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王子》是越剧尹派代表剧目。是芳华剧团正式建立后的第一出新戏,也是越剧表现蒙古族题材的第一个剧目,1946年2月1日由芳华剧团首演于九星大戏院,尹桂芳饰罗兰、竺水招饰伊丽。全部用蒙古服装,以沙漠风光为背景,布景、灯光绚丽多彩。可惜没有留下有尹桂芳竺水招《沙漠王子》的影音资料。1987年,上海电视台将《沙漠王子》摄制成戏曲艺术片,由赵志刚主演。
赵志刚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越剧演员,在当代越剧演员中成就很高。他师承尹派,继承并发展了尹派唱腔和表演艺术,他的唱腔韵味十足,行腔流畅,吐字清晰,被很多人喜欢。《沙漠王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沙漠王子》讲述西萨部落国王在儿子罗兰一周岁时立他为王储,并将“沙漠之王”的美玉佩戴在他胸前,上面刻着“沙漠之王”四个字做标记。大将军安达叛变杀死罗兰父母,抢夺玉佩,乳娘抱王子逃出西萨王宫。王子长大后发生的复国报仇及与伊丽公主的爱情故事。剧中“算命”一段唱腔流传广泛,算命中的唱词将故事情节交待的很清楚,就是没看完全剧的也能知道故事的前因后果。王子通过算命与公主相认团圆。
请听赵志刚在剧中的〈算命〉唱段:
手抚琴儿心悲惨,自己的命儿我自己算
对面坐着是我心爱人,可叹我有目不能看
开言叫声好小姐,王子的命儿你听仔细
他是个眉清目秀聪敏儿,西萨皇宫好子弟
父母钟爱如珍宝,传国玉佩作标记
玉佩上沙漠之王四个字,千载万世永不移
正望日子多欢乐,谁知平地风波起
安达叛变遭不幸,一家骨肉各分离
乳娘忠心救王子,他从宝剑之下逃出去
光阴流水容易过,一季过去又一季
王子长成到十七岁,风沙扑面走各地
无意之中遇公主,公主的芳名叫伊丽
以下是音频外的唱词:
公主美貌世少有,那王子是情深又风流
他们是一见钟情意相投, 两心相印订白首
正所谓天下宴席无不散,珍重声中分两头
相约明年春来时,小别重逢再握手
那王子是白马绝尘去, 公主是红裙返闺楼
转眼容易到春天,那王子他是满心欢喜来访旧
哪知道景物依旧人不见,已被抢去做王后
王子乔妆入宫去,送花互诉相思愁
那时候流泪眼对流泪眼,再要相爱是不能够
早知道皇上便是谋反贼, 一重仇变做两重仇
王子乔装被识破,那奸贼作法念毒咒
雷隆隆,风怒吼,天翻地覆鬼神愁
王子两眼看不见,那公主出外去漂流
这真是爱河之中起波浪,鸳鸯偏遭无情棒
王子他复国重返旧王宫,人面桃花心悲伤
日间倚着宫门望,到夜里做着相思梦
一觉醒来无人影,唯有冷月照寒窗
他只有一曲古琴悲往事,只落得琴声凄泣响叮当
于是他乔妆改扮离故土,风餐露宿无阻挡
弹琴把那悲歌唱,为找寻公主漂四方
那王子他是千希望万希望,总希望找到公主可成双
谁知道相见却似不相识,她将要另抱琵琶别嫁呀郎
2006年,越剧诞生百年之际,一场名为“越女争锋”的电视挑战赛唤起了越剧的青春活力。在近日举行的“越女争锋”升级版“越美中华——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汇演”中,一批优秀的青年男小生让观众感受到了越剧的新生力量。
在越剧的“女儿国”里,男演员一直是特殊的存在。尽管男女合演已有60余年的历史,但男演员的越剧之路并不好走。对此,“越剧王子”赵志刚感受颇深。
(赵志刚演绎的《沙漠王子》,是许多戏迷心目中的经典)
【两段“算命”,成就“越剧王子”】
8月10日,台风“利奇马”来袭,大宁剧院里却几乎座无虚席。“越美中华——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汇演”新蕾组的晋级赛正在进行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两百余名青年越剧演员参加了这次大汇演,这既是面向观众的演出,也是竞争激烈的比赛。他们中有的已经在越剧舞台崭露头角,也有一些是平时默默无闻的配角。
“希望青年演员们能练好基本功,把握好人物,不要因为参加比赛才努力练功,平时有多少积累,在舞台上就会有多少体现。观众的掌声就是对你们最好的回报。”评委赵志刚的赛后点评博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
没有人比赵志刚更能体会台上青年演员们的心情了。1984年,21岁的他参加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汇演大奖赛,凭借《何文秀》《沙漠王子》等作品选段,摘得一等奖,他也是10位获奖者中唯一的男演员。
在获奖之前,赵志刚曾坐了多年的“冷板凳”。刚进上海越剧院学馆学习时,由于长相和嗓音皆不出众,他被分配学老生。老师们在台上演出,他在楼上帮忙打追光,一面默默地学习老师们的唱腔。改学小生之后,他曾一度是C角,直到有一次A角和B角由于各种原因都无法上场,他才得到了第一次登台演大戏《追鱼》的机会。1982年,在上海电视台举办的“越剧中青年演员电视流派演唱会”上,一曲《何文秀·桑园访妻》让赵志刚脱颖而出,他也正式拜“越剧皇帝”尹桂芳为师。
“作为一个男演员,我是幸运的,赶上了越剧发展的好时代。”赵志刚说。崭露头角后,当时的上海越剧院院长袁雪芬安排赵志刚主演尹派名剧《何文秀》,尹桂芳拖着病体亲自辅导。接着,在袁雪芬的安排下,赵志刚认了两位“姐姐”——著名越剧演员金采风和吕瑞英,并合作演出了《汉文皇后》和《花中君子》。1983年,赵志刚赴香港演出,观众鼓掌达30次之多。《何文秀》中的“算命”与《沙漠王子》中的“算命”,让观众记住了这位“越剧王子”。
【耐得住寂寞,忍得了误解】
有着113年历史的越剧,在问世之初曾是清一色男演员的天下。上世纪40年代,女子越剧进入了全盛期,男班几乎销声匿迹。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倡导下,男女合演剧逐渐出现在越剧舞台上。
上海越剧的第一代男演员中,就出了像史济华、刘觉、张国华、沈嘉麟等一批为广大越剧观众接受并喜爱的男演员,创作了一批男女合演的作品和大戏,为之后的男女合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代的陈文治、沈永明等一批男演员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并甘当人梯,为第三代男女合演的成功甘当铺路石。如今,男女合演虽然已走过了逾一甲子的历程,但要想在越剧的“女儿国”里唱出一片天地,男演员们的路仍是艰难的。“当年袁雪芬老师在上越招学馆生,我们74届共有27个男小生,但最终在舞台上留下来并被记住的男小生不过两三个。”赵志刚说。现在全国只有浙江越剧团、上海越剧院一团两个男女合演团。
做越剧男演员,要耐得住寂寞,还要忍得了误解。赵志刚清楚地记得在1984年电视汇演大奖赛颁奖晚会的前夜,他被几十个戏迷“围攻”:“男人唱什么越剧?真是娘娘腔……”
成名之后的赵志刚获得了诸多赞誉,但也有人说:你唱得再好,最多也就是“尹桂芳第二”。如何在传承尹派的基础上走出对女子唱腔的模仿,成了赵志刚面临的难题。
在排演《双枪陆文龙》《疯人院之恋》《王子复仇记》《杨乃武》《家》等男女合演剧目时,赵志刚与导演组、唱腔设计者、作曲者一起,有意识地针对男演员的声腔特点,在保持尹派韵味的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合男女合演、适合赵志刚的声腔发展之路。经三十余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不离尹派本体的“赵氏唱腔”。
“越剧王子”还不满足于探索新唱腔。2002年,赵志刚大胆尝试把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改编为越剧,吸引了一批年轻观众。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他又接连参与创排了5部大戏:《被隔离的春天》《千古情怨》《家》《赵氏孤儿》《藜斋残梦》等。决定排越剧《赵氏孤儿》时,反对声不少:越剧历来擅长于表现才子佳人,如何表现铁肩担道义?赵志刚的再度冒险证明了柔美缠绵的越剧也可以演好充满阳刚之气、表现人间大爱的《赵氏孤儿》。
近年来,成立“赵氏工坊”工作室的赵志刚又尝试将越剧与清唱剧、音乐剧、话剧等艺术形式结合,他始终在探寻一条适合男女合演的越剧之路。
(越剧清唱剧《红楼梦》)
【对话】
越剧男演员要成功为什么这么难
上观:您在对参赛演员的点评中很强调基本功的问题。越剧演员应该掌握哪些“看家本领”?
赵志刚:袁雪芬院长曾经说过,越剧有两位“奶娘”,一是话剧,二是昆曲。话剧的写实、昆曲的写意造就了越剧。越剧的流派是以唱腔为最大特色的,特别是在上海这个“大码头”,观众就认你唱得好不好。在这次比赛中,我发现有些青年演员在甩水袖、甩发等技巧上下了不少功夫,反而在唱腔与表演上投入不够,削弱了对人物的刻画。傅全香当年演《情探》,哪里有这么多技巧?观众之所以认可她,是因为她把人物塑造得好。当然傅老师当年也向川剧阳友鹤等老师学习了很多川剧技巧,技巧是用来帮助人物塑造、丰富人物的,多向其他剧种和艺术门类学习对越剧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技巧最终要为塑造人物服务。
记得我入越剧之门时学的是老生,《明月重圆夜》中的“一见女儿如此样”就是徐天红老师所教;进学馆第一堂的念白课乃是周宝奎老师所教;陆派的《珍珠塔·前见姑》 “我只道骨肉总有骨肉情”的唱腔乃陆锦花老师所教;当然还有尹桂芳老师近二十年的言传身教;我记得陈钧老师在我演《何文秀》大戏前开嗓的时候,要求我先练范派的《梁祝·回十八》,等我把声音彻底打开了,再唱《何文秀》就很轻松。我想名师们的指点,对我后来的咬字、念白、唱腔、表演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越剧演员要向话剧学习,把人物塑造放在首位,同时更要用戏曲的唱和念来征服观众。“千斤念白四两唱”,现在有些青年演员之所以在唱腔上还不够成熟,其实跟念白功夫不扎实有关。念不好,就一定唱不好。所以对越剧演员来说,念白和唱都很重要,嘴皮子是不是溜、请教过多少老师、学过多少流派,都决定了他在舞台上的表现。
上观:与京剧、昆曲等剧种相比,越剧的流派非常多样,我发现您在评价青年演员时也非常注重他对流派的呈现。
赵志刚:是的,越剧发展到现在被观众所承认与喜爱的流派有十多个,包括袁派、范派、尹派、傅派、徐派、王派、戚派、毕派、吕派、金派等等。但我这次听一些青年演员的演唱,从唱腔和念白中很难听出他唱的是什么派。而那些将流派特点继承较好的演员,则会收获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我认为,流派既要继承和保留,也要不断地流动和发展。
上观:越剧的男女合演之路已经走过了60余年的历程,今年又是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团建团60周年,但优秀的男小生依然是舞台上的稀缺品,越剧男演员的成功为什么这么难?
赵志刚:越剧男演员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男演员没有可比性。观众们熟知的越剧流派全都是由女性演员创造的,作为一个男演员,在学习女性流派宗师的作品和唱腔的同时,怎样既发挥男性的特长,又让喜爱流派的观众能够接受,是他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这次的“越美中华”比赛中,上海越剧院的张杨凯南、冯军,浙江越剧团的王炜佳、潘凯成等一批青年男小生脱颖而出,他们将来的路能否走得长远,还需要越剧院团为他们打造既适合他们个人特色、又能为观众所接受的符合时代审美的作品。
上观:有人认为男小生适合演现代戏,而女小生更适合演传统剧目,您怎么看待男女合演与女子越剧的关系?
赵志刚:男女合演和女子越剧本就应该两条腿走路,在题材上大胆创新与开拓,男女合演的路子应当更宽。我觉得男演员在舞台上可以充分发挥他的张力和爆发力,但是越剧特有的细腻、柔情也不能丢。传统剧目也必须要演,男演员并不是只能演现代戏。只有先唱好经典剧目,才会自带儒雅的气质,此时再去演现代剧目,就能更好地表达属于越剧特有的味道。
像《红楼梦》《梁祝》《西厢记》这些经典剧目,女演员在舞台呈现上肯定会更唯美,但男演员也可以演出自己的特色。比如《红楼梦》这样的题材,我就演过和方亚芬合作的交响版、和陈湜合作的清唱剧版以及实验剧《镜像红楼》,不同角度的创新就会有不同的舞台呈现。
男女合演应该继承经典、不忘传统,同时更多地创作反映当代人生活的作品,跟时代接轨,把传统文化与当代审美有机结合,在出人出戏上下足功夫,这样才能不辜负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题图由比赛主办方提供)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陈俊珺 题图来源:主办方 提供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