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古装电视剧看多了,大家对免死金牌不会陌生。免死金牌,又称丹书铁券。小说《水浒传》第九回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中,在写店主人介绍柴进时这样描述,“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太祖武德皇帝钦赐予他‘誓书铁券’在家,无人敢欺负他……”
柴进家中的“誓书铁券”就是文章开头提到了“丹书铁券”,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免死金牌”(下称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的发明者最有可能是汉高祖刘邦,“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刘邦将自己与功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然而装进金匮藏在宗庙里。
令人可笑的是,历史上拥有“免死金牌”的人,反而最终都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在国家博物馆里,就有一块“免死金牌”,是目前中国存世最早的铁券实物,它就是钱镠铁券。钱缪是五代时期吴越国的建立者,此人在唐朝末年时投奔到镇江董昌麾下,董昌出任杭州刺史时,钱缪成为都指挥使。
唐乾宁二年,董昌开始有了不臣之心,自称 “大越罗平国王”。他为收买钱缪,还准备封其为“两浙都指挥使”。颇有政治觉悟的钱缪,不与同流合污,唐昭宗诏令钱缪为浙东招讨使,讨伐董昌。次年,钱缪击败董昌崩占据两浙十三州之地。为了褒奖钱缪讨逆之功,唐昭宗赐予“免死金牌”。
钱缪的“免死金牌”呈覆瓦状,纵29.8厘米,横52厘米,厚2.41厘米,重约6.6千克,上嵌金字350个,正文25行,每行14个字,全文为端楷甚工。在铁券的背后写着,“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永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
文献记载,钱缪铁券一直保存在钱家,先后曾有八位皇帝御览过,他们分别是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高宗;朱元璋、朱棣;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抗战爆发后,为了能让铁券不落入日军手中,钱缪后人将铁券沉井里保护,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被打捞出来,并上交国家博物馆收藏。
让人们熟知的枭雄除了曹操还有谁?在南枝眼里还有一人,那就是开创了大宋王朝的赵匡胤。今天南枝就来带大家看看赵匡胤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王立群
陈桥兵变又称“黄袍加身”,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刚刚坐上龙位的七岁皇帝,拿什么去服众?拿什么去兴国?拿什么去整治天下?自古都有掠夺者,有多大的能力去成就多大的事业,“天子”这个万人之上的位置人人想获取,江山美人人人都想占位己有大将军赵匡胤就发动了这次兵变,并且拿下了皇帝之位。那这其中的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赵匡胤曾经在后汉初年应募入伍,是郭威的部下。郭威发动兵变建立后周,因为年少有为、才华横溢、文武双全被重用为典掌禁军。周世宗柴荣时,他又因战功升任殿前都点检,掌握了后周的军权。
世宗不豫,还京师,拜太祖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以代永德。恭帝即位,改归德军节度、检校太尉。——《宋史·卷一·本纪第一》
柴荣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逝世,继位的恭帝当时只有七岁,在赵匡胤眼里这只是个半大的娃娃,现在的孩子,七岁还成天在父母跟前哭闹撒娇呢,把一个国家交给“孩子”,他又能干什么呢?此时天下混乱不堪,又怎是一个孩子能 震慑的住呢?
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刚巧后周朝廷急忙命令赵匡胤领兵出战,据说当时赵匡胤是后周两大军队系统之一殿前司的最高统帅:殿前都点检。危难面前最高不上难道平民上?
当时有个消息说“出军之日,当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
本来入侵就能搞得平民百姓人心惶惶,现在又来了一个更换天子,整个开封市又该相信谁?此时的赵匡胤也是惶恐不安,按常理来说的话造反可是抄九族之下场,自己还没有一点点头绪,就头顶了“回来就是天子”这一帽子。
这件事情搁在谁身上谁能安心?
其实个人安危可以排除在外,但不能连累家人。当时赵匡胤就召唤家人们一起商量究竟该怎么办?在赵匡胤去负命之前,命令将家里人全部隐藏到开封城中的封禅寺,以免失败罹祸,引来杀身之祸。其实那会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决定,而且他想着自己一定要干一番大事业。
那会出征听政的符太后丝毫没有头绪,她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就询问宰相范质,范志当时就想朝内赵匡胤应该可以能对抗外敌,迎来太平。但当时赵匡胤能力不足,手下没有那么多的权势与人马,不能出战。范质就下命赵匡胤最高军权,升任殿前都点检统帅全国兵马。
这一委任,全面将权利分给了赵匡胤,军势力量在任何时候都是很强的,武力是硬件设施,而那时七岁的皇帝根本不能代表什么,只能说是光有其位。
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宋史·卷一·本纪第一》
本来带领大军出征的赵匡胤,却在陈桥停了下来,大军赶路也没多久啊!怎么这就停下来了呢?肯定是累了,不过不是士兵的身体疲惫,而是赵匡胤的心累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的皇帝只有七岁,连照顾自己的能力都没有,我们却还要为国家去打仗?就算我们打赢了,七岁小儿,他能记住我们吗?我们又怎么能换来福利?我们现在的头是赵匡胤,还不如他当天子,跟着他他还知道我们一起打过仗。”
不怕人知道,就怕人说,一千人嘴里就有一千个不同的说法,一传十十传百,好的道理肯定能赢的大家的信服,就派一名官员把这个意见先告诉赵匡义和赵普。
在那个官员去说的时候,赵匡义和赵普的内心肯定欣喜若狂。一个是自家人,一个是百万大军都拥护,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谁不高兴?
有人卖命,有人支持,我们只是得利。但表面还是说告诉大家不要扰乱军心,要以国家为重,不要带有个人情绪,军心、国家最重要。但背后立即派赵匡胤的亲信郭延斌秘密返回京城,通知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和王审琦管好京城内外大门。
消息的传播速度古往今来都是很快的,你传我我传你,不一会整个兵团都知道了。事关个人利益,将士们全起来簇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一直等到天色发亮。那会的赵匡胤晚上喝了很多酒,假装事不关己。早上打开房门,将士们高声地叫嚷,说:“请点检做皇帝!”还有几个将士们直接准备好了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大家都爬在地上,嘴里呼着“万岁”。那场面,可以想象。一觉起来,这么多人跪在门前,龙袍在身,这是能有多幸运,最高待遇啊。
赵匡胤
然后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立刻回京城当天子。当时赵匡胤骑在马上,开口说:“你们既然立我做天子,我的命令,你们都能听从吗?”将士们齐声回答说:“自然听陛下命令。”本来就是最高军权,现在在这么多人拥护自己,可以说赵匡胤这次回京当天子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赵匡胤就发布命令:
大家回去后不得无礼,要保护好我们的太后和小皇帝,这国库的财产也不能随便夺取,谁要是不听指挥,那就是跟我过不去!说实在的还不是因为这些都将改姓“赵”了。但是兵变回城后的士兵,比之以前的兵变,老百姓遭的罪的确是少了很多。
这一点赵匡胤做的的确比前几任兵变的人都要好得多。
回到京城之后,因为有自己人做内应,就很快进入,宰相范成也被带到赵匡胤面前。赵匡胤见了他们,说:“我本带他们去赴命救国,现在他们叫我带回来这样你们说怎么办?”
范质等不知该怎么回答他,但他也不敢造反。
有个将领带头说了出来:“我们的皇帝只有七岁,拿什么做皇帝?我们不服,我们的皇帝不能拿以天下,我们去卖命打仗,有谁能知道我们为国奉献?我们回不来也不就是白白牺牲。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范质、王溥看阵势不可挡,人多力量大,况且七岁皇帝确实不能服众,吓得立马下拜。
昔者尧、舜以禅代,汤、武以征伐,皆南面而有天下。四圣人者往,世道升降,否泰推移。当斯民涂炭之秋,皇天眷求,亦惟责其济斯世而已。——《宋史》
《宋史》中将尧、舜以禅代和赵匡胤兵变相比较,说赵匡胤乃是济世之人,但是《宋史》又是元人编写的,这元人会这么夸赵匡胤我还是真的出乎意料。
赵匡胤
不过在之后顺水推舟,周恭帝让位,赵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国号叫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经过五十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宣告结束。
建隆元年春正月乙巳,大赦,改元,定有天下之号曰宋。——《宋史》
仅仅七岁的娃娃如何能服众?小孩根本不能明白管制天下的头脑,换个说法,那么小的孩子也不适合参与,保持快乐的长大相对比较好。当然如果有智慧强人的母后可以,如果没有,很难立足,而赵匡胤能同时拥有最高军权和众人支持,得天下也是如鱼得水。
在我看来的确就算是没有“赵匡胤”还有“刘匡胤”“王匡胤”把国家交给一个半大的孩子,最终被夺权的结果不会变,而夺权后的赵匡胤建立的王朝确实我们中国历史上经济十分繁荣的朝代,历史谁也不能改变,皇位,自古以来都是能者居之。
说到周世宗,需要明确一个基本历史事实,
他姓郭,不姓柴,继位前就是其姑父兼养父郭威正式册立的皇子,继位后严守自己身为郭家嗣子的本分,不曾与柴家生父见面,待之以元舅之礼,也不曾封亲兄弟为王,不曾封柴氏族人为皇族。当然更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重新改姓为柴了。
历史上后周王朝两代皇帝,“郭荣”“郭宗训”,之所以在史书上变成“柴荣”“柴宗训”,原就是宋朝史官篡改历史的产物,其用意无非是削弱周世宗统治合法性,也等于变相加强赵宋王朝取而代之的合法性。(柴可代郭,赵自可代柴)。
而郭荣生平最大的缺失,便在于他的身后事安排,甚至可以说,导致了后周王朝被取代之必然。
从中唐藩镇割据以后起近两百年,不知兵不立恩信的孺子,能单靠血缘就保住地位的,根本没有一例。这和大一统王朝传承是完全不同的。
郭宗训这个幼童,在当时局面下,是没有一丝可能保住皇位的。即使没有赵匡胤,如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外甥李重进这些人,同样对皇位蠢蠢欲动,一样可能取而代之。
孙策不传子孙绍而传弟,司马师不传嗣子司马攸而传弟,高澄不传子而传弟,郭威登基后不考虑广纳后宫生子,而毫不动摇地栽培养子,都是基于同一个道理。
甚至赵匡胤长期以赵光义为实际储君,等到亲儿子长大成人后,赵光义羽翼已丰,尾大不掉,欲易储已不可能,也是同样缘由。
郭荣重病后,为保孺子皇位,费尽心思去打压张永德、李重进,反让和郭威毫无关系的赵匡胤轻易得了天下,是他眼光和胸襟不如他养父的地方。
当然,这也是他作为郭威嗣子而非亲子的先天不足,使得他明明有几个血缘上的成年亲兄弟,(其生父柴守礼生了五个儿子),却不能栽培重用。明明有一个人丁不算稀少的血亲家族却不能依靠,
反而从继位起为了避嫌还要刻意疏远。再加上郭威在世时为了维护郭荣的皇嗣地位,没有给张永德、李重进同样皇子身份;因此郭荣临终面对的储位问题,几乎无解。
(所以,诸葛孔明为何仅仅是蜀汉小国之相,却得历朝历代君主大力推崇,这样既忠且能,扶立幼主鞠躬尽瘁的臣子,几乎是所有帝王对大臣的终极梦想。)
赵匡胤既是郭荣麾下得力大将,又是他的亲戚,(赵光义和郭荣是连襟),因此得到重用,被委以心腹之任,也就毫不奇怪了。
所以说若郭荣真是“柴荣”,若后周真是柴家天下不是郭家天下,那赵氏兄弟要想得国近乎不可能,即使能成功,过程也必会比历史上艰难得多。
郭荣重病后,能让郭周延续下去的可能,几乎无解。 在几个法定继承人同时都是幼年孺子的局面下,其实即使郭荣能够大公无私,愿意让权给张永德这个郭威的女婿或者李重进这个郭威的外甥。
他们和郭威生前并没有父子名分,终究也一样是改朝换代,只不过是可能在新皇室延续了郭威的一丝血脉。
但是中国与日本西欧的礼法习俗完全不同,女婿与外甥传承的女方血脉是毫不受重视的,和路人甲区别并不大,郭威宁舍张永德李重进,而选择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内侄做养子,在五代乱世也不足为奇。
郭荣如果想学南唐烈祖李昪(徐知浩),改郭姓为柴姓,让柴家变成名正言顺的皇族,依靠亲兄弟来扶保幼主,同样不可行。
毕竟郭威是终结沙陀武人三朝乱政,光复华夏的英雄豪杰,而且仁德爱民、威望甚高,远不是杨吴一权臣徐温可比的。郭荣如果不是郭威的养子,那么本身不过一个贫寒茶贩,何德何能去登基大宝?
而且徐知浩从入主杨吴中枢,到最后改回李姓称帝,花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 郭荣从成为皇子起到执掌天下,加起来才不到十年,即使他有心去做也根本来不及了。
何况即使舍得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孺子柴宗训还是一样保不住皇位。柴氏江山即使能够压制郭氏忠臣、以及赵大这样的心怀不轨者,顺利延续,最后能继位的也必然是他的成年弟弟。
如此劳心劳力、为人作嫁,却又何必?
是以,为郭宗训叹,亦为郭荣惜。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小皇帝郭宗训被迫让位后,被流放软禁,刚到二十岁便早死。郭荣的其他几个儿子同样早夭、或“不知其所踪”。时人笔记记载,有两个孩子,在赵匡胤授意下,被大将潘美和大臣卢琰分别收养,一改姓潘,一改姓卢,后来各自延续了郭荣的血脉,但也被剥夺了姓氏和身份。
剩下一些即使在后周也并不算皇族的柴氏族人,也就是郭荣那些依旧姓柴的兄弟的后裔,奉祀郭荣和郭宗训,给宋朝的仁德厚道当活招牌。
宋仁宗嘉佑年间,下令彻查柴氏族谱,封郭荣的从孙柴咏为世袭崇义公,奉祀周世宗郭荣。可见最迟此时,郭宗训便已绝后。
宋徽宗政和八年,又下令从柴氏子孙中挑选最年长在世者,以其祖父过继为周恭帝郭宗训的后人,其子孙世袭宣义郎,奉祀郭宗训。「择柴氏最长见在者,以其祖父为周恭帝后,以其孙世世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与知县请给,以示继绝之仁,为国二恪,永为定制。」
因此,后世所谓的“柴荣后人、郭宗训后人”,从血缘上都已经是旁系过继了。
当然,王朝鼎革,此亦在所难免。论血腥程度,已远远较之前各朝更迭时为轻。
不论如何,赵匡胤终究是终结了刘裕开启的持续数百年滥杀前朝皇族的恶例。他跟从郭荣征淮南时,于楚州之屠单活一巷的爱民之举流传至今,足以见其恻隐之心。
宋太祖在其登基三年后,曾经让工匠秘密在太庙夹室中铸造了一块石碑。
当时,这块石碑上所刻的文字内容,基本上等同于国家最高机密。除了当朝皇帝可以查看之外,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查看。所以,也因为这个原因,在每次新帝登基或者有祭祀活动之时,只会有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太监打开门锁,让皇帝进殿烧香拜祖,并默读石碑上的文字。
并且,此时随同的大臣,却只能在殿外守候,根本不能向前一步。即使是当时鼎鼎有名的宰相,诸如:欧阳修和王安石等人,也不能够入殿观看。可见,这碑文的神秘之处。
就这样,碑文隐藏了一百多年,一直到靖康之耻,金人攻入汴梁,掳走徽、钦二宗的时候,这个秘密才被公之于众。
当时,开封府可谓是混乱不堪,连曾经的皇室太庙,竟然都被随意打开了。曾经只有皇帝知晓的碑文,总算得以被世人知晓。据说,那个石碑高约七八尺,长有四尺多。而石碑上所刻的内容,其实,也并没有很多,就简简单单的三行字:
第一行: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第二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第三行: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可见,这个碑文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劝诫统治者,告诉他们如何治国,如何用人。但是,在这短短的三行碑文中,我们大概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即:皇帝一定要对柴氏子孙以礼相待,更要厚待那些当朝的士大夫。这里的柴氏,其实,指的是那些前朝遗留下来的宗室。赵匡胤将此作为祖训,可见,他与那些喊着“杀尽前朝余孽”的开国皇帝,确实不同。
众所周知,自南北朝开始,那些改朝换代的统治者,往往会将前朝的皇室宗亲,全都一鼓作气的杀掉。因为,他们很害怕一些另谋所图的人,打着前朝皇室的幌子起兵造反。
尤其是隋文帝登上皇位之后,更是将北周的那些皇室成员尽数杀尽。唐哀宗被灭国的时候,紧随其后的,便是朱温为他准备的鸠酒。更有甚者,连毫无反抗之力的高龄皇子都要屠尽,那是康熙四十七年,当时,崇祯第五个皇子流落民间后,被人找到。虽然,这位所谓的皇子已经七十五岁了,且根本没有了起兵造反的能力,但是,当时的清朝统治者依然将其残忍处死,只为了稳固所谓的江山社稷。
所以,从之前的经验来看,即使周朝的周恭帝有一点微弱的气息,便是大宋潜在的危险。因此,周皇室即使没有什么造反的意图,但是,为了防止他们打着周皇室的旗号起兵谋反,赵匡胤也应该将其干掉。但实际情况却是,这些留下的周皇室成员,居然得到了赵匡胤的最大程度的优待。其实,早在建隆三年的时候,赵匡胤就特意为周恭帝在房陵安排了一个住处。
《史记》中这样描述房陵:“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可见,那是一个十分宁静,且适合养老的好地方。曾在二百多年前,当时的皇帝唐中宗,也将被废黜的女帝囚禁在房陵。赵匡胤将周恭帝安排在这里,虽然,看似远离政治中心,但实际上对其却有监视及防范之意。
那么,为什么赵匡胤没有杀他?
其实,主要是因为周世宗柴荣对赵匡胤有知遇之恩。当时的禅位诏书中,写着:“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於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怨,厥绩懋焉。”这字字句句都证明了之前的周世宗确实重用了赵匡胤。
赵匡胤在军队中,对众将士也说过自己深受周世宗的恩惠,而之前的谋反上位只是因为当时的形势所迫。现今,事情已经发展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即使自己愧对天地又能怎么办。当然,明眼人都能看懂其中受六军所迫,应该是说给将士们听的逢场作戏之词,但其说周世宗对自己有恩却是事实。
赵匡胤能够坐上皇帝的宝座,虽然,他自身的能力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这一切却都需要一位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来赏识。而周世宗显然就是赵匡胤的伯乐,其在高平之战以及淮海之战中,都重用了赵匡胤。所以,使得赵匡胤可以通过显赫的军功,来提升自己在朝中和军中的地位与威望。
其实,可以说,是周世宗给了赵匡胤发挥才能的舞台。没有周世宗的赏识,想必赵匡胤根本就不可能走到今天的位置,而且,周世宗对赵匡胤也是非常的信任。这从他在临终前,还将赵匡胤任命为检校太尉和殿前都点检就能看得出来。但可惜的是,周世宗如此信任的赵匡胤,却在他死后做了叛变之事。
赵匡胤自己黄袍加身,将周世宗的幼子踢下了皇位。
可以说,赵匡胤用自己这些行动狠狠的辜负了周家。
建隆初年的时候,宋朝的朝廷上还发生了特别尴尬的局面。当时,宰相赵普极力建议赵匡胤剥夺那些武将的兵权,但赵匡胤一直不同意。甚至,赵匡胤还对赵普说,他对那些将士特别好,所以,他们肯定不会做谋逆之事。但是,赵普却急忙对答道:“曾经的周世宗柴荣对您也特别优待和信任啊!”
听到这句话的赵匡胤,当场哑口无言,尴尬的说不出话来,所以,赵匡胤还是听了赵普的建议。毕竟,关系再密切,若遇到大的利益诱惑,想必任何人都难以抗拒。当时,周世宗如果还在世,抑或是其幼子柴宗训已经长大,想必赵匡胤也坐不上皇帝的位子。
所以,当初周世宗将军权交给赵匡胤的时候,其实,就给了他谋朝篡位的机会。因此,无论结果如何,赵匡胤的心里对柴氏一族还是十分感激的。在其继位后,不仅要求自己不能杀柴氏后人,还要求以后的宋朝皇帝都不能杀,而且,这个规矩要像家训一样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陈桥兵变的时候,赵匡胤预想的最好结局就是上位成功,同时,不发生任何流血事件。毕竟,只有这样,新才会更加平稳的迅速的过度到自己手中。
在那个发起兵变的晚上,赵匡胤还特意对自己的士兵说:“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这些命令的意思就是:无论是皇室成员还是普通百姓,士兵都不能随意侵犯和杀戮。如果有人敢违抗命令,就要直接杀掉。
赵匡胤的顾虑显然是明智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在自己篡位之后,让新的尽可能的赢得民心,同时站稳脚跟。其实,赵匡胤有这样的思虑,主要是因为郭威的前车之鉴,他当时在进京的时候就烧杀抢掠。因此,为了避免悲剧再次上演,赵匡胤便提前做了这样的安排。当时,幼帝柴宗训自然是最可能被杀之人,但是,当所有人都持有这样的想法之时,赵匡胤却没有这样做。
因为那时的他明白:“杀了小皇帝比不杀的政治效果要好得多,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表现出自己拥有极大的仁慈之心,更可以表明自己对前朝旧臣的宽容态度,可谓是一箭双雕。”
而这,竟如同西汉初年发生的事情一般。当时,汉高祖刘邦刚走出宫殿,便在桥上看到几位将军窃窃私语。当刘邦向张良问他们在说什么的时候,张良回答道:“陛下还需要询问吗?当然是谋反的事情了。”
汉高祖听后,便觉得非常奇怪,毕竟,天下才刚平定,又造什么反呢?但留侯却答道:“陛下当初在分封有功之臣的时候,赏赐的都是些平时关系好的臣子,杀的却都是曾经与你有矛盾的。所以,这些将士们都觉得,自己最后不但不能得到赏赐,可能还有杀头之祸。”
在听到张良的回答后,刘邦回去思考了一番。后来,出于这样的考虑,刘邦竟将曾经与自己过节最大的雍齿封了侯。这个消息在朝中传开之后,很多大将都对此热议道:“若连汉高祖最讨厌的雍齿都可以封侯,那么,我们这些普通士兵自然也可以得到应有的赏赐。”所以,便愉快地解除了自己心头的顾虑。
由此可见,刘邦遇到的事与赵匡胤遇到的事一样,若对柴氏家族进行惨无人道的,那么,中原地区的军民百姓,便会忧心忡忡。若不杀柴宗训,反而朝野上下都会安然无恙,并且,很快会恢复从前安居乐业的样子。且之前周世宗重用的那些诸如张永德,以及曹斌那样的文臣武将,都会继续为宋朝效命。
当然,保住柴氏不仅仅有安定的作用,这种留住最该杀之人的做法,其实,也在向敌国释放这样的信号:“你们投降,宋朝也可以留住你们的性命,甚至,可以好吃好喝的供着你们,所以,不要再做任何的反抗。”
并且,在赵匡胤谋夺帝位时,天下还没有统一,不仅西南方有后蜀的威胁,连南方都有南汉等小国在作乱。所以,若赵匡胤擅自将幼帝杀掉,那些四面八方的小国家便会拼死抵抗,毕竟,这样的存活几率还要大一些。现在,放过前朝后人,只会让那些敌国在被宋朝攻打的时候,更容易缴械投降。
显然,赵匡胤的计策,还是比较管用的。在过了十多年之后,那些诸如李煜等亡国之君,都来到了大宋报道。但宋太祖,也确实如他当初所说的那样,没有加害那些前来称臣的君王。不过,坊间倒也有毒杀等传言,但人们都说是赵光义所做,即:赵匡胤的弟弟。
当时,赵匡胤对这些君王做的最过分的事情,可能也就是侮辱一下,譬如:给李煜封了“违命侯“等,但却绝对不会去杀了他们。开宝九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当时,吴越的君主钱俶到开封觐见赵匡胤,自然,赵匡胤没有杀他,但是,却在其临走之前给了他一个包裹,并嘱咐钱王回去好好看看。
钱俶回到家中打开一看,居然都是奏折,而且,里边的内容都是大臣上书求宋太祖攻打吴越的。从这一招,就可以看出,赵匡胤是在敲打钱俶,让他最好早日归降。
可见,其治国的高明之处。
钱俶在看到满地奏折之后,自然了然于心,便在太平兴国三年将吴越的土地献给了宋朝。这种完美结局的出现,不仅与宋朝的实力有关,更与赵匡胤提出的优待政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钱俶明白,即使自己投降了,赵匡胤也并不会对自己怎么样,最不好的结果就是活得累些,但起码不用丢了性命。
所以,赵匡胤这一计策,实际上是减少了敌国交战带来的巨大伤亡,无论是对平民百姓还是官兵来说,这都是有益的。如果,可以不流血实现统一,那么,国君又何乐而不为呢!据说,苏东坡在百年之后,来到杭州做官,那里的百姓在提到钱俶的时候,居然流泪了。
他们非常感激当初的钱王能够主动归降,因为这样才保全了吴越百姓的性命。如今,在西湖边的钱王祠中,苏东坡留下的《表忠观碑记》,说的便是钱王:
“熙宁十年(1077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府军州事臣赵抃言:故吴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有一,皆芜废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谨按:故武肃王镠,故以乡兵破走黄巢,名闻江淮,复以八都兵讨刘汉宏......”
开宝六年春天,曾经的幼帝柴宗训在房陵去世,当时,他只有二十岁。赵匡胤听到这件事后,不仅在便殿为其发丧,还将柴宗训葬在了柴荣陵墓的附近。
大家所熟知的《水浒传》中,加入了柴进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柴进知道宋江杀了阎婆惜后,竟一点也不害怕,他只是笑着说:“兄长放心,即便杀了朝廷命官,劫了府库财物,柴进也敢藏在庄里。”可见,他根本就是有恃无恐。
至于小说中的柴进,为什么如此嚣张跋扈,文中用酒馆伙计的话给出了回答:“他是大周柴世宗子孙,自陈桥让位后,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于他誓书铁劵在家。”
参考资料:
【《宋史·太祖纪一》、《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八十九·后汉纪四》、《旧五代史·卷一百二十·(周书)恭帝纪》】
《水浒传》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讲到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和两个差人来到一个小酒店吃饭,店家却不给他们上酒,而是让林冲去见小旋风柴进,“他是大周柴世宗嫡派子孙。自陈桥让位有德,太祖武德皇帝赐与他誓书铁券在家中,谁敢欺负他!”
柴进剧照
“誓书铁券”就是传说中的免死金牌。虽说柴进是演义虚构的人物,不过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的确要求善待柴氏后人。
唐宋之交那段历史被称为“五代十国”,“五代”就是中原地区更迭的五个王朝,即梁、唐、晋、汉、周。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可惜天不假年,才38岁就病死了。
一个强势人物的生死,对历史进程有巨大的影响。如果老天再给柴荣二十年的时间,天下真有可能回归一统。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陈桥兵变后,柴荣之子周恭帝柴宗训被迫禅位于赵匡胤,赵匡胤感念柴荣的恩德,对其子嗣还不错。有人会问,柴荣的皇后是绝代佳人,赵匡胤对她又是如何处置的呢?
据《新五代史》记载,周世宗柴荣先后有三个皇后。让我们梳理一下这段不为人熟知的历史。
柴荣画像
贞惠皇后柴荣的元配夫人刘氏身世不明,早年柴荣还未崛起时娶了她。后来柴荣担任后汉的左监门卫将军,刘氏被封为彭城县君。
柴荣跟随养父、后周太祖郭威北征时,刘氏留在都城开封。后汉末年,汉隐帝刘承佑猜忌郭威,将郭威及柴荣留在开封的亲属全杀了,柴荣的三个儿子和刘氏也遇害。直到郭威建立了后周王朝,将刘氏追封为彭城郡夫人。柴荣继位之后,又追封刘氏为贞惠皇后。
宣懿皇后柴荣的第二个皇后符氏出身世家大族,她的祖父是后唐名将、秦王符存审,父亲符彦卿也是五代至宋初的名将,后周的魏王。北宋建立后,符彦卿当过太师、节度使,一生富贵。
起初,符氏嫁给了后晋高官李守贞之子李崇训。后晋灭亡后,李守贞担任后汉的节度使,密谋造反。当时有个术士能够听人的声音预测吉凶,听了符氏的声音,惊道,“此女将母仪天下!” 李守贞很得意,认为儿媳将来那么高贵,那么天下就是自己的,于是就割据陕西,自封秦王。
结果后汉皇帝派郭威攻打李守贞,李守贞一家最后自杀身亡。李崇训临死前要把家人挨个杀了,但符氏藏了起来,逃过一劫。汉兵气势汹汹进了李家,符氏独自端坐在大厅,神色严肃地说,“枢密使(郭威)与我父亲魏王有旧,谁敢动我?”一下子就把士兵们镇住了。
郭威对符氏刮目相看,派人把她送回了娘家。遭此变故,符氏的母亲想让她出家,以避灾祸。但符氏认为死生有命,坚决不同意。
柴荣听说之后,对符氏大起好感。结发之妻刘氏死后,柴荣就娶了符氏为妻。符氏后来被立为宣懿皇后。显德三年,柴荣亲征淮南时,符氏忧病交加而亡。柴荣十分悲痛,七天没有上朝。
周太后宣懿皇后有个妹妹,也是一位佳人,一些史料称之为小符氏。后来柴荣又把小符氏立为皇后。
柴荣死后,其子柴宗训继位,小符氏被尊为皇太后。皇帝年幼,太后垂帘听政,由宰相范质、王溥等人主持军国大事。可是柴宗训在位还不到一年,就发生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驿兵变。柴宗训退位之后,被赵匡胤封为郑王,符太后改称周太后,被迁到西宫。
赵匡胤对柴荣的子嗣和遗孀还是不错的。《宋史》、《东都事略》等史料都记载,陈桥兵变时,赵匡胤对众将说,对太后和少主,我仍将“北面事之”,你们也不得无礼!
这虽然是表面措辞,但赵匡胤保留了符太后原有的地位和礼遇。比起柴荣的前两位皇后,小符氏比较长寿,一直到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才去世。
赵匡胤画像
史料记载,赵匡胤在位时曾立过一个石碑,刻了三条戒令,其中有一条的大概意思是“保全柴氏子孙”。也有相关记载,赵匡胤赐给了柴家人用于免罪的丹书铁券。但柴宗训20岁就死了。
结语:正史里对小符氏的记载不多,宋朝人写的《新编五代史平话》倒是记载了一点她的生平事迹,后来成为演义小说的素材。
如《蔡东藩宋史演义》中写道,符太后听说了陈桥兵变的消息,“召谕范质道:‘卿等保举匡胤,如何生出这般变端?’语至此,已将珠喉噎住,扑簌簌的流下泪来。”这是符合人之常情的推断。
参考文献:《新五代史》、《宋史》
摘要:柴进告诉你:做贵族一定要做新贵,否则……
撰文|黄大拿&编辑|王心
引文:\"无人敢欺负他\",那都是过去的事了,遭逢一个失序的时代,随着新贵的崛起,旧贵族的地位和权势已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汉代名将李广因故贬为平民,在城外打猎,夜里回城时被守门的阻挡,其随从赶忙解释,这可是过去赫赫有名的李将军啊。
不料守门人发出一声冷笑:新将军都不行,何况你这旧将军呢?
李广与匈奴人作战,斩敌无数,威震天下,见过的大阵仗大世面多了,但守门小吏的这一句话却深深刺痛了他,视为奇耻大辱。
看来,一个\"旧\"字比刀还厉害。
做将军,就一定要做新将军,做贵族,也一定要做新贵族,否则那滋味……
《水浒》中的柴进说起这个话题,简直泪奔…
一
如此显赫家族,也成政治跛鸭?
水浒一百单八将,上梁山的原因有几种不同的模式,其中最容易激发读者之共鸣的,则是在官府和豪强的挤压、迫害之下,非如此不足以安身的模式,谓之\"逼上梁山\",代表人物是林冲,而与此相近的则有\"小旋风\"柴进。
柴进因叔叔被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舅殷天锡强占花园,前往理论,结果\"失陷高唐州\",最后随着前来解救他的水浒英雄落草上山。
可是柴进的上梁山与林冲表面相似,实质却大有区别。想那林冲,虽然武艺超群,居家过日子时却是一安分守己之良民,反观柴进,却大异其趣。
读水浒的人谈到柴进,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两个问题:作为旧王孙的柴进,为什么不肯安分守己,又为什么那么喜欢对江湖中人\"仗义疏财\"?
先说说柴进的出身。
《水浒》书中说他是\"后周柴世宗嫡派子孙,因祖上有陈桥让位之功,太祖武德皇帝敕赐他誓书铁券在家,无人敢欺负他。\"
这里的\"陈桥让位\"云云自是说书人的狡狯,当不得真的。后周世宗柴荣应该要算中国历史上帝王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可惜死得早了点,留下孤儿寡妇和大好江山,怎不让枭雄们生觊觎之心?
一般人物看着皇帝宝座眼热倒也罢了,最要命的是其中有一个手握\"枪杆子\"大权的人,这个人就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时为后周的禁军统帅。
柴荣的儿子继位后,本来是让赵匡胤领兵去抵御契丹人的,可是到了陈桥驿这个地方,突然发生了兵变。兵变的真相史书上是看不到的,因为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即最后取得的人来书写的。
所以,现在正史上关于陈桥兵变,当时太祖\"醉卧\",对兵变毫不知情,对士兵拥戴他当皇帝的意愿\"固拒之\"等等,都是骗人的鬼话,即将登上宝座的皇帝和以开国功臣自期的将领和士兵们,在这里只是演了一个不太高明的双簧罢了。
不过到底因为赵匡胤得位不正,心里发虚,也可能是赵匡胤这人还不像其他皇帝那样凶残,更有可能是他更聪明,看透像柴氏这样的政治\"跛鸭\"很难对他的统治带来实质性威胁,乐得显示自己的仁厚慈祥,总之,宋朝皇帝对柴氏后裔还是相当优礼的。
二
新贵打击旧贵,一个园子算得了什么?
不过,优礼是优礼,却还没到\"敕赐他誓书铁券\"的份儿上,史书记载,赵匡胤称帝后的确给臣下赐过一些铁券。
所谓铁券,是一种\"其状如瓦,铁质金字\"的玩艺儿,外面刻功臣履事功,里面刻的是免罪的条款,这种器物一分为二,受赐者一份,朝廷里藏一份,受赐者及其后人如果犯罪,拿这块东西出来,和朝廷里那一块验合,于是可以减免罪行。
但宋朝人得赐铁券的,都是拥戴赵匡胤当皇帝有功之人,其中并无柴氏后裔。
《水浒》作者安排给柴进一块铁券,这是小说家言,不能以史实硬去纠缠,更重要的是,这块铁券在小说中出现,还富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它不仅象征着柴进的贵族身份,更以它在与新贵冲突中一种出人意料的沦落,昭示出社会变革的悲喜剧。
按《水浒》的安排,既然连铁券都赐了,柴进所受的尊荣是可以想见的。可是这样一个受尽优礼的人,平日喜欢做什么呢?
柴进村中小酒店的老板说得明白:\"专一招集天下往来的好汉,三五十养在家中。常常嘱咐我们:'酒店里如有流配来的犯人,可叫他投我庄上来,我自资助他。\"
专一招集好汉、资助朝廷的罪人,这是一个安份守己的良民所应该做的吗?单凭这两条,在封建王朝已容易被认为有不轨之心。
须知,早从春秋战国时始,喜欢蓄养门客就已经大犯官家忌讳了,门客众多,有的甚至阴蓄死士以备驱驰,在坐稳了宝座的人看来,都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而柴进所做的还远不止于此,他对官府明令通缉的要犯不仅没有尽一个臣民的应尽之劳,相反还屡屡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地位给予荫庇,像做下惊天大案的晁盖等人,就是柴进介绍遁入梁山泊的,这已经是不折不扣的犯罪了。
不论以什么样的价值观去观照,这都是犯罪,除非是一个完全不讲秩序、号召砸乱公检法的非常时代。
柴进一边享受朝廷给予的尊荣,另一边在江湖上也享有极高的声誉。
第三十五回,石勇在酒店里不肯让座,拍着桌子道:\"老爷天下只认得两个人(即柴进、宋江),其余的都把来做脚底下的泥\",可笑这个石勇在《水浒》里只是一个排不上号儿的人物,但他虽然狂妄无知,却还知道尊敬柴进呢。
晁盖等人初上梁山,为王伦所不容,王伦却还顾忌\"于柴大官人面子上不好看\",即使下决心要\"送瘟神\",好歹还要忍痛拿出一些银子来做打发,这都是柴进的影响无所不在的有力证明。
探究柴进之获得江湖好汉的敬仰,既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惊人的才艺,实质上也非其门弟和财富,而是因为他支配财富的方式,\"仗义疏财\",\"门招天下客\", 不论是真的英雄,还是鸡鸣狗盗之徒,谁来找他都会有面子有收获,很对江湖中人的脾胃。
柴进对江湖中人的慷慨解囊,是缘于一种视金钱如粪土的天性,还是别有机心?
如果说纯粹是一种个人美德,很难解释他疏财为什么还甘冒那么大的风险而不惜。世界上大概绝不会有像柴进这样的慈善家,置牢狱之灾甚至身家性命于不顾,也要不折不挠地给不相干的人大把大把掏银子。
柴进如果真的只是一个道德高尚动机纯粹的大慈善家,那最受他实惠的应该不是江湖中人,而应该是他村子中的百姓。
读《宋史》我们可以知道,在宋朝,农民所受赋役盘剥之苦是非常深重的,柴进要天女散花式地撒钱,绝对不愁没有一个更会彰扬其慈善美名的地方,可是从《水浒》书中,我们没有看到柴进对他村子中的普通百姓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善举和义举。
柴进的\"仗义疏财\"、\"门招天下客\"说到底只是落魄贵族的一种挣扎。
\"无人敢欺负他\",那都是过去的事了,遭逢一个失序的时代,随着新贵的崛起,旧贵族的地位和权势已经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新旧贵族的此消彼长在柴进和殷天锡的对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柴进道:\"我家也是龙子龙孙,放着先朝丹书铁券,谁敢不敬!\"
殷天锡喝道:\"这厮正是胡说!便有誓书铁券,我也不怕!\"
殷天锡为何如此张狂?不外因为他背后站着高廉,而高廉的背后站着当朝太尉高俅罢了。
新旧贵族的冲突是封建王朝里常要上演的剧目,特别是在秩序失范、惯常的伦理规则受到蔑视的时候,新生的权贵们已经不满足于已有的权力和金钱,还渴望身份和尊荣。
大拿疑心殷天锡们未必非要那个园子不可,不过欲借此打击旧贵族的声势而已!
三
旧贵族拉拢游民,想留一条后路?
在这场新旧贵族的冲突中,柴进一方明显屈居下风,即使他占有更多的公理,甚至还持有御赐的丹书铁券,也没能让柴进得到官方的任何支持,这固然可以一方面看出规则和秩序被蔑视到了何等地步,看出当时的司法烂到了何等地步,是否另一方面还透露出政府对柴进的警告和裁抑之意呢?
柴进大张旗鼓地吸纳亡命,哪怕官府的效率再低,恐怕也不会不引起相当的注意吧?
虽然正史上缺乏细节,但我们可以揣着常情常理去忖度,宋朝开国时对柴氏的优待到了柴进这一辈,估计更多的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了。
铁券当然还是那块铁券,只是成色已差了许多,越来越黯淡了。柴氏之后虽然还是贵族血统,可已经不再是社会的强势力量,已经成为落魄的贵族。
应该说柴进是个非常精明富有远见的人,早在这场冲突前,他已敏感地意识到他可能遇到了先辈们未曾遇过的困局,应对这种困局,不是他们习惯的那种挟金钱美女,靠在官府中上下其手就能避免家族衰败的,而必须借助一股被视为非正统的力量,就是侠客和游民,以预为之用。
柴进花费这么多金钱,在和他身份极不协调的那一干人面前,表现得那么谦恭那么无微不至,可以说除了金钱还费尽了心机,平心而论,这一切绝非为了造反,为了夺回曾经属于柴家的宝座。
柴进只是凭直觉感到时代变了,感到自己和家族的利益有面临侵害的危险,感到这股非正统的力量终有发挥作用的那一天。
果然,当他身陷囹圄,不惜大动刀兵前来相救的都是受过他恩惠的江湖豪杰。
柴氏家族中,平日里肯定颇多不以柴进\"礼贤下士\"为然者,但当他们用尽所有资源,仍然不能解救家族危机甚至有可能搭上柴进性命的时候,面对这唯一的救星,他们定会在心里赞叹柴进的英明和富有远见。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是经济学上的一条原理,意思是所有收益都要付出成本。
柴大官人的\"仗义疏财\"故事,验证的却是这样一条简单的原理,这真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
(喜欢的朋友,看后帮忙点击一下文末的\"好看\"按钮吧。大拿在这里谢过!)
本文为黄大拿明史拍案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