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都装了电子传感器,湿度、温度、虫害情况等数据实时掌控。如有异常,手机会收到预警,动动手指就能把庄稼种好。”种了半辈子地的农民沈煜潮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田地会被互联网技术所改变。
如今,在沈煜潮的家乡——浙江省德清县,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加速与农业深度融合,数字化的“火种”伴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这里徐徐“点燃”,智慧乡村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为农民装上“智慧大脑”
“以前我常年住在鱼塘边,大半夜要起来查看,就怕鱼缺氧,现在有了高科技,我成‘甩手掌柜’哩。”浙江省德清县钟管镇曲溪村的养鱼大户沈云建养了15年鱼,第一次感觉养殖可以如此轻松。
打开手机里的“数字养殖”App,鱼塘的实时数据一目了然:溶氧量3.4mg/L,水温12.6℃……沈云建高兴地说,给鱼塘安装了水质监控、远程控制等智能设备后,效果很显著:去年鱼塘产量从2万公斤增至5万多公斤。
作为浙江唯一的数字农业试点县,目前,德清已建成350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等“一中心四平台”,努力实现农业产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这几日,在浙江德清的水木莫干山都市农业园区里,西红柿挂满枝头,该园区迎来了建成后的首个丰收季。和普通大棚不同,“数字工厂”运用智能环控、水肥一体等44项农业科技成果,不仅实现从育苗到采摘的全流程自动管控,还能全年连续产出。
“为此,我们做了340多项专利,将更多的工业质控、数字量化的工业标准赋能到我们作物上,40亩的蔬菜园只需要6个工人就够了。”北京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晓庆表示。
类似“聪明”的蔬菜工厂,在德清比比皆是。洛舍镇的百源康数字梦工厂,“鱼菜共生”项目采用高科技,将黄瓜番茄与鲈鱼在一分为二的空间里实现协同共生;新安镇的启航冬枣数字植物工厂,通过智能一体化管理,实现亩增年产值1600元。这两个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数字农业工厂试点创建主体名单。
数字化重塑乡村治理体系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推动德清县的传统农业向智能化转型。不过,“数字化”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近年来,德清坚持把以地理信息为基础而衍生开来的数字技术广泛运用到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有效推动县域农村生产、生态、生活“三生空间”转型变革。
走进德清每个行政村,都能看到电子屏上的“数字乡村一张图”。远远看去,它是一张三维倾斜摄影矢量地图,村落风貌尽收眼底。点击鼠标,图上的空间数据和公共数据纷纷显现,涵盖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环境、乡村服务和乡村治理5个领域。
“这张‘图’归集了空间规划、地理信息、自然环境等282类基础数据,实时共享时空信息、基层治理、智慧交通、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15个系统数据,以‘一图全面感知’的方式,让各镇、村实时掌握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变化。”德清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赵方正说。
在德清县乾元镇城北村,“地图”成了村庄治理的“中枢大脑”。以垃圾分类为例,村里的垃圾桶能智能感应垃圾分类情况,并实时向“数字乡村一张图”传输数据。垃圾分类情况在图上一目了然,倒逼村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目前,该村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0%。
“这不仅是一张三维电子地图,也是触达乡村各角落的物联感知网。”德清县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说。“电线杆上有悬挂物”“道路上有抛洒物”“路灯不亮了”……每天,这样的信息都能在五四村的乡村数字化治理平台上实时显现,实时处理。“与此同时,村民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获得乡村医疗、养老、助残、垃圾分类等‘最后一公里’的便民服务,成为数字化平台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孙国文说。
目前,德清“数字乡村一张图”已初步实现乡村全覆盖。利用大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德清积极打造的数字乡村全景图、乡村服务管理移动端和县域乡村数字治理中心,让乡村治理更加精准。
顶层设计,推动县域乡村整体智治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可以预见,在我国“十四五”开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数字乡村将成为提振乡村发展重要突破口。
“在乡村治理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城市大脑’数据支撑,打造乡村治理统一的数据底座,探索一条以数字技术赋能撬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子。”德清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姚建强说。
眼下,德清正全力推进开展全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全域数字治理试验区建设,涉及覆盖全域的城乡三维地图建模、人口动态迁移感知系统、乡村治理多规合一应用等20个重点实施项目,进一步推动乡村治理多维度、多领域数字化。
“数字三农的深化过程就像‘平地起高楼’。下一步,德清还要继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基建纳入‘十四五’规划。同时,加强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快培育‘数字新人才’,壮大乡村数字化人才队伍。”德清县副县长王振权说。(记者 唐弢 岳德亮)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我们种的冬季番茄也是漂亮的
前几天买了几个番茄,看着通红很漂亮,切开里面却还没变色,吃起来也没什么味,这种番茄八成是催熟的,并且还没达到白熟期就着急催熟了。我知道冬季番茄难种,果实会出现各种问题,可是不应该把这样的番茄卖向市场。
冬季种植番茄,结果期问题确实多,首先冬季种出的番茄不好看,着色不均匀,红的也不透彻;其次冬季的番茄很不好吃,又硬又没味,味同嚼蜡;最后冬季的番茄裂果也挺严重的。
那么冬季种番茄,这些裂果、僵果、着色不匀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我们怎么做才能在冬季生产出高品质的番茄呢?
冬季番茄叶子易皱缩
一、我们先来看看造成番茄裂果、僵果、着色不匀的原因是什么冬季番茄果实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环境不适宜。虽然日光温室能够很好地提高棚内的温度,让我们能够在冬季种植蔬菜,但是总结来说普通的日光温室冬季温度还是比较低,棚内湿度高,冬季本来光照弱再加上棚膜的遮挡,棚内的光照就更弱了。
1、番茄对环境条件有严格的要求:番茄果实生长经历两个时期,果膨期和生理成熟期。
(1)番茄果实膨大期:从番茄开始坐果到到长到固定大小,通常需要三四十天。
这个时期果实快速生长,要求温度为20-30℃,土壤相对湿度80%左右,光照充足。这种环境下番茄植株生理活动活跃,能够很好很快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不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果实才能快速膨大,长到理想的大小。
(2)番茄生理成熟期:番茄红素的合成,以及番茄中的糖、酸、VC等主要是在这个时期积累的。如果这个时期温度为25-30℃,水肥充足,光合产物能够高效高速的合成运转,番茄会转色的漂亮,口感也好。
番茄僵果
2、番茄裂果、僵果、着色不匀的原因具体是这样的
(1)番茄裂果:是番茄果实快速膨大时,果皮薄韧性小、且果皮生长速度和果肉生长速度不一致造成的,栽培管理中的土壤湿度忽高忽低、施钙硼肥少等均会造成番茄裂果。
(2)番茄僵果:果实膨大期温度很低,果实不膨大或者膨大很慢,就会长成我们所见到的僵果。僵果是没办法食用的。
(3)番茄果实着色不均匀:番茄转色时,温度低、光照弱均会影响番茄红素及其他色素的合成。
僵果
二、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能做到吗1、冬季种植番茄要想长得好温度是关键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的棚有足够的了解,冬季最低温度能到多少度,低温持续多长时间。近几年有了用保温材料的轻便型温室,保温效果也是很高的,而不再都是传统的土墙下沉温室。在番茄生长期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2℃,果期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8℃。所以:
(1)如果棚内温度不达标,可更改种植茬口,错过低温时间,我所在的河北地区,日光温室多是种植春秋两茬,种越冬一大茬的比较少,因为越冬当室外温度零度以下时,棚内的温度也是很低的。
(2)当室外最低温度低于10℃时,需要覆盖棉被;
(3)当室外最低温度低于5℃时,需要覆盖棉被后覆盖二层棚膜;
(4)对于短时的低温,可在棚内放置增温设备,以防冻害。
裂果
2、浇水上要小而勤,施肥上量少而全
冬季种植蔬菜,植株生长较慢,对水肥的吸收利用也慢,所以冬季蔬菜的水肥管理也不同于其他季节。
浇水上:总的浇水量低于其他季节,我们种植番茄通常7天浇水一次,每次每亩膜下滴灌浇水5方左右。尤其在结果期,要始终使土壤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分状态。
施肥上:施肥量也不能太大,但是施肥种类要全,除了保证氮磷钾的施入外,也要注意钙镁磷等微量元素的施入。我们用的是含有大量和微量元素的水溶肥,盛果期7-10天施肥一次,每次每亩地追肥5斤左右。
3、注意棚膜的清洁,有条件的话用透光率高的棚膜
通常棚膜需要两年更换一次,但在实际种植中,为了节约成本,都是什么时候坏了才换,所以往往棚膜使用的时间比较长,这种情况下棚膜的透光的率相对差了。透光差对光照本来就不好的冬季番茄影响特别大。所以尽量及时更换棚膜。
如果不能更换,每年秋季最好清洗一次棚膜,冲洗掉棚上的灰尘,使透光更好。确实比较麻烦,但是清洗后对蔬菜的生长可是很好的。
这才是完全成熟的好吃的大番茄
总的来说,冬季番茄不容易,我们没法改变外界的环境条件,只能提高自己家棚的保温效果,提高棚膜的透光,千万重视种植光照对冬季番茄的影响。如果棚内温度不适宜,那就只能调整茬口,尤其番茄果期对温度的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