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1日 农历六月初九
天气 多云转晴 24~36°C
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
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进行时
本期内容提示
■ 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李杰翔带队赴河北毕氏实业集团推进镍硅锰铬铁合金项目。
■ 旗委副书记、旗长布仁主持召开奈曼旗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会议。
■ 重点关注:2018年奈曼旗乡村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员工作部署培训暨表彰2017年度优秀辅导员大会召开
■ 精准扶贫在行动
■ 信息速览
■ 阅读经典
奈 曼 要 闻
●7月19日,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李杰翔带队赴河北毕氏实业集团推进镍硅锰铬铁合金项目。李杰翔书记一行在河北毕氏实业集团总部与董事长毕经安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共识。李杰翔书记表示,通辽市委、政府一直高度关注毕氏实业集团在奈曼旗投资150亿元建设的镍硅锰铬铁合金项目,非常欢迎和感谢毕氏实业集团选择在通辽地区投资建厂,对企业关心的用电价格问题,将严格按照约定履行承诺;市委、政府已明确2名市级领导侧重抓项目建设及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具体事宜;对企业需求的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将全力支持帮助解决。希望毕氏实业集团倒排工期,确保项目既定建设目标如期实施。
毕氏实业集团董事长毕经安表示,感谢通辽市委、市政府和奈曼旗委、政府对项目推进做出的支持和努力,尤其是奈曼旗委、政府举全旗之力,把承接该项目的水、电、路、运等要素迅速打造出来,对引进项目表现出来的真诚、执着和智慧由衷令人敬佩,集团一定把该项目建设成质量一流、环保一流的优质项目。在做好前期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计划10月中旬18条镍铁生产线开始设备安装,同时启动年产140万吨不锈钢项目。
旗委书记张华表示,奈曼旗委、政府决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全力做好项目服务,确保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市政府副市长王伟光、市经委主任王琼、市网信办主任塔拉、奈曼旗旗委书记张华、政府副旗长孙等市旗两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
●7月20日,旗委副书记、旗长布仁主持召开奈曼旗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会议。
会上,传达了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自治区李纪恒书记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关于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要求,对我旗当前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决定,奈曼旗牤牛河自2018年7月21日进入紧急防汛期,并讨论通过牤牛河新镇石碑村河段5公里、牤牛河青龙山镇四一村河段5.5公里险工险段清障计划实施方案。
会议要求,一是强化指挥部职能,做到资源、信息共享,提前做好研判,各个环节、岗位必须保证在岗到位,全力确保河流、水库安全渡汛;二是提高认识,增强防汛抗旱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关键地段重点抓好防、抢、稳三项工作,水务、电力、交通、通讯等重点部门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三是周密部署、加强排查,超前谋划做好各项汛期准备工作,做到人员、培训、物资全部到位,发现险工险段及时处理,依据防洪法对河道内的树木、棚舍、房屋、垃圾等障碍物一次性彻底清除,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重 点 关 注
2018年奈曼旗乡村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工作部署培训暨表彰2017年度优秀辅导员大会召开
2018年全旗乡村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工作部署培训暨表彰2017年度优秀辅导员大会于7月19日上午在旗文化馆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2018年乡村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工作,对2017年度10名优秀乡村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员和3个优秀文化站进行了表彰,并对2018年第一批乡村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员进行了培训。
为了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精神扶持”与“物质扶持”同步推进,奈曼旗积极开展乡村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工作,助力精神扶贫。自2015年着手实施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工程以来,结合实际每年选派志愿辅导员深入到农村开展辅导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实现了乡村文化由“送”到“种”的转变。同时,发挥文化馆和乌兰牧骑的作用,形成强大合力,切实让农村文化设施、文化阵地“活”起来,让各种民间文艺团体“建”起来,各类文体队伍“动”起来,各乡村文化生活“富”起来,农民精神风貌“提”起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助”起来。
2018年的首批103名志愿辅导员被派往103个特色文化村和重点贫困村,。此批辅导员由乡村文艺骨干、乡村民间艺术团成员、经营个人的文艺骨干、退休职工干部、教育系统文艺骨干、党政机关文艺骨干和文化馆、乌兰牧骑部分人员组成,他们同喊“播下理想之种子,盛开文化之花,结出文明之果”的口号,坚持“节俭、务实、安全”的原则,对103个嘎查村进行“一对一”辅导,将完成今年的五项工作任务。
接下来,还要陆续招募乡村文化文明志愿辅导员,进一步完善辅导员人才数据库,再派出第二批的260名辅导员,将把辅导工作普及到全旗355个行政嘎查村和8个分场。
精准扶贫在行动
●7月18日,北京市通州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组织通州区16家企业在旗华明物流园区举办了“京蒙扶贫协作劳务对接招聘会”,为用工单位和应聘个人提供了用人、就业机会。本次招聘会共有1800余人到场,最终达成就业意愿的有32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人。
详情请点击下方视频收看:
●奈曼旗设立“精准扶贫爱心超市”,通过采取“评比得积分、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的方式,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截至目前,我旗14个苏木乡镇共建立14个爱心超市,每个苏木乡镇都有一个爱心超市,共惠及28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详情请点击下方视频收看:
信 息 速 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再次掀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大攻势,做好迎接自治区巡视组的各项准备工作,奈曼旗公安局召开落实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巡察工作会议,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分析当前形势,对下一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
●近日,通辽市复退军人康复医院义务巡诊医疗队,来奈曼旗开展“关爱功臣送医送药下乡”活动,给退伍老兵、重点优抚对象送医送药。在活动现场,市复退军人医院医生们,通过心电检测、尿常规、抽血化验等各项检查,给退伍老兵、优抚对象进行免费诊疗服务,免费送药。现场的医护人员热心地给他们讲解病因、病理和如何用药,传授疾病预防知识。当天,医疗队共免费检查160余人,免费发放价值1万余元的药品。
●为全面做好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安保工作,公安部从全国公安系统选调带犬民警携搜爆犬赴青岛参加上合峰会安保工作,奈曼旗公安局民警巩磊也在抽调人员之列。 巩磊带领警犬“背头”,在执勤过程中,坚决服从领导命令,严格遵从“上合青岛峰会”安保指挥部的部署和调遣,明确自己所承担的防爆安检、防爆备勤和应急处突的工作岗位职责,共出勤10余次,累计工作时间80余小时,完成勤务防爆安检现场任务10余次,搜索房间70余间,搜索场地约1.5万平方米,巩磊带领背头始终坚持奋战在安检的第一线,以高标准严要求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公安部对巩磊同志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安保工作中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并在个人鉴定中给予表扬。
阅 读 经 典
为庆祝建党97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12集大型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以极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极为专业的音频制作向海内外受众奉献精彩的“有声版”《梁家河》。广播纪实文学《梁家河》讲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记录梁家河几十年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今天推出第十集“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
第十一集 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
请点击下方广播收听:
家家户户过上了好光景来自奈曼政务
00:00
22:38
节选:
改革开放让梁家河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刘瑞莲小名“争气儿”,曾是一个苦孩子。在她的儿时记忆里,她和弟弟妹妹夏天几乎没有穿过鞋,晚上四个娃娃合盖一床被子,就连吃顿白馍馍都是奢望。
17岁那年,刘瑞莲嫁给了梁家河村民巩政福。婚后的生活依旧艰难,一家人的饭桌上仍是少不了野菜。刘瑞莲说,在能吃的野菜中,一种叫“洋脑梢”的植物叶子最难吃,嚼在口中扎乎乎的,吃在胃里消化不了。她一吃就胀肚子,连着吃上几天手和脸就肿了。
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先后办起了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缝纫社要选三名妇女当社员,刘瑞莲没想到自己也被选上了,欣喜得一晚上没睡好觉。
缝纫社实行计件挣工分,做一件衣服记两分。为了多挣工分,刘瑞莲跟丈夫巩政福商量,借钱买了台“标准”牌缝纫机。她常常是匆匆吃口饭就干活,把需要手工做的活儿拿回家里晚上继续做……
打坝造地,多种经营。在的带领下,梁家河1974年粮食总产量由1971年的109465斤提高到179946斤,人均生产粮食689斤,一个工日分红七毛二。
1984年春天,刘瑞莲第一次听说“包产到户”,那时,她还没有意识到这四个字在她生活中的分量,她不知道,一场影响整个中国农村的变革已经开始了。
如同许多陕北农民一样,刘瑞莲一家用勤劳换来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一两年下来,粮囤满了,装不下了,刘瑞莲就把粮食装进化肥袋子垒在空窑里。望着用汗水换来的收成,刘瑞莲心里乐滋滋的。
有粮食吃了但缺钱花。看到有人外出打工,刘瑞莲心里也盘算着到城里找事干。农闲的时候,她和丈夫来到延川县城,给人包冰棍,再打点零工,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他们被称为梁家河“第一代农民工”。1990年后.刘瑞莲再也没有为家里的吃喝用度犯过愁,她第一次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种满足感。
刘瑞莲家的光景一天比一天好,两个儿子从事建筑及装潢工作,女儿办公司。逢年过节,儿女们回家团聚,高兴之余,她担心孩子们忘了节俭,常常忍不住教育他们:“生活好了,可不能忘了过去的苦日子,这是大家拿苦水换来的,我就怕你们忘了本……”
改革,给农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而开放,为这个变化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山还是那座山,沟还是那条沟,梁家河农民却再也不是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了。
1993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回到梁家河,看到乡亲们不再为吃穿发愁,他和乡亲们一样高兴。吃饱饭曾经是他和乡亲们的—个梦想,看到家家户户有余粮,他怎能不高兴呢!
【2018端午活动精彩瞬间】
摄影/却吉
编辑/刘松涛 胡杨 吴箫
点击下面条目阅读更多
三月的满乡莺飞草长,生长于高山的野杜鹃含苞待放。村如其名,花厂峪村便坐落于这满是杜鹃花的山岗之下,长城北侧,祖山风景区东麓。每逢初春,一枝枝、一簇簇的野杜鹃悄然开满山岗,远远望去犹如一团团燃烧的红色火焰。
山沟沟里的英雄凯歌
苍山环抱的花厂峪,扼京冀辽咽喉,进越长城可攻,退居深山可守,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942年冬,为更有效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冀东军区党委组建临(榆)、抚(宁)、凌(源)、青(龙)、绥(中)联合县工委,工委机关和冀东军区七区队队部进驻地形有利、群众基础良好的花厂峪村靴脚沟,并在这里组建了党支部、民兵队,开办了服装厂、兵工厂、党校、野战医院。
1943年7月28日,驻扎在抚宁义院口的日军指挥官调集500多名日伪军集结义院口,发兵花厂峪,对联合县工委机关实施围剿。八路军营长马骥率领三个连的兵力到花厂峪口布下了埋伏,准备给敌人迎头痛击。马骥将周子丰的三连留在花厂峪口,埋伏在东面的长城敌楼里。他亲自带一连、二连出长城口,又折回,爬上花厂峪口西侧的高山顶,对花厂峪口形成东西夹击之势。这便是著名的“花厂峪长城阻击战”。那一战,敌军动用三门迫击炮和十几挺轻重机枪,轮番向城楼开火,几番攻防后,日军少佐中弹而亡,失去指挥官的日伪军顿时乱作一团,溃不成军。
花厂峪长城阻击战,七区队共击毙日伪军100余人。
同年9月,奉冀热辽边区特委之命,七区队队长罗文、副队长马骥带领一连和二连北上凌绥地区参加反蚕食战役,留下三连和工委机关不足200人驻守靴脚沟。兵力空虚的秘密被敌人探知,9月18日,敌人调集近6000名日伪军,由一名日本少将和一名大佐指挥,对靴脚沟重兵围剿,声称要血洗靴脚沟,不让老岭(祖山原名)有一个活口。
200人与6000人之间的对抗,尽管兵力相差如此悬殊,我军战士却没有丝毫胆怯。七区队三连连长周子丰率一个排和工委机关中有战斗能力的青壮年据守五人岭,两天两夜打退敌人31次进攻。周子丰腿部中弹,7名战士负伤,却无一人退出阵地。直至第五天,周子丰在机动排的策应下退出五人岭阵地,带领三连和工委机关全体人员向祖山西北方向突围。
为了找到我部队和工委,敌军采用“梳篦子”搜寻战术,对靴脚沟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洞皆不放过。为了掩护部队和工委转移,花厂峪群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房屋被烧毁,牲畜无一幸存,6000多亩山林也被焚烧殆尽,当时仅有400余口人的花厂峪村有84人被杀死,其中包括22个襁褓中的婴孩……
10月15日,日寇从辽西调运大批军用物资和武器,用120辆胶轮马车途经花厂峪龙头村运往青龙,用来武装日伪新组建的讨伐队。七区队得知情报后,在八路军冀东军区主力部队两个连的配合下,在花厂峪龙头村打了一场伏击战,击毙日伪军33人、打伤12人、俘虏71人,缴获机枪10挺、子弹20箱,步枪1200支、子弹1200箱,缴获押车日伪军步枪115支、黄布200匹、粮食3万余斤。龙头大捷狠狠地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受到冀东军区通令嘉奖。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缕魂。4年间,花厂峪曾发生200多次大小战斗,无数革命先烈把热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在李运昌、曾克林、罗文等抗日名将指挥下,取得了长城阻击战、龙头大捷等胜利,人民武装不断扩大,盘踞在这一区域的十几万日伪军被牢牢钳制,有力配合了抗日正面战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热河省人民政府慰问老区人民首站即来到花厂峪村,赠送锦旗一面,上书“铜墙铁壁花厂峪,固若金汤靴脚沟”。这是党和国家对花厂峪抗日根据地的高度赞誉。
最好的祭奠是永远铭记
花厂峪长城烽火台上的累累弹洞,无声地倾诉着战争之殇,铭刻着中华民族的苦难,也成为了日寇侵华的铁证。从花厂峪口向西北走不远就是花厂峪村,占地4.5亩的花厂峪抗日纪念馆坐落于村委会旁,静静地躺在大山的怀抱之中,向后人轻声吟唱着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嘹亮高亢的歌声在纪念馆上空回荡。纪念馆内,抗日英雄周子丰的雕像端庄矗立,面色平和地望着这片他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秦皇岛花厂峪红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花厂峪纪念馆馆长周庆信在工作之余,时常久久凝视父亲周子丰的雕像,沉默不语。
周子丰去世于1988年。临终前,周子丰对周庆信说:“花厂峪人民的恩情不能忘,将来你有出息了,一定要想办法为花厂峪人民办点事。”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周庆信2007年退休后,拒绝了企业的高薪聘请,只身来到花厂峪,一心想为家乡做点事情。其实来花厂峪之前,周庆信心里就打定了主意:建一座抗日纪念馆,将花厂峪英烈们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建纪念馆不比家中盖房子,何止是几万、几十万的事儿。”当了一辈子公职人员的周庆信生活算不上拮据,却也并不富有,“钱”成了建纪念馆最大的障碍。
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庆信结识了河北毕氏集团董事长毕经安。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周庆信更是将花厂峪的故事、父亲的遗愿以及自己的梦想一股脑地讲给了毕经安。一直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毕经安,被花厂峪革命老区的故事深深打动,当即同意出资300万建造花厂峪抗日纪念馆。2010年10月1日,青龙满族自治县红色文化开发重点项目——花厂峪抗日纪念馆终于正式落成开放。
纪念馆建筑主体560平方米,展厅380平方米,分为“壮士北上、星火燎原;日寇铁蹄,残酷;同仇敌忾,铜墙铁壁;杰出人物,不朽丰碑;缅怀英烈,情系老区”五部分。馆内展出题词题字11幅,群雕塑像一座,微缩场景3处,文物78件,图片、照片136张,以声光电技术的应用和大量史料实物的陈列,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坚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提醒人们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都不要忘记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奉献一切的先烈们。
纪念馆建成当天,花厂峪烈士陵园同步奠基。为确保陵园顺利施工建设,青龙县委、县政府组织开展为花厂峪革命烈士陵园捐献“特殊党费”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共筹集了建设资金61.21万元。陵园占地24.5亩,位于纪念馆对面的山坡上,由牌楼、战事浮雕、石阶、甬道、纪念碑、烈士墓地、英烈墙、广场7个部分组成,安葬有名烈士128名、无名烈士470名。
革命老区变身红色基地
随着花厂峪抗日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的落成,花厂峪先后被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全国24个单位在此设培训点,累计40多万多人来花厂峪参观学习,接受爱党爱国教育,昔日闭塞的小山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在花厂峪红色教育基地的感召之下,人们纷至沓来,参观学习祭奠活动络绎不绝。
烈士们的家属和后代也来了,参观长辈革命生活的地方,向长眠在这里的英雄们献花。
大中小学的师生们来了,听红色故事,学党史、报党恩,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燕山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校等驻秦高校把花厂峪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党员来到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记者马卫庆摄
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来了,学习红色革命史,重温入党誓词,接受初心使命教育,珍惜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激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情。
……
“听着老馆长声情并茂的讲解,看着墙上一幅幅老旧照片、展台上一件件烈士遗物,我们心潮澎湃,感慨当年战斗的艰苦和惨烈,感动老区人民的英勇和坚韧。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这来之不易的和平都是带领人民群众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在参观完花厂峪抗日纪念馆后,河北交投沿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张晓宇感慨地说。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的将校级军官连续两年来到花厂峪参观学习。”周庆信介绍说,还有很多领导干部及家属前来参观祭拜。
为多渠道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市委、市政府和青龙满族自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花厂峪红色文化研究会为依托,整合各类资源,以小说、诗歌、散文、电视、电影等多种表现形式,深度挖掘花厂峪红色文化内涵,讲好花厂峪红色故事。目前,长篇报告文学《花厂峪》、多集连环画《铜墙铁壁花厂峪》等著作先后出版。
2014年9月,以花厂峪抗日根据地斗争为背景,以靴脚沟突围和英雄母亲掩护八路军伤病员为原型的数字电影《祖山魂》上映。该电影围绕祖山抗日军民为保护八路军后勤仓库、八路军小伤员与日寇进行殊死斗争这一中心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深刻反映了青龙人民与八路军的血肉亲情以及英勇的民族斗争精神。
“投资1500万元的纪念馆和烈士陵园的扩建工程已经在筹划之中。同时,我们还在计划筹拍一部反映花厂峪历史的电影,把花厂峪的故事讲给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周庆信满怀信心地说。
“花厂峪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仅为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等提供了一个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的阵地,同时也改变了花厂峪革命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村民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花厂峪村党支部书记赵凤鸣对记者说,2009年以来,村容村貌、村民精神面貌、生活质量及旅游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531户1357口人已于2017年全部脱贫。
记者手记:
杜鹃常开英魂永存
山深林密,道路崎岖。在记者看来,即使乘坐现代交通工具前往花厂峪依然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70多年前,先辈们不仅要徒步在此生活起居,更要在这里借助着密林遮挡,与敌人们展开殊死的战斗。“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历史选择了花厂峪成为军事要地,而我们党选择花厂峪则是为了抵御外敌侵略、拯救人民群众于水火。
相信,正是中国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感动着、鼓舞着、激励着英雄的花厂峪人民,让他们心甘情愿用鲜血和生命掩护八路军将士们安全转移,正是中国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让无数英烈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浴血奋斗,最终我们才能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人类和平事业。
杜鹃花常开,英雄们一直都在。祖国和人民从未忘记你们,这盛世如您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记者:薛飞 史娜
编辑:李志财
责编:刘福庆
终审:张晓阳 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