之血腥残暴可见一斑。这样一群野蛮的强盗屠夫,又怎会网开一面,允许汉人在正月不剃头?

由此可见,“正月不剃头”所传达的“思旧”与“反清复明”并无关系。

剪辫才是“正月不剃头”的来源

1912年1月中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根据世界潮流,以及从卫生、美观的角度考虑,于3月5日(阴历正月十七)颁布了“剪辫令”。

这在时间上是不是吻合?

按理说,老百姓终于可以不用剃发,摆脱那象征屈辱的辫子了,应该感到扬眉吐气了才对,然而事实却与此截然相反,让人大跌眼镜。

满清统治二百多年,当时一般的民众“已将剃发留辫当成自己民族固有的习俗加以遵行和维护。”

因此,尽管政府一再重申,强调“剃发梳辫”并不是汉人习俗,仍旧“留辫者尚复不少”,最后政府职能派人强制给民众剪掉辫子。

社会风气突然扭转,人们不可能立即就适应。

因此剪辫子者被视为“数典忘祖”、不忠不孝的“败类”,已经剪掉辫子的人,为了不引起其他人的排斥,不得不戴个假辫子。

“剪辫令”的执行结果不甚理想,抵制者大有人在。甚至,民众还与政府派来剪辫的人发生冲突,以至于酿成血案。

清朝问鼎天下时,汉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发际线,拒绝剃发留辫,高喊“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纷纷揭竿而起,“江阴起义”、“嘉定三屠”等惨剧莫不由于此。

而两百六十多年后,他们居然为了维护头上那根象征着屈辱压迫的辫子,再次奋起反抗,不惜流血,这不能不说简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更讽刺的是,很多满人还以为剃发留辫是汉人的习俗,因此当政府颁布剪辫令时,他们纷纷愤然剪辫,与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鉴于民众的顽固态度,此后历届北洋政府均有重申剪辫,只是依旧有不少人固执地不理睬。

1928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出台《禁蓄发辫条例》,这是近代中国最后一个剪辫法令。而截至当年9月,北京还有近5000名男子蓄辫。

显而易见,相对于清朝颁布的剃发令,初年在正月颁布的减辫令更符合“思旧”的说法。

那么,民间传说为何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呢?

细细想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记载“剪辫令”的《掖县志》成书于二十四年(1935年),此时与政府颁布剪辫令的时间相隔太近,很多经历过剪辫令的人还都在世,公然谈论此事未免有些敏感。

再者,此书作者刘国宾本身就是时期的人,不敢直言剪辫令评论当朝政事,所以只能通过它时加以化用和影射。而与剪辫令相类似的满清剃发令,也只好成为这个背锅侠了。

因此,“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春节禁忌习俗实际上是发源于时期,其历史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源远流长。

而且,“死舅舅”也是“思旧”的错话讹误。

为何要在二月二理发?

既然如此,那为何大部分人还是坚持过了正月,到二月二才理发呢?

除了民俗的力量,正月里理发对人的身体非常不好倒是真的,把头发理了,头就会冷,人体的经脉大多和头相通,头被冻着了,很容易生病,这算是这个民俗唯一的可取之处了。

中国北方冬天天寒地冻,过年的时间很长,有不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耍正月”是全面现象,吃喝娱乐、走亲访友、祈祷神灵,到了惊蛰前后,人们重新回归日常生活、生产中,一年吉利从头始。

于是借着二月初二,取“龙抬头”吉意,剃一下正月里长长了的头发,正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当然“剃龙头”首先还是给孩子理发,希望小孩一年顺顺利利,长大以后成龙成凤。

除了养生,还有期许吉祥如意。

借助“龙抬头”这个吉利的日子,辞旧迎新,希望大家新的一年有新的希望,新的一年能够顺顺利利。

不过友情提醒一下,今年的二月二,就不要扎堆理发了,健康平安才是最大的福祉。

俗论探宗:正月里理发百无禁忌

作者:毛颖

关于正月(农历)里能不能理发的问题,上一个或者上上一个正月里,写文讲过有关“故事”;不过好像写着写着就更奔了“历史”的掌故去了,回溯起来,竟似好些都没咋说清楚。

现在不知是怎么的,莫名其妙地讲究、重拾讲究,越来越多了;对于笔者这样从“破四旧”、“唯物主义”教育语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叔来讲,不好理解的地方真的是多而突兀。唯一似乎可以构成“理解”的只是——旧的讲究,捡起越多,就越趋于民族的传统,也就越显得民族化;而民族化即爱国。

提到爱国,题目就大了、沉重了。为卸下些其实可以没有的负担,比如正月里不能理发,还是旧话重提地再稍许聊聊。

(一)所谓典故中的禁忌仅指“剃头”而非“理发”

首先,理发≠剃头。我们今天惯常理解的“理发”,如果非跟“剃头”对接的话,仅指全部或部分剃光的那种理发。实际上,绝大多数今天所说的理发,都不是那样的。尤其是对于女性——头发长了,剪剪短;发型想换换,去修理修理;再或是仅仅想漂染漂染,顺便修打一下边边角角,都是现代概念中的“理发”、“做头发”、“做发型”,跟“剃头”一毛钱关系没有!便是把角色转换成男性,那也只是源于西方的现代式“理发”,而不是剃头。

亦即——就算抱定正月里不剃头的讲究,只要不剃光(整体或局部),就不算犯忌。哪怕真的相信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理理发,舅舅们也不会被“妨”到哒!

所以,如果在农历的正月里,周边还有理发店、发廊在营业,想修剪修剪头发,侍弄侍弄发型,尽可以去;万一真有个别舅舅介意,大可以告诉他、他们:这是理发,不是剃头。

再较真儿点儿,所谓“死舅舅”的正月里的“剃头”,仅指旧时满族男性那种前半部头皮剃光的情况;理论上讲,只要不是那样,就对舅舅没有任何不妥、不敬。其实,到了今天,除了极个别怀着某种执念的“人物”,已没人再留那样的发型;而那屈指可数的“人物”,都是满族人;满族人,或说除了汉族以外的其他族的人,再或说是除了江浙地区汉族人以外其他地方的任何民族的人,其实,都跟“正月不剃头”这件事没啥关系。

(二)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传

所谓“正月里剃头死舅舅”,实在是以讹传讹,其本源的说法是——正月里不剃头,以“思旧”。思旧,不知怎么就传成了“死舅”。正月不剃头以思旧,更不知是怎么就给传成了正月里剃头死舅舅。

公元十七世纪中叶,多少有点儿“意外”地,发祥于今辽宁省中心地带的“建州女真”各部所形成的塞外国家“清”,侵入了中原大地,继而迅速占据了原明王朝控制的绝大多数区域,成为了“中国”的新主人。其时,“新近”更名为“满”的“建州”女真族,在社会制度和人文形态上,明显落后于被其“征服”的明王朝(也许,这可以算是“野蛮征服文明”的例子吧),其“征服”的暴力行动,在截至明王朝末期人文最为先进的今江浙地区,遭遇了极强烈的抵制,于是激发了新的征服者愈发暴虐的反制。史册有载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便是例证——满族统治者,在遭遇严重抵制的江浙地区,采取了式武力震慑手段,在这些地方当时的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切的恐惧与仇恨。

今后,国家的新主人满族统治阶层,又为“同质化”而强行推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头令》,即强行要求所有被其新近统治的各族人民(男性),都留他们那种前半部完全剃光、后面蓄长辫的发型。某种意义上,这个冷硬、残酷的“法令”,严重挑战了汉民族的生命价值观。可到底,善于妥协的汉民族,还是选择了“留头”即保全生命而不是“抛头颅”的“留发”。只有饱受满族统治者戕害的江浙地方的汉族人,还多少耿耿于怀。十分聪明的他们,便想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招儿——在每年的正月,所有男人都不剃头,以作为“思念”不剃头的“旧时”的仪式,即“思旧”。这个传统,后来由于江浙地区的人文影响,一定程度延展到了更广泛的区域;据说,直至二百几十年后满清王朝覆灭,一些地方仍保持着正月不剃头的习俗;只不过“思旧”二字,或许是在概念上已淡漠或说难以陈说,就被不知不觉间讹传成了“死舅”。

(三)蓄发和剃头都是人类文明的传统

包括“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在内,世界上的主流民族,都不剪头发;正如世界上很多非主流民族,例如满族、早些时候的女真族、再早的“肃慎”,向来保持“剃头”的习俗。可以说,二者都是人类文明的传统;后者更是特殊生存条件、方式与原始宗教相融而成,前者即蓄发不剪的执着,其根由,则更具相关广泛的族群关于生命本源和自我认知的理性,即上述提到的“生命价值观”。

似乎,这样的说法,显得晦涩、矫情,简单举例就可能好理解多了——比如,在我国,古老的史籍里就有“断发文身”之语,形容的是“化外”,也可以简约武断地说,是对于“野蛮人”的形容——不开化的野蛮人,割断头发(断发)、在身体上加纹饰(纹身);相应地,开化的人,即“文明人”,讲究的是后来有人总结出的“身体发肤授之父母”——身、体、发、肤,四件东西,其中“发”指包括头发在内的身上的毛发。身(躯干)、体(头部及四肢)、毛发(发)以及保护住“身”和“体”的皮肤(肤),共同构成完整的生命个体,是至高无上的“大自然”通过父母亲的传递赋予每个人的,具有神圣的内涵,是不可以随意“毁伤”的!这里面,身、体、肤,或许更容易理解,毛发,好像就有点儿……

有点儿什么?反正,在我们的古代,有“割发代首”的故事,割掉一根头发,人文意义上,相当于砍头!虽然有“作秀”成分,但如果一点儿“群众基础”都没有,恐怕也“秀”不出效果。以发相赠,代表笃定的友谊、爱情。见发思人,更为无数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西方(主要指欧洲)的骑士时代,骑士普遍都怀揣一个类似后来怀表那样的小物件,里面是空的,会填充一些情侣的毛发,作为情感的依托甚至护身符。情侣,可能是别人的妻子,也可能是同性的什么人,但“情”是确有的。毛发,可以是头发,也可以是“其他”,看“亲密”到什么程度。在某些西方国家(或者国家中的某些地区),直到两三个世纪前,还有妇女出于某种生存需要去除过度生长的肢体汗毛和腋毛需要专门“立法”的事情,就是说,如果不“立法”,哪怕是出于生存(职业)的需要,甚至是由于健康原因,主动去除毛发,都是“理论上”不被允许的!

在西方,这种主流族群关于保持毛发完整的执拗,最早也是从“文艺复兴”时代才开始动摇的。几乎所有上过学的人,都看见过课本上早期欧洲大科学家(比如牛顿)披头散发的模样,再往后,画像里的西方牛人,头发就愈发趋近于现代人认为的“正常”,那是神权被打破之后在生活方式上趋向“自主”的一种现象!今天看来,似乎平淡无奇、水到渠成,可倒回去几百年,真的是需要勇气的!几百年!而人类的文明史,是几千年甚至更长的!就是说,在人类迄今为止的文明史中占绝对“优势”的漫长岁月里,不动毛发,是主流族群涉及生命价值观的重要传统。

(四)头发的人文意义和断发纹身的最根由

人类关于自身“来源”的原始认知,更多的“版本”,是认为“我们来自于一条鱼”。这种在最早也就是二三十年前还被认为“荒谬”的认知,竟然“暗合”了最新的人类起源于“海兽”而非“猿”的假说。

先民们关于“我们来自于一条鱼”的自我认知,应该跟今天的“海兽起源说”并无硬连接,而更可能源自古老的“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方式——人类,或者任何陆生动物,想要生存,就必须有水;最古老的水源,是江河湖泊;所以,认为自己与江河湖泊有着生存(生命)性的“不解之缘”,实在再正常不过。江河湖泊里的“活物”,体量和形态更与人类接近的,是鱼;鱼没有毛发,而人类有,特别是神奇地不断生长的头发和胡子,不仅使人类明显区别与其所认定的“生命祖先”也就是鱼,也与所能见到的陆生动物炯然不同。

头发,很大程度上,保护或说“呵护”了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其重要性的头部(大脑);胡子,维护或说“伪装”了之于生存极其重要的口鼻;所以,头发和胡子,在先民的认识里,更会是“自然”对于本物种得特别“恩赐”。这种认知,不仅延伸到了人体其他毛发,更在相对漫长的文明前夜及蒙昧的早期,被“升华”成与“身体”具有同等内涵甚至更为重要的生命标志。人们因而对身上的毛发尤其是头发和胡子,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于相对先进、富足的群体,也就是后来成为“主流族群”的那些,这种重视,更体现为尊崇和趋从,具体到“方”层面,就是“保留”、呵护,讲究点儿的甚至掉了头发都要收藏起来;而对于相对落后、贫穷的群体,也就是后来成为“非主流族群”的那些,相当类似的认知,却更可能体现为“奉献”、“祈求”——割除掉这些上天赋予的“灵性”的一部分,以表虔诚和谦卑。

另外,关乎切实的生存方式,也存在一些当时认为的“硬需求”。比如,所谓“断发文身”,在最早的时候,并不是为了美观或者表达宗教式的意愿,而更与生存方式相关。

比如,被我们的史籍记载下的“断发文身”的“化外”野蛮人,大多数都是“渔猎”为生。相比于农耕和游牧,渔猎,是更古老、更原本的生存模式。因为要渔要猎,人们需要“解放”自己、“伪装”自己——头发太长,会缠绕、阻滞,身上刻画纹饰,能让渔猎的对象(鱼类、野兽)产生“非敌意”甚至是“类同者”的“误判”,从而更容易靠近、捕获……

简言之,蓄发留胡子和“断发纹身”,追根溯源,都是人类早期文明的留痕。随着人文突进、科技昌明,人类才渐渐意识到,头发胡子以及其他毛发的“存在”状态,跟身体健康和生命价值,并无直接关联,也才尝试般去修剪、改造,以求洁净、美观。这种改变或者说“进步”,实话实说,源自西方。而近乎时代同步地,我们经历了剃头的“满清”取代蓄发留须的汉人王朝的历史巨变,由“剃头”到“理发”的转变,则是近代以来受西方影响所致。

(五)佛教徒的“剃度”跟满清的“剃头”含义不同

前面讲到,满清的“剃头”,是他们的民族习惯,以至少最初是“强加”的方式“普及”到了汉族和众多其他民族;而他们“剃头”习俗的根源,很大程度上,与“渔猎”的生存方式相关;当然,也蕴含了比较“原始”的宗教意味。

相比之下,同样是“宗教”,佛教,虽产生也较早(公元前),但更趋于理性。严格意义上讲,佛教更是“哲学”而非“宗教”——除佛教外,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有“非人”属性的“创世神”,不同更在于“创世神”的具象程度;而佛教的“佛”,从“佛祖”到“所有”,都是由“人”经过“修为”而成。“佛”这个字,在其产生的语言里,发音是buda(菩萨),意思是“觉者”,即“觉悟的人”,一切“佛”,都本来是人;人之“觉”,其基础,是“超脱于尘世”。生发了佛教的最早“觉者”们所属的族群,是蓄发的,落发(剃度),代表与“生老病死”的世俗“隔绝”、“了断”、“告别”,是一种带有“牺牲精神”的“自处”。

佛教徒崇尚“以身饲虎”,把生命的物理性存在(躯壳)叫做“臭皮囊”,照他们的意愿,整个这个包括身体发肤的生命,是应该抛弃的;但因为还要有肉身用来修行、度人,所以必须要暂时以最简单的方式保持生命个体的物理性存在,即“活着”;但是,这样的活着,也须尽可能割除掉物理性的生命所能割除的部分;长在头顶、“应该是”对思考有影响、也必然汇聚了与思考相关的世俗“尘垢”的头发,便自然而然地首当其冲了。剃掉、完全剃光,这上天赐予人的“三千烦恼丝”,在意识层面上,成为了“自觉”的象征。

所以,不管何宗何派,只要是佛教徒,都剃光头,至少也是把头发剃到不能再剃的“最短”;甚至于,绝大多数男性佛教徒,也会剃光胡须,我们在电影电视中看到的留着长长白胡子的老和尚,他那胡子,“真实”里,本应该也是没有的;就便有,也最多只限于中国,是对中国人笃定的蓄发留须传统的稍稍“妥协”。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正月理发死舅舅”,你知道啥来历不?

“正月理发死舅舅”,你知道啥来历不?‖老家许昌

文‖张延伟 图‖网络

近段时间,经常看到外甥(外甥女)因为“压岁”红包的事与老舅斗智斗勇的搞笑视频,主题多以正月里是否理发有关,令人忍俊不禁。

民间素有“正月剃头(理发)死舅舅”的说法,特别是有舅父健在的,家里老人对此更是忌讳,腊月里早早地叮嘱儿孙们:“年前一定得理理发,正月可不兴剃头哩!”也正因为如此,乡下理发店正月里的生意和其它月份比起来要冷清许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大队的群众与别的大队相比有个特享的福利,那就是男女老少平素的剃头、理发事宜由长葛石固一位赵姓师傅承包,费用由集体出,各家各户轮流管饭。(想看看本文作者张延伟老师上回写了啥美文?欢迎点击以下链接:1.许昌老乡,今年春节还走亲戚不?;2.河南首富“刘半县”,为啥把“别墅”建在禹州此村间?)

赵师傅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每隔二十来天来村里一次,四个生产队间轮流一圈得八九天时间,晚上就跟伯父一起住在生产队饲养牲口的窑洞里。在我的印象中,正月间赵师傅从未来村里给人理过发。

听赵师傅说,理发匠在古时有个高雅的称号叫“博士”,后来被称为“剃头匠”和“理发匠”,直到解放后“剃头”才通称为“理发”,但在乡下仍习惯叫“剃头”。

以前,剃头匠一般都没有固定的店面,平时做生意全靠一个剃头挑子,挑子一头是带抽屉的长方凳,抽屉里装着剃刀、磨石等一应家什,方凳方便顾客坐着,靠背上挂着用来打理剃刀的油布片;另一头则是烧热水用的小煤炉子,上面放着水桶和铜盆儿。逢集遇会时,剃头匠就在人群来往集中的地方支起煤炉子烧开热水,供剃头的人洗头擦脸。民间俗语“剃头挑子一头热”即来源于此。

除了正月,迄今在乡下集会上仍会见到支个小煤火炉烧着热水,为老人们剃头刮脸、忙得不亦乐乎的剃头师傅。

这些师傅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手里没有理发店使用的电推子、可更换刀片的剃须刀和电吹风等,靠着一把老式弹簧推子,模样看起来有些笨拙的剃刀以及一块黑乎乎的油布条,在坚守和传承着一门古老的手艺。

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是传说中在天宫布施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人们普遍认为在这天剃头理发会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再者大人小孩已经蓄发一个多月,早已急不可耐,所以城乡间所有理发店都人满为患,理发师们恨不得生出个三头六臂来。

对争先恐后在二月二这天理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图个吉利“彩头儿”: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的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们理发,则称“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从此带来好运。

以前乡下理发,上年龄的剃光头,中青年理平头,小孩儿多留个“茶壶盖儿”;妇女们则简单修剪一下,大多是修修鬓角,把厚实的头发“掏剪”一下,实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

如今人们理发赶时髦,只要肯花钱,理发师就不怕费功夫,于是小孩子理出了诸如“平安果”、“宝葫芦”、“高富帅”、“心连心”等各种发式,连飞机、轮船、坦克等造型也在后脑勺上展现出来,要多萌有多萌;有的男孩子还像女孩子一样在脑后留个精致的小辫儿,除了好看,让人一瞅就知道家里人对他是多么的宠溺;许多年轻人则模仿某国领导人的样子理成“雄心壮志”式的“酷头”;还有的只在头顶留一撮长长的头发,却把下面推得精光,让人叫不出到底是啥名堂。

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人们为啥非得等到二月二理发?难道正月里理发还真能害死舅舅?千百年来不乏有“芝麻掉进针眼里”的巧事发生,但归根结底还是以讹传讹、人为杜撰的结果。

我曾听村里的已故说书艺人——书治大伯讲过一个与此有关的传说故事。

古时有个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的剃头匠,从小受到舅舅的关心爱护,一直对舅舅心怀感激,可他平时只能勉强顾着自己温饱,逢年过节却没有余钱买礼物孝敬舅舅。

有一年春节,剃头匠看人家都给长辈拜年,他思前想后灵机一动,挑起剃头挑子来到舅舅家,施展手艺为舅舅剃头刮脸,精心修饰一番。面貌一新的舅舅仿佛年轻了好几岁,人也精神了许多,与外甥一起出门时路人无不夸赞。

以后每年正月里,剃头匠都要来给舅舅剃一次头。舅舅去世以后,剃头匠每到该给舅舅剃头的那几天就想起舅舅生前对自己的好,为自己不能再为舅舅尽孝而伤心,于是就抚摸着剃头挑子思念万千、泪如雨下。后来人们以讹传讹,就把外甥在正月里“思舅舅”说成“死舅舅”了。

现在,除了一些上年纪的人,年轻人大都对正月理发不再忌讳许多;在乡下除了小孩子,年轻人在正月里也逐渐由着性子,根据工作生活及卫生美容等的需要来决定理发与否,至于老年人的唠叨提示也都一笑置之,“正月理发死舅舅”的说辞正逐渐被人们当作封建迷信而摒弃。

【作者简介】张延伟,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许昌市作家协会会员,许昌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文史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报》特约记者。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二月二龙抬头,几点剃头大有讲究!牢记4个吉时,鸿运当头事事顺

导语:二月二“剃龙头”,牢记这4个吉时,一年顺利发大财,老传统别丢!

2月21日是农历的二月初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龙节”,也是正月过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气前后。大家都知道,惊蛰时节,天气转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百虫苏醒。相传,每到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经过冬眠的龙,就会被滚滚的春雷所惊醒,抬头而起,飞入云霄,给人间降下一场春雨,滋润万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有着极高的地位。因为龙不仅是人们眼中的“神兽”,还掌管着行云布雨的职责。在古代农耕文明时期,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古人认为,在新的一年,如果获得了龙的庇护,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吃龙食,剃龙头”。因为,春龙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所以,每到春龙节,民间都有着很多的传统习俗。而“吃龙食”和“剃龙头”,就是春龙节这一天,非常重要的两个传统习俗。那么,“吃龙食”和“剃龙头”都有什么讲究呢?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吧!

吃龙食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很多节日都有特定的饮食习俗。而在“春龙节”这一天,饮食习俗也有很多的讲究。并且,很多饮食都是以“龙”为名。因为地域不同和饮食文化的差异,全国各地所吃的“龙食”也不一样。

在北方,很多地方会吃饺子,名曰“吃龙耳”;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油炸糕名曰“吃龙胆”;吃猪头肉名曰“吃龙头”;吃肉花卷名曰“蒸懒龙”。而在南方的很多地区,这一天会吃馄饨,名曰“吃龙眼”;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鸡蛋名曰“吃龙蛋”等等。

剃龙头

俗语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因为民间有“正月不理发”的说法,所以很多人都是等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才会理发,名曰“剃龙头”。人们认为,春龙节这天剃头,会让人在新的一年,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顺风顺水。另外,也有“从头开始”、“时来运转”、“运气抬头”、“丰收抬头”等寓意。

除此之外,二月二剃龙头,还要讲究四个“吉时”。1.早上7点到9点剪头发:龙子登基,登上皇位;2.上午10点到12点剪头发:金榜题名,英才卓绝;3.中午1点到2点剪头发:如日中天,大事天成;4.下午3点-4点剪头发:财源滚滚,日进斗金。

以上就是春龙节这一天的两个重要习俗。虽然现在社会进步了,很多传统节日的氛围也没有过去那么浓烈了!很多传统习俗,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是,遵循老传统,不仅可以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哦!

在您的家乡,春龙节这一天,都有什么习俗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哦!如果您喜欢厨娘分享的美食,请将厨娘的分享,转发给您身边更多爱生活,爱美食的朋友!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下期见。

端午节的禁忌“不剃头”怎么就成了正月的年俗?

很多地方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传说。从科学的角度讲,这当然是一种迷信。“不剃头”成为正月禁忌伴以种种解说,比如它在清朝的原文本来不是“死舅”,而是“思旧”——“不剃头”是思念旧明,来自清朝百姓对剃发令的反抗。

其实,最早记录“剃头伤舅舅”的时间不在正月,而在五月,且仅限端午节这一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汉代就有禁忌 “五月盖屋,令人头秃”

五月五日端午节。端,开端、首个。秦朝避始皇帝嬴政名讳,将岁首正月称为端月;午指五,五、午音同。历法一月建寅,排至五月是为建午之月,端午因此也称重午或重五。此外,又称端阳——这“阳”应是缘自重午之“午”:古人以十二地支论说阴阳,“午为阳极”。双午重叠,恰值夏至月份,被当做一年里阳气最盛的日子。传统哲学讲究阴阳平衡,失衡便不好。双午为火旺之象,过旺则为毒,“毒月”“毒日”之说由此而来。

《后汉书》所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为门饰,以难止恶气”,已见端午节的端倪;晋代周处《阳羡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书中与端午节名称一并记载下来,还有节日代表食品“一名粽,一名角黍”“以菰叶裹黏米”“盖取阴阳包裹未散之象”,言及阴阳五行学说赋予节日的岁时含义。

至于说粽子象征“阴阳包裹”,叶与米,哪为阴哪是阳呢?周处《风土记》讲另一端午食品煮肥龟,“龟骨表肉里,阴内阳外之形,所以赞时也”。这也就提供了解说粽子“取阴阳包裹未散之象”的参照,即叶为阳、米为阴——用以象征夏至时节阳气旺盛、阴气萌作。那句“所以赞时”,则反映古人顺应大自然,又希望在“纯阳用事”的时节,以民俗事象的形式,表达与大自然互动的愿望。

这部古代风俗史重要文献的记载,已涉及后世端午习俗的大体内容:“造百索系臂,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五色丝,一名朱索,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采艾悬于户上,踏百草,竞渡。是月俗多禁,忌盖屋及暴荐席。”丝、缕、索,这一类带状物,多种名称表示古人赋予端午的多样期待;蒲剑艾虎,斗草采药,竞渡龙舟,后世端午诸多讲究此时也大体具备。

至于“俗多禁”,如“忌盖屋”,汉代《风俗通义》记俗信:“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盖屋,并非指建造房屋,而说的是以茅草覆盖屋顶。屋上茅草与头顶毛发,是不是存在类比想象的空间?既然这想象空间,和“恶月”“恶日”有着扯不断的关联,那么,“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于父母”之说,衍为“五月盖屋,令人头秃”,再衍出“不剃头,恐妨舅”之说,便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民俗的共享或迁移 “不剃头”并非孤例

明末清初文学家孔尚任《节序同风录》一书,《端午》标题下兼收这三者:一、“是日生子者不吉,束一木或荆条,于堂斩断五六尺许,祝曰‘如是止,勿张抵户’,则儿易育,不妨父母”,涉及对“不吉”的禳解。二、“忌盖屋,犯者头秃”。三、“不剃头,恐妨舅”。乾隆年间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以艾叶贴牖,谓之解厄。五月多不剃头,恐妨舅氏”。二书所列,均含“不剃头”,潘荣陛点出这些禁忌出于“恶五月”之说。

原本“五月不剃头,恐妨舅氏”,怎么就成了“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

来作三段引文的对比——

一、清乾隆年间《帝京岁时纪胜》,前曾引:“五月不迁居,不糊窗槅,名之曰‘恶五月’……五月多不剃头,恐妨舅氏。”

二、同是《帝京岁时纪胜》:“正月不迁居,不糊窗槅,为‘善正月’。”

三、河南栾川、鲁山等地风俗,如《鲁山史话》:“正月不剃头,不迁居,不糊窗,不口角,称‘善正月’。”

夏至、冬至是一对至关重要的节气,形如双璧,在岁时框架的构成方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对称特征。夏至成就了端午,冬至曾经的岁首位置让给了春节(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名称),文化的积淀都还在。通观传统节日,容量丰,且视野广大者,首推迎春过大年,其次应该即是端午了。既然两个节日有些内容是重合的,起由端午的五月“不剃头”,移至春节正月禁忌,似乎并没有多少沟沟坎坎。

岁时节日之间,民俗事象的共享或迁移,“不剃头”并非孤例。就说以葫芦造型为端午民俗符号,宋代《岁时广记》已见记载。清乾隆《帝京岁时纪胜》,五月朔窗牖贴红纸吉祥葫芦。光绪《津门杂记》,五月端午,有龙船戏,比户贴葫芦门符。贴葫芦又是迎春风俗。乾隆《直隶遵化州志》,除夕剪红纸葫芦贴于牖户,曰拒瘟。《丰润县志》,除夕贴春联、葫芦于户牖。春日里,曾在白洋淀边同口镇、鄚州古城旅行,所见家家门上贴着红纸剪成的春葫芦。夏贴葫芦、春贴葫芦,是春葫芦因循了夏葫芦,还是夏葫芦借鉴了春葫芦,若要厘清,也需下一番工夫。

这个癸卯年,夏至恰在端午头一天,按照古俗,接连两天吃粽子。愿读者都有好心情、好胃口。

文/吴裕成(中国民俗学会理事、民俗学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