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西安城墙以外,散落着许多村子。这些村子的名称各不相同,但多数村名的后缀为“村”、“庄”,或为“寨”、“堡(bǔ)”。同样是村子,名称为什么有差异呢?
村,古为“邨”。《说文》:“邨,地名也。从邑,屯声。” 徐铉曰:“今俗作村。”《集韵》:“村,聚也。”村的本义是指乡间农民聚居的地方。所以“村”,如今成为村庄的通称。
庄,古作“莊”。《玉篇》:“莊,草盛貌。”《正字通》:“莊,田舍曰莊。俗作庄。”庄,可理解为建筑在山林田野间的住宅,也指旧时皇室、贵族、地主在乡下的大片土地及其建筑物,即庄园。所以叫“庄”的地方,一般有大户人家在此建过住宅或拥有庄园。
寨,《集韵》:“柴,篱落也。或作寨。”《玉篇》:“寨,羊宿处。”又“寨,军宿处。”寨的本义是指围有篱笆或栅栏的羊圈,继而引申为军营,也指四周有栅栏或围墙的村庄、村落。所以称“寨”的地方,一般曾有过军营驻扎或有过围栏、围墙环绕。
堡,《广韵》:“堢,堢障,小城。堡,上同。”堡的本义是指土石筑的小城,后指有围墙的村寨、集镇。所以称“堡”的地方,通常曾经有过比较坚实的围墙,且内部相对繁华。
古人的语言文字十分精确,在我们看来千篇一律的村庄,在古人眼里却各不相同。如西安市雁塔区吉祥村,明嘉靖年间有村,初名吉家村;清同治年间筑村堡时改为吉祥堡;后吉祥堡与野狐庄合称吉祥村。而西安市未央区的二府庄,曾是明代秦王朱樉次子的庄园。雁塔区袁旗寨,隋代称袁村。明初军队整编实行卫所制,按卫、所、旗、小旗的编制来划分,袁村遂称袁旗寨。
有的村名后缀为“头”(如北池头、南窑头),应是就其相应方位而言的。至于那些村名中有“庙”、“坡”、“井”、“湾”等字样的,就很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