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结婚吉日

两个王一个木(两个王一个木念什么)

时间:2024-01-27 16:36:44 作者:陪你演戏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火折子、饼、幻虎、樱桃……《唐朝诡事录》编剧详解剧中细节

随着《唐朝诡事录》的热播,剧中的唐朝人的婚嫁、行旅的展现,以及对时人爱吃樱桃、饆饠(bì luó)的描写,包括妖猫、幻虎、白蟒等异兽都被观众津津乐道。日前,该剧编剧魏风华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对剧中出现的网友感兴趣的细节进行了解读。

新京报:剧中一吹就着的东西具体是什么?什么做的?

剧中,卢凌风探案时拿出火折子,一吹就着。

魏风华:这叫做火折子,可以理解成古代的可长时间燃烧的火柴,说古代打火机也行。火折子普遍认为出现在南北朝时,但没形成定论。火折子由糙纸卷制成“雪茄”状,辅以棉、磷、磺等物,装入相同粗细的竹筒,点燃火折子后,就可以照亮;不用的时候,将其盖上盖,由于空气阻隔和缺氧的原因,火折子会处于“半灭”状态。如果再用的时候,拔掉盖子,急速吹气后可使其遇氧复燃。

新京报:这大饼之类的食物是当时就有吗?是平时很常见的吃法吗?

剧中展现的唐代人吃食。

魏风华:饼是唐朝人的主食。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在唐朝人的观念中,无论是在汤中的,还是不在汤中的,只要是用面做的,而且成某种形状的,基本上都可以称为饼。也就是说,跟现在比起来,唐代饼的范围更广。唐饼的制作方法,主要是烤、烙、蒸、煮。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胡饼,即一种和饆饠同来自西域的烤烙面食。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新京报:《黄梅杀》这集里,说北方人不懂喝茶,那个时代北方没有茶吗?

魏风华:在中国,茶叶进入寻常人家,是在中唐陆羽的《茶经》出现之后。虽然盛唐及此前,国人已有喝茶的习惯,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士大夫阶层。剧中故事的背景,是开元盛世之前,茶叶还没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所以才有剧中的对话。

剧中展现的吃茶情节。

新京报:剧中有妖猫、幻虎、白蟒等异兽登场,剧中出现的几个异兽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借鉴哪里?

剧中出现的怪兽,实则是鳄鱼。

魏风华:先说猫。如今猫被认为是温顺的小动物。但在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并非有此认知。尤其是隋唐时代,猫被赋予了神秘、诡异和凶恐的色彩,唐朝人尤其畏惧猫鬼或者说猫妖、猫怪、猫精。唐人张鷟《朝野佥载》记载了所谓猫鬼的故事:“隋大业之季,猫鬼事起,家养老猫为厌魅,颇有神灵。递相诬告,京都及郡县被诛戮者,数千余家。蜀王秀皆坐之,隋室既亡,其事亦寝。”李邕在《金谷园记》中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五月,禁畜猫鬼、蛊毒、厌昧、野道者。”另外,《唐律疏议》中指出:“蓄造猫鬼及教导猫鬼之法者,皆绞;家人或知而不报者,皆流三千里。”

再说虎。在人们的印象中,志怪故事的主角是狐狸。其实,这是《聊斋志异》给人的印象。但在唐朝时并非如此。唐朝时,志怪的主角其实是老虎。在很多志怪笔记中,不但出现老虎的形象,还出现老虎化人的记载。后来,日本作家中岛敦写《山月记》,取材就是唐人志怪《宣室志》中李徵化虎的故事。在剧中,将老虎和幻术结合,所以就出现了幻虎。

蟒蛇其实并非唐志怪的主角,剧中让它出现在甘棠驿,主要是为了切合驿馆本身的特质,同时跟幻虎、伏虎兽、天铁熊有个差异化。

此外,剧中还出现伏虎兽。伏虎兽的记载,出现在汉末六朝的笔记《海内十洲记》中,所以到唐朝时这种异兽的资格已经非常老了。具体说,西汉时,有来自于月氏的使者,向巡游到安定这个地方的汉武帝,进献这种来自罗马帝国的野兽。后来,一些人认为伏虎兽其实就是獾的一种,它可以喷射可怕的气味,以此降制包括老虎在内的敌人。在剧中不会将其具体化,只晓得它是中式志怪下的一种奇兽就可以了。

剧中出现的伏虎兽。

还有百毒虫,它其实是《酉阳杂俎》中所记载的两种毒虫的合体,这种东西出现在岭南地区。按照《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的记载,其中一种毒虫善于钻入人的七窍,最后断人心系。只不过,在剧中对它做了戏剧化处理,设定它咬死人后又从头顶化蛾而出,这本身就具有惊悚的色彩,是剧情风格所需要的,也是苏无名发现的一条案情线索。

至于天铁熊,同样是出现在《酉阳杂俎》中的一种奇兽,按照书中介绍,它来自伽毗叶国,能够搏狮擒象。

新京报:在引进的影视作品里也会有一些异兽出现,在你看来,东西方异兽差别是什么?

魏风华:中式志怪里的异兽,我觉得都具有高概念的特点,同时往往还有历史渊源。相比之下,西方的异兽,可能更多在于形象上的怪奇。具体说,在中式志怪中,活跃着一种叫伯奇的异兽,也就是后人常说的食梦兽。在剧中,它曾出现在费鸡师的嘴里。在唐人的观念中,死去的人依旧会做梦,当逝者的梦被伯奇吃光时,那么尸体就开始腐烂了。这个设定是非常可以的。也就是说,中式志怪里的异兽,都是有自己的“兽设”。再比如,穷奇这种异兽,被认为是四大凶兽之一,最早出现在《左传》里,《山海经》也有记载。这种异兽的特点是,专吃良善者,而见了凶顽之人则很乖顺。还有一种异兽叫做獬豸,它的特点跟穷奇相反,它善辨是非曲直,所以古代的公廨中常见到它的形象。从这个角度看,中式志怪里的异兽都是有根基的,而非是凭空出现的一个奇怪的东西。

新京报:剧中对唐朝人的婚嫁、行旅、时人爱吃樱桃、饆饠,以及迷恋香料都有提及,当时具体是什么状况?饆饠是一种什么食物?

魏风华:先说婚嫁。唐代人的婚嫁,究竟是在清晨还是傍晚,也很有讲究。盛唐之时,世道太平,女子出嫁多在傍晚,到了中唐以后,世道变乱,于是慢慢便改为了清晨,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了后世。因此,在“长安红茶”一案中,女子出嫁在傍晚,跟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习俗相吻合。

行旅这一点,即使在台词中,也尽量符合当时的特点。比如,在古时尤其是唐朝时,客栈在口头上被称为“逆旅”,所以才有主角卢凌风在途中的台词和说法。

剧中有公主爱吃樱桃,幻术大会上变出樱桃给皇帝吃的故事情节,唐朝建立后,樱桃处于水果之王的位置,所谓“其木多阴,先百果熟,故古人多贵之”。樱桃宴、品樱会,各种以樱桃为主题的聚会宴饮层出不穷。李家皇室专门在大内开辟了樱桃园,向大臣们赐樱桃成为皇家的惯例。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恩赐并非摘下来给大臣吃,而是叫大臣们站在樱桃树下,用嘴直接去含食枝上的樱桃。当时,有宦官叫齐日升,专门研究樱桃的种植,“养樱桃至五月中,皮皱如鸿柿不落,其味数倍,人不测其法”。也就是说,到了樱桃该熟落的季节,仍能通过某种技术使之坠于枝头,味道比一般的甜美很多倍。至于外地的樱桃,则以东都洛阳的最佳。当时,美食家更是用樱桃当馅做成饆饠,所谓樱桃饆饠,这个在剧中也出现了。这就说到了饆饠。

剧中大家都爱吃的樱桃饆饠。

饆饠是一种来自于西域的小吃,如长形烧饼,里面有馅,两边开口,多用肉甚至蟹黄制成,有时也可用水果做馅,主要通过油炸制成,也有蒸熟的。樱桃饆饠在唐朝时出现过,这一点在《酉阳杂俎》中有记载。

至于香料,无论在鼍(tuó)神案,还是人面花案,都提到了香料。在案子里,香料直接影响了主人公能否脱离险境,以及对案情的判断。说起香料,在唐朝属于生活必备品。帝国盛大开放,中外贸易频繁,大唐的丝绸、瓷器被运到境外,境外的各种特产和珍宝不断被运进长安。一方面,说明这个王朝确实开放时尚;另一方面,外来品所带来的异域风情和隐秘传说深深刺激和满足了唐朝人的想象。在美国学者谢弗那本奇异的汉学著作《撒马尔罕的金桃》中曾有这样的描述:“七世纪(的唐朝)是一个崇尚外来物品的时代,当时追求各种各样的外国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开始从宫廷中传播开来,从而广泛地流行于一般的城市居民阶层之中。”这里说的七世纪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在随后的八九世纪,这种风尚继续扩大。迷恋香料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事情。在当时,香料不仅为妇女所爱,也是男人的必备品:贵族聚会,诗人读诗,都离不开香料。唐朝进口香料种类繁多:龙脑香、紫藤香、苏合香、安息香、青木香……正因为如此,很多域外商人把名贵香料倒腾进长安,卖给皇帝和贵族,转眼间就能赚大笔的钱。

新京报:剧中卢凌风让小乞丐买萧家的馄饨,庾家的粽子,唐时的这些东西和现代大家熟悉的一样吗?

魏风华:馄饨的历史,要早于饺子,在南北朝时就风靡大江南北了。饺子出现于记载中的时间稍晚。但无论是饺子,还是馄饨,其实古时和现在的,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一点,可以参见新疆阿斯塔纳出土的唐代饺子的原型。

关于粽子的历史,自然就更早了。在剧中,出现了萧家的馄饨,庾家的粽子,是长安流行的两种小吃,见于《酉阳杂俎》的记载。《唐朝诡事录》的一个特点,就是把众多唐人志怪笔记中所载有的生活细节,复原到剧情中。这个复原遵循两个特点,第一是有助于剧情或案情的推动,比如《人面花》中提到的公主爱吃乐游原的樱桃,就直接影响了苏无名的判断;再有提到的士族风尚,也直接提醒了卢凌风,让他锁定《沙斯传》的作者有可能来自太原王氏。再有就是,也许某个生活细节的提及,不会直接推动案情,但却有助于增加唐人生活的质感,那么我也会加进去,比如包括萧家的馄饨、庾家的粽子和樱桃饆饠在内的长安美食。

新京报:剧中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历史小细节吗?

魏风华:再说两个确实需要跟观众解释的历史小细节。第一是关于日本的称谓。看完《参天楼》单元,有观众问,当时就有日本这个称呼吗?按史书记载,从唐高宗时始,唐廷和唐人的口中,开始有了日本这个称呼。本世纪初,西安出土了日本遣唐使随员井真成(逝于开元年间)的墓志。在墓志铭中,就已出现日本的称谓。由此可见,在玄宗开元年间,日本这个称呼就已经存在并有出土实物佐证。《唐朝诡事录》的故事,发生在高宗年代之后、玄宗年代之前,所以这个时候,唐人称其为日本是符合史实的。

还有就是,关于长安宵禁的问题。有观众问,唐朝实施宵禁制度,长安宵禁很严,晚上宵禁了,苏无名、卢凌风还能带着樱桃(配角名字)和喜君出去吃樱桃饆饠?长安确实实行严格的宵禁制度,尤其是初唐和盛唐时代(中唐之后日渐松懈),但主要是在坊与坊之间的主干道上实施宵禁。每天傍晚开始宵禁后,坊门也就随之关闭,而坊内却自成世界,依旧热热闹闹,比如灯红酒绿的平康坊。在剧中,主人公显然是在坊内活动,所以是符合当时背景的。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刘军

启功先生汉字“4个重心点论”纠

我国前书法家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字,笔画瘦劲挺拔、轻重相济、结体修长妙巧,布局动静呼应、连绵有序,非常耐看,越看越思越有味,令人叫绝,不愧为一代书法大家名师。

启功先生认为田字格、米字格的中心,以及九宫格的中宫,并不是字的重心点位置。

启功先生在其书法讲座中谈道,他通过对古人字的测量研究发现,如下图所示将一个正方形的各边进行13等分,其中,居于中间相互距离3格的4个交点所在的横竖线段分别将正方形内每条横竖线段划分成5:8或3:5。他把这四个交点称作汉字的4个重心点。并且说一个字实际上有4个重心点,掌握了这4个重心点,写出来的字就好看(见《启功教授讲书法》视频)。

首先,田字格、米字格的中心点,实际上是正方形格体的几何中心点,也是衡量字在格体内写得是否居中的标志点;九宫格的中宫是一个居于格体最中间位置,且面积为整个格体面积九分之一的正方形,而不是一个点。书法界传统认为,这一区域是衡量笔画结体的集中度的标志,并有“中宫紧收”或“收紧中宫”之说。

而启功先生所说的四个点,因分别将横竖线分成了5:8=0.625,或3:5=0.6。数值计算虽然准确,似乎接近于黄金分割0.618,但毕竟不是准确的黄金分割值。所以,这四个点并不是黄金分割点。

启功先生在其书法讲座视频中为证明他的四个重心点论,列举了“人”、“大”、“仁”、“戈”、“教”、“放”等字例,每字笔画所在位置、结构划分等与其4个重心点虽有所吻合匹配,但理用牵强,且难以让人准确领会把握,并且没有使人感觉到这四个重心点与字的重心有何重大关联。下图左边是启功先生演示4个重心点的效果图,右边是把规范楷体字放进他的格体划分图中的效果。

启功先生所讲的字有4个重心点,如果连接各点则形成了一个正方形,实际上与九宫格所讲的中宫区域类似,只不过是重点强调了中宫的四个角点。两者都是相对于格体而言体现了汉字结体时笔画相对集中布局和集中指向性的区域,但各占格体的面积分别为11.11%和5.325%,也有较大差异。

其实,一旦对格体确定了笔画相对集中区域,也只有把字写得具有一定大小的规定时才有意义。如果在格体内写的字大小不一样时,那么字的实际笔画集中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格体固定的笔画集中区便失去了参考意义。

本人在研究汉字构形规律和发明设计汉字间架结构全息测定图时,特别设定了在正方形格体(称作字间框)内书写面积占格体面积50%大小的字,此区域叫字区框(或字区图)。并且发现在字区框内有一边长正好和字区框边长成黄金分割比的菱形被横竖画引导线正好分成九个平行四边形,字的笔画结体则主要集中在这一区域内。因此,把这一菱形区叫做汉字结体主体菱形九宫区。其中间一宫成为汉字结体时笔画避让、指向性区域,故称其为字的中宫,而非格体的中宫。

在这样的设定下,字区面积占格体面积的50%;笔画结体主体区的面积约占字面积的38.19%;字的中宫面积约点主体区的16.67%,约占字区面积的6.925%,约占格体面积的3.429%。相对于九宫区的中宫以及启功先生的四重心点所构成的面积要小得多,但更加符合汉字结体的实际规律。

如下列字笔画结体的主体区域以及笔画变形性避让,都吻合了测定图中的主体区和字的中宫。

所以,启功先生所讲的四个重心点并非字的重心问题,而是体现字结体集中度的“中宫”问题。

那么,汉字的重心到底是什么,又将如何确定呢?

在物理学、建筑学、数学等知识领域里为了研究物体或图形的匀称、平衡与稳定性,都讲重心以及重心的确定问题。而且,对于独立的物体或组合体、独立的图形或组合性图形,都只能有一个总重心。而且,对于非规则的物体或图形可利用悬挂法来确定其重心。

组合的物体或组合的平面几何图形的重心是由分物体或分图形的重心,按照理学二力平衡原理求重心一样。

回过头来,还是说一说以头朝上站立姿态示人的汉字,既不能倾斜,更不能颠倒。为了使字能够写得方正、工整、匀称、平衡、稳定,人们总在研究汉字的重心问题。甚至有人说,当左右、左中右结构型汉字各部分的重心在一条水平线上时,字就稳定。或者说当上下、上中下结构型汉字的各部分的重心在同一竖线上时,字就稳定……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呢?

汉字是由基本笔画构成的偏旁构件排列组合在一起的线条体形态,既不是物体,无质量和重量可言,又不是象数学中的几何图形那样具有规则性和封闭性,那么又将如何看待汉字的重心以及平衡和稳定性呢?

首先,正如前面所讲,独体字只有一个重心,而合体字可以看作是由各偏旁的分重心再组合成一个总重心。

人们对汉字的重心感和稳定性认知体验,其实往往是通过汉字里的中竖性笔画或上下相关交点所在直线的垂直程度,以及字下部笔画的支撑性来获得的。而平衡性则以中竖性笔画左右两边的笔画组成的对称感,以及从左右偏旁或字头、字中、字底恰当的比例组合所带来的匀称感来感知体验的。

如“中”字的重心和稳定感是由竖画的垂直度来决定的,而平衡感则是由竖画切割“口”所得两边的部分是否具有左右对称的效果来看待和感知的。同时,对“口”处于竖画线上的什么位置来决定字的匀称感。如果竖画写得不居中或不垂直,便会给人以重心不稳的感觉;如果“口”被竖画分割得左右不匀等,则会给人以字不平衡的感觉;如果“口”位于竖画线靠上、正中或靠下位置,都将使字看起不不匀称。当我们把“中”字放进全息测定图中时,便可以感知其重心、平稳及稳定性。

再如简简单单的规范手写体的“十”字,竖画可写得正好过横画的中点位置,以表现其具有左右对称之美。竖画还要写得被横画分割为上下呈黄金分割关系,使其呈现上短下长具有科学的视觉审美,同时也体现了汉字上密下疏的构形特点,从而使其重心稳定、匀称而平衡。将其放入全息测定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其优美的构形特点:竖画与几何中心竖线重合,横画被竖画分成左右对称;横画靠上,接近于主体区上三宫的下边线,其重心稳定、结构匀称而又平衡。

下面结合全息测定图,对各种结构类型汉字的重心及平稳性加以分析探讨。

独体字的重心、平衡与稳定性

首先看具有对称特征的独体字。如有中竖性笔画,但不带捺画的“申、甲、由、王”等字,以及有中竖性笔画,但带有捺画的“木、未、米、来”等字。均可以把中竖性笔画作为其结构重心所在的直线。

当我们把它们放进全息测定图中时,可以发现:没有捺画的对称性独体字的中竖画与几何中心竖线重合,以充分显示其对称性。而有捺画的对称性独体字,因捺画的伸展彰显了字的左收右放效果,因此它们的中竖画有所左移,恰和具有左收右放象征意义的结构中心竖线重合。

所以,我们谈论字的重心所在的位置时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几何中心竖线只是字在格体居中位置时,把字左右均分的界线标志;而结构中心竖线实际上是汉字左收右放的界线标志。而且,当具有对称效果的独体字中没有捺画时,其中竖性笔画则与几何中心竖线重合,以反映字的对称性;当独体字中有捺画时,其中竖性笔画则与结构重心竖线重合,以充分体现左收右放的效果。

对称性的独体字如果有两条中竖性笔画,且无捺画存在,那么它的重心线仍与几何中心竖线重合,而两竖画则与几何中心竖线对称布局。如下列例字

中间没有竖画的对称型独体字,同样以几何中心竖线作为结构重心所在的直线。如下列例字。

对于中间有竖画且竖画右边存在笔画或构件,或右边笔画重于左边的不对称的独体字,其重心仍可看作在几何中心竖线上,但由于横向性笔画的左低右高之势并没有使中间的竖向性笔画线向左偏移过多,大部分情况下与结构中心竖线重合或仍与几何中心竖线重合,或者居于两者之间。如下列例字。

竖向性笔画线左边有笔画构件的非对称形字的几何重心所在直线,仍以几何中心竖线为标准,但因横画的左低右高,使得存在于竖向性笔画左边的笔画构件的独立可视性存在效果比较明显,则使竖向性笔画远离几何中心竖线,而与右宫的左边线靠近或重合,但不会超过右宫左边线。如下列例字。

象“丁、了、子、孓”等带有竖钩的字,其重心也视为在几何中心线上,字的稳定性需要靠竖钩去决定和调节。竖钩采取了稍有弯孤的形状及钩的粗壮结实,增强字下部的张力使字显得灵活平稳。特别是“了、子、孓”的横折画与竖钩画的交点处位于上二宫下边线,而使其上下比例协调,美观好看。

没有中竖画及捺画的非对称形独体字,其结构重心所在的直线依然为几何中心竖线,相关点、交点会在几何中心线上。如下列例字。

有撇捺画的非对称型独体字,结构重心线在结构中心竖线上,且相关交点则微偏几何中心线以左些。如下列例字。

对于有撇画存在,并向右下方倾斜的独体字,其重心点仍在几何中心竖线上,并在斜中求正。如“夕”字有撇和横撇两个斜势笔画,它们的倾斜程度一定要得当,既不能斜得太轻,也不能斜得太过。一旦掌握不好,字则失去稳定感。例字如下。

对于向左下方倾斜的字,一般都以斜钩或横折弯钩构建了字的斜势,如“飞”、“气”、“戈”等,其重心所在的直线仍以几何中心竖线为准。横折弯钩以横的向右上方倾斜和折的内收而形成一种坚实构架,弯钩部分则弯中有竖及内收以及钩向竖直而具骨力强劲之感,使字显得斜的竖挺稳当。带斜钩之字,虽斜但横画亦斜,且有其它点画配重,或有撇画及其它部件在左下部作辅助支撑,而使字稳定。如下列例字。

象“毛、屯、也、甩”这样带有竖弯钩的字,除竖弯钩外的其余笔画的布局都偏左上,字的结构重心线可视作与结构中心竖线重合或有所偏左,而由竖弯钩画的弯钩部分的宽阔而弯中见平,弯平自然过度,正如有人形容的象平底锅般平坦且舒展,稳稳托起整字。其实,我们仍然可以把几何中心竖线看作是字的重心所在的直线。

(2)上下、上中下结构型字的重心及其平衡、稳定性

上下及上中下结构型字的平衡性,表现在字头、(字中)、字底的宽窄高低占位之匀称、协调所呈现的优美配比关系,以及在对称之感中又表现出左收右放、上密下疏、中紧外松的审美效果。

如“多”字,如果上下构件的大小占位关系不够协调,或间距不当,都将破坏字的审美。

上下结构型字的稳定性,表现在上下各构件的结构重心要落在同一竖线上。如“意”字,如果各部件的结构重心未在同一竖线上,存在多重心现象,字便失去稳定感。

因为几何中心竖线是格体及字间框的中等分竖线,因此,对于上下及上中下结构型字而言,各构件的重心仍然都落在几何中心竖线上,便有了稳定性。但对于有撇捺画存在的字,因捺画所特有的伸展性,使字在结构上则多以结构中心竖线为标准,某些中竖性笔画或某些关键交点会落在结构中心竖线上。

对于上下结构型字的字头、字底的科学合理、匀称协调地占位,可按过撇捺画交叉点的横画引导线、上下三宫的上下边线、结构中心横线、几何中心竖线为界进行上下划分,大体可分为五种占位法。现运用结体主体区外染色法表示字头和字底的占位,并参照几何中心竖线或结构中心竖线等观察字的结构重心线。

①以过撇捺画引导线交点的横画引导线为界的上下结构型字。此类占位法的字较少。

②以上三宫下边线为界的上下结构型字。这类占位法的字较多。例字如下。

③以结构中心横线为界的上下结构型字。这种占位法的字最多,可称占位之最。这也充分说明了汉字上密下疏的基本构形特征,以及结构中心横线的价值意义。例字如下。

④以几何中心横线为界线的上下结构型字。此类占位法的字并不多。

⑤以中宫下边线为界的上下结构型字。此类占位法的字也非常少。

我们可以看到,当字中没有撇捺画时,其上下构件的结构重心线同在几何中心竖线上;当字中有撇捺画时,其上下构件的结构重心线一般都同在结构中心竖线上。

若从书写角度划分上中下结构型的字,其字头、字中、字底构件各异,构成成份比较复杂,也有多种占位法。同样,当字中没有撇捺画时,各构件的结构重心同在几何中心竖线上;当字中有撇捺画存在时,其各构件的结构重心则多与结构中心竖线重合。现对各种占位情况举例如下,可自行观察分析。

根据以上展示的字例可知,上下及上中下结构型字的上下各构成要件的结构重心同位于几何中心竖线上,或同位于结构中心竖线上,字的重心稳定。至于其平衡性、匀称性、协调性,则由各构件相应的宽窄和高低科学合理的比例占位来决定。

(3)左右、左中右结构型字的重心及其平衡稳定性

左右及左中右结构型汉字,各偏旁构件在组成成字时会因中紧外松的构形需要,而使笔画产生相应的避让穿插变形,但是各偏旁的原结构重心线可视作保持不变,形成以结构中心为支撑点的杠杆平衡。

如由“口、十”组在“叶”时,左右偏旁都发生了笔画避让变形,此时,可视其原重心线及重心位置不变,连接两个偏旁重心点的成字则形成以结构中心为支点的二力平衡。

再如由“王、木、木”组成合体字“琳”时,三者的笔画都有避让式变形,但各自的重心线都仍然保持着原来的状态不变,三个重心都位于过结构中心的同一直线上,结构中心成为三力平衡的支点。结构重心成为“琳”字的总重心,结构中心竖线成为“琳”字的总重心线。

再如由“口、其、斤”组成“嘶”字时,亦然。

所以,当左右及左中右结构型字的各偏旁构件的重心形成以结构中心为支点的二力或三力平衡态势时,字则具有平衡性,结构中心竖线则为字的结构总重心线。

其实,左右及左中右结构型汉字的左右或左中右偏旁在排列布局时,既有各自大小不同的占位,还有高低、远近的讲究,从而使字看起来整体平衡协调美观,但我们根本无法去诸个进行测量计算,借助于全息测定图进行观察分析各偏旁的占位和布局规律,却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经全息测定图的测定发现,很多偏旁在构字的过程中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形态和位置,我们把这种偏旁叫做刚性偏旁。而有些左偏旁则根据右偏旁的不同,其占位也随之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偏旁称做柔性偏旁。

而且发现左右型结构汉字中,左右两个偏旁以结构中心竖线为界的占位法最多,共有近30个刚性偏旁所构成的字中大部分都是这种占位法。充分说明了结构中心竖线占位法,是左右结构型汉字中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占位布局方式。同时,也表明了结构中心横竖线的确是反映汉字上密下疏、左收右放基本特征的标志线。

在全息测定图中,通过竖画引导线以及过撇捺画引导线与横竖画引导线、结构中心横线、几何中心横线、圆的交点等能够比较容易找到各偏旁重心所在直线较准确的位置。并发现左右结构型字的左偏旁重心所在的直线有如下左图中所示的五种情况,右偏旁重心所在的直线有如下图右图中所示的6种情况。这种寻找判断左右偏旁对应的重心线所在位置的方法简单直观,这也是全息测定图又一强大的功能体现。

在全息测定图中,我们通过以同一左偏旁构成的不同例字来观察分析左右偏旁的占位规律,以及左右偏旁重心所在的直线位置。同时,还可以判断哪些偏旁是刚性偏旁,哪些偏旁是柔性偏旁。

下列各字的左偏旁是刚性偏旁,并用红线标注了和偏旁重心所在的直线。

下列各字的左偏旁也属于刚性偏旁,对字的左右偏旁占位以及各偏旁重心所在直线不再一一标记,请自行观察、分析判断。

下列各字的左偏旁属于柔性偏旁,会随右偏旁形态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另外,象歹字旁、矢字旁、舌字旁也是柔性偏旁。

左中右结构型汉字各偏旁占位情况比较复杂,但基本保持着中间构件的占位相对较密集,左偏旁占位小于右偏旁占位状态,充分反映着汉字左收右放、上密下疏和中紧外松的形体特征。各偏旁重心所在直线,可按上面的规律在全息测定图中寻找,现举例如下,请自行观察分析。

以上我们根据全息测定图的定位与测定优势,通过大量的字例展示了左右、左中右结构型汉字的偏旁构件的各种占位,以及高低远近布局情况,反映了不同偏旁构件在汉字构形中的匀称性组合规律。

至于左右及左中右结构型汉字的稳定性,则完全取决于偏旁的重心是否稳定,只要把各偏旁的重心保持好了,且能够使各偏旁的重心连结经过结构中心,那么字就稳定了,也具有平衡性了,字也就美观好看了。

(4)包围结构型汉字的重心及其平衡稳定性

包围结构型字分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又有三包围结构、两包围结构。

全包围型汉字,以方框形紧紧包围结体主体九宫区为特征。框呈上下长稍大于左右宽的竖长方形,四角顶点几近共圆,框正则字正,框正内正则字的重心稳定。字的几何重心线,仍和几何中心竖线重合。框内部分的结构重心线与独体字的结构重心线类似,若有竖向性笔画时,自然也以竖直为正。以下字例展示仍不再作标记提示,相关结体规律,请自行观察分析判断。

各种三包结构型汉字的三包框仍以包围结体主体九宫区为特征,框的四个顶点共圆。上左下三包框下边的横画部分长且平于框上边的横画,以使字具有稳定性;左上右及左下右三包框的右包边下端低于左包边下端,而使框具有强大的支撑性,方显框正,框正内部构件正则字正。被包部分的结构重心所在直线,仍以独体字的方法判断。

例字如下,请自行分析研究。

左下右三包围结构型汉字,以左下右包主体九宫区、上托九宫为特征。左右必包其内,上可超出九宫区,下不低于九宫区下边线,以托住托起为宗旨。其结构重心线与几何中心线合一。

上左两包围,以横画和竖撇画或撇画组成,由于撇画向左下方的斜势,使字的左上部侵入九宫区之内,故字的右下角则会超出九宫,方显字正与重心稳定。

以上,我们利用全息测定图对大量的字例测定展示,使我们直观感受到了各种结构类型的汉字的形体特征和结构状态,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进一步分析和总结出汉字的基本结体规律,可为习字提供许多有益的构形指导和帮助。

金克木诞辰110周年:一位智者的成长传奇

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今年8月14日是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印度文化研究者金克木诞辰110周年。

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字止默,笔名辛竹,安徽寿县人,父亲是清朝最末一代县官。儿时金克木在家中一面念“诗云”“子曰”,一面认“ABCD”的新旧文化中完成了开蒙教育。1920年,金克木入安徽寿县第一小学就读。在他后来去北京大学任教的简历上,“学历”一栏依然填的是“安徽寿县第一小学毕业”。

也因如此,学贯古今,博通中西,掌握梵语、巴利语、印地语、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语言文字的金克木被称为“奇才”。金克木女儿金木婴曾这样回忆父亲:“有人说,和我父亲谈天,往往你的专业是什么,他就和你谈什么,如果正好是他熟悉的,自然谈得热闹;如果并非他的专长,那他就更高兴,会说:‘又长知识了。’不过,他常对人说:‘要是为考试,不要问我,我不会考试,那另是一门学问。’他确实没有参加过什么正规考试,没有大学学历,连中学文凭也没有,倒不是考不上,是没钱考。但他从不承认是自学成才,总是强调他是有老师的,而且老师都是最好的。”

他的老师可能是一本书,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次际遇。1930年,金克木离家至北平,与各种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尤其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结下不解之缘。他泛览书刊,广交朋友,同时学会了多种语言;1941年,迎来而立之年的金克木至印度任报纸编辑。之后前往佛教圣地鹿野苑,随憍赏弥老人钻研印度古典,走上梵学研究之路;1946年,金克木回国,先后在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任教,与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到了晚年,金克木喜欢和人交谈,写下许多文章,尤以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影响深远。

2000年8月5日,金克木因病在北京逝世。在去世的前四天他过完了自己的米寿(阴历生日),还笑着说:“我是哭着来,笑着走。”

在金克木诞辰11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特地回顾了金克木从青年到中年,再到晚年的学习之路,以此纪念一位智慧又可爱的老人,一种读书的方法,以及一份在当下已不多见的对求知的真诚和热情。

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本文图文若无特别署名,均由金木婴提供。

“看书如同见活人,读书如听师友谈话”

初来北平时的金克木不满20岁,囊中羞涩,但这并不妨碍他上“另一种大学”。1930年,自封“马路巡阅使”的金克木到处走街串巷,忽然发现宣武门内头发胡同有市立的公共图书馆,便走了进去。

在《风义兼师友》里,金克木特别回忆过这家图书馆:“阅览室中玻璃柜里有《万有文库》和少数英文的《家庭大学丛书》,可以指定借阅,真是方便。冬天生一座大火炉,室内如春。我几乎是天天去,上午,下午坐在里面看书,大开眼界,补上了许多常识,结识了许多在家乡小学中闻名而不能见面的大学者大文人的名著。如果没有这所图书馆,我真不知道怎么能度过那飞雪漫天的冬季和风沙卷地的春天,怎么能打开那真正是无尽宝藏的知识宝库的大门。”

某一天,金克木经过一家“私人教授英文”,便来学习,没想到后来被老师推荐的《阿狄生文报捃华》吸引了去,认为这个“矿”非开不可,越不懂越要钻,还因此和那位因病在家教书的老师成了朋友。过了不久,金克木又在世界日报中看见一则“私人教授世界语”的小广告,由此认识了张佩苍、蔡方选、陆式蘅、于道泉几位世界语者,打开了另一番天地,还把蔡方选书架上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哈姆莱特》《马克白斯》《神曲地狱篇》《塔杜施先生》《人类的悲剧》《法老王》《室内周游记》等世界语本子排队读了下去。不仅如此,他常去闲逛旧书店和书摊子,也积极“课堂巡礼”——到各个大学旁听,包括钱玄同、黎锦熙、熊佛西等名教授的课,也曾赶上了章太炎、鲁迅、胡适的演讲。

1934年秋,金克木在北平。

金克木读信

1935年,金克木来到北大图书馆工作。在这里,他会留意每一张经手的索书条,只要还书还来得及,他总要抽空翻阅一下没见过的书。他还常到中文和西文书库翻阅架上的书,并不时向库内的同事请教。后来他在《一点经历·一点希望》里写:“这样,借书条成为索引,借书人和书库中人成为导师,我便白天在借书台和书库之间生活,晚上再仔细读读借回去的书。”

有一次,图书馆来了位穿旧长袍的老先生。金克木接过他的纸条,发现都是些古书名,后面写着为校注某书需要,请某馆长准予借出,署名是一位鼎鼎大名的教授。因当时馆长换人,这些书没能立即借出,但老先生离开后金克木连忙抓张废纸把硬记的书名默写了出来。“我很想知道,这些书中有什么奥妙值得他远道来借,这些互不相干的书之间有什么关系,对他正在校注的那部古书有什么用处。”金克木在心里特别感谢这位老先生,“他不远几十里从城外来给我用一张书单上了一次无言之课。”

也是在北大图书馆,金克木遇到了自己学术上的“指路人”。“有一天,一个借书人忽然隔着柜台对我轻轻说:‘你是金克木吧?你会写文章。某某人非常喜欢你写的文。’……从借书证上我看出这个人是历史系四年级学生邓广铭。……从此以后,他来借书时往往同我说几句话。有一次竟把他的毕业论文稿带来给我看,就是他在胡适指导下作的《陈亮传》。……邓给我看论文是什么意思?我从未想起去走什么学术道路,也不知道那条路在何方。万想不到他是来给我指路的。”

1993年,金克木与邓广铭在朗润园。

在新近出版的《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中,青年批评家黄德海特别关注到金克木的读书和学习方式。 在他看来,金克木在图书馆养成了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看书如同见活人,读书如听师友谈话”。这一奇特读书法能把已在某种意义上风干的书复活,重新拥有生动的面容,并在深处通向他后来提出的“读书·读人·读物”。更重要的是,金克木还领悟到“图书馆中的人能像藏书家那样会‘望气’,一见纸墨、版型、字体便知版本新旧。不但能望出书的形式,还能望出书的性质,一直能望到书的价值高低”。

《读书·读人·读物——金克木编年录》书封。作家出版社供图

“没有必要听很多课,那是浪费时光”

抗日战争爆发后,金克木流落各地,与萨空了、曾运乾、杨树达、傅斯年、李济、向达等都有或深或浅的交集,他广泛学习,受益良多。这个过程持续到1941年,金克木赴印度工作,自此开始了另外一段奇特的学习之路。

来到加尔各答,金克木先为中文报纸《印度日报》的编辑,同时学习梵文,两年后开始研究古代印度哲学、佛学与文学。金克木曾对人说,他在印度求学,也没有在大学正式注册读书,而是探访名家。因为名家之为名家,也就那一点与众不同的东西,找他聊几次也就差不多都知道了,没有必要听很多课,那是浪费时光。

宗师级的憍赏弥无疑对金克木意义非常。黄德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憍赏弥是传奇人物,出身正统婆罗门,早年学佛,熟读全藏,后曾担任哈佛大学教授,并曾应聘为列宁格勒大学教授,只是受不了那里的严寒气候,过了一段时间便回国了。憍赏弥跟甘地是好朋友,随甘地住过一段时期,“交流了不少思想。但甘地的住处是政治活动中心,他在那里无法长期住下去。甘地入狱,他便离开。有人为他在佛教圣地鹿野苑盖了一间小屋,布施给他”。这个鹿野苑的小屋,就是金克木从学的地方。

而当年的入学还经受了一次“考验”。金克木先是连续两次去找憍赏弥,没有准点出现,老人家不让他进门。第三次,“先在门口张望一下那正对着门口的闹钟,才知道我们的钟表快慢不一样,他的钟还差两分。我站在门外等着,看见闹钟的长针转到十二点上,才进门。他仍然睁眼望一望钟,这回没有赶我走了。”这故事简直跟张良从学圯上老人一样,连金克木自己都说:“适有天竺老居士隐居于此,由‘圯桥三进’谓‘孺子可教’。”

1946年7月,金克木在印度加尔各答校梵本《集论》。

至于向憍赏弥求学的具体过程,后来金克木在《如是我闻》里透露:“先是东一拳西一脚乱读,随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引起他的兴趣。他便要我随他由浅追深,由点扩面,查索上下文,破译符号,排列符号网络,层层剥取意义。本来他只肯每天对我背诵几节诗,用咏唱调,然后口头上改成散文念,仿佛说话,接着便是谈论。我发现这就是许多佛典的文体,也是印度古书的常用体。改读他提议的经书,他的劲头大了,戴上老花镜,和我一同盘腿坐在大木床上,提出问题,追查究竟。他还要我去找一位老学究讲书,暗中比较传统与新创。……当时我们是在做实验,没想到理论。到七十年代末我看到二次大战后欧美日本的书才知道,这种依据文本,追查上下文,探索文体,破译符号,解析阐释层次等等是语言学和哲学的一种新发展,可应用于其他学科。”

“我们一直说金克木是自学成才,但在某些时候,他会说他是有老师的,而且老师都是最好的。只是因为他学习的速度太快,我们以为他都是自学的。”黄德海感慨,除了上面提到的憍赏弥,金克木受过教益的人很多,比如傅斯年,比如邓广铭,他们都对金克木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傅斯年把金克木引上了对西方文化追根溯源的路,邓广铭让他有机会见识了现代学术的精彩,憍赏弥传授的则是梵文和对梵文的理解。

“有时候虽然只是一面之缘,金克木就能抓住其精神核心。跟傅斯年就是这样,金先生大概只见过傅斯年一面,谈了几个小时,然后拿着傅斯年送给他的拉丁文《高卢战记》回去,学会了拉丁文,决心对西方文化追根溯源,我觉得这是他学术‘预流’的开始——居然只是来自一次谈话。”

“只好从头再来,再认字,再读书,可是不觉苦,反觉乐”

从印度回国后,金克木开启了自己的“为师时代”。他先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教印度哲学、梵文、印度文学,后在北京大学教乌尔都语、印地语、印度文学史等课程,也和季羡林一起开了五年梵文巴利文的课。

到“”时期,金克木经历了批斗,也一度暂别读书,“七十年代中,我不读书已有十年,除工作需要外不读别的书已有二十多年。这时到图书馆一看,中国书,外国书,不论什么文,全成了‘似曾相识’。自己觉得如同一张白纸,照说是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不幸我这张白纸好像是只能画出不新不美的图画。只好从头再来,再认字,再读书,可是不觉苦,反觉乐。”

“那是七十年代末,他身体还可以,每天从蔚秀园走到东校门附近的教师阅览室去看新书和杂志。”金克木的学生、学者、翻译家郭良鋆在《师恩深如海》一文里回忆道,“北大盖了新图书馆后,金先生便天天去新馆,不但阅读印度学方面的书籍,还阅读大量西方各种新的学术思潮方面的书籍,例如符号学、信息学、比较人类学等等。他见到我,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跟我谈起这十年国外印度学发展的情况,告诉我要关注哪些领域的研究,选择课题等等。”

金克木与夫人和学生

有意思的是,金克木还在1979年忽然想学日语,起因是想知道日本人讲话作文的语气味道,“尽管学得不慢又能领会,独自啃得起劲,却随学随忘,记不住了。……本来就没敢存直接读夏目漱石的奢望。《我是猫》《哥儿》连题目都没有传神译法,不学日文也能知道。这也不是学会普通日文就能领会的。我只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读文学作品若一点没接触过作者所用语言,不明语气,就觉得不大舒服。不能读原文也得知道一点原来是什么样子。读译文会忽而想起原来该是什么样子。”

1982年,年过古稀的金克木正式退休,迎来了一种“老来乐”的读书状态:“七十岁开始可以诸事不做而拿退休金,不愁没有一碗饭吃,自由自在,自得其乐。要看书可以随便乱翻。金庸、梁羽生、克里斯蒂、松本清张,从前哪能拜读?现在可以了。随看随忘,便扔在一边。无忧无虑,无人打扰,不必出门而自有天地。真是无限风光在老年。”

在郭良鋆的印象里,步入老年的金克木对新鲜事物也总是兴趣盎然。“一次,他兴奋地对我谈起用电脑有多方便,省得用手写字。……我说:金先生,你汉语拼音没问题啊?……不想金先生说:你怎么那么傻,不要用全拼,你用‘标准’,只要打起首的辅音,就可以了。……金先生一辈子都聪明好学,什么新鲜的,一学便会,用他的话来说,那是因为他年轻时,在报馆工作过,缺什么行当,就要学什么行当,而且要及时学会。”金克木搬去郎润园后,郭良鋆去看望时还常见他一个人在家中摆弄围棋棋谱,“他看电视上的围棋,很快就能算出多少子,对结局作出判断。”

金克木与外孙女摆棋

也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段时间,金克木重新开始写起了东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我发现自己身心俱惫,确已步入老境,该是对自己而非对别人作检查、交代、总结的时候了。于是我从呱呱坠地回忆起,一路追查,随手写出一些报告。”

其中有一本《旧巢痕》,他从自己出生写起,追溯家族往事,细写童年所见种种,以一巢而见时代一斑。1985年12月,署名“辛竹”的《旧巢痕》出版。等到1997年文汇出版社重版时又变成了评点本:在此前的基础上加了回目和评说,署名方式则变成“拙庵居士”著、“八公山人”评、“无冰室主”编。好玩的是,“辛竹”“拙庵居士”“八公山人”其实均为金克木的化名,他等于一人分饰几角,自作自评,自叹自笑。

“金先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人,他写东西绝对不喜欢按照常规思路写。”当年的“无冰室主”、编辑吴彬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想记下自己的来路,同时又有很多反思,所以就一会在故事内,一会在故事外,一会是拙庵居士,一会是八公山人,这个写作方式本身也是很新颖的。”

金克木在荷塘边

“我这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发现的快乐’”

晚年时的金克木在《读书》杂志发文最多,深受1980年代一代学人的追忆。“作为学者兼文章家的金先生,最大的特点不在博学,而在善用知识,以及善于表达。”陈平原于2000年写道,“今日中国,学界风气已经或正在转移,专业化将成为主流。我相信,日后的读书人,会永远怀念像金先生那样博学深思、有‘专家之学’做底的‘杂家’,以及其发表在《读书》杂志上活蹦乱跳、元气淋漓的‘不伦不类的文章’。”

回溯1980年代,当年的编辑李庆西也很喜欢金克木在《读书》上发表的那些长则不过千字,短则仅二三百字的文章,想拿来编一本书。1987年,他和黄育海策划一套“学术小品”的学人随笔丛书,扬之水带他去朗润园金宅拜访,金先生对李庆西打趣说,你真会动脑筋,这些“竹头木屑”也能派用场。李庆西说文章分量不在长短,《世说新语》里边的文章比你的还短小。这番《世说新语》的恭维话把老先生逗乐了。“竹头木屑”的典故就出自《世说新语》,老先生大概觉得李庆西“接口令”很快,自有一种谐趣感。李庆西和澎湃新闻记者说,最后书名就叫《燕口拾泥》,很雅致,也透着自谦的意思。

在编书时,李庆西还想起金克木《“书读完了”》中说到陈寅恪早年去拜访夏曾佑的一则轶事:夏对陈说,你懂外文能读外国书,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这话听上去狂妄而悖谬,但金克木认为它恰恰道出文化内在的结构与系统,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古代典籍不过就几十种,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是可以理出头绪的。

金克木送给李庆西的签名书。摄影 李庆西

“金先生去世后,有一次和扬之水谈起,与其称他为学者,不如称他为智者。”编辑、作家陆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1990年,陆灏去北京组稿,当时很多作者是扬之水介绍并陪他去的,去金克木家也是如此。在陆灏的印象里,与金克木交谈很少有插话的机会,即便预先准备了几个问题,一见面,也会被他海阔天空似的谈锋所压倒,不由地让他牵着鼻子走。“金先生的话题也是散文似的,好似当年常山赵子龙,匹马单枪,独闯曹营,在百万大军中来回厮杀,如入无人之境。他的学识涉猎面实在太广,几乎‘百川灌河,不辨牛马。’印度文化原是他本行,可是哲学、科学、美学、佛学、民俗学、文艺学,他都有较深研究,不乏见解。冷不防,他又会朝外国文学来一枪,旋即调转枪头,刺向美术理论。”

那时金克木已到耄耋之年,但一口气还能谈上几小时,哪怕是送人从书房到门口这一路,仅仅几步却可能半小时还不够。他总说自己老了,眼花、耳背、气喘、甚至不久于人世了,但陆灏觉得:“读他的文章,听他聊天,又何尝见得半点老态?”若说与时代潮流息息相通,年轻人也不一定赶得上金克木的“时髦”。陆灏还记得有一次金克木问他当代西学最时兴的理论是什么?他答大概是解构主义。金克木当即说那是好几年前的了,现在应是‘深厚的解说’(thick interpretation),一听陆灏表示“闻所未闻”,金克木又用民俗学研究的实例解释这种最新派的理论。

“当年无网络,他家书也不多,不知道那些杂七杂八的新知他是从哪里获取的。”

1992年金克木与陆灏。摄影 扬之水

2000年4月17日——在老先生逝去前四个月,学者李工真见到了金克木,两人探讨了为什么明朝以后中国社会发展就落后于西方,还说起学者应有的精神状态问题。据李工真在《我所认识的金克木先生》里的回忆,当时他想起爱因斯坦1918年4月在马克斯·普朗克六十岁生日庆祝会上的讲话《探索的动机》,便背给老先生听:“……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这一次,对用爱因斯坦的话作出的回答,老先生很满意,还笑了笑说:“是的,我这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发现的快乐’。”

引申:在现代社会,怎么读那些浩如烟海的书

回顾金克木的一生,他从1930年始发表作品,留下学术专著三十余种,主要有《甘地论》《梵语文学史》《印度文化论集》《比较文化论集》等,还有诗集《蝙蝠集》《雨雪集》,小说《旧巢痕》《难忘的影子》,散文随笔集《天竺旧事》《燕口拾泥》《燕啄春泥》《文化的解说》《文化猎疑》《书城独白》《无文探隐》等。翻译作品有《通俗天文学》《伐致呵利三百咏》《云使》《我的童年》《印度古诗选》《莎维德丽》等。2011年5月,400多万字的八卷本《金克木集》出版,收录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金克木诗文、学术专著、随笔杂文和译著等作品。

八卷本《金克木集》

在吴彬看来,金克木确实是一个奇人,尽管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但有各种奇思妙想。人文学科里就没有他不涉猎的东西,而且他很早就对天文学等自然科学感兴趣。也是从金克木身上,她相信并不是只有来自课堂的学问才是真学问。

“在1980年代初,我们都还不知道符号学的时候,他已经能给《读书》写文章谈这个了。”吴彬和澎湃新闻记者说,她现在非常后悔当年没有把金克木聊天时的话记录下来,“他有无穷无尽的话题,无论是回忆过去还是前瞻性的,真是字字珠玑。当年没有记录习惯,一是忙,二是觉得这么精彩的话我永远都不可能忘记,但现在年纪大了,真的记不住了,太后悔了。”

她特别希望人们可以多看看金克木的文集。“金先生的文字非常好读,你会发现一个人只有把东西都嚼透了,完全化成自己想法的时候,写出来的文章才是这个样子的。它们不是那种食古不化,半通不通,堆砌好些专业词汇的文章,而完全是自己的话,而且通俗易懂,还很幽默。这样有自己性情的文章恐怕今天也比较难找了。”

中国现代文学馆对金克木的介绍。澎湃新闻记者 罗昕 摄

“如果金先生还在世,我想他还是会用自己的读书法读书,只要根据变化的情景微调即可。”黄德海认为,金克木最卓越的地方还不是他在印度和梵文专业上做出的杰出贡献,而是他晚年不断总结和提炼的读书和学习方法。这个读书和学习的方法,其实从他的文章名和书名里就能大体意识到——“书读完了”“读书·读人·读物”“读书与格式塔”“读书得间”“无文探隐”,思考的是在现代社会情形下,怎么读那些浩如烟海的书。

“金先生得出了自己独特的结论,足以供我们学习。比如面对众多的书,我们要先有个知识结构,这样才能知道每本书在系统中的位置,然后学着给书‘观相’‘望气’,一眼而判断某本书可能的价值,然后像福尔摩斯一样,围绕着书试图解决的问题一路跟踪追查,越读越有兴味。这个读书方法,我称为‘剑宗读书法’,非常有意思,越琢磨越有味道。”

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读过《笑傲江湖》的人知道华山派有气宗和剑宗。气宗就是所有的基础都打好,再开始练高层次的剑术。比如说先练紫霞神功,练到第八层,才能练什么剑法。剑宗的认知完全不同,哪里会有人等到你打好所有的基础,任何实战几乎都是一次未知,只好把自己的眼光练得无比锐利,在任何实战里,发现对方的漏洞,上来就是一剑。“不是先设想有基础的剑法,而是在具体里处理自己的所学,这跟传统的教育方式非常不同。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是在信息不完善的情况下作出判断的,因此所谓的‘剑宗读书法’,其实就是说,没有人能够把什么都准备好才开始读书。我们不得不先知道自己要读哪些书,知道书的整体和结构,然后蹒跚着走进书的世界,一点点摸索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读书方法。”

快乐的老顽童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栾梦

添笔成字¬——大、木、夰、夼

今天来看一下关于“大”字逐步添笔形成的新字

“大”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dà、dài、tài

读dà时

甲骨文的“大”字象人正面站立,双臂下垂。本义是成年人,与「子」像小孩相对(甲骨文的“子”像小孩在舞动手臂玩耍),因年纪较小孩大,故引申有大的含义。

“大”和“子”的甲骨文

读dài时

⒈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⒉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读tài时

⒈ 古通“太”。

⒉ 古通“泰”。

读音tài

同“太”。(注意:这个字不是“木”)

夰,读音gǎo

⒈ 分散;放纵轻佻的样子。

⒉ 古同“昊”

夼,读音kuǎng

洼地(多用于地名):大夼;马草夼(带“夼”的地名基本都在山东省)。

这个字是越南文字,读音mặc,意思是:体贴的,沉思的。

其实这个字应该和“大——太——(大丶丶)”在一个系列,有机会再做详解。

圣宋元宝小平~易混淆版别实物对照图例

1.细字长宝和细字阔元,行书宋字起笔不同,长宝下挑,阔元上挑,第六笔长宝做√。

2.长宝和阔元篆书对比,元字末笔不同。

3.美制大字和美制小字,宋字6笔最大不同,木字起笔一个带勾一个不带勾。

4.大字和小字篆书对比宝字和元字末笔

5.直宋篆书和直宋斜宝篆书,直宋目内一横,第二笔隐起,斜宝目内两横,但感觉两版区分无实际意义。

6.隐起文和隐起文接郭,宋字接郭,隐起文元字略仰,接郭元字俯。

7.阔圣和阔圣昂宝,宝足区别最大,昂宝的宝足位于穿口上。

8.篆书同理

9.阔圣篆书和阔退圣,退圣的圣字退,元字略俯,阔圣的宋字和退圣的宋字相比略仰

10.狭圣和小异,看宝足,狭圣宝足分开的较大,小异宝足分开小,元字进。

11.篆书同理

12.短宋连轮和短宋连轮小字,不知何故。小字一直未见实物,图谱上看面被阔缘,字略小,级别七级,应该是图谱的问题。

13.短宋隔轮和短宋隔轮广穿,广穿实物同样未见,看图铺细缘圆穿,不排除钱币穿口被破坏的原因。

14.狭宋和狭宋广穿,圣宋末笔长短区别较大,

15.篆书未见广穿,图谱宝字区别较大,

16.长尾和长尾细缘,长尾元字不连,长尾细缘元字上下相连,细缘边略细。

17.广穿小字和昂圣对比,宝字俯,圣字昂。

18.广穿小字和降圣的对比,圣字降且俯,

19.广穿小字和昂元对比.元字昂起。

20.广穿小字和降元.实物对比明显,图谱拓片或许有误。

21.退圣和昂宝,宝足区别较大,昂宝应该叫退圣昂宝较为妥当

22.宋接郭和宋接郭进圣.一个圣字俯,一个圣字正且进。

23.阔元和阔元阔圣.主要区别在圣字,阔圣昂起,字体阔,王字长。

24.广穿小字仰俯和仰俯进元,进元的元字进,宝字昂,

25.狭穿大字和小字,主要区别在圣字的耳部最后一笔。

26.篆书主要区别在宝字大小。

27.含圆郭和仰宝,主要区别在宝字,一个俯一个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