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生活在农村,俗话说“五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风”,每一个村子其实就是一个圈子,人与人的相处,这也体现了邻里情,这与城市有显著的差异,毕竟,在城市里生活,相互间基本没有交集,有时连对门姓氏都摸不清楚!但是,在农村则不同,村民世代居住在一起,很多还是儿时的玩伴,因此,相互间彼此帮衬,也是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尤其是,在红白事上,农村人都喜欢凑热闹,红事图个喜气,也能帮衬着,照顾远方的客人。而对于白事来说,由于传统丧葬习俗复杂,更需要人手,因此,每当农村办白事,都会有四邻帮衬,在很多地方,这也被称为“执客”,领头的被尊称为“大总理”!
红事与白事不同,虽然,都有“执客”,但是,红事需要主家去挨门挨户的“请”,毕竟,现如今的农村哪有什么“闲人”,上门帮忙势必要“脱工”,因此,主家也会备上烟酒喜糖以示尊重。但是,白事则不同,由于老辈传下来的规矩,村子里谁家有白事,“执客”会立即前往,而对于外姓人前来帮忙,主家还得叩头以示尊敬!由于农村办白事,传承了老辈人的风俗,因此,礼节非常的复杂,比如说,“泼汤”、“告庙”、“打幡”、“破孝”、“报丧”以及“路祭”、“圆坟”等等,这都需要深谙之道的老人“掌舵”,才不会失了礼仪,让娘家人找出毛病!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农村办白事,近年兴起了3个“新现象”,很多农民有苦难言,希望村干部能管一管!
其一、五花八门的礼金目录!
婚丧嫁娶是农村最为重要的活动,在农村办白事,亲戚朋友多会按照“报丧”的时间准时参加,有些至亲会提前上门烧“倒头纸”,发丧的时候集体来吊孝!对于宾客上门,主家不仅会招待好前来的宾客,当然,宾客也少不了要上“礼金”!
但是,在有些地方的农村,礼金类目五花八门,“唢呐费”“翻观礼”“帐子钱”以及“摆贡礼”……这也让很多村民有苦难言,有时,宾客“折帐”上完礼金后,仍有不少“执客”追着讨要!比如说,堂孙女出嫁后,按照传统习俗,参加葬礼时,一般都是“上礼金”就行,但是,有些地方,却讨要其他的一些费用,比如说“唢呐钱”“上贡钱”,这满打满算,比自己父母上礼金都多,不少村民无奈!
其二、办白事大操大办!
最近几年,随着农村移风易俗的推进,土葬改为火葬后,很多地方的农村,也逐步免去了厚重的棺木,转而选择更加寻常的骨灰盒!这样既省去了人力扛棺的劳动力,也减少了土地的使用,也该村民操办白事减少了经济支出!
但是,在有些地方,仍按照老一辈的风险,将骨灰盒放在偌大的“寿材”中,在丧葬过程中,需要8个人或16个人抬棺,墓地开挖的见方也很大,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还会给主家多出上万元的花销,很多农民虽然有心改变,但是,由于风俗影响,只能希望村干部管管!
其三、白事出现了热歌、劲舞的演出!
众所周知,在农村办白事是十分隆重以及庄严的事情,为了缅怀逝者,感念逝者的德行,很多前来参加葬礼的亲朋多表情肃穆!在农村办白事,少不了唢呐的帮场,俗话说:
千年琵笆,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初闻不识唢呐音,再听已是棺中人。黄泉路上人消沉,望乡台上忆前尘。孟婆一汤忘今生,奈何桥上渡残魂,来生再做华夏人。
但是,最近几年,不少地方的农村白事,唢呐也消失了,但是,却出现了“热歌、劲舞”的演出,本是庄重肃穆的葬礼,俨然成了嘻嘻哈哈的娱乐场,有些演出还表现为“低俗”,还美其名曰“喜丧”,真该管管了!
农村白事兴起3个“新现象”,农民有苦难言,村干部该管管了!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仅为笔者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
昨天,我家乡堂四哥因病去世,农村风俗习惯大家都知道,一乡一俗的习惯有些不同,大体还是一致的,丧事孝家拜请娘家外婆家,出殡登山那天,安外婆家坐一席,孝家拜跪讨衣饭,
这是旧社会遗传下来的风俗习惯,继续延长下去,在大部分地方一下改不了,这也难勉。但是,也有个别人和户,丧事遇上特殊情况,外婆家因某种原因,一直没有来往,这次,家里老人去世,不再利于去外婆家跪拜奉请外婆家,这种现象是有的
遇上这样的特殊情况又怎样对待呢?我家乡堂四哥就是这样的情况,事由我在发表的文章“丧事上的疑问”一文中就讲得很清楚了,不再重复啰嗦。
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又怎么办呢?我提出我的建议,是否正确,供网友读者参考。
我认为人是活的,一些规主条条框框是人定的,也可以由人来破除纠正,我们的伟人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坐谈会上曾经说了一句这样的话:“特殊矛盾特殊解决”我们可以灵活运用,老新结合。
像我四哥这样的丧事,由于家庭富裕,经济条件好,丧事办得即隆重热闹,席面按农村风俗基本能说得过去,香甜美味,烹调均匀,客人满意。
但是,如果,孝家不按农村风俗拜跪向外婆家讨衣饭,客人不明真相,猜疑是什么原因,心中也不清楚,遇上这样的事,
主持丧事的主要人,也可以说是孝家本姓户长向客人来个丧事开场白,向客人加以说明,这样做不更好吗,可以说两全其美:
户长先生的开场白可以这样说:
尊敬的各位亲友及来宾:感谢大家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带着厚礼前来悼念我四叔,我代表寒姓,也代表孝家,表示感谢!
今天丧事与往次丧事有些不同,我加以说明,孝家的外婆家,也就是我四叔娘家,由于某种原因,近二十年没有通来往,这次又突然去外婆家拜请一些疏一些的,要他们做衣饭,我们大家一致认为,没有那个必要。
所以,办事从简,移风易俗,也可以说:死者年高寿满,福寿双全,丧事办成白喜事。勉除讨衣饭那个礼节。只于席面的安排,我个人意见只在堂屋里安两个席,刘府老外婆家亲戚某某先生一席,儿媳妇李府少外婆家,少客公某某先生二席。
来者都是客,本应个个该席,人人该位,因寒姓条件有限,不再一一安置,随便入坐,不足之处,还请各位亲友高见海涵!
某一天,你路过一场葬礼,伴着天边下起稀稀拉拉的小雨,你缓缓走进了教堂,你看到了很多人,这里有些是你的亲人,有些是你的挚友,大家神情忧伤,略带抽泣,你再往前看到很多人把花一束束地放到那个葬礼主角照片下,你定睛一看,原来那个人,是你。
这里没有指任何人的意思,我是以此来引出一个话题,让我们去思考,在我们生命终止的时刻,你希望给你葬礼致辞的人,以一个什么样的致辞来回顾你的这一生呢?
我希望在我个人,家庭,朋友,工作等各个方面,都能有所作为,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例如温暖,热情,博学,有耐心,果断,高情商,阳光,上进,有目标感,持之以恒等等,这些词语是我寄予自己的人生使命宣言。
这其实也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拥有什么样的人格特质的表现。
我这些天都在想,我成长的标签可以有哪些?我想到了一个词,身份。
我发挥自己的脑洞,写下了很多我想要成为的身份标签。
资讯型讲师、100天阅读33本书挑战者、减肥达人、挑战达人、家庭暖男、知心哥哥、100天100本书挑战者、非暴力沟通践行者、社交达人、穿搭小能手、目标达人、英语小能手等等。
有一些是我在努力践行的路上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提到,使命宣言,这几个字。
对于我,这是我做事的基本行为准则。
对于家庭,这是家庭成员解决问题的可参考的法则。
对于工作,这是我在工作岗位上的做事的表现。
对于企业,这是公司命运和员工价值观双赢的共同发展方向。
通过葬礼致辞这个话题,其实是在找寻我个人使命宣言的方式。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
这里讲一下作者提到的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概括来说就是,事情分为紧急且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作者所说的,要事第一,就是围绕第二象限为中心,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花在第二象限的时间,回报指数非常高,花在第一象限的时间只能收支平衡,花在第三和第四象限的时间则是血本无归。
但其实很多人,包括我,都很难做到要事第一。为什么养成第三个习惯这么难?
因为紧急事件往往比较简单和容易。实际上大多数人都对紧急事件很上瘾。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忙”,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在忙,但是你问他能不能停下来想想为什么忙?马上他会给你搪塞一个他自己都不信的理由,因为他没有慎重地花时间去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不是在忙的第一、三象限里面做紧急处理的事情,就是躺在第四象限里面彻底放纵自己以挽回自己失去的放松时间。
连轴转给自己带来不用思考的快乐和看似“充实”的生活。但其实这些事情对于我们最终想要成为的第二象限的目标是起不到很大作用的。
学会摆脱忙的状态,弥补第三象限造成的损失,就是开始说不。
很多事情都是紧急且不重要的。像马上回个邮件,处理点鸡毛蒜皮的事,被别人带动突然想去做的事情。我们要尝试在做事情之前,问自己,这个事情重要吗?如果不重要,那我可以委托别人来帮助我完成吗?
忠于第二象限,拒绝第三象限,少做第一象限,不做第四象限。
那么我现在在实践的,就是阅读和日更这两件事情了,我还有很多第二象限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我告诉自己,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农村办丧事那么多的礼仪如何才能记得住#
大家好,回村歇歇老农生活在邯郸平原农村,到现在这里丧事保留得比较完好的,要属鸡泽永年两县了。多数家里老人正常去世后,还保留了停灵7天的规矩。有不少地方,人老了第三天就挖坑埋了。
因为停灵七天,才有不少礼仪。我个人认为丧葬仪式上的礼仪是咱们国粹的一部分,一个人平时再滑稽搞笑,在丧葬仪式上也会庄严肃穆起来,因为这样才是对逝者的尊重。而我们传统文化基因里就有一句:死者为大。
我们这里虽然现在仍然保持着停灵七天的规矩,但丧事礼仪也比从前简单多了。
但不论礼仪复杂还是简化后的丧葬礼仪,对于事主来说,却没有啥事儿。因为我们这里谁家白事都有村里的“治丧班子”,来替事主打理掌管。
治丧班子主要三个成员:文知客、武知客、女知客。
文知客管理丧葬内务;武知客复杂抬棺挖坑,直到把死者埋入坟冢;女知客负责孝衣缝制,接待来吊唁的女眷。但文知客是丧事的主管,武知客和女知客服从文知客的管理。
文知客会选派司厨的;接亲戚的招待;账房等内务;我们这里在灵棚底下的“喝礼生(主持人)”有武知客担任或者指派;女知客接待女眷。
我们这里,老人去世后,第三天封口,就是把棺材盖用钉子钉上,表示吊丧结束。父母过世,子女重孝在身是不能离开棺材的。
第三天晚上请客,有事主的族人去把文武知客和女知客请到家里来,重孝子给文武知客磕头,这个时候就不论村里的辈分了。只要丧事事主把家里的亲戚朋友告诉文武知客,包括家族亲族预估人数。
知客会把重要的事情记起来,然后指派事主的族人去请账房的、路祭的、司灶的。治丧班子到齐后,知客开会告知各个小头目。丧葬事务讲完,事主准备有酒菜。然后事主再次给治丧班子磕头,然后就按照知客安排的,多少斤猪肉,多少斤馒头,以及酒菜等等,丧葬仪式必备的东西。
事主反而很清闲,只需要守灵就行了。
一般情况下重孝子不会走出街门的,若有急事需要出门,在大街上遇见成年人,就要磕头。总之,我们邯郸农村丧葬仪式保持得还比较完整。
这几年虽然提倡火葬了,但火葬后,都还会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在家里停尸五天,第六天在村里大街上高搭灵棚,下午把灵柩抬到灵棚里,这叫移灵。
第七天上午,所有的亲戚朋友,来灵棚底下参灵祭拜,送死者最后一程。来参灵的亲戚都要在灵棚底下,面对棺材行礼。只要是比死者辈分小,或者同辈的弟弟,都要先施拱手礼,然后爬地啼哭,直到接亲戚的拉才能起身。
比死者辈分大的亲戚,来了不下跪,只是行拱手礼。
事主的同事和一般的朋友来参灵,现在改革了,都行鞠躬礼。
其实,咱们国粹文化礼有一种说法“礼多人不怪”,而行礼往往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只要你知道是谁过世了,你来哭的是谁,再复杂的礼仪也就简单了。
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姨娘等这些亲戚过世了,你啥也不用多说,进门失声痛哭,哭得越悲恸越感人,没人在乎你是行礼了没有。
您说是不是这个礼?
民间发丧的流程,都有哪些,你知道多少呢
文/@成长新视点
在中国民间,发丧的流程,一般为破土、辞灵、出殡和安葬等四个环节构成。个别地方,因风俗习惯不同,稍有变化。整个发丧过程,基本在上午十点前结束。
发丧,是办理丧事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把逝者安葬入土到位,顺利达到入土为安的目的。在发丧之前的相关工作,都可以理解成围绕发丧而做的准备事宜。
一、破土。破土,是发丧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所做的事项非常简单,参与的人员不多。破土的时间,是安排在发丧当日的凌晨,由孝子与服务人员一起,前往早已选好的墓地。
孝子开挖前三锹土,之后的工作,均由其他人员负责完成。孝子本人,可以离开墓地,返回家中做其他工作准备。
二、辞灵。破土,是发丧流程中的第二个环节,这个环节的事项比较多而杂。辞灵的目的,是死者亲属见其最后一面。
第一件事,当日凌晨,依据知客先生安排,由孝子先围绕棺材走一转,用手摸一摸放在棺材里面的籽棉和钱币,寓意多子多孙、荣华富贵。
第二件事,死者直系亲属们围绕棺材转一圈,表示哀思、留恋之情。
第三件事,是封棺,这是在死者直系亲属转完一圈之后,由专人把棺材的钉子钉上,之后再也不会打开。
第四件事,前来参加丧事活动的重要亲朋好友,依次在灵堂前鞠躬烧纸,送逝者最后一程,表示哀思。
三、出殡。出殡,是发丧流程中的第三个环节。这是在辞灵之后,紧接着做的事情,这也是参与人数众多,做的事情比较多的重要环节。
首先,抬棺材的人员,大多为两组人,每组各八人,拿上木杠和绳子把棺材绑在杠子上,做好抬棺前往墓地的所有准备工作。
接着,是孝子摔老盆,他抱起烧纸的火盆,用力摔在地上,越碎越好。
与此同时,相关人等拿花圈、纸钱、鞭炮在灵前等着,准备出发。孝子抱着遗像走在最前面,孝女们跟在棺材后面,其他亲属依次跟随。
知客先生喊一句:起灵。孝男孝女们大哭不舍,大家伙依次前往墓地。抬棺材时,必须是大头朝前,小头朝后,不能错。
下面是路祭,在前往墓地的路上,遇到转弯、交叉路口和庙宇等都要撒纸钱,意思是路过别人的地方,请疏通关系,正常放行。
四、安葬。安葬,是发丧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棺材到达墓地之后,放入墓穴。首先,是由孝子在墓穴四角各捧一把土,撒在棺材上,意思是他亲自安葬逝者。
之后,就由服务人员把棺材掩埋,对成土坟。接着,把花圈围在坟的周围或上面,放鞭炮、烧纸钱,大家依次磕头或鞠躬,送别逝者。
结语。发葬,是逝者与亲人天地相隔的最后时间段,从此人间天上成为永诀。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在民间风俗习惯上,有十里不同俗的说法,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变化,不一而足。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