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离世以后,众多圈内好友与粉丝十分难过,李玟的二姐更是泣不成声。作为乐坛天后,李玟一直保持低调,不炒作、没绯闻,还曾为与她一样的音乐人打抱不平。狗仔葛思齐更是称她为自己心目中最完美女星。
今日李玟大殓出殡,圈内的好友都来送她最后一程。李玟大姐李秋林、二姐李思林向来前来的亲友致意,李玟的老公与2位继女并没有现身。
李玟大姐夫何锦麟、演艺圈前辈甄妮,以及姚谦、挚友彭文慧、杨杨、李百敏、资深歌迷则戴上白手套,担任李玟出殡的扶灵人士。
杨紫琼、周星驰、刘德华、容祖儿、张惠妹、孙楠、梁静茹等众多好友向CoCo送上挽联。不少参与出殡仪式的亲朋好友泣不成声。
不少网友也表达对李玟的不舍“因为宝莲灯, 因为想你的365天 ,记住了你清澈透明的歌声和你灿烂的笑容。你的音乐, 是我青春的记忆 ,谢谢你 Co Co ,一路走好 ”
张惠妹还为CoCo李玟录制了告别VCR:“亲爱的CoCo,你在那边都还好吗?一直没有机会跟你说,你就像是我一个很亲密的战友。我一直都很欣赏你,对于唱歌和表演的坚持。
你的歌声,就像天使,为这个世界带来了许多的色彩,今天我想跟你说:你留下的所有的美,一切都是永恒的,而且永远美丽的。我们不会忘了你的音乐,更不会忘了你,请继续当个开心唱歌,开心表演的天使吧。想你。”
今早缺席李玟出殡仪式的李玟老公Bruce后现身火葬场,首次回应记者提问:“是否有想对李玟说的话?” Bruce回答:“I love CoCo, my whole life”(我爱李玟)
CoCo的离开让人难过,希望CoCo一路走好,也希望CoCo的家人和粉丝以及亲友保重身体。
移风易俗在农村不断推进,中央对此三令五申,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执行,然而有些村干部却极尽奢华,起到很坏的带头作用,难道现在的村干部都这么有钱吗?钱又从哪里来呢?
移风易俗是国家高层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的具体改革,无论是延续千年的彩礼还是历经万年的葬礼,在当下都要全面改革。2023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要求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
关于此,大部分地区做的是很好,尤其是我们老百姓都是比较遵守中央决策的,例如土葬问题,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实行,不火葬的大多都被乡镇领导强行扒坟拖去火化了。
但是,在中央倡导、民众执行的时候却总有些人并不以为意,不仅仅是大操大办,更是穷极奢靡、极尽豪华的办婚礼、办丧礼。不仅有些明星婚礼上千万乃至更高,一些富甲商人也是大办特办,甚至有些不能称为干部的村级领导也是如此。
6月20日,一则丧礼视频刷爆网络,引起了网友强烈反应。视频拍摄地在山西太原的西铭村,而葬礼则是为该村党支部书记母亲举办的。我国素有死者为大、入土为安的殡葬风俗,在农村举办葬礼几乎是所有人过世都要经历的一种仪式。
本来这件事无可厚非,毕竟村书记也是人子,为母尽到人生中的最后一点孝谁都能理解。只不过引起网友热议原因则是这场葬礼太过奢华,现场不仅有10多辆殡葬车、还有数百人组成的鼓乐队。除此外还有马车、花轿等组成的送葬队伍。
这支庞大的送葬队伍不仅占据了整条马路致使交通瘫痪,其震天的锣鼓和唢呐之声也是震耳欲聋,一口巨棺被统一制服的抬棺队抬着,一路丧歌猛进,可谓是热闹纷杂。
如此场景固然是体现了子女对于生养自己母亲的孝顺,但是同样也在树立奢靡之风,甚至不得不让人怀疑如此豪华的葬礼是一个村支书能够承受的吗?还是因为在其位上有什么不法之举,敛得庞大资产和人脉?
而且作为党员干部为母举办如此铺张浪费的葬礼,是与中央精神文明相悖的,领导干部都不能做好带头作用,那么如何来约束我们老百姓?在全面火葬的时候村民土葬是不是也没有问题?
而对于村支书举办的奢华葬礼,有网友提出质疑,这样葬礼如果是村支书花费至少数十上百万,难道现在的村干部都这么有钱吗?他们的钱是哪来的?
第一、大部分村干部都有钱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除了少部分村干部之外,从村干部的人选上看,其实村干部家庭都是好于一般村民家庭的。在多数农村的村干部人选上基本选择的是村内能人,这些人要么是致富带头人要么就是返乡经商创业者。
有想法有能力自然就容易被选为村干部,毕竟在一个村子里如果人人都看不起、家里穷得叮当响,谁会相信这样的人能够带领村民致富。所以从村干部本身上说,没有钱的是极少的。当然如山西这位村支书这么有钱且能举办如此豪华葬礼的绝对少之又少,毕竟即便有些村干部比他有钱也很难做出来这样的事情,财不露白是古训。
第二、村干部财富的来源
很多人对村干部都抱有敌意,毕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天生就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即便这些都是我们朝夕相处的村干部也是如此,因为很容易触碰自己的利益。
其实大多数村干部财富的来源都比较正规,除了基本的薪资待遇之外多以自家经营所得的较多,由于能力强、眼光好,财富增长自然也比村民快。当然还有一小部分村干部存在以权致富,利用村干部身份、权力谋私利,甚至贪污受贿,这样的村干部被抓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但是无论这位村支书财产来源正不正规,对于这样极尽奢华之风的铺张浪费、大操大办都是不合时宜、不合规定的。因而太原市纪委目前正在处置之中,希望在处置结束后能给公众一个交代吧,不然村干部的形象是越来越难维护了。
生老病死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尤其是死亡更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有很风俗,这些风俗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迎接新的生命,给予美好祝福,送别逝去的回忆。
从新生儿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们便开始为他准备各种各样的庆典,就是为了迎接新的生命;而人生中无论是生日、婚礼、各种庆典,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个美好的生活;走过一生后,谁都躲不过一捧黄土,当我们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子孙会给我们办一个葬礼,这也是后代子孙对我们的追忆。
民间称葬礼为“白事”,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变成了现在我们所知的丧葬风俗!
农村丧葬风俗中的做七农村的很多风俗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延续,很多被城市摒弃的风俗,在一些小城市,或者是农村却司空见惯。比如说在古代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其实这是人们对逝者一种怀念,希望逝者能够复生。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古代会因为医学不发达,很多假死的现象不能够及时地发现,所以灵柩需要停一段时间再下葬。再有便是给后人准备葬礼留够充足的时间。
在古代,尤其是天子诸侯们的葬礼,停丧的时间会更长,因为他们的葬礼往往更加复杂,更加耗费人力物力。
一般来说,死后要停七七四十九天,每隔七天就要祭祀一次,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做七”。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后,还要做“孝子祭”。亡者死后百天还要上坟前祭祀。到了周年,同样需要祭祀,俗称“做周年”。
“做七”的礼仪其实非常繁琐,当代人的“做七”其实已经简化很多了。
农村丧葬风俗中的大殓小殓在丧礼当中,入殓是最重要的一环,而入殓又分为大殓和小殓。
所谓小殓就是指为逝者穿衣,一般是在第二天进行。在古代小殓也分很多个步骤,比如说陈小敛衣、陈小敛奠、小敛、冯尸、变麻、设小敛奠、送宾等等。陈就是指陈列,将小殓用的衣服和祭品都摆放好,然后为逝者更衣,裹上被子(小殓)。这个时候,是不将脸盖住的,主要是为了让生者还能够见到逝者,表达不舍之情。
在给逝者穿衣之后,还要进行“冯尸”,《礼记》中记载“君於臣抚之,父母於子执之,子於父母冯之,妇於舅姑奉之”。之后再进行变麻,就是头和腰上系上麻绳。
小殓之后逝者已经算是和生者阴阳两隔了,之后要举行的便是大殓了。
所谓大殓就是指将逝者放入棺椁中,这个仪式一般是在第三天举行。大殓其实是为了让逝者能够更加体面地离开人世,因为在棺椁中,算是与世隔绝,不必与尘土接触。古人就算再穷,买不起棺材也不会将亲人随便掩埋,最起码都要裹上一个草席。我们常从影视剧中听到这样的一句台词“死的时候,只有一张草席裹尸”。
棺椁一般是用松柏制成,特别忌讳用柳木做棺材,因为松柏在古人看来是长寿的象征,而柳树因为不结籽,所以人们认为这样会导致绝后!
大殓的时候,是亲人们见逝者的最后一面,这个时候,亲人们都会嚎啕大哭,以表示对亡者的不舍之情。
在入殓之后便是要盖棺,在我们这里称钉棺椁的钉子为“镇钉”,又说叫“子孙钉”,据说这样能够让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我们丧葬文化,最重要的就是为了缅怀逝者,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其实农村的这些风俗,很多都是古代《礼记》中所要求的,比如说《明史·礼志》中就有记载“丧之明日乃小殓,又明日大殓”。说的就是明代所要求的丧葬礼节。
这些扎根在农村的风俗,其实更能够代表了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