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巨蟹座

水火太极图(水火太极图3)

时间:2024-01-13 15:36:37 作者:横行天下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揭秘:“太极图”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据清人毛奇龄的考证,关于《太极图》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说出自陈抟(871—989),陈抟是五代时期的道士,​他把太极图传给种放(955-1015),种放传给穆修(979~1032),穆修传给了周敦颐,周敦颐写了一篇《太极图说》,用来注解这幅图。一说出自僧人寿涯,有人说陈抟的师父是麻衣道者,而麻衣道者正是寿涯,因此关于《太极图》就有了出自佛老二教的说法。

水火匡廓图

《太极图》出自佛教的说法,尚难考据,但从《参同契》一书来看,《太极图》与道教的关系实为暧昧。东汉道人魏伯阳写作《参同契》,后人根据此书中“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的说法,绘制了《水火匡廓图》。

水火匡廓图

魏伯阳认为天地设位,日月运行,就好像沿着某种匡廓在循环运转。《参同契》描述了这个匡廓,它以天地乾坤为上下,水火坎离就像沿着车轴一样在其中升降。因此画出来就变成有一条中轴线在其中的圆图,其中黑色象征阴,白色象征阳。左边为黑白黑、阴阳阴,即为离卦☲;右边为白黑白、阳阴阳,即为坎卦☵。

我们发现,如果把《水火匡廓图》左右翻转过来,就变成了《太极图》中的正数第二图,可见《太极图》吸收了道教本来的《水火匡廓图》。《太极图》的含义我们后面再讲,这里先介绍《水火匡廓图》在道教中原义,对比后来的《太极图说》,我们会发现周敦颐对它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彻底变换了它的面貌。

《参同契》本是炼丹之书,它用乾坤来象征鼎炉,用坎离象征来铅汞。铅和汞本是不相容之物,但炼丹需要结合铅与汞。因此表现在图中就是左右分开的两物,煅烧时,坎离沿着中轴运转,使阴阳间错,化成丹药。在这幅图中,并不曾涉及“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的道理。

三五至精图

除了《水火匡廓图》外,《参同契》中还有一副《三五至精图》。

三五至精图

《参同契》说:“三五与一,天地至精。”五行本是一个统一体,但《参同契》将它分为三分部,即三个“五”。《三五至精图》的右边,为是水和金,《尚书大传·五行传》说:“天一生水”、“地四生金”,一水加四金正是一个“五”;左边为火和木,《尚书大传·五行传》又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因此二火加三木也是一个“五”;图的中间是土,根据“天五生土”的说法,土自成一个“五”。这三个“五”合起来就是“三五”,“三五”彼此连接,合成最下面的一,即 〇,这就是《三五至精图》的构造。我们不难发现,这幅《三五至精图》与《太极图》的正数第三图很相似,五行的分布位置相同,只是线的连接不一样,因此意义也出现了区别。但可以看出《参同契》对《太极图》的影响。

太极先天合一图

在陈抟的《太极图》之前,唐朝时就已经有人采用了《参同契》里的《水火匡廓图》和《三五至精图》来绘制新图了。在《道藏》的《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品》中有一幅《太极先天合一图》,其图如下:

在这幅图中,​《水火匡廓图》已经左右翻转,但《三五至精图》基本还保持着原貌。它与朱熹传的《太极图》不同,不仅多出了“阳动”一图,而且五行下面的圆圈画成了大圆,而不是小圆。

所谓《太极先天合一图》实际含有《先天图》和《太极图》两部分,“阴静”、翻转《水火匡廓图》到“阳动”上面这三幅图构成《先天图》。阴在上为北,阳在下为南,中间坎离分左右,是乾坤坎离包着《水火匡廓图》中间的那个小圆圈,这个小圆圈就是“一元”。“一元”经过下面的五行锻炼,得到三五之精,生成一个大圆,这个大圆与小圆都是“一元”,即太极。有了太极,才有男女,乃至生生不息,化生万物,故太极的下面又有两个圆圈。

​从《参同契》到陈抟的《太极图》之间隔着一个《太极先天合一图》,而从陈抟的《太极图》到朱熹所传的《周子太极濂溪新图》之间,还有一个朱震传的《太极原图》。朱震的《太极原图》与《太极先天合一图》几乎一致,只是“阳动”和“太极”又变回了小圈。

周子太极新图

朱熹在南宋乾道年间传的《周子太极新图》见下:

周子太极新图

​从《太极图》的演变过程来看,我们发现最终朱熹版的《太极图》改变了原图的面貌。他把正数第一幅的“阴静”改为“无极而太极”,把第二图的《水火匡廓图》变成“阴静”和“阳动”,取消掉原来第三图“阳动”,代之以连接线。变更了第四图中的五行连接的线路。

朱熹所做的这种改变是有根据的,他虽然篡改了《太极图》的原貌,却恢复了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思想。朱熹完全是根据《太极图说》来重新描绘《太极图》的,因此要说篡改《太极图》的第一人,不应该是朱熹,而是周敦颐。

周敦颐之所以是道学的鼻祖,就在于他援道入儒,用儒家思想来解读《太极图》——或者说借助《太极图》来阐述儒家思想。其中,最明显的地方就在于《太极图》其实是从下往上看的,而周敦颐却是从上往下解读。因此,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周敦颐是如何援道入儒,如何借助《太极图》来说明道统思想的——

封神局中局:鸿钧老祖一手漂亮的平衡术

封神之战,是神界自洪荒之后最大的一场变局。此战之后,阐教实力大损,截教几乎败亡,人族气运全无,沦为昊天的臣属。

不少人好奇,这一战明明是阐教和截教打擂台,怎么到了最后,两方反而都元气大伤,那最大的桃子又是被谁摘了呢?

“老谋深算的道祖鸿钧”

诛魔大战中,鸿钧老祖、杨眉大仙、阴阳老祖、乾坤老祖等四人一起打败了魔道圣人罗睺,阴阳老祖和乾坤老祖自爆元神,杨眉大仙重伤隐退,鸿钧老祖则参透造化玉碟中的玄机,成为了天道圣人,执掌天机。

鸿钧老祖收有三大弟子,大弟子太上老君,二弟子元始天尊,三弟子通天教主,通过这三个弟子,主持天下道统,被尊为“道祖”。座下这三大弟子也是各有特点,且听我一一道来。

太上老君清静无为,一心修道炼丹,手中有八件至宝,其中极品先天功德灵宝盘龙扁拐,乃是三十六品青莲莲花所化,为杀生之拐,有毁圣灭仙之能。

除此之外,还有风火、乾坤图、天地玄黄玲珑宝塔、紫金葫芦、八景宫灯、南方离地焰光旗以及诸邪不侵,万法不破的太极图。

法宝众多,道法玄妙,攻防兼备,使得太上老君地位仅次于鸿钧老祖,可以说是鸿钧之下第一人,代替鸿钧主持道统日常事务,被誉为玄门第一领袖。

元始天尊,道法卓然,善于防守,化杀劫于无形,建玉虚宫,座下有十二金仙,法力皆是不俗,法宝更是众多。

其中有三宝玉如意、诸邪难近的诸天庆云、上古至宝紫黑混沌葫芦、玉虚琉璃灯、先天五行旗之一的中央戊己杏黄旗、封神榜、盘古幡等极品宝物,每一件都是上古佳珍。

通天教主,主宰杀伐,讲究有教无类,座下弟子众多,三山五岳,皆有门人,讲道的碧游宫更是万仙来贺,风头大有盖过太上老君之势。

法宝也是不俗,皆是上古杀器,有剪仙灭神的青萍剑、屠戮圣人的六魂幡、容纳水火之力的紫黄水火葫芦以及声震洪荒的诛仙四剑。

有了这实力强大的三个弟子,鸿钧老祖可以在三十六层天外的紫霄宫安心清修,无为杂事烦扰,可以说是乐得无为修大道。

不过,这三个弟子,如今一个个都势力不俗,都有了自己的本部人马,开宫建场,宣扬大道,三徒弟通天教主,更是诸神参拜,万仙来朝,声势日隆。

老祖再怎么不管事,也不能看着神界有这样强势的势力存在,但他自己也不能直接对付通天,毕竟二者有着师徒大义,擅行攻伐,必然引得人心惶惶,于是,针对通天的一场阴谋就开始了。

通天主张一切生灵皆可听道,这就与注重出身的阐教产生了冲突,再加上截教的人大多在商朝担任高官,修仙珍品,得来得更加容易,引得阐教的人心生嫉恨。

老祖利用这一矛盾,拉拢阐教掌教元始天尊,利用他手中的至宝封神榜制造一场杀戒来削弱截教。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老祖特地召集三大弟子来开了个会,说你们这些人呐,造了杀戒,现在有劫难来了,封神榜就是这个大劫难,必须有365位正神上去,才能消除这个洪荒大劫。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昊天和瑶池了,这两位是紫霄宫的看门童子,现在鸿钧老祖借口有大劫难,实际是要给昊天这个小弟一些人马,那只能从阐、截两教中抽调,相当于充实自己的本部人马。

元始天尊、通天教主自然有些不乐意,虽然说都是鸿钧门下,可是自己现在也是一方掌教,有自己的地盘和人马,老大你现在说想要削弱我们,加强本部,那我们也不能任人宰割啊。

老祖就巧妙地通过封神榜这个杀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总之人是一定要抽的,具体怎么抽,由元始天尊来决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针对通天教主的,顺便收拾一下元始天尊。

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的人都串通好了,那我这个规则之外的人,还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吗,不过通天自有他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惹不起还躲不起?

“被坑惨的通天教主”

封神行动启动,针对通天教主的阴谋开始实施了,那通天教主呢,山人自有妙计,他在碧游宫外写了一个对联:“紧闭洞门,静诵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意思是,你们打你们的,我不去战场总行了吧。

封神大战具体怎么展开呢?你总不能直接去碧游宫打架,谁被打死就抽谁给昊天当小弟吧,那样就表现得太明显了。

老祖一看截教门人,大多在商朝为官,毕竟商朝开国已经六百年了,底蕴深厚,厉害人在大公司效力这是正常的。

那就找个白手套吧,论有仇,西岐和朝歌仇最大,毕竟西伯侯姬昌的父亲季历就是被纣王的父亲文丁杀的,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于是,老祖就炮制了一手凤鸣岐山,大义之名有了,周室当兴,商朝当灭,就是说呢,我支持的西岐要兴起了,截教支持的商朝必须完蛋了,这样截教的弟子就是师命再严,也得出山,毕竟不下山,饭碗就没了。

于是,在武王伐纣过程中,阐、截两教就饭碗争夺开始了一场殊死较量,老大让我们打,我们就打呗。

毕竟双方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已经很久了,你阐教变裁判了,我截教也不怂你,毕竟实力摆在那里,不一定鹿死谁手。

可是,实力再强架不住对方开挂,太上老君不讲武德,拉偏架太明显了,看到截教门徒胜了,就出来说,你们妄动杀念,残害道友,就连通天教主手下大弟子多宝道人也被他收了,送到西方去了。

诛仙阵、万仙阵中,通天教主被太上老君、元始天尊、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四圣联合杀得大败,门下弟子死的死,散得散,盛极一时的截教最后只剩下了无当圣母一个亲传弟子,曾经的万仙到现在也只有两、三百个散仙了。

截教就此基本被颠覆,通天教主自己呢,则是被老祖带走了,最后化身菩提祖师,隐居西牛贺洲,继续做着有教无类的教育工作,只不过变得相当低调了,坐骑牛魔王也跟着他学道,逐渐修成大道,还和孙悟空拜了把子。

“自作聪明的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也是被算计了,要说封神之初,女娲的地位实在是高,基本除了火云洞里的三圣,女娲娘娘谁都不放在眼里,毕竟造人之功德再加上补天的大造化,足以让她保持超然地位了。

纣王去女娲宫拜见,文武百官随驾,礼仪齐整,进香已毕,突然一阵狂风,刮起卷帘,露出女娲真容,纣王淫心顿起,题了一首诗,诗中大赞女娲美貌绝世。

就此女娲便觉受了亵渎,但是纣王有三圣施予的人族气运加身,直接降罚,心有顾忌,只能派轩辕坟三妖九尾狐狸、玉石琵琶精、九头雉鸡精进朝歌蛊惑纣王,坏成汤大业,给自己找回场子。

这里最不简单的就是那一阵狂风,吹得纣王心神荡漾,色心顿起,普通的风有这威力?想来必然是老祖的算计了。

把人族的护佑者女娲拉入自己的阵营,到了这里,针对截教和人族的阴谋算是完美了。

毕竟人族繁衍能力强,自女娲造人之后,不足万年间,四海八荒都是人族的身影,俨然是第一大族了,再加上有三圣气运加身,万法难侵,更是让鸿钧心有忌惮。

言归正传,女娲为了解一时之气,也没想那么多,老话说得好,不作不死啊,封神之前,备受人间香火的女娲,由于在大战时,背弃人族,大战后,明明三妖是奉命行事,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又将三妖亲自绑了交给杨戬,明正典刑,结果导致人心离乱,香火全无。

对女娲最为推崇的商朝覆灭,接替的周王姬发看透了女娲的真面目,奉昊天为主,自称天子,至此人族气运被消除,成为了昊天的附属。

可以说,女娲在封神历劫中,满盘皆输,没能逃过老祖的平衡术,毕竟女娲人望太高,功劳极大,如果不加遏制,很可能威胁到自己道祖的地位。

“笑到最后的西方教”

西方教,在封神之前,只有接引、准提两位道友,虽是圣人,却独木难支,可是在封神大战时,接连收服了孔宣、长耳定光仙、多宝道人等大能,在万仙阵中还卷走了截教的三千红尘客。

一句道友与西方有缘,或者是此物与我西方有缘,成为了他们招兵买马,扩张势力的口头禅,最后成为了封神大战中笑到最后的人。

不过,西方教的崛起已经是天道注定的,既然不能遏制,那就加入吧,从阐教中走出的燃灯道人、慈航大士,以及截教的多宝道人,吡芦仙等以道身进佛门,可以说是老祖的妙手掺沙子了。

“摘了最大桃子的人”

细看封神的结局,就可以看出鸿钧老祖的这盘大棋,下得实在妙,三大弟子的实力都被削弱,自己的本部人马昊天和瑶池兵精马壮,达到了制衡的目的。

原来声望和人气都在顶点,号称德被三界的妖圣女娲成为了四海八荒的笑柄,人族背弃,群妖离散,实力大损。

一直以来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的西方教,被掺了自己道门的人进去,而且进去的都变成了佛教的嫡系人马。

有三圣气运加身的人族,因为商周大战,人口大减,城池破败,人族中的精英都被纳入了封神榜,人王纣王自焚鹿台,气运被削,武王姬发自称天子,成为了看门童子昊天的小弟。

鸿钧老祖,通过运作这场封神大战,成功解决了自己的统治危机,将可能存在的威胁一一剪除,可以说是玩了一手精妙的平衡术,最关键的是,谁都没察觉出来,他才是摘了最大桃子的人。

周敦颐的《太极图》,蕴含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终极奥秘

东方既白 著

由前面文章的论述我们知道,虽然周敦颐的《太极图》及《太极图说》揭秘了宇宙万物的发展变化,具有一个整体的, 统一的共同本质和共同规律,在其中宇宙一切现象最终都可以得到解释。但周敦颐的《太极图》亦有其时代局限性和不尽完善性,比如在讲完水火木金土的“五行生克”模型体系后,并没有沿着“五行生克”的体系和思想向下层“人道”继续衍生和扩展,而是提出了“坤道成女,乾道成男”,并再次基础上“化生万物”的综合体系,这明显有点“画蛇添足”的嫌疑。

故建议把其中关于“坤道成女,乾道成男”和“化生万物”的部分,改成“人道”的“六亲生克”整体替代,如此,就能更具有整体的系统性和系统的继承性。因为,改成“六亲生克”之后,则整个《太极图》更符合宇宙演化的过程和规律。一则遵循了《尚书·周书·泰书》中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的精神,由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统万物以法道,以人的“六亲生克”模型来代表“万物”的表象。图形以 “六亲生克”作为“万物”的表象,实是受“书不尽言,图不尽意”的局限”。二则因为,六亲生克是万物繁衍生息过程中最全面、最先进的共生模型,能全面涵盖并代表万物的繁衍生息。三则因为。六亲生克是五行生克最典型的案例,体现了“人道六亲”法“地道五行”的整体路线(后文会有关于“六亲生克”的哲理性的专题性阐述,此处暂不展开论述)。

周敦颐改良版《太极图》

因此此文中所讲的《太极图》,均有别于周敦颐当年所独创的《太极图》,是在其流传下来的《太极图》基础上改进完善而来,若大家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可以留言提出并进行专业性的建议和讨论。

言归正传,那我们到底该如何从《易经》综卦的思维模型,揭秘周敦颐《太极图》的宇宙演化奥秘呢?首先我们先来普及一下什么是《易经》综卦的思维模型。

演习过《易经》基本概念的人都知道,所谓“综卦”,又称“反卦”、“覆卦”,是指将一个“六爻卦”反覆(颠倒)过来所得到的卦。综卦是“六爻卦”旋转180°所得到的卦。综卦是角度转换,换一个方向来看“六爻卦”,就得到该“六爻卦”的综卦。“六十四卦”中有八个卦没有综卦,剩余的五十六卦都有综卦;这八个没有综卦的“卦”,旋转180°所得到的“卦”,还是此“卦”,则这个卦称为“正卦”。“六十四卦”中的八个“正卦”为 乾、坤、离、坎、大过、小过、颐、中孚。

乾为天、坤为地、离为日、坎为月;“天地日月”是宇宙现象,从任何角度看,天就是天,地就是地,太阳就是太阳,月亮就是月亮;故 乾、坤、离、坎 四卦为“正卦”,无“综卦”。大过、小过、颐、中孚是属于人事的;“大过、小过”是指人的过错,“颐”是指人的颐养、养育,“中孚”是指人的诚信。故“大过、小过、颐、中孚”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其性质都不会改变,都不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立场差异性,故大过、小过、颐、中孚四卦为“正卦”,无“综卦”。

《易经》“综卦”的模型原理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从《易经》综卦的思维模型,揭秘周敦颐《太极图》的宇宙演化奥秘呢?首先,需要把改良后的周敦颐 《太极图》及其关于宇宙演化的核心思想和具体步骤作为一个整体事件来看待,然后把这个“太极图”套入到《易经》综卦的辩证思维模型中,我们就可以从“道”和“万物”两个方向和角度推演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体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综合”看事物的过程,简化起来看就是下面这张图所标示的过程。

从道和万物的角度,综合看待《太极图》

当然这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只有右边那一个进阶的方向和路线,那就是现代人常说的,站在万物自身的立场,自下而上的方向,因为这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是后面“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过程中“无为而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前面“人法道”的终极突破,以及那个“明心见性”的顿悟,是不可能站在“道”的终极层面和维度,再从“道”的终极层面和维度自上而下,践行“无为而治”的终极智慧的,其“人法道”的过程就像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过程和作用一样,都是后面“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础和前提,不可或缺。

因此,后人通常按自下而上的方式对周敦颐的《太极图》进行解读,唯有如此,才是最切实可行,又简单易懂的方式。如此按照这个自下而上的方式,我们就可以推演出关于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具体过程和示意图例,但也会因各人的悟性和层次不同,而出现如老子所言的三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具体过程如下图: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此图既说明了老子所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的真相,也符合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bai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因此,佛教说众生根性不同,是一直存在现实性问题,是不可回避的,因此,佛教才有了小乘和大乘之分,中国禅宗才有了“南顿北渐”之别。

比如小乘佛教讲求即生断除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希望了生死、离贪爱、灭尽身智,是完全出世的,所以被大乘佛教讥讽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认为单求自我解脱是不够的,在除断自己一切烦恼外,还应该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让更多的人脱离苦海。因此,大乘佛教既是出世的,又强调适应世间、引渡众生。

在教理义学方面,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不否定法的实在性。大乘佛教则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另外,大乘佛教认为,人先天的“心性”是清净的,只是后来遭到情欲的污染才变得不净。因此,其修行理论中已经包含有“顿悟”的成分。小乘佛教则对修行的阶段、解脱的果位等有细致具体的划分。总体说来,相对于大乘佛教,小乘佛教比较保守,教义和修行比较复杂,过多地纠缠于那些枝枝蔓蔓的“虚妄之相”。

佛教讲究“明心见性”,要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那么到底怎样才算是“明心见性”了呢?怎样是修持成佛,建立佛国净土了呢?答案就如上图中“上士闻道,明心见性”的结果一样,拨开六亲生克、五行生克和阴阳太极这一切的“虚妄之相”,直抵中间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因此佛教说见“性”以前:凡所有相皆为虚妄,而见“性”以后:凡所有相皆为实相。这就是他们所有建立建立的佛国净土,因为这里无私无我,混沌无极,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执有现空,执空现有,色空不二,性相一如。因此才能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这就是佛家圆融万法以后的结果。这和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的初衷和道理是一样。

心即“无极”之理,明心见“无极”之性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圣人”和“佛祖”的那个“心”呢?说白了就是图中间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这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就是阳明心学中所讲“心即理”的那个“理”,亦是儒家历来所讲的那个“中”。什么是儒家所讲的“中”呢?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这个“中”,就是就是中国人的中和,所以儒家叫中庸,道家叫中道“天道”,佛家叫中观,都崇尚“中”,而且在“中”的基础上又都崇尚“和”,儒家叫仁和,道家叫柔和,佛家叫圆和。所以“中和”就是中华文化最基本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大家常常说中华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合流,怎么合一,怎么河流的呢?其实就是合流到了中国人常讲的那个“中”,即图中间那个“其小无内”的“混沌无极”,老子称它为“道”,称它为“无”,佛教称它为“空”。

因此,我们学习哲学,最最重要的是要把原理搞清楚,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和整套体系框架,而不单单是记住某个人说了某句话。甚至总是纠缠在某些句子某些词上边,或者某名人说了某句话,这样就本末倒置了。只有透过这些蒙蔽在万物之上的“虚妄之相”,才能像老子说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那样,像王阳明说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那样,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中,更进一步践行“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否则,他们看到的凡世间所有相,仍旧皆为虚妄,因此,这个“明心见性”的过程,才是众生最终能否“超凡入圣”的最基本前提和保障。

所以我们真正致力于学学习和研究哲学的人,没必要在细枝末节上费太多功夫,而应该致力于建立起一套看待世界的整体框架。有了这套框架,我们就有了一座看待世事人生的坐标系,遇事就不至于迷茫失措,也不那么轻易就被人忽悠了。

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哲学思维,从本质看问题,多思考多实践,构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因此,所谓的圣贤大哲,学问大多是其次的,其思想境界和格局才是常人所不能及的,而这些境界,又必必须须是其亲身经历和深切感悟换来的,你没有他这种经历和悟性,是怎么怎么都参不透的。所以,过多纠缠于他们曾经过往的那些细枝末节和音容笑貌,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浪费时间的,甚至会让你误入歧途,南辕北辙。

正如我们从一开始上学,老师就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透过了万物皆有的“虚妄之相”,看到了这个恒久不变的本质,我们才能更进一步,达到“知行合一”,达到“无为而治”。因此,如果我们再以:“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最佳途径和结果,整体上代表“中士闻道”和“下士闻道”的差异性,则上图又可以简化为下图的方式。

以上士闻道,统领世间诸般修行

说完了人类站在万物自身的立场和角度,参悟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过程,就紧接着说人类站在“道”的立场和角度,参悟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了, 当然到了后面这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知行合一”、“无为而治”过程,就很简单明了了,单纯而单一了,就只剩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这一条路径和结果了,因为其他所谓的“中士”和“下士”,是无法达到“道”的终极层面和维度的。

惟上士闻道,可勤而行之,无为而治

此图的重大发现终于让我们对《道德经》中关于“道”的描述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终于让我们知道了人类实现“无为而治”、“道人合一”的具体路径和方式。比如禅宗说:人人尽可成佛。有文化的、没文化的,有钱的、没钱的,高贵的、低贱的,都可以修佛、成佛。阳明在悟得心学的真谛后也不无感叹地说到:人人皆有良知,人人均可成圣,关键是到底该如何成佛?如何成圣呢?怎么样才能算是已经成佛?已经成圣了呢?其实答案都在这个图中,首先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的具体构成。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底无私天地宽

看到这副图,首先就让人不免想起了我们所生活的宇宙,图中这个“其大无外”的“混沌无极”,正如我们的宇宙苍穹,无边无际,浩瀚无垠,而蕴含其中的“天道阴阳太极”、“地道五行生克”、“人道六亲生克”,正如那漂浮在宇宙苍穹的天体星系和万事万物,应运而生,又随风而逝,无中生有,又有中化无,有限而短暂,甚至是转瞬即逝,但又都无法跳出这个“其大无外”的“混沌无极”之界限,因此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真正理解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真正含义。

众所周知,“无为而治”是老子一再阐述的思想核心,所谓“无为”并非是指任何事情都不做,而是指在对待任何事情时,都不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内,也就是所说的不妄为,顺其自然所为,才能让人生有所大为。如何做到在对待任何事情时,都不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内呢?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公约数,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初心和使命。所谓“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底无私天地宽”就是这个道理,眼内如果只关注了“天道阴阳太极”、“地道五行生克”、“人道六亲生克”的三界之“尘”,那自然就无法达到“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至境。

那心底无私,天地到底可以有多宽?可以宽到“其大无外”的“道”境,因此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如何“得道多助”?如何“多助之至”呢?对待任何事情时,都不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内,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公约数,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初心和使命。因此,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ó)籥(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什么是“中”呢?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说白了,“混沌无极,无我无私”即是老子所说的“中”。

如此,我们就很好回答人类如何才能“超凡入圣”、“成圣成佛”的问题了。还是那句老话,对待任何事情时,都不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识在内,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公约数,以“混沌无极,无我无私”为做事的最大初心和使命,就能“超凡入圣”、“成圣成佛”。因此佛教说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这就是佛家圆融万法以后的结果,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这是“混沌无极,道人合一”的结果,王阳明说“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是“上士闻道,明心见性,勤而行之”的结果,亦是三教合一,大道同源的结果。

人类只有到了这个“道”的终极层面和维度,我们才能最终理解老子所言“道生万物,无中生有,有中化无”的道理,才能明了庄子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的全部内涵。才能明白老子和王弼关于“无为本,有为末”的真谛,才能明白“无我无私,混沌无极,以物观物,以天量人”的精髓所在,才能明白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和《吕氏春秋》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意义。

佛教说“人人尽可成佛”。有文化的、没文化的,有钱的、没钱的,高贵的、低贱的,都可以修佛、成佛。阳明在悟得心学的真谛后也不无感叹地说到:人人皆有良知,人人均可成圣,如何成佛?如何成圣?怎么样才算已经成佛?已经成圣?其实都可以在这个图中找到那个关于“无我”的答案。因为唯有以“无我”之境,方能树无私之风;唯有以“无我”之境,方能养无畏之心;唯有以“无我”之境,方能行有为之道。

因此,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历来具有整体的生命观和哲学观,不论是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还是庄子的“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还是儒家历来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或是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莫不是如此。

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即谓“道”

因此,何谓老子所言的那个“道”呢?

庄子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即谓“道”;

《吕氏春秋》说“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即谓“道”;

老子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即谓“道”;

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即谓“道”;

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即谓“道”。

未完待续…………

本文为《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原创内容节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章内容链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及其整体思想解读 ,敬请品鉴。

其他合作事宜,请与作者联系,谢谢。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顿悟,由“易”及“老”,以“老”解“百家”,

独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国学研究架构新体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