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结婚吉日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八字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1-22 18:22:28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天干地支究竟是什么?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也可以称为“干枝”

古人云:“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这有可能是干支的最原始的含义。

我们先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再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前面说了干支取意于树木,所以,我们先这么理解干支:

天干

【甲】像草木破土而出,阳在内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著见而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像是人的成丁。

【戊】茂,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纪,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秋收等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也可以认为是辛者新也,万物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下,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

【子】草木种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生的开始。

【丑】草木在土中发芽,屈曲着冒出地面。

【寅】演,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阳光普照,万物滋茂。

【辰】震也,万物震起而长,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因其消尽,纯阳无阴。

【午】万物丰满长大,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经长成。

【酉】万物到这时都收缩收敛。

【戌】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阴气劾杀万物,到此达到极致。

天干地支什么时候发明的,谁发明的已经不可考了,只知道最初是用来记录时间的,天干记日,因为每月的天数是以十进位的,地支是记月,一年十二个月嘛。逐渐发生发展,在实践中慢慢的形成了现在的这一整套体系。

十天干十二地支最小公倍数是六十,依次结合到底成了一个循环叫做“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的每个单位都可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代表不同的年月日时。

比如,以日为例;今天是2020年3月28日,农历三月初五是庚午,那么明天就是辛末,后天就是壬申。同样,昨天是己巳,前天是戊辰。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历法混乱,夏历,殷历,周历并存,三种历法的是每年开头的月建不同。秦政帝统一中国后,改用夏历建亥月的十月为一年的开头。此后,直至汉武帝改用太阳历,才正式确定以夏历建寅月的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头。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记月以外,还用来记时,一昼夜就是12个时辰。用现在的时间来说,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

这是时辰与小时的对照:

上表中的俗称,是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的叫法。这种俗称,主要是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表示的。“鸡鸣”是早上公鸡打鸣,“人定”是人睡着了。“食时”“哺时”是吃饭时间,古代人一天吃两顿,跟现在不一样。其他的八个俗称,基本上就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表示的了。

需要注意的是,用十二地支记月,记时是固定的,比如,子月一定是11月,子时一定是半夜23点到1点。与之相配的天干是不固定的,循环往复的顺序是前面说的六十甲子。

在年份上,满六十甲子称为一个花甲。年逾花甲这个词就是说一个人六十多岁的意思。记满时,满一个甲子再从头算起,和记日一样,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就比如今年,今年是2020年庚子年,明年就是辛丑年了,前年就是己亥年。六十年以后,再从庚子年开始,依次下去。

当然了,天干地支虽然只是用来记录时间,但是它们蕴含的内容,远远不是这三言两语能说的清的。

我也不懂,拾人牙慧罢了。

天干地支究竟是什么?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也可以称为“干枝”

古人云:“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这有可能是干支的最原始的含义。

我们先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再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前面说了干支取意于树木,所以,我们先这么理解干支:

天干

【甲】像草木破土而出,阳在内被阴包裹。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炳,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著见而明。

【丁】草木成长壮实,像是人的成丁。

【戊】茂,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纪,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秋收等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也可以认为是辛者新也,万物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下,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

【子】草木种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生的开始。

【丑】草木在土中发芽,屈曲着冒出地面。

【寅】演,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阳光普照,万物滋茂。

【辰】震也,万物震起而长,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因其消尽,纯阳无阴。

【午】万物丰满长大,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经长成。

【酉】万物到这时都收缩收敛。

【戌】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阴气劾杀万物,到此达到极致。

天干地支什么时候发明的,谁发明的已经不可考了,只知道最初是用来记录时间的,天干记日,因为每月的天数是以十进位的,地支是记月,一年十二个月嘛。逐渐发生发展,在实践中慢慢的形成了现在的这一整套体系。

十天干十二地支最小公倍数是六十,依次结合到底成了一个循环叫做“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

六十甲子的每个单位都可以按照先后顺序分别代表不同的年月日时。

比如,以日为例;今天是2020年3月28日,农历三月初五是庚午,那么明天就是辛末,后天就是壬申。同样,昨天是己巳,前天是戊辰。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历法混乱,夏历,殷历,周历并存,三种历法的是每年开头的月建不同。秦政帝统一中国后,改用夏历建亥月的十月为一年的开头。此后,直至汉武帝改用太阳历,才正式确定以夏历建寅月的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头。一直延续至今。

除了记月以外,还用来记时,一昼夜就是12个时辰。用现在的时间来说,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

这是时辰与小时的对照:

上表中的俗称,是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的叫法。这种俗称,主要是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表示的。“鸡鸣”是早上公鸡打鸣,“人定”是人睡着了。“食时”“哺时”是吃饭时间,古代人一天吃两顿,跟现在不一样。其他的八个俗称,基本上就是根据太阳的位置来表示的了。

需要注意的是,用十二地支记月,记时是固定的,比如,子月一定是11月,子时一定是半夜23点到1点。与之相配的天干是不固定的,循环往复的顺序是前面说的六十甲子。

在年份上,满六十甲子称为一个花甲。年逾花甲这个词就是说一个人六十多岁的意思。记满时,满一个甲子再从头算起,和记日一样,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就比如今年,今年是2020年庚子年,明年就是辛丑年了,前年就是己亥年。六十年以后,再从庚子年开始,依次下去。

当然了,天干地支虽然只是用来记录时间,但是它们蕴含的内容,远远不是这三言两语能说的清的。

我也不懂,拾人牙慧罢了。

《周易》笔记6,天干地支怎么来的

传说黄帝的臣子大桡作甲子,容成作历

背景:

1 天干地支与五行相结合

这里面又涉及到了天干和地支。天干地支应该在黄帝时代之前就存在了,而且是以外来语形态存在的。黄帝的大臣大桡,在天文观测与历法的基础上将天干地支第一次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了60个干支的组合,并对干支名称做了简化,形成了今天的样子。

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符号,是用来代表1-10的序数词;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符号,是用来代表1-12的序数词。这几个符号夏代就开始用了,到商代就已经比较规范使用了,如下图:

更早的时候,天干地支并不是用今天所见的“甲乙丙丁,子丑寅卯”等符号来记录的,天干地支有着外来语一样的名称:

这种奇怪的名字,是早年天干地支符号的发音,是与天文观测有关的。

2 天象观测与历法

由于对月相的观测不需要工具最为方便,因此最早出现的历法是阴历。但尽管如此,阴历1年只有354天,时间长了每年固定月份的气候不固定,不利于作为农业生产的指导,因此与气候对应的历法就成了必须要探索的。

气候变化与太阳直接相关,对太阳观测就是必然选择。古人在白天用圭表测太阳的影子,以日影最短确定正午时刻,用漏壶计时,可以确定一天的时长。

只要观测手段足够精密(见下图,山西陶寺发掘并复原的尧都观象台),能够确定一年的长度为365.25天,这就是太阳历。进而将一年平均分,最自然的是分4份,于是有两分两至的节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或者进一步根据八卦的提示分成8份,就有8个节气(“四时八节”)。如果根据五行,可以将一年分成5季,进一步分成10个“月”,这个就是五行历。

白天观日影,要受记录仪器精度以及观测位置的限制,所以古人又在夜晚则观测星象来作为补充。夜空中,北极星不动,其他的星每夜都围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天道左旋”),然后就形成了北极星为天帝(“太一”、“紫薇”、“帝星”),群星为群臣的观念(天官、星官):

在每晚同一时刻观测,也能发现一年之中群星也是在围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365.25天一个周期。这种以星置作为时间参考的历法叫恒星历。中国历史上有过以北斗七星位置来确定时间的“北斗历”(“太乙游宫”),以大火星位置来报时的“火历”(《诗经》云:“七月流火”,就是从火历而来),以东方6个星宿来报时的“六龙历”等(民谚“二月二龙抬头”的来源,也是《周易》乾卦的主要内容)。实际使用中往往将日影与星象结合起来,白天观日夜晚观星,互相校正,来确定时间。例如《尚书》所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又如水族流传至今的七元宿天象历,就是将日月等七星结合起来的历法。

利用星象来确定历法,在观测手段尚不精密的时候,很难得到精准的历法,因此早期先民只是将一年粗分,例如成8份,用北斗斗柄的指向确定八个季节/月份。彝族先民除了留下洛书、河图、太极图之外,还有一个汉族不常见的“遮佐图”,据研究就是北斗纪年图。图中先把一周分四份,继而在四份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成8份,与八卦纪年正好相应:

在中原文化里,依据北斗指向,对应的将天上分成8个区,每个区称为一个“宫”。分别是叶蛰宫、天留宫、仓门宫、阴洛宫、上天宫、玄委宫、仓果宫、新洛宫,加上中间的招摇宫,被称为九宫。通常九宫与后天八卦结合,称为“八卦九宫”。古人将北斗理解成天帝的坐的车,每晚、每年天帝太乙都要乘车巡游各宫,称为“太乙游宫”,如下:

而在每夜的观测中,会发现有6颗星的位置,每晚都不同。第一个是月亮,其月相大约每29.5天一个周期,所以可以30天定为1个月,这样每年就有360天(每354天循环12个周期,剩下的9天积攒起来,攒够1个月,那就放一个闰月,基本上每19年有7个闰月),这就是“阴历”(阴历出现的时间远远早于阳历,可能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出现了,因为月相不需要工具就可以被观察到的。)。下图是夏代的青铜钺,上面有两层刻度,内层6个,外层12个,可能来自于对天文或者时间做记录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装饰。

如果进一步观察,每晚同一时刻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同,大约28天一循环,一年大概有13个循环(《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就是说太阳每天动1度,而月亮每天在天上转13.3度。这个周期就是恒星月周期)。而且这个周期与月相周期也不一致,月相约是29.5天一循环,1年大概12个循环。这种差异引起了古人极大的兴趣,因此对天象的精确观测非常必要。

为此,古人将天空看做一个球(“天球”,如上图),把星星画在天球上,依据星星的位置,在天球上划分成了很多个区域(“三垣”),将天球一周定为360度,每天晚上对着这些区域观测。古人发现月球在每晚同一时刻与其他星星的相对位置不同,于是为了标记月球的位置,古人将月球每晚行进路线上的星星分成了东西南北4个大组,在天球上标记,也称之为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猛虎,南方凤凰,北方麒麟(后来这四象与五行结合而固定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种划分至少在650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参见下图河南西水坡伏羲部落首领墓葬结构。

后来古人再进一步根据月球每晚的位置将4大组细分成28个小组,根据其意象进一步给予了28个名字。一个月中,月球每晚同一时刻经过其中1组,就像每晚换一个宿舍一样,所谓“日宿一宿”。因此这28组星象,就被称为28星宿(最早能见到的的28宿,在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如第二张图)。

3 天象观测与天干地支

古人发现每天固定时刻观察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一年内这个位置也是环绕一周的(上图中的“黄道”)。由于每月初一夜半,月亮与太阳相会(月亮不可见,在地下与太阳“相会”),古人将每月初一夜半时太阳在天空的位置,称为“日月之会”,又叫“辰”。进而古人将黄道定义成365.25度,分成12段,每段约30度,取名叫12“辰”,按太阳每日东升西落的顺时针方向分布,依次读作:“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12辰刚好可以用来标记北斗每月初一所指的12个方向,标记出12个月(《史记》:“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

为了观测方便,这12辰不随天球转动而转动,始终以大地正北方为“子”辰。这就是为什么古代历法里正月不一定是子月,因为正月是表示一年的开始,是人为选定的,而12辰是固定的天空方位,所以古人即使将寅月作为正月,也不会把寅月改称为子月(《淮南子·天文训》:“天一元始,正月建寅” 。夏历、今天的农历都以寅月当做正月,因为当北斗指向寅位时正好是春季的开始)。下图二为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六壬式盘”,是半夜子时天球的俯视图,并且将北斗、12辰、12月、28宿结合,外层12辰不动,内层的北斗顺时针转动,并且还体现了太乙游年和太乙游日的区别:

不过在当时也会用10月历,那么每月初一夜半太阳就会在黄道上经过10个区域,每个区域约36度,依次读作:“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两套记录序数的体系,最开始是和10月/12月历法以及天象观测相对应的。

12辰的读法长短不一,都是多音节词,没有规律,而且大多也没有字义,与汉语的规律非常不一致,似乎都是来自于字母文字的外来词(这种12分区的天空划分方式,似乎也不是土生土长的,可能与巴比伦有渊源)。而10月历是本土的太阳历,其分区词组相对比较规则,可能是受12辰的启发,土生土长出来的。因此古人用“天+干”给10月历分区命名,外来的12辰用“地+支”命名。将天干和地支以及二十八星宿放在一张图上就如下:

4 五大行星与天干地支

经过长年观测,古人发现除了月亮,还有5个星星的位置,相对于北极星,每天也在变化。这在古代将群星当做天帝大臣的情况下,是非常大事,就意味着天帝还有5个乱臣贼子不按规矩办事。今天知道,这5个星星,就是肉眼可见的5大行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种用五行命名的方法,是在汉朝时定下来的。之前古人提到的火星,是指“大火星”),古人分别称之为辰星(水星运动轨迹始终不超过太阳周围的30度,也就是“1辰”,因此叫辰星)、太白(只有早晚可见,每次看见它都比较白)、荧惑(火星公转一周约686天,与地球汇合每次要780天,火星大部分时候是东升西落,但有时候也会逆行,没有什么规律,因此古人对火星的运动非常迷惑)、岁星(每年动1辰,因此1年也叫1岁,12年一个周期)、镇星(土星大约每年镇守28星宿中的1宿)。

这5星里,最有规律,也最容易被观测到的是木星,木星与北极星的相对位置,12年循环一次。由于这种12年周期的规律性,所以古人也用木星来纪年(岁星纪年)。同时古人给木星运动所在的路线(“木道”)划分了12个区域,称为12“次”,依次读作:“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古人还发现,木星运动的12个“次”,刚好也落在黄道的12个“辰”里(木星轨道和地球轨道共面,所以也在黄道线上),因此12次和12辰有了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过由于木星的路线在天球上是自西向东运动的,所以12次的排列与12辰顺序相反,如图:

但是由于地球自转,天球上的星星每晚都是按东升西落的方向运动的,所以这种记录方式非常不便,于是古人就假想了一个叫“太岁”的星,按东升西落方向运动,这样就可以和12辰对应上了(《周礼》郑注:“岁星为阳,右行于天;太岁为阴,左行于地。”)。古人用太岁所在12辰的区域纪年,就称为“岁阴纪年”。其对应关系如下:

同理,如果按着太岁经过的10天干区域来纪年,就称为“岁阳纪年”。这种岁阳纪年与岁阴纪年结合使用,与五运六气历法中将10月历与12月历结合使用的尝试一样,都是试图将不同参照系统的历法相结合的尝试。

但随着观察记录的积累,古人发现1年分12个月这种不那么直接的划分方式,要比1年分8个月/10个月等划分方式更加方便。因为每个月月相循环1次,每年月相大致循环12次,通过观测月相来确定月份最方便,因此12进制成为记录月份的主流方法(对比第一图天干纪月与第二图地支纪月)。

而对于方位的记录,天干比地支更加方便:

到了黄帝时期,把天干地支利用五行结合在一起,放在一张图上表达方位以及时间:

最终演化成产生了天干地支组合而成的60甲子干支历。这与传说黄帝时期一位大臣做历法,一位大臣做甲子,对应上了:

何谓“天干”?何谓“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我国古代人民用来记录年、月、日、时的符号,源于古历法,而后被中国古代科学文化采用,做为时空参照。中国风水学广泛采用干支,用来辨方正位,寻求天地人的时空相顺,而避免相克。

干支,又称“干技”,古人将它们比为树干与树枝,干强枝弱,以干为主,枝为辅之。故名:天干、地支。

天干有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记日,地支记月、时,天干与地支配合记年。

用干支配合来纪年月日时,是我国特有的方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将它们依次从头到尾互相排列组合起来,便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来源于土水木三星的天文相会现象。木星绕太阳一周约十二年,土星绕太阳一周约三十年,水星绕太阳一周约0.25年,它们之间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年。也就是说大约六十年土、水、木三星相会。十二月建制来源于太阴,即月亮在地球绕太阳一周期内,月亮环绕地球约十二周,即十二个月。

由三个六十甲子推得一百八十年,叫三元。第一个甲子年为上元,第二个为中元,第三个为下元,这就是风水学的三元运气说。现代天文学证实,三元(一百八十年)是“九大行星”的会合周期。

中国风水学称“九星连珠”。中国采用的第一个甲子年是从黄帝开始计算的。 现代沿用的阴历,是夏历。《史记·历书》说:“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即: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中国风水学使用的年月日时,是采用夏历,实际是阴阳合历,俗称农历,以含立春之月为正首。这便是中国古天文学的“斗建”或称“十二月建”。斗建的意义是《史记·历书》集解所说的“随斗杓所指建十二月”。公元前4000~前1000年间,北斗七星比现在更接近北天极,处于恒显圈内,每天晚上都可见到。在中国古代,发现不同季节的黄昏时,北斗斗柄的指向是不同的。因此,把斗柄的指向作为定季节的标准。《鹃冠子》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这就是指当时不同季节里黄昏时看到的天象。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使斗柄指示的方向与月份更密切配合,人们将地面分成十二个方位,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正北为子原北为丑、寅,正东为卯等等。夏正十一月黄昏时斗柄指北方子,十二月、正月指东北方丑、寅,二月指东方卯,……十月指西北方亥,下一个十一月又回到北方子。这就是古代天文历法中经常提到的“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正月建寅”等十二月建。

纪时,采用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所谓“小时”有“小的时辰”的意思,也就是半个时辰。若遇上这一时刻一秒不差地正处在上下两个时辰的交界处,就应该算作下一个时辰。比如正一点,应算作丑时;正三点,算作寅时。其它类推。

中国风水学,特别要求算出准确的年、月、日、时的干支,然后才能由此推测出天地人之间的时空关系,即宇宙参照系。年月日时,古人又称“四柱”,即年柱、月柱、日柱、时柱。每柱有一天干和一个地支,四柱加起来共八个字,所以又称为“八字”。先得准确地推出人、事、物的八字,这在中国风水学中至关重要。

四柱,即八字推算比较难记,可用以下查表方式:

l)推年干支:以夏历为准。可查阅日历书,如万年历,找出阴历的当年的干支,这很简单(也可按六十甲子年表中的排列次序逐年推算)。但同时必须注意的是要同时查阅一下节气,以每年的“立春”作为划分一年的真正界限(而不能光以正月初一为界)。如果时刻在正月立春之前则要用上一年的干支;如果时刻在本年十二月立春之后,则要用下一年的干支。

例如:阳历1998年2月3日出生,则年干支为上一年1997年干支:丁丑。

阳历 1998年2月 4日辰时以后出生(即 8点 53分以后),则年干支为:戊寅。因为1998年的立春是2月4日辰时8点53分。按照习惯,如果恰在立春这一点出生,应算在下一年。

2)推月干支 由已知当年的天干,就可以查阅下表来找出当月的干支了:

但是也必须特别注意,一定要同时查看当时的节气,来确定真正的月份界限(而不能仅以每月的初一为界)。在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里.凡是依次为单数的叫“节”;而双数的叫作“气”。推月要以“节”为界。如果时刻在本月的节前,就要用上个月的干支;如果时刻在本月的下一个节之后(即是说下一个月的节提前来到本月底了),就得用下个月的干支。因为在阴历中常有月份与节气打乱了的现象。一般,以万年历为准。

注意:以上是干支历法的普遍规定,而在八卦中则有所不同,即所谓“一节管三气”,那时运用的“节”与‘气”,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分配方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