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
“金银之属谓之宝”
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白银同黄金一样,以其自身价值贵重而又易于保存的特性,很早就作为货币在中东、地中海地区的文明中得到广泛使用。早在公元前6世纪,大名鼎鼎的大流士一世统一了波斯帝国各地芜杂的币制——在历史上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铸币制度。
而在当时的东亚,却是另一番情景。先秦时代中国的货币种类繁杂(也有战国时期的银币出土)。一直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之后,才明确规定“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
在嬴政眼里,白银与“珠玉龟贝锡”一样,归于“器饰宝藏”之列。于是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将白银用作货币的“美名”,就留给了百年之后与“秦皇”齐名的“汉武”。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采用了新的“白金”。
秦半两,现藏上海博物馆
五铢钱铜色浑厚匀称,文字端庄俊秀,堪称一代名“币”。可是篡了汉家皇位的王莽却不以为然。此人极端迷信于所谓的“复古改制”,以为效仿先贤制定了新制度,天下自然会太平。他取国号叫“新”,把各地的地名更换得面目全非,就连原本好端端的币制也被弄得乱七八糟。结果,随着短命“新朝”的覆灭,白银货币又一次退出市场,中国历史又回到了铜币主导的轨道。
这实在是个值得玩味的话题。为什么在中国先流行的是铜铸币而不是银铸币?当地中海世界乃至中亚许多地方在商业活动中已经大量使用金银铸币的时候,中国的铜钱却达到了极盛,这岂不是一桩咄咄怪事?
这或许同西方长期处于状态有关。除了“罗马治下的和平”之外,小邦林立是地中海世界的常态,若要进行跨国、跨地区贸易,离开价值被普遍承认的金、银之类的“硬通货”是根本不行的。反观中国,自从秦代以后,不但“车同轨,书同文”,而且使用的也基本是统一的货币,这就大大减少了对“硬通货”的需求。
“岁币”与“承安宝货”
这是不是意味着,卡尔·马克思所做的经典论断——货币天然是金银——在古代中国不曾应验呢?其实并非如此。
贵金属(白银)取代贱金属(铜铸币)逐渐成为流通中主要货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就铜钱本身而言,它有着一个不可克服的缺点——价贱体重。昆剧有部代表曲目,叫作《十五贯》,里面就讲到一个无赖娄阿鼠潜入尤家,杀死尤葫芦并盗走了十五贯钱。十五贯钱听着不多,其实要是这些钱都是合乎标准的铜钱,则“十五贯”应有75斤重,这又岂是体弱的人背得动的?即便娄阿鼠体壮如牛,背在身上怕也走不远。因此,铜钱就显得非常不适合大宗交易。可是,随着商业的发展,经营规模终究会超过铜钱所能胜任的水平。比如买一匹马,在宋代要用约50贯钱,重达250斤,两个壮汉也未必能背上走10里路。一匹马的买卖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大宗货物的交易了。
相比之下,白银体积小、价值高、又便于转移。于是,宋人逐渐萌生了“舍银帛无以致远”的看法。然而,绢帛在自然性质上不是良好的币材,逐渐退出流通,与此同时,白银的货币属性却日益增强了。宋太宗时规定,四川的田赋也可用银折纳。宋仁宗时商人卖茶,每百贯茶价中,六十贯用现钱,其余四十贯允许折纳金银。到了元丰元年(1078),宋廷更是宣布,“广西转运司官员使臣诸军料钱等物,愿以其米折银者听”。由此可见,宋神宗时期,连朝廷命官的薪俸也允许部分以白银支付了。
南宋“聂秦家肥花银”银锭,现藏上海博物馆。南宋的银锭分大锭(50两)、中锭(25 两)和小锭(12.5两)三种,该银锭为当时的中锭,银上戳记“聂秦家”是金银铺名,“肥花银”指银锭的成色
幸而宋代疆域之外,白银却并未停下货币化的步伐。宋朝并非一个“大一统”王朝,辽、金相继崛起北方,与宋朝之间俨然又一个“南北朝”的局面。宋人武力不振,只得用“岁币”买得一时太平。所谓“岁币”自然是一笔财富,但铜钱却不适用。这不光是因为宋朝严禁铜钱外流,又禁止行用境外铜钱,还需要考虑到在境外行使宋朝铜钱有时也有不便——因为铜钱上的年号会被理解成宋朝的“法统”。至于银、绢则不存在这些障碍,便充当了这一特殊角色。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之后,北宋每年给辽朝绢20万匹、银10万两。到了1141年的“绍兴和议”里,南宋每年则要给金朝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不仅如此,北宋的徽宗、钦宗在“靖康之耻”中被金人虏到了遥远的北国,宋廷派使节前往探望时往往也带着金银。比如绍兴二年(1132),宋使就带给“上皇(宋徽宗)金三百两、银三千两”,也算是儿子宋高宗赵构的一份孝心了。
金“承安宝货”壹两 (左)和壹两半(右)银锭
实际上,灭辽伐宋的金朝俨然一个白银暴发户。金军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时,光是清点其库藏就得到 “金三百万锭, 银八百万锭”。反过来,铜钱则始终未能成为金朝的法定主币。在金与两宋并立时期,“铜铁铅锡坑冶者,闽、蜀、湖、广、江、淮、浙路皆有之。”上述地方都位于南宋境内,而金朝境内铜矿缺乏,因此铸造铜钱很少。贞元二年(1154)金朝开始发行纸币,但信用不好。民间私下里便以银为币。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金朝官方正式铸造“承安宝货”银币,从一两到十两,分为五等,每两折钱二贯,“公私同见钱用”。
一系列的考古发现表明,金代“承安宝货”尽管不是圆形的,但它们却是自汉武帝以后中国第一次以银铸币,也是自王莽以后第一次以银为法币。到了金末的几十年里,交钞(纸币)极速贬值却禁止使用铜钱,白银遂成为金晚期严重通货膨胀阶段最可信赖的表示价格的货币。这大大地促进了白银的流行。金朝虽然在历史上的评价往往不高,但正是这个,相隔秦汉一千多年后,揭开了中国白银货币化进程中的新篇章。
“元宝”的来历
接下来,从金朝统治者手中接收了土地和人民,同样从金人手中接过了白银货币化“接力棒”的是元朝(及其前身大蒙古国)。
实际上,直到铁木真未称“成吉思汗”时,漠北草原的商品经济相当原始,还没有自己的货币。但是,漠北草原以畜牧为主的单一产业,反而使得蒙古部落与外界进行交换的要求十分强烈。因此,大蒙古国建立之后,成吉思汗非常重视商业往来,还把通往中亚的商路视为“黄金绳索”。中亚、西亚地区,自古以来以黄金和白银作为价值标准。早在阿拔斯王朝( 750—1258) 时期,阿拉伯统治者就建立了自身独特的货币制度:在旧波斯萨珊王朝统治下的东部地区,用银币作为货币;而在过去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西部地区,则以金币作为主要货币形式。
元“至元十三年(1276)扬州元宝”银锭,现藏上海博物馆
后来蒙古联合南宋灭金(1234),税额逐年增加,到窝阔台汗十年(1238),增加到了白银110万两。当时蒙古汗庭有“扑买”课税的办法,就是让人包税,不管你向百姓收多少,只要你向国家缴纳规定的数字,就算完成任务。当时一个回鹘商人名叫奥都剌合蛮提出以两倍原额(二百二十万两白银)的指标“扑买”,大得窝阔台欣赏。其实奥都剌合蛮聚敛财富有何高明手段,不过取自民脂民膏而已,加上中饱私囊,奥都剌合蛮从百姓身上征收的数目当然更大。耶律楚材极力谏劝无效,反而惹来见钱眼开的窝阔台责备:“你要为百姓哭吗”?结果,到奥都剌合蛮倒台(1246)为止,其所上交的税银累积即达1500余万两之巨,几与竭泽而渔无异。
按照《元史·食货志·钞法》的记载,新登大宝的忽必烈还规定,中统元年(1260)印行的纸币“中统元宝交钞”和“中统元宝钞”,每二贯等于白银一两,纸币的货币单位铜钱制得“贯”,可以直接换算成白银制的“两”,且银钞可以互易兑换。到了这时,可以说中国的货币在实现“领先一步”的“纸币化”同时,也在“姗姗来迟”的“银本位”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纸币的阴影下
上面这句话之所以要加上“不得不”三个字,是因为在法律上,元朝禁用铜钱、金银。当然,元朝疆域辽阔,关于白银的禁令也不见得随时随地都得到认真的贯彻。但从逻辑上说,朝廷既然不准金属货币使用,难不成倒退到以物易物的时代?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继宋、金之后,纸币在元朝的普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之前宋代发行的纸币不过是铜钱等的代用物(类似兑换券),而元代纸币在许多时间里是唯一的法定货币。
不幸的是,元朝过于“超前”的货币政策却造成了灾难性的结果。纸钞的低廉成本和它“被规定”的相当数额白银的价值之间存在巨大利益空间,引发了统治者的贪欲。换句话说,99% 以上的支出要靠发行纸钞来弥补!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天文数字般的恶性通货膨胀,财政破产导致的民怨沸腾,亦是元末农民起义的一大诱因。
明永乐通宝铜钱,现藏上海博物馆。永乐通宝钱始铸于永乐六年(1408),流通钱只有小平一种。该永乐通宝为折三型,背面穿右铸“三钱”两字,表明它是一种纪重、试样钱,为研究明初钱币制度发展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
由于元代纸币政策的破产,大部分民众拒绝使用严重贬值的纸币。因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首先推行的是铜币。只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秩序的恢复,铜钱的痼疾重新暴露。可惜此时明朝统治者尚未认识到白银即将成为首币的趋势。朝廷于洪武八年(1375)开始印造称为“大明通行宝钞”的纸币, 从此明朝的货币制度变成了钱、钞兼用,而且与元朝将纸币与白银挂钩的做法不同,明代的纸币面额改以铜钱的贯、文计量。《明会典》所载的典章制度中只有“钞法”“钱法”,而无“银法”,便是这个道理。
至于官府征缴的日常赋税,金银亦保有一席之地。譬如,洪武十七年(1384),朱元璋“命苏(州)、松(江)、嘉(兴)、湖(州)四府以黄金代输今年田租”。洪武十八年(1385),朝廷“令各处鱼课,皆折收金银钱钞”。第二年三月,又“诏岁解税课钱钞,有道里险远难致者,许易金银以进”。按理说,纸钞的一大优势就是重量远比金银为轻,假设真的“道里险远难致”,将铜钱折算成宝钞缴纳即可,何必画蛇添足换成金银?
“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
一方面是纸钞形如废纸,成捆地使用仍买不到东西。另一方面则是就连《明太祖实录》也承认的铜钱老问题(“商贾转易,钱重道远,不能多致,颇不便”)。其结果就是民间流通的大多是白银。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宝钞”制度,洪武三十年(1397)、永乐九年(1411)和洪熙元年(1425),明朝官府三令五申,禁止使用白银,“犯者以奸恶论”。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更是规定,“交易用银一钱者,罚钞千贯”!
实际上,进入15世纪之后不久,白银早已成为事实上的货币。只待明朝官方的承认,将这种原先不公开的情况加以公开和合法化罢了。
这一“官方承认”的契机,来自朝廷官员的工资发放方式。朱元璋给明朝官员定的俸禄本来就不高(最小的从九品官员年俸才五十石米)。一开始年俸就是禄米,后来开始部分给米、部分给钞。到了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在京官员只能在北京就近支取少量的月粮,其余俸禄要么选择在京折成纸钞,要么到留都南京的仓库里去拿大米。按照官方定价,“钞一贯,抵米一石”,为朱家皇上打工似乎不亏。但后来随着宝钞的剧烈贬值,明朝的官员意识到自己的工资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水——虽然按粮食折算的纸钞也增加到了“每石两贯五百文”,可还是远远跑不赢通货膨胀。到了洪熙元年(1425),明仁宗也觉得过意不去,宣布“天下诸司文武官吏俸给”里的宝钞,按照禄米“每石折支钞二十五贯”计算。换句话说,官员拿到的现钞,一下子比原来多了十倍。
就算这样,还是亏。当时有位华容县(今属湖南省)的儒士尹崧就说,“四方米价贵贱不同,每石四五十贯者有之,六七十贯者有之。”由于“米价腾涌”,以每石二十五贯官价换来的钞票,其实连买半斤米都够呛。因此,尽管既远又不便,朝廷官员还是情愿领取“俸帖”,到南京拿到现成的大米。但这其实是“两害之中取其轻”的无奈选择。两京毕竟相隔遥远,不少官员不胜其苦,无力运回,于是干脆将“俸帖”在北京贱卖于人,结果还是免不了亏损——“俸帖七八石”,名义上价值七八两银子,结果“仅易银一两”。
随着时间的推移,“钞壅不行”的局面在嘉靖初年(1522)进一步演变成了“钞久不行,钱已大壅,益专用银矣”。按照时人王世贞(1526—1590)的分析,金子“太贵而不便小用”,米与钱“贱而不便大用”。至于纸币缺点更多,不仅价值虚高而且容易潮湿霉烂(“太虚亦复有浥烂”)。这位苏州府大才子(有人认为王世贞就是《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因此得出结论,只有白银能够充当货币——“白金(即白银)之为币长也”!至此,历经宋元以来数百年缓慢、曲折的发展,白银作为货币的地位在明代中叶已经为人所认可。不用多少时候,它就会彻底排挤纸币,并取代铜钱而成为中华帝国的主要流通货币。
翻看我的小说收藏,突然发现有个大神都还没有推荐给大家!有点辜负我小书虫的称号!大家看看书名,是不是很熟悉?
1.虚空凝剑行
简介:
修仙觅长生,热血任逍遥,踏莲曳波涤剑骨,凭虚御风塑圣魂!
为什么修仙,修魔,修妖,修佛甚至是修神都要有境界的约束呢??什么境界的约束?全是狗屁,我只追求力量,只要力量达到了,境界自然会自已上去。杨亦风凭借自已所创出的《虚空凝剑术》誓要打破这狗屁的天地法规~!以力证道!!
2. 命运天盘
简介:
杨天问意外地得到了一个被封印的罗盘,每当他解开罗盘的一个封印,就可以获得一个愿望。这个奇怪的罗盘让杨天问拥有了一份特殊的本钱,也将杨天问从平凡的世界带向一个更高层次的存在!充满了奇幻色彩的修真世界,叙写一个传奇的诞生。
命运罗盘,拥有者可以随意掌控命运,掌控未来!
3. 篡命铜钱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简介一:一枚神秘的铜钱,改变了杨桐的一生。
本行是在道观里帮人算命解签的杨桐,在一次冲出马路救人的时候,被撞身亡。
鲜血染满了他随身携带的龟壳和铜钱,其中一枚铜钱竟然是一件不知名的异宝,带着他的灵魂消失无踪。
风玄大陆,一个偏僻的县城,杨桐以另一种方式重生……
简介二:远古仙之文明陨落,无尽轮回纪元之后,弱小的人类得到了仙之文明的部分传承,发展出新的文明体系。
杨桐重生到这个世界,才知道这枚铜钱乃是远古仙之文明的一件异宝,落得仙之文明玉清一脉传承的他,如何在新的纪元,重修仙道。
小水2012年呕心沥血之作品,保证让大家体会到不一样的高武世界。
老书虫们应该都有印象,十足的经典吧!
你和我一样的口味的话,请为我点赞或转发!谢谢了!
请关注我,品味那不同的经典网文!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我们并无法预知。然而,未来的我们,将会如何回忆起当下,这是我们可以影响的事情。尽管人生与岁月都有着不同的阶段,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隔间,在一个又一个阶段之中,太多微小的细节与记忆,构成隐形的丝线,将分散在年岁中的时间重新交织在一起。
记忆就是我们打开这些丝线的钥匙,而文字与书籍,就是我们收藏记忆钥匙的地方。转眼之间,又是一年过去,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或许有很多新书从你的身边滑过,不留一丝多余的痕迹,但也会有很多变成书签,就此留在你人生的页码中。而我们每年所做的,就是分享这些能够成为读者人生页码的书籍。
或许,在某些书籍的反馈上,我们的想法并不一致,然而,“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这简单的、却在17年里不断重复的十六个字,却是我们最真诚的出发点。
秉持着这个原则,我们从今年的出版物中筛选出了82本值得阅读的书籍,它们覆盖了文学、历史、社科、艺术、儿童、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当未来,我们回忆起曾经的今年,这些好书将会成为记忆之海中栖息的礁石,而有了这个落脚点,我们未来的记忆将会明晰,从而沿着这些礁石,走向更加富有探索性的未来。
12月10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1-B08
“未来的记忆——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入围书单”
愿你看过了如此多眼泪与欢笑
不会再惧怕
翻开新的一页
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入围书单
之
社科·历史
《虚无时代》,作者:[英]彼得·沃森,译者:高礼杰,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4
某种程度上说,文本本身的“无意义”,恰好造就了我们与文本相遇时的无限意义。在上个世纪之交,哲学家尼采发出的那句“上帝死了”,昭示着一场人类观念的大转型。在文学、艺术、哲学、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人类都面临着如何安放自身意义的问题。可以说,“虚无”成为人类智识探索最重要的元问题。敢于直面此问题的学者需要具备极其广博的知识面和高超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百科全书式”学者彼得·沃森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荣格、胡塞尔、弗洛伊德,到印象派、波普艺术,再到广岛原子弹、“9·11”,对“上帝死后,人类该如何寻求意义”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反思。
《重建中国社会学》
主编:周晓虹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1.5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上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后,社会学教学与研究中断。《重建中国社会学》以口述史的方式呈现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之路,这40位讲述者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学习社会学的研究者,其中不少人成为了现今的学科骨干,他们都是中国社会学重建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无论是研究社会学的学科史,还是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个人史,《重建中国社会学》都是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作者:[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译者:何博超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21.3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许多美国知识分子就开始思考“特朗普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其实,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总结出美国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反智主义。霍夫施塔特对美国社会中的反智主义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依次讨论了福音派宗教运动、“专家”时代之前绅士阶层在美国政治领域的衰落、美国商人始终贯彻的实用主义理想以及教育方面的变革,揭示出美国性格中的蔑视智识的人的思想根源。在今天美国民粹主义高扬的时代里,半个多世纪前的反思总结,依然是不过时的。
《与时俱进的启蒙》
作者:徐贲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21.1
这是一本面向历史的学术作品,作者徐贲对启蒙传统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对启蒙的社会传播条件、过程,以及对梁启超等中国思想家的影响之类问题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评述。本书同时如书名所述,也是一本“与时俱进”,面向当下和未来的作品。知识付费、社交媒体带来碎片化的观念与知识,方兴未艾的种种后现代思潮让人们轻视崇高,人文价值受到挑战。作者希望通过历史的追溯重申启蒙在当下的价值、意义。
《精英的傲慢》
作者:[美]迈克尔·桑德尔
译者:曾纪茂
版本:漫游者 | 中信出版社
2021.8
桑德尔的作品常常兼具哲学思辨的力度和对现实的关怀。在这本书中,他剖析了当下公共文化中盛行的“优绩主义”——一种强调成功只与个人努力高度相关的文化。它造就了社会精英们的傲慢自负,也使得“不那么成功”的人承受羞辱。桑德尔秉承批判自由主义的一贯立场,旨在破除这种成功学的迷思,并呼吁人们建立一种新的看待社会贡献的价值观。桑德尔讨论的问题虽基于美国的语境,但对于我们反思教育、工作等问题均有不小的启迪。
《历史的概念向量》
作者:方维规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2
当今研究知识形态和知识变化的历史,概念史研究早已不可或缺。但是,单凭概念史亦无法让知识变化的历史动力一览无余。因此,我们需要对概念史研究进行理论化的撰述和方上的探析。《历史的概念向量》收录了方维规对概念史研究的理论撰述、实证研究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在概念史研究里,该书集中阐述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史理论,以及讲述了概念史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概念,并对方的应用给出了实践范例。
《乡里的圣人: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
作者:王东杰
版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10
明清思想转型常被称为中国思想史上的关键节点,本书的主人公颜元就是一位生活在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乡里的圣人》打破思想史研究的传统,将颜元纳入思想史的研究范畴。作者借鉴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心理史学填补了文献档案的空白,到访颜元家乡,实地考察祠堂和墓地,丰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学背景。《乡里的圣人》展现了一位被忽视的重要思想家的个人生命史,刻画出清初中国北方不同阶层之间复杂的思想互动过程。
《反启蒙:从18世纪到冷战》
作者:[法]泽夫·斯汤奈尔
译者:张引弘 甘露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6
从过去的柏克、迈斯特、赫尔德、斯宾格勒,到如今盛行于西方许多国家的新保守主义,“反启蒙”这一源于18世纪的传统始终致力于抨击现代社推崇的那些启蒙价值。斯汤奈尔的这部作品梳理了反启蒙思潮的源流与当下发展,并针对史料给出了自己的洞见。比如,纳粹主义的崛起并非是一种源自启蒙理性的狂热,而恰恰是非理性力量作祟。启蒙精神的内核是它永远对更合理、更理想的秩序抱有信心,并矢志向之迈进。
《法治的细节》
作者:罗翔
版本:果麦文化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1.11
因为视频在网上的走红,罗翔成为这几年社会知名度最高的法学者。除了让“法外狂徒张三”变成网络流行语,他对现实生活发生的刑法、民法等案件也常有评论。《法治的细节》之“细节”主要是刑法的细节。近有2021年“与智力残障女性结婚是否构成罪”,远有二十余年前的辛普森案。他对法律和人类知识局限的审慎理解几乎贯穿于每一篇思考。
《遇见黄东:18-19世纪珠江口的小人物与大世界》
作者: 程美宝
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9
黄东,或者叫黄亚东、黄遏东,都是这幅悬挂在英国肯特郡诺尔宫厅堂油画中中国少年的名字。他不过是个小人物,离开广东故土前往西洋世界,目的也不过是谋生。但在当时,黄东这样的市井小民却以不知不觉的方式,让中国与西方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程美宝的《遇见黄东》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间踏入全球网络中的小人物的故事。他或许不知道自己充当了一个开路先锋的角色,但当他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时,我们会发现,文明之间所有的联系并非巧合。
《武则天研究》
作者:孟宪实
版本:壹卷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8
作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被太多的传说迷雾所笼罩,以至于对她的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传说的迷雾中寻出一条通往史实的道路。孟宪实的《武则天研究》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论著,也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公共史学著作。作者在剖析武氏生平史事时所用的是严谨的历史考证方法,却能以平实文字加以解说,出入史论,折中于理,让读者掩卷之余,能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北京的人力车夫》
作者:[美]史谦德
译者:袁剑 周书垚 周育民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10
提起老北京的风物,人们很自然会想到老舍的《骆驼祥子》,想起书中为生计奔波劳碌的人力车夫。史谦德的《北京的人力车夫》从书名上看,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此书研究对象仅仅是人力车夫这一阶层群体。但作者却借由这些奔波于北京城市中的下层劳力为切口,探寻这座城市的社会与政治活动,由他们的生活勾连起车厂、顾客、警察、工会、商会乃至市政建设规划,整个城市政治网络。正是这些尘沙之众,构成了一座城市真正的活力之源。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作者:张向荣
版本: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8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唐代诗人白居易将王莽与周公并举,以论识人真伪之难。历史上的王莽也曾自比周公,只是周公辅弼成王便退居臣列,而王莽却篡汉建新。传统史家视王莽为诈伪典型,近代历史学者又将其当作变革改制的理想主义者。《祥瑞》跳出传统史家的真伪之论与近代学者的理想主义之说,着眼于西汉末期政制变化,通过对王莽政途的梳理,出入思想史与政治史之间,让这位历史人物得以摘下了身上矛盾重重的标签。
《汉瓦:西汉王朝洪业启示录》
作者:刘三解
版本:记号Mark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10
秦末群雄竞逐,最终的胜出者刘邦与他的追随者,草创汉朝,自然需要构建起一套天下秩序,用以解决何以得天下以及如何坐天下的重要问题。刘三解的《汉瓦》钩沉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从自诩赤帝子斩白蛇起义的传说,到约法三章和封功列侯。个体的选择、人际关系的互动,秦制与汉法的变革与承继,那些潜藏在史书字里行间的草蛇灰线,被一一精细解剖。
《清初之遗民与贰臣》
作者:谢正光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7
明清易代,出入朝野之中的士人自然也要做出自己的抉择:遗民忠于前朝是道德之正,贰臣投效新朝则是趋时之举,两者之间的关系,给人的感觉犹如戏剧中“汉贼不两立”的台词。但谢正光的《清初之遗民与贰臣》却通过对遗民与贰臣的诗文精细剖析后指出,遗民与贰臣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常常冰炭同炉,相处融洽。不同的政治立场并未阻隔双方志趣相交。有些貌似忠贞不贰的遗民,却像政治掮客一样,奔走于贰臣之门。虽然一代自有一代的识见考虑,但古今异趣而同途也是一条“基本规律”了。
《奶酪与蛆虫》
作者:[意]卡洛·金茨堡
译者:鲁伊
版本: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7
1601年的某一天,一名叫梅诺基奥的小磨坊主被意大利宗教法庭判处火刑,无论生前死后,他都寂寂无闻。近四个世纪后,他的故事被卡洛·金兹堡从浩瀚的档案中发现,借由史家抽丝剥茧的细细搜寻,终于使这个被湮没的小人物重现于世。《奶酪与蛆虫》作为微观史研究经典名著,通过翻阅错综复杂的审判案卷,透过一个小人物的遭际展现了16、17世纪的社会众相,他的奇思异想与心灵宇宙,展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纵横交织的绚烂画卷。
《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
作者:杨斌
版本: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11
博物馆中的商周展品中,常会看到一些不起眼的长圆形小海贝,它们就是所谓的“贝币”。人们被告知,这些海贝乃是钱币的前身。然而杨斌的《海贝与贝币》却用详尽的考古材料,证明这些出现在商周墓葬中的海贝并不具有货币的概念,而是财富的象征,在政治上的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但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枚今日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小的贝壳乃是来自海外异域的奇珍,而在全球史上,海贝确实曾作为一种完美的货币,连接起海陆东西之间的文明。无论是对它的喜爱还是对它的误解,都成为了全球文明交流中最有意义的篇章之一。
《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
作者:邱捷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5
杜凤治年过半百才踏入仕途,不过十余年便告老还乡。他是个州县官吏,在晚清的官僚体系中处于基层,仕途既无赫赫声誉,也无大过大非。然而他的日记,却为后世研究者留下了一个地方基层社会运作的活体样本。本书作者邱捷,通过对这部一个半世纪前官场中人的私人日记的解读,展现了晚清官场与地方社会治理的众生相。在近代变革的潮流中,像杜凤治这样的老于官场世故的庸吏,反而成了这架巨大官僚机器不合时却合适的螺丝钉。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
作者:周思成
版本:汉唐阳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1.1
战乱时代的历史书写既令人着迷,又艰难重重,纷繁复杂的线索虽然最终可以归入胜败两途,但其中的人性与抉择却绝非胜败二字所能概括。王朝更迭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司空见惯,因此战乱亡国并不鲜见,但比起战败者的不幸,人们更喜欢成功者的历史,因此,金朝战败亡国的史事常被蒙古灭金的胜利所掩盖。周思成的《隳三都》正是一部战败者的历史,金朝君臣面对强敌围城的最后挣扎顽抗,让这场战败成为一曲暴戾却不失悲悯的挽歌。
《的逻辑:清代民间借贷中的市场机制》
作者:林展
版本:科学出版社
2021.5
的“利”在本质上是使用资金的价格,而价格一旦超出借债者的支付能力,就可能通过暴力维持交易。由此也一直充满着争议。林展从清代刑科题本、满铁调查等材料中找出共计一万余起债务命案和借贷交易案例,并探索其中的供求、风险等市场机制,他的量化研究辅以故事案例,提出了高利率交易在民间的真正逻辑及其被忽视的价值。
《理解中国产业政策》
作者:江飞涛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4
产业政策是经济研究中分歧比较大的选题。江飞涛回到发展史中解析中国产业政策的源起、发展与演进,既看到产业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功能,也理解其局限。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过去的产业政策的效果也越来越有限,不良政策效应凸显。他的研究使人在分歧中理解产业政策存在和转型的必要性。
《探索的历程》
作者:许成钢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7
经济学家许成钢将他过去几十年的部分文章整理成集,以“探索的历程”来为这一段学术路程命名。在这个过程中,他多地辗转,持续反思经济学方,也反思制度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被遗憾地忽略,并不断重访个人的历史经历、境遇对学术研究的影响。这是流失已久的学术传统。而他对科奈尔(2021年刚逝世)、科斯等经济学大家的回顾文章读来也令人深思。
《当经济遇上法律: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
作者:邱澎生
版本: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9
邱澎生在本书中探讨的是传统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程度这一老问题。不过,他通过实证分析苏州与松江棉布加工业、云南铜矿业与重庆航运业等经济组织,并辅以分析其中的债务诉讼,让人看到传统市场发展并不是只有一种刻板的模样,就连在最苛刻、最保守的道德层面,对追求利益、商人积累财富的看法也有所改变,甚至对法律制度也产生了影响。
《蚂蚁社会》
作者:[德]尼尔斯·韦贝尔
译者:王蕾
版本: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1.7
用动物来譬喻人类社会几乎贯穿了东西方的历史。其中,作为社会性动物的蚂蚁被认为是描述人类个体与社会结构的最佳喻体。《蚂蚁社会》对此进行了翔实的知识谱系考古。作者韦贝尔穿梭于社会学、生物学、文学等跨学科领域,用大量文本解析了“蚂蚁社会”作为人类隐喻自身及社会结构的不同公式。这些公式互相竞争、演化,解释与形构人类身处的现实,也丰富着我们讲述与想象自身的语言。
《置身事内》
作者:兰小欢
版本: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8
作为影响最大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经济学如今却经常缺少兼具专业性和易读性的通识出版。本书是2021年少有的一本。兰小欢在综述学界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向读者讲解过去几十年中国地方政府如何参与、推动经济的发展,并得出结论,务实而非意识形态化的经济政策行为是经济成功的关键。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置身事内”的过程得到清晰的呈现。
《贫困的终结》
作者:李小云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4
扶贫是近年来的政策研究和社会发展热点。在国内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领域,李小云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学者。他本人是研究者,也是参与农村扶贫的实践者,多次进入云南等地的农村展开贫困综合治理实验。本书收录的文章多是具体的扶贫故事,在其中也穿梭着他对贫困形成问题的根源性思考,对消除贫困的过程机制也多有揭示,包括必要的政治和制度条件。
推荐语|书评周刊编辑部
本文校对|薛京宁
随着线上商品交易的繁荣,古钱币的收藏也可以借助网上购物平台进行。 线上市场是一个大市场,只要能想到的东西几乎都可以在网上看到,收藏爱好者们很快便被这个万能的大市场吸引了,他们开始在网上买各种钱币、邮票、古玩。然而,我们挑选古钱币的时候只能通过照片来判断钱币的性质,而照片拍摄角度和质量的不同直接影响藏家的判断。卖家图与实物不符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卖家拍仙图导致买家买到不满意的藏品,另一种结果是卖家不会拍照,拍烂图让买家买到美品捡漏。
我们先来对比几组图。
蓝锈真美
买家真的快哭了。。
很明显,卖家的仙图很美,导致买家沉醉在青色的古香古味中。然而到手之后发现,这完全是两枚钱币,此时不光心中恼火万分,对收藏市场也多了一分失望。很明显,这种情况买家被漏了。
再看下面,我最近刚买的一个盒子。
左边黑乎乎看不清的是卖家图,右边是我拍的图(似乎也不怎么好看),很明显我的图片可以看清钱币的大致情况,字口不错,而且非常干净。
仙图和烂图,直接导致一个被漏一个捡漏。那么,该如何防止被币商仙图坑害呢?渡"仙劫"可以这么试试。
1、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币商重新拍图给你看。原有的图片一定是币商静心修整过的,所以不光是钱币,连背景都呈现出一种氤氲的美。重新拍一张,或者直接拍短视频,这样他就很难在给你拍成仙图。如果买的是盒子币,那么可以直接看官网的图,官网的图还是比较人性的。
2、 注意钱币和背景平面的角度,一般正常拍钱币都会平放在一个地方,光源直射钱币。但如果你看到钱币后面有小架子或者什么东西垫着,让钱币与水平面呈30度左右斜角,最后拍出来的钱币带有不一样的光泽,那么就要小心了,这枚钱币可能画了个浓妆。
3、 注意光源。最安全的光是户外的自然光,这种光线射来的方向没有死角,最均匀,能够使钱币的每个地方都完美的呈现出来,因此看到太阳光或者说自然光下排出来的钱币很漂亮,那说明这枚钱币就真的很漂亮,仙图换成自然光几乎全部见光死。相反,灯光下的钱币会因灯光强度和颜色的不同呈现出千娇百媚的样态。
4、 没有针对谁,也是很关键的一条。如果是个妹子卖的东西,且东西美的实在不像话,那就要一万分的小心了,仙图概率极大。我本人买过太多次妹子东西,一半以上是仙图,特别仙的那种,大家引以为戒。
举例看一个
学会了吗,我的条友们。。。
事实上,看学多看提高眼力是很关键的,看的多了一眼基本就能看出是不是仙图,至少买的时候会犹豫,毕竟虽然钱币有的真的可以美的不像话,但多数钱币是达不到的。最保险的方法就是让卖家给拍短视频,并且去户外用自然光拍。有条件去市场线下买卖是最安全的。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仙图呢?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我们并无法预知。然而,未来的我们,将会如何回忆起当下,这是我们可以影响的事情。尽管人生与岁月都有着不同的阶段,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隔间,在一个又一个阶段之中,太多微小的细节与记忆,构成隐形的丝线,将分散在年岁中的时间重新交织在一起。
记忆就是我们打开这些丝线的钥匙,而文字与书籍,就是我们收藏记忆钥匙的地方。转眼之间,又是一年过去,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或许有很多新书从你的身边滑过,不留一丝多余的痕迹,但也会有很多变成书签,就此留在你人生的页码中。而我们每年所做的,就是分享这些能够成为读者人生页码的书籍。
或许,在某些书籍的反馈上,我们的想法并不一致,然而,“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这简单的、却在17年里不断重复的十六个字,却是我们最真诚的出发点。
秉持着这个原则,我们从今年的出版物中筛选出了82本值得阅读的书籍,它们覆盖了文学、历史、社科、艺术、儿童、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当未来,我们回忆起曾经的今年,这些好书将会成为记忆之海中栖息的礁石,而有了这个落脚点,我们未来的记忆将会明晰,从而沿着这些礁石,走向更加富有探索性的未来。
12月10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1-B08
“未来的记忆——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榜入围书单”
愿你看过了如此多眼泪与欢笑
不会再惧怕
翻开新的一页
2021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入围书单
之
社科·历史
《虚无时代》,作者:[英]彼得·沃森,译者:高礼杰,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21.4
某种程度上说,文本本身的“无意义”,恰好造就了我们与文本相遇时的无限意义。在上个世纪之交,哲学家尼采发出的那句“上帝死了”,昭示着一场人类观念的大转型。在文学、艺术、哲学、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人类都面临着如何安放自身意义的问题。可以说,“虚无”成为人类智识探索最重要的元问题。敢于直面此问题的学者需要具备极其广博的知识面和高超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百科全书式”学者彼得·沃森从陀思妥耶夫斯基、荣格、胡塞尔、弗洛伊德,到印象派、波普艺术,再到广岛原子弹、“9·11”,对“上帝死后,人类该如何寻求意义”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反思。
《重建中国社会学》
主编:周晓虹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21.5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上世纪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后,社会学教学与研究中断。《重建中国社会学》以口述史的方式呈现中国社会学的重建之路,这40位讲述者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学习社会学的研究者,其中不少人成为了现今的学科骨干,他们都是中国社会学重建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无论是研究社会学的学科史,还是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个人史,《重建中国社会学》都是一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作者:[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译者:何博超
版本:译林出版社
2021.3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许多美国知识分子就开始思考“特朗普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其实,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总结出美国社会中由来已久的反智主义。霍夫施塔特对美国社会中的反智主义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依次讨论了福音派宗教运动、“专家”时代之前绅士阶层在美国政治领域的衰落、美国商人始终贯彻的实用主义理想以及教育方面的变革,揭示出美国性格中的蔑视智识的人的思想根源。在今天美国民粹主义高扬的时代里,半个多世纪前的反思总结,依然是不过时的。
《与时俱进的启蒙》
作者:徐贲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21.1
这是一本面向历史的学术作品,作者徐贲对启蒙传统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对启蒙的社会传播条件、过程,以及对梁启超等中国思想家的影响之类问题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评述。本书同时如书名所述,也是一本“与时俱进”,面向当下和未来的作品。知识付费、社交媒体带来碎片化的观念与知识,方兴未艾的种种后现代思潮让人们轻视崇高,人文价值受到挑战。作者希望通过历史的追溯重申启蒙在当下的价值、意义。
《精英的傲慢》
作者:[美]迈克尔·桑德尔
译者:曾纪茂
版本:漫游者 | 中信出版社
2021.8
桑德尔的作品常常兼具哲学思辨的力度和对现实的关怀。在这本书中,他剖析了当下公共文化中盛行的“优绩主义”——一种强调成功只与个人努力高度相关的文化。它造就了社会精英们的傲慢自负,也使得“不那么成功”的人承受羞辱。桑德尔秉承批判自由主义的一贯立场,旨在破除这种成功学的迷思,并呼吁人们建立一种新的看待社会贡献的价值观。桑德尔讨论的问题虽基于美国的语境,但对于我们反思教育、工作等问题均有不小的启迪。
《历史的概念向量》
作者:方维规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2
当今研究知识形态和知识变化的历史,概念史研究早已不可或缺。但是,单凭概念史亦无法让知识变化的历史动力一览无余。因此,我们需要对概念史研究进行理论化的撰述和方上的探析。《历史的概念向量》收录了方维规对概念史研究的理论撰述、实证研究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在概念史研究里,该书集中阐述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史理论,以及讲述了概念史研究中极其重要的概念,并对方的应用给出了实践范例。
《乡里的圣人: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
作者:王东杰
版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10
明清思想转型常被称为中国思想史上的关键节点,本书的主人公颜元就是一位生活在这个时期的思想家。《乡里的圣人》打破思想史研究的传统,将颜元纳入思想史的研究范畴。作者借鉴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心理史学填补了文献档案的空白,到访颜元家乡,实地考察祠堂和墓地,丰富思想家所处的社会学背景。《乡里的圣人》展现了一位被忽视的重要思想家的个人生命史,刻画出清初中国北方不同阶层之间复杂的思想互动过程。
《反启蒙:从18世纪到冷战》
作者:[法]泽夫·斯汤奈尔
译者:张引弘 甘露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6
从过去的柏克、迈斯特、赫尔德、斯宾格勒,到如今盛行于西方许多国家的新保守主义,“反启蒙”这一源于18世纪的传统始终致力于抨击现代社推崇的那些启蒙价值。斯汤奈尔的这部作品梳理了反启蒙思潮的源流与当下发展,并针对史料给出了自己的洞见。比如,纳粹主义的崛起并非是一种源自启蒙理性的狂热,而恰恰是非理性力量作祟。启蒙精神的内核是它永远对更合理、更理想的秩序抱有信心,并矢志向之迈进。
《法治的细节》
作者:罗翔
版本:果麦文化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1.11
因为视频在网上的走红,罗翔成为这几年社会知名度最高的法学者。除了让“法外狂徒张三”变成网络流行语,他对现实生活发生的刑法、民法等案件也常有评论。《法治的细节》之“细节”主要是刑法的细节。近有2021年“与智力残障女性结婚是否构成罪”,远有二十余年前的辛普森案。他对法律和人类知识局限的审慎理解几乎贯穿于每一篇思考。
《遇见黄东:18-19世纪珠江口的小人物与大世界》
作者: 程美宝
版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9
黄东,或者叫黄亚东、黄遏东,都是这幅悬挂在英国肯特郡诺尔宫厅堂油画中中国少年的名字。他不过是个小人物,离开广东故土前往西洋世界,目的也不过是谋生。但在当时,黄东这样的市井小民却以不知不觉的方式,让中国与西方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程美宝的《遇见黄东》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间踏入全球网络中的小人物的故事。他或许不知道自己充当了一个开路先锋的角色,但当他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时,我们会发现,文明之间所有的联系并非巧合。
《武则天研究》
作者:孟宪实
版本:壹卷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8
作为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被太多的传说迷雾所笼罩,以至于对她的研究,首先要做的就是从传说的迷雾中寻出一条通往史实的道路。孟宪实的《武则天研究》既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论著,也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公共史学著作。作者在剖析武氏生平史事时所用的是严谨的历史考证方法,却能以平实文字加以解说,出入史论,折中于理,让读者掩卷之余,能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偶然与必然。
《北京的人力车夫》
作者:[美]史谦德
译者:袁剑 周书垚 周育民
版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10
提起老北京的风物,人们很自然会想到老舍的《骆驼祥子》,想起书中为生计奔波劳碌的人力车夫。史谦德的《北京的人力车夫》从书名上看,很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此书研究对象仅仅是人力车夫这一阶层群体。但作者却借由这些奔波于北京城市中的下层劳力为切口,探寻这座城市的社会与政治活动,由他们的生活勾连起车厂、顾客、警察、工会、商会乃至市政建设规划,整个城市政治网络。正是这些尘沙之众,构成了一座城市真正的活力之源。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作者:张向荣
版本: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8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唐代诗人白居易将王莽与周公并举,以论识人真伪之难。历史上的王莽也曾自比周公,只是周公辅弼成王便退居臣列,而王莽却篡汉建新。传统史家视王莽为诈伪典型,近代历史学者又将其当作变革改制的理想主义者。《祥瑞》跳出传统史家的真伪之论与近代学者的理想主义之说,着眼于西汉末期政制变化,通过对王莽政途的梳理,出入思想史与政治史之间,让这位历史人物得以摘下了身上矛盾重重的标签。
《汉瓦:西汉王朝洪业启示录》
作者:刘三解
版本:记号Mark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10
秦末群雄竞逐,最终的胜出者刘邦与他的追随者,草创汉朝,自然需要构建起一套天下秩序,用以解决何以得天下以及如何坐天下的重要问题。刘三解的《汉瓦》钩沉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从自诩赤帝子斩白蛇起义的传说,到约法三章和封功列侯。个体的选择、人际关系的互动,秦制与汉法的变革与承继,那些潜藏在史书字里行间的草蛇灰线,被一一精细解剖。
《清初之遗民与贰臣》
作者:谢正光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7
明清易代,出入朝野之中的士人自然也要做出自己的抉择:遗民忠于前朝是道德之正,贰臣投效新朝则是趋时之举,两者之间的关系,给人的感觉犹如戏剧中“汉贼不两立”的台词。但谢正光的《清初之遗民与贰臣》却通过对遗民与贰臣的诗文精细剖析后指出,遗民与贰臣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常常冰炭同炉,相处融洽。不同的政治立场并未阻隔双方志趣相交。有些貌似忠贞不贰的遗民,却像政治掮客一样,奔走于贰臣之门。虽然一代自有一代的识见考虑,但古今异趣而同途也是一条“基本规律”了。
《奶酪与蛆虫》
作者:[意]卡洛·金茨堡
译者:鲁伊
版本: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7
1601年的某一天,一名叫梅诺基奥的小磨坊主被意大利宗教法庭判处火刑,无论生前死后,他都寂寂无闻。近四个世纪后,他的故事被卡洛·金兹堡从浩瀚的档案中发现,借由史家抽丝剥茧的细细搜寻,终于使这个被湮没的小人物重现于世。《奶酪与蛆虫》作为微观史研究经典名著,通过翻阅错综复杂的审判案卷,透过一个小人物的遭际展现了16、17世纪的社会众相,他的奇思异想与心灵宇宙,展现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纵横交织的绚烂画卷。
《海贝与贝币:鲜为人知的全球史》
作者:杨斌
版本: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11
博物馆中的商周展品中,常会看到一些不起眼的长圆形小海贝,它们就是所谓的“贝币”。人们被告知,这些海贝乃是钱币的前身。然而杨斌的《海贝与贝币》却用详尽的考古材料,证明这些出现在商周墓葬中的海贝并不具有货币的概念,而是财富的象征,在政治上的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但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枚今日看来毫不起眼的小小的贝壳乃是来自海外异域的奇珍,而在全球史上,海贝确实曾作为一种完美的货币,连接起海陆东西之间的文明。无论是对它的喜爱还是对它的误解,都成为了全球文明交流中最有意义的篇章之一。
《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
作者:邱捷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5
杜凤治年过半百才踏入仕途,不过十余年便告老还乡。他是个州县官吏,在晚清的官僚体系中处于基层,仕途既无赫赫声誉,也无大过大非。然而他的日记,却为后世研究者留下了一个地方基层社会运作的活体样本。本书作者邱捷,通过对这部一个半世纪前官场中人的私人日记的解读,展现了晚清官场与地方社会治理的众生相。在近代变革的潮流中,像杜凤治这样的老于官场世故的庸吏,反而成了这架巨大官僚机器不合时却合适的螺丝钉。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
作者:周思成
版本:汉唐阳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1.1
战乱时代的历史书写既令人着迷,又艰难重重,纷繁复杂的线索虽然最终可以归入胜败两途,但其中的人性与抉择却绝非胜败二字所能概括。王朝更迭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司空见惯,因此战乱亡国并不鲜见,但比起战败者的不幸,人们更喜欢成功者的历史,因此,金朝战败亡国的史事常被蒙古灭金的胜利所掩盖。周思成的《隳三都》正是一部战败者的历史,金朝君臣面对强敌围城的最后挣扎顽抗,让这场战败成为一曲暴戾却不失悲悯的挽歌。
《的逻辑:清代民间借贷中的市场机制》
作者:林展
版本:科学出版社
2021.5
的“利”在本质上是使用资金的价格,而价格一旦超出借债者的支付能力,就可能通过暴力维持交易。由此也一直充满着争议。林展从清代刑科题本、满铁调查等材料中找出共计一万余起债务命案和借贷交易案例,并探索其中的供求、风险等市场机制,他的量化研究辅以故事案例,提出了高利率交易在民间的真正逻辑及其被忽视的价值。
《理解中国产业政策》
作者:江飞涛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4
产业政策是经济研究中分歧比较大的选题。江飞涛回到发展史中解析中国产业政策的源起、发展与演进,既看到产业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功能,也理解其局限。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过去的产业政策的效果也越来越有限,不良政策效应凸显。他的研究使人在分歧中理解产业政策存在和转型的必要性。
《探索的历程》
作者:许成钢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7
经济学家许成钢将他过去几十年的部分文章整理成集,以“探索的历程”来为这一段学术路程命名。在这个过程中,他多地辗转,持续反思经济学方,也反思制度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被遗憾地忽略,并不断重访个人的历史经历、境遇对学术研究的影响。这是流失已久的学术传统。而他对科奈尔(2021年刚逝世)、科斯等经济学大家的回顾文章读来也令人深思。
《当经济遇上法律: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
作者:邱澎生
版本: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9
邱澎生在本书中探讨的是传统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程度这一老问题。不过,他通过实证分析苏州与松江棉布加工业、云南铜矿业与重庆航运业等经济组织,并辅以分析其中的债务诉讼,让人看到传统市场发展并不是只有一种刻板的模样,就连在最苛刻、最保守的道德层面,对追求利益、商人积累财富的看法也有所改变,甚至对法律制度也产生了影响。
《蚂蚁社会》
作者:[德]尼尔斯·韦贝尔
译者:王蕾
版本: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1.7
用动物来譬喻人类社会几乎贯穿了东西方的历史。其中,作为社会性动物的蚂蚁被认为是描述人类个体与社会结构的最佳喻体。《蚂蚁社会》对此进行了翔实的知识谱系考古。作者韦贝尔穿梭于社会学、生物学、文学等跨学科领域,用大量文本解析了“蚂蚁社会”作为人类隐喻自身及社会结构的不同公式。这些公式互相竞争、演化,解释与形构人类身处的现实,也丰富着我们讲述与想象自身的语言。
《置身事内》
作者:兰小欢
版本: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8
作为影响最大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经济学如今却经常缺少兼具专业性和易读性的通识出版。本书是2021年少有的一本。兰小欢在综述学界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向读者讲解过去几十年中国地方政府如何参与、推动经济的发展,并得出结论,务实而非意识形态化的经济政策行为是经济成功的关键。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置身事内”的过程得到清晰的呈现。
《贫困的终结》
作者:李小云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4
扶贫是近年来的政策研究和社会发展热点。在国内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领域,李小云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学者。他本人是研究者,也是参与农村扶贫的实践者,多次进入云南等地的农村展开贫困综合治理实验。本书收录的文章多是具体的扶贫故事,在其中也穿梭着他对贫困形成问题的根源性思考,对消除贫困的过程机制也多有揭示,包括必要的政治和制度条件。
推荐语|书评周刊编辑部
本文校对|薛京宁