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鼠

中正平和(中正平和 清微淡远)

时间:2024-01-23 21:19:35 作者:超甜的布丁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让人神定心安的上古智慧“中正平和”

“中正平和”的理念,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代表,是自上古时期流传至今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是我们一生都应该经常拿出来揣摩、思考、反思的智慧 ,是我们前行的指明灯。

“中正平和”源于上古尧舜大帝,集成于孔圣,记载于中庸,是儒家追求的至高境界。《论语·庸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宋代大儒朱熹对中庸的理解是:“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正平和”作为儒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的传承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引国人前行,体现在我们生活上的方方面面。

做人上的中正平和

“不偏不倚,就是中道、正道,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个体集合而成,每个个体在社会运作的大系统中都有一个及以上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社会赋予他的权力与义务,但人都有厌恶损失的倾向,喜欢享受更多的权力,而履行更少的义务,这样整个社会运行就会偏、会倚,脱离中正之道,最后爆发灾难性的后果。

2008年引爆的全球经济危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现象,由贪婪无度的华尔街精英共同参与演绎的全球财富收割表演,华尔街大鳄为了更宽松的监管、更自由的资金操作、更多的财富收入,花高价雇佣学术界精英为其代言购买话语权,为政治献金从而争取有利政策,互相推波助澜,从而不断把财富泡沫吹大,阳及必反,泡沫也终由雷曼兄弟的倒台开始破裂,最后造成全世界的经济大萧条。

2008年的经济危机爆发,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欲望之魔会不知不觉的引导人走向极端,从而带来痛苦与灾难。中庸之道的核心是教育人们自觉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中正平和”之人,与己谐和,与人谐和,与社会谐和,与天地谐和,唯有此人能定,心能安,才能豁达、从戎的度过一生。

中医的中正平和

中医最重要的是什么?最核心的是什么?是“阴阳”,固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在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含义,便有不同的关系,总体来说可分为:互感、互根、互生、互立、互制、消长、转化,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是阴阳动态平衡的结果。

病的表现是什么呢?太过或者不及,无论是身上的病,还是心上的病,莫不如此。老子讲:“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有余,就是过了;不足,就是不及。按照“天之道”,过了,就损你;不及,就补你。这个损和补,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让你恢复到一个好的状态,即中正平和的状态。中医的治疗就是这样。一是调身。《黄帝内经》讲,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二是调心。心平气就和,“恬淡虚无”,就能够“真气从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当一个人五脏、七情、气血、阴阳调和时,就能百病不生。

照看古人的养生之道,现代人对自己真是太残忍了,996不断透支自己身体,物质丰富引来的暴饮暴食,科技便利带来的反季节饮食作息,欲望过多带来的各种精神折磨,现代人一直活在梦想下面的凄惨社会中,故癌症年轻化,少年白头秃头司空见惯,猝死、自杀比率每年上升等,根本原因在于人对待自己的身体、对待自己的精神已经偏离了中道,故病态百生,最后身心俱毁,形神全灭。

“中正平和”是浸润在中华文明历史洪流中,顺应天理人心、导正人的思想行为的卓越价值观。回归“中正平和”,走中道,怀正气,与天、地、人和,是我们一生要走的修行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致中道,求平和”。

中正平和、合理和谐:《中庸》与“中庸之道”

作者:金满楼

说起“中庸之道”,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无原则的“和稀泥”、一味地做“老好人”、简单机械的“折中主义”。尤其近代以来,儒学被认为阻碍了中国的进步,所谓“中庸之道”也都在批判范围之内。那么,什么是“中庸”?“中庸之道”真的有那么不堪吗?

子思像。资料图

子思与《中庸》

“中庸之道”来自于《中庸》,《中庸》在“四书”中序列第二。在中国古代,四书五经是形同教科书一样的存在,其中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分别由曾子、子思、孔子、孟子撰写或口述。从师承关系看,孟子自称子思的学生,子思是曾子的学生,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四位儒学先哲的传承关系非常明了。

汉代经学家郑玄在《三礼目录》中说:“《中庸》,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孔鲤的儿子,他原名孔伋,字子思,出生于鲁国。通常认为,子思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82岁。由于父亲孔鲤早逝,子思早年主要受教于孔子的学生曾子。子思开门立户后,又通过门人将孔子的思想学说传给了孟子。由此,子思在儒家学派的传承中起到了上承曾子、下启孟子的重要作用,后世将他尊为“述圣”,其学说与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

和孔子、孟子不同的是,历史上关于子思的记载并不多。据《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子思著有《子思子》23篇,但早已散佚。汉宣帝时期,礼学家戴圣将此前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为《礼记》,子思的《中庸》即为其中的第31篇。

那么,子思为何要作《中庸》?在孔子后人所编的《孔丛子》中有这样一个说法:子思16岁时到宋国谋求发展,当时有个叫乐朔的宋国大夫和他谈论学问,不料两人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之后,乐朔挟嫌报复,派人前去围攻子思。所幸宋国国君明白事理,将子思救出险境。事后,子思很感慨地说:“文王困于羑里,作《周易》;祖君(孔子)屈于陈、蔡,作《春秋》;吾困于宋,可无作乎!”于是,他便编撰了《中庸》一书。

宋代以前,学者都认为《中庸》是子思所作。不过宋代以后,也有学者认为《中庸》作者可能不止子思一人,其弟子也有参与,甚至还混入了秦汉之际的儒者杂述。不过,即便如此,也不影响《中庸》在儒家经典体系中的地位。

什么是“中庸之道”

如果说,曾子的《大学》教的是修身好学之道,那子思的《中庸》教的就是为人处世之道。按《说文解字》的解释,“中,正也”,“庸,用也”。中庸之道,就是要求凡事中正合理,恰到好处。如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读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立身处世待人,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准则。

事实上,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孔子。在《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中庸”的应用,如子贡曾问:“师与商也孰贤?”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说:“然则师愈与?”孔子说:“过犹不及。”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认为子张(颛孙师)和子夏(卜商)都有缺陷,子夏是不够,子张是太过,但太过了也等于不够,这就是“过犹不及”。再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说质朴和华美要相得益彰,不能只强调一面。

在孔子看来,“过”和“不及”是事物发展的两个极端,中庸则主张“执两用中”,“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孔子赞成的是大舜处理问题的方法:“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之道的“中”,是“过”与“不及”的联结点和分界点,但绝不是简单的中分点。真正意义上的中庸之道,也绝不是机械的折中主义。事实上,中庸之道的平衡点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审时度势,因时、因地、因人、因物展开适宜的积极调整,这就是所谓的“时中”与“权变”。“权”就像秤锤,它在使用时需要滑动才能保持平衡,这样才能正确地称重,是谓“权变”。如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称为“经”,而“嫂溺援之以手”则属于“权”,凡事都不能太过刻板,否则就脱离中庸之道的本意了。

《中庸》的后世影响

《中庸》在开篇中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的意思是,上天赋予的谓之人性,遵循人的本性谓之循道,以道修身谓之教化。从《中庸》一书可知,中庸之道不仅是教人立身处世,同时它也内设了目的,那就是“致中和”。换言之,中庸的目的是“中和”,中是公平,和是合理,只有达到公平合理,才能和谐、才能平衡。教化的目的,就在于“致中和”,就是追求公平合理,它是有尺度、有标准、有路径的。

在治理国家方面,孔子有一句名言:“政宽慢,慢则纠之以猛。猛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举例而言,秦朝行法家则过猛,老百姓动辄得咎,无以措手脚;汉朝初年行道家黄老之说又过于宽容,不能集中国家力量,这两个极端都是要避免的。因此,孔子认为,为政的关键在于宽猛适中、宽猛相济,由此达到的良性状态谓之“中和”。

从先秦以来,《中庸》里蕴含的思想和智慧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尤其在宋代,在儒家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的极力尊崇下,《中庸》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此后,《中庸》正式升格为儒家经典,成为官方指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这对于中国古代的教育和道德伦理体系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客观地说,中庸之道的“执两用中”思想有助于去除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偏激和极端,在社会治理上体现了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宽广胸襟。因此,《中庸》之学不但对个人的修为大有帮助,对于整个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都是可以汲取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金满楼)

来源: 海南日报

何为中正平和?

这是我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572天

何为中正?心里不偏不倚,没有歪思邪念,这就是中正。要得中正就得每天修正自己的行为。何为平和?心存天理,存正道,心态自然就变得平和。

这些简单的道理,却需要我们每天都去践行。

人的心就像一面镜子,时时擦拭,才能明亮,能把万事万物都照得清晰。而不注重修心的人,他的心也就会变成一面昏镜,心被蒙蔽,也就看不清万事万物了。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被欲望所控制的人,永远都不能得到满足。多思多虑,反而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空想太多,徒增烦恼。

如何修心?这需要我们每时每刻都察觉自己的喜怒哀乐。到底是因为何事引起了情绪的变化,是嫉妒?高兴?同情?憎恨?觉察了以后,应当立即清除。

觉察自身的同时,也是在洞察生活。而生活才是我们的第一位,我们不是工作的机器或者是赚钱的机器,也不是消磨时光的人。

洞察生活,从生活中发挥自己的创意。现在的生活需要创意,有了这个创意,就能让我们更好的解决生活上的痛点。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同时,一定要学会做减法。我现在还没什么突破,也没什么创作,这个时候更应该做减法,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

一定要学会做减法!

取道中庸:中正平和,至诚至性,万事有度,不偏不倚

  中,不偏不倚;庸,平常普通。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成为国学的经典。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中正平和,不走极端,“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庸主张万事有度,在度中求得平衡,不激进,不保守,不偏左,不偏右,不欺凌,不攀附,不苛求,不怨恨,至诚至性,道法自然,含蓄包容,理性客观,进退有据,防止矫枉过正、过犹不及。

  中庸讲究合理、合情、合心、合法、合式,顺应时代要求,强调独立自主、重视人心向背。立足大局,顺势而上,谋定后动,准备周全。注意策略,讲究方法,以人为本,管控风险。不唯心唯上,不感情用事,不搞阴谋诡计,拒绝歪门邪道。

  中庸体现在决策中,全面系统掌握情况,科学理性分析情况,把握好天时、地利、人和,照顾多数人的利益、想法,在合适的时机做出合适的决策,努力使主观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在执行中,要求调动各方力量,协调各种关系,防控各种风险,尽可能把事情办成办好。

  中庸反对绝对片面、激进冒险、冲动偏执、剑走偏锋、不尊重科学、不按客观条件和规律办事;也反对墨守成规、不思进取、不辩是非、一团和气、随波逐流、掩盖矛盾、阻碍事物发展。

  中庸既有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有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还有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甚至有风险控制的管理理论,以及和谐发展的现代理念,承载儒家、道家的学术精华,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包含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撕掉因历史原因帖上的“好人主义”、“庸俗主义”、“保守主义”、“投降主义”的标签,深入研究中庸的精髓本义,也许你有更多新的发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