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兴化八字桥(兴化八字桥老街)

时间:2024-01-27 09:42:29 作者:若即若离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兴化市八字桥文旅休闲街区入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8月3日晚,“水韵江苏·这里夜最美”璀璨夏夜主题活动在淮安里运河中洲岛盛大启动。活动现场公布第二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名单,兴化市八字桥文旅休闲街区获正式授牌。

八字桥文旅休闲街区地处兴化老城区中心位置,街区串联名人、小说、国象等地方文化,涵盖兴化市博物馆、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兴化市国象博物馆等景点,李园、四牌楼、八字桥等12处文保单位,以及八字桥文化广场和商业街区两大文旅商集结区,突出“板桥竹”“状元宰相”元素的夜间景观氛围。

四牌楼

街区以史为魂、以文为脉,明清古建鳞次栉比,文物遗存保存较好,历史文化价值突出,集中而又完整地再现了明清时期里下河地区独特的水乡民俗风情。

汉服古装秀

学唱板桥道情

八字桥文旅休闲街区作为江苏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匠心打造板桥道情小剧场、沉浸式表演《板桥放粮》《范公断案》、实景演出《垛上谣》等夜演活动。常态化开展非遗展示、街头表演、书画鉴赏、大家挥毫等夜娱项目。引入主题酒吧、特色餐饮、明清茶社、精品民宿、书画创作室、古风摄影工作室、琴行、陶艺社等时尚业态,经营文创产品、文物古玩、地标农产品,带来多样购物体验。整合形成“夜戏、夜秀、夜游、夜购、夜娱、夜食”六大业态,形成文旅商深度融合,满足游客夜间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需求。

通讯员 王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姥海峰

校对 盛媛媛

“感谢新戴南!”听茅山百姓讲“八字桥故事”

扬子晚报网6月30日讯 (记者 王国柱 通讯员 袁开建 朱莉娅 )一提起兴化八字桥、四牌楼,水乡几乎家喻户晓。可当地戴南镇茅山村也有座“八字桥”。6月29日上午,该村党总支书记曹学俊介绍,“八字桥”工程是原茅山镇集镇危旧房改造工程的一部分,是千年古刹景德禅寺通往国家“非遗”清明节茅山会船“水上赛场”两侧道路的“咽喉要道”,附近一度成为百姓出行的安全隐患。

记者获悉,经兴化市人民政府批准,2017年当地在西大河东端的南、北河叉处各建成一座桥,两座桥形似“八”字,故名“八字桥”。因多种原因的影响,多年来,“八字桥”工程有两处拆迁点一直难以拆除:一处是原供销社的危房,一处是山前街西端的两户民居。原供销社的危房南侧的小路,是从景德禅寺前往会船赛道的最重要通道。每年清明节,都有数万人从此经过,极有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加上旧有的道路损毁严重,经常有人掉入没有井盖的下水道,划伤腿脚,群众反响强烈。

去年清明节前,原茅山镇和村委会依法拆除了供销社的危房,消除了一大安全隐患。但在立在路中间的两座民居,仍然阻挡了这个对外通道。 今年82的居民李德煜说,由于道路不畅,“八字桥”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观看当地会船节盛况的游客们的车子去河南岸只得绕道行之。2020年10月,他曾带头出资1000元,发起自助、自修八字桥路段的倡议,收到各界群众的捐助资金共计6950元。同年10月15日,修涵洞,补路面坑塘。10月16日,打夯,铺石子。10月19日,简易路段完工。

他的善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居民的“出行难”。今年4月21日,茅山正式融入新戴南。有人将此情况反映到戴南镇党委、镇政府。镇领导经过调查研究后认为,拆迁工作必须依法依规进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这两户人家顾全大局,为乡亲们出行提供方便。经过多次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工作,这两户居民同意拆除房屋。目前,原先的两处房屋已夷为平地,修路用的石子堆放在原房屋的地基上,挖掘机已经“整装待发”……

李德煜说,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解决了近五年时间都没能解决的问题,百姓看到了新戴南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为民办实事的强大执行力,和对百姓的亲和力。于是,他用红纸写下了“茅山百姓感谢新戴南”标语,博得周围邻居的一致赞同。正在河边洗菜的72岁的金奶奶笑呵呵地说:“以前上街买个菜什么的,过桥好比爬山,一脚高、一脚低的,路修好了,我们过桥就方便得多了!”

校对 李海慧

来源:紫牛新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