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开业吉日

鱼骨头图片(鱼骨头图片模板)

时间:2024-01-22 18:46:29 作者:万物皆甜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我在淘宝卖黄鳝骨头,连着生死,却“希望没有客人”

希望是有味道的。

有时候它会带着过分的腥味,挥之不去。

一根黄鳝骨头,有100块至180块不等的脊椎,20多根才能凑足一斤。除了专业人士,恐怕只有淘宝店主胡彬这样的少数人,才知道这个冷知识。

刚剥离的黄鳝骨,血腥味挑衅刺鼻。这类菜市场通常的抛弃物,对一些在人海里浮浮沉沉的癌症病人来说,却是寻寻觅觅的“宝物”,一块能抓住的木头——作为口口相传的偏方,他们用它来在化疗前“升白”(提升白细胞)。

作为难缠的对手,肿瘤像一头让人咬碎牙齿的妖怪。这是一场近乎绝望的战争。黄鳝骨头熬汤后仍然很腥,他们咬着牙,喝完汤,活下去。

在这场战争中,希望是氧气。病人们希望,这种纤细的棱形鱼骨能像一把剑,守护治疗的顺利进行。

对店家来说,这桩生意则“又苦又累利润又低”。

“但生病真的太可怜了。普通人没有谁会花钱买这个骨头炖汤。虽然不贵,对有的病人来说,也是一笔开销。还有人问能不能先寄,等有了再付钱。我说没关系,就免费寄过去。”

胡彬是最早在淘宝卖黄鳝骨的人之一。后来,随着需求越来越多,在各地,黄鳝骨淘宝店也多了起来。

这是千千万万淘宝商家里一个微不足道的故事,关于一桩年限不长且意外的生意。这甚至算不上一桩生意,多年来只是勉强维持在盈利线上。

但这些淘宝小店,带着希望而来。生活坚硬,不少纠结、痛苦,但小店柔软,也关于温暖。事关生死,既然有人需要,就有人坚持着,努力奔跑和陪伴。

1

“希望的气味”

想法是突然出现的。

2017年双11前不久,江苏盐城建湖县,逛菜市场时,胡彬又看到,剔肉后的黄鳝骨头像垃圾一样被抛弃——这里素有“洪湖走廊”之称,境内密布着近4000条河渠,是黄鳝天然的栖息地。

这时胡彬已接触淘宝多年,当时他想到,“都说万能的淘宝,鳝鱼骨有没有利用价值?毕竟黄鳝卖这么贵,骨头扔掉了挺可惜。”

说干就干,收集、洗晒,挂上淘宝。

定价也相当随意,1斤35元。

“就是算一下人工成本,1斤赚个三五块,补贴一点家用、水电费就行,也没想靠它挣钱。”

第一个没想到,是家里老人跳出来反对。他们说这么多年,黄鳝骨要么扔掉要么喂鸭子,“拿去卖是不是有神经病,谁会买这个。”

还真就卖出去了,当天就卖了3单、100多块,主要是买去喂画眉鸟。“然后老人就说,明天我去收骨头。”

第二个没想到,是不久后有人来问,“人能不能吃?”

胡彬当时也纳闷,为什么会有人吃这个?问了他才知道,这和癌症病人打听到的偏方有关:化疗的一项指标是白细胞数量,但升白药比较贵,有人听医生说起这个偏方,就想试一试。

原来小小的鱼骨头,还关乎生死。

“都是处理干净的,人吃肯定没问题。”胡彬回答,就此也开启了一门线上生意。

慢慢的,买过的人会在店里给出反馈。

“之前白细胞才15,喝了三周升起来了。”

“服用了一周,白细胞从1.3飙升到5.2,不用升白针,可以直接化疗了。”

“白细胞现在稳定了,推荐给其他病友”……

这些评论也带来热度,小店涌进了更多人:大部分是朋友介绍,还有病友群互相推荐,从淘宝直接搜索进来等等。

黄鳝骨的销量,从每个月二三十单涨到了七八十单,最多时甚至有200多单;货源也从最开始摊贩免费送,到需要专门去找,一斤涨到三五毛,还到过2块。

胡彬甚至专门做了一个立方形容器,用来处理鲜骨:箱子从底部供水,水不断冒上来,鱼油会往上飘,水满溢出把浮油带走,碎肉则沉到水底,方便捡出骨头,铺晾,晒干。

几年后,远在湖北孝感,第一次去市场收鳝鱼骨,另一位淘宝店主张明也遭到了小贩的嘲笑:“搞笑吧,要这个干嘛。”

他就解释,这东西能帮到化疗病人。

和胡彬卖干骨不同,张明卖的是血骨,但他们面对的是同样的腥味,无处可逃。

“清理内脏、洗干净、晾干,一次要好几个小时。开始我让我妈帮忙清理,可太腥了,她每次弄完干脆就不吃晚饭。后来我就自己清理,结果就是洗完澡,隔着几米也能闻到腥味儿。”

但对许多找过来的买家来说,这种腥味,也是希望的一种。

2

不会回访的客服

对化疗病人来说,与“妖怪”的搏斗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生活坚硬。

这也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痛苦来自“妖怪”的得寸进尺,包括食不下咽的难受、白细胞的艰难爬升、亲人的焦灼……有时候是沉重的经济压力。

“得这个病也是没有办法,普通人绝对不会花钱买这个骨头炖汤,喝下去也腥得很。但不管多少钱,多难喝,总得试一试。”一位病人家属说。

张明提到,店里以回头客为主,他们吃过后会持续来买。

“卖鳝鱼骨一年多时间里,我大概记得二三十个ID,都是反复来买的,最远到内蒙古。”

一斤干骨35元,但不是每个人都负担得起。

“有客户提起家庭困难,我会说有邮费就行,给免费发过去。这对我就是一点人工成本,只要病人吃到了,有个希望就可以。”胡彬说。

经济的压力,从收货地址上面也能看出来:一般不是大城市,主要是小县城,还有住村子的,有的家里的父母不会买,孩子在外面买了寄回去。

十几斤黄鳝才能出来1斤干骨。也就是说,在菜市场里自己去买的话,1000块钱的黄鳝,才能弄到一斤干骨。

“1000块对很多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家里有病人,很可能掏空了家底,1000块可以做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可以买一些药,负担其他必要的开销。”胡彬说。

张明还发现,这些顾客不像其他商品的顾客,会有人像“上帝”一样趾高气扬。“他们说话都很和气,甚至让人心疼。有时候真的很心酸,我会多寄一些。”

这还不是最煎熬的事情。

胡彬没想过,做这行,客服回访也会是一种残忍。

最开始,有客户突然中断了。他回访,问是不是有了其他货源,对方就说不用了,就沉默。

“我大概就明白了,不会再问。其实在我们来说,更希望对方的家人是稳定下来了。其他类目的客服,需要耐心就好。但做我们这个,涉及生死。你的买家,说不定旺旺就永远暗下去了。背后可能是一个人的离开。”

一块无法弥补的空洞出现了。这时候心里太难受了。

这些小店基本都有一种默契:后来只要买家不来问,客服也不会主动去联系。

客服和客人,都带着一种小心翼翼。日子很难,但总要过下去。对胡彬们来说,是评论区里出现的带着信心和希望的回复,让他们坚持了下来。

生死为海,人作孤舟。“其实就是维持一点火苗一样,尽力去做点小事。

3

“不是药神”

深秋,南方的水产市场弥漫着特有的清冽和潮湿气氛。

盐城人民路市场内,虾蟹正肥、湖海相会。作为餐桌上的常客,野生鳝鱼在这个季节却异常紧张。

因为鳝鱼会冬眠。当气温低于15℃,鳝鱼便不吃不动,靠微量呼吸进入冬眠。

也就是说,每年双11,当其他店铺热销的时候,黄鳝骨店往往却要四处找货。

“深秋到冬天,是最紧张的季节,没大有货。”市场里今年50多岁的张大,家里做鳝鱼生意已三四十年,平均一天要卖出六七百斤鳝鱼。

鳝鱼骨能补,张大也早有听闻。他说,有癌症病人在医院,听到化疗后鳝鱼骨熬汤有帮助,会找来这里。“不停有人来,两三斤给几块钱。来我这里要的人多。”

胡彬也向张大要过货,源于一次买家的紧急需求。那次恰好存货卖完,买家很着急,附近菜市场没有买到,胡彬就开车到周边扫货,“当时跑了三个县城,前后加起来得两百公里,收回来几十斤鲜骨,解了燃眉之急。“

不过,对病人或者病人家属来说,最关心的话题,永远是有没有效,有没有什么副作用,或者口味怎么样?

为了和客户对话,胡彬自己拿鳝鱼骨熬汤喝过。但面对“吃一斤能升多少白细胞”这样的问题,他也无法回答。

这些在现实打击下,面对强大“妖怪”节节败退的病人和家属,只要能看到一丝希望,都会竭力争取。

作为一位母亲,方丽带儿子检查时意外发现骨瘤,治疗掏空了全家积蓄。尤其是,化疗需要快速提升白细胞值,“升白针”一次上千元,效果却也维持不了多久。

这几年,和许多家属一样,她给孩子试过很多种方法:按摩、中药、食补。一次偶然,她听说了鳝鱼骨头,而且一斤才30多。“不论哪种方式,只要能减少孩子的痛苦,我必须相信。”

回到小店的评论,不少人说“升了”,还贴出了化验单,也有人充满期待,有人没感到效果。

有经年购买的老客户,但圈子里也有争议,“黄鳝骨头毕竟不是药。”

这也是黄鳝骨小店们的看法:

“这个肯定不能替代药物。我们也不专业,不是药神,不知道是什么在起效。只是有买家找过来,认这个偏方。哪怕没有效,鳝鱼也可以补充一点营养。”

一位浙江的买家,作为儿媳妇问了很多人、想了很多办法,找过来给公公买黄鳝骨。虽然理性上能认识病情,老人却很受宽慰、愿意尝试,因为感受到子女的关心。

常常安慰,总是帮助,有时治愈。

一位买家留言说,自己不会去夸大黄鳝骨的作用,但看到家人得到安慰,有那么一刻,真切地觉得,在灰暗生活中照射进来一缕希望之光。

4

生活坚硬,小店柔软

对双11来说,黄鳝骨头店太特殊了,也过于平凡,不仅因为小众,也因为不会爆单,甚至店家的内心还充满着冲突和纠结。

“没有客人可能也是好事。”

胡彬朴素的想法是,没有订单,可能是客户不用寻求偏方的帮助,意味着常规方法就有效果,也意味着希望常在。

希望是生命中的氧气,是生活的好消息。

有很多次,因为利润低,张明有想过放弃这个事情,他家里人也觉得没必要。

“但是转念想想这么多人在等着我,万一我不做了,他们又要去别的店找,还不一定买到放心的,就咬牙坚持下来了。”

如果放弃了,他担心自己会后悔。谁不是在努力坚持呢。

胡彬觉得,开淘宝店改变了他。起初做这个店,他只是想老人有点事做,有点零花钱。不经意间,这间平凡的小店,却连接起不可知的生死和命运,前后找他的买家,有上千人。经营小店看到种种生死疲劳,他会觉得,对于他人,他也有一份责任,应该做点什么。

这家小店,也是一份温暖和陪伴。

现在,不止在盐城、在孝感,在佛山、在上海……从一家店到更多人参与,有了更多卖黄鳝骨头的小店。

“其实我理解它相当于火种一样,这虽然对我的订单影响挺大,但后来一想,卖的人多了,能帮到的人也更多,价格也会低一点、更方便一点。比如我在盐城没货了,但上海会有货,这样有需要随时就能买到。”

胡彬说,“那我也挺开心,起码不需要大冬天到处去找黄鳝骨头了。”

卖鳝鱼骨头的一年多,对张明来说,改变之一是对待健康的态度。他不仅自己更注意生活习惯、少抽烟喝酒,也会劝家人和朋友要多保重。

我们日复一日,与生活相互磨损。但我们确切的知道,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并不为着回报。生活再坚硬,也要报之以耐心和善意,总有人会带来一点点光亮和柔软。

胡彬和许多这样的淘宝小店,在生活里,在双11里,也在努力成为一束光,洒向需要温暖的生活。

“这就值得。只要有一个人来留言,说谢谢曾感受到希望。”

(应受访者要求,张明、方丽等为化名)

钓鱼宰鱼时,鱼因受到伤害而挣扎,鱼能感觉到疼痛吗?为什么?

每逢佳节,桌上必定会有一道鱼菜,象征年年有余。能被端上餐桌的鱼,必定经历了宰杀之苦,那么鱼类在受到伤害的时候,能感觉到疼痛吗?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一部分科学家认为脑部没有新皮质的动物是感受不到疼痛的,而作为冷血动物的鱼类恰恰就是这种动物,所以它们是感受不到疼痛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人类根本不在乎鱼类能不能感受到疼痛,和家里养宠物不同,人类对鱼类没有倾注太多的感情,它们只是餐桌上的一道菜,人类自然不会同情鱼类,并且鱼也不能像其他动物一样鸣叫,更不能告诉人们自己到底疼不疼。

在受到伤害时,动物之所以会快速地做出反应,有的时候并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因为条件反射,那么被宰的鱼挣扎的时候,是因为条件反射还是因为疼痛呢?

当你的手碰到滚烫的锅时,你会迅速将手弹开,这其实并不是因为大脑已经感觉到了疼痛,而是因为自身的条件反射,将手弹开这个动作受脊髓的影响和控制,你的大脑并没有直接参与下达命令。

当滚烫的温度刺激手上的热感受器时,热感受器会发送电信号至脊髓,然后脊髓会直接发送命令至肌肉,随后快速地将手弹开,在整个过程中,大脑并没有下达指令。当手拿开一会儿之后,你才能感受到烫伤带来的疼痛感觉。

脊髓直接对肌肉下达命令,也属于一种保护机制,而疼痛的感觉是为了让人记住这次教训。当鱼类受到伤害时,它们也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例如下油锅的鱼还会继续挣扎,这就是一种条件反射。

另外生物是否有意识,也决定着它是否能感觉到疼痛。即使鱼类的大脑有新皮质层,如果它没有意识,也不会感觉到疼痛。一位叫做斯蒂夫的美国生物学家为了验证鱼类是否能感受到疼痛,他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斯蒂夫将20条虹鳟鱼分为两组,并将其分别饲养在两个鱼缸中,因为虹鳟鱼和人类一样,有类似的骨骼结构,这也是斯蒂夫选择虹鳟鱼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

生物的体内都长有感受器,像人类的感受器可以对热和化学刺激有反应,而红鳟鱼体内长有29对特殊的感受器,有些感受器会对一种刺激有反应,还有的感受器则对多种刺激都有反应。

斯蒂夫发现虹鳟鱼体内有11对感受器可归为和人类相似的痛觉感受器,能够将信号传至大脑,所以虹鳟鱼拥有感受痛觉的物质基础。

斯蒂夫用针刺破部分虹鳟鱼的嘴后,他发现这些受伤的鱼心跳速度明显加快,已经超过了30次/分,鱼鳃的张合频率也急剧增加,这说明这些受伤的鱼已经出现了条件反射或是疼痛。

随后斯蒂夫向其中A组鱼的嘴唇内注入了蜂毒,而B组鱼没有做任何处理,结果A组鱼出现了疼痛后的反应,它们会在鱼缸底部的砂石上摩擦嘴唇,其恢复进食的速度也非常慢,最后斯蒂夫给A组鱼注射了止痛剂后,它们的行为才又恢复正常了,并且能够正常进食了。

所以,这些虹鳟鱼是能感受到疼痛的,在受到伤害后,它们的反应和感受到疼痛的动物一样,先是躲避,之后行为发生异常,在使用止痛剂后又恢复了正常。

既然鱼类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感受到疼痛的话,作为人类的我们该如何减少鱼类的痛苦呢?其实在杀鱼前,可以将鱼浸在冰水中,降低鱼的新陈代谢速度,让其进入假死状态,然后再进行宰杀,鱼所受到的痛苦也是最小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连食人鱼也害怕三分,菜刀砍不烂鱼鳞,巨骨舌鱼究竟有多厉害?

分布在亚马逊河的食人鱼是一种让人胆寒的动物,它们成群结队地捕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不慎落水的动物以及人类啃成骷髅。

露出牙齿的食人鱼

然而,南美却有一种大鱼不怕食人鱼,不仅不怕,它们反而以食人鱼为食。究竟是什么大鱼这么厉害?它如何“凶残”到能以食人鱼为食?它有什么弱点吗?

什么鱼这么厉害?

这种能轻松捕食食人鱼的大鱼叫巨骨舌鱼,也叫海象鱼。这种鱼在生物学的划分上属于辐鳍鱼纲、骨舌鱼目、巨骨舌鱼属。

巨骨舌鱼

(1)体型巨大的活化石

巨骨舌鱼是当之无愧的活化石,早在一亿年前它就已经存在了,它的身上还保留有许多早期水生生物的特点。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令人惊叹的体型。巨骨舌鱼虽然也是淡水鱼,但和其他淡水鱼相比,它的体型大得出奇。巨骨舌鱼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鱼中的其中一种,体长就超过了2.5米。最长的巨骨舌鱼则有整整三米长!

除了体长惊人外,巨骨舌鱼的体重也十分让人惊叹。巨骨舌鱼的体重轻松超过一百公斤,最重的甚至有200公斤了。相较于只有几十克的小型淡水鱼,巨骨舌鱼真的不愧是庞然大物。巨骨舌鱼十分沉重,一般需要两到四个成年人才能把完全抬起一只成年巨骨舌鱼。

捕获巨骨舌鱼

巨大的体型可以说是古生物的一个标志性特点,很多生物由于生存的需要逐渐进化出了小体型,而巨骨舌鱼仍然保持着古生物标志性的巨大体型。

(2)身体构造独特

巨骨舌鱼的身体构造十分独特,最突出的要数它那根锋利的“牙齿”了。和大多数淡水鱼一样,巨骨舌鱼的牙齿又小又细。但它并不主要依靠小牙齿捕食,出人意料地使用本应作为味觉器官的舌头捕食。在人类的常识中,任何动物的舌头都是由较为柔软的肌肉组织构成。而巨骨舌鱼的舌头却是坚硬的骨状物上,长满了坚固锋利的“牙齿”,而它的名字“巨骨舌”因此而得名。

生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物都进化出了独特的保命技能,巨骨舌鱼也不例外。亚马逊森林虽然年降雨量十分丰富,但河流经常会出现溶氧量下降的情况。任何水生动物要想在低含氧量的环境幸存,都必须得进化出不通过水呼吸到空气的方法,在这方面做得最出色的要数非洲肺鱼了。

非洲肺鱼

巨骨舌鱼虽然并没有像肺鱼一样进化出鱼肺,但却有一个可以直接呼吸空气的鱼鳔。这样在枯水期的时候巨骨舌鱼仍然可以存活,等活水重新流入河流的时候再换用鱼鳃呼吸。

(3)攻高防高的“坦克”

巨骨舌鱼最让人惊叹的地方要数它独特的攻击(进食)方式了。巨骨舌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它会捕食大多数分布在亚马逊河中的水生动物,甚至凶残的食人鱼都难逃它的捕食。巨骨舌鱼捕食的时候会张开它那张大嘴,然后用力吸气。像吸尘器一样通过巨大的吸力把猎物吸入口腔,再用坚硬的舌头杀死。杀死后的猎物直接通过食道进入消化器官进行消化。

能捕食凶残的食人鱼,巨骨舌鱼必须得有坚硬的外壳保护。巨骨舌鱼的外壳异常坚硬,食人鱼的尖牙根本咬不动,甚至连可以轻松刮掉其他淡水鱼鱼鳞的菜刀都奈何不了它。因此,只能用羊角锤尖锐的一端一点点地敲掉巨骨舌鱼的鱼鳞。

处理鳞片

巨骨舌鱼的外壳结构十分有趣,最外层是坚固异常的鱼鳞。大部分鱼类的鱼鳞是如同塑料片一样小而透明的薄片,巨骨舌鱼的鱼鳞则是又厚又大的鳞甲。巨骨舌鱼的鳞片坚固异常,南美洲的土著人会把捕获巨骨舌鱼的鳞片打磨用来做匕首。巨骨舌鱼的鱼鳞内层则是富含弹性而又柔软的鱼皮。它紧贴着鱼鳞,通过松紧调整鱼鳞的开合,来控制保护装甲的状态。这样其他大型肉食动物就拿巨骨舌鱼坚固的外壳没办法了。

启发于巨骨舌鱼的“防弹背心”

巨骨舌鱼坚固的外甲也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最对这种结构最感兴趣的要数研发新型防弹衣的相关科研人员。防弹衣的出现的确挽救了大多数士兵的生命,但目前的防弹衣有许多缺陷,比如防护不到四肢,过于笨重等等。在减轻本身重量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防护能力是新型防弹衣的主要研究方向。

防弹背心

巨骨舌鱼外壳只有一层鱼鳞保护,但锐器几乎打不穿,这和鱼鳞的材质以及排列方式密切相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材料学家罗伯特·里奇认为巨骨舌鱼的鱼鳞是“最坚硬且最柔韧的生物材料”,这是在他的团队对巨骨舌鱼鳞进行严谨测试后得出的结论。他们对巨骨舌鱼鱼鳞进行压力测试以及电子显微镜分析,并认真分析了巨骨舌鱼鳞抗冲击的原理。

原来,巨骨舌鱼鳞的最外层为坚硬的钙质层,内层则是柔软而坚韧的胶原纤维。鱼鳞之所以没有完全由坚硬的钙质层组成,是因为这样反而会让鱼鳞变成玻璃一样的物质,抗打击能力会因此减弱。

巨骨舌鱼鳞结构

虽然巨骨舌鱼抗打击的秘密已经探明了,但要想仿照这种原理开发新型防弹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挡在开发道路的是材料问题,因为目前并没有可以无缝从坚韧到坚硬过度的复合材料。对于这个问题,罗伯特·里奇保持乐观的态度,他认为未来的3D打印技术可以做到批量制造这种新型的复合材料。

巨骨舌鱼也有“弱点”

虽然巨骨舌鱼凭借强大的防御能力以及凶猛的捕食能力,在南美洲称王称霸。但它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性格懒惰,而这个弱点也让它被人类大肆捕食。在不进食的时候,巨骨舌鱼是不会去招惹其他鱼的“好好先生”,其他大型肉食动物因为忌惮巨骨舌鱼坚硬的外壳,也很少打它的主意,捕杀它的只有看中它无限价值的人类了。

捕捉巨骨舌鱼

对于不太富裕的南美人来说,巨骨舌鱼就是大自然赠予的摇钱树。巨骨舌鱼的外型十分独特,一些长有漂亮鱼鳞的个体甚至还会被捕捉作为观赏鱼饲养。前文我提过南美洲的土著人会把巨骨舌鱼的鱼鳞做匕首,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仍有人保留着这项具有地方色彩的手工艺。他们会把巨骨舌鱼的鱼鳞加工成匕首或者其他工艺品卖给游客。

巨骨舌鱼鳞片

而捕杀巨骨舌鱼最大的用处其实还是食用。巨骨舌鱼沉重无比,自然能从骨架上剃下不少的鱼肉。杀一条巨骨舌鱼差不多可以得到70公斤的鱼肉,够一家人吃很久了。为了保存吃不完的鱼肉,南美人会把捕获的巨骨舌鱼用盐腌制起来,或者晒成鱼干。而这些巨骨舌鱼的副产品也成为了南美洲独特的地方特产。

当然,捕获巨骨舌鱼还是有一定危险的。这是因为巨骨舌鱼虽然性格温顺,但是发现被活捉的时候会用尾巴疯狂拍击捕鱼人。巨骨舌鱼的尾巴力道十分大,可以轻松打断肋骨并导致脏器内伤。为了保证安全,南美人直接用棍棒敲死巨骨舌鱼,然后用铁锤敲下巨骨舌鱼的鱼鳞,最后再剃下鱼肉。

加工巨骨舌鱼

结语

巨骨舌鱼虽然凭借坚硬的鱼鳞,成功在南美洲的河流里称王称霸。但是却因为懒惰的本性被人类大肆捕杀,数量大大减少。像巨骨舌鱼这样奇特的物种在地球上仍有很多,它们不同程度地启发了人类的发明创造。但也因为人类活动的关系而濒临灭绝。

动物不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因此,保护野生动物十分必要,保护它们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