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小编导读
提起《中藏经》,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本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医书。相传为华佗所著,禀承了《内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提出了以形色脉证相结合、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
今天我们就以常见的中风偏枯为例,感受一下千年前神医的智慧。不要担心语言晦涩,国医大师孙光荣为大家作了释译——
提要:本篇着重论述中风偏枯之治法,故题曰论治中风偏枯之法。
全文分两段:首论中风偏枯之治法为吐、泻、补、发、温、按、熨,且释其义;次论凭脉运用上述诸法而治在求本。
人病中風偏枯,其脉數[1],而面乾黑黧,手足不遂,語言蹇澀,治之奈何?在上則吐之,在中則看瀉之,在下則補之,在外則發之,在内則温之、按之、熨之也。
注:[1]數:瓚本作“浮數”。義長。
人患中风偏枯的病,则病人脉数,且颜面干枯黧黑,手足不遂,语言蹇涩,怎样治疗这种病呢?病在上就用吐法治疗它,病在中就用泻法治疗它,病在下就用补法治疗它,病在表就用发表法治疗它,病在内就用温法、按法、熨法治疗它。
吐,謂出其涎也;瀉,謂通其塞也;補,謂益其不足也;發,謂發其汗也;温,謂驅其濕也;按,謂散其氣也;熨,謂助其陽也。
吐,是使病邪所生的涎痰吐出;泻,是使病邪阻塞的气机通达;补,是使病邪伤损的气血增益;发,是使病邪从汗发散;温,是使湿邪从内逐出;按,是使结聚的气血消散;熨,是使机体的阳气得到助益。
治之各合其宜,安可一揆[1]?在求其本。脉浮則發之,脉滑則吐之,脉伏而澀則瀉之,脉緊則温之,脉遲則熨之,脉閉則按之。要察其可否,故不可一揆而治者也。
注:[1]揆:同一法度。揆,音“葵”。
治疗疾病的各种方法要与脉候合宜,岂能运用同一法度?终究是要探索疾病的根本。脉浮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脉滑可用吐法治疗,脉伏且涩可用泻法治疗,脉紧可用温法治疗,脉迟可用熨法治疗,脉结可用按法治疗。关键是察明脉候与治法是否合宜,所以不能用同一法度来治疗疾病。
按:本论强调治之各合其宜而不可一揆而治,则充分体现本书辨证求本、施治合宜之治疗思想。
风为百病之长,而中于人则皮肤、经络、五脏、六腑皆可受病,而其治疗之法亦代有出新。本论以部位、脉象为网,列述诸法,以躯体部位区分,有上、中、下、内、外;以脉象区分,有浮、滑、伏、涩、紧、迟、闭,由是可以综合而言之曰:在上或脉滑者,吐之;在中或脉伏而涩者,泻之;在下者(疑脱“脉虚”),补之;在外或脉浮者,发之;在内或脉紧者,温之;在内或脉迟者,熨之;在内或脉闭者,按之。可谓大法备焉。然,原文首言“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而其法则阙数脉之治,抑或为脉浮数则发之,故疑有脱漏。
好 · 书 · 推 · 荐
《孙光荣释译中藏经》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此书历来多被认为系后人伪托之作,但其学术价值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全书共分三卷,上卷暨中卷共四十九论,下卷附方实计六十八道。通览全书,若按其内容区划,则可分为四部分:第一至第二十论为总论,第二十一至三十二论为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三十三至第四十九论为论杂病及决生死法,末则附以救急疗疾诸方。上世纪80年代,国家门从全国遴选中医专家进行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孙光荣教授即从先师李聪甫研究员及师兄刘祖贻研究员潜心研究华佗及其《中藏经》,执笔《中藏经校注》《中藏经语译》。为便于广大中医工作者阅读医药古籍之需要,作者结合近年研究心得,予以修订、增删。此次修订,为双栏、繁简混排,左侧是繁体字原书加注,右侧为简体字白话释译。在书后新增释译者专论:揩拭尘封明珠,解读医家宝典——试析《中藏经》其书及其学术成就。(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孙光荣释译<中藏经>》(修订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华佗撰,孙光荣释译),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风论篇第四十二
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脏六腑,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者善行而数变,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颤栗而不能食,名曰寒热。
内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胀而有疡;卫气有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腐,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道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鉼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疣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炱,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脘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所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帝曰:善。
风论篇第四十二参考译文
黄帝问道:风邪侵犯人体,或引起寒热病,或成为热中病,或成为寒中病,或引起疠风病,或引起偏枯病,或成为其他风病。由于病变表现不同,所以病名也不一样,甚至侵入到五脏六腑,我不知如何解释,愿听你谈谈其中的道理。岐伯说:风邪侵犯人体常常留滞于皮肤之中,使腠理开合失常,经脉不能通调于内,卫气不能发泄于外;然而风邪来去迅速,变化多端,若使腠理开张则阳气外泄而洒淅恶寒,若使腠理闭塞则阳气内郁而身热烦闷,恶寒则引起饮食减少,发热则会使肌肉消瘦,所以使人振寒而不能饮食,这种病称为寒热病。风邪由扬名经入胃,循经脉上行到目内眦,假如病人身体肥胖,腠理致密,则风邪不能向外发泄,稽留体内郁而化热,形成热中病,症见目珠发黄;假如病人身体瘦弱,腠理疏松,则阳气外泄而感到畏寒,形成寒中病,症见眼泪自出。风邪由太阳经侵入,偏行太阳经脉及其腧穴,散布在分肉之间,与卫气相搏结,使卫气运行的道路不通利,所以肌肉肿胀高起而产生疮疡;若卫气凝涩而不能运行,则肌肤麻木不知痛痒。疠风病是营气因热而腐坏,血气污浊不清所致,所以使鼻柱蚀坏而皮色衰败,皮肤生疡。病因是风寒侵入经脉稽留不去,病名叫疠风。
在春季或甲日、已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肝风;在夏季或丙日、丁日感受风邪的,形成心风;再长夏或戊日、己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脾风;在秋季或庾日、辛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肺风;在冬季或壬日、癸日感受风邪的,形成肾风。
风邪侵入五脏六腑的俞穴,沿经内传,也可成为五脏六腑的风病。逾穴是机体与外界相通的门户,若风邪从其血气衰弱场所入侵,或左或右;偏着于一处,则成为偏风病。
风邪由风府穴上行入脑,就成为脑风病;风邪侵入头部累及目系,就成为目风病,两眼畏惧风寒;饮酒之后感受风邪,成为漏风病;行房汗出时感受风邪,成为内风病;刚洗过头时感受风邪成为首风病;风邪久留不去,内犯肠胃,则形成肠风或飧泄病;风邪停留于腠理,则成为泄风病。所以,风邪是引起多种疾病的首要因素。致于它侵入人体后产生变化,能引起其他各种疾病,就没有一定常规了,但其病因都风邪入侵。
黄帝问道:五脏风证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希望你讲讲诊断要点和病态表现。岐伯回答道:肺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面色淡白,不时咳嗽气短,白天减轻,傍晚加重,诊察时要注意眉上部位,往往眉间可出现白色。心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唇舌焦躁,容易发怒,面色发红,病重则言语謇涩,诊察时要注意舌部,往往舌质可呈现红色。肝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常悲伤,面色微青,易发怒,有时厌恶女性,诊察时要注意目下,往往眼圈可发青色。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身体疲倦,四肢懒于活动,面色微微发黄,食欲不振,诊察时要注意鼻尖部,往往鼻尖可出现黄色。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颜面疣然而肿,腰脊痛不能直立,面色黑加煤烟灰,小便不利,诊察时要注意颐部,往往颐部可出现黑色。胃风的症状,是项部多汗恶风,腰脊痛不能直立,面色黑加煤烟灰,小便不利,诊察时要注意颐部,往往颐部可出现黑色。胃风的症状,是颈部多汗,恶风,吞咽饮食困难,隔塞不通,腹部易作胀满,如少穿衣,腹即脘胀,如吃了寒凉的食物,就发生泄泻,诊察时可见形体瘦削而腹部胀大。首风的症状,是头痛,面部多汗,恶风,每当起风的前一日病情就加重,以至头痛得不敢离开室内,待到起风的当日,则痛热稍轻。漏风的症状,是汗多,不能少穿衣服,进食即汗出,甚至是自汗出,喘息恶风,衣服常被汗侵湿,口干易渴,不耐劳动。泄风的症状,是多汗,汗出湿衣,口中干燥,上半身汗出如水渍一样,不耐劳动,周身疼痛发冷。黄帝道:讲得好!
小编导读
提起《中藏经》,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本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医书。相传为华佗所著,禀承了《内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以阴阳为总纲的思想,提出了以形色脉证相结合、以脉证为中心分述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的辨证方法。
今天我们就以常见的中风偏枯为例,感受一下千年前神医的智慧。不要担心语言晦涩,国医大师孙光荣为大家作了释译——
提要:本篇着重论述中风偏枯之治法,故题曰论治中风偏枯之法。
全文分两段:首论中风偏枯之治法为吐、泻、补、发、温、按、熨,且释其义;次论凭脉运用上述诸法而治在求本。
人病中風偏枯,其脉數[1],而面乾黑黧,手足不遂,語言蹇澀,治之奈何?在上則吐之,在中則看瀉之,在下則補之,在外則發之,在内則温之、按之、熨之也。
注:[1]數:瓚本作“浮數”。義長。
人患中风偏枯的病,则病人脉数,且颜面干枯黧黑,手足不遂,语言蹇涩,怎样治疗这种病呢?病在上就用吐法治疗它,病在中就用泻法治疗它,病在下就用补法治疗它,病在表就用发表法治疗它,病在内就用温法、按法、熨法治疗它。
吐,謂出其涎也;瀉,謂通其塞也;補,謂益其不足也;發,謂發其汗也;温,謂驅其濕也;按,謂散其氣也;熨,謂助其陽也。
吐,是使病邪所生的涎痰吐出;泻,是使病邪阻塞的气机通达;补,是使病邪伤损的气血增益;发,是使病邪从汗发散;温,是使湿邪从内逐出;按,是使结聚的气血消散;熨,是使机体的阳气得到助益。
治之各合其宜,安可一揆[1]?在求其本。脉浮則發之,脉滑則吐之,脉伏而澀則瀉之,脉緊則温之,脉遲則熨之,脉閉則按之。要察其可否,故不可一揆而治者也。
注:[1]揆:同一法度。揆,音“葵”。
治疗疾病的各种方法要与脉候合宜,岂能运用同一法度?终究是要探索疾病的根本。脉浮可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脉滑可用吐法治疗,脉伏且涩可用泻法治疗,脉紧可用温法治疗,脉迟可用熨法治疗,脉结可用按法治疗。关键是察明脉候与治法是否合宜,所以不能用同一法度来治疗疾病。
按:本论强调治之各合其宜而不可一揆而治,则充分体现本书辨证求本、施治合宜之治疗思想。
风为百病之长,而中于人则皮肤、经络、五脏、六腑皆可受病,而其治疗之法亦代有出新。本论以部位、脉象为网,列述诸法,以躯体部位区分,有上、中、下、内、外;以脉象区分,有浮、滑、伏、涩、紧、迟、闭,由是可以综合而言之曰:在上或脉滑者,吐之;在中或脉伏而涩者,泻之;在下者(疑脱“脉虚”),补之;在外或脉浮者,发之;在内或脉紧者,温之;在内或脉迟者,熨之;在内或脉闭者,按之。可谓大法备焉。然,原文首言“人病中风偏枯其脉数”而其法则阙数脉之治,抑或为脉浮数则发之,故疑有脱漏。
好 · 书 · 推 · 荐
《孙光荣释译中藏经》
《中藏经》,又名《华氏中藏经》,旧题汉·华佗撰。此书历来多被认为系后人伪托之作,但其学术价值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全书共分三卷,上卷暨中卷共四十九论,下卷附方实计六十八道。通览全书,若按其内容区划,则可分为四部分:第一至第二十论为总论,第二十一至三十二论为论脏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之法,第三十三至第四十九论为论杂病及决生死法,末则附以救急疗疾诸方。上世纪80年代,国家门从全国遴选中医专家进行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孙光荣教授即从先师李聪甫研究员及师兄刘祖贻研究员潜心研究华佗及其《中藏经》,执笔《中藏经校注》《中藏经语译》。为便于广大中医工作者阅读医药古籍之需要,作者结合近年研究心得,予以修订、增删。此次修订,为双栏、繁简混排,左侧是繁体字原书加注,右侧为简体字白话释译。在书后新增释译者专论:揩拭尘封明珠,解读医家宝典——试析《中藏经》其书及其学术成就。(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孙光荣释译<中藏经>》(修订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华佗撰,孙光荣释译),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有傷於筋,縱,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接前文) 大家注意,这段话很重要。这段话道出了很多疾病,尤其是中风,中老年人可能会出现中风半身不遂这种情况的最重要的一个根源,那就是大怒,这是情志方面的问题。所以,有时候,中医经常说一句话叫:“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理解这就是玄学了,这人八字不好,这个命不好,中医治不了。我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当然,关于这方面的认识,别人说的只能是存疑,待考。我的这种认识,来源于临床的具体情况,发现有好多人的病是因为情志不和,他自己或者是生气郁闷;或者就是埋怨,怨气特别大;或者就是天天烦躁,坐不住,天天烦;或者就是容易生气着急,尤其是容易着急脾气大,这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古人有句话叫做“存在即合理”,它既然存在这种情绪的累积或者存在这种性格,就不是一天两天养成,是日积月累、日久天长养成的一个习惯,或者叫性格,或者叫情绪。
那么一定与他的家庭、与他的成长环境、与他长大之后的配偶,甚至与子女都有很大的关系。这些东西是能够用药来治得了吗?我以前治过一个患者,她的先生就是嗜赌如命,天天,之后又借,他一个工薪阶层,借了一百多万的,根本还不上,于是她就天天忧愁郁闷、生气,日久天长就得了乳腺方面的问题。(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开始是乳腺结节,后来检查为乳腺的恶性肿瘤。她这个病能用中药来治吗?她找了好多医生,中医师给她用了大量各种各样的疏肝理气、活血、解郁化结的这些药。这些药用的已经很到位了,我看之前的一些名医们给她的药方,不能说这些名医辨证不准确,用药不精当。她吃了是有效果,但是效果小,为什么呢?她刚吃完中药,“疏肝解郁”了之后,紧跟着一回家,一看到她先生之后,立刻又肝郁气滞了,立刻又生气,立刻又吵架。情绪对人体的影响,实际上是非常大的。
情绪一来又堵住了肝经,肝经一堵住,本来已经用中药疏解,她的这些经络又被堵上了。长此以往,很可能隔两三年,肝郁气滞不治疗,就会变成一个比较严重的病。比如,乳腺的结节或者是一些小的结块,可能后期就会变成乳腺的恶性肿瘤。她吃中药天天给它化着点,进展的就慢,经过四、五年,或者五、六年之后才变成恶性肿瘤。这实际上就是吃着药有些效果,但是收不到最终的效果,最终还是好不了,这叫“心病还需心药医”。在这个时候就应了那句话,叫做“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因为这个命,跟各种各样的关系非常复杂,中国古人讲的这个命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是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概念。他说人的命并不是说就是先天八字所注定的。人的这个命是通过后天各种各样的外界的环境,包括内因和外因共同所造就的一种人生轨迹。把它叫做人生轨迹,比较容易让大家理解一下。“运”就是指的是运气,“命”指的是先天确定的这些时空关系。这个人身体与他的成长环境、与他的家庭、与他的饮食、与他的睡眠,包括与他的运动,甚至包括与他的子女有关系。
我们看到,最近的一些电视连续剧,经常演一些家庭伦理关系方面的内容。一些其中的主角,为什么容易血压高?前一段时间演的一部电视剧叫《都挺好》,电视剧里面那个主人公叫苏大强,一个老年男士。他的儿女对他很有意见,他本人人生轨迹当中经常受冤枉气,经常憋屈。本身性格很懦弱,遇到事承受压力的能力特别小。像这种人的性格就很容易内郁,这人内郁了一着急,一生内火了之后就高血压了。经常的高血压就可能会损伤他的脑血管,脑血管一损伤了之后,就会产生失忆,或者就会产生老年痴呆。所以,我们看到这些人,在他的人生轨迹当中,就有环境对他的影响,绝对不是说吃中药就能吃好的。(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中药有没有效果呢?有效果。但有很多病,因为他的家庭环境不变,他的性格不变,他的饮食不变,比如说本身有高血压,就喜欢吃咸,再让他怎么清淡饮食,他还喜欢吃咸,他的血压怎么会不高呢?所以,“中医治病治不了命”,它是这样一个意思。据我的临床经验和观察发现,一个人的习惯、性格等各方面的情绪因素,并不是一个大夫所能改得了的,大夫只能根据他的身体进行辨证论治,开出适合他身体养生的药来中和,或者是纠正他身体的这种偏气。
但是,问题就是,药可能在他的人生轨迹当中,所起的作用不是百分之百的,所以,中医古人叫做“三分治七分养”。三分是靠医生来给治疗,还有七分是养的,如果光靠三分治,自己不养,效果肯定很小。所以,当这个人心情好了之后,气也顺了,睡眠充足了,饮食清淡了,天天有规律的运动了,那么,血压就会降下来,气就能顺。再配合比如天麻、白菊花这种清肝火、降血压的中药,就能把像苏大强同志的血压降下来,就能恢复健康。但万一他再遇上一个事,比如买房子的钱不到位,他的这些欲望得不到满足,一着急上火,就是给他吃一吨天麻,也降不下他的火气。他就会该住院还住院,该高血压还高血压,该昏迷还是昏迷。(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十。(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