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我们身体中有一项指标,它的数值越大,预期寿命越长,反之则死亡风险越高。对于70岁以上人群来说:
ꔷ当这项指标大于20时,7年死亡风险为22%;
ꔷ当这项指标为10~19时,7年死亡风险为35%;
ꔷ当这项指标为1~9时,7年死亡风险为50%;
ꔷ当这项指标变成0时,7年死亡风险高达70%。
这项指标就是我们的功能牙数量,数一数你的牙齿,没有松动、上下能成对的牙齿,就是功能牙的数量。
今天是全国爱牙日,一起了解更多关于牙齿的知识~
林宝山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口腔科 副主任医师
01
牙不好,疾病全身跑
1.缺一颗牙,全口牙都受影响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缺牙的情况,但大家普遍认为缺一颗牙问题不大,但当一颗牙缺失后,旁边的牙齿就没有了足够的依靠,在咀嚼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侧向的力量,长此以往这颗牙就会发生移位,继而又会逐渐影响旁边的牙,以及对牙等,造成全口牙都受到威胁,如果已经发生了牙齿缺失,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治疗。
2.缺牙还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死亡风险
如果牙齿缺失过多,不仅会减弱咀嚼功能,影响全身营养状况,还会增加多种疾病的死亡风险。
当功能牙数量低于该年龄段平均水平时,消化道癌症死亡率、心脏病死亡率、中风死亡率均有所上升。
另外,牙齿的咀嚼功能对神经系统是一个良性刺激,如果牙齿过早脱落,老年痴呆的风险就会增加。功能牙数量每降低1,老年痴呆的患病率会增长1.1%。
02
2个方法自测牙齿是否健康
牙齿在脱落前会经过一个漫长的病变过程,如果能早期发现并干预,就能降低缺牙风险。
1.看牙龈颜色
如果牙龈呈浅粉色,说明比较健康。而若牙龈呈鲜红或暗红色,说明可能存在炎症,暗藏牙齿脱落风险。
这是因为正常情况下,牙龈紧密贴合着牙齿,但牙龈长期充血发炎,就容易退缩形成牙周袋。大量残渣、细菌等容易进入牙周袋中,如果长期不管,就会刺激牙槽骨的萎缩、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2.看牙齿上是否有小黑点
龋齿是最常见的牙病之一,平均每个成年人可能都有2颗以上的龋齿,最早期的表现就是在牙齿的某些特定的位置,比如牙齿的窝沟、点隙,出现黑点或者黑线,虽然看着不起眼,也没什么症状,但已经在侵蚀牙釉质了,称为浅龋。
若龋坏进展到牙本质,称为中龋,容易酸软、冷热敏感;若龋坏深入到牙髓,破坏了里面的血管、淋巴系统、神经,就会出现自发疼痛;最后进展到牙根,就会形成根尖周病,此时牙齿就保不住了。
03
这些食物可能比糖还“毁牙”
1.碳酸饮料、果汁
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能保护里面的牙本质和牙髓组织不受外界刺激,但它也有致命弱点——怕酸和糖。
当长期饮用碳酸饮料、果汁、运动饮料等酸性饮料时,饮料中的酸可作用于牙釉质,甚至使牙齿表面的矿物质被溶解。
而甜味饮料中的糖分会使口腔中的细菌迅速繁殖成牙菌斑,使食物残渣中的糖,发酵产生腐蚀性更强的酸,不断地侵袭牙齿表面,使之脱矿;还会从牙釉质不断向下腐蚀,进而造成龋齿。
喝饮料的“正确姿势”
ꔷ 选择正确的工具:喝饮料时最好用吸管喝,并且不要长时间含在嘴里,这样能够减少饮料与牙齿的接触,降低龋齿风险。
ꔷ 及时进行漱口:喝完饮料后要尽快漱口,这样可以稀释口腔中的酸性液体,并清除掉一些食物残渣,减少牙釉质受损。
2.较硬的食物
较硬的食物可能会增加牙齿物理磨损的风险,比如经常嗑瓜子的人,容易在门牙中间形成一道“深V”;经常啃咬一些坚硬的骨头,不仅可能磨损牙釉质,出现牙齿敏感,还可能因为用力过度而导致牙齿折裂。
3.太黏的食物
有的食物黏性较强,在咀嚼时容易黏在牙齿表面,或是残留在牙缝中,给牙菌斑提供更充足的能量,从而增加龋齿的风险,尤其是果脯、蜜饯等含糖量较大、黏性又强的食物。
4.颜色深的食物
咖啡、茶、红酒、可乐等颜色较深的饮料,除了其中的酸会腐蚀牙齿之外,还可能在牙齿表面形成色素沉着,让牙齿越来越黄甚至发黑。
04
想要80岁还有一口好牙,做好这3点
1.每天早晚2次,用温水刷牙3分钟
ꔷ刷牙齿外侧:刷毛与牙齿成45°角,以画小圆圈的方式,两至三颗牙前后来回约刷10次。
ꔷ刷牙齿内侧:刷毛对准牙齿与牙龈的交接处,刷柄要贴近大门牙。
ꔷ刷牙齿咬合面:两颗牙来回刷,可以稍微加点力刷。
ꔷ刷门牙:上下垂直刷,内外侧都要刷到。
ꔷ刷舌头表面:最后轻刷舌头表面,再用清水漱口。
2.提倡使用牙线代替牙签
塞牙后,如果用牙签瞎戳,可能会引起急性牙周膜炎、牙龈脓肿,出现疼痛和出血,正确的办法是使用牙线。拉紧牙线,沿着牙缝前后左右方向缓和地拉牙线,嵌塞的食物即可随牙线的移动而被带出。
3.一年看1次~2次牙医,定期洗牙
长期积累的牙结石会使牙缝变宽,牙齿可能会出现松动,如果出现牙结石要尽早清除,一般提倡每年洗2次牙。
护牙小贴士
1.缺一颗牙,全口牙都受影响;
2.缺牙会增加消化道癌症、心脏病、中风的死亡率,老年痴呆的患病率;
3.自测牙齿健康:看牙龈颜色、看牙齿上是否有小黑点;
4.这些食物可能比糖还“毁牙”:碳酸饮料、果汁、较硬的食物、太黏的食物、颜色深的食物;
5.每天早晚2次,用温水刷牙3分钟;
6.提倡使用牙线代替牙签;
7.一年看1次~2次牙医,定期洗牙。
来源: CCTV生活圈
5岁女孩裤子上有黄色分泌物,家长担心“性早熟”;因假期一次游泳,7岁女孩总感觉痒痒的;女孩只有9岁就第一次来月经,而正读初三的女孩却因学业压力大闭经了;年仅12岁的女孩,因不规则出血从而被诊断为子宫恶性肿瘤……
这些都是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新华医院”)青少年妇科门诊里遇到过的病例,它们既与女孩的生长发育有关,也与女孩未来的生育息息相关。
新华医院的青少年妇科门诊是上海市首个青少年妇科门诊,从2020年开始开设。“近三年来,就诊人数逐步上升,从原先的个位数增长到半天40余名患者,周末和寒暑假是高峰,医生常常加号看诊。”作为医院妇科学科的带头人,汪希鹏组建了一支由妇科和生殖科医生共同参与的团队,开出这一门诊服务。
青少年妇科门诊在国内其实已有先例,但近年来,除了关注妇科常见病外,针对青少年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存也成为一大关注焦点。
“在临床上,妇科常常被划分到成人而不是儿科领域,但很多妇科疾病起源于青少年时期,如生殖系统肿瘤等。希望及时发现青少年妇科疾病背后产生的原因或是高危因素,减少未来发生更严重妇科疾病的可能性。”汪希鹏说,考虑到患病人群的特殊性,新华医院为此还与上海儿科专科医院合作,将这一门诊同步开设到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哪些青春期发育问题需要来就诊?
“在刚刚过去的暑期,我们经历了一波就诊高峰。”9月12日,上海新华医院妇科医生王怡之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前来就诊的大多为幼儿园至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群体,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其中不少学生出现分泌物过多、外阴痒的症状,被诊断为炎、外阴炎等。究其原因,不少学生有过在游泳池、水上乐园等游玩的经历。
“炎是青少年妇科门诊里最常见的一类疾病,家长往往会比较紧张。”王怡之解释称,由于游泳池水的pH值与女性内环境的pH值不一样,这就容易导致本身免疫力低下的孩子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分泌物增多、发痒、尿急等。
家长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青春期发育问题,门诊还有一类就诊需求与生理经期异常变化有关,如痛经、月经不调、初潮早等。
15岁女孩莫莫(化名)因痛经前来就诊,针对“该不该吃止痛药”这个问题,她妈妈有些犹豫了,担心止痛药对孩子神经带来影响,还担心止痛药是否会成瘾、会不会有副作用影响学习等。
王怡之给出的说法是:“还是有必要吃,减缓疼痛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来说很有必要,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用药,不能自行购买、随便服用止痛药。”
在门诊中,也有不少妈妈带着孩子来咨询“月经初潮的年龄”“经期长到底好不好”“间隔多久来一次月经才是正常”……
“女孩到了青春发育期,常常有各种疑问,而这些健康知识获取的渠道少,一些妈妈也会表现得很焦虑,有的担忧孩子分泌物多、月经初潮来得早是不是就是‘性早熟’了,还有的担忧太早来月经是不是会影响生长发育等。”王怡之解释,一般情况下,10-16岁第一次来月经都属于正常情况,而在此后的1-2年内,如果月经不规律也是正常的,家长往往不需要有太多的焦虑,但有些情况要引起重视,如月经周期太短,如14天就来一次或者一次来的量很多,还是需要来医院就诊查找下原因。
在青少年妇科门诊中,陆小溦医生遇到过9岁就来月经的女孩。
“现在女孩子的初潮时间整体提前了,在二三十年前,初潮年龄集中在12-14周岁,现在往往10-12周岁就普遍都来月经了。”生殖科医生陆小溦坦言,初潮年龄的提前跟很多因素有关,一方面可能是营养因素,还有光照、噪音、睡眠时间长短等可能影响生物节律,“譬如睡眠时间短或晚上开着灯睡觉,又或者是睡觉时房间并没有使用遮光窗帘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不仅仅是影响卵巢功能,也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
青春期肿瘤患儿如何保存生育力?
在门诊中,还有一类是肿瘤患儿,如罹患血液瘤以及其他实体瘤的人群。
作为青少年妇科门诊牵头人,汪希鹏组建门诊诊疗团队时,让生殖科医生陆小溦加入其中,有着特别的意义。他表示:“在临床上,有70%的儿童肿瘤患者经过治疗后,预后都不错,但一些女孩的生育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这也是青少年门诊开设的意义之一。它聚焦的主要是青春期的人群,在这些人的治疗方案里,我们要考虑把生育力保存纳入进来,这是重要的一环。”
在青少年妇科门诊中,不少肿瘤患儿需要经过放化疗持续开展消灭肿瘤的治疗,而无论是化疗药物还是放疗,都会对青少年的卵子带来一定的损伤,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
“针对一部分即将化疗的女孩,在药物上,我们会尝试采用长效GnRHa(释放激素类似物)药物治疗,也称之为打闭经针,一针的效果可以持续一个月左右,暂时让卵细胞冬眠,这种方式在临床上采用的比较多;针对一部分即将放疗的女孩,在手术方式上,采用卵巢悬吊的方式,让原本在盆腔内的卵巢,固定到腹腔,这样可以尽可能远离放疗的区域,从而来减少对卵巢的损伤。”汪希鹏说。
汪希鹏说,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临床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群体被查出罹患妇科肿瘤,子宫肿瘤就是其中一类,而子宫恶性肿瘤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子宫肉瘤、宫颈横纹肌肉瘤等。
“我们曾经接诊过一例宫颈横纹肌肉瘤患儿,是一名年仅12岁的女孩,因不规则出血9个月,来看门诊前她已经在当地医院完成了宫腔镜下的子宫肿物切除手术,后续还需要放疗,但放疗将会严重影响卵巢功能。我们在做卵巢悬吊手术的同时,也取了部分卵巢组织,帮助其冻存下来,以此来保存她的生育力。”汪希鹏坦言,冷冻卵巢组织目前还停留在临床研究阶段,需要经过严格的伦理审批,临床上开展的数量仍然不多。
汪希鹏还指出,冷冻卵巢组织作为生育力保存的一种方式,但很多家长还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觉得孩子只要保住性命就可以,并不会考虑到日后还需要结婚生育,但等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后悔药’就没有了。”
女性健康,从幼儿期、青春期就要开始关注
在青少年门诊看诊,很多相关健康问题也时常能引发医生的思考。
“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隐藏着疾病的可能。”陆小溦举例说,譬如两三岁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产生好奇,常常会用手去触摸,其实手容易沾上细菌和病毒,内裤以内的区域最好不要用手去碰。如果家长此时严厉喝止,可能反而造成负面强化,因此“我们在门诊时会提醒家长此时可以带孩子游戏、阅读、外出活动等转移注意力”。
陆小溦还在门诊里时常听说青春期的孩子有喝奶茶、吃甜食的习惯,担忧糖代谢可能会影响卵巢功能,“高糖饮食会让卵巢功能紊乱,影响排卵,也会加速卵巢功能减退,所以控糖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少吃甜食、少喝奶茶。”
不仅仅是食物和行为方式,陆小溦还提到压力与紧张对女性内分泌与生殖功能的影响作用。“卵巢作为女性的官,可以分泌性激素产生卵子,维持女性的内分泌功能和生殖功能。而我们的大脑会指挥卵巢的工作,试想你的大脑持续处于焦虑、紧张状态,导致身体过度劳累的话,或者是受到比较大的情绪刺激,都有可能影响到排卵和月经。”
陆小溦提到,在青少年门诊中也遇到不少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这一疾病与卵巢功能紊乱有着极大的关联。在女性青春期,常常表现为排卵不规律、月经不规则等,而到了婚嫁年龄可能影响生育,而等年龄再大一些,可能就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的风险,甚至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
作为青少年妇科门诊的领头人,汪希鹏坦言,女性一生有六个生理周期,分为新生儿期、幼年时期、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老年期,从出生、发育、成熟到衰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生理周期都受遗传、环境、营养、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从而会产生差异。
“越早地去关注女性的健康,从幼儿期、青春期就关注,及时发现疾病背后产生的原因或是症状产生背后的高危因素,通过调整作息、改善饮食等方式,或是采用药物干预、手术治疗等方式去介入,这或许可以减少一个女性未来发生更严重妇科疾病的可能性,这也就是青少年门诊开设的最大的意义。”汪希鹏说。(首席记者 陈斯斯)
来源: 澎湃新闻
“焦书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河南省兰考县凤鸣湖湿地公园(2021年6月23日摄) 李安摄 / 本刊
◆ 不断被打捞、挖掘的细节,呈现了焦裕禄吃苦耐劳惯常形象之外的另一面:他曾在大城市工作、学习,多才多艺,乐于求教、善于创新……
◆ 在兰考的一年零三个多月,全县149个生产队,他跑遍了其中的120多个……
7月4日,河南兰考,新华社河南分社干部教育基地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挂牌设立。
半个多世纪前,同样是在这片土地,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等带领河南分社记者采写推出新闻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把焦裕禄写进了干部群众的心里,也把“勿忘人民”写进了新华精神,教育影响着一代代新华社记者。
挂牌仪式上,焦裕禄的二女儿、焦裕禄干部学院名誉院长焦守云动情地说:“新华社的报道把我父亲这个典型推向了全国,影响了全国几代人……”
言简意丰,语短情长。
作为新华社接力焦裕禄报道的首位80后记者,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有幸多次参与新时期的焦裕禄报道,因此格外懂得焦家后人这短短几句话的分量。
几代新华社记者传承焦裕禄报道,弘扬焦裕禄精神——这是跨越时间的业务传承,更是历久弥新的精神交响。
震撼 穿越时空的精神交响
在兰考焦裕禄精神展览馆,众多参观者在一块展板面前驻足停留,凝神细看。
这是一份放大的手稿作品,上面布满了各式各样的修改痕迹,小到标点符号的调整,大到整个段落的增删。由于年代久远,蓝色的钢笔字迹已经有些褪色。
讲解人员的声音在耳边响起:“1966年2月7日,新华社播发记者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文口播,焦裕禄的事迹传遍全国……”
展板上的作品,正是穆青当年修改的手稿清样复印件。
因为采写出中国新闻史上的传世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半个多世纪以来,穆青和焦裕禄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一个记者和他笔下的报道对象,两者彼此映照,在中国乃至世界新闻史上留下一段佳话。
时光回流至1965年12月。
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穆青,带领国内部记者冯健前往西安出差,中途路过郑州,并在河南分社召开一线记者座谈会。会后,分社记者周原按要求到豫东灾区寻找采访线索。10多天后,穆青一行从西安返回郑州,周原将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除风沙、盐碱、内涝“三害”、积劳成疾后因病逝世的事迹作了汇报。穆青听后非常感动。
此时距离焦裕禄逝世已经过去一年多。《人民日报》早前发表过由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张应先、鲁保国等人采写的相关报道,《河南日报》也配发社论转载。尽管如此,穆青仍然决定带队深入兰考采访,再写焦裕禄。
12月17日,穆青一行来到兰考县委大院。
时任兰考县委通讯干事的刘俊生回忆说,当他介绍到焦裕禄去世后,几十位兰考农民自发赶到郑州烈士陵园焦裕禄墓旁哭坟时,穆青站了起来,低着头来回踱步,不时掏出手帕擦泪。
在《穆青自述》里,穆青详细回忆了当年采访时的心境:“一看到焦裕禄那些遗物,补的袜子呀、坐过的藤椅等遗物,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再说县长张钦礼、通讯干事刘俊生、跟随焦裕禄工作的卓兴隆、李忠修等,一说起焦裕禄都痛哭流涕,不是一般的感染呀!我当时真是泪流不止……特别是有人讲到焦裕禄走近梁进财家那低矮的茅屋,看望病中的老人,老人问:‘你是谁?’焦裕禄说:‘我是你的儿子。’这不是一般的感情呀!我几乎哭出了声来。这一下撞击到了我和焦裕禄心中的契合点。我也找到了定位:‘一个的县委书记的榜样!’”
采访结束,先由周原完成了一万多字的初稿。穆青一行回到北京后,稿子由冯健修改,接着穆青再改。《穆青传》披露过穆青回忆修改稿子时的情景:“满脑子都是他(焦裕禄),耳朵里回响的是他的声音,眼睛里看到的是他的形象,如醉如痴一样。”
历时数月,七易其稿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最终完成并向全国播发。这篇通讯“犹如一颗精神原子弹”,在神州大地华夏儿女的心头炸响。
刘俊生回忆说,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齐越哭着播报通讯时,整个兰考都哭起来了。正走路的,就停下来了,说广播正播咱焦书记的文章呢;正劳动的,听到这广播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了;正吃着饭的,这馍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含在嘴里就哭开了。
焦裕禄在兰考一年多的短暂工作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这篇通讯则将焦裕禄精神如火炬高高擎起,引发的冲击波穿越时空,绵延至今。
温暖 不绝如缕的琴声悠扬
当年的手稿历经沧桑,英雄的事迹常写常新。
2009年5月14日,是焦裕禄逝世45周年纪念日。新华社河南分社提前组织策划报道,我提前一周赶往兰考,晚上查资料做功课,白天扎扎实实密集采访。
有关兰考、焦裕禄、焦裕禄精神的更多细节和事实,一点点浮现出来:
——年事已高的刘俊生介绍,焦裕禄在兰考期间不爱拍照,仅有的一些照片或是下乡时被工作人员抓拍的,或是在工作间隙留下的,包括那张双手叉腰与泡桐苗的合影。如今,照片中的“小麻杆”已成参天大树,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焦桐”。
焦裕禄在泡桐前的留影(资料照片)刘俊生摄
——为了治理风沙,焦裕禄带领全县人民广栽生长迅速的泡桐树。多年后,这里的木材加工产业越做越大,随处可见的泡桐成了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
……
采访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时,当我得知她的儿子也是80后,就问,平时是如何向孩子介绍这位没有见过面的外公的?由此“意外”获知:生活中的焦裕禄不但是一位慈祥、有爱心的父亲,而且喜欢文体活动,拉得一手好二胡。
焦裕禄去世时,焦守云才11岁。尽管年龄小,但对当年的点点滴滴记忆尤为深刻。
焦守云说,生活中的焦裕禄是个爱好广泛、很有情趣的人,“父亲其实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按照母亲的评价,我们兄妹这么多人,就综合素质而言,还没人能超过父亲。”
焦守云介绍,焦裕禄生前特别爱唱歌,舞也跳得好。因为个子高,1.76米,跳起舞来,舞姿很好看,就连一起工作的外国专家都由衷赞叹。此外,焦裕禄爱打篮球,二胡拉得也特别好,“母亲就是循着二胡声追到他跟前的”。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省博山北崮山村。在历经少年时期的贫苦、日伪统治的险恶后,他加入了革命队伍。赴任兰考之前,作为一名地方干部,31岁的焦裕禄从郑州被选调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了9年,期间还曾作为业务骨干被抽调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造。
求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半年时间,他不怕底子薄,经常争分夺秒地看书,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还如饥似渴地汲取机电专业知识,为后来参与研制出全国第一台大型卷扬机奠定了重要基础。这项技术填补了我国矿山机械生产史的一项空白。焦裕禄经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他喜欢搞创新。
焦裕禄逝世50周年之际,我和同事又辗转多地,采访了焦裕禄的诸多工友和同事。
曾和焦裕禄共用一张办公桌的洛阳厂同事郭玉慧回忆,工作之余,焦裕禄有时会找人下棋,一边下一边嘴里还咿咿呀呀地哼着小曲,“我不太会下棋,每次都一样的走法。他看了就笑,一边教我一边说,‘干啥都得动脑筋,你看你每次都这样下,人家都知道你的路数了。你得换个战术啊。’”
1958年春,机器厂一金工车间接到重要任务——制造一台大型卷扬机。面对少设备、缺技术等诸多难题,时任车间主任的焦裕禄带领工友以厂为家,一干就是50多天,最终成功研制出全国首台新型2.5米双筒卷扬机。
不少工友和同事认为,焦裕禄曾做过苦工,也参加过战争,后来工作中体现出来的能吃苦、能战斗的精神,和年轻时的历练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焦裕禄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躲避,除了拼命苦干,还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当年曾和焦裕禄一起加班、睡在车间走廊的赵广宜回忆说:“那时候的机器零部件说明书大多是俄语。不懂俄语,连图纸、工艺文件都看不明白。当时我是技术员,焦主任就利用值班时间跟我学俄语,练得舌头都麻了。”
这些不断被打捞、挖掘的细节,呈现了焦裕禄吃苦耐劳惯常形象之外的另一面。
一位读者曾留言:“了解让人更亲近,即使素昧平生,即使隔着时间的洪流。感动之余,我也加入‘刷屏’大军,希望更多的朋友看到不一样的焦裕禄,一个有呼吸、有温度的普通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循着老社长穆青的足迹,一代又一代的新华社记者坚持在焦裕禄精神的报道中守正创新,让昔日的老典型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永恒 精神旗帜高高飘扬
骄阳当空。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对面,一棵参天大树笔直挺立,华盖遮荫。
这是一棵普通的泡桐树,栉风沐雨,至今默默生长了60余年;这又是一棵种在兰考人心上的树,栽树人——时任县委书记焦裕禄逝世后,“焦桐”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
我们在每次采访时,都要反复探究:焦裕禄在兰考一共仅工作了475天,何以能带领全县人民很快找到根治“三害”的办法?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何兰考人一直难忘当年的“焦书记”?为何焦裕禄精神能穿越时空,打动一代又一代人……
回溯时间的河流,重温焦裕禄事迹,那些散落众人口碑里的记忆依然感动、震撼,发人深思。
1962年冬天,大雪纷飞。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三害”困扰的兰考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来最低水平。小小的县城火车站里,挤满了外出逃荒的灾民……
“我知道兰考是个灾区,人民群众正过着艰苦的生活。地委派我来,我愿意承担这个工作,但是要完成治理灾害任务的不是我一个人,得靠大家,靠全体干部振作起来,带领全县36万人,争取在尽快短的时间内把面貌改变了……”
50多年后,时任兰考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樊仍然记得焦裕禄在县委会上的这段发言,“他的讲话很短,但很有分量。特别是他提出救灾是暂时的,以治灾代替救灾,要釜底抽薪,不要扬汤止沸。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种治理思路。”
在焦裕禄精神展览馆,透明的展柜里,静静地摆放着焦裕禄生前用过的物品。从生锈的锄头、带着窟窿的布鞋,到被顶出大洞的藤椅,还有打了42个补丁的被子……参观的队伍缓缓走过,焦裕禄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
在兰考的一年零三个多月,焦裕禄多数时候都在农户家里或生产一线蹲点调查。全县149个生产队,他跑遍了其中的120多个。路边大风吹不走的坟头,启发他想到深翻淤泥把沙丘变良田的方法;牛棚里和老农深夜长谈,让他了解到多种泡桐既防风治沙,还能发展经济……
兰考葡萄架村原村支书孙世忠曾回忆:“在焦书记眼里,群众的灾情等不得,群众的冷暖之事拖不得。为了关心群众,他恨不得把一分钟的时间掰成两半使。”
然而,就在焦裕禄奔走兰考大地的时候,积劳成疾,他的肝病越来越严重了。1964年5月14日,在被送医后不久,焦裕禄病逝。生命的时钟在42岁这一年定格。
焦裕禄纪念园里,松柏苍翠,柳丝低垂,2米多高的汉白玉纪念碑庄严肃穆。
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每年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来焦园参观的人次超过百万。每到新麦收获时,就有农民从家里带来新蒸的白面馒头,摆在焦裕禄墓前。
我和同事们总向人们追问同一个问题:焦裕禄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大家的回答几乎不约而同,那就是他与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
曾任兰考县委副书记的鲁献启在退休后发起成立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编纂了《今天我们怎样学习焦裕禄?》等学习读本,迄今已有上千万人次阅读。
“从焦裕禄去世后人民的深切哀悼,到上世纪90年代人民呼唤焦裕禄,再到21世纪的今天深情缅怀焦裕禄精神,这并非偶然。”他说,“焦裕禄是一座丰碑,焦裕禄精神像一面旗帜,代表着我们党一贯同群众血肉相连的好传统,代表着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好作风。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座丰碑依然屹立不倒,这面旗帜依然高高飘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不过时。”
交响 跨越世纪接力传承
焦裕禄曾这样表达过决心与信心:“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接续奋斗,从“兰考之问”“兰考之干”到“兰考之变”,今日兰考已呈现出一派泡桐成林,绿树如海的美好与繁盛。
目前,兰考已逐步构建起“3+5”产业体系,即现代家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以及以民族乐器、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五大特色产业。昔日的穷沙窝,正在悄然蝶变为林木覆盖率超32%的绿化模范、GDP超400亿元的经济大县、80多万人口的幸福家园。
兰考县委书记陈维忠表示,焦书记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也留下了一座精神宝藏。兰考创造了奇迹却并不是神迹,它是焦书记带大伙儿走过的路,也实证了人始终不变的初心!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见证和参与了兰考的发展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焦书记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而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开完工作会刚回到办公室,温振迫不及待地开启了话题。
12年前,我在兰考胡寨村采访调研时认识了温振。1986年出生的温振,受焦裕禄精神的感召,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来到村里;12年后,昔日稚嫩青涩的大学生“村官”,经过多个基层部门的摔打历练,已经成长为一家县级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温振的故事是一个缩影。多年来,新华社记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忠实记录着兰考大地的蝶变与新生。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民呼唤焦裕禄》《焦裕禄精神常青》《致敬,“焦桐”!》《穿越时空的呼唤——焦裕禄精神启示录》《“精神高地”走出“经济洼地”——写在河南兰考脱贫之际》《焦裕禄精神,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等系列报道,也见证了焦裕禄精神洗礼下,兰考干部们的奋斗和成长。
“长期以来,新华社一直关注关心兰考发展,推出了许多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宣传报道,为兰考写下不朽的新闻经典,有力提升了兰考的知名度、美誉度,更有力推动了焦裕禄精神在全国的宣传弘扬。”陈维忠说。
在讲述焦裕禄故事,弘扬焦裕禄精神的过程中,新华社记者也在代代接力,薪火相传。
在新华社河南分社办公大楼16层,有一面简洁朴素的文化墙,最高处的红色展板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新华精神:“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今年4月,沿着老社长穆青的足迹,从兰考到辉县,河南分社采编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这是一次红色之行,也是一趟初心之旅。
交流会上,一位青年记者说,焦裕禄为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采写焦裕禄报道的老一辈新华社记者穆青等同志给新闻工作者树立了标杆。作为新时期的新华社记者,要秉持新华精神,沿着老一辈新闻人的足迹,深入践行“四力”要求,继续做好新时代英雄人物、典型人物、先进人物的宣传报道工作。
两个多月后,新华社河南分社干部教育基地在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挂牌设立。
河南分社社长唐卫彬表示,这里既是党性和思想的教育基地,也是新闻业务和实践的教学基地,我们要从光荣传统中体悟精神品格,从不朽名篇中汲取奋进力量。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兴军 《瞭望》2023年第36期 )
来源:《瞭望》
结节到底会不会恶化?
层出不穷的结节是否意味着
无法逃离的切除手术?
如何才能让
诊治过程风险低又创伤小?
今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放射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
丁晓毅医生和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放射介入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吴志远医生要带大家揭秘
让结节“就地正法”的精准手段
什么是消融手术?
丁医生表示,消融手术对传统手术来说比较先进,其手术方式与传统手术方式是不一样的。
丁医生指出,今天节目中所涉及到的结节指的是身体里<3CM大小的结节,如果>3CM就被称为肿块了。
在常见的肝、肺、甲状腺、乳腺里<3CM的结节,基本上都可以通过消融的方式来进行处理,把病灶完全毁损,达到治疗的目的。
丁医生现场展示射频消融针的工作原理,以番茄作为结节来演示——
穿刺的过程中,在CT、B超或者磁共振的引导下,当射频消融针到达结节边缘时,就可以将针头打开,针头将露出病灶0.5~1CM,即可把整个结节包住。
由于消融针的电极是产热的,温度可达到100℃以上,即可以把整个病灶和周围正常组织进行毁损,达到彻底治疗的效果,这就是射频消融。
不同位置、大小、性状的结节
都适合用射频消融术处理吗?
吴医生表示,消融手术是一种历史比较悠久的手术,发展至今已有很多种消融手段。
最常见的消融术有以下几种——
射频消融(热消融):通过加热来消融;
微波消融(热消融):用一根针通过微波炉的原理,即通过热损伤导致组织凝固性坏死;
冷冻消融:把病变进行冷冻,即让局部肿瘤组织温度下降,达到零下100多℃,把肿瘤组织冻死;
纳米刀(电穿孔):通过电流的激发,使肿瘤细胞的细胞膜穿孔,令其死亡。
每种消融术治疗的原理是不一样的,各有优缺点;无论是热消融或冷消融,如果病变周围有血管,可能产生两个风险:
1、血管损伤,导致血管闭塞、或损伤破裂出血;
2、血流过快,带走热量,令血流降温,导致肿瘤组织的残留。
吴医生指出,运用电穿孔的纳米刀就没有上述顾忌,特别适合于一些复杂部位,例如靠近胆道、血管等部位。
消融手术会导致病灶残留吗?
丁医生解释,正常情况下,消融技术可以把肿瘤组织(结节)进行完全消融,但也存在特殊情况——即在血管边上的肿瘤级组织,如果采用射频消融,由于血流把能量(热量)带走,局部温度达不到治疗的温度,会产生残留。
出现上述情况,医生会根据经验,在术中通过影像引导下消融结节,同时通过影像来判断需要消融的结节是否达到完全消融的目的,及时调整方案。
完成消融手术后
生活上应该注意些啥?
吴医生表示,消融术是一个很微创的手术,可以称之为“微微创”,在消融过程中,会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大部分患者会被建议留院观察1~2天,目的是防止部分少见的并发症:
有些患者在消融术后会产生疼痛,这种疼痛或在1~2天内得到缓解;
少部分患者在消融术后有发热感染等情况出现,需要观察;
患者做完消融术后,身上有个很小的针眼,这个针眼不能进水,两天左右最好不要洗澡;
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平衡饮食,顺利安全度过恢复期。
来源: 东方卫视名医话养生
2022年6月,某医院儿科门诊处,原告刘某着急给自己的小孩挂急诊号,未留意脚下,在大厅踩上一滩“水”滑倒受伤,后经医院鉴定构成十级伤残。
经过手术治疗,刘某花去医疗费3万余元,加上误工损失、残疾赔偿金等,刘某要求该医院赔偿总损失近20万元。后与医院协商未果,刘某诉至法院。
法院调取了事发时医院的公共视频,原来在刘某经过的12秒钟前,2岁半的小杰在保姆的陪同下在该地小便。因保姆站在小杰的身后,刚好挡住了导医台工作人员的视线,以致其无法及时发现。事发后2分钟,保姆牵着小杰返回现场,用拖把清洁了地面的尿渍后离开。
庭审中,法院依刘某的申请追加了小杰及其父亲参加诉讼,小杰的父亲称自己家小孩有尿急的毛病,希望能够酌情减轻责任。
医院认为刘某摔倒受伤的原因是小杰随地小便,医院并非直接侵权人,且医院在大厅进口、两侧、台阶等均设有“小心滑倒”的提示,摔倒后医院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了处理,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故医院不应当承担责任。
法院:
判决儿童监护人负70%的赔偿责任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刘某滑倒受伤的场所虽在医院门诊大厅,但刘某滑倒是小杰随地小便且尿渍未及时清理所致。
因小杰小便时保姆在其身后遮挡了导医台内工作人员的视线,致使工作人员无法在小杰随地小便时及时发现和制止。从小杰离开至刘某滑倒,时间仅12秒,医院即使有巡视的清洁人员,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现并作出提示或清理,故法院认为造成刘某损害的责任人为小杰。
刘某在行走时未注意地面情况,且穿着拖鞋,在地面湿滑时不利于防范,刘某自身也存在一定的过错。故法院判决小杰的父亲承担70%的赔偿责任,赔偿刘某各项损失11万余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
小杰父亲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遂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
年龄小不影响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承办法官提醒,未成年人因为年龄小,自我克制能力尚不成熟,但这并不影响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监护责任。父母作为孩子监护的第一责任人,在小孩的行为已造成一定公共风险的情况下,应及时制止其行为或告知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辅助消除风险,不要心存侥幸或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由逃避责任。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监护下茁壮成长。
来源: 济南日报
1. “五治融合”融出循环治理新模式
政治引领 打造“一核多元”主体格局
德法兼治 涵养“和美与共”文化生态
自治夯基 整合“源头活水”资源要素
智治支撑 提升“运筹帷幄”整体效能
2. 深化“五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加快完善多元化农村矛盾调处化解机制
强化政治引领,压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坚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统筹“一盘棋”。
强化三治融合,用活“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坚持矛盾纠纷多元联动“一张网”。
强化智治支撑,树立“数字+”理念,贯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式“一条链”。
3. 深化“五治融合” 改善乡村治理聚力推动乡村振兴谱写新篇章
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
坚持法治保障,增强基层治理定力
夯实自治强基,提升基层治理动力
注重德治教化,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加强智治支撑,提升基层治理效力
4. “五治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强化政治引领,凝聚乡村治理合力。
强化法治保障,以法制保稳定、促和谐。
强化德治先导,坚守乡村治理定力。
强化自治协同,增强乡村治理引力。
强化智治支撑,提升乡村治理效力。
5. 践行“五治融合” 推进“五化同步” 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信丰模式”
一、以政治建设统揽全局,推进社会治理一体化。
二、以法治建设强化保障,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三、以德治建设涵养底色,推进社会治理人文化。
四、以自治建设激发活力,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
五、以智治建设做强支撑,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
6. “五治融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政治引领筑牢治理基础
法治保障提高治理水平
德治教化激发治理动力
自治固本激发治理活力
智治支撑提升治理效能
7. “五治”融合 共建和谐凤凰岭
政治引领激活乡村治理内在动力
自治强基让乡村治理走向良性循环
德治教化让乡村治理充满生机活力
法治保障让乡村治理步入规范轨道
把智治支撑作为基层治理的突破
8. “五治”融合激活基层治理新活力
政治引领,党群共建鱼水情
法治保障,社会和谐有妙招
德治教化,春风化雨添文明
自治强基,齐抓共管显成效
智治升级,基层治理现代化
9. 强化“五治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
强化政治引领,把稳治理之舵
抓好法治保障,筑牢治理之本
加强德治教化,弘扬社会正气
激发自治动力,夯实治理之基
强化智治支撑,提升治理水平
10. “五治”融合构建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政治引领,让党的建设凝聚社区治理合力
二、法治保障,让懂法守法提升社区治理定力
三、德治教化,让精神文明激发社区治理活力
四、自治强基,让基层自治增强社区治理动力
五、智治支撑,让“互联网+”拓展社区治理能力
11. “五治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坚持政治统揽,引领治理创新。
二、坚持自治治理,凝聚治理合力。
三、坚持法治保障,夯实治理基础。
四、坚持德治教化,涵育文明风尚。
五、坚持智治支撑,基层治理新动力。
12. “五治融合”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政治引领 党员先锋投身治理实践
法治保障 多元解纷筑牢基层基础
德治教化 弘扬崇德向善时代新风
自治强基 点燃基层治理动力引擎
智治支撑 建强社会治安防控堡垒
13. “五治”融合 开启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政“治”:夯实基层党建工作
法“治”: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德“治”:升华文明乡风
自“治”:从被动变成主动
智“治”: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14. 打造“共享”法庭 助力“五治”乡村
“政治”引领凝聚乡村治理合力
“法治”保障增强乡村治理定力
“自治”为基激发乡村治理活力
“德治”教化提升乡村治理内力
“智治”支撑提升乡村治理动力
15. 聚焦“五治五联”,基层社会治理由“政府包揽”到“共建共治”
以“政治”引领联动。
以“法治”保障联管。
以“德治”教化联建。
以“自治”强基联创。
以“智治”支撑联防。
16. 打造“五治”融合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凝聚力
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增强基层治理定力
发挥“德治”教化作用,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
发挥“自治”强基作用,激发基层治理源动力
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强化基层治理助推力
17. “五治融合”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活水”
政治统领,筑牢治理根基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自治强基,激发治理动力催生社会治理“新品牌”
智治支撑,增添治理活力打造为民服务“幸福圈”
18. “五治”融合集“五福” 构建基层治理新体系
政治引领集“活力福”让基层社会治理“动力十足”
自治强基集“团结福”让基层社会治理“良性循环”
法治保障集“安全福”让基层社会治理“稳步前行”
德治教化集“和美福”让基层社会治理“生机勃勃”
智治支撑集“数字福”让基层社会治理“插上翅膀”
19. “五治发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政治”统领,提升治理凝聚力
“法治”规范,增强治理持久力
“德治”树新风,激活治理引领力
“自治”解纷,增强治理内生力
“智治”支撑,强化治理保障力
20. 以“五治融合”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
树牢共建思维,凝聚“五治融合”共识
强化共治意识,创优“五治融合”方式
贯彻共享理念,提升“五治融合”能力
21. 推进“五治融合”强化基层治理
增强三种力量,矢志不渝抓“政治”。
促成三点提升,固本强基抓“自治”。
围绕三个方面,划定红线抓“法治”。
推进三项活动,为民服务抓“德治”。
打造三个亮点,创新机制抓“智治”。
22. 深化“五治融合”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建强基层组织,增强政治引领能力。
构建法制体系,增强法治保障能力。
倡导文明风尚,增强德治教育能力。
健全自治组织,增强村民自治能力。
优化信息平台,增强智治支撑能力。
23. 深化“五治融合”综述
政治映初心,提升基层治理凝聚力。
自治润沁心,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力。
法治显正心,提升基层治理约束力。
德治聚仁心,引领基层治理影响力。
智治照慧心,强化基层治理助推力。
24. 坚持“五治融合”共同发力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政治引领共治理。
德治润心共治理。
法治为纲共治理。
智治促融共治理。
自治固本共治理。
25. 党建引领“五治融合” 推动基层治理取得新成效
强化政治引领,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强化法治保障,压实平安建设根基
强化德治教化,培育“诚孝勤俭和”新风
强化自治强基,提升管理质效
强化智治支撑,推动为民服务下沉
26. 推进农村“五治”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全面清、严格管、集中建,精准发力“治房”工作。
保供水、治污水、管黑水,抓紧抓实“治水”工作。
建体系、强分类、减外运,扎实推动“治垃圾”工作。
全摸底、广宣传、强监督,深入开展“治厕”工作。
破陈规、树新风、淳民风,持续推进“治风”工作。
27. 坚持“五治”融合治理 绘就反邪教工作新底色
坚持政治统领,提升基层治理向心力。
突出法治引导,增强基层治理保障力。
善用德治教化,巩固群防群治内生力。
推动自治强基,激发基层治理战斗力。
优化智治支撑,强化基层治理创新力。
28. “12345”工作法 推进农村“五治”见质见效
强化一个组织保障,助力农村“五治”工作推进有序。
打造两个综合试点,助力农村“五治”工作推进有方。
打好三场群众战役,助力农村“五治”工作推进有力。
建好“四个”详细清单,助力农村“五治”工作有效。
建立“五方联动”机制,助力农村“五治”工作有为。
29. 推进五治融合发展开创乡村治理新格局
坚持政治引领,把稳治理之舵
激发自治动力,夯实治理之基
加强德治教化,弘扬社会正气
抓好法治保障,筑牢治理之本
强化智治支撑,提升治理水平
30. 深化“五治融合”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建强基层组织,增强政治引领能力。
构建法制体系,增强法治保障能力。
倡导文明风尚,增强德治教育能力。
健全自治组织,增强村民自治能力。
优化信息平台,增强智治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