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图源:IC Photo)
傅北宸/文
李开元在《汉兴》中,对当下汉朝初中期的研究和理解有两大不以为然。一是对卜相迷信说,一是对汉各种现象的儒学解释。他就学北大后久居海外,沉浸于秦汉之间,以文化传承为家乡,大环境的不同使其别具只眼,他山做石一攻而玉。上述两种他都给出了例证:后者说前武帝时代的汉朝基本上无儒学之用,无论陆贾策术还是贾谊政论,都是黄老之学;前者说明卜相在中国传统社会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和阶层,野有卜者朝设卜官,将之归为迷信才是真正的愚昧,甚至于是对生命的轻忽。
一
一直以来,史学界以元史料所载的霸陵在白鹿原上的凤凰嘴作为公论,并立碑为证。去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线上会议公布,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霸陵,李白《忆秦娥》中“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中的“灞陵”即是霸陵(灞是霸的异体字),陵寝的主人即汉文帝。
汉文帝(代王)刘恒本人就和大多数王公皇帝一样,是一个狂热的占卜控。
楚汉战争的时候,其母薄姬还是个战乱里的姑娘,女相士许负为她看相,直接说她将来“当生天子”。为此,魏王豹娶了她,挟帝囊以证身份的意思,而且放心大胆地做变色龙:时而跟刘邦时而跟项羽,后来被韩信掳身灭国,薄姬没给他生成天子不说,还被俘虏到汉宫做了纺织女奴。各种曲折之后,被刘邦纳为姬妃,不幸的是,后宫佳丽之中,她跟刘邦只有一次同房,就怀上了刘恒。刘邦内外嫡庶共有八个儿子,刘恒排名靠中间,时称中子。从继皇帝位的考量角度看,立长立嫡立贤和他都不沾边,所以只好乖乖的去张家口的代王城做代王。
但事情总会变化的,高祖嫡出太子是老二刘盈,继位是为惠帝,长子刘肥、三子刘如意、五子刘恢、六子刘友先后死去、八子刘建早夭,到诸吕之变之后,该掷色子决定谁做皇帝的时候,刘邦的儿子只剩下他和弟弟刘长了。刘恒最终还是从代王城到长安,做了汉文帝。
陆贾所撰《楚汉春秋》载,这个女相士许负,被刘邦封为鸣雌亭侯,时年19岁。这种最牛原始股的因由即来自相术。刘邦还是大秦朝股级干部泗水亭长的时候,娶了吕雉生了一女一儿,在背儿携女下田干活的时候遇到了许负,许负给吕雉看相说她相貌主贵,又看了她的儿女说贵就贵在这一儿一女身上。后来见到股级干部又补充说,夫人和孩子的贵都出在他身上,他的命相“贵不可言”。后世有推想说许负是拍马屁,但事实上看相的时候,刘邦只是虾皮一般的行政级别,兼之四十多岁事事不成的光景,吕雉也只不过是一个带俩娃下地干活儿的农妇,许负的马屁轮不到拍这两类人。
自是之后八年,刘邦从一个村氓一跃而成开国皇帝,不能不算是一个异数。准确的相术或许是刘邦能封侯许负的原因之一,但如果因此认为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仅因为该个案就封赐爵位,那即是小看政治家也是小看史书,合理的推断还应该有其他相术相关的重大事件,虽然受封前许负没有其他记载。但无记载并非是没有事实。
许负被记载的还有给周亚夫看相。周亚夫是刘邦治期大将周勃的儿子,文景之治时期的大将,许负相周说其“法令纹入口”,将来会饿死,事实果如其言。
如果史载中只有许负,应该还不足以代表相士的认同普遍和社会地位,恰好大名鼎鼎的大结巴周昌亲历一事,周的老友方与公(楚国薛郡方与县,今山东鱼台的长官)以相术知名,跟周说要关照好下属赵尧,他将来会接替周的御史大夫之职。
后来周昌离京辅佐刘如意,刘邦召见近臣,拿着御史大夫印绶把玩造设问句“谁能当这个御史大夫呢?”看了一圈说“我看除了赵尧谁也不行啊。”
臧荼是汉初最早的反王之一,臧荼反叛也是汉朝诸侯王问题的开端。因为是历史的入口处,所以很难看得清楚。而事实上,臧荼的具体死讯和身后事几乎是模糊一团,唯一有载的是《史记·外戚世家》中说臧荼留有一个叫臧儿的孙女。臧儿二嫁,育有三男二女,她去算命得到的判词是“两女皆贵”,而彼时长女已出嫁且看起来低庸之至。为了响应卦辞,臧儿执意令长女离婚送至太子宫中,长女无名,史称王夫人,入宫后为太子生育了三女一男。这位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而生的一男则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行文至此,作为历史学者的李开元大为感叹“命运的转折,竟然在于臧儿的一念之间。古往今来的相命占卜,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依然神秘而不可言喻。”
《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述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一个国家只有两件大事,即祭祀先人神祇和战争——这种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行为主线,而“祀与戎”的前提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必然进行占卜和祭祀的仪式,如《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载“(庄宗)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方其……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尽管一千多年有古今中外预测、卜筮、相术甚至通灵术的无数记载,但遗憾的是,无一例外被现代主流文化“不予采信”,通斥为迷信妖祟,原因是近于谄媚跋扈的“不科学”。科学的对象是物质,而人文的对象则是思想,而社会科学的称谓本身即不科学——人文社会礼仪传统,不是科学所能涵盖和解释的。科学无所不包,已经是一种霸权。
二
中国儒学传统源远流长,但这不代表汉朝特别是初中期的汉朝儒学占统治地位,相反文化本身是一种化合、萃取和衍变,董仲舒学说确立为国教之前,汉朝推崇的是黄老之学——即黄帝老子之学。而两千年来,受独尊儒术的浸染,几乎所有的政论,都以儒家、儒学、儒生来解释汉朝的施政,而实际上陆贾所提倡的“以文守天下”的“文”是彼时盛行的黄老之学。对黄老之学,李开元表述为“以老子的道论为哲学基础,融入刑名法度思想,成就兼容并包、经世济用的思想流派。其精要可概括为:守道、依法、均衡、知变、求无为”。即便后来儒学视为正统,在统治术方面,对黄老之学都无一例外地秉承,如后世总结的“外示儒术,内用黄老”。
萧规曹随被认为是文景之治的源流和基础,文景之治的核心在于“随”,在对萧何国策不做重大更改下的修枝剪叶。随的核心执行者是曹参,而曹参就是黄老之学的承钵者。曹参在任齐国丞相期间,正式拜入盖公门下,而盖公正是黄老之学(亦称黄老道)的第六代传人。《史记·乐毅列传》中对黄老道学统这个分支做了简单的梳理,自河上丈人起历经五代,按顺序分别是河上丈人——安期生——毛翕公——乐瑕公——乐臣公——盖公,传到曹参是第七代,李开元考证除了二乐有史证,之上都是口述师承。关于口述则很难完全采信,如樊哙鸿门宴上的闯帐及对话乃至“鸿门宴的故事之所以得到流传,都是出自这位樊市人(劫后余生的樊哙庶子)的口述。”
千百年来,黄老之学的典籍佚失殆尽,后世对其认识基本是一片空白。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黄帝四经》和《老子》同时出土,而这两部书正是黄老之学的典籍,至此揭开了这门引领一个时代潮流的学科的神秘面纱,其历史意义也一步步展示开来。之前的史书中关于“盖公以黄老说曹相国”的细节是没有的,有的只有19个字“盖公为言,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李开元以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旨》为形而上之纲,以这两部新出土的书籍为形而下之目,结合萧规曹随的历史真实概况,推想并呈现了这一场景——而这种治史手法,和海外的陈舜臣、黄仁宇甚至刘子健有神似之处,而在中国学界却闻所未闻。创意和学问无分新旧,均来自历史,所以林语堂说求新学问要读古书。对此李开元落脚点是一个原理式的解释:“如何基于有限的史实,以合理的推想去填补巨大的历史空白,成了历史学家的永恒追求。”他推想的盖公说大略如是:
天下学问无外六家即儒、墨、道、法、名、阴阳,阴阳家重自然而多忌讳、儒家重伦理而博琐少功、墨家重节俭而无尊卑、法家重规责而少恩德、名家循名实而失本真、道家事功大而理深难。相比而言,治国用道家最为便捷,而黄老之学像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样,出于道家又高于道家,是出自道论的,要旨在于“守道、依法、均衡、知变、求无为。”道就是万物之母而成万物之理,而法出于道,是道之理,道柔而无穷,法则坚而有限,所以要讲均衡;而变是道的精髓,把握了以上则自然就无为了。所谓无为不是无作为,而是基本不用作为,因为“道备则圣人无事”,上不折腾下不添乱,各守本分,和谐运转。由于曹参和盖公的这番晤对,曹参才彻底接受盖公的黄老之学。综观曹参在任期间的汉朝,确实是在黄老之学的统摄下顺畅运转着的,所以李开元把萧规曹随的表征扩大到整个汉朝社会,升格到文景之治的高度,称之为萧曹之治。
三
和当代中国的不结盟主义不同,公元前一世纪的中国汉朝,采取的是结盟主义。事实上是不得已,刚立朝的大汉隐患实在太多。
内部的疑肿尚未病变但需要剔除,同时外部的大患有二,一是南面赵陀的南越国,一是北面冒顿单于的匈奴。这其中陆贾居功厥伟,内部提出的不能马上治天下被刘邦采纳,这决定了大汉里程碑式的建国转折点;外部出使南越,以一人之力说服赵陀愿意成为大汉附属诸侯国。像爱哭的孩子多吃奶一样,兵不血刃虽然可贵但不易得名,后世和彼时最为关注和称颂的还是费了牛劲取了驴效的事功,这就是安抚匈奴。
史书上白登山之盟是用以代替白登山之围的,《史记·高祖本纪》里记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只有12个字“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和平要以各种形式支付代价,刘邦采取的便是歃血为盟,于是中国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和亲”一词。付出与和亲贡献的约定是:匈奴不事侵犯,不援反叛。后来陈豨反叛,匈奴并未给予援助,就是盟约的结果。这份盟约对汉朝到汉武帝为止时期的北境和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没有不带血的联盟,汉匈的血盟双方基本都算是耿直,换言之,不带血的联盟就是儿戏,有说了不算的可能——这就要说到内部最大的肿块:诸吕之变。
事变从高后八年吕雉去世开始,刘邦系的功臣勋将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解决了吕氏外戚集团。最富传奇性的情节是在内,即南北军大营的武装解除上。南北军分别负责防卫宫廷和城市,勋臣陈平等决定先解决北军,而北军的统领者是吕禄。勋臣方面找到吕禄,劝其交出兵权,平安富贵的许诺即可以盟誓兑现。然而,吕禄当然没等到许诺人的血,没等到盟誓,甚至没等到事变完成,事变突发不久他就被杀了,单方面流尽了血。诸吕之变的首起发难是齐王刘襄,打的旗号正义凛然:捍卫白马之盟,而白马之盟就正是极其郑重规范的歃血为盟,杀掉一匹白马,以血盟誓——非刘姓不封王、非军功不封侯,违反此盟,天下共讨之。
非刘氏不能封王,是毫不掩饰的家天下思想。事实上,从有封建社会至清朝完结,每一个无一不是家天下,故而梁启超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这里暗含着一层意思是,凡坐稳皇位的都是正统,而正统记注修史,所以一切的核心和原则乃至是非评判,都以正统书写的正史为圭皋、为准绳、为绝对正确。这同时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明显是不对的该怎么办?那只有人为删改记录,以保证正史的呈现结果正确。
诸吕之变正式名称的提出者,是北宋的司马光,在他编著的《资治通鉴》中,以标题的方式把这次定性为《汉纪·诸吕之变》,依据自然是刘邦正统的白马之盟中的“非刘不王”。实际上,这次的始作俑者不是吕氏集团,而是在京的功臣勋将联合齐王一系的皇族,为从吕氏外戚手中夺回权力而发动的,结果他们胜利了,胜利者掌握和接续了正统。所以,李开元基于事理,把诸吕之变改称“诛吕之变”。
历史地看,篡改历史并非汉朝的发明,历朝历代几乎所有的正史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次数的篡改,而所谓信史从来都是刻板天真的愿景。这种正史的立场,即使改朝换代之后也不会动摇,诸吕之变就是典型中的典型。评论《水浒》中宋江的一句话,最为一针见血——“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因为皇帝的正统问题是不容谈判的。
吕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帝,她不是垂帘听政,也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是实实在在堂堂正正地坐在皇帝座位上施政,以高后纪年。高后四年,也同样出现了删改历史的事情:废幼帝。幼帝在历史上是没有名字的,这显得尤为诡异。史载对此事只有两句话“帝废位,太后幽杀之”和“立常山王义为帝,更名曰弘。不称元年者,以太后制天下事也。”
当然,这个刘弘在诛吕之变后,也被汉文帝指认为是野种而杀,但起码有个名字。幼帝再废再死,也是一个皇帝,不应该至少有个名字么?李开元博览史书,也参与历史的编撰,知道了历史是怎么编撰出来的同时,也明白修正篡改历史的种种门径,对于这件诡异事件,他笃定地说“一句话,完全是人为抹消涂改的结果。”
热烈欢迎甘肃兰州卜总前来考察重庆解放碑老火锅!卜总是甘肃兰州人,早在年初就看见了火锅市场好,但是一直都是在网上了解,并没有到重庆考察。在四月份,终于还是来到了重庆,对其中意的品牌进行了详细的了解,重庆解放碑老火锅就是其中一家。
在和加盟经理交谈时,也对公司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认为本公司在对加盟商的扶持上,做的很好,同时性价比也比较高。
于当日中午,当公司直营店品尝了我们火锅的味道,对此表示十分不错,在考察的多家店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当日晚回到当地,进行店面的选择以及进一步确定是否开店。
兰州,简称“兰”,是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西北地区第二大城市,是我国华东、华中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科研教育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
重庆解放碑老火锅是重庆十大火锅品牌之一,从2009年开始,正式启动全国加盟,在经过9年时间的,成功在全国各地开设多达400多家火锅店。曾多次荣获“重庆知名火锅品牌”、“重庆最具投资价值火锅品牌”、“重庆性价比最高火锅品牌”等殊荣!
7月28日,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召开了全县违法占地图斑整改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局党组成员、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卜相印主持,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龙出席会议并讲话。24个镇(街)分管负责同志、相关股室和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会议对全县各类违法占用耕地图斑整改进展情况进行了调度。与会人员逐一研究了整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刘龙指出,要提高站位,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他强调,要实施清单化管理,逐个图斑明确责任主体,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紧密跟进,坚决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整改任务。同时,加强统筹协调,通过“违法占地处置与镇街要素保障相挂钩”“全力做好业务配合”“严肃追责问责”三方面,全力推进违法占地图斑整改进度。
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跟进违法占地图斑整改工作,为莘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王颂 刘敏)
我还没来得及多想,那蛇精就大口张开,只见大量白色液体喷涌而至。我一时躲避不及,仿佛被倾盆大雨瞬间浇注一般。想要移动半步而不得。随后浑身上下如同上千万只蚂蚁叮咬一样疼痛。
爷爷说过,蛇液有毒且灼热。成精的蛇,等级低一些,其唾液可伤人皮肤,毁人容貌。等级高的蛇精,甚至可以灼伤骨骼,焚尸毁迹于一刻。
以我目前的感觉来看,这只蛇精道行不浅。远超于我的想象,我所掌握的能力根本无法与其对敌。早知道如此,就不淌这碗浑水了。可,天下哪有后悔药,眼下我必须想办法脱离这蛇液的束缚。
来之前我是做了一些功课的,比如破土咒。这咒语主要是下葬师为人下葬破土而用的,但也可以破开一些束缚类的器物,并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伤害。
本来是打算如果自己被蛇精缠绕无法脱身时使用,但现在看来不得不尝试用来破开蛇液的束缚。否则自己根本无法动弹。
于是我急忙念到:“天圆地方,律令九章,今辰破土,万事吉昌,金秋一举瑞满山岗,鬼魅凶恶远走他方,破!”。
没想到这咒语还是很有效的,我一念完,浑身上下的蛇液如薄纱一样从我身上脱落而下。蛇液的粘性也迅速消失。
看到我摆脱蛇液的束缚,那蛇精顿感惊讶,但稍瞬即逝。他冷笑到:“没用的,即便是摆脱了我唾液的束缚,你也无法抵抗那入骨的毒气。”
他说的没错,这破土咒只能够解决蛇液的束缚,并无法消除蛇液中的毒。我感觉的到那毒气已经穿过我的皮肤,正要冲击我的骨骼。
但就在毒气入侵骨骼的那一刻,一道很强劲的罡气从我身上散发出来,直接就驱散了那毒气的入侵。我整个身体也舒缓下来,完全没有刚开始的疼痛感。
一刻钟后,我完全恢复过来。而那蛇精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毒气并未产生效用,说道:“好小子,有两下子,看来得上点真本事了。”
随后只见巨大蛇尾向我袭来,我慌忙掏出一张镇邪符,直接向蛇尾丢去。镇邪符与蛇尾碰撞的一刻,迅速燃起火花,并在蛇尾处撞出一个血坑。看来这镇邪符的威力还不小。
这些镇邪符是爷爷在时教我画的。那时爷爷教给我很多的符箓画法。还说符箓有低级符箓、中级符箓、高级符箓、仙级符箓之分,甚至还有神级符箓。每一个级别的符箓又有下阶、中阶和上阶之分。
因为我画符水平实在是太差,没少挨爷爷烟袋锅子的敲打。但好在是在爷爷的鞭打之下,我的画符水平小有所成。
被突来的镇邪符一击,蛇精顿时不敢小觑于我。他上下打量我一番,又将那巨大的蛇尾再次高高举起。但这一次他并没有立刻攻击过来,而是做了几次试探性的摆动。
我知道,那蛇精一定是被镇邪符吓到了。他这么做只是为了看我到底还有没有镇邪符。
这个时候,我自然不能够装X,一股脑的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大把符箓。我这一操作,属实把蛇精吓了一跳。
那蛇精一边后退一边骂骂咧咧的说道:“哪里来的浑小子,为了我这是下了血本啊。”
其实他哪里知道,这些都是以前爷爷教我画符时保留下来的残次品。这些符箓都是被爷爷嗤之以鼻的对象,爷爷称其为“垃圾”。
我问爷爷这些垃圾一点用处也没有吗。爷爷说用处还是有点的,对付一些小货色还是有点用的。还好我当时没有二百五,将这些丢掉。
这次为了抓这蛇精,我特意找出了几百张符箓。不仅仅是上衣口袋塞的满满的,裤子、鞋里我都放了很多,甚至连屁股后边的口袋都没有放过,以防万一。
蛇精向后退时,突然看向了赵乐。我心想不好,这蛇精不会是因为我这边一时不好对付,想要转向对付赵乐吧。这赵乐不会任何的玄术,蛇精一口唾沫他立刻就翘辫子了。
说时迟那时快,我抱起旁边剩下的半坛雄黄酒,冲过去就浇到赵乐头上和身上。本来有点吓傻的赵乐,被我这么一浇倒有点清醒了。
他颤颤巍巍的说道:“我……靠,你神经病啊。”
我回答到:“总比你魂飞魄散的好,还能帮你挡挡你那尿湿的裤子。”赵乐也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我这个时候是对他好。
我转头看向蛇精,这个时候的蛇精并未做其他的举动。而且我发现他看赵乐的眼睛和看我的眼睛完全是两回事。看我是凶神恶煞,看赵乐则有一种祥和,甚至是感激之意。
于是我问赵乐:“你跟他有一腿?”。
赵乐一脸不乐意的说道:“大哥能正常点不。要是一条母蛇也就算了,你不看那是一条公的。”
我想也是,赵乐要是跟这蛇精有关系,也就不会这么赶着的催我来抓这蛇精了。
这个时候我和赵乐与那蛇精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双方都是敌不动我不动。
于是我对那蛇精说道:“谈谈吧。”
蛇精道:“有什么好谈的。”
“你越界杀人了,”我说。
蛇精露出狠毒的一面冷哼道:“我只杀该杀之人。”
我问:“一个普通的工人,是该杀之人吗?”
蛇精怒目圆睁的看着我说:“我恨不能食其肉、啃其骨,吞其魂。我劝你还是少管闲事。”
这蛇精有点油盐不进。
就在我准备进一步询问是何缘故,让蛇精如此仇恨王姓工人时。一阵剧烈的阴风突起。
这股阴风异常暴烈,如同寒针刺骨一般。赵乐吓的向我这边靠了靠。随后“啊”的一声传来。这是厉鬼现世的节奏。
此时,就在距离我们只有十几米的地方,一个黑色鬼影逐渐浮现出来。
他面目狰狞,衣服残破不堪,能露出躯干的地方,都有黑血流出。显然这是王姓工人,他鬼体将成,而且还保留了死之前的样子。
赵乐大喊一声:“我靠,鬼啊……”,顿时就晕死过去。
这老六敢情不怕精怪,却怕鬼。
其实说起来我也有一些害怕。毕竟这是爷爷之外,我第二次看到鬼。而且这只鬼也太他妈恶心了。
还好与爷爷长期相伴的我,已经有了很强的适应能力。王姓工人死后变成鬼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人死之后都有可能变成鬼。
鬼也是有等级的。通常看到的鬼是灰心鬼,是正常死亡的鬼,这些鬼没有任何的怨恨,一般不会伤害他人。
刚刚死亡的鬼是白衫鬼,这部分鬼是人死后有着很强的执着意念,是为了完成某件事情而存在的,当他们的事情完成之后,意念就会消失,鬼体也会消亡或者投胎去。
再者是黄岩鬼,这些鬼主要是因为破财而死的鬼,主要是与物质有关,死后变成的鬼,这部分鬼已经产生了怨气,但怨气尚小。
然后是黑影鬼,生前心术不正,杀孽过多。
再有是红厉鬼,主要是为情所伤,被情所困之人。如殉情而死之人,很容易成为红厉鬼。红厉鬼已经具有修行的实力。
最后是摄青鬼。摄青鬼是无法死后就形成的,主要是通过鬼体修炼达到的等级。
爷爷说,摄青鬼之上还有鬼王,甚至更高级别的鬼。
总而言之,鬼和人一样,一只白衫鬼或灰心鬼如果机缘好,可以成为黄岩鬼、黑影鬼,甚至是红厉鬼和摄青鬼这样高等级的鬼。
王姓工人死后竟然是一只黑影鬼,说明他生前杀孽造的太多,死后戾气积攒过盛。如今的世道,他的杀孽显然不可能是杀人,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王姓工人有残害动物的癖好。
看来这蛇精杀死王姓工人并不是简单的因为他铲死了几条蛇。
待王姓工人鬼体形成之际,这蛇精双眼爆红,蹭一下就冲了过去。他愤怒的说道:“前世今世两世怨,今夜我们一次做个了断。”
这王姓工人虽然是刚刚形成的鬼体,但好歹也是一个黑影鬼。其迅速与蛇精缠斗到一起。双方打的你来我往。
从我这里看起,如同一道绿光与黑气的争斗。绿光耀眼,但时有黑气侵袭。黑气弥漫,但偶有绿光闪现。
整体上而言,还是蛇精占据一定优势的。庞大的身躯却影响不到他灵活的走位。
反观王姓黑影鬼,大都只有招架的份。毕竟他是刚刚形成的新鬼。
我心想如果照着这么打下去,我们这个小山村可能就彻底完蛋了。不管怎样必须阻止他们。
望着我这一手的镇邪符,我信心增加不少。于是大胆喊道:“都丫的给我住手,否则我就不客气了。”
原本以为能够被我一嗓子吼住,结果是双方视若罔闻。呃,装大发了。
既然无视于我,那我也不用客气了。我一边念镇邪咒,一边将手中的镇邪符扔向他们。
这符咒之术可是山术九大秘术之一。管他娘的是鬼,是怪,统统都避不开这山术之威。
蛇精和黑影鬼,一开始还能够躲避几次。但赶不上是符箓太多了,跟下饺子似的。再加上镇邪咒的影响,使得他们纷纷瘫倒在地。
这时的黑影鬼已经极度虚弱,被符箓所打到的地方跟烤串似的,嗞啦冒烟。而蛇精相对好一些,毕竟有着一层厚厚的蛇鳞。
我有点愤怒的道:“你们在我家老房子这里打也就算了,关键是你们再这么打下去,我们村就要被你们给霍霍了。”
没想到我刚一说完,那蛇精突然问我:“这是你们家?你叫杨故?”
我回答道:“是”。这蛇精竟然认识我。
蛇精拖着虚弱身子爬到我面前,突然行俯拜之礼:“巳蛇,叩拜小杨先师。”
“你认识我?”我疑惑的问。
“是,你小时候我们还见过一面,”巳蛇答道。接着他又说道:“你那时还小,我也没有幻化成形,正处于冬眠状态。”说着他用手指了指老家的西屋。
他这么一指,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北方的冬天寒冷,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开始流行盘火炕。我们家那时在西屋就盘了一个。那个时候家庭条件不好,盘火炕主要使用的是土坯。土坯时间久了就容易松动,出现一些空隙。
有一年的冬天,我在火炕上玩耍,看到土坯上有一个小黑洞,就用手指抠弄,结果越抠越大,最后发现里边竟然藏着一条红色的蛇。想来那蛇应该就是现在的这条巳蛇。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四大发现”的相关文物,有的收藏于国家图书馆,有的收藏于各地博物馆、研究院,还有的收藏于相关档案保管机构,因为作为书写介质的甲骨、简牍、纸张的脆弱性,这些文物难得一见。
澎湃新闻获悉,1月14日起,目前为止“四大发现”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启预展,公众可预约免费参观。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
这个系列的展览汇集了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展出面积近3000平米,集中了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展览利用典籍、实物、音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通过对史料的解读,与历史的对话,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
展览现场
殷墟甲骨:甲骨占卜的神秘面纱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殷墟甲骨的发现使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商代被证实为信史。甲骨文发现120余年来,甲骨学研究者遍布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数十个国家,成为认知中国早期历史和古代文明的重要工具。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展览现场
据悉,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甲骨收藏35651件,约占存世总量的四分之一,是世界上甲骨藏量最多的单位,其中有字甲骨34783片。
“殷墟甲骨”专题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展厅,分为“重现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神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四个单元,通过甲骨实物展示、考古发掘资料图片、相关研究成果集锦等。
“重现的文明”以清末甲骨文被发现为起点,通过对甲骨文出土地的确定,以及殷墟多次考古发掘的成果,拉开了甲骨文研究的序幕;“神秘的文字”详细讲述了甲骨的契刻载体、整治过程、书写契刻方式及工具,图文并茂地列举了象形、指事、会意等甲骨文的构造法则。
展览现场
“神奇的王国”讲述了商代占卜时的人物,并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了甲骨占卜的程序、甲骨卜辞的完整结构,揭开甲骨占卜的神秘面纱,透过甲骨文鲜活的记录,为大家展现殷商王朝时期祭天祀神、天文历法、农耕农牧、田猎活动、寻医问疾等社会生活风貌;“探索的旅程”总结了一百多年来历代学者孜孜不倦探索研究甲骨文的历程,盘点了学者们对甲骨的持续发掘、考证,列举了“甲骨四堂”等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家图书馆的甲骨收藏历史。
龟甲5030 商武丁时期 牛肩胛骨残片
甲骨5410 此甲片卜问向先祖施行“岁”祭
“殷墟甲骨”专题共展出展品50种54件,其中包括国家图书馆藏甲骨32种35片,国家图书馆馆藏其他展品18种19件。亮点展品包括记载商王田猎,猎获麋鹿和兔的龟腹甲残片甲骨2174,上面的“兔”字象形基本把兔子的前后腿、小短尾等外形表现出来,十分生动传神。
甲骨2174
国家图书馆馆藏的重要文物——“四方风甲骨”,在一片牛肩胛骨上刻有24个甲骨文(残,全文应为28字),记载了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神与对应的四位风神。
最初,有的甲骨学者认为它只是一片伪刻牛肩胛骨,因为上面的刻辞非卜辞,骨的背面也没有施以钻凿的痕迹。后来,著名甲骨学家、史学家胡厚宣先生对这片牛肩胛骨进行了考证。他认为,该骨字体遒整,文气古奥,文理通达,与杜撰不同,应属武丁时期刻辞。
甲骨12789
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中尺寸最大、字数最多的甲骨5405,长43.5厘米,宽24厘米,共218字,内容为向殷先公和山神祭祀;甲骨5509记录了商代日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载之一;甲骨6006经著名甲骨文专家董作宾与其他甲骨碎片缀合,确定了商王世系,不仅印证了《史记·殷本纪》中相关记载基本正确,还对《史记·殷本纪》所记载商王顺序进行了修正,解决了商王世系的重大疑问。
甲骨5405
甲骨6006
展览中的一件甲骨5509,是甲骨所见唯一一次日食记载。
甲骨5509
甲骨5708 商帝乙帝辛时期,这是一件较为罕见的人头骨
另外,展览结合互动科技,通过多样化的创新设计进行场景复原,设置了“立体画卷”“姓属林”“模拟占卜场景区”等,利用空间立体复原以及声光电相结合的手段,呈现震撼、绚丽的视觉效果。
居延汉简:重现恢弘壮阔、苍凉无际的边塞生活
居延汉简是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出土的简牍,大部分是汉代边塞屯戍档案文书,一小部分为书籍、历谱和私人信件,简文内容最真实生动地展现了汉代居延戍边吏卒的工作生活面貌。
展览现场
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居延地区(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发现一万余枚汉简,为第一批居延汉简。1972年至1986年,甘肃省文物部门对居延地区汉代遗迹再次进行调查发掘,出土汉简两万余枚,为第二批居延汉简,该批汉简今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
“居延汉简”专题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六展厅,包含“有册有典”“流沙坠简”“居延汉塞”“大漠孤烟”“手不释卷”五单元。
“有册有典”“流沙坠简”两单元溯源了简牍发展历史,系统介绍了居延汉简的发现历程和重要文物。“简”呈长条形,多为竹质或木质;“牍”的幅面较宽,多为木质(出土实物中亦见少量竹质的牍)。简牍的形态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札、牒、两行、檄、觚、褐、检等。
书绳简
“居延汉塞”生动地展示了居延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戍边吏卒的重要职责,真实还原汉代边塞屯戍的军队面貌,其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通报敌情的“候望”、巡视天田痕迹的“日迹”制度、功过奖惩制度,以及武器装备情况、武器管理制度等内容,不仅能够让观众了解到戍边将士繁重艰辛的工作任务,还能够深刻感受到面对敌军犯塞侵扰,居延吏卒奋起反击、果敢杀敌的勇武表现。
秋射简
“大漠孤烟”“手不释卷”则从衣、食、住等后勤保障中展现戍边吏卒的日常生活,以及戍边吏卒在工作之余的学习情况,让我们得以窥见两千年前居延戍边生活的细节点滴。
生病简
展厅中设计了还原居延地貌的微缩场景,装饰采用了汉代画像砖、画像石、壁画与简牍等元素,观众置身其中仿佛能够感受到恢弘壮阔、苍凉无际的边塞风光,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触控大屏,查询了解居延地区考古调查与简牍出土等信息。
买鸡骆酒简
“居延汉简”专题展出展品总计81种,155件。其中甘肃简牍博物馆馆藏共73种,147件,原件48件,仿制品99件;国家图书馆馆藏8种,8件。
这一部分另外比较重要的展品包括甘肃简牍博物馆藏《塞上烽火品约》(仿制品)、《论语·知道》(仿制品)等,国家图书馆藏《“肩水金关”简》《癸亥诏》。
《塞上烽火品约》1974年8月出土于甲渠候官遗址第16号房址内,它是匈奴入侵居延时,根据不同情况发出警报信号的规定,示警办法包括了举示烽火、燃烧积薪等。
塞上烽火品约
20世纪30年代在居延地区发现的第一批一万余枚汉简,现绝大多数藏于中国台湾。其间流散出四五十枚,国家图书馆收藏有两枚,根据“肩水金关”简文可确定为居延汉简。本专题中另展有一枚70年代居延地区出土的现甘肃简牍博物馆藏“肩水金关”简,两枚分属两批出土的“肩水金关”简在本次展览中得以重聚一堂。
国家图书馆藏《“肩水金关”简》
肩水金关遗址出土篆书简
敦煌遗书:异彩纷呈的中古世界
敦煌遗书指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的4世纪至11世纪多种文字的写本和少量印本、拓本文献,总数6万余号,展示了中古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医药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被誉为“中国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遗书达16579号,写卷长度为世界各大藏家之首。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敦煌遗书”专题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七展厅,由“世界的敦煌”及“敦煌的世界”两部分组成。
展览第一部分通过大事记、国内外收藏敦煌遗书简表、书影墙等多种形式,讲述敦煌遗书的发现与流散经历,回顾敦煌遗书在全世界的保护、整理与研究概况。第二部分则重点展现敦煌遗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吐蕃统治时期、归义军时期的内容,简要介绍了敦煌遗书在佛教、道教、摩尼教,以及所涉及到的四部典籍、社会文书、民间信仰等方面的表现。
此外,本次展览特别整理了敦煌遗书的装帧形式,中国纸质古籍的大部分装帧形式都能在敦煌遗书中找到样本或雏形,观众可以在这里看到卷轴装、梵夹装、经折装、缝缀装等不同装帧形式。
大智度论卷五十一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十
展览选取了不同时期敦煌石窟的纹样、佛像等元素,并在展厅中大面积采用经典洞窟壁画,营造出璀璨瑰丽的敦煌特色,展示敦煌遗书中盛衰相继、融汇中西、异彩纷呈的中古世界。为了全方位展现长卷,展览采用了大量长通柜,尽可能让观众看到展品全貌。为增进互动,展厅还设置了投影旋钮书架,将投影与实体书架相结合,转动旋钮即可获得仿真的翻书体验。
展览现场
“敦煌遗书”专题中展品共计49种,50件,全部藏于国家图书馆,另外还有部分由敦煌研究院提供的数字壁画资源。
亮点展品包括抄写于西凉建初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417年1月30日)的《四分律初分》,是现存最早的抄本,同时也是我馆所藏敦煌遗书中有纪年的最早一卷;还有为抢救敦煌遗书,1909年护理陕甘总督毛庆蕃呈送清学部的样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五十七》,它完整保存了卷轴装书籍的形态。
《四分律初分》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五十七》
《逆刺占》体现了兴起于南北朝,通过预测来卜者所卜何事及其吉凶的占卜术;海内孤本吐蕃统治时期(8—9 世纪)写本《李陵变文》,是唐贞元二年(786)吐蕃占领沙州后,汉志不灭的沙州人呕心沥血之作,寄托了沙州人痛苦、哀怨、愤懑、不甘的情感,启功先生曾整理校录;还有隋开皇二十年(600)写本《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唐龙朔三年(663)写本《春秋穀梁传桓公二》等。
《逆刺占》
《李陵变文》
明清档案的保管与利用
明清档案是中国明清时期社会发展史的多方位记载,是我国历史上保存数量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王朝档案。
展览现场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藏明清档案1067万余件,其中明代档案3800多件册,时间起自明洪武四年(1371)至崇祯十七年(1644)。馆藏绝大多数为清代档案,时间自天命前九年(1607)至宣统三年(1911),另有溥仪退位后未出宫前及其在天津、东北时的档案。
“明清档案”专题位于国家典籍博物馆第八展厅,分为“秘档寻踪”“珍档集萃”两部分内容。
“秘档寻踪”主要介绍明清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阁大库档案,通过讲述“八千麻袋”事件与《内阁大库档案流转示意图》,展现内阁大库档案艰辛辗转的流散与重聚过程,以及近代学界翘楚、文化名流对其的重视与研究。展览特别梳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沿革》《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档案列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全宗目录》等资料,通过表格、图片与档案展品,生动直观地展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不同时期对于明清档案的保管与利用。
“珍档集萃” 从政令文书、古代舆图、宫廷生活、史册典籍四个专题出发,精选不同类型的珍贵档案进行集中展示,体现出档案作为特殊的施政手段,以及沟通君臣、官民的重要方式,在见证大事、传递信息、记录生活、记载历史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展现出明清档案在内容、形制诸方面的气象万千、蔚为大观。
“明清档案”专题展出展品69种123件,其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64种117件,国家图书馆5种,6件。
亮点展品包括用以盛装皇帝圣训、实录等珍贵典籍的清代金匮;现存清代唯一一件完整的秘密立储匣——道光帝秘密立储谕旨并匣(仿制品);明崇祯七年(1634)由大学士徐光启和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共同参与绘制的《赤道南北两总星图》(仿制品);清乾隆时期的小金榜(仿制品)、清光绪时期的文科大金榜(仿制品)、国家图书馆藏原内阁大库善本古籍(仿制品)等。
金匮
道光帝秘密立储谕旨并匣
大金榜
在展览开始预展的同时,国家图书馆还结合展览主题,与京港地铁联合主办的M地铁·图书馆推出地铁公益文化项目推出“探寻文明的印迹”活动,在京港地铁多个地铁站进行推广宣传。乘客从国家图书馆地铁站E口内进入展区,可以看到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主题的文物仿制品11种,如甲骨12789、居延汉简《相利善弊剑册》、敦煌遗书《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明清档案《永乐帝敕谕》《乾隆帝元旦开笔》等,与展区中大幅文物海报相互辉映,为乘客带来便捷的观展体验。
京港地铁沿线的地铁灯箱、步梯等也将呈现精美文物海报,为公众出行增添一抹文化色彩。乘客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即可查看文物与展览详情。
地铁装饰
地铁站里的敦煌遗书
地铁站里陈列的甲骨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