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中国姓氏——秦姓。
秦姓源于姬姓,周武王将其弟周公封于鲁国,周公之子伯离的后代食采于秦邑,子孙便以邑名为姓。
周孝王又将伯益的后代非子封于秦亭,建立了秦国。秦国灭亡后,其支庶子孙也以秦为姓。
在先秦时期,秦姓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是秦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西汉初,刘邦将山东人迁至关中,秦姓人也随之进入陕西,同时,他们也开始向江苏等地移民。
三国两晋时期,秦姓在四川和中原地区继续发展,在湖南和江西也有分布。宋元明时期,秦姓人迁入了广西、贵州、福建等地。秦姓是中国的第七十四大姓氏,约占全国人口的0.26%。目前,秦姓人口主要分布在河南、广西、河北、四川、山西五省区,大约占全国秦姓总人口的47%。其次是重庆、江苏、湖北、安徽四省,占了秦姓总人口的22%。在海外,秦姓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其中日本的秦氏家族也是一支重要的分支。
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和点赞,我们下期再见!记得点赞和关注哦!
汉高山
汉高山原名满堂山,位于临县东部,西北距临县城25公里,东屏方山县,西、南、北三面为大禹乡、玉坪乡所环绕,山陡岭峻,人烟稀少,夏日凉爽无酷暑,冬季严寒多积雪,主峰海拔1740.3米。沿218省道向东,经玉坪沟、大禹沟,乘车均可直达顶峰。
汉高山为不规则半椭圆锥形,南、西、北三面圆润丰满,植被茂密,东北面犹如刀削斧劈一般,壁立千仞,悬崖峭壁。裸露的山岩经过多年的风剥雨蚀,形成无数石突,分布错落、大小有别,但一个个都似从深林中探出的蛇头,姿态各异,或欲藏身,或欲探路,或欲搏斗,猛然间看到还真教人毛骨森然。
从裸露的山岩处可以看到,汉高山紫红色的岩体整体向东、向上倾斜,越到中心岩石颜色越红,当地人形象地称为红心石,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地下巨大的能量无处释放,冲破汉高山东侧厚厚的凝灰岩层,局部隆起,形成这鬼斧神工、美妙绝伦的壮丽景观。
方圆上百里范围内,汉高山孤峰突兀,巍峨挺拔。站在山顶环顾四周,不由你不顿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昔日那些高大雄伟的黄土山全部拜倒在它的脚下,犹如洪水中的波浪,翻滚起伏,连绵不绝,漫向天际。散落在沟沟洼洼的村庄恰似漂浮在浪褶里或大或小的漂浮物,星星点点,或起或伏。极目远眺,西北方向的紫金山、大度山若隐若现,临县城的高楼、京能电厂的煤灰传送通道清晰可辨,东北方向向的黑茶山没入云端,东南方向的方山县城一角和横泉水库尽收眼底。山河壮丽,美不胜收。
汉高山顶部大体呈梭形,南北长200余米,东西宽处30多米,窄处仅有数米。山上很早以前就建有各种庙宇,始建年代已无可考。据现有碑文记载,嘉庆初年,后大禹村秦光清经领,在原址依旧制重修了高祖庙、仙姑庙、龙王庙等,规模宏大,气势不凡,香火旺盛,可惜因年代久远,日渐破败,特别是历经战争和“”人为破坏,庙宇只剩轮廓和地基。近年来,一些民间人士捐资修通了玉坪沟、大禹沟直达山顶的水泥公路,山顶从北到南,依次新建了真武庙、高祖庙、光武庙、千佛殿、龙王殿、仙姑庙、仙姑塔等,山东侧半山腰修复了莽洞, 庙基由白色砂岩建成,庙宇统一为红墙绿琉璃瓦顶。庙内神像多为站姿,像高大都在6米开外,高大威严,令人敬畏。
汉高山是临县三大名山(另外两座为大度山、紫金山)之一,其名在巍峨高耸、景色壮丽,更在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以及龙王、“姑姑”等在此留下了许多神奇美丽的故事传说,与山上景观通融契合、相映成趣,令人神往、啧啧称奇。
刘邦斩莽汉高山
相传,在汉朝建立以前,满堂山上就住着一条巨蟒,身体比水桶还粗,身长能绕山根三圈半。从蛇修炼成蟒后,又历经千年,一直未能化身为龙,为此十分苦恼、郁闷。满堂山半山腰长着一棵千年苏子树,树高入云,每遇有风,树梢刮得南天门上的琉璃瓦吱吱作响。苏子 树亲眼目睹巨蟒潜心修炼上千年不得正果,内心也替它着急与不平。
一天,巨蟒正在蟒洞中沉睡,苏子树突然对着它大声喊道:“蟒哥、蟒哥,快醒醒,快醒醒,有好消息!”“咱们在这里已经呆了上千年,寒来暑往,草长莺飞,熙熙攘攘,能有什么好消息呢?别叫唤了,我还没睡够呢!”巨蟒眼也没睁,懒洋洋地说。“真有好消息,你出头的日子要到了,听说汉高祖刘邦攻打韩王信和匈奴要路过这里。”“一个打仗的路过就路过吧,咱又不是没见过,有什么好稀奇的!”“这个刘邦可不一般,是当今圣上,是真龙天子,到时你向他讨封,说不定一句话就能成就你的千年梦想。”巨蟒舒展了一下身子,抬起头,带着疑虑的口气问苏子树:“你说他会给我授封吗?”“机会难得,为什么不试一试呢?”“那就试试吧!”于是,巨蟒就横卧在路中央,单等刘邦的到来。
过了几天,刘邦带领大军来到了满堂山下,在一个村庄里短暂驻扎、对部队进行简单整顿之后,径直向满堂山进发。走到半山腰时,刘邦突然发现路中央躺着一条巨蟒,拦住了大军的去路,吓得他不由得倒退了几步。巨蟒见刘邦到了,连忙抬起头说:“高祖皇帝您好!您说蛇大了变啥?”“蛇大变蟒。”刘邦回答说。“那蟒大了又变什么呢?”“小蟒变大蟒。”巨蟒心里本来满怀期待刘邦说“蟒大变龙”,可他偏偏就是不说,自己的愿望又落空了,不由悲从中来,张开嘴,深深叹了口气!刘邦见巨蟒突然张开血盆大口,以为要伤害他,说时迟那时快,手举剑落,一剑就将巨蟒砍为两段。顿时滚烫的鲜血从巨蟒身体中喷涌而出,象山洪一样从山顶直泻而下,殷红的鲜血将满山遍野的石头全部染成红色,而且越到中心颜色越红。(传说中汉高山的红心石就是这样来的)
苏子树原本希望借助这次难得的机会,帮助老朋友实现千年梦想,化蟒成龙,可谁知,不但梦想没能帮它实现,反而平白无故让它丢掉了性命,心里感到十分愧疚和不平,无形中对刘邦产生了满腹怨气。加之滚烫的热血烫的它心烦意乱,无精打采,决心要帮助巨蟒报复刘邦。
刘邦正准备带领大军往前赶路,突然巨蟒腾空而起,盘旋在他的头顶大声怒斥道:“无道刘邦,我与你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今天无非想和你讨个封号,你不封也罢,却为何要将我砍杀呢?此仇不报,誓不为蟒,枉我千年修行。说吧,这仇怎么报?”“既然敢杀你,就不怕你报仇,你想要怎么报?”“是在山上报,还是在平地报?”刘邦低头沉思道:“现在就在山上,若与它纠缠起来,恐怕要影响与匈奴的作战,况且它正在气头上,火气一时难以平息。不如说在平地吧,那就是以后的事了,时间一长,说不定这事还能慢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想到这里,刘邦回答说:“那就在平地吧!”“好,一言为定,就在平地报!口说无凭,最好能有个作证的。”这时,一旁心存不忿、早已等的不耐烦的苏子树厉声说道:“不用其他人,我来作这个证!”
说罢,刘邦带领大军赶路去了。苏子树拔地而起,陪着巨蟒一起向“平地”方向飞去。飞了大约20里地,巨蟒抖了一下身子,浑身脱下一层皮,落在了一个村子里,窳成一堆。不久,满堂山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有人在村子里还捡到一截蟒蛇尾巴头。
巨蟒和苏子树飞啊飞,飞累了就各自落地投胎转世。巨蟒转为王莽;苏子树转为苏宪。二人长大后,混入官场,在汉平帝(平地)时,联合篡政,建立了新朝,推翻了刘邦建立的汉朝,一举报了当年的斩杀之仇。
巨蟒和苏子树飞走之后,满堂山发出了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整个大山塌掉一半,山东侧从此成了悬崖绝壁。为了纪念汉高祖刘邦路径这里,人们将满堂山改称为汉高山,在山上建起庙宇,常年祭祀。把刘邦驻扎整过兵的村庄叫做“汉高村”,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为玉坪乡的一个自然村;巨蟒抖落蛇皮(蟒皮)的村庄叫做“窳蛇皮村”,后来,有人认为这个名字不雅听、不吉利,顺其谐音,改为”瓦舍坪村”;捡到蟒蛇尾巴头的村庄叫做“拈头村”,因“拈”与“岩”土音相同,后又演变为“岩头村”,瓦舍坪村与岩头村现在都是大禹乡所辖行政村。
两千多年前,汉高祖刘邦是否真的到过汉高山,史书没有具体记载,现在也没有发现其它可供佐证的文物、遗迹。《史记﹒韩信列传》载:高帝七年(前200年),信亡走匈奴,匈奴使左右贤王,将万余骑与汉兵战,汉大破之,追至离石,匈奴复聚兵楼烦西北,汉令车骑击破匈奴。据此推断,汉高祖刘邦当时完全有可能到达汉高山。另外,“汉高山”“汉高村”这些沿用上千年、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名,以及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将刘邦作为汉高山主神立庙祭祀,似乎也在诉说着什么!
话说,大汉朝政通人和、繁荣昌盛二百多年后,当年刘邦在汉高山所斩巨蟒转世的王莽,与苏子树转世的苏宪联合篡政,推翻汉平帝,建立了新朝。
登上皇帝宝座的王莽担心刘氏皇室后裔联络各方势力起兵推翻自己,下令地方官府和军队四处搜寻,一旦发现当场处决,并有重赏,势要斩尽杀绝,以除后患。
地方上报,发现一个名叫刘秀的十二三岁男孩,经查证是刘邦嫡亲后裔,王莽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捉拿。无奈,在家人的陪同下刘秀四处逃跑躲藏,尽管他晓宿夜行、拣最偏僻的路走、选择最不易察觉的地方躲藏,可就是不能摆脱官兵的追捕。
这天,刘秀和随从被官兵围追到一座大山上,无路可逃,无奈只好躲进一座破庙里。听着越来越近的追杀声,他们惊恐万分,正感到绝望和无计可施时,刘秀面前突然出现了一位白发白眉白胡子老人,对他说:“此处西北方向有一座神山,名曰汉高山,是大汉朝的龙兴和福祚之地,高祖正是从那儿斩蟒开基定邦,开创了数百年基业。那座山最特别的地方是整座山上的石头都是血红色,当地人称为红心石,是当年高祖所斩蟒血浸染而成。你去朝圣那座山,不仅可以化险为夷,日后还能夺回江山,复兴汉室!”说完,老人就不见了。当他望向庙门时,发现有一只硕大的蜘蛛在不停地吐丝织网,不一会就封住了庙门。官兵追上来后,见庙门密织蛛网,向里面看都没看一眼,就到别处去了,官兵在山上搜寻半天,一无所获,只好灰溜溜地下山去了。
刘秀向庙内神像再三拜谢后,和随从一路西北而上,直奔汉高山而去。
他们一路奔波,不日便来到山西境内,刘秀累得实在走不动了,随从想找一匹马给刘秀骑,可山西地面本来就马少,何况战乱年代,仅有的为数不多的马也早被各路武装征抢去了,随从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头骒骡(母骡子)。
刘秀骑着骒骡带着一行人刚刚来到吕梁山的向阳沟,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不一会儿,四周汇聚的洪水,一齐向向阳沟涌来,刘秀骑在骡背上吓得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不经意间嘴里喊道;“向阳沟里别发水啊!”说来也怪,眼看就要冲到近前的滔天洪水突然一下子就消失跆尽,别的地方都是波涛翻滚,向阳沟内却滴水未起。
他们一路往前赶,沿途甩掉一拨又一拨的追兵。到了歧道村,在当地百姓的指引下,沿小峪沟向汉高山一路进发。到了马蕊坡村前刘家崖下面的河滩路上,前哨突然跑来报告,在车赶方向发现一伙骑马官兵正向这边围追过来,刘秀听后十分着急,甩开鞭子猛劲向骒骡屁股抽了几鞭,可万万没想到的是,骒骡不仅没有像以前一样快速向前跑,反而四腿一曲,卧了下来。心急如焚的随行上前一看,不禁大惊失色,大叫到:“不好了,骒骡要生驹啦!”急不择言的刘秀猛然喊到:“骒骡不能生驹啊!”话音刚落,只见骒骡涨鼓鼓的肚子转眼就像放了气的皮球一样,平复如常,脑袋一扬,精神十足的一蹦站了起来,驮起刘秀撒腿就向前跑去。
走过马蕊坡,从东头的后脑畔爬坡上山,刘秀以为已经甩开了官兵,回头望着刚刚走过的山峁向随从人员说:“刚才咱们侥幸逃得活命,这里就叫‘逃活峁’吧”。到了树家山甲里,他们刚想歇歇脚再走,可回头一看,只见大南沟门一带尘土飞扬,一哨人马狂奔而来,一行人的心马上再次揪紧,立即猛拍骒骡加速前行。可没跑几步,骒骡的前蹄突然陷在土坑里,一个趔趄,人仰骡翻。随从赶忙把刘秀扶了起来,爬在地上仔细一看,原来是地里的瞎会(学名鼢鼠)打洞掏空了地下的土,骡蹄踩塌洞顶陷入土中拌到了。刘秀问清来由后用手指着前方生气地说:“树家山甲里再不要有瞎会!”
刘秀被扶上骒骡背后一路急行,天黑之后终于甩掉追兵登上了汉高山。他们在高祖庙内虔诚跪拜、祭祀,祈祷先皇保佑他们重新夺回刘氏汉室天下。他和随从在汉高山居住多日,遍访名人隐士,全面研究分析了全国形势,制定了详细的恢复汉室计划和步骤。
辞别汉高山后,刘秀延请四方良才,广纳八方猛士,招兵买马,经过几年的苦斗厮杀,逐鹿中原,最终剿灭王莽,推翻新朝,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复兴了大汉帝国,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而自从刘秀那次朝圣过汉高山之后,不管下多大的雨,向阳沟再未发过一次洪水,天下的所有骒骡(母骡子)没有一生过一头小驹,树家山甲里的瞎会(学名鼢鼠)也从此灭绝;马蕊坡村东后脑畔的地方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叫“逃活峁”。
至今,“向阳沟里不发水,天下骒骡不生驹,树家山甲里没瞎会!”仍是常挂在临县人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姑姑庙的传说
很久以前,后大禹村有一位秦姓女子,在她年幼时父母就双双去世,全靠两个哥哥将把她拉扯长大。
秦女不仅长得端庄漂亮,而且贤良淑德,富有善心;她有一手纺线织布的好手艺,每天起早贪黑纺织,既为减轻两个哥哥的负担,又为帮助更贫困的人家。周边无论谁家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她都会热心竭力帮助,全村人都十分喜欢她、敬重她。由于她家辈分较大,村里好多人见了她都要亲切地叫一声“姑姑”。
秦女的美貌和贤淑在周边十里八乡十分有名,很多人慕名到她哥哥家求亲。玉荐村一户大财主的儿子听闻秦女的美名后动了心,专门到后大禹村偷偷看了她一次,这一看不要紧,财主儿子回家后茶不思饭不想,认定非秦女不娶。于是财主便拿着重礼去秦女哥哥家求亲。一来她的两个哥哥见了这么多贵重财物有所心动,更重要的是,像他们这样的贫苦人家,如果不答应财主家,将来就很难在这里生活下去,于是没和秦女商量就答应下了这门亲事。秦女知道后告诉哥哥自己一万个不同意,因为她早就听说财主儿子从小不学无术,横行乡里,无恶不作,无论两个哥哥怎么劝说,秦女就是不答应。可在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不在后哥哥就担当起父亲的角色,她一个小女子又能怎样呢!
哥哥和财主商定好了财主儿子与秦女结婚的一切事宜。结婚这天,财主家敲锣打鼓,声势浩大地到秦家来迎亲。
再说秦女,从结婚的前一天晚上开始,就一个人坐在炕沿上默默地纺线,和谁都不说一句话,无论谁来劝说、催促,她都不理会。
哥哥把迎亲人安顿好后又来催促妹妹,他刚推开门,突然门外刮来一股怪风,将秦女纺好的线团吹到地上,劲直从门外滚了出去,秦女拿着纺锤紧跟在后面去追线团,线团在前面滚,秦女在后面追,可奇怪的是,虽然秦女与线团相距不远,可就是够不上。
过了一会儿,两个哥哥见妹妹还没回来,就一起向她出去的方向跑着去找她,跑了一会,眼看就要追上妹妹了,这时突然刮来一阵大风,线团和妹妹跑得更快了,就这样两个哥哥追得快,前面的线团和妹妹也跑得快,两个哥哥追得慢,前面的线团和妹妹也慢了下来,虽然就差那么一点,可就是追不上,就这样一直跑到了汉高山。
当时,汉高山上有许多老百姓正顶着炎炎烈日跪在地上祈雨,秦女用慈祥的目光看了看求雨的老百姓,转而又以虔诚的神情抬头望向上苍,默默地祈求上天能普降甘霖、解救众生。说来也怪,她刚祈求完,原来烈日炎炎、万里无云的天空突然电闪雷鸣,不一会儿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整整下了一个时辰,将要干枯的庄稼得救了。
雨停后人们再去看秦女和她的两个哥哥时,她们仍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矗立在那儿一动不动。人们为了感激和怀念秦女,就在她们矗立的地方建了一座姑姑庙和一座姑姑塔,逢年过节都去祭拜,遇有天旱时就把她请到村里祈祷下雨。
后来为了祈请方便,好多村里也建起了姑姑庙。
另有一种传说是:高祖避暑汉高山,宫嫔相从未还,后人建庙祠之。
现在汉高山上建的是仙姑庙,里面供奉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后宫嫔妃,而发端于民女的“姑姑庙”早已没有了踪影,这大概也是人们“攀高结贵”的一种表现吧!
龙王还地
汉高山自古就建有各种庙宇,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周边群众常常上山朝拜、祭祀,香火十分旺盛。
嘉庆初年,由于年久失修,山上的庙宇逐渐破败祀微。后大禹村秦光清多次上山朝拜、祭祀,看着凋败荒凉模样,心有不忍,决心重建山上庙宇,恢复昔日香火与辉煌。
他召集了多名虔诚信徒,上内蒙、过陕西、遍山西,晓餐露宿,多方筹集善资。之后,常年住在山上,精打细算,精心施工,终于依旧制恢复了汉高山昔日盛况。
可在他们最后平整清理场地时,突然在废墟中刨出了一个“龙王”牌位,由于当初召集周边村民共同回忆山上庙宇状况及布局时谁都不记得山上曾经有过龙王庙,所以也就没有预算和规划建设。牌位的出现显然说明山上原来就建有龙王庙,只不过由于塌毁年代久远,在世的人谁都没见过或不记得了。此时刨出了牌位不正是龙王提醒人们要为她建庙吗?可前期为了建好庙宇,他们不仅花光了所筹资金,几个主持人还将家里能提供的钱、物全部捐献了出来,修建龙王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该怎么办呢!
秦光清思虑了很久,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将家中位于廊门沟门上仅有的两亩水地卖给别人,用卖地钱建成了龙王庙、塑了金身。
庙宇整砌一新,后续工程全部完工后,众人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准备为龙王庙开光。这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周边各地的村民都来参加,见证庙宇开光盛况。中午时分,开光仪式快结束时,原来晴空万里的汉高山上空突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不一会儿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持续了约莫一个时辰。
大雨过后,大禹沟里山洪爆发,可奇怪的是,山洪没有冲毁或冲走村民的任何财物,只是在廊门沟门口紧靠秦光清卖掉的水地旁新淤出了足足三亩平整肥沃的耕地。人们都说这时龙王还给秦光清的水地。
从此以后,汉高山龙王庙的香火更旺盛了!
抗日战争时期,驻方山日曾将汉高山作为据点,修筑碉堡等防御工事,与寺圪垯、石门焉据点互为犄角,居高临下,意图控制临县东部。由于汉高山山高路险,鬼子虽然修筑了工事,但用水极不方便,晚上也没有合适的住处,又担心被摸黑偷袭,只能白天上山驻守,晚上撤回方山据点。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临南武工队和民兵紧密配合,趁鬼子撤防,夜晚悄悄摸上据点,捣毁敌人的驻防设施,在敌人必经的路段埋设地雷,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不断袭击敌人,袭扰的敌人烦乱不堪、胆战心惊。敌人占据汉高山九天后,就不得不灰溜溜地撤走了。
(白广平于2023年5月)
小说:四合院:收拾众禽,淮茹心慌主角:章宇秦淮茹作者:YHJH类型:都市小说
点我阅读《四合院:收拾众禽,淮茹心慌》 - 王朝小说
第20章看着狼狈不堪的许大茂,再想到娄晓娥那葫芦型的火辣身材,章宇不由替娄晓娥感到惋惜,这么好的女人竟然嫁给了许大茂这种软蛋,真是可惜了。还是让我来拯救她,脱离苦海吧。章宇心念一动,之前获得的奖励“阳痿符”瞬间出现在章宇手中。他默念一声“使用”。这阳痿符就化作一道黑光,没入许大茂体内。以后这许大茂就再也没法过上正常男人的生活了。
院子里的众人一看事情都搞清楚了,没有瓜可以吃了,都一一离场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去了。回到家的贾东旭,虽然听从自己老娘的意见,同意让秦淮茹帮章宇洗衣服做家务抵债,但还是感到一阵憋屈。自己老婆洗别的男人的衣服,去别的男人家里做家务抵债,这不就相当于那什么典妻,这要是让别人知道,别人还说不定会怎么笑话自己。“东旭,你怎么这么糊涂!秦淮茹去章宇家做事,章宇难道真会让她白干活?章宇还会不让秦淮茹带东西回来?咱们就在家等着吃肉,这可是大便宜。”贾张氏看出儿子的纠结出声劝慰道。老贾死的早,贾张氏一个寡妇把贾东旭养大成人,所以他很听自己老娘的话,被贾张氏三言两语就安抚下来了。许大茂回到家里不由自主的有些得意起来,虽然傻柱赔的钱被那该死的章宇坑走了,但是让自己的死对头傻柱吃了瘪,那他就心里舒畅啊,毕竟自己只要坑了傻柱一次,就能坑第二次。有一有二就有三。夜里,许大茂家。本来想趁着今天高兴和娄晓娥来个喜上加喜的许大茂有些怀疑人生。许大茂看着身旁漂亮的媳妇,想要好好努力一晚,却见自己的兄弟没有一点儿抬头的迹象,仿佛提前进入了贤者模式。“奇怪,怎么回事?”“难道是今天太累了?”“没事,兄弟你好好养精蓄锐,哥们下次再犒劳你。”……第二天一早,章宇就去轧钢厂里开了证明信,准备开始他的下乡大计了。首先去的就是秦淮茹娘家所在的秦家庄,章宇昨天晚上已经在秦淮茹那里得到了具置,离他乡下的老家也不是很远,就隔了一条河。前身本来是农村户口,只是父母争气,为国争光,硬生生的将前身的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出了四九城,章宇顺着大路骑了三、四十分钟,看到一条小河。章宇往河对岸望去,那正是前身的老家,离秦家庄挺近的。沿着河堤章宇又走了没多久,就看到了秦家庄,一个以秦姓为主的村子。章宇刚到村口,就看到了一道俏丽的身影正坐在草地上放着牛,吹着口风琴,琴声悠扬。章宇定睛一看,是一个十六七岁,身高一米六五左右,长相甜美的姑娘。正是秦淮茹的堂妹——秦京茹。
她穿着红底碎花棉袄,衣服挺干净的,梳着双马尾发型,鹅蛋脸,五官精致,大眼睛水灵灵的,抿着小嘴儿,脸庞白白嫩嫩的,少女感十足。这老秦家的基因是真不错啊,一个比一个好生养。秦京茹这会儿放下的嘴边的口风琴,眨巴着大大的眼睛往章宇身上瞧,刚才她大老远就看到有人骑着自行车往秦家庄这边过来,她只顾着看自行车了,等章宇停下才发现,这人比车更吸引她。
第21章“姑娘,你吹得真好听。”章宇对秦京茹竖起大拇指。“没有,我就瞎吹的。”秦京茹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着脚尖说道。“哈哈,谦虚了这不是。”“认识一下,我是红星轧钢厂采购科的采购员,来你们秦家庄采购的,你能带我去你们村支书那吗?”秦京茹眼睛直勾勾地打量着章宇,这人模样真俊,比村里人好看多了,看得秦京茹眼睛都直了。直到章宇的手掌在她眼前晃了晃,她才回过神来,偷看人家,被正主抓包,她有些不好意思,小脸蛋通红的问道:“我带你去村支书家吧,村里的路有点绕。”“你先等我一下,我马上回来。”秦京茹跑到河堤旁,把正在饮水的牛牵到一旁,选了一块汁水饱满的草地,系好牛绳,将一个正在河边打水漂的小男孩叫了过来。“二娃,看好公社的牛,我带这位同志去二爷爷家,你可别把牛看丢了,要是丢了,你爸妈得打烂你屁股。”“我知道的姐,丢不了,你早点回来啊,我和二丫约好了去掏鸟蛋。”“嗯,我知道的。”“走吧,同志,我带你去找二爷爷,我二爷爷就是村里的支书。”秦京茹甜甜一笑,向着章宇招了招手,晃悠着两根双马尾在前面带路。章宇看着前面摇晃着双马尾带路的秦京茹喊道:“你等一等,坐我自行车吧,这样咱们也能快一点。”秦京茹转过身来睁大亮闪闪的眼睛看着章宇,“谢谢,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看的自行车,真的可以坐吗?不会摔下去吧?”“哈哈,当然可以,我骑慢点就行,你抓紧我衣服。”上车后,秦京茹害羞得双手不知道放哪里是好,这乡间的土路也是凹凸不平,自行车骑在上面一阵晃动,只能强忍着羞涩,双手紧紧的抓紧章宇的衣服。就这样,章宇带着秦京茹骑着自行车往村支书家开去,秦京茹坐在后座近距离闻着章宇身上的洗衣皂的香味,羞得脸蛋红扑扑的。这也太近了吧!不过这章宇身材好结实,腰上的肌肉看着好壮实,那方面肯定不差。就是不知道他结婚了吗?呸,秦京茹,你想什么呢?人家好心带你坐自行车,你还搁那发春,真是个骚蹄子。
秦京茹轻啐一口,摇了摇脑袋不再想这些。这自行车,秦京茹只在去年进城的时候见过,那时还在想以后一定要找个城里人结婚,带着自己骑自行车。没想到今天这个愿望就实现了一半。而且这骑自行车的人,简直太符合自己的胃口了,英俊的不得了,比村里,不,是比附近几个村里的人好看太多了。简直就是我的梦中情人!一路上两人也没怎么讲话,只有秦京茹偶尔指路的声音响起。秦家庄也算是大村了,但是到了这会功夫,却几乎没有见到炊烟升起。村里也没多少人出来走动,这年头绝大多数人都是窝在家里,能不动就不动,节省体力。章宇一路上也没怎么和秦京茹说话,就按照着她指的路来到了一座土坯的农院门口,没有犹豫,直接骑进院里。进入院中,停好车,只见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棉袄,正在堂屋的一张长桌旁记录着工分。这年代衣服上的补丁,不会让人感到丢人,反而是一种节俭的象征,让人感到光荣。
第22章点我阅读《四合院:收拾众禽,淮茹心慌》 - 王朝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