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年不衰。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相信预言之术,认为有些人可以凭借自己的推理,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此趋吉避凶。
在这些预言家中,诸葛亮、李淳风、袁天罡和明朝的刘伯温都是备受公众认可的高水准预言家。其中,大量预言已经得到了验证,成为后人学习的经典案例。
在中国古代有七本占卜奇书被称为“中国七大预言书”,相当神秘。其中最神秘的莫过于《推背图》,它在中国占卜史上享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并被誉为千古第一预言奇书。
那么,《推背图》真的如此神奇吗?
它对于2023年又做出了怎样的预测呢?
在谈到《推背图》时,无法绕开两位关键人物:李淳风和袁天罡。
这两位人物可谓是传奇中的传奇,他们不仅精通天文地理,对于易经八卦、占卜等学问也有着深入的研究。
据传,在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的某一天,当时的国家大事让李世民感到焦虑和担忧。于是,他想请来李淳风和袁天罡,希望他们能够预测一下大唐的国运。
尽管两位大师并不愿意,但他们还是被圣命所迫,只好在背对背的情况下开始推算。没想到,这次推算却出奇制胜,不仅推算出了大唐的运势,更是将大唐以后几千年的历史大事都揭示了出来。
当两人专注地推算天下大事时,一位老者突然走进了房间,站在他们身旁,严肃地说:“你们还是先卜卜老夫的运势吧,别再去猜测那些天大的事情了。”老者这一番话让他们如梦初醒。毕竟占卜可是要泄露天机的,更何况他们还占卜到了数千年之后。袁天罡连忙拍了拍李淳风的肩膀,示意他停止卜算。
他认真地说道:“虽然我们可以推算出无数的天数,但是我们却无法控制世道的兴衰。因此,我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更实际的事情上。”于是,这次卜算便以此结束。
他们将这本书命名为《推背图》。为了保守天机,他们将周易六十四卦名称按照序列排列起来,共计60项。每一项都包含一幅图像、一段谶语和一些诵读方法,用于预测未来。
虽然类似的占卜书籍很多,但《推背图》之所以被誉为千古第一预言奇书,是因为它的准确性让人难以置信。
比如说,开头的预言原文是“累累硕果,莫名其妙,一伙一人,即心即顾。颂曰万物土终生二九仙。城时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他的配图展示了一盘21克的里子,但这个图案的含义却令人费解。
让我们一步一步来解读它。似乎在表达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有一个团体和一个人,他们的心态和关注点都相似。这句话需要结合配图来理解。前面提到的21克里子,加上谶语中的四句话,直接揭示了唐朝共有21位皇帝,万物土中生二九仙。
此外,这也说明唐朝的国运共持续了290年之他所发布的图片是一盘21克重的里子,这句话的意思需要结合上下文来解释。
我们前面提到了一盘里子有21克,再结合谶约的四句话,就直接揭示了唐朝共有21位皇帝,万物土中生二九仙。诚实地说,这句话指的是唐朝国家的运程持续了290年。
而在最后一句“阴盛阳先竭”的表述中,预示着其中将会有一个变数,那就是武则天。大家可以看出这个占卜的准确性,而推背图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占卜,每一个都非常精准,因此也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
关于2023年的预测,有人指出它与《推背图》中的一句话相对应:“黑兔走入青龙穴,遇进不绝不可说,唯有外
于外面跟树枝,30年中子孙后代结。”
这种解释认为2023年被称为“黑兔年”,因为它是癸卯年,而癸水象征着黑色,而卯则代表兔子。兔子在动物界中被认为是相对较弱的一种,特别是黑兔更是如此。因为按照五行学说,黑色属于水,水性柔弱,因此黑兔也被认为是没有太大实力的动物。
然而,一个黑兔却跑进了青龙的洞穴中,这代表着它有着无比大的“壮志”。有志气固然是好的,特别是冲天之志更是令人钦佩。但是,仅有志气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实力才能支撑起自己的壮志,否则就只会自取其辱。
因此,《推背图》在下一句中说:“欲尽不尽不可说”,意思是指小兔子跑进了青龙的洞穴中,想要在龙穴里留下自己的足迹,这样的壮举实属难以评价。更重要的是,这句话还暗示着某些事情可能会反复多变,而狂妄自大者必然会招来大凶。
因此,在前景未明,信息杂乱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避免骄躁自大,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然而,虽然有人将《推背图》与2023年联系在一起,但这个预测的可信度并不高。推背图存在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宣称不同的事情,并且一些配图明显不符合唐朝时期的服饰风格。这使得推背图的内容充满疑问,谁也无法确定哪一部分是原版的。此外,推背图中的占卜并没有标明年份,这意味着我们无法知道该预测对应的确切年份,只能进行猜测。因此,许多人认为这个预测并不可靠,需要持谨慎的态度对待。
无论如何,中华文化中的占卜和预言始终具有神秘的魅力,它们是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后人探讨的对象。无论是《推背图》还是其他占卜书籍,都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窥探未来的窗户。然而,在相信预言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理性和科学的思维,不可过分依赖占卜,而是要积极面对未知的未来,用智慧和勇气去创造我们自己的命运。毕竟,未来是由我们自己书写的,占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参考。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如今荧幕上有不少盗墓题材的影视剧播出,剧中那些神奇精准的五行八卦知识令许多观众着迷和佩服。
主人公口中的“阴阳风水堪舆论”更是令人觉得神秘神奇,甚至自己也想掌握这门奇妙的技艺。
其实这是来自我国历史上的奇书——《周易》。
而《推背图》则是以周易为基础所写的另一本旷世奇书,由唐朝天文学家李淳风与相士袁天罡所作。
书中预言了唐朝及后代两千年的国运,然而到了最后一象第60象却不再推演下去,这之中有何玄机呢?
《推背图》的“神预测”令帝王惧怕除了引言和结语这两象外,《推背图》当中的其他五十八象写的均是对未来的预测推论。
这些预言有不少在后来的历史变迁,朝代更迭中得以验证,实在是让人直呼神奇!而它的灵验性让百姓称奇之时,更是让帝王们讳莫如深!
《推背图》讲述推测的是国运风水,然而之中的内容有些都一一得到了验证,岂能不使当朝为帝者颇有危机感?
如果众人都清楚了接下来国家的走势,若日后的为王为帝之人不是自己,国家岂不大乱?士兵不肯服务于当朝,百姓也会无心耕作,天下会呈现出一派懒散之象!
“反正会变,我们做什么无用功?还不如得过且过每一天呢!”如果出现了这样消极的思维模式,势必不利于当朝发展的稳定性。
因此帝王之家很是忌讳这本涉及国运风水的《推背图》,而早在其成书时,唐朝掌权者便预料到了它能引起不小的轰动。
所以待《推背图》完成成书后就一直把它藏匿在宫中,不会轻易让寻常百姓接触。
那《推背图》究竟印证了哪些重要历史事件呢?
“日月当空”、“不文亦武”是《推背图》在第三象的谶语中提到的字样,而对应的配图则是一帝王装扮的女子手握着一把刀,看上去很是威严凌厉。
很明显这隐喻的是未来会有一厉害的女子称帝且手握大权,不难猜测,此女子便是著名的女帝武则天。
另外,《推背图》第五象的配图是一曼妙女子躺倒在地,而她的身旁有一只马鞍以及一本史书。
此象对应的寓意则是:马鞍代表安禄山,而史书则指代史思明,这是预测到了唐朝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被赐死在马嵬坡的情景。
一切让人细思极恐,难怪当权者要想方设法不推广此书了,那为什么深藏在宫里的《推背图》后来会被民间熟知呢?
其实也是在安史之乱后,此书的残本被流出了宫外散落到民间,当然流出的并非完整本。
因此直到今天我们也不知道最原始的版本是怎样的,也难辨市面上那些经过诸多改写的版本的真假。
说到改写,除了是后人为便于理解增加了自己的想法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推背图》除了预测到唐朝那些重大事件外,也预测到了紧接其后的宋代。
当时的皇帝赵匡胤震惊至极,自然不想天下因此大乱,于是就让人把《推背图》修改成多个版本流传于世,令普通百姓无法从中窥探出一些先机。
推背暗示留下无尽猜想时间线来到清朝,当时的著名才子金圣叹对《推背图》又做了一系列“改良”,原本此书仅有谶语、颂语和图像,而金圣叹又在每一象上增添了“批注”,便于人们从批注上更易理解其含义。
咱们现在看到的《推背图》就是金圣叹这个主流版本,另五个版本分别收藏在台湾和芝加哥,有彩绘明抄本、无图明抄本、清初潘氏抄本等。
光是版本就有如此之多,加上现存的多数是明清两代篡改的版本(此前朝代版本已没法找寻考证),所以真真假假也就无从辨别。
那《推背图》中最后一象“无象胜有象”到底寓意为何呢?
虽说此书多有篡改,但大体意思不会变,金圣叹为其注解的整体意思大致是:阴阳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世间万物都如此。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道家的“九九归一”思想,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覆灭不等于结束,万物都遵循着客观规律不断发展循环。
现在最普遍认同的意思是这一象其实是总结归纳,给予了观看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宛如现在写书的开放式结局。
是福、是祸、是喜、是悲由你自己理解,也不失为一种完美的终结,古语有云“天机不可泄露”,许是当时的李淳风和袁天罡不约而同达成的默契吧!
人的已知能力比起宇宙奥妙来说,可谓小巫见大巫,再如何精妙地参透总会有外力无形的干扰。
正如当时写到最后一象时,袁天罡如此提醒着李淳风并在他背后推了一把,示意不用再推演下去了,于是《推背图》之名由此而来,第60象的指代也应运而生。
小结其实,《推背图》很多神秘的色彩也是后人给强行安上去的,从民间流落在各地的各种版本便能窥出一二。
《推背图》里的注解也多有强行解释的成分,结合现实的巧合营造出了一种“万事皆可预测”的氛围。
当然,不可否认此书蕴含着丰富的阴阳五行知识,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瑰宝。
历史的齿轮总是不停地在前进,人类目前的认知尚不能完全解释世间万物,或许一些领域直到未来的某一天才能被人类用一种更为可靠的认知获悉。
也许到了那天,《推背图》除了现在我们所了解的这些认知,还会有涵盖宇宙的更深刻的解读。
正如袁天罡他们在此书最终回的“颂语”中写的“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这种颇有哲学韵味的话,也在留白间隙说明了知识的无穷尽。
如若苦思冥想不得,何不潇洒先放下,他日经历得多了,经验丰富了,自会更有领悟。
哈佛大学图书馆藏,钞本
历代推背图 清 焦秉贞 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本
推背图 清彩绘本 台北国家图书馆藏
推背图 永乐四年(1406年)姚广孝序本
推背图哈佛大学图书馆藏
图说:一胡人吹箫牵犬,一弓一枪立在地。
诗:此帝生身在冀州,开口张弓左右边。自然穆穆乾坤大,敢将天镜向心悬。
解读:嘉庆年间河北天理教起义。
近日,小书用一篇文《推背图|预知武则天称帝,唐朝最神奇的两位术数师!》跟大家说了说“中华道家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的来历。
《推背图》是由唐朝术数大师李淳风和袁天罡二人根据易学八卦推演写成的作品,全书一共有六十幅图,每一幅图都有一句谶语和一首诗(颂),预言着唐以后的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历朝历代都有人对《推背图》进行解说,而其中最著名那个解说者,又非清初的“大怪杰”金圣叹莫属。
众所周知,金圣叹博览群书,颇爱点评:
离经叛道的他曾把《水浒》和《西厢》,与《庄子》《离骚》《史记》、杜甫的律诗相提并论,合称为“六才子书”;因为不满意《水浒》的原有结局,金圣叹更是“腰斩《水浒》”,删掉了后来的招安情节,让好汉的故事结束于聚义梁山泊。金圣叹的“怪”还远不止这些。
金圣叹才名远播,却没能考取功名,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不从来都不好好答题。
一次考试,题目是随手从《孟子》中截出来的一句“如此则安之动心否乎”。
考官的本意,是希望看到考生回答“不动”并阐述面对诱惑“要坚守底线不为所动”的观点。
金圣叹偏偏反着来!
他在考卷上答道,“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白露蒹葭之外,有美女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曰:动!动!……”
然后金圣叹一口气在试卷上写了39个“动!”
考官又好气又好笑,问他原因。
金圣叹解释道,“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所以我写了39个‘动’,一个‘动’代表一岁。四十岁之前,面对金钱美人,圣人都容易被迷惑,何况是我。”
曾有一友人知道金圣叹家里穷,无以维生,所以借了他一大笔钱,让金圣叹拿去放,告诉他,“本金归我,利息归你。”
不曾想,金圣叹转身就把钱全都花光了,还到处宣扬,自己帮朋友花钱是为了帮他摆脱守财奴的名声。
朋友哭笑不得,还怪不到他。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文人金圣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又没有一官半职,那他靠什么谋生呢?
答案是“扶乩”。
扶乩(fú jī),又称扶鸾,是中国民间一种用于占卜的方法,相传神明会附身在作法的人身上,以此传达神明的意见。精于易学、通晓《推背图》的金圣叹就靠在江南文人圈替人“扶乩”,赚钱谋生。
不过,离经叛道的金圣叹身上最广为人知的轶闻,还是他上法场的故事。
相传,触怒贪官的金圣叹被押赴刑场,看见了自己哭得伤心欲绝的儿子,叹了口气,然后给儿子出了个上联“莲子心中苦”。
儿子只顾着哭,哪里有心思对对子。
金圣叹就自顾自地说出了下联,“梨儿腹中酸”。
“莲”与“怜”谐音,“梨”与“离”谐音,看似说水果,实则将满腔父爱娓娓道来。
这副对子,成了放荡不羁的金圣叹留下的绝对。
说来说去,那“大怪杰”金圣叹究竟是如何看待预言奇书《推背图》的呢?
金圣叹在序言里写道:
“谓数可知乎,可知而不可知也。谓数不可知乎,不可知而可知也。可知者数,不可知者亦数也。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短短一句话,却有着十二个“可知”,那《推背图》到底是“可知”,还是“不可知”?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小书将结合金圣叹的注解,来和大家说一说《推背图》的前32象,一起去探索藏匿在《推背图》里的故事!
添加“学国学网\"微信公众号(lexueguoxue),了解更多趣味国学及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