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鼠

六道轮回图(六道轮回图片超清图片)

时间:2024-01-24 08:19:53 作者:旧人陌兮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一张六世轮回图,让你瞬间读懂莫言的《生死疲劳》

2003年,一名记者采访莫言时,谈到了农村题材的作品。

他说,尽管文坛向来不缺这类题材,但一直没有具有总结性、历史性的一部小说。

听了这话,莫言心中燃起了创作热情,他想到脑海中已经构思了43年的故事,耗费43天,将这些故事全都写了下来,并将其取名为《生死疲劳》。

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说:“生死疲劳本就指的是人生、死、疲、劳的四种人生现象,皆源于贪,终于苦。”

书中的主人公西门闹,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地主,因村民的冤枉而命归西天,含恨九泉。

由于仇恨难消,他堕入六道轮回,经历了从驴、牛、猪、狗、猴,再到人的艰辛旅程。

看过书里的这张六世轮回图,读懂围绕着他的爱恨情仇,你便会明白:

人世间的苦难,其实就是一场因果轮回罢了。

一个人若执念沉重,不甘释怀,便会生生世世束缚在心灵的炼狱中。

只有向前看,才能挣脱出轮回,熬得过磨难。

1

过往的伤害,看淡

《生死疲劳》中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的高密东北乡。

当地的地主西门闹修桥补路、接济村民,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

可村民们非但不感激他,还在改革运动中无故枪杀了他。

到了阴间,他放不下前世恩怨,日夜鸣冤叫屈,拒绝投胎转世。

阎王见他执迷旧恨,便罚他堕入畜生道,历经六世轮回之苦。

第一世,西门闹投身为驴,被昔日长工蓝脸领回了家。

看到自己的二姨太已改嫁蓝脸,西门闹痛苦地用脑袋撞门;

听着自己的儿女管别人叫爹,他恶毒地咒骂身边所有人。

结果,满怀戾气、冲撞村民的他,在闹饥荒时惨遭杀害,被大家分而食之。

第二世,西门闹投身为牛,成了蓝脸身边的忠仆。

蓝脸不入合作社,西门闹跟村民对着干,也坚决不肯为合作社耕地。

可他的儿子西门金龙,唯恐被旁人排挤,屡次强迫他耕地,最后将他折磨致死。

第三世,西门闹投身为猪,凭借聪明才智成为猪中翘楚。

他本以为,自己已淡忘了过往,安心承担起壮大猪群的职责。

但昔日正妻白氏被人轻薄、羞愧自杀的惨剧,再度唤起了他的怨恨。

他悲愤地离开了村庄,不久后因救人而溺水身亡。

第四世,西门闹投身为狗,被蓝脸的儿子蓝解放收养。

他接受了自己的无能为力,成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哪怕儿女过得不好,他也不再想尽办法帮助他们。

他一心一意地为主人看家护院,直至寿终正寝。

第五世,西门闹投身为猴,与主人在街头卖艺。

那些遥远的前世记忆、爱恨纠葛,都已变得模糊不清。

他唯一记着的,就是自己的使命,一生卖力干活,守护主人。

在苍茫世间的一次次轮回,让他逐渐领悟到:

执念再深,怨气再浓,也抵不过无常命运的冲刷。

于是,他彻底放下了仇恨,看开了得失,不再对受过的伤耿耿于怀。

第六世,阎王终于对西门闹网开一面,让他转世成人,重返人间。

其实无论是身为动物,还是降生为人,六道轮回里怨念深重的,又岂止西门闹一个?

人生在世,谁都有原谅不了的过往,难以释怀的伤痛。

也许是亲人的反目、好友的背叛,又或者是旁人无端的诋毁。

但来回撕扯陈年旧账,如同在心中种下的荆棘,你的怨恨越多,所受的伤害也就越多。

巴尔扎克曾说,人生不忘记许多,生活便无法继续。

那些令我们不甘的事,终究会融化在岁月中;那些让我们怨恨的人,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

事过翻篇,能忘则忘,摆脱冤冤相报的轮回,所有的旧伤才能结痂愈合。

2

盲目的执念,放了

西门闹怨恨过的蓝脸,同样因执念而毁了自己大半生。

在人人都入合作社的时期,蓝脸偏要逆势而为。

他心想:亲兄弟都要分家,一群杂姓人混在一起,一个锅里摸勺子,难免会有麻烦。

他不愿被旁人约束,也不相信“大锅饭”,坚持要自己干出一番事业。

合作社社长洪泰岳,先后动员村里的男女老少去说服蓝脸。

可蓝脸宁愿被村民孤立,遭家人疏远,也执意要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打拼。

为此,气急败坏的洪泰岳,带头杀了蓝脸家的驴,抢了蓝脸家的粮食,还组织村民批斗他。

迫于压力,妻子不得已跟蓝脸划清了界限,继子西门金龙也无情地朝他泼油漆。

只有亲生儿子蓝解放,愿意陪他自制工具,偷偷摸摸地趁着月色下地干活。

然而,长大后的蓝解放,无法继续忍受排挤与白眼,也离开他加入了合作社。

入社后,蓝解放问蓝脸:为何非要跟大家对着干?

蓝脸一怔,发现自己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当初,他坚持独自打拼,并非出于深思熟虑,仅仅是不想服从任何人。

结果,他多年都没搞出什么名堂,就为了一个莫名的执念,落得了众叛亲离的凄惨下场。

电影《赎罪》中有句台词:很多时候蒙蔽我们双眼的不是假象,而是自己的执念。

滚滚红尘间,你我都免不了被各自的执念所牵绊:

明知工作没有前途,却放不下花费的心血,在无意义的劳碌中筋疲力尽;

明知感情难有结果,却舍不得付出的精力,于不确定的坚持中遍体鳞伤。

人生许多痛苦,与外界无关,而是源于你自己的盲目较劲。

执拗地钻进牛角尖,生活就会一点点拧成死结,永远将你束缚在深渊之中。

想要过好此生,就必须敢于撕破执念的网。

将看不开、想不透的统统放下,推开心中的那扇门,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3

不合适的关系,断了

蓝脸的儿子蓝解放,继承了父亲的固执与倔强。

当年,西门闹去世后,他的三姨太也改了嫁,生下了两个女儿黄互助与黄合作。

蓝解放暗恋黄互助多年,可对方心仪的对象,却是他同母异父的哥哥西门金龙。

后来在村干部的安排下,黄互助与西门金龙成了家;

蓝解放则娶回了黄合作。

黄合作贤惠又能干,让蓝解放毫无后顾之忧地打拼事业,他却忍不住百般挑剔对方。

即使人到中年,当上了副县长,他依旧对妻子不理不睬,幻想某天遇到真爱。

此时,年轻女孩庞春苗,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完美契合了他对伴侣的浪漫想象。

于是,他发疯似的爱上了对方,不管不顾地谈起了婚外恋。

外人嘲讽他,父母痛骂他,儿子也朝他丢泥巴,大家纷纷将他视为家乡的耻辱。

他丝毫不在乎旁人的看法,铁了心要轰轰烈烈地爱一场。

甚至,他不惜抛妻弃子,放弃前程,带着情人远走他乡。

而执着于错误的关系,将他引上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

失去权力与财富,他只能靠四处打零工赚钱,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丢了名声与脸面,他极力躲避家乡熟人,母亲病重也不敢回去探望。

如此苦熬数年后,黄合作患病去世,他终于名正言顺地跟庞春苗结了婚。

就在他自以为苦尽甘来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庞春苗和腹中胎儿的性命。

事业没了,家庭没了,爱情也没了,他最终落得一无所有。

作家路遥说过: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在不合适的时间,遇到不合适的人,到头来只能是一场错付。

有的人,任由一时的冲动摆布,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

有的人,只顾享受眼前的快乐,酿成了伤人伤己的悲剧。

不合时宜的缘分,及时掐灭;不被看好的关系,趁早断掉。

世间万物,冥冥之中自有定数,非人愿所能为之。

该走的终究留不住,该失去的注定难挽回,不如早日抽身,体面道别。

4

迈不过去的坎,算了

《生死疲劳》中的女人们,大多都经历了婚姻的不幸。

西门闹的女儿西门宝凤,爱上了一个城里的年轻人,却不敢向对方表露心迹。

结果在阴差阳错之下,她草草地嫁给了自己不爱的人,婚姻生活无比沉闷。

她的哥哥西门金龙,娶回妻子黄互助后,很快就厌倦了平淡的生活。

他时常在外拈花惹草,还与县里的女领导偷情,有了一个私生女。

而黄互助的妹妹黄合作,婚后则长期忍受丈夫蓝解放的冷暴力。

蓝解放带着情人离开后,多年杳无音信,她只能独自面对外人的流言蜚语。

但即使心中的裂缝难以愈合,她们也没有怨天尤人,反倒顺其自然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

西门宝凤的丈夫英年早逝,留下她和儿子相依为命。她从不叫苦喊累,努力撑起了一个家,赢得了旁人的尊重。

黄互助在屡次遭遇背叛后,不动声色地疏远了丈夫。

可她脸上照样挂着笑容,还常对街坊和亲戚出手相助。

黄合作也活得云淡风轻,仿佛从未经历过痛苦与不堪。

她一边去公立食堂工作,一边照顾老人和孩子,过得体面而从容。

世事多浮沉,生活难如愿,每个人都会遇到跨不过的关卡。

倘若总是陷于失落,执于不甘,你又如何能看见别处的风景?

生而为人,我们无法拒绝苦难,但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

心情差的时候,试着找一找乐趣;过不去的时候,停下脚步歇一歇。

正如作家青山七惠所说:

我既不悲观,也不乐观,只是每天早上睁开眼睛迎接新的一天,一个人努力过下去。

把时间浪费在自怨自艾上,是对生命最大的消耗。

倒不如看开看淡,守住一份豁达的心境,不为得失与纷扰所困。

原本迈不过的坎,终会在岁月侵蚀下自行崩塌,化作一堆沙,随风而逝。

在故事的最后,经历五次轮回的西门闹,最终以蓝解放孙子的身份降生于世。

可惜他患有先天性血友病,一出生就在病痛中挣扎,随时都有可能死去。

然而,依旧保留着前世记忆的他,早已看穿了世事无常,彻底释怀。

他平静地向蓝解放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彻底与过往的执念、伤痛挥手告别,随着岁月的车轮一起迈入了新世纪。

莫言在书中说:“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求而不得,爱而不能,弃之不舍......困扰着你我的千愁万绪,往往皆由执念而起。

然而,我们无法操控命运的走向,只能掌控自己的心。

放不下的学会看开,得不到的慢慢释然,过不去的交给时间。

人活着,有所舍,才有所得;有所放下,才有所收获。

点个赞吧 ,向前看,别回头,穿过重重执念的丛林,大胆地去迎接属于你的下一场晨曦。

来源:洞见

《海外博物馆珍藏的“六道轮回图”》图解

【说明:本文所有图文,均转载整理自网络,只作为对佛教文化的一般性知识科普,不代表本文观点。】

18世纪 西藏东部绘画 规格:137.16 x 106.68 cm

Opaque watercolor on cloth

这幅让人眼花缭乱的六道轮回图,也叫因果报应图或是生死轮回图。图里隐藏着鲜为人知、极为深刻的佛法教义。在此为您抛砖引玉,详解这幅著名的《六道轮回图》。

右上角的佛陀象征指路人,因为只有佛陀阐释了轮回苦及苦的根源,并指出如何修持方能脱离轮回的方法。

轮回图上方的月亮象征四圣谛的灭谛,即清净涅槃。由于涅槃具有安稳、清凉等特征,所以用月亮来代表。

阎魔死主:吞噬和掌持着整体轮回图,青面獠牙、三目圆睁、狰狞凶恶的大鬼就是阎魔死主。

它是无常的象征,代表着轮回图内从天到地狱所有五趣六道都受无常法则的制约。

最内圈有三种动物,分别是代表贪婪的公鸡、代表嗔恨的毒蛇和代表愚痴无明的猪。之所以用这三种动物来象征贪嗔痴,是因为它们具有明显的象征特征。这三种动物口尾相衔,象征着贪嗔痴这三种负面心绪互相纠葛。最内圈也象征着四圣谛中的集谛教法,寓意贪嗔痴三种负面心绪是一切苦的根源,是让我们不断轮回生死,无法达到涅槃境界的根本原因,所以画在最核心的部位。

从内向外的第二圈部分;左半圈彩案和右半圈黑白图案。这圈主要象征众生轮回六道的中间环节——中阴身和业果法则。右半圈彩案代表行善之人的中阴身,象征将来会投生到天、人等三善道;作恶之人的中阴身是右半圈内的生命,象征将来会堕落到地狱等三恶道。

第三圈即从外向内的第二圈,内有六个区域,象征六道。随着行善作恶的业,众生循环轮转在这六道中,承受着各种不同的苦,而不能出离。最上方为天道,顺时针方向依次是修罗、畜生、地狱、饿鬼、人道。这圈也象征着四圣谛中的苦谛教法内涵。

最外圈画有十二缘起的表示图。十二因缘是描述众生如何被无明等负面心绪及业所控制,无奈地在六道中生生死死的教理。象征人生生老病死等十二个关键问题。十二缘起即: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有缘、爱缘、取缘、生缘、老死缘。

从生命之轮顶部开始顺时针依次为:

1.画着一位盲人在行路,代表“无明”; 2.画着一位陶匠在做陶器,代表“行”;

3.画着猴子上树,代表“识”; 4.画中有船,代表“名色”;

5.画中有空房子,代表“六入”; 6.男女接触,代表“触”;

7.一个人眼睛中箭,代表“受”; 8.一个人饮酒,代表“爱”;

9.画中一人采摘果子,代表“取”; 10.画中有帐,男女合欢或画孕妇,代表“有”;

11.画中有临产的孕妇,代表“生”; 12.老人和死尸,代表“老死”;

《六道轮回图》形象的揭示了众生生死及解脱的全部关要,被称为“生命之轮”而被广泛流传。

再来看一遍“十二因缘”,

这是另一套分解图(出处不详:)

(以下解说文字,《图解六道轮回和十二因缘》)

1

上图:1.无明:以瞎子作代表,眼前一片黑暗,看不见事物的真相。无明也是一样,沒有般若的智慧,长夜沉沦生死苦海,不能出离。

2

上图:2.行:图作陶工塑造瓦器之相,所制出的各类器皿,种种形状,粗细好丑等,总由陶匠塑制而成。众生万类,种种正报依报,亦由不同的行业所成。

3

上图:3.识:识心以猴子作代表,显示心的剎那变異,有如猿猴一般,一刻也不安静。图中绘一只猴子,从一间空屋,跳到另一间空屋,表示有情在命终之后,神识会继续寻找投生之处。

4

上图:4.名色:大海中的一条小船,虽有活动,然有局限。

5

上图:5.六入:是以一间房屋有六个门窗来表示,房屋是空的说明六根虽然完成,还沒有六识的作用。

6.触:这是根尘识三和合,心识作用的开始,以男女的接触作代表。

(此处缺一图)

7

上图:7.受:眼睛是人体上最敏感的器官,以箭射中眼睛,代表众生的感受。

8

上图:8.爱:图中的酒鬼嗜酒如命,众生的爱欲也是一样,无止境的追求,将使自己愈陷愈深。

9

上图:9.取:取是爱欲的增上,图中显示一个小孩子爬在树上摘果,树下虽然已装满了一箩筐,但他还是贪得无厌。

10

上图:10.有:这是一位少妇怀了身孕,由前面的爱取,感得后有,如同女子怀孕,即将生产。

11

上图:11.生:图中显现女子生产情形,因为现世的爱取迷惑,造作种种业,导致未来结生。

12

上图:12.老死:有一个人背着尸体。在我们出生之后,就注定了老死的命运。十二因缘一环扣一环,众生的生死也是一生接一生,延续不断。

【最后附上几幅“六道轮回图”(高清大图):】

【1】今人绘的(有图解):

【2】今人绘的(高清大图):

【3】20世纪唐卡(高清大图):

20世纪 唐卡 六道轮回图唐卡

上图说明:此幅整个画面由一个巨大而有着狰狞面孔的魔鬼阎罗王所咬又用四肢合抱的大圆轮,象征众生因无明控制无有出期。图右上方为释迦牟尼佛所教导轮回理论的昭示图,左上方为六道众生通过修行佛法最终解脱轮回所登之佛国净土。第一圈(最内圈)画有鸽、蛇、猪,代表贪、瞋、痴三毒,为众生轮回的根源。第二圈分成黑白两个半环,其中黑半环表示众生因贪、瞋、痴三种烦恼驱使造作恶业,将在死后感召黑业而投生于畜牲、饿鬼及地狱道中;白半环表示众生因造作善业,将感召业果而于死后受生于天界、阿修罗界和人间。第三圈分为六格,上为天、人、阿修罗三善道,下为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共成六道众生。第四圈(最外圈)大体分割为十二格,以十二种图案表现众生在六道中生死流转的过程,称十二因缘: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从上端右边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此件轮回图清晰展示众生的业力轮回,为观修者提供了知因果、明心见性的指引。且构图恢弘、画风精致、震撼深刻、发人深省,是观修收藏的难得佳品。

【5】动态“六道轮回图”(gif):

【6】:

这好像是一幅较为古老的“六道轮回图”(局部),详细资料暂时没查到。

退休后才顿悟,人活一生,就是一场轮回

唐僧去西天取经,路过女儿国。

本想,取得通关文牒,就匆匆离开。

令人揪心的是,国王爱上了唐僧,卿卿我我的场面,好不心乱。

为了安慰国王,唐僧说:“若有来生。”

看着唐僧远去的背影,国王静静地等待来生的重逢、相伴。

结局很是遗憾,唐僧取经成功,成了佛,国王空欢喜一场。

作家冰心说:“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我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诚然,生命的轮回,不是前生、今生和来生,而是“就此一生”。

当我们到退休的那一刻,慢慢步入老年,就会发现,我们的生命里,已经有了很多的轮回。

01

生儿育女,是家庭的轮回。

有一句很耳熟的话:“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从中年到老年,我们很大程度上,为了儿女过得更好而努力。

古有“孟母三迁”,今天有学区房。太多的家庭,会想办法去县城买房,给儿女更好的学习环境。

若是父母长期外出,还会带着儿女一起漂泊,在打工之地,安排儿女入学。

儿女长大了,我们也变老了。但是倍感欣慰,所有的付出,无怨无悔。

虽然,我们没有苛求儿女回报,但是儿女带来的欢乐,各种牵挂、问候,变成了另一种回报。

如果有一天,有人说:“你的儿子,很像你。”那么你就会明白,血脉,在两代人之间,来了一次轮回。

顺理成章,孝顺父母的行为,也在轮回。

你供养了父母,送走了父母。若干年之后,你的儿女,也会供养你,送走你。

02

及时退休,是工作的轮回。

从职业生涯看,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循环:原本没有工作的你,进入了职场;工作多年,然后退出职场;你再次回到没有工作的状态。

从单位来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你退位了,但是有年轻人上位了。

《贞观政要》里说:“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

前进中,有后退的意思;生存时,也有灭亡的机会;得到了,就会有失去的道理。

若是你看不透,在七老八十的时候,还指望自己能进入职场,和年轻人争执,真的会很累。

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特别厉害的技术,一辈子都发光发热。

就是有名气的人,也会在某一天,放下自己的“名气”,如释重负。就像居里夫人一样,得到无数的奖杯奖牌,却不当一回事,拿给孩子们当玩具。

你手里有退休金,别以为是走大运。是因为你曾经工作很努力,缴纳了养老保险,从而“工作的业绩”,慢慢回报你。

所以,人走茶凉,才是职业生涯中,最好的结局。

03

生老病死,是时间的轮回。

小说《活着》里说:“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动画片《千与千寻》里说:“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不难发现,世界很大,但是时空是有限的。能容纳的人,就那么多,因此有人来了,就得有人离开。

时空就像公交车,能接纳好几十人,若是每个人都不走,公交车就一直满满的,谁都别想上来了。因而,有人必须要下车。

“一岁一枯荣”的,是野草;百年一轮回的,是人。

我们都是时间的过客。既然是这样,那就客客气气,别抱怨生命太短,而是把分分秒秒都变成幸福的因子。

提高生活的质量,是一辈子要做的事情。

对于退休老人来说,多养生,维护健康。真正属于你的时间,才会多起来。

那些身体不健康,但是还能拖拉好多年的老人,寿命长了,但也拖累了儿女,自己也过意不去。不值得羡慕。

04

坚持善良,是因果的轮回。

在《喻世明言》里,有一个叫王媪的女人,唐朝人,住在长安城。

年轻的她,就失去了丈夫。

为了养活自己和公公婆婆,她开了一家粉店,起早贪黑劳作。

一个叫马周的书生,身上没有什么钱,住不起旅店。王媪就收留了他。

一个寡妇,和一个年轻书生同住一屋,外人免不了要指指点点。正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

王媪扛住了流言蜚语,也不动声色地帮马周找工作。

中郎将常何来买粉,王媪热情地说:“我这里有一个书生,可以给你抄抄写写......”

最后,马周变成了唐朝的宰相,王媪成了宰相夫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不虚。

当我们很老的时候,关于善恶的报应,应该是看过不少。

坚持帮助别人的人,自然会结交贵人,并且给子孙留下福气。总有一些落魄的人,后来崛起了,反过来帮你的 家庭。

对人微笑,别人也会微笑。人与人面对面,就是你看着镜子一样。

作恶多端的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迟早会被抓起来。有人干坏事之后,东躲西藏多年,还是不能成为漏网之鱼。

05

有一个词语,叫“天方地圆”。

天是无限大的,地球是圆的。也就启发我们,人活一生,就像画了一个圆一样。

没有人,可以活得圆满,但是我们仍旧要追求圆满。

追求圆满的过程,才是最值得享受的。

来生是什么样子,我们无从得知,唯有珍惜今生,好好爱身边人,用心经营家庭,努力工作。

好好活,不计前生,不负今生,不惧来生。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爱上一尊佛,山西长治法兴寺,圆觉殿“宋塑菩萨之冠”

翻游侠客的旅行线路,无意中看到这张图片,心中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特别想去看看她

于是第一次选择了历史人文线,15座寺庙道观,以前都是痴迷自然风光,哪里荒芜去哪里

走过了镇国寺、双林寺、广胜寺、观音堂、大云院、龙门寺、天台庵,第四天,终于来到这尊圆觉菩萨的家,法兴寺

法兴寺坐落在山西长治、长子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翠云山上

十六国时期后凉神鼎元年(401年),法兴寺创始之初,是慈林山上一处以石刻造像为主的小型石窟寺,原名古慈寺、慈林寺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李治皇帝从开封去太原,途中游览慈林寺,送给寺院两株牡丹花,并赐名广德寺

宋英宗治平年间,赵曙皇帝又把广德寺改为法兴寺

法兴寺搬迁前的最后一次整体修缮是五年(1916年),《重修法兴寺碑记》中记载:殿宇倾圮,墙垣颓废,以致兔宿莲台、鸟穿宝座,凡瞻佛殿者,莫不触目伤心,唏嘘太息

现在的法兴寺是从慈林山搬过来的,原址地处慈林山煤矿采空区,上世纪中后期由于地基沉降,寺院殿墙开裂、梁架结构严重变形

为抢救这一珍贵文物,文物主管部门决定将全寺由原来的慈林山西迁至翠云山,1984年-1996年,完成整体搬迁

复建后的法兴寺占地六十余亩,依山就势,中轴线上的山门、舍利塔、圆觉殿、毗卢殿层层升高,两侧配以关圣殿、伽蓝殿及东、西配殿

法兴寺有三宝:唐代舍利塔,唐代燃灯塔,圆觉殿内的宋代彩塑

唐咸享四年(673年)),高祖李渊第十三子、李世民的弟弟、时任潞州刺史的郑惠王李元懿来到慈林寺,亲自主持建造了这座石塔,并将自己珍藏的37颗舍利子和大藏经赠送给寺院,保存在石塔之中

舍利塔又称石殿,通体砂石板构造,初重面积尤为宽大,似塔非塔,似殿非殿

平面正方形,两层重檐楼阁式,从内部看,大正方形里面一个小正方形,是一个“回”字

塔内回廊上方,六道砖砌高低错落,与“回”字一起,寓意六道轮回

建塔之时,正是佛教盛极的唐初,郑惠王赐予舍利子和大藏经更造成深远影响,后人把此地称作福地,法兴寺从此兴盛

舍利塔之后、圆觉殿之前,有一座唐代的燃灯塔

燃灯塔通高2.26米,平面八角形,两层基座,隔柱上刻有“唐大历八年岁次癸丑十一月口口朔十九日庚寅清信士董希璇…合家于此寺内敬造长明灯台一所…”的字迹

唐大历八年是公元773年,比舍利塔晚100年燃灯塔又名长明灯台,长明的玄机在于四门空心八角灯亭的构造

四门两两通透,东西南北风,刚好从相邻的门中穿过,绕过灯盏,灯光从四门射出,佛光普照寺院

燃灯塔青石构造,形制美观,塔身上的唐代浮雕堪称精品

国内现存唐代石灯塔只有三个(另两盏发现于黑龙江宁安兴隆寺和陕西乾县石牛寺),法兴寺这盏造型最巧妙,雕工最精细,保存最完整燃灯塔后面就是我惦记了一路的圆觉殿

像不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

圆觉殿,重建于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殿高8米,顶为六架椽悬山顶,五脊六兽,斗拱肥硕,飞檐腾空,大气雄浑

殿内佛坛上,释迦牟尼佛趺跏而坐,弟子迦叶和阿难相侍左右,文殊驾狮、普贤骑象列于两侧

佛坛前角两位护法金刚

你看东侧这位,扛着金刚杵,挺胸叠肚,提肘攥拳,雄赳赳充满张力,有种箭在弦上蓄势待发的感觉,跟双林寺的韦陀有得一比

一个大脑袋,一双铜铃眼,握着一个钵大的拳头,却没有凶恶之感,倒像是一个假装生气的孩童:再看再看,再看我打你哦。憨态可掬

迦叶在佛祖背后叹了口气

初看迦叶,似一愁苦老者,内着双层交领僧袍,外罩田相袈裟,有风吹过,袖口那一层层的纹理飘飘欲动

饱经沧桑的面容有点呆滞,一双眼睛蹙成了三角形,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拱手胸前,欲语还休,宝宝心里苦

主佛坛两侧,靠墙12尊圆觉像姿态从容衣纹流畅,高髻秀眉和颜悦色,见之可亲

我要找的那尊菩萨,就在西墙最南边

莲花座上,她一手平举,一手轻点,眼眸微合,嘴角噙着温暖的笑意,柔声说:你自己的心魔须得你自己搞定,我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阳光透过直棂窗落在佛坛上,落在菩萨膝头,衣纹流淌,她轻轻摇了摇头,我的心中柔软宁静

雕塑的美在于,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境由心生

这尊菩萨被雕塑家尚晓风称为中国最美菩萨像,他在看到她时,用五个字来形容:威严、慈悲、美

你的感觉呢?

老师说,佛像的塑造有一个规则,就是菩萨的眼睛会看着座前1.5-2米的位置,当你仰望时,恰好与佛对视,你看得清菩萨,菩萨也看得清你

此刻,很想在青石的佛坛上坐一会儿,看时光的影子缓缓移动,安详静谧

可惜,一堂佛像是用铁栏杆围起来的,隔开了佛界与凡间

扩音器里一个声音响起,不要拍照不要拍照,好吧,虽然我知道不开闪光灯对彩塑是没有影响的

大殿门口有卖十二圆觉菩萨图集的,喜出望外,买回来一张张翻拍,看看,哪一尊会让你怦然心动?

东侧南起,1-3

东侧南起,4-6

西侧南起,1-3

西侧南起,4-6

这十二位菩萨是“十地菩萨”和等觉菩萨、妙觉菩萨

佛教中,从凡夫到成佛,一共要经过五十二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十地、等觉、妙觉

菩萨十地、等觉、妙觉是修行的最高层次第一位,欢喜地菩萨,也称初地菩萨,初地菩萨有七个征象:1、能堪忍受,能为难事,心不退没;2、不好诤讼;3、身心柔软安隐;4、说法时心得踊悦;5、对于佛法,信心清净;6、悲心愍念众生,给予他们救护;7、无嗔恚心,心常乐慈行

最后一位妙觉菩萨是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槃之理,自觉、觉他,进入圆满成佛的最后一阶

初地与妙觉之间的十位菩萨依次代表所需经历的十个修行阶位: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菩萨、等觉->妙觉

这一尊被称为思维菩萨,东侧南起第四尊,是法兴寺现存宋塑中最具个性、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尊,经常出现在各种美术类书籍和旅游画册中

专业研究说这尊菩萨源于佛传故事《树下成道》,在历经无数劫难的漫长修行后,菩萨终于到了佛国的门口,面对即将踏入的极乐世界,菩萨呈现出一种自在愉悦的空灵状态

我却觉得她更像是一个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寻常女子,一手虚托香腮,一手随着音乐节奏在膝上轻轻弹动

忽听一声脆响,窗口这位菩萨一击掌,说:对,我觉得还是你说得对

圆觉殿的彩塑被美术史学界誉为“宋塑菩萨之冠”

新修圣像之记,大宋政和元年,塑匠人冯宗本,画匠人陈道荣、吕荣,这是我国现存的宋代彩塑中,唯一有明确的塑制年代和匠师名字的

有没有觉得“冯宗本”这个名字,在熠熠发光?

圆觉殿后面还有一座明代的毗卢殿

东西两侧还有关圣殿、伽蓝殿

沉浸在与圆觉菩萨对视的激动中,这几座殿都没有太关注

唐代佛像,以神为本,到了宋代,风格转向写实,以人为本,赋予菩萨人的情感

太行之颠的长治地区,古称上党,狄子奇《国策地名考》: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

我喜欢的这一尊菩萨叫什么名字?不知道

你喜欢的这一尊菩萨叫什么名字?不知道

也许她是一尊菩萨,温柔凝视抚慰你的心灵,也许她是宋代的一位上党女子,穿越千年与你心有灵犀

无色无相,方得圆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