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鸡

曾公亮(曾公亮,字明仲阅读答案及翻译)

时间:2024-01-21 07:51:22 作者:痴人痴梦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2016全国Ⅰ卷高考文言文详解」宋史 • 曾公亮

曾公亮宋史,卷312,列传71

注释,多查询自《汉语大词典》《王力古汉语字典》

译文,来自《二十四史全译》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坐父买田境中,谪监湖州酒。久之,为国子监直讲,改诸王府侍讲。岁满,当用故事试馆职,独献所为文,授集贤校理、天章阁侍讲、修起居注。擢天章阁待制,赐金紫。先是,待制不改服。仁宗面锡之,曰:“朕自讲席赐卿,所以尊宠儒臣也。”遂知制诰兼史馆修撰,为翰林学士、判三班院。三班吏丛猥,非赇谢不行,贵游子弟,多倚势请谒。公亮掇前后章程,视以从事,吏不能举手。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复入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未几,擢给事中、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除枢密使。嘉佑六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斗门,①堤堰中用以蓄泄渠水的闸门。--汉语大词典

故事,①旧事,旧业。②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汉语大词典

故事,③先例,旧日的典章制度。★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古代汉语词典

金紫,①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师、太保、前后左右将军及六宫后妃所掌。亦为表示品级之服饰。魏晋以后,光禄大夫得假金章紫缓,因亦称金紫光禄大夫。②金鱼袋及紫衣。唐宋的官服和佩饰。因亦用以指代贵官。--汉语大词典

锡,⑤通“赐”。赐给。--王力古汉语字典

尊宠,①尊重宠幸。②旧指妻妾或其外室。--汉语大词典

丛猥,多而杂。--汉语大词典

赇谢,受贿。--汉语大词典

贵游,指无官职的王公贵族。亦泛指显贵者。--汉语大词典

请谒,①请求;干求。②请求谒告。--汉语大词典

掇,①⒈拾取。⒉引申为摘,选取。--王力古汉语字典

悉,①全部;②知道;③详尽。—王力古汉语字典

橐,①⒈盛物的口袋。⒉又用作动词,用口袋装、盛。—王力古汉语字典

移书,①致书。②发送公文;布告。--汉语大词典

诘,①⒈追问,责问。⒉引申为追究,查办。⒊又为纠察,整治。②诘誳,弯曲,曲折。也作诘屈。—王力古汉语字典

殆,②近乎,几乎。③大概,恐怕。--王力古汉语字典

廋,①隐藏。--王力古汉语字典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初,东州人多用此抵法,自是无死者。

明练,①熟悉;通晓。②明达纯熟。--汉语大词典

更践,任职。--汉语大词典

台阁,②汉时指尚书台。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汉语大词典

典宪,法典;典章。--汉语大词典

咨访,咨询访问。--汉语大词典

建储,立皇太子。--汉语大词典

当,③判罪。★史记•陈涉世家: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④介词,在,正当。--王力古汉语字典

当,⒂通倘,如果。--古代汉语词典

间,①⒈缝隙。⒉由门缝引申为空隙。⒊引申为人与人之间有隔阂,嫌隙。⒋引申为乘隙,乘间。⒌用作副词,秘密地。★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⑥异,不同。⑧副词。间或,偶或。⒂闲暇。--王力古汉语字典

固,②⒈坚。⒉引申为巩固,牢实。④鄙陋。★司马迁•报任安书:请略陈固陋。⑤副词。⒈坚决。⒉本来。--王力古汉语字典

有司,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汉语大词典

有司,①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②泛指官吏。--古代汉语词典

用,①⒉引申为见用于世,任用。★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⑤介词,表原因。--王力古汉语字典

抵法,①犹伏法。依法被处死刑。②犯法。--汉语大词典

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神宗即位,加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

谕,①⒈告诉,使知道。⒉特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或告诫的言辞。②知道,明白。③表明。④比喻。--王力古汉语字典

指意,①旨意,意向。--汉语大词典

讫,①⒈完毕,终止。⒉引申为穷尽。⒊又为到达。②毕竟,终究。--王力古汉语字典

讫,①⒈终了,完毕。⒉毕竟,终究。②通“迄”,至,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讫息,止息。--汉语大词典

不豫,①不事先预备。★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④⒈天子有病的讳称。⒉泛称尊长有疾。⑥不参与。--汉语大词典

锡,⑤通赐,赐给。★曹雪芹•红楼梦:芳园应锡大观名。--王力古汉语字典

虔,②恭敬。--王力古汉语字典

就席,入席。--汉语大词典

熙宁二年,进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鲁国公。以老避位,三年九月,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先是,庆卒叛,既伏诛,而余党越佚,自陕以西皆警备。阅义勇,益边兵,移内地租赋,人情骚然。公亮一镇以静,次第奏罢之,专务裁抑冗费。长安豪喜造飞语,声言营卒怨减削,谋以上元夜结外兵为乱,邦人大恐。或劝毋出游,公亮不为动,张灯纵观,与宾佐竟夕乃归。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赠太师、中书令,谥曰宣靖,配享英宗庙庭。及葬,御篆其碑首曰“两朝顾命定策亚勋之碑”。

伏诛,被处死。--汉语大词典

义勇,②⒈南北朝时州郡乡里自募的兵。⒉宋代称乡兵为义勇。--汉语大词典

骚然,①扰乱貌;动荡不安貌。--汉语大词典

次第,②次序;顺序。③依次。--汉语大词典

裁抑,①制止;遏止。②制裁。③削减,抑损。--汉语大词典

冗费,浮费;不必要的开支。--汉语大词典

飞语,①民间流传的话。②犹流言。--汉语大词典

减削,降低;减少。--汉语大词典

纵观,①恣意观看。②纵览,博览。--汉语大词典

宾佐,①辅佐。②指幕宾佐吏。--汉语大词典

竟夕,终夜;通宵。--汉语大词典

居,①⒊又为止息,停留。②囤积。④平时。★论语•先进:居则曰:‘不吾知也!‘—王力古汉语字典

居,③停留。★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⑧用于有顷、久之、顷之等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意就较虚。★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旋,③顷刻,不久。--王力古汉语字典

致仕,交还官职,退休。—古代汉语词典

致政,交还权柄,辞去官职。—古代汉语词典

休致,官吏年老去职。—古代汉语词典

辍朝,①停止朝议。②皇帝停止临朝听政。--汉语大词典

配享,亦作“配飨”。享,通“飨”。①合祭;祔祀。⒈古帝王祭天,以先祖配祭。⒉指功臣祔祀于帝王宗庙。⒊指孔子弟子或历代名儒祔祀于孔庙。②谓有资格承当某事。③媲美。--汉语大词典

碑首,即碑额。碑头及其题字。--汉语大词典

顾命,①《书•顾命》:“成王将崩,命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作《顾命》。”孔传:“临终之命曰顾命。”孔颖达疏:“顾是将去之意,此言临终之命曰顾命,言临将死去回顾而为语也。”后因以“顾命”谓临终遗命,多用以称帝王遗诏。--汉语大词典

定策,①亦作“定册”。古时尊立天子,书其事于简策,以告宗庙,因称大臣等谋立天子为“定策”。--汉语大词典

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帝尝以方张安世。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子孝宽,从子孝广、孝蕴。

绳墨,①木工画直线用的工具。②喻规矩、准则。③喻法度、法律。--汉语大词典

蹈,①⒈踩,踏。⒉特指舞步。腾跳顿踏。②踏上,登上,奔赴。③履行,遵循。--王力古汉语字典

殖货,增殖财货。--汉语大词典

方,⑦比拟。⑿⒊正好,正当。--王力古汉语字典

阴,②⒈幽暗。⒉又为秘密,暗中。--王力古汉语字典

更张,①重新张设。②比喻变更或改革。--汉语大词典

庶,①众多。②“庶人”,平民。也省称庶。③“庶子”,妾的儿子。与嫡相对。④“庶几”,或许可以,差不多。表示希望或揣测。也省作庶。★欧阳修•六一居士传: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王力古汉语字典

与,①给予,授予。⑧参与。⑨赞许。--王力古汉语字典

擢,①拔,抽。②选拔。--王力古汉语字典

擢,②提拔,选拔。--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救正,匡正;纠正。--汉语大词典

云,①曰,说。②代词,如此。③语气副词。--王力古汉语字典

云云,④⒈犹言如此,这样。⒉一般多用为表示有所省略之词。亦谓等等,之类。⑤助词。用于句末,无义。--汉语大词典

北宋政治家曾公亮一生仕途如何?曾公亮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出身晋江曾氏。

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兖国公,鲁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仕途迁升

曾公亮为刑部郎中曾会次子。公亮少时很有抱负,且器度不凡,为人“方厚庄重,沈深周密”。

乾兴元年(1022年),曾公亮受父命奉表晋京祝贺仁宗登基。仁宗任命其为大理评事。公亮立志从正途登官,不愿斜封,未赴调。

天圣六年(1028年)他治理镜湖,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使湖边民田免受水涝之苦。由于父亲在会稽境内买田而犯有过失,贬官监湖州酒。

为官有能

数年后,入京任国子监直讲,后改任诸王府侍讲。不久,升任集贤殿校理、天章阁侍讲、知制诰兼史馆修撰。一年后,应当按照旧例考试馆职,单独进献自己所写的文章,授集贤校理、天章阁侍讲、修起居注。提升天章阁待制,赐予金紫衣。

在此之前,待制不改变服装。仁宗当面赐给曾公亮金紫衣,说:“朕于讲席赏赐你,是由于尊重宠爱儒臣。”于是主管制诰兼史馆修撰,为翰林学士、判三班院。三班院的属吏都很鄙陋,不贿赂就辞谢不可,贵族子弟,大多依靠势力请求拜见。曾公亮选取前后章程,依据情况办事,属吏不能插手。

皇祐三年(1051年),曾公亮升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嘉祐六年 (1061年),升任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与宰相韩琦共同主持朝中政事。

任职以后,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阁的规章,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立储,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宋神宗即位后,曾公亮加职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

晚年生活

熙宁二年(1069年),任昭文馆大学士,累封为鲁国公。由于年老请求离职。

熙宁三年(1070年)九月,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熙宁四年(1071年),曾公亮起判永兴军。在此之前,庆州士兵叛乱,被诛杀,但余党到处逃跑,从陕西以西都警惕戒备。检阅义勇,增加边境守兵,移内地租赋,人情骚动。曾公亮镇静对待,依次上奏罢免,专门裁减抑制多余的费用。长安豪强喜欢制造谣言,声称士兵埋怨削减费用,打算在元宵夜勾结其他军队发动叛乱,邦人十分恐慌。有人劝曾公亮不要出游,曾公亮不为所动,张灯尽情观赏,和宾客佐僚直到傍晚才回来。任职一年后回到京师,不久就以太傅致仕。

曾公亮是怎么死的元丰元年(1078年),曾公亮逝世,享年八十岁,神宗临丧哭泣,为他辍朝三日,追赠太师、中书令,得以配享英宗庙廷,谥号宣靖。到下葬时,神宗亲自篆写碑首名为“两朝顾命定策亚勋之碑”。

曾公亮(999年-1078年2月27日),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出身晋江张安世。天圣年间,西夏叛宋,朝议兴兵讨伐,仁宗拿不定主意。曾公亮上奏《征怀书》,书中奏说,治天下之根本,当采取先怀柔后征伐的策略,否则,师出无功,敌寇益炽而累军。仁宗采用怀柔政策,西夏率服。庆历年间,曾公亮针对时弊提出“择将帅”以加强武备的主张。他认为:择将之道,唯审其才之可用,不以远而遗,不以贱而弃,不以诈而疏,不以罪而废。他认为造成将不称职的原因,并非世无将才,而是选之不得其要,或用人不能尽其才。他建议选将必先试其才,所试有效,方给显官厚禄以重其任,然后委其命而勿制约,用其策而无怀疑。同时他又提出裁减冗兵的方案,以减轻国家财政支出。针对北宋吏治混乱之弊,他提出废除“磨勘法”,对各级官的任用和升迁采取考课督察的办法,即“三考有善政者,则升其官资,两任有善改者,则升其任使,无成绩者则罢黜。”

曾公亮平生著作很多,除参加编撰《新唐书》250卷外,又私撰《唐兵志》3卷、《唐书直笔新例》1卷。见于记载的还有《英宗实录》30卷、《元日唱和诗》1卷、《勋德集》3卷、《演皇帝所传风后握奇阵图》和《武经总要》。《武经总要》是公亮和端明殿学士丁度于康定元年至庆历四年(1040~1044)承旨主编的一部兵书,共40卷,分前后两集,为中国古代一部军事科学的百科全书。

《东轩笔录》称“其为文章,尤长于四六,虽造次柬牍,亦属对精功。”

宿甘露寺僧舍

【原文】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床枕上弥漫着云气,使我恍若睡在千峰之上;阵阵松涛从万壑传来,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轰响。我忍不住想去看那如山般高高涌过的波浪,一打开窗户,滚滚长江仿佛扑进了我的窗栏。

注释

⑴甘露: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寺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重建。北固山下临长江,当时江阔十余里。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⑵松声万壑(hè):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壑,山沟。

⑶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作品鉴赏】

《宿甘露寺僧舍》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全诗浑成合美,诗中有画、景中有情

甘露寺在镇江北固山巅,濒临大江,因此这首诗着力描绘地势,在构思时,不用实笔,全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写出了江水的壮观和甘露寺的险要。首句写山峰的云气,次句写山谷的松声,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一句诗一个画面,全诗浑成合美。诗中有画,景中有情。

写景诗,许多诗人往往爱从视觉落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贾岛的“松下问童子”(《寻隐者不遇》)。曾公亮却避开这种传统的写法,另辟径,独出机杼,从感受、听觉去写。诗题是“宿甘露僧舍”,所以围绕“宿”字展开。睡在寺里,房间中自然不可能有云雾,所谓“枕中云气”,当是长江水汽会在高处,令人觉得空气很湿,甚至枕中已经凝结了些许水珠。诗人躺在枕上,感受到枕中微湿,自然联想起长江之浩瀚,甚至误以为自己身处云峰之间。接着,诗人又写床底穿来的江水之声,那阵阵惊涛,仿佛狂风席卷山谷,招起无数苍松摇撼助威,其声壮烈奔腾之至。“枕中”“床底”,点明诗人已经就寝,紧扣诗题“宿”字。

“万壑哀”,语出杜甫《诸将五首》之五:“巫峡清秋万壑哀”。曾公亮诗中的这一“哀”字,恰切地摹写了风吹松林所发出的低沉悲壮的声音。用“千”写“峰”,用“万”写“壑”,极尽形容,从纵向描写北固山奇险变幻、充满生机的景象。这起二句是睡在床上的感受与幻想,是通过感官来证实它存在,虽然没有具体的肯定,逼真感很强,尽管北固山没有千山万壑存在。“云气”、“松声”,一在枕上,一在床下,都反映了江水之猛劲;而感觉到云气,凝听到松涛,也反映了诗人心底的宁静。这两句写近景,对仗工稳,用笔细腻,文字跌宕生姿。

《宿甘露寺僧舍》三、四句写远景,由千峰、万壑转向长江、巨浪,开拓出一个奇丽广阔的新境界

三、四句写远景。诗人来到甘露寺原是为了住宿歇息的,可寺外千山万壑的松涛声和不尽江流的喧哗声,搅扰着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眠。诗人情绪激动了,索性披衣起床,打开窗户,迎风伫立,凭栏远眺。天空没有月色星光,地上熄了万家灯火。周围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看不见山,看不见树,也看不见远处的城廓。只有横躺在北固山下的长江,这条水的巨龙,力的怪神,在没日没夜、无休无止地掀起惊天的狂澜,发出动地的长吟,不甘沉默,永无睡意。诗人虽然看不清,但能想象出它那汹涌澎湃的壮阔气象。于是掉转诗笔,将描写对象由千峰、万壑转向长江、巨浪,开拓出一个奇丽广阔的新境界。“银山拍天浪”是写得很精彩的景语,气势警拔,形象生动,层层修饰,词约义丰。“银山”从色、形、质等多方面地细致入微地刻画波涛的光彩、巨大以及沉重感。“拍天”则状波峰的突兀和高峻,使人感到惊心动魄,惶惶不安。不用“玉山”而写“银山”,用词是雕琢的。银是仅次于金的贵重金属,色白而灿烂。用鲜亮的词把平凡的波涛写得十分美好,格外显豁,寄寓着诗人高洁的情怀。

《宿甘露寺僧舍》末句构思很奇特,不说开窗看如雪白浪,而说奔腾翻滚的长江被“放”进窗来

末句构思很奇特,仍用幻笔,不说开窗看如雪白浪,而说奔腾翻滚的长江被“放”进窗来,把长江的气势写透写活,作者眼前似乎看到浪花要扑进窗来的奇观,深深地被长江的伟观所震撼。“放入”,自然是长江先前想要入窗而不得,诗人到此刻才将它放了进来。

原来所谓“枕中云气”,所谓“床底松声”,都是长江有意而为。长江想要冲进房间,好让诗人欣赏自己的奇伟,便先以枕云相示,后以骇浪相呼,不停地邀请着诗人,召唤着诗人,诗人便再也无心睡眠,欣然开窗,与长江陶醉在了一起。明明是诗人向往长江景色,到了诗人笔下,却成了长江招引着诗人去欣赏,通篇用反客为主而不露痕迹,前后呼应之间又只觉一气呵成,笔法高超。这一写作及炼字方法,与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相仿,但杜诗写的是静态,曾诗写的是动态,更具魄力,只有稍后的王安石绝句“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与媲美。

《宿甘露寺僧舍》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点:

一、内容丰厚,境界阔大。仅二十八个字的绝句,就写了枕、床、窗、山、峰、壑、江、浪、银、云气、松声等许多事物,从而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身处斗室之中,想象飞越千里之外,从上到下,由近及远,描写夜幕下的群山万壑、千里大江,展现了辽阔渺远,壮丽迷人的江南夜色,笔法空灵,词意蕴藉。

二、以动写静,景中寓情。诗人创造了一种静谧的意境,却是用动的描写来取得这种效果的。流荡的“云气”,哀呜的“松声”,奔涌的大江,喧嚣的涛音,这些动的景物,给小诗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大自然的宁静。诗中似无直接的抒情,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赞颂江南夜色的美好感情,却从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景物描写中显现出来。曾公亮所处的北宋时代,党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在承平盛世的气象下,酝酿着深刻的社会危机。诗人对此不无隐忧。“万壑哀”“拍天浪”,正是一个清醒的政治家对时局深感不安的心理的曲折反映。

三、语言质朴、平中见奇。诗人很注重选词炼语,用了许多朴素无华的词语,如“千”“万”“大”“哀”“放入”等等,重笔虚写浩茫夜色中的壮伟奇观:气势磅礴的大江,“银山拍天”的浪涛。造境,于宏阔中出雄奇;抒情,在平淡中见深沉;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此诗一句一景,景中寓情,从小处着笔写出了长江的宏伟气势。

作者介绍

曾公亮

曾公亮(998年-1078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思想家。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兖国公,鲁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曾公亮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中文名曾公亮别 名字明仲,号乐正,曾鲁公、曾宣靖国 籍北宋民 族汉族出生地泉州晋江县(今福建泉州市)出生日期公元999年逝世日期公元1078年2月27日职 业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成就引鉴湖水入曹娥江,解除民边水患 参与编撰《武经总要》 绘像昭勋阁代表作品《武经总要》《元日唱和诗》等官 职太傅封 爵兖国公→鲁国公追 赠太师、中书令谥 号宣靖葬 处河南省新郑市八千乡亲店村

古诗三百首.宋诗《宿甘露寺僧舍》

#头条创作挑战赛#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宋代〕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枕中微湿,好似身处云峰之间;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似乎就在我床底下轰响。如果要看冲天巨浪拍起,只要一打开窗户,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就会滚滚扑来。

注释甘露:甘露寺,在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寺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重建。北固山下临长江,当时江阔十余里。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松声万壑(hè):形容长江的波涛声像万壑松声一样。壑,山沟。银山拍天浪:形容波浪很大,像银山一样。

赏析

  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点:

  一、内容丰厚,境界阔大。仅二十八个字的绝句,就写了枕、床、窗、山、峰、壑、江、浪、银、云气、松声等许多事物,从而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诗人身处斗室之中,想象飞越千里之外,从上到下,由近及远,描写夜幕下的群山万壑、千里大江,展现了辽阔渺远,壮丽迷人的江南夜色,笔法空灵,词意蕴藉。

  二、以动写静,景中寓情。诗人创造了一种静谧的意境,却是用动的描写来取得这种效果的。流荡的“云气”,哀呜的“松声”,奔涌的大江,喧嚣的涛音,这些动的景物,给小诗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大自然的宁静。诗中似无直接的抒情,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赞颂江南夜色的美好感情,却从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景物描写中显现出来。曾公亮所处的北宋时代,党争激烈,阶级矛盾尖锐,在承平盛世的气象下,酝酿着深刻的社会危机。诗人对此不无隐忧。“万壑哀”“拍天浪”,正是一个清醒的政治家对时局深感不安的心理的曲折反映。

  三、语言质朴、平中见奇。诗人很注重选词炼语,用了许多朴素无华的词语,如“千”“万”“大”“哀”“放入”等等,重笔虚写浩茫夜色中的壮伟奇观:气势磅礴的大江,“银山拍天”的浪涛。造境,于宏阔中出雄奇;抒情,在平淡中见深沉;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此诗一句一景,景中寓情,从小处着笔写出了长江的宏伟气势。

  甘露寺在镇江北固山巅,濒临大江,因此这首诗着力描绘地势,在构思时,不用实笔,全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空阔奇妙的江南夜,写出了江水的壮观和甘露寺的险要。首句写山峰的云气,次句写山谷的松声,末两句写长江的风采。一句诗一个画面,全诗浑成合美。诗中有画,景中有情。

  写景诗,许多诗人往往爱从视觉落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危楼高百尺”(《夜宿山寺》),贾岛的“松下问童子”(《寻隐者不遇》)。曾公亮却避开这种传统的写法,另辟蹊径,独出机杼,从感受、听觉去写。诗题是“宿甘露僧舍”,所以围绕“宿”字展开。睡在寺里,房间中自然不可能有云雾,所谓“枕中云气”,当是长江水汽会在高处,令人觉得空气很湿,甚至枕中已经凝结了些许水珠。诗人躺在枕上,感受到枕中微湿,自然联想起长江之浩瀚,

甚至误以为自己身处云峰之间。接着,诗人又写床底穿来的江水之声,那阵阵惊涛,仿佛狂风席卷山谷,招起无数苍松摇撼助威,其声壮烈奔腾之至。“枕中”“床底”,点明诗人已经就寝,紧扣诗题“宿”字。“万壑哀”,语出杜甫《诸将五首》之五:“巫峡清秋万壑哀”。曾公亮诗中的这一“哀”字,恰切地摹写了风吹松林所发出的低沉悲壮的声音。用“千”写“峰”,用“万”写“壑”,极尽形容,从纵向描写北固山奇险变幻、充满生机的景象。

  这起二句是睡在床上的感受与幻想,是通过感官来证实它存在,虽然没有具体的肯定,逼真感很强,尽管北固山没有千山万壑存在。“云气”、“松声”,一在枕上,一在床下,都反映了江水之猛劲;而感觉到云气,凝听到松涛,也反映了诗人心底的宁静。这两句写近景,对仗工稳,用笔细腻,文字跌宕生姿。

  三、四句写远景。诗人来到甘露寺原是为了住宿歇息的,可寺外千山万壑的松涛声和不尽江流的喧哗声,搅扰着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眠。诗人情绪激动了,索性披衣起床,打开窗户,迎风伫立,凭栏远眺。天空没有月色星光,地上熄了万家灯火。周围的一切都被黑暗吞噬,看不见山,看不见树,也看不见远处的城廓。只有横躺在北固山下的长江,这条水的巨龙,力的怪神,在没日没夜、无休无止地掀起惊天的狂澜,发出动地的长吟,不甘沉默,永无睡意。诗人虽然看不清,但能想象出它那汹涌澎湃的壮阔气象。于是掉转诗笔,将描写对象由千峰、万壑转向长江、巨浪,开拓出一个奇丽广阔的新境界。

  “银山拍天浪”是写得很精彩的景语,气势警拔,形象生动,层层修饰,词约义丰。“银山”从色、形、质等多方面地细致入微地刻画波涛的光彩、巨大以及沉重感。“拍天”则状波峰的突兀和高峻,使人感到惊心动魄,惶惶不安。不用“玉山”而写“银山”,用词是雕琢的。银是仅次于金的贵重金属,色白而灿烂。用鲜亮的词把平凡的波涛写得十分美好,格外显豁,寄寓着诗人高洁的情怀。

  末句构思很奇特,仍用幻笔,不说开窗看如雪白浪,而说奔腾翻滚的长江被“放”进窗来,把长江的气势写透写活,作者眼前似乎看到浪花要扑进窗来的奇观,深深地被长江的伟观所震撼。“放入”,自然是长江先前想要入窗而不得,诗人到此刻才将它放了进来。原来所谓“枕中云气”,所谓“床底松声”,都是长江有意而为。长江想要冲进房间,好让诗人欣赏自己

的奇伟,便先以枕云相示,后以骇浪相呼,不停地邀请着诗人,召唤着诗人,诗人便再也无心睡眠,欣然开窗,与长江陶醉在了一起。明明是诗人向往长江景色,到了诗人笔下,却成了长江招引着诗人去欣赏,通篇用反客为主而不露痕迹,前后呼应之间又只觉一气呵成,笔法高超。这一写作及炼字方法,与杜甫《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相仿,但杜诗写的是静态,曾诗写的是动态,更具魄力,只有稍后的王安石绝句“两山排闼送青来”可与媲美。

曾公亮(998年-1078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军火家、思想家。字明仲,号乐正,汉族,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市)人。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官知县、知州,知府、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封兖国公,鲁国公,卒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曾公亮与丁度承旨编撰《武经总要》,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军事科学百科全书。

人生必读的100篇文言文加翻译之曾公亮传与卢象昇传

曾公亮传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 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

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赐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

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翻译】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主政郑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

曾公亮熟习写文章的章法,任职以后,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置皇储,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为此事坚持展开争论,于是皇帝就下达给有司议论,比照抢劫财物的法律,这个强盗得以不被判死刑。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

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皇上派使者告诉赵滋,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

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集禧观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在太傅任上退休。元丰元年(1078),去世,终年八十岁。神宗临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达巨万。

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神宗正袒护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变行事计划,都听从王安石,但表面上好像没有参与一样。曾公亮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卢象昇传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 ,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①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昇提残卒,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象昇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死。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挚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翻译】卢象升,宜兴人。象升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善于射箭,熟悉用兵的谋略。(崇祯)六年,贼寇流窜到京城郊区,占据了西山。象升击退了他们。贼寇逃回西山,围困冷水村。象升设下埋伏,大败贼寇。

象升每次上战场,都身先士卒,与贼寇格斗时,敌人的刀锋触及马鞍也不顾,战马死掉就步行作战。有一次他追赶贼寇悬崖边,一个贼寇从山顶上射中了象升的额头,象升提刀更加勇猛地作战。贼寇惊骇逃走了,并相互告诫说:“卢廉使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侵犯他。”

(十年)九月,清军驻扎在牛兰。庄烈帝征召宣府、大同、山西的三个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京护卫。第三次赐给象升尚方宝剑,督率天下的援兵。象升穿着麻衣草鞋,到郊外誓师。

当时,嗣昌、起潜主张议和。象升知道后,顿脚叹息说:“我受国家的恩惠,只恨不能死得其所,假如这万一发生不幸,我宁可捐躯断头。”决定策略进行战争。但是很多事都受到嗣昌、起潜的阻挠。象升上疏请求分派部队,朝廷就决定宣府、大同、山西三位总名的部队归象升指挥,山海关、宁远等各路部队归属于起潜。象升名义上总督天下的军队,实际上不到二万人马。驻扎在顺义。

清军南下,分三路出兵……象升带领残剩的士卒,驻扎在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象升进军到贾庄。当时起潜带领山海关、宁远的部队驻扎在鸡泽,距离贾庄不到五十里,象升派廷麟前往求援,起潜没有答应。象升的军队开到蒿水桥时遇上了清军。象升率领中军,大威统率左军,国柱统率右军,于是双方展开了激战。

明日清晨,清军几万骑兵里里外外把他们围了三圈。象升指挥士兵激战,呼喊声震动天空,从辰时到未时,炮箭穷尽。象升亲自奋勇格斗,后面的骑兵都跟随前进,他亲手击杀了几十人,身上中了四箭,挨了三刀,于是倒下去了。杨陆凯担心敌众伤残他的尸体,就自己伏在上面,背上挨了二十四箭死去。全军覆没了。

侯弘文是有特殊才能的人,散发家中的财产,招募滇军跟随象昇讨伐贼寇。弘文率领招募的士兵到楚,巡抚王梦尹以骚扰驿站上报。象昇上疏救援,没有成功,弘文最终发配戍守。天下的人因此可惜弘文而推重象昇。

赞曰:危亡混乱的时代,并不是缺乏人才,只是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用了,或限制他而把他赶到必死的境地。像这样的情况,实在是人为的,总的说来也是天意。

#文言文##文学##我要上 头条#

欧阳修“帷薄不修案”始末考

王正伦

熙宁四年(1071)六月,欧阳修“未及引年”,为“全晚节”“惟有早退”,(《清波杂志》,卷九)于是归隐颍州。次年,闰七月二十三日,一代文坛盟主、北宋“古文运动”的领导者欧阳修溘然长逝。

今人普遍将欧阳修之死归咎于治平四年(1067)诬谤事件的打击,但是,进一步将“濮议之争”视为诬谤的诱因,值得存疑和推敲。嘉祐、治平年间,仁宗“倦勤”,英宗不寿,宰辅韩琦、曾公亮、欧阳修专权,从而引发与前宰相富弼、文彦博等人之间的权力之争,后者借与其游从甚密的言官之口,“欲击去之”。与此同时,甫一即位的宋神宗则借机罢去韩琦、欧阳修,重振皇权。

欧阳修像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十八)》将“欧阳修诬谤”单列为一个章节,其中,有关最终压垮欧阳修的“帷薄不修”(或曰“长媳案”)的缘由,延续了南宋史学家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标明卷数)中最早将“欧阳修诬谤”溯及“濮王追崇事”,即“濮议之争”的说法:

“朝论以濮王追崇事疾(欧阳)修者众,欲击去之,其道无由。有薛良孺者,修妻之从弟也,坐举官被劾,会赦免,而修乃言不可以臣故徼幸,乞特不原,良孺竟坐免官,怨修切齿。修长子发,娶盐铁副使吴充女,良孺因谤修帷薄,事连吴氏。集贤校理刘瑾与修亦仇家,亟腾其谤,(彭)思永闻之,间以语其僚属(蒋)之奇。之奇始缘濮议合修意,修特荐为御史,方患众论指目为奸邪,求所以自解,及得此,遂独上殿劾修,乞肆诸市朝。”

“欧阳修诬谤”始作俑者,是薛良孺(欧阳修凡三娶,初娶胥偃女,再娶杨大雅女,终娶薛奎女,而薛良孺即薛奎从子),授意僚属以此劾罢欧阳修的,却是彭思永。但同书卷二百七,李焘对彭思永在“濮议”中的表现却颇有微词。

一言以蔽之,在针对欧阳修的“濮议之争”中,彭思永“媕阿不一言”,是缺席的,这便与上引作为“以濮王追崇事疾修者”的彭思永义终龃龉,因而我们不能不对彭思永弹劾欧阳修的动机和意图存疑。

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录《续资治通鉴长编》时,引《宋史·彭思永传》:“疏入,英宗感其切至,垂欲施行,而中书持之甚力,卒不果。”予以辩驳,今人也同样认为“彭思永倒是一位较为廉恕且有雅量之人,他之所以授意蒋之奇弹劾欧阳修,可能出自御史中丞的职责和对形势的错误估计。”(《欧阳修两次被诬始末思考》,中州学刊,1999年9月号)

但所谓“孤证不立”,四库馆臣所依据的《宋史·彭思永传》,其唯一的史源很可能是其女婿程颢撰写的《故户部侍郎致仕彭公行状》,而四库馆臣所谓彭思永之“上疏”,则出自程颢弟程颐代作的《代彭思永上英宗皇帝论濮王典礼疏》。

行状撰于欧阳修病逝的同一年,程颢“为尊者讳”,甚至不惜虚构彭思永在“濮议”中的积极表现,既可为当时士大夫之间的公议——“(濮议中)思永不应默”“思永虽言之,必不力”“思永媕阿……议者丑之”——做辩白,又可为彭思永与欧阳修之致仕乃至离世之间的联想解套,从而将彭思永攻击欧阳修的初衷暗示或锁定于作为礼义之争的“濮议”,即当时所谓“公议”,而非以“阴私丑诋”,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事实上,现存有关“濮议之争”的诸多文献中,都找不出彭思永作为台官领袖参与其中的只言片语。与此相反,如果说唯一保存下来的《代彭思永上英宗皇帝论濮王典礼疏》,也代表着彭思永本人立场的话,那么,“程颐(即彭思永)与欧阳修属于同一阵营。”(《北宋中期士大夫集团的分化:以濮议为中心》,张钰翰,《宋史研究论丛》,第14辑)

既然彭思永因“濮议之争”而“欲击去之”的说法不确,那么,彭思永自知“以阴讼治大臣诚难”,却仍然一意孤行的初衷又是什么呢?其实,彭思永在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时,曾直言不讳,“大臣朋党专恣。”这或许才是他授意僚属攻击欧阳修的真实动机。

彭思永,字季长,江西庐陵人,天圣五年进士,他既和欧阳修、刘沆同乡,又和韩琦、文彦博同年,此外,还是晏殊侄婿,而富弼则为晏殊婿,按宋人说法,彭思永和富弼是“友婿”或“僚婿”关系,由此,他们在政争中步调一致,这在朋党政治盛行的北宋政坛上,绝非意外。

反观嘉祐、治平间,富弼和韩琦、欧阳修之间却渐行渐远,甚至决裂,对此,刘子健先生在《欧阳修的治学与从政》中早有论及,“富弼与韩琦决裂,同时,对欧阳修也抱反感。”

“庆历初,杜祁公(即杜衍)、韩(琦)、富(弼)、范(仲淹)四人在朝,欲有所为。文忠(欧阳修谥文忠)为谏官,协佐之。”(《石林避暑录话》,卷三)于是,“庆历新政”于焉登场,期间,欧阳修与富弼、韩琦、范仲淹和衷共济,锐意革新,被交指为“党人”,相继遭罢逐。之后,随着范仲淹于皇祐四年在徐州黯然离世,昔日攻守同盟,终将沦为权力场上角逐的对手。

至和二年(1055),文彦博、富弼、刘沆同为宰相,次年,刘沆先遭台官劾罢,嘉祐三年(1058)六月丙午,御史再劾罢文彦博,同一天,富弼拜昭文相,即首相,韩琦拜集贤相,即次相。期间,富弼、韩琦短暂并相,但嘉祐六年三月己亥,富弼丁母忧而罢相,闰八月庚子,韩琦继富弼为首相,曾公亮接替韩琦为次相,同一天,欧阳修除参知政事,即副相,直至治平四年(1067)三月,彭思永、蒋之奇劾罢欧阳修,九月,韩琦遭王陶劾罢,欧、韩彻底远离朝廷。

但嘉祐初,仁宗“倦勤”(一般认为中风,严重时,仅能以点头或摇头表示可否),之后,英宗继位,同样“恭默无语”,从而为宰辅专权创造了条件。而嘉祐六年(1061)八月至治平四年(1067)九月,一直是韩琦、曾公亮并相,此前惯例,宰相多为三员,分别带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之职,但这期间,韩琦身兼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一身二任,而欧阳修作为副相,与韩琦共执国柄,“公(指韩琦)晚与永叔(欧阳修,字永叔)相知,而相亲最深。”(《宋人轶事汇编》,第二册)

朱熹在《三朝名臣言行录》(卷六)中称,“(曾公亮与韩琦)勠力一心,更唱迭和。”黄震也在《黄氏日抄》(卷50)中直言,“(曾、韩)公共政务。”《宋史》也将曾公亮传与韩琦传置于同一卷,且将曾附于韩后。据《宋史·曾公亮传》,“(熙宁间)凡更张庶事,(曾公亮)一切听顺(王安石)。”可以想见,嘉祐、治平年间,大抵也是这样,由此,韩琦、欧阳修二人把持中书,当是某种常态,对此,韩维在《富文忠公(弼)墓志铭》中如此描述,“时仁宗倦勤,庶政皆仰成宰相。”曾肇在《曾太师公亮行状》中也有类似概括,“当是时,天下无事,仁宗委政大臣,垂拱仰成。”相较于韩维、曾肇的温文与含蓄,司马光、吕诲等人在英宗朝治平年间的上疏,则更加犀利和直白,“大臣坐得专权之利者也。”“大臣专权甚于先朝。”“今(韩)琦……日益专恣,广布朋党……惟求附己之人。”(卷二百六)

这都和上引彭思永所谓“大臣朋党专恣”的情形遥相呼应,其中的“大臣”,当指韩琦、欧阳修无疑,与此同时,富弼与韩、欧之间的矛盾与权力争斗也开始暗流涌动,而越积越深。

苏辙在《龙川别志》中记载了富弼与韩琦之间最初交恶的情形,嘉祐间,富、韩并相,但富弼母亲年迈,他想为起复预留后路,便故意向韩琦提及“宰相有起复视事者”,韩琦显然洞悉富弼的言外之意,以一句“此非朝廷盛事”,打消了富弼的念头,苏辙认为,“自此二人稍稍有隙。”

所谓“起复”,据《朝野类要》:“已解官持服而朝廷特再擢用者,名曰起复。”即不必守孝(期满),便可回朝任职。由此可见,富、韩二人最初交恶实出于权力之争,而韩琦阻击富弼复出为相的记载,所在多有,比如,富弼服丧期间,有人建议韩琦应辞首相,留待富弼终丧之后,完璧归赵,遭韩琦果断拒绝。(卷一百九十五)

嘉祐、治平间,三苏与韩琦、富弼、欧阳修之间均有交集,而且,熙宁四年九月,二苏赴颍州拜谒欧阳修,相从两旬有余,别后未一年,欧阳修撒手人寰,后来,苏辙为欧阳修撰写神道碑,苏轼为富弼撰写神道碑,因此,苏辙有关富、韩交恶的记载,必有所据,可信度极高。之后,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则大致延续了苏辙的记述,也认为“自是(富弼、韩琦)二人稍有间云”。

富弼复出为枢相,但是,“属于使相,已无实权。”(《北宋名相富弼仕履官衔系年考释》,龚贤明)而且终仁宗、英宗两朝,再未能入中书为宰相,在此期间,韩琦以昭文相大学士、监修国史而一身二任(不仅如此,韩琦还一度欲以欧阳修为枢密使,彻底堵塞富弼复出之路),其中,刻意排挤富弼的意味是不言而喻的。

北宋文武殊途,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民政、军政,合称“二府”。宝元年间,由于西夏崛起,文武分途暂时走向协商。但是,富弼为枢密使后,韩琦却将二府协商机制弃如敝履,将富弼排斥在核心决策之外,“弼自是怨琦益深。”(卷二百一)再次证实朝野对于韩琦专权、“跋扈”的质疑,接下来的“濮议之争”则将富、韩之间的权力之争进一步扩大为中书与两制、台谏之间的与冲突。

仁宗无子,英宗以旁支入继大统,他既要遵循礼制,推尊养父仁宗及皇太后曹氏,确立皇位继承的合法性,即“尊尊”;但出于人情,他又想尊崇生父濮安懿王,即“亲亲”,而推尊生父濮安懿王的背后,还暗含了英宗渴望宣扬“天命在我”,借以塑造自身的皇权合法性和权威的需要。

以韩琦、欧阳修为首的中书派顺应英宗意志,认为英宗应该称濮王为“皇考”,即“亲亲”,但很快激起以司马光、吕诲为首的两制、台谏派的强烈反弹,他们认为英宗应该称濮王为“皇伯”,而以仁宗为“皇考”,即“尊尊”,双方各执一词,争讼不已,这便是“濮议之争”。

“濮议之争”看似是一场封建礼义之争,但其实质则是“(两制)台谏官要求遏制、削弱宰辅权力的结果”。“濮议之争”愈演愈烈,发展到后期,两制、台谏们将攻击的矛头重点指向欧阳修,吕诲、范纯仁等人更是公然指斥,“(欧阳修)希意邀宠,倡为邪说。”“欧阳修首起邪说……韩琦等依违附会。”

“濮议之争”中,富弼与两制、台谏派步调一致,对此,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卷三)有更具体的描述,“富公曰:‘欧阳公读书知礼法,所以为此举者,忘仁宗,累主上,欺韩公耳。’……富公求去益坚,遂出判河阳,自此与魏公、欧阳公绝。”

毋庸置疑,富弼与两制、台谏们是将韩琦、欧阳修等中书派视为一体的,只是欧阳修个性过于突出,成为众矢之的,“台谏官至政事堂(宰辅办公处)论事,事虽非己出,同列未及启口,而修已直前折其短。士大夫建明利害及所请,前此执政多媕阿不明白是非,至修必一二数之曰,某事可行,某事不可行。用是怨诽者益多。”(卷二百九)

邵伯温将治平间富弼“求去”,归因于“濮议之争”,有为富弼讳饰而避实就虚之意,而以文彦博、富弼、刘沆为首的前任宰辅集团与以韩琦、曾公亮、欧阳修等继任宰辅集团之间对于所谓“定策之功”的争议与争夺,才是其中关键,而有关“定策之功”的争夺,更早在“濮议之争”前。

英宗即位之初,便为宰辅们集体迁官,可视为英宗对拥立自己登基的宰辅们的集体酬傭。但三日后,“弼以不预定策恳辞”,且非同寻常地一日之内三次上奏,可谓一波三折,其背后的政治意涵以及三次奏疏之间的层次和转圜显而易见:

迁官制词明确肯定韩琦、曾公亮、欧阳修的“定策之功”,却将富弼明褒暗贬,排除在外,对此,富弼颇有微词,于是,他借由将英宗自身的皇权合法性奠基于仁宗的“顾复之恩”及皇太后的“拥佑之力”,从而对韩琦、欧阳修等自诩的“定策之功”这一事实本身的存在与否都给予了一种釜底抽薪式地彻底颠覆。

但英宗对于其皇权的合法性极度敏感,因而宰辅或近臣中但凡有异议的,都难以宽容,甚至被追究,最典型的就是有“计相”之称的三司使蔡襄,因传闻其“有异议”而遭罢职。因此,在揣度了英宗的上述态度之后,富弼最终退而求其次,选择离开朝廷,委曲求全。

富弼在奏疏中未能一吐为快的弦外之音,随即被司马光、吕诲一再借题发挥,“且如建储定策,始议之,终立之,皆自琦等,则是大宝之位,系人臣之力,于义可乎?其如先帝之命何!其如皇太后之恩何!”(卷二百二)而司马光、吕诲借推尊仁宗及皇太后,从而贬黜乃至否定韩、欧“定策之功”的逻辑和意图,与富弼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而在弹劾宦官任守忠时,富弼更明确站在司马光、吕诲阵营,与韩琦等针锋相对,否定韩、欧等人邀权固宠的所谓“定策之功”。

李焘转引《文潞公私记》:“弼奋而前曰:‘……此辈乃自云某人有功,某人有劳,臣不知此何等语,且将置先帝与太后于何地耶!’上韪弼之言,于是琦悚然失色,却立数步。”(卷二百二)

文潞公即富弼奏疏中,“(与己)在中书日尝议建储”者之一的文彦博,二人和“诬谤事件”中“与修亦仇家,亟腾其谤”,从而与彭思永合谋的刘瑾之父刘沆所组成的宰辅集团,正是韩琦、曾公亮、欧阳修的前任,也是最早建议仁宗立储者,但最终获益者,却是韩琦、曾公亮、欧阳修,显然,这才是文彦博在《私记》中“毁(韩)琦特甚”的根本原因。而御前会议上,富、韩的这场争议,或许才是富弼最终远离朝廷的根本原因,而非邵伯温所说的“濮议之争”。

抛却具体话术,无论是“定策之争”,还是“濮议之争”,富弼与司马光、吕诲等人的政治立场和叙事逻辑,都是一脉相承的,并与韩、欧势不两立,这究竟是“不谋而合”,还是“谋定而后动”?

首先,仁宗不豫时,文彦博、富弼、刘沆三人共相,与参知政事王尧臣最早“定议乞立皇子”。其中,刘沆、王尧臣早逝,而富弼、文彦博则游从甚密(文氏和晏殊颇有渊源),神宗朝初年,富弼再入相,旋罢,但神宗问“谁可代者”,富弼答以文彦博,之后,富弼与文彦博以“共乞立英宗为皇嗣”的“定策之功”,坦然接受迁官,这和前文恳辞的态度迥异,也间接证实了当初恳辞背后的政治意涵。(《邵氏闻见录》,卷三)

其次,司马光和吕诲同年,且在“定策之争”及“濮议之争”中始终共进退,后来,司马光为吕诲撰写墓志铭及文集作序,宋史学者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以及平田茂树(《宋代政治结构研究》)认为,同年关系及为他人撰写碑铭都可被视为宋人结为朋党及政治关系网络的重要路径。

再次,熙宁五年,欧阳修病逝之际,“洛阳耆英会”粉墨登场,富弼、文彦博、司马光是其主要发起人(吕诲已病逝),可见司马光与富弼、文彦博之间关系匪浅,而“耆英会”堪称北宋中后期最为显赫的洛阳文人集团的一面旗帜,程颢父珦及邵伯温父雍都先后从属于这一集团,但尚在世的韩琦未能荣膺其中,而且,富、韩始终未释憾,据《铁围山丛谈》,“熙宁中,魏公(韩琦)薨于乡郡,而郑公(富弼)不吊祭。”

最后,“濮议之争”中,与司马光、吕诲一起攻击欧阳修最力的范纯仁,和司马光兄旦为儿女亲家,富弼是其父范仲淹门人,范仲淹对欧阳修有知遇之恩,而范仲淹自认为晏殊门人,晏殊则是欧阳修座主,但庆历、至和间,欧阳修与晏殊、范纯仁先后龃龉不断。

庆历四年,晏殊因欧阳修被劾罢,晏、欧交恶,后来,范纯仁邀欧阳修、富弼分别为其父撰写碑、铭,却引发笔墨官司,范、富立场一致,韩、欧则同声相应,而富弼与欧、韩之间的立场差异,关乎的却是彼此对“庆历新政”及其政治遗产的诠释,韩、富、欧相继入主二府,就获益于此,或许这才是三人分道扬镳的最初原因,而这早于苏辙认定的时间。

综上,人们喜欢把欧阳修与韩琦、富弼等北宋名臣,视为“庆历新政”中志同道合的改革先锋,而这种关系的延续也被视为某种常态,但嘉祐、治平间,改革失败之后,富弼与韩琦、欧阳修之间的权力争夺才是这一时期的主轴,而富、韩琦之间的分歧与争斗由来已久,与此同时,欧阳修却与韩琦结成政治同盟,并因为个性突出,而成为众矢之的。

另一方面,仁宗朝以来,台谏与宰执之间势不两立,甚至台谏可以左右宰执任免的政治氛围和政治文化,为富弼及其盟友劾罢欧阳修、韩琦创造了可能性,但英宗早逝使其无机可乘,而英宗长子神宗即位之后,不满于宰辅专权,借见缝插针,借富弼击去欧阳修、韩琦,重振皇权,欧阳修所谓“帷薄不修案”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酝酿产生的。

韩、欧遭劾罢之后,富弼复出,继韩琦之后,再为首相,而朋附文彦博的吴奎则接替欧阳修为参知政事,另外,神宗对于参与制造了“诬谤事件”的蒋之奇则态度暧昧,这一切都恰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卷二百九)

责任编辑:钟源

校对:张艳

曾公亮、曾巩、曾国藩……这些曾氏名人都有同一个先祖、同一脉家风?

“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这是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对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曾子家风家教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曾氏家族是一个绵延千载、人才辈出的家族。汉代以来,曾氏繁衍已八十余代,子孙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出类拔萃者不胜枚举,如撰志光祖的曾承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三朝为相的曾公亮、中兴名臣曾国藩......正是得益于良好的家风家教才使近千万人的曾氏大家族有了统一的灵魂、统一的家风,成为延续两千多年的忠孝世家。

“曾氏族谱”内页

明代的樊维城撰有一副对联,歌颂曾氏门风:

弘毅特肩,系道统于万世;

圣勇能任,启家教为大门。

承上启下,曾子在孔子三千弟子中“独得其宗”

曾子雕像

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在儒家“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传承链条中,曾子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被后世尊为“宗圣”。

曾子十七岁师从孔子,他勤学好问,对孔子学说领会贯通,在孔子三千弟子中“独得其宗”。孔子之后,其弟子设教讲学的不乏其人,但真能原原本本传授孔子思想的,却只有曾子等少数几人。正如唐朝韩愈在《送王埙序》中所说:“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皆得其性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盖出曾子。”

曾子参与撰《论语》,写《孝经》、著《大学》、启思孟,“一贯心传”,既形成了颇具影响的洙泗学派,也铸造了曾氏的赫赫家风。他的家风家教,以《宗圣志》、《武城家乘》和《武城曾氏族谱》为主要载体,其中规训既承载着曾子的深深教诲,也融汇着曾子的圣贤情怀。

曾庙正门前的牌坊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既重视修身也重视教育子孙

孔子的政治观是仁政德治,曾子把修身看作是实现仁政德治的根本,因而他特别注重修身。他在《曾子立事》中谈修养方法,在《曾子制言》中谈修养标准。到《大学》一文,曾子提出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曾庙大门

君子祸之为患,辱之为畏,见善恐不得与焉,见不善恐其及己也,是故君子疑以终身。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

——摘自《曾子·子思子》

【译文】

君子担忧的是灾祸,惧怕的是羞辱,见到善良的事情唯恐自己没有参与其中,见到恶劣的事情唯恐也牵涉到自己,所以君子都是始终保持着警惕。君子在看到利益的时候就会想会不会遭受侮辱,看到不道德的事情就会想到社会的责骂诟病,有了嗜好贪求时就想到羞耻,有了愤恨怨怒时就想到后果,君子一辈子都保持着这种高度的警惕。

曾庙戟门

“三省堂中有祖训,家风赫赫子孙贤。”“三省堂”是曾氏堂号,得名于曾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以“三省”为堂号,正是曾氏族人重视修身传统的体现。

曾子不仅自己如此修身育德,也将这种精神融贯到对子孙后世的教育之中,形成了省身明志、忠孝传家的良好家风。曾子育有三子,曾元、曾申、曾华,三人学习曾子修养,不负庭训,皆成为先秦时期的杰出人才。曾元,仕鲁,任兵司马;曾华,仕齐,为大夫;曾申,学《诗》,推儒学。

曾庙涌泉井

“曾子杀猪”传递忠孝诚信好家风

一天,曾子陪侍在老师孔子身边。

孔子对曾子说:“先王有至德要道,来教化治理天下,老百姓因此而和睦,上下都没有怨言。这个至德要道是什么,你知道吗?”曾子听了后,连忙起身回答:“我不够聪敏,怎么可能知道呢?”

孔子让曾子回到座位坐下后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并强调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忠孝乃立身之本。

后来,曾子著《孝经》,讲述“孝悌”之道。“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这一点,曾子是体会很深的。

曾庙三省堂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

——摘自《庄子·杂篇》

【译文】

曾子第二次做官时,心境与上次不同了,他说:“我在双亲在世时做官,只有三釜粮食的俸禄心里也快乐,因为这俸禄能奉养父母。等到父母去世后做官,尽管有三千钟的俸禄,但这俸禄却不能用来奉养父母,我心里反而很悲痛。”

关于曾子,还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曾子杀猪”。

“曾子杀猪”的小故事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去赶集,年幼的儿子哭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便对儿子说:“你听话,留在家里,等我回来就给你杀猪煮肉吃。”

等妻子赶集回来,曾子便磨好刀要去杀猪。

妻子劝阻他说:“那只不过是与小孩子说着玩的。”

曾子却说:“孩子可不懂得那是玩笑。小孩子的认识水平还不够高,他们的认知都是跟父母学习,听父母教诲。今天你欺骗他,也就是在教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也就不会再相信母亲,这样的教育是要不得的。”

曾子事亲以孝,教子以诚,为曾氏家风奠定了基调和底色。曾氏家族虽历经沧桑变迁,但后裔一直秉承弘扬着曾子的家风家教。

曾庙三省堂内景

泽被后世,曾子后人中许多成就斐然而且清廉自守

从曾子一直到十五代前,曾氏世居嘉祥南武城。由于有着良好的家教传统,其后代成才颇多,仕宦不断。曾子十五代孙曾据,身处西汉末年,率一千余族人渡江南下,隐居庐陵吉阳,即今江西吉水。因此,曾据被称为曾氏南迁之祖。南迁之后,曾氏人丁兴旺,枝繁叶茂,分衍各地。

曾子四十一代孙曾致尧,是北宋开国后南丰曾氏第一个进士及第的人。曾致尧为宦一生,遵循母教,以清贫自守。当曾致尧迁光禄寺丞、监越州酒税后,回乡看望母亲,他的母亲置酒园中,亲族乡邻看到曾致尧衣冠破旧、仆马瘦弱,都议论纷纷。但是曾致尧的母亲却非常欣慰,说“贫而见我,是我荣也。若黩货而归,贻吾忧矣。”母亲的深明大义和谆谆教诲,对曾致尧影响颇深。淳厚家风,福泽绵延。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熏陶下,曾致尧的七个儿子,全都学有所成,登进士第。

雍正御笔“道传一贯”匾

曾致尧之孙曾巩,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仅文学造诣深厚,而且政绩斐然,始终做到“当官不与民争利”,被后世尊称为“南丰先生”。南丰曾氏77年间,出了19位进士,可见家风家教之功。

曾子四十四代孙曾公亮由布衣至公相,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编纂《武经总要》,功勋卓著。但他身处富贵而清约自持。《宋史》称其“静重镇浮,练达老成”,王安石称赞说“智略足以经远,德望足以镇浮”。他严于律己,治家谨严,曾家子弟遵循其教诲,“不为骄侈,子弟修廉隅,力学如寒士,不知其为势家贵族”。曾氏子弟不为骄侈,养成了方正不苟的品格,读书学习与贫家子弟一样勤奋努力,一点也没有表现出世家贵族的不良习气。

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是曾氏后裔的佼佼者,曾国藩十分重视家风家教,《曾国藩家书》名扬海内外。这既是对曾子家风家教的弘扬,也是曾氏后人留给中国的又一份文化遗产。

曾庙宗圣殿

曾子作为圣哲先贤,他的孝悌、修身、忠义思想为后世所验证、实践和颂扬;他的家教家风保障了曾氏家族的兴旺和辉煌,至今仍浸润着一代代曾氏后裔。(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王媛媛丨视频、资料提供: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纪委)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