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诗词咏流传」品读经典,不负韶华。
中华名句,或寓意深刻,饱含人生哲理,读之启人心智;或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或循循诱导,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或抒发豪情,正气凛人,读之令人奋进;或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令人睿智;或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住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释义】尚:注重。
【句意】礼节贵在有来有往。只有往而无来或只有来而无往,这些都是不合乎礼数的。
【品读】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人与人的交往,团体与团体的交往,国家与国家的交往,在礼节上应该注重有来有往,大家彼此之间应该以相同的礼数和接待标准来对待对方。别人待我们如何,我们也应该待别人如何,不可失了礼数。
如果别人十分尊崇你,以极高的礼仪规格来对你,而你却以很低的规格对待别人,这对对方来说是一个侮辱,必然会影响双方的关系。而“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一句话,多用来形容敌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释义】劳:辛苦。葸:xǐ,畏惧的样子。绞:jiǎo ,出口伤人。
【句意】一味恭敬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违法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尖刻伤人。
【品读】礼,在社会道德中更多的是起着一种约束的作用。做任何事情,是为人处世也好,待人接物也罢,如果不讲礼貌,不受礼的约束,就会变得失控,不文明,不道德,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际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人都应该知礼,有礼可使人际关系和睦,社会发展有序。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句意】凡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品读】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他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就是恢复“礼”,使得整个阶级社会运行有序。所以,“礼”成了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凡是不符合规范的,都不可以去做。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小窗幽记》【句意】对待富贵之人,有礼貌不难而难于事事得体;对待贫贱的人,有恩惠不难而难于处处有礼。
【品读】礼,必须是发自内心,而不仅仅是做做样子而已。对于富贵之人,做到谦恭有礼很容易,但是要坚持原则,不辱气节,事事得体就很难了。贫贱之人,衣食两缺,给予他们恩惠很容易,但是要尊敬对方,处处事之以礼,就很困难了。待人有礼,处事得体,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待人以礼,对人一视同仁,不分彼此,这才是有素养的表现。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释义】①礼:待人以礼。②礼:规矩、规则,规范。③礼:政治法律制度。
【句意】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正是因为礼的存在以及礼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才得以保证社会秩序的健康、有序、稳定。
这三句话,从个人逐次上升至国家的高度,简要地阐述了“礼”于个人、于国家的重要性。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句意】不懂得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品读】任何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没有基本的礼仪,不懂得礼貌是不行的。不同的工作,面对着不同的人,都应该把“礼”作为待人准则,以礼待人,热情服务,就能够赢得别人的好感,良好和睦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前途的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人恶礼不恶。——《金瓶梅词话》【句意】别人不以礼待我,我仍以礼待他。
【品读】礼,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息息相关。别人不以礼待我,那是别人的修养不够。我仍然以礼待人,则体现了我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我个人的道德水准。
待人以礼,以真诚、谦和的态度去面对别人,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要因为别人好恶而改变自己以礼待人的态度。
转发评论点收藏,关注诗词咏流传。
品读经典,不负韶华。
关注「诗词咏流传」品读经典,不负韶华。
中华名句,或寓意深刻,饱含人生哲理,读之启人心智;或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或循循诱导,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或抒发豪情,正气凛人,读之令人奋进;或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令人睿智;或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住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释义】尚:注重。
【句意】礼节贵在有来有往。只有往而无来或只有来而无往,这些都是不合乎礼数的。
【品读】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人与人的交往,团体与团体的交往,国家与国家的交往,在礼节上应该注重有来有往,大家彼此之间应该以相同的礼数和接待标准来对待对方。别人待我们如何,我们也应该待别人如何,不可失了礼数。
如果别人十分尊崇你,以极高的礼仪规格来对你,而你却以很低的规格对待别人,这对对方来说是一个侮辱,必然会影响双方的关系。而“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一句话,多用来形容敌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释义】劳:辛苦。葸:xǐ,畏惧的样子。绞:jiǎo ,出口伤人。
【句意】一味恭敬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违法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尖刻伤人。
【品读】礼,在社会道德中更多的是起着一种约束的作用。做任何事情,是为人处世也好,待人接物也罢,如果不讲礼貌,不受礼的约束,就会变得失控,不文明,不道德,甚至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破坏了人际之间的和谐。由此可见,人都应该知礼,有礼可使人际关系和睦,社会发展有序。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句意】凡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品读】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他孜孜追求的社会理想,就是恢复“礼”,使得整个阶级社会运行有序。所以,“礼”成了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基本准则,凡是不符合规范的,都不可以去做。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小窗幽记》【句意】对待富贵之人,有礼貌不难而难于事事得体;对待贫贱的人,有恩惠不难而难于处处有礼。
【品读】礼,必须是发自内心,而不仅仅是做做样子而已。对于富贵之人,做到谦恭有礼很容易,但是要坚持原则,不辱气节,事事得体就很难了。贫贱之人,衣食两缺,给予他们恩惠很容易,但是要尊敬对方,处处事之以礼,就很困难了。待人有礼,处事得体,体现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待人以礼,对人一视同仁,不分彼此,这才是有素养的表现。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荀子·修身》【释义】①礼:待人以礼。②礼:规矩、规则,规范。③礼:政治法律制度。
【句意】做人没有礼节就不能生活,做事没有礼节就不能成功,治国没有礼节国家就不能安宁。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正是因为礼的存在以及礼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才得以保证社会秩序的健康、有序、稳定。
这三句话,从个人逐次上升至国家的高度,简要地阐述了“礼”于个人、于国家的重要性。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句意】不懂得礼仪礼貌,就难以有立身之处。
【品读】任何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没有基本的礼仪,不懂得礼貌是不行的。不同的工作,面对着不同的人,都应该把“礼”作为待人准则,以礼待人,热情服务,就能够赢得别人的好感,良好和睦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前途的发展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人恶礼不恶。——《金瓶梅词话》【句意】别人不以礼待我,我仍以礼待他。
【品读】礼,和个人的道德修养息息相关。别人不以礼待我,那是别人的修养不够。我仍然以礼待人,则体现了我为人处世的态度以及我个人的道德水准。
待人以礼,以真诚、谦和的态度去面对别人,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要因为别人好恶而改变自己以礼待人的态度。
转发评论点收藏,关注诗词咏流传。
品读经典,不负韶华。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礼”在社会上无处不在,更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宋代经济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宋韵文化。桐乡文化全盛于南宋,钟朗《康熙石门县志序》说南宋崇德县“遂称文献之邦”,诚为不刊之论。崇德设县,始于五代,宋朝尤其是南宋,崇德县为京畿重地,漕运孔道,区位优势突出。崇福镇为县治所在,一邑中心,苏杭枢纽,人才集聚,经济繁荣,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崇福镇无疑是桐乡宋韵文化的核心区。
《三字经》中有一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无独有偶,在南宋时期的崇德县,同样也传出了莫氏兄弟“五子登科”的佳话。南宋大诗人范成大作诗赞曰:“君不见衣冠盛事今犹昔,前说燕山后崇德。联翩五组带天香,世上籯金贱如砾。他年诗礼到云来,日日高堂称寿杯。桂长孙枝椿不老,却比窦家应更好。”从此,一代又一代崇德人沐浴在历史烟雨中,带着范成大的情怀,乐此不疲寻找着这书香翰墨、椿灵桂丹的遗踪。
莫氏兄弟早年奉亲力学,喜获金榜题名之荣,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在他们日后的宦海生涯中,各自发挥聪明才智,以清廉的为官之德,造福当地百姓。比如老大莫元忠在历任历阳县主簿、怀宁县丞、义乌县令、德安府通判、德安府代理知府等职时,克尽其职,唯以教育为先务,修葺校舍,增置学田,充实办学经费,凡他所任之处,无不乡学昌盛,后辞官归里,提请地方官修葺校舍,增置学田,促进乡学发展。莫家老五莫若冲,为官清廉,无声色之好,晚年居乡乐善好施,修桥补路之类好事做了不少。他家东边有座名叫东兴的小木桥,莫元冲独资捐助易为石桥。
崇德文风蔚然,人才辈出。北宋出了个状元沈晦,南宋有莫氏五子登科;南宋丞相赵汝愚于乾道二年(1166)进士及第,廷试第一,因有官职在身,屈居榜眼;清康熙乾隆年间又出了吴涵、吕葆中、陈万青三个榜眼;元明清三代还出了俞镇、吴珙、鲍恂、杨述、朱用光、钟朗六个解元。自北宋至清末,崇德历史上曾有进士159名,武进士4名。
跨越千年,宋韵崇福的风流遗韵,早已灌注在崇福镇的文化基因里,成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时代力量。2007年以来,崇福将镜头聚焦到平常百姓的百味人生,已有百余个烫金的名字镌刻在了“最美崇福人”的榜单上。
“‘最美崇福人’的表彰涵盖了‘崇文奖’与‘崇德奖’两大块。每年开展‘最美崇福人’评选表彰,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力量来感染人、引导人、激励人,让‘崇文厚德’精神在‘最美崇福人’的接力中薪火相传,延续这座千年古城‘崇文尚教’的历史内涵和‘崇德向善’的精神品质。”崇福镇相关负责人说。
其中,“崇文奖”表彰的是崇福籍的优秀学子,通过表彰鼓励了优秀学子,激发了全镇孩子们努力读书、勤奋好学的热情与动力,不断打响“学在崇福”品牌。而“崇德奖”通过表彰孝老爱亲、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模范,擦亮“最美崇福人”活动品牌。
崇文厚德,大道致远。
未来,崇福镇将继续传承与发扬好“崇文厚德”精神,凝聚起磅礴力量,擦亮宋韵文化金名片,为推进崇福高质量融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图片由崇福镇提供)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