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锦州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锦州数字产业发展,锦州市政府、锦州医科大学、东软集团“数字·健康·创新”战略合作签约仪式9月24日在辽宁锦州举行。辽宁省副省长王明玉、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锦州市委书记靳国卫、锦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闻德亮出席仪式并致辞,辽宁省政府副秘书长孙繁柏、辽宁省教育厅厅长冯守权、东软集团总裁徐洪利、锦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卫新、锦州市政协主席韩彤出席仪式,锦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心宇主持仪式。
辽宁省副省长王明玉致辞
王明玉指出,此次地方、高校、企业三方合作,是推进医学教育和医疗产业共享共赢、协调发展的好事。各方要立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善医疗水平、服务百姓健康,持续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真正发挥合作效益。要建好用好平台,推动创新发展尽快成势见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好合作交流平台,充分对接企业和高校资源优势与发展需求,更好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强化人才支撑保障,持续跟进解决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真正把创新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产业优势。
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致辞
刘积仁在致辞中说,东软一直秉承“以人为本、云智赋能”的发展理念,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数据要素跨部门、跨组织流通,强化数据与场景高效融合,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东软及在医疗健康领域投资的创新公司正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涵盖智慧医疗健康信息化、医疗保障、医疗大数据与智能技术研究、医疗物联网与5G、医疗设备制造、云医院平台、商业保险等领域。东软愿与锦州携手,推动城市产业发展,为学生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就业,助力锦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锦州市委书记靳国卫致辞
靳国卫在致辞中说,此次合作是可以让锦州在今后的振兴发展中走得更快的一次合作,是可以深度改变锦州的一次合作,使锦州进一步找准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提升了辽西医疗中心建设水平,打开校地合作的新局面。此次三方合作,必将在医疗健康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产业“蓝海”中抢得先机,不仅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让锦州百姓享受到更高级、更有质量的医疗,还可以将数字医疗、医疗健康产业打造成为城市的支柱产业。锦州将以此为契机,规划建设一个健康城,促进锦州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城市功能发生崭新变化。同时,期望通过同东软集团的深度全面合作,复制东软集团的品格、规范和信誉,通过典型引领,使锦州民营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锦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闻徳亮致辞
闻德亮表示,锦州医科大学将聚焦服务锦州经济社会发展,把事关建设“健康锦州”战略,尤其是“一老一幼”福祉,通盘考虑、精准施策,将锦州医科大学的自身优势转化为服务锦州发展的效能,形成对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有力的支撑。将在引领高水平医疗服务方面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做好“排头兵”和“领头雁”,打造“七大医学中心”,擦亮“资源富集、人才汇聚、优势凸显、辐射区域”的医疗中心城市名片。
仪式上,锦州市政府、锦州医科大学、东软集团签署《共建发展辽西(锦州)地区健康医疗及人力资源数字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为辽西(锦州)地区数字经济和卫生健康产业发展赋能,为辽西人民的健康、医疗、养老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并深度挖掘和发挥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大数据的价值,为辽西中心城市的建设提供新的动力。
签字仪式前,锦州市与东软集团举行“数字·健康·创新”战略合作会议,刘积仁、靳国卫出席会议,双方就展开深度合作举行会谈,强调将以担当精神、开放精神、学习态度抓好合作项目的落实推进。另外,举行了锦州医科大学创新发展大会,发布了《锦州医科大学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与会领导为受表彰的临床名医、临床青年名医、首席专家、锦医领军人才、终身教授颁奖。
东软集团有关负责人,驻锦高校领导,锦州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本刊讯(通讯员杨骏 范洪君 巩阳)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了一名X连锁淋巴增生症(XLP)罕见患儿。XLP是1种罕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男孩中发生率约为1/300万,根据患者基因及蛋白质改变类型分为1型(XLP-1)及2型(XLP-2)。XLP患儿极易受EB病毒感染,导致严重而致命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目前,该患儿已成功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
患儿因持续高烧不退,被当地医疗中心诊断为罕见病“噬血细胞综合征”,随后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了病变。当地医疗中心为患儿完成了神经导航下中枢病变穿刺活检。但由于穿刺组织多为坏死组织,病理医师难以明确诊断。抱着最后的希望,患儿和家属走进了北京儿童医院。
患儿在免疫科住院期间,免疫科主任毛华伟、主任医师韩彤昕意识到患儿的病可能与他早年夭折的三个舅舅存在着某种联系,而噬血细胞综合征、中枢症状的背后可能还隐藏着一条看不见的线索。再次对患儿家系基因测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有了惊人的发现——基因提示SH2D1A基因大片段缺失,病理会诊提示EBNA2(+),LMP(散在),原位杂交结果:EBER(+),考虑符合EBV感染相关B细胞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累及脑组织、EB病毒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在多科室的努力下,患儿最终确诊为XLP-1。XLP-1是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的一种极为罕见的遗传病,国外文献报道的发病率仅为百万分之一,国内发病率尚不清楚。目前,国内一项对该病最大病例数的研究也仅有32例患者。而中枢受累的XLP-1在全世界更是罕有报道,如何治疗同样缺乏循证医学的支持。
经罕见病中心、免疫科、肿瘤内科、神经外科、干细胞移植科、病理科、影像中心等多位专家共同研读病史、详细查阅文献、多次开会探讨治疗方案,最终为患儿制定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也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治疗方案。
患儿来院就诊时,已合并中枢受累已进入肿瘤期,病情进展迅速、存在家族病史,儿童医院立即向中华骨髓库申请无关造血干细胞供者查询。肿瘤内科为患儿进行了利妥昔单抗鞘内注射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很快,中华骨髓库为小启贤匹配上了全相合的供者,患儿顺利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中枢病变在逐渐缩小,左侧肢体无力、语言功能等也在好转。
编辑 | 任嘉霖
责任编辑 | 左舒颖
审核 | 韩静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李放)春节期间的北京虽有逼人的寒气,也有明媚的阳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主任魏瑗一大早就来到医院,她要赶在上午出诊前先去住院病房看看。
回想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的那一个月,魏瑗说:“从医26年,这是我最难熬的30天。”
“不管内科外科,是大夫就要上”
早上8点,魏瑗结束了例行查房,匆匆赶往门诊。
“一会儿还有个剖宫产的患者要进行全院联合会诊。”魏瑗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说话声音不大,看起来甚至有些柔弱,但走路却带风。“那个患者有些严重,但还好,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魏瑗在住院病房查看患者病情。受访者供图
2022年12月,北京市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数量急剧上升,很多人去到医院。
“从医26年,那是我最难熬的30天。”魏瑗说起当时的那一个月,眼睛有些泛红。
从2022年12月16日开设第一个呼吸亚重症病房接收患者,北医三院累计扩容21个亚重症病房,增加床位超过800张。面对最困难时超过一半医护人员无常工作的情况,北医三院院长乔杰给全院下达了“死命令”:“不管内科外科,是大夫就要上。”
白天退烧就在医院坚守,晚上发烧再回去休息;急诊室没床位,就把手术室的床推过去;实在撑不住了,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两声,抹干眼泪出来接着干……魏瑗说,那一个月的经历,身旁的这些“战友”,她一辈子都会记得。
记者见到呼吸内科主任医师丁艳苓时,她正在亚重症三病房跟护士交代患者病情。“这个病房就是我们跟消化科‘借’的,跟我搭班的就是两位消化科的医生。”丁艳苓笑着说,“经过这一个月,他俩应该是消化科里应对新冠最厉害的。”
“没事的,总会过去”
早上7点,北医三院外科二病区的新生儿病房内,一声声啼哭打破了宁静,监测器上“嘀嘀”的报警声不时响起,已经值了一夜班的护士们陆续去安抚刚刚醒来的患儿。
“我们这里有60张病床,基本都是不足月的早产儿。”儿科主任韩彤妍每天早上都要来看看这些孩子,问问护士孩子们昨晚的情况、帮小宝宝翻翻身……“你看这个小家伙,这么小一点点,但长得多漂亮。”
韩彤妍在新生儿病房查房,照看病房内的患儿。新华社记者 李放 摄
有序、整齐、暖和的新生儿病房让人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一个个曾是那么脆弱的小生命,在医生和护士的守护下,如今在这里拼命生长。
作为北京市危重孕产妇转诊中心,北医三院的产科在疫情最高峰时就诊人数大幅度上升。北京市卫健委的相关负责人曾打电话询问魏瑗产科的接收能力,而她只回了一句话:“只要有危重症转运需求,我们一定接。”
“儿科发热门诊最高峰时每天要看400多个孩子,最难的时候病房里只剩下两个住院医师,一个护士一晚上要照顾15个孩子。”韩彤妍说,没有一个人跟她抱怨过。
记者采访时,韩彤妍始终笑着。熟悉她的一位护士告诉记者,韩彤妍平时也总爱笑,可能是跟这些“拼命生长”的小家伙们待在一起久了,她的笑容总是让人感觉充满希望,就像是在最难的时候,她也总跟大家说的那句“没事的,总会过去”。
“今年过年哪儿也没去,就守着产科这个‘家’”
下午2点,北医三院呼吸内科的诊室门前稀稀落落地坐着十余位前来就诊的患者。丁艳苓给患者做完基础的检查后嘱咐说:“片子我看过了,你这个咳嗽没什么大问题,我给你开点药,回去好好休息就行。”
“我今天下午只有20个号,还有两个人没来。”丁艳苓说话语速不快,对患者的疑问都做了耐心细致的回答,大约半个多小时只看了两位患者。“其实都没什么大事,但不少患者可能比较紧张,所以我们就尽可能给他们多解释一下。”
“今年过年哪儿也没去,就守着产科这个‘家’。”魏瑗说,疫情三年,所有医护人员过年时都没回过老家,现在没那么紧张了,她让大家都尽量回家看看。“我把父母接来北京,就能留下来守着了。”
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慧强照看恒温箱内的患儿。新华社记者 李放 摄
三年前,儿科副主任医师刘慧强作为北医三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在武汉奋战了两个月,当时他在日记上写到:“这会儿武汉的雨可真大,希望一场大雨冲走所有不幸,希望大雨之后就是春天。”
记者采访见到刘慧强时,窗外阳光明媚。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