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瑷敏
人间四月天,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在温暖的春风中,看着空中五颜六色的风筝,你能想象,这些“玩具”也能成为战争中克敌制胜的“利剑”吗?
其实,风筝最早的用途便和军事相关。
“风筝从军”的尘封往事
说起这风筝的“参军史”,那可真是一段尘封往事。
风筝早期被称为纸鸢,后来人们给纸鸢系上了竹哨,进入空中后哨声有如筝鸣,“风筝”之名由此得来。
传说春秋时期,鲁班就曾把风筝用于军事用途。史书中有公输班(鲁班)“制木鸢以窥宋城”的记载,首开将风筝用于军事侦查的先例。
还记得“四面楚歌”的故事吗,相传风筝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制作风筝,上面系了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楚军听到乡音都想念起故乡来,人心不稳,斗志涣散。结果,楚霸王一败涂地,在乌江边上自杀了。
据说,韩信还曾“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故事讲的是韩信曾将风筝放飞到空中,根据风筝的放飞线长度来计算到未央宫的距离,也算是将风筝物尽其用吧!
风筝真正走上战场
风筝“从军路”上最为骄傲的,当属载人风筝的大胆设想和具体实现。
澳大利亚纪念币上的劳伦斯·哈格雷夫
1890年代,澳大利亚的劳伦斯·哈格雷夫发明了“箱形风筝”,他乘坐自制的4架箱式风筝上升到离地面4.8米,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的飞行先驱者。
20世纪初,美国人塞缪尔·弗兰克林·科迪成功地将自己的风筝从军舰放上了天。
塞缪尔·弗兰克林·科迪和他的风筝。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曾把风筝放飞到海面上空,用以标出德军潜艇在海水中的目标方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也将风筝作为高射炮手专门练习的靶标。如今,在美国长滩的世界风筝博物馆里,仍可见绘成日本“零式”战机的靶标风筝。
风筝的“军旅路”还在继续
随着飞艇技术的日渐成熟和飞机制造的发展,人类实现飞天梦也就用不着风筝了。
尤其是军用风筝,非得在“苛刻”气象条件下才能放飞,战争并不会跟风筝“谈条件”。同时,通过绳索操纵风筝,本身也是一项“技术活”。就这样,风筝在气球、飞艇、飞机等现代飞行器面前一败再败。
不过,风筝的“军旅梦”并没有戛然而止。在现代飞行器大行其道的今天,军用风筝凭借着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可大规模应用等优势,依旧有机会重获新生。
2016年底,俄罗斯联合仪器制造集团已经成功研制出一款可用于侦察和通信的军用风筝。
这款军用风筝飞行高度可达数千米,主要用于帮助海军和陆军完成任务。它还可携带一定重量的货物通过山区、河流等地形复杂的地区。
美国国防部此前公开展示的“空中拖曳式海军系统”原型机,也是一个全自动化的翼伞系统,可携带情报、监视、侦察与通信负载,将扩展水面舰艇的远距离通信能力,提升区域感知能力。
测试“空中拖曳式海军系统”样机
“空中拖曳式海军系统”原型机,能从小艇上直接手动放飞,也能从大型水面舰艇的桅杆上布放,怎么看怎么像一个“超大号”风筝。
放眼未来,风筝在定点侦察、复杂区域运输等特殊任务方面依旧有望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张瑷敏
编辑:李先慧
编审:曲延涛
投稿邮箱:zgjw_81@126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