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狗

燕颔(燕颔虎颈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12-28 21:11:58 作者:脾气很大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虎年说虎,树东说文解字“虎”

一、“虎”字的前世今生

二、“虎”字的本义

【形容词】比喻威武勇猛〖brave〗。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比喻残酷凶暴〖cruel〗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动词】[方言]∶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suddenlyturnhostile〗。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吓唬。也作“唬”〖intimidate〗。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另见hù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书·牧誓序》虎彪彪hǔbiāobiāoL:形容威武健壮虎彪彪的卫士龙行虎步∶指称雄于一方虎符:古代军中印信。铜质虎形,左、右两半,朝廷存右半,统帅持左半,作调动军队时用则得虎符。——《史记·魏公子列传》佩虎符坐皋比者。——明·刘基《卖柑者言》

三、虎年说“虎”

为山中兽

人们通常把老虎称作“兽中之王”。这种说法不够严密。《说文》曰:“虎,山兽之君。”《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

按:毛虫三百六十,麟为之长。虎所君者,但山兽耳,故许君区别之。”

请注意,许慎释“虎”,离不开一个“山”字,虎只有在山中才能发威,到了平地就不咋地,于是就有了“虎落平阳受犬欺”之民谚。

古人

(来源:汉字全息资源应用系统)

从甲骨文和金文“虎”字看,它凸显虎头硕大、虎牙锐利、虎爪强劲、虎纹美丽等特征,是个典型的象形字。

那么,小篆“虎”字还象形吗?许慎曰:“从虍(hū,俗称‘虎字头’),虎足象人足。”《说文》又曰:“虍,虎文也,象形。”由此看来,“虎”字到了小篆,“图画”形状不见了,而是突出“虎纹”“虎足”这两个特点。

顺便说一下“虎”字的下半部,小篆是“人”,正楷怎么成了“几”?孔夫子也曾对此发表过意见,认为是“人”。他说:“(人)谓人之股脚也。虎之股脚似人。”

《篇海》云:“虎足象人,故从人。从几,误。”这里说的“误”,是指经过“隶变”,字形产生了“讹误”。

魏乐唐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带有“虎”字的成语众多:狐假虎威、狼吞虎咽、如虎添翼、龙潭虎穴、马马虎虎、调虎离山、虎视眈眈、虎踞龙盘、降龙伏虎、龙盘虎踞、龙争虎斗、为虎作伥、谈虎色变、放虎归山、骑虎难下、虎落平阳、虎口逃生、养虎为患、生龙活虎、龙腾虎跃、虎口拔牙、虎头蛇尾、虎背熊腰、藏龙卧虎、卧虎藏龙、与虎谋皮、养虎遗患、龙骧虎步、为虎傅翼、纵虎归山、熊腰虎背、投畀豺虎、畏敌如虎、开柙出虎、龙行虎步、龙吟虎啸、羊落虎口、两虎相争、暴虎冯河、虎啸风生、虎穴龙潭、虎斗龙争、虎口余生、虎落平川、虎皮羊质、虎入羊群、虎视鹰扬、虎头虎脑、虎尾春冰、纵虎归山、饿虎扑食、为虎傅翼、羊质虎皮、养虎遗患、龙骧虎步、照猫画虎、画虎类犬、画虎类狗、饿虎之蹊、打马虎眼、画虎不成、饿虎吞羊、饿虎扑羊、虎踞龙蟠、饿虎逢羊、春冰虎尾、驱羊攻虎、势成骑虎、燕颔虎须、不入虎穴、鲁鱼帝虎、龙腾虎啸、龙骧虎啸、虎荡羊群、众虎同心、帮虎吃食、虎略龙韬、焉得虎子、割肉饲虎、宫邻金虎、杨虎围匡、熊虎之士、虎口拔须、狼虫虎豹、虎视鹰瞵、燕颔虎颈、如虎傅翼、龙睁虎眼、龙骧虎视、将门虎子......

“虎”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就拿成语来说,诸如“虎踞龙盘”“虎步龙行”等带“虎”字的不下二百条;文学作品如《武松打虎》,那可是百读(听)不厌的。

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他生于虎年虎月虎日虎时,故“名寅,字伯虎”,这事是童叟皆知的;因“吴王葬(姑苏)阊门外,金玉精上浮为白虎”而得名的“虎丘”,凡旅游者都是爱去的……

老虎是威武勇猛的象征。生下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就叫他“小虎”,甚至虎年生的女孩,也有不少叫“虎妞”的。历史上有位李虎,只因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所以唐朝必须避讳“虎”字。这一来可麻烦了:隋朝有一个地名“虎州”,于是改称“武州”。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朝以玉制成的便器名叫“虎子”,此后泛指尿壶为“虎子”。一到李唐,这个称呼立即废止,改叫“马子”,与之相似的便桶,也就叫它“马桶”了。

齐侯钟

何为◑“虎口”◐

最后再说一下“虎口”,它有两义。一是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如“羊入虎口”;另一义是指人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这个部位为什么叫“虎口”呢?因老虎力大,于是借用“虎口”一词,表示手的这个部位使得上劲,握得牢固。

三国成语故事:燕颔虎须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回,发生在刘备在涿县看榜文之时,相关人物分别为刘备和张飞。原文如下: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

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飞曰:“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如何。”玄德甚喜,遂与同入村店中饮酒。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黄巾军张角一部进犯幽州,校尉邹靖向太守刘焉提出张榜招兵的建议,得到刘焉的赞同。榜文张贴到涿县。是年二十八岁的刘备看到榜文,长叹一声。当地富户张飞此时正巧就在刘备身后,听到刘备的这声长叹,忍不住发出疑问。此后,两人一起前往村店中饮酒。后来随着关羽的到来,便有了“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对张飞长相的描述,叫做“燕颔虎须”,意为形貌威武,借指虎将或勇士。颔,指的是下巴。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刘备与张飞在涿县相识,这一点毋庸置疑,在《三国志·先主传》中有着明确的记载。不过,他俩是不是因为黄巾祸乱幽州而相识,历史与小说有着很大的区别。《三国志·先主传》载:“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三国志·关羽传》称:“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从这段记载的先后顺序来看,刘备用张世平和苏双提供的资金在涿县招兵买马,张飞和关羽二人随即加入,都是在黄巾祸乱幽州之前。而且从这段记载的内容来看,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人组建的这支小队伍最初的用途并非是对付黄巾,而是为张世平和苏双的贩马提供保护,类似武装押运。只是后来到了黄巾作乱时,刘备才带着这支队伍加入了官军。

那么,为何《三国演义》作者将刘备与张飞相识的时间改为黄巾之乱期间呢?其实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历史上刘关张三人相识之初,仅仅是为商人保护货物,而小说中他们则是为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而走到了一起,这就将单纯的个人友谊变成了共赴国难的相互扶持,并确立了刘关张三人在作品中的高大形象。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